四年级语文下册《寓言》教学设计一等奖.docx
四年级语文下册寓言教学设计一等奖 1、四年级语文下册寓言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2、学会生字,理解窟窿邻居懊悔劝说等词语的意思。 3、熟悉只要就,假如就这两种句式。 4、能用自己的话将这两则寓言讲出来,并背诵其中的一则。 【教学重点】 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教学难点】 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亡羊补牢。 教学设计 一、谈话激趣提醒课题 1、同学们喜爱听寓言故事吗?为什么? 2、过去我们学过哪些寓言? 3、寓言有什么特点?(用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挖苦某种人。寓:寄予、包含的意思。言:讲道理。) 4、寓言二则的则是什么意思?(相当于篇) 5、今日我们学习南辕北辙和亡羊补牢两篇寓言。我们先学习寓言。看教师写课题:亡羊补牢指名读,齐读。 二、理解题意 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 2、指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亡:丧失。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3、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4、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圈?) 5、再读课题,从补牢这个词你能猜出丢羊的缘由吗?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你的猜测对不对呢?让我们来读课文。留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引导评议。 3、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 4、小结: 可见读书前我们的猜想是完全正确的,读书就要这样边读边想,读前要想,读中也要想。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课文哪几个小节讲丢羊的? 2、自由读14节,思索: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其次只? 3、同桌互议。 4、集体沟通: 羊圈破了个窟窿: 出示生字卡片窟窿,指名读,留意窿读轻声。 窟窿就是(洞)。怎样记住这两个字?指导学生书写窟窿。 齐读这句话。(第三句) 第三句讲了丢羊的缘由,那前两句讲了什么?引读前两句。 理清这小节三句话之间的联系,试背。 指名背。(指导方法) 邻居劝说,他不听: 邻居就是(邻居),留意坊读轻声。 邻居是怎么劝的?指名读,读出劝说的语气。 引导评议,齐读。 可养羊人呢?指名读,评议。(读出他的无所谓,毫不在意) 养羊人是这样说的,你猜他心里会怎样想? 你看,好心的邻居情真意切,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说。同桌分角色朗读。 指名读,评议。 教师说提示语,学生试背对话。 5、让我们来看看他不听劝说的结果: 指名读第4节,评议。 为什么要读好两个又字?联系第一节,想一想。 齐读第4节。 刚刚我们学习的片段,假如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6、指名表演这个片段,留意:可适当增加一些内容,如人物的心理活动可通过语言、动作来表现。 7、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读第5节,划出有关句子。 8、争论沟通: 养羊人是怎么做的?出示投影,看图说话。 指名读文中句子,评议。 为什么要读好赶快?能否去掉?(改正错误,不能拖延)。 养羊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引读描写他心理的句子。 指导读这句话,读出他的懊悔之情。 将这句话换一种说法。(要是就,假如就) 但是他转念一想,现在修还不算晚,为什么? 他的想法对不对?从哪儿读出?(从今,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从今是什么意思?指导学生用从今造句。 理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背诵第5节。 五、体会寓意 1、再次出示投影,这个人在修补羊圈时,原来劝说过他的邻居刚巧路过,想想邻居又会怎么说?养羊人又会怎么答复? 2、同桌表演后指名上台演,并指导评价。 3、假如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消失什么后果? 4、提醒寓意: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 ),就( )。 5、在生活中,也经常发生类似的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同桌互议,再指名沟通。(眼睛近视,沙尘暴,环境污染) 这些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亡羊补牢。 六、学习生字总结全文 1、再读课题,理解题意。(本义,引申义) 2、所以,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一句话未为迟也。自己读读,理解它的意思。 3、总结学习寓言的一般方法:理解题意理解内容联系实际,体会寓意。 4、认读生字: 记忆生字字型,并讲讲字是怎样记住的。 难字指导记忆书写: 街:把中间的圭去掉,就是行。人们常常行走在大街上,而街道路面最初是用土铺的。 窟窿:这是个冻字,因而地窖的穴做偏旁。 寓:写时留意第11笔是横,不是点。 作业设计 1、比一比再组词: 悔( ) 叼( ) 屈( ) 隆( ) 梅( ) 叨( ) 窟( ) 窿( ) 2、背诵这则寓言。 3、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你读了这则寓言的感想。 其次课时 教学内容:南辕北辙 教学设计 一、齐读亡羊补牢 二、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三、自读自悟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读生字缠。 2、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四、汇报沟通,指导朗读课文 1、检查读文和认读生字。 2、沟通课文及不理解的问题。争论南辕北辙、盘缠。 3、练习朗读课文,讲故事。 4、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5、依据评议,再练习朗读。 6、练习叙述故事。留意把任务语言讲明白。 五、创设情景练习口语交际 1、出示图: 面对那个人走远的影子,他的朋友会说什么? 2、你想对那个楚国人说什么? 3、回到课始的故事: 楚王会不会攻打赵国?为什么? 总结:南辕北辙的故事现实中可能没有,但是实际上,有多少人在做着这样的蠢事啊!做任何事,要是选择错了方向,无论怎样努力,也是达不到目标。 六、写字练习 1、抄写生字。 2、难点提示: 缠右半部不要写成厘 3、抄写词语: 寓言 窟窿 劝说 软硬 狼群 法则 懊悔 盘缠 叼走 邻居 2、四年级语文下册寓言教学设计一等奖 学习目标: 1、熟悉六个生字,会写十三个生字,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百发百中、扁鹊治病、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无能为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习要练好根本功”和“要防微杜渐、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3、联系提出问题和大家争论,发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教学重、难点: 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鼓舞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读书兴趣。 1、我们读过惊弓之鸟的故事,还记得故事中的更羸吗?他不仅是射箭能手,更有敏锐的观看力量和推断力量。今日,我们再去熟悉两位古代闻名的射箭能手。他们是谁呢?箭法又如何呢? 2、出示句子: 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有个叫纪昌的人,想学习射箭,就去向飞卫请教。 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3、读句子,说说从句子中,你了解到了什么?还想了解什么? 二、自读自悟,完成以下要求。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为心中的疑问找到答案。 3、思索:你有什么问题想跟大家探讨?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三、沟通争论,感悟课文。 1、指名读课文,正音。 2、汇报纪昌是怎样学射的,指导学生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3、争论疑问和沟通启发。 a.飞卫为什么先让纪昌练视力,而不先叫他开弓放箭? b.假设纪昌不先练视力,他会百发百中吗? 小结:纪昌学射的故事,告知我们学任何本事,都要有扎实的根本功。要想把握()本事,就要(),你能举例说一说吗? c.假设纪昌没跟飞卫学射,而跟一个一般箭手学射,会成为射箭能手吗?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二、三自然段,并说说有什么体会。 小结:看来,对学习来说,好教师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都起着很大的作用。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识字、写字、写词。 1、识字:妻、虱。 2、写字:重点指导“冒”“妻”“刺”。 其次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熟悉了射箭能手纪昌,这节课再来熟悉一位闻名人物,他是谁?又是从事什么职业的呢? 板书课题:扁鹊治病。 二、自读自悟,完成以下自学要求。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边读边思索:扁鹊几次见蔡桓公?都说了什么?结果怎么样?练习简要地叙述课文内容。 3、提出自己的疑问或写下自己所得到的启发,预备与大家沟通。 三沟通争论,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正音。 2、指名叙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3、沟通争论: a.沟通学生的疑问。 扁鹊是出名的神医,蔡桓公怎么会不信任他?明知蔡桓公不信任,扁鹊为什么还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说?扁鹊早知道蔡桓公要来请他,为什么几天前就跑到秦国去了? 指导学生读好扁鹊的话和蔡桓公的态度。扁鹊的话和蔡桓公的态度要结合揣摩他们的心理来读。扁鹊的话要恳切急躁。 扁鹊其次次来看蔡桓公之前是怎么想的?第三次呢?第四次呢? “蔡桓公听了很不快乐,没有理睬他”。他心里会怎么想? “蔡桓公听了特别不快乐”。他心里会想什么? “蔡桓公觉得惊奇,派人去问他”。蔡桓公会怎么想,怎么说? “蔡桓公浑身痛苦,派人去请扁鹊给他治病”。此时浑身痛苦得他,又会怎么想呢? b.沟通受到的启发。 在学生沟通的根底上,教师可适时点拨:蔡桓公怎样才不会死呢?原来是皮肤上的小病,怎么会要人命呢?是学生体会到防微杜渐,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不能固执己见的道理。 c.假如能够跨越时空,你想对蔡桓公说什么?用几句话写下来,想想蔡桓公听了你的话会说什么?也用一两句话写下来。题目可用跨越时空的对话。 四、认读生字,抄写字词。 比拟字形:肠、烫、汤。 指导书写:睬、蔡。 课后反思: 3、四年级语文下册寓言教学设计一等奖 一、 教育目标: 1、 学问与技能: 本节学习9个生字; 理解故事的内容,读懂故事情节;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重点词句段的学习,了解故事的”经过; 联系实际理解寓言的寓意;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有关语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的道理; 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 难点:理解寓言的寓意;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争论,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 课时 本课两课时,本节为其次课时 四、 教法:自主研读 五、 教具:沟通卡 六、 教学过程 (一) 谈扁鹊引入新课 1、 教师简介扁鹊。 2、 板书课题,读题。 3、 质疑:扁鹊为谁治病?他得了什么病?扁鹊给他治好了吗?为什么没治成?寓言告知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二)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自由读课文。 2、生字抽读,强调读准字音。 “肠”、“烫”、“汤”留意是后鼻音。 4、 字词质疑,全班争论解疑。 敷:搽上,涂上。 无能为力:没有方法,无可奈何。 ( 三、) 细读课文,理解故事来龙去脉 1、 指名分节读文。 2、 用线划出扁鹊的话。 3、 学生汇报扁鹊的话 4、 指导朗读扁鹊的话,留意读出说话的语气(前三句要恳切急躁,最终一句,无可奈何,惋惜。 (四、)再读课文,理解寓意 1、你认为蔡桓公怎么样才能保全自己的性命?(敬重医生,有病及早医治。) 2、你想对蔡桓公说些什么? (五、)小结课文,总结寓意 (六、)作业 假如你是蔡桓公,当你洪身痛苦请不到扁鹊时,你会说些什么? 板书设计: 扁鹊治病 扁鹊 蔡桓公(讳疾忌医) 皮肤小病 不信 请治 皮肉之间 不快乐 肠胃里 特别不快乐 不治深入骨髓 浑身痛苦病死 防微杜渐 4、四年级语文下册寓言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 1、学会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解释理解课文,初步领悟课文所讲的道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对话中的关键性的话语绽开思索、争论。 教学难点:弄懂寓言的寓意,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 一、成语导入,揭题设问 1、分两组竞赛说成语,要求必需来自寓言故事。 2、说说寓言有什么特点。(假托好玩的故事告知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3、揭题,今日我们就来学习古代寓言两则中的其中一个寓言故事矛与盾。(板书课题,指导学生写好“矛与盾”三个字) 4、说说读了课题,让你产生了哪些疑问?(矛与盾各是什么样的,分别用来干什么?这则寓言故事讲了件什么事?告知我们什么道理。) 二、自主学文,释疑懂理 (一)解题(解决第一个问题) 课件出示插图及解释,引导学生了解矛与盾各自的作用。 (二)读通 1、教师范读,提出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吐字清晰,留意断句停顿。 2、学生自己练习把语句读通顺,读流畅。 3、指名2-3名学生读课文,由学生订正朗读中消失的问题。 4、齐读全文。 (三)读懂(解决其次个问题) 1、自读课文,结合课后解释,揣摩句子意思。假如有不好理解或说不通顺的语句,就在书上标出来。 2、将自学所得及疑问在四人小组中沟通争论。 3、全班沟通,教师依据学生质疑相机出示重点句子。 句子一: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A:学生尝试说句意,教师引导学生用现代语言说明白,说通顺。板书“坚” B:想一想,“誉之曰”的“之”指的是什么? C:这个人是怎样夸赞的呢?你能读好这个句子吗? 句子二: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A:提示:于,对于。引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尝试说句意。板书“利” B:你能读好这个句子吗? 句子三: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A:学生尝试说句意。引导将“穿透”换一种说法。板书“何如” B:想一想,问话的人是出于什么目的问这句话的?应当怎样说好这句话?(引导学生以年轻人和老年人这两种不同的身份来说好这句话。) 3、练习把整个寓言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指名讲。 (四)明理(解决第三个问题) 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练习把这个故事演出来。(提示:依据你们小组的实际状况,可以采纳课文的原话,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理解,丰富故事中的情节,表演时要留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 2、选择两个小组上台表演,学生评议。 3、看了这样一个故事,你有问题吗?(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其人弗能应也”?)学生通过争论可得出:这个人不管怎样答复,都会和自己刚刚说过的话相抵触。进而教师乘机提醒成语“自相冲突”) 4、进一步争论:你觉得这个人可笑吗?可笑在哪里? 5、情景延长:这个人被这么一问,自知失言,灰溜溜回到家里,他长吁短叹,特别沮丧,这时,他的一位好友来到他家中,了解了状况后,就热心地开导他。就请你扮演他的朋友来开导他,好吗?(教师扮演卖矛与盾的人,请学生在稍作预备后上台表演,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在此根底上明确寓意。) 6、现在,我们也用“自相冲突”比方语言和行动不全都,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与同学沟通一下。 三、布置作业,拓展延长 1、根底性作业: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2、实践性作业:排练课本剧矛与盾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熟悉11个字和一个多音字“燕”,会写8个字,自主积存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到朗读课文。 3、能叙述“鹬蚌相争”的故事。 4、了解这个成语故事的内容,懂得“互不相让,只能让别人得利”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熟悉11个生字,一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 2、了解故事内容,并懂得成语背后的含义。 教学预备: 1、生字词语卡片。 2、鹬蚌的图片。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通过课外阅读你肯定又知道了很多成语故事,知道了哪些呢?能讲给大家听听吗?学生自主汇报积存的成语故事。 2、大家知道的可真不少!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个新的成语故事鹬蚌相争,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熟悉“鹬、蚌”两个字。教师出示图片,介绍鹬和蚌。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文,画出不熟悉的字。 2、学生在小组内轮番读课文,并沟通识字方法。 3、教师检查识字状况,抽读生字卡片,正音。 4、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开火车。 摆脱赵国燕国罢兵懒洋洋劝告夹住 鹬蚌相争毫不示弱鱼翁占廉价 5、找出带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 6、全班沟通识字方法。 7、指名朗读课文,评一评,你认为他读得怎么样。 三、学习会写字。 1、出示会写字,读一读。 2、同桌说词,看谁说的多。 3、学生识记生字,观看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怎样写这些字才好看呢? 4、说说你的发觉。 5、教师依据学生的答复范写。 6、学生练写,教师个别指导。 7、书写评价。 作业: 1、读课文。 2、写字。 其次课时 一、复习 1、听写生字。 2、出示带生字的句子读一读。 二、听故事,了解课文内容 1、听故事,故事主要讲了什么?指名答复。 2、自由读课文,看看通过读你又有什么收获。 3、提出你心中的疑问,全班沟通。 三、朗读感悟 1、学习课文3、4、5自然段。 (1)自由朗读这一局部。 (2)出示插图:学生观看,用自己的话说图意。 (3)找一找,课文的哪一自然段写了这副图的情景呢?指名读一读。 (4)找出第三自然段中的动词,画上“”。 (5)出示小黑板: 河滩上有一只蚌,它舒适地()了蚌壳结果把鹬的长嘴()了。 (6)哪一个词写出了蚌收拢蚌壳速度特别快速呢?你能用“赶忙”说一句话吗? (7)指导朗读。 (8)学生自由读4、5自然段,想想该用什么样的语气的读呢? (9)同桌间相互朗读,读后全班汇报朗读,分男女竞赛读课文。 (10)鹬蚌相争谁输谁赢呢?请大家读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从哪一个词可以看出鱼翁非常轻松的抓住它们俩呢? (毫不费劲) 分组争论:鱼翁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鹬蚌它们听后又会说些什么呢? 全班反应。 (11)齐读课文3、4、5自然段。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 3、分组说说故事。 4、指名说故事。 5、学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呢? 6、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讲解。 7、学习课文1、2、7、8自然段。 8、默读这一局部,从这里你知道了什么?指名反应。 四、拓展 你现在明白了“鹬蚌相争,鱼翁得利”的意思了吧。学生自由答复。 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呢? 齐读课文。 作业: 1、读课文。 2、把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5、四年级语文下册寓言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 亲近自然感悟自然,并表达感受 教学重点: 亲近自然感悟自然,并表达感受 教学难点: 亲近自然感悟自然,并表达感受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方法: 导析法 教学过程: 学习“大舞台“之“花海流连. 一、学生读“花海流连“ 1.学生自读,明确其内容及活动要求。 2.学生沟通自读感悟二 (1)“赏花姿“养花.与家人一起观赏。 (2)“解花语“花代表祝愿,花种不同,代表的祝愿也不同。你知道哪些花语? (3)“赞花魂“花似人也有她的”品质、精神。唱一首花的赞歌或吟一首小诗。 二、教师引导 1.展现一盆花,与同学们一起观赏,教师指导学生留意观赏花的色、香、形。(1)这种花具有什么特点,能表达什么语意。 (2)教师吟诵有关这种花的小诗。 2.学生沟通观赏体会。 三、学生“赏花姿“解花语“赞花魂“ 1.学生展现自己的盆花。 2.学生“解花语“,吟诗或唱歌来“赞花魂“。 3.学生评议,教师点评。 4.学生完善自己的小诗或赞歌。 四、活动小结 将本节课的收获,归纳总结一下,与同学们共赏吧。 板书设计: 赏花姿 解花语 赞花魂 6、四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四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怀。”本次口语交际训练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走进社会,了解和收集天下大小事,是训练搜集材料力量的连续;二是培育学生整理信息的力量;三是通过组织公布新闻和评议新闻的活动,提高口语交际力量。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特别广泛,为学生供应了更多的有话可说的时机。教学时,可先布置学生去广泛搜集新闻,然后创设情景,召开“新闻公布会”。学生公布新闻时,一是要帮忙学生把新闻讲清晰、讲明白,二是要组织学生互听、互问、互评。最终,评出“头条新闻”、“最正确新闻”、“热点新闻”评价时,要从儿童关注的热点,从他们的兴趣动身,充分敬重学生的意见,评出他们真正宠爱的新闻。 习作 经过了本组课文的学习,学生对“战斗与和平”已有了肯定的理解和熟悉,本次习作训练,紧扣本组的专题,编排了一次看图写文。 指导学生习作时,可先指导学生回忆所学的课文,回忆了解到的战斗情景,有条件的还可以通过影视等传媒,把学生引入战火纷飞的年月。然后出示照片,引导学生认真观看并绽开想象,整体感知图中的景和人。接着以图中废墟中的孩子为重点,引导学生连续观看并想象:这个小孩的外貌、年龄,为什么哭?他的父母在哪里?当时可能发生了什么事?孩子将来的命运等。最终,在说的根底上,帮忙学生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 我的发觉 这次“我的发觉”安排了4个比方句,要求学生理解句子意思,体会带点的局部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编排的意图,一是照顾本组的语文训练重点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二是了解比方句的特点。教学时,先让学生读一读,感受一下带点局部表达的不怜悯感。再由此发散开去,从课内外的阅读材料中,找一找类似的句子,谈一谈自己的理解,也可沟通一下理解这些句子的方法。 关于比方这种修辞手法,教师点到即可,不要过多讲解。 日积月累 本次“日积月累”安排了一组与战斗有关的成语,有的成语还包含着一个故事。可先让学生查找这些成语故事,再召开一次有关战斗的成语故事会,让学生在讲故事中理解和记住这些成语。 知己知彼:孙子兵法·谋攻“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一般都说“知己知彼”,指对自己的状况和敌人的状况都有透彻的了解。 百战百胜:屡次打仗都能取得成功。 运筹帷幄:汉书·高帝记“上(刘邦)曰: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后称在前方打算作战策略。 决胜千里:在千里之外就能打算最终的胜败,比方才智超群。 出其不意:趁对方没有料到(就实行行动)。 攻其不备:趁敌人没有防范的时候进攻。 围魏救赵:公元前353年,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齐国派田忌率军救赵。田忌用军师孙膑的计谋,乘魏国内部空虚而引兵攻魏,魏军回救本国,齐军乘其疲乏,在桂陵(今山东菏泽)大败魏军,赵国因而解围。后来用“围魏救赵”来指类似的作战方法。 声东击西:声,声张,宣布出来。军事上特别制胜使对方产生错觉的一种战术,即外表上或口头嚷着攻打这边,实际上却攻打那边。唐·杜佑通典·兵典六:“声言击东,其实击西。” 四周楚歌:史记·项羽本纪记载,楚霸王项羽被刘邦围困在垓下,“夜闻汉军四周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后来用以比方孤立无援、四周受敌的境况。 腹背受敌:前后都受到敌人的攻击。 草木皆兵:一草一木都像是兵一样。晋书·苻坚载记记载,公元383年,苻坚率军南下,攻打东晋,观察东晋军队布阵整齐,“望八公山,草木皆人形”,特别惧怕。后来就用“草木皆兵”形容人在极度惊慌时,神经过敏,发生错觉,稍有一点动静,就特别紧急。 风声鹤唳:唳:鹤叫。晋书·谢玄传记载,北方的秦王苻坚带兵来攻打东晋王朝,在安徽淝水一带,被晋军打得大败,往回逃的路上听到风声鹤叫,都以为是晋军来追击他们。后来就用“风声鹤唳”形容慌张失措或自相惊扰。 7、四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四教学反思 “写话时期”是学生作文的起步阶段,如何处理激发学生写话兴趣和培育学生写作习惯之间的冲突呢?我以人教版试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的教学片段(第一次消失写话练习)为例,通过以下三点整理自己对低年级写话教学的思索。 一、写话兴趣源于课堂情趣 阅读学习一年多、日记刚刚起步的学生几乎都没有句子、段落的概念。他们不会分段,对问号、叹号理解也模糊不清。而标点符号凭停顿和语气处理,是学生难以把握运用的抽象符号。这需要教师时常提示,直到学生能正确地使用标点为止。因此本册教材也安排了两组标点符号的练习,本课是第一次消失标点练习。怎样让学生布满兴趣地学习标点符号,从而更好地朗读课文、树立写话自信呢? 我引入教学时非常重视儿童情趣,让标点符号变成小朋友们的朋友,让小朋友帮标点找到自己的房于。逗号和句号是学生填空时最不明白的地方,我将逗号另外处理,创设“逗号哭了”的情境,让学生特殊留意逗号和其他标点的区分。这样的处理使学生更轻松地了解了逗号的特点。通过这种好玩的给标点娃娃找房子的嬉戏,让学生深刻地感知标点的位置和作用,能够让学生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就像识字教学一样,标点也是一回生二回熟,第一印象需要浓墨重彩地处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欢乐的找房子嬉戏中得到了学习的欢乐。通过这样的引入,信任孩子们以后见到标点符号时,露出的是笑容。用童话或生活情境让学生了解标点,甚至用这种方法了解段落,学生运用写作技巧、树立写作信念就有了良好的开端。 二、写话真实出于生活实践 课程标准提倡低年级的写话要有真实的情感和态度,即“我手写我心”。但学生对写话却有畏惧之心,由于看图说话和提要求写话都不知道从哪里入手,没有一个自然的、主观的开头就谈不上“我手”写“我真心”了。 考虑到学生这个学期初已经开头写日记,而且对日记习以为常,我就创设“大家去动物园中玩”的情境,让学生在认真观看的根底上大胆地想象自己到动物园中游玩,又在课文图片的根底上另外找了几张图片帮忙学生想象、回忆。事实证明用这种方法避开“无从入手”的拦路虎是可行的。学生们果真结合生活、绽开想象,结合上课时看到的图片,把二者整合到自己的“日记”中去。许多学生的“日记”特别真实,有些学生把以前去动物园的事情写出来,又加进了在图上、课件上看到的猴子。 我认为把写话练习放到日记中的方法有这样几个优点: (1)让学生没有“写话要费劲想”的概念,而是和平常写日记一样轻松自如。 (2)日记是生活的一局部,把写话的内容融入日记的形式来写,是一种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制造想象。学生既在写话中参加了自己的想象,又在日记练习时进展了口语、观看力量。 (3)获得写话成就感后,学生能更加专心地写平常的日记。 (4)让学生能在文本和生活之间出得来进得去,渐渐将写作融入生命之中。 三、力量进展来自实践练习 语文要在实践中进展。不断在完整的实践中比拟、改良写话技巧,学生的写作力量就会提高。课文中第一个练习侧重比拟各个标点;其次个练习侧重说写实践。假如单出示带标点的句子的练习,那么或许课堂上知道了怎样填标点符号,回家写日记时还是没有正确运用的意识。若和寻常的语文园地一样把标点练习和写话练习分开,学生对标点的感觉就是脱离文章的,不真实的。为此我设计时将二者紧紧结合在一起,说话前做标点练习,写话前提示用对标点符号,写话后又要求检查标点。这样学生立刻就能在写话中更好地熟悉、使用标点,并在平常的日记中更留意标点符号。可见语文园地中各个版块的内在联系可以挖掘得很深。 无论如何,写话水平的提高需在写话中实现,其间的技巧指导、习惯养成都应当融入日记中教学。 8、四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四教学反思 本次口语交际和习作是本组教材的重要组成局部,也是本组教学的延长,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将学习本组课文所获得的学问和力量进展迁移,连续深化他们对生命的理解和熟悉,同时培育他们搜集处理信息的力量。 口语交际和习作的内容比拟广泛,既可以谈自己了解到的生命现象,也可以谈身边发生的喜爱生命的故事,还可以谈自己获得的感受和启发。教学中要拓宽学生的思路,广开言路,允许学生既可以就某一方面内容来谈,也可以把几方面内容综合起来谈。 教师可以依据以下思路绽开教学。 1、利用课文导入。我们学习了几篇抒写对生命感悟的文章,那专心去感受春光的盲姑娘,那以帮忙别人为欢乐的祖孙三代人,以及那些砖缝里坚韧生长的小苗、绝境中奋力求生的飞蛾和在冷风冷雨中傲然直立的小花,无不展现着他们对生命的喜爱。同学们课下还搜集了很多喜爱生命的感人故事,信任你们对生命也肯定有着自己的解读。下面我们就来围绕“生命”这一永恒的话题畅所欲言。 2、学生默读提示和资料,明确内容及要求。教师要重点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供应的三段资料,搞清晰每一段资料所立足的角度,提示学生既可以参考资料中某一个内容来谈,也可以利用自己搜集的资料,另选角度来谈。 3、给学生充分的”思索时间,确定角度、选择内容、组织语言。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合作学习的气氛,让学生自由组合,互说互评。然后再选出代表在全班进展沟通,在听、说、评中进展生生、师生互动沟通。教师要特殊留意鼓舞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为了增加口语交际的趣味性和目的性,教师要努力创设一些生动活泼的沟通形式,如采访、辩论等,以到达活动的多重目的。 4、在充分沟通的根底上,引导学生想一想:在口语交际中哪些同学的哪些内容、观点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深刻,然后帮忙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从中选择习作内容。教师还要启发学生借鉴本组课文在表达方式上的共同特点由某件事或某一生命现象中引发思索,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鼓舞学生有效迁移,学以致用。 5、在习作之后,可以引导学生交换习作,相互修改。教师要依据自己把握的状况,就学生习作中存在的共同问题赐予指导,对有进步的同学赐予鼓舞,并组织全班学生进展观赏评价。 6、习作后,教师还要组织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把搜集的资料进展整理,结合习作办一期以“喜爱生命”为专题的墙报,之后进展展评。 四年级语文下册寓言教学设计一等奖这篇文章共3607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