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高一物理必修一《牛顿第一定律》教案【优秀5篇】.docx

    • 资源ID:93781296       资源大小:26.21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一物理必修一《牛顿第一定律》教案【优秀5篇】.docx

    高一物理必修一牛顿第一定律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一秘范文为朋友们精心整理了5篇高一物理必修一牛顿第一定律教案,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篇一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这一章的知识属于动力学的知识,是研究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只在懂得了动力学的知识才能据物体所受的力确定物体的位置,速度变化的规律,才能够创造条件来控制物体的运动。牛顿三大运动定律作为动力学的核心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作为牛顿物理学的基石,首先对人类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作了历史的回顾,着重介绍了伽利略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思想方法及卓越贡献,而后讲述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物体惯性的概念。为后续的牛顿运动定律的学习打下好的基础。针对教材,提出本节教材的 (2)、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3)课后思考:阅读科学漫步 (4):惯性参考系 不仅巩固基本知识,也可以使有能力的学生发挥能动性,激发学习探究的兴趣,鼓励收集资料,开拓学生视野。使之带着问题离开课堂 (5)、板书设计 略 (6)、教学预测: 本节课是按照新课程理念下的一节科学探究课,将物理学史与物理规律教学进行有机渗透,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在实际教学中可能因为师生互动不足达不到教学效果,要针对学生的认识水平进行合理的调节。 本节课非常注重知识点的归纳与升华,在其教学的关键点上设计有几个有梯度的问题,注意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每位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牛顿第一定律 教案 篇二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对力和运动关系的不同认识 2.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其推理过程和结论 3.知道什么是惯性,会正确理解有关现象 过程与方法: 1.观察生活中的惯性现象,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2.通过实验加探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3.理解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对力和运动关系的不同认识,了解人类认识事物本质的曲折性。 2.感悟科学是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 二、教学内容剖析 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惯性定律的内容及导出过程,强调它在科学中的地位与作用,意在引导学生了解科学的发现和发展。科学的发现都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和科学背景,同时,科学家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和敢于置疑、坚持真理的献身精神又成为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好素材。 本节课教学重点: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的概念。 本节课教学难点: 1.消除“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错误观点。 2.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3、惯性概念的理解及应用。 三、教学准备 电化教室、“3.1 牛顿第一定律。”ppt”文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 播放视频剪辑汽车事故实验,在视频剪辑中,我们看到撞车后假人和车子的运动情况。我们要讨论的是, 人和车子为什么会做这种或那种运动。要讨论这个问题,必须知道运动和力的关系。在力学中,只研究物体怎样运动而不涉及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分科叫做运动学,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分科叫做动力学。 动力学的奠基人是英国科学家牛顿。牛顿在1687年出版了他的名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部著作中,牛顿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这三条定律总称为牛顿运动定律,是整个动力学的基础。这一章我们要学习的就是牛顿运动定律。 二。正课 1、历史的回顾。 远在两千多年以前,人们已经提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问题。可是直到伽利略和牛顿时代,才对这个问题给出了正确的答案 演示实验:用力推车,车子才前进,停止用力,车子就要停下来。 1.1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 在17世纪前人们普遍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用力推车,车子才前进,停止用力,车子就要停下来。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根据这类经验事实得出结论说: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下来。(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在亚里士多德以后的两千年内,动力学一直没有多大进展。直到17世纪,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才根据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摩擦阻力的缘故。 教师对亚里士多德做简单的介绍,以培养学生对科学家们的热爱。 1.2 伽利略(Galileo) 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摩擦阻力的缘故。 若阻力非常小,物体将做什么运动呢? 课件演示实验:物体沿气垫导轨的运动很接近匀速直线运动。 介绍:上海磁悬浮列车示范运营线、设计时速430公里/ 小时。 若阻力减少到零,情况又会怎样呢? 计算机模拟实验:伽利略的理想实验。 结论:设想没有摩擦,一旦物体具有某一速度,物体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 而水平桌面上推物体物体动起来,不推物体就不动,正是由于摩擦力的作用使物体改变了运动状态,所以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伽利略的研究方法:以可靠的事实为基础,经过抽象思维,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从而更深刻地揭示了自然规律。 对伽利略进行简单的介绍。 1.3 笛卡儿(Descartes) 如果没有其他原因,运动的物体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讲解: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研究的基础上,并根据他自己的研究,系统地总结了力学的知识,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 教案 篇三 牛顿运动第一定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概念。 2、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过程。 3、正确理解力和物体运动的关系。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及应用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德育目标 使学生学会从纷繁的现象中探求事物本质的科学态度和研究方法。教学重点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教学难点:对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和惯性的正确理解教学方法:实验法、阅读法、归纳法【教学要点分析】1.本节教材重点是围绕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还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的议题的辨论。人类认识这个问题,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学生正确认识这个问题,同样也要克服日常经验所带来的错误认识。若一开始就讲方法,介绍历史回顾,指出亚里士多德错误,虽节省时间,但对消除学生由直觉产生的类似错误不利。所以,教学一开始应先安排两个实例,让学生讨论,让学生充分思考,有足够时间去澄清错误认识,切实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内容。2.学习伽利略理想实验时,宜采用思维点拨方法引导学生阅读课本,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3.惯性是重要概念,想通过一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正确理解是困难的。应该在今后教学中,结合相关材料,有针对性地一一纠正。教学用具: 多媒体小平台、气垫导轨滑块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实例讨论引入下边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有关内容,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用手推小车,小车前进;停止用力,小车就停止。(教师一边演示,也引导学生讨论问题,焦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还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通过例1讨论应该使学生明确:小车原先静止,手推小车施了推力,迫使小车改变了静止状态开始运动,手离开了小车,推力撤去,但小车在摩擦阻力作用下,速度逐渐减小,最终停止,是力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了。让足球在兰球场上、足球草地上以同样初速前进,在哪种场地上滚得更远?为什么?如果地面绝对光滑,足球又当怎样?通过例2讨论应该使学生明确:摩擦阻力越小,足球滚得越远,滚的时间越长。假想地面绝对光滑,足球就会永远运动。即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二、新课教学 学习目标完成过程: 1、历史的回顾: 讲:远在两千多年以前,人们已经提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问题,可是直到伽利略时代才对这个问题给出了正确的答案。 用多媒体投影片概括历史上几位代表人物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看法。 代表人物对力和运动关系的看法代表人物对力和运动关系的看法雅里斯多德伽利略笛卡儿亚里斯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下来。 伽利略认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摩擦阻力的缘故。 笛卡尔认为:如果没有其他原因,运动的物体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改变原来的方向。 请同学们叙述伽利略的理想实验: 让小球从一个斜面从静止滚下来,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的高度。 师总结:伽利略在可*的实验基础上,推论说:如果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达到原来的高度就要通过更长的路程,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使它最终成为水平面,小球就再也达不到原来的高度,而沿水平面以恒定速度继续运动下去。 学生总结伽利略的研究方法,以可*的事实为依据,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解释自然规律。 用气垫导轨近似地验证上述结论: 把滑块放在一个水气垫导轨上,使滑块和导轨之间形成气层,物体沿这种导轨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很小,推动一下物体,可以看到物体沿气垫导轨的运动很接近匀速直线运动。 2、牛顿第一定律: (1)师讲:伽利略和笛卡尔对物体的运动做了准确的描述,但是没有指明原因是什么,牛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研究,系统地总结了力学知识,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 (2)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练习:1、17世纪,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根据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摩擦阻力的缘故。这里的实验是指:“伽利略斜面实验”,关于该实验,正确的是( )a、该实验是一理想实验,是在思维中进行的,无真实的实验基础,故其结果是荒谬可笑的。b、该实验是以可*的事实为基础,经过抽象思维,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从而更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c、该实验否定了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错误概念。d、该实验为牛顿第一定律的提出提供了有力的实验依据。练兵2 、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现象: (1)演示:在小车上放一方木块,使它们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然后,突然给小车一个推力,观察到木块会向后倾倒。 (2)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解析: a:施加推力前,小车和木块处于什么状态?(静止) b:当给小车施加推力后,分析小车和木块会发生什么变化?当给小车施加推力后,木块的下部由于摩擦力作用随车前行,而木块的上部由于惯性,仍将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会向后倾倒) 3、讲解什么是惯性: 物体的这种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惯性,所以牛顿第一又叫惯性定律。 (1)惯性定律和惯性的区别和联系: a: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所遵从的运动规律。 b: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2):巩固训练:(用投影片出示)1. 光滑水平面上一个大木板上有一个小球,使二者从静止开始一起向右做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m/s2。第3秒末小球从木块上落到水平面上时,木板的加速度不变,再过5s小球和木块的速度各是多少?分析:第3秒末二者的速度vt=at=2m/s2×3s=6m/s 则小球和木块在3s末的速度都是6m/s。小球离开木块后做匀速直线运动,再过5s速度仍是6m/s 木块共运动8s,速度就是2m/s2×8s16m/sc:惯性就是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是匀速、是加速还是减速)继续保持原来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原来静止的物体继续保持静止。(3)火车在长直水平轨道上匀速行驶,门窗紧闭的车厢内有一人向上跳起,发现仍落回到车上原处,这是因为 a.人跳起后,车厢内空气给他以向前的力,带着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b.人跳起的瞬间,车厢的地板给他一个向前的力,推动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c.人跳起后,车在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落下后必是偏后一些,只是由于时间很短,偏后距离太小,不明显而已。d.人跳起后直到落地,在水平方向上人和车始终有相同的速度。拓展:如果人跳起的瞬间,车厢沿水平直轨以加速度a作匀加速运动或匀减速直线运动,那么人将落在何处? (4)、有人设想,乘坐气球飘在高空,由于地球的自转,一昼夜就能周游世界,请你评价一下,这个设想可行吗? 1632年,伽利略观察了一个关闭的船舱内发生的现象后,写道:“在这里(只要船的运动是匀速的),你在一切现象中观察不出丝毫的改变,你也不能够根据任何现象来判断船究竟是在运动还是停止着:当你在地板上跳跃的时候,你所通过的距离和你在一静止的船上跳跃时所通过的距离完全相同,也就是说,你向船尾跳时并不比你向船头跳时-由于船的迅速运动-跳得更快些,虽然当你跳在空中时,在你下面的地板是在向着和你跳跃的相反的方向奔驰着;当你抛一东西给你的朋友时,如果你的朋友在船头而你在船尾,你所费的力并不比你们两个站在相反的位置时所费的力更大。从挂在天花板下的装着水的酒杯里滴下的水滴,将垂直地落到地板上,没有任何一滴水滴落向船尾方向,虽然当水滴尚在空中时,船在向前走。苍蝇将继续自己的飞行,在各方面都是一样,毫不发生苍蝇(好像它很疲倦地跟在疾驶着的船后)集聚在船尾方面的情形”。伽利略的这段精采的描述,给设想乘坐飘空气球周游世界的人是一个很好的劝说。 2.三: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几个问题: (1)历史上几位科学家对力和运动关系的看法和研究。 (2)伽利略得到力和运动关系的研究方法。 (3)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4)惯性及应用惯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四、作业: 1、阅读本节课文; 2、课本 练习 五、板书设计: 1.伽利略的研究方法理想实验研究法2. 3: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 篇四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牛顿第一定律,常识性了解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知道什么是惯性,能够用惯性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知道惯性与质量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斜面小车实验,提高观察能力,动手能力,通过实验分析,初步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概括、推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在研究过程中成功的喜悦,学会分工与合作,提高团结协作的能力,感悟科学探究的艰辛与曲折,感悟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对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和惯性的正确理解,体会科学思想的建立过程。 【难点】 1、明确“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观点是错误的。 2、明确斜面实验的整个过程。 3、通过对斜面实验的分析比较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设计两个实验。提出问题: 1、要让静止的书(文具盒)运动,该怎么办? 2、停止用力,又会如何呢? 误导学生:物理受力就会运动,不受力就停止。 得出谬论:物体运动要靠力维持。 教师实验演示:在桌面推一辆小车,撤去推力,小车没有立即停下。 得出结论: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观察学生表情,出示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由此引出今天的课题牛顿第一定律。 环节二:新课讲授 叙述古代人们对于运动的认识和伽利略对于运动的观点。 演示实验:“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棉布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让同学们观察小车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 (2)去掉木板上的棉布,再次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让同学们观察小车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 提问:两次实验为什么都让小车在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 回答:使小车滑到斜面底端时速度相同。 总结实验现象:小车所受的阻力减小,向前滑行的距离变大。 推理:如果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速度就不会减小,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讲述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到牛顿第一定律。 强调虽然牛顿第一定律建立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但却是一个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定律。 提问:牛顿第一定律蕴涵几部分知识,小组讨论,教师总结得出牛顿第一定律包含三部分内容: (1)物体在不受力时,总保持匀速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2)物体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3)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需要外力。 通过一系列问题的提问与引导,导出惯性这一概念,讲解惯性仅与质量有关,列举生活中有关于利用惯性的事例。 环节三:巩固提高 提问同学们牛顿第一定律从几个方面阐述了力和运动的关系?什么是运动状态的改变? 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回答。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以提问的方式进行提问总结,梳理本节课知识点。 作业:查阅伽利略斜面实验的完整设计过程,同时观察生活中有关利用惯性的事例。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 篇五 (一)教学目的 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 2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科学想象能力。 (二)教具 惯性小车、斜面、木板、毛巾、标志小旗。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 二、新课引入 教师:我们学过了力,一切物体都受到力的作用。我们也学过了运动,运动是绝对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静止只是相对的。物体都受力,同时又都在运动,力的效果之一就是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见,力和物体的运动有密切的联系。我们在这一章中要学习力和运动二者之间的联系。 三、进行新课 1历史的回顾 教师:古希腊的学者亚里斯多德早在两千年前就提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他的根据是一个物体(例如一辆车)运动起来后必须用力才能使它不停地运动下去,失去力的作用,运动会停下来。初看起来,他的观点似乎符合实际情况,所以这个观点在人类的历史上统治了近一千七百年。直到三百年前,人们才开始对这个观点是否正确提出疑问,并由伽利略和牛顿等几位科学家对力和运动的关系提出了科学的论断。 2做课本图91所示实验 (1)教师:这是一块倾斜放置的木板,它的下端又接出一块木板水平放置,木板上铺一块毛巾。让一辆小车从斜面上的某一位置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注意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 (演示,并在小车停止处放一面小旗做为标志。画板图) 教师提问:小车为什么停下来? (学生回答) 小车在水平的毛巾面上受到了阻力。 教师:亚里斯多德认为维持运动必须有力。现在,小车恰恰是因为受到了阻力,它的运动不能维持。可见,他的观点缺乏一定的前提条件,因此是不确切的。 (2)教师提问:能让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再远些吗? (学生回答) 减小水平面对小车的阻力。 (演示,用棉布表面的木板代替毛巾,重复上述实验,并在小车停止处放小旗做标志) 教师:小车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这样可以保证小车到达斜面底端具有跟刚才实验时相同的速度,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得更远了,原因是阻力小了。 (画板图) 教师:从实验可知,木板对小车的阻力小了,小车运动得更远了,它的速度经过较长的时间才变为0。 (3)教师:我们把水平放置的木板表面换成一块比较光滑的板,重复上述的实验。 (演示,并画图) 可见,水平木板对小车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得越远,它的速度必须经过更长的时间才能变为0。 3牛顿第一定律 教师:请大家设想,如果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来,滑到一个非常光滑、阻力无限小的光滑平面上,小车的运动将如何? (学生讨论并回答) 由于有前三次实验做基础,这种无限光滑的平面虽然没有,但是我们也有充分的理由认为小车将永远运动下去这就是历史上伽利略所做过的实验和通过实验得到的结论。 法国的科学家笛卡儿进一步补充了伽利略得出的结论,使人们的认识又深化了一步。笛卡儿认为,物体不受外力时,除了速度的大小不会改变,永远运动下去,也不会改变运动的方向。 最后,英国的著名物理学家牛顿总结了前人研究的成果,建立了力和运动的关系的第一条规律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 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原来运动的物体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原来静止的物体要保持静止状态这个规律说明了维持物体的匀速直线运动是不需要力的。 牛顿第一定律不是从实验中直接得出来的,但是它又有深厚的实验基础。它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科学推理而得到的,由这个定律进一步得出的一切科学推论都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因此,牛顿第一定律早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 4学生阅读课本“牛顿的故事”。 四、作业 复习本节课文。 注:教材选用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一秘范文为大家带来的5篇高一物理必修一牛顿第一定律教案,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一秘范文。17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一物理必修一《牛顿第一定律》教案【优秀5篇】.docx)为本站会员(麒***)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