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测试卷(福建)03(全解全析).pdf
-
资源ID:93795626
资源大小:1.46M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0-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测试卷(福建)03(全解全析).pdf
2020-2021学年下学期期末测试卷03八年级语文全解全析1 【答案】影布石上 青青子衿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曲径通幽处 天下为公 白水绕东城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黄发垂髯 并怡然自乐【解析】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衿、庇、曲径通幽、垂髻”等字词容易写错。2.【答案】B【解析】A.搭配不当。“增强”改 为“提高”;C.语意矛盾。“近”与“多”去掉其一;D.缺主语。“由于”和“使”去掉其一;故选B。3.【答案】(1)A A(2)甲B 乙 A(3)D【解析】(1)萌(mGng)发:种子或抱子发芽,比喻事物发生。故选A。绚丽:灿烂美丽。故选A。(2)理所当然:从道理上说应当这样。名副其实:意思是名声或称谓(号)与实际一致、相符合,是褒义词。语境中突出“90后”“00后”的担当与责任,突出主动性,指他们的行为体现了他们的责任,故选择“名副其实”,故甲选B。给予:常表示不含感情色彩的、或双方平等状态下的给。赋予:意指给予,交给,寄 托(重大任务、使命等),一般表示主观的,常用于非物质的形式。结 合“使命和责任”可知,突出意义性,这里应该用“赋予”,故乙选A。(3)精神指挥行动,先 有“坚定理想信念”,在此基础上才能去“练就过硬本领”,有了信念和本领,才能“投身强国伟业”,符合逻辑顺序,故选D。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诗句赏析。“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是设问修辞,故 C错误,选 C。5.【答案】写出了卖炭翁艰难的生活处境(或:衣裳单薄却希望天寒将炭卖出的矛盾的心理)表现了诗人对其悲惨境遇的同情(或:表现作者对宫使掠夺本质的讽刺)。【解析】本题考查诗歌主题。(1)翻译: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寒冷。上句通过穿着写出了卖炭翁生活的窘迫,处境艰难。下句是心理描写,表现了衣裳单薄却希望天寒将炭卖出的矛盾的心理。(2)感情。作者非常贴切的写出了卖炭翁艰难的生活处境和矛盾心理,展现了卖炭翁的可怜,看出他对卖炭翁悲惨处境的同情。而这种情况下,宫使毫不留情地掠夺了卖炭翁的炭,揭露了宫使掠夺本质和残酷无情,表达了作者对宫使的讽刺。6.【答案】(1)A.当 时 B.按时(2)A.写 B.类 似(相似)【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1)【时】A.时人每疑其宿构:当时的人们常常怀疑他是预先构思好的。时,当时。B.学而时习之:学习并且按时复习。时,按 时。(2)【属】A.且善属文:而且善于写文章。属,写。B.神情与苏、黄不属:神情和苏轼、黄庭坚不相似。属,类似,相似。7.【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技巧:把握文章翻译,根据分句意思断句。琰 异 之(殷琰觉得范云不同于常人)/要 就 席(便邀请他入席)/云风姿应对(席间范云风度从容,应对自如)。故选C。8.【答案】(1)殷琰让(范云)作诗,(他)提笔立即写成。(2)(范云)曾经跟随亲戚袁照学习,日夜不懈怠。【解析】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1)令,让。赋诗,写诗。操笔,提笔。便,就。就,完成。(2)尝,曾经。就,跟随。昼夜,白天晚上。不怠,不懈怠。9.【答案】(1)八岁时不同于常人,席间与大人交流应对自如。(2)八岁时,殷琰令其作诗,他提笔即成。(3)袁照夸奖他是做宰相的人才。(4)善于写文章,落笔就成。(5)当时吴兴的沈约,新野的庾杲之都愿意与他交朋友。(答到两点、意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内容分析。(1)结 合“年八岁,遇宋豫州刺史殷琰于涂,琰异之,要就席,云风姿应对,旁若无人”可知,八岁的孩童遇到刺史,并且受到对方的邀请参加宴会,能够做到宠辱不惊,从容应对,看出他的不同于常人,才华出众。(2)结 合“琰令赋诗,操笔便就,坐者叹焉”可知,八岁时,殷琰令其作诗,他提笔即成,并且周围人都惊叹,可见水平不差,看出他才华出众。(3)结 合“卿精神秀朗而勤于学,卿相才也”可知,袁照夸奖他是做宰相的人才,对他评价很高,写出他才华出众。(4)结 合“少机警有识,且善属文,下笔辄成”可知,他善于写文章,落笔就成,看出他才华出众。(5)结合 时吴兴沈约,新野庾杲之与抗同府,见而友之”可知,当时吴兴的沈约,新野的庾杲之都愿意与他交朋友,一些有才华有名望的人愿意和他交朋友,也可看出他才华出众。【参考译文】范云,字彦龙,南乡舞阳人,晋朝平北将军范汪的第六代子孙。八岁时,范云在路上遇到豫州刺史殷琰,殷琰觉得范云不同于常人,便邀请他入席,席间范云风度从容,应对自如,一副旁若无人的样子。殷琰让范云作诗,他提笔立即写成,在座的人无不赞叹。(范云)曾经跟随亲戚袁照学习,日夜不懈怠。袁照拍着他的肩背说:“你神情意态秀美俊郎而且学习勤奋,你是做宰相的人才啊。”范云从小就机智敏锐有见识,而且善于作文章,落笔就成。当时的人们常常怀疑他是预先构思好的。他的父亲范抗,任郢府参军,范云随父亲住在府里。当时吴兴的沈约,新野的庾杲之与范抗同在府里,见了他(范云),都把他当作朋友。.【答案】D【解析】D.此文是倒叙开头,第 2 段开始回忆“我”泰山旅游的经历。故选D。11.【答案】(1)形象写出了老汉起身时动作的迅速,表现了老汉救人的急切。(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挑山工背上的汗水比作是黑夜的光,生动形象地写出“我”看到民工黝黑皮肤上的汗水时内心的温暖,突出了“我”对老汉的感激和崇敬。【解析】本题的考点是词语的含义。解答思路:解词+内容+情感。方法:联系词语本义,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感情。理解词语一般先理解其表面义,然后要结合语境及课文内容,具体理解出它的语境义及所包含的情感。务必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噌”本义是象声词,形容快速行动的声音或短促的摩擦声。这里是当我们将同行的一位老师得急病的情况向他说明时,老汉动作极为迅速,不假思索,急急忙忙帮我们去救人。考查赏析句子。赏析句子先要明确赏析的角度,从修辞手法、词语运用或者是描写方法等来理解。“骄阳下,他们裸露的微驼的背上的汗水,像黑夜里的光,晃得我心神微动。”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将民工裸露的微驼的背上的汗水比作像黑夜里的光,光在黑夜里放出光亮,带给人希望和温暖,表 达“我”对民工(老汉)憨厚、纯朴美好品质的敬佩和由衷的赞美之情。12.【答案】(1)吃苦耐劳。挑着砖瓦石料艰难的登山;一斤几分钱的挑山活也愿意做。(2)乐于助人。登山途中,挑着重担还想帮“我”分担行囊;一听说救人下山,二话不说,立即行动。(3)纯朴善良(不求回报)。“我”给老汉救人的工钱,他 只“留下一顿大饼钱”。(4)沉稳踏实。挑着石料砖瓦不紧不慢,一步一步,稳健登山;教 导“我”登 山“要沉下心来,一步一步,步步有根”。(5)勇于担责。为承担养家责任,在农闲时来当挑山工;为泰山修建的需要,农闲时来当挑山工。(答到两点即满分,意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中人物形象的能力。先了解文章内容;再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如人物描写方法,作者对人(事)物的评价,文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等;最后结合文中重点段落和句子答题即可。从“他们赤裸着上身,脊背驼弯,他们挑的是各种各样的砖瓦石料,每登一级,都会发出闷闷的 嗨哟 声。”可知其勤劳能干,吃苦耐劳;从“小伙儿,不能像你这样爬山。要沉下心来,一步一步,步步有根。”可知其脚踏实地;从“养家糊口呗”“这也是为国家做贡献”可知其为家为国都勇于担责;从“刚把紧急的情况向他说明,他噌地站了起来,带路,救人要紧!并约了三个同伴,借来一个床板和一床被子,准备出发。我拿出一小叠钞票,大叔,这一趟要多少工钱?老汉紧蹦着脸:救人要紧!”可知其乐于助人,不图回报。13.【答案】(1)写老汉想帮“我”承担背包,儿子主动承担了,并不求回报,写出老汉对儿子的影响,烘托了老汉助乐人为乐的品质。(2)写老汉、儿子一起承担挑山重活,突出赞美以老汉为代表的挑山工群体吃苦耐劳、乐于助人的精神品质的这一主题(答到赞美挑山工精神,突出主题即可)。【解析】考查对小说次要人物作用的理解。在一部小说中或是一部戏剧中主人公或主角就是红花,次要人物和配角就是绿叶,这是一种衬托的手法。通过次要人物的活动来衬托主人公的活动和形象,从而达到塑造人物形象的效果。文中的老汉为主要人物,文中写“我”感觉自己背包成了累赘。老汉示意我把背包放到他的担子上。他儿子“抢”了我的行李,附带还问“我”一句,有没有什么重要的东西。儿子主动承担老汉要做的事,并不求回报,说明儿子见惯了老汉这样的做法,老汉是儿子的榜样,侧面衬托出老汉憨厚淳朴、助乐人为乐的美好品质;儿子跟着老汉上山干活,虽然活重,报酬一点,但依然去做。遇到需要帮助的人,主动去帮助,这是一种精神地传承,表 达“我”对以老汉为代表的挑山夫们勤劳朴实、乐于助人美好品质的赞美和敬佩,突出表现文章的主题。14.【答案】(1)指老汉以及挑山工们。(2)指以老汉为代表的农民吃苦耐劳、乐于助人、纯朴善良的精神品质。(意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标题的赏析。赏析标题的妙处一般要从内容、主题、结构手法等几方面进行鉴别欣赏。记叙文题目的作用常见的有以下几类: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作为文章线索(文章情节围绕这一线索展开)。作者感情的出发点。具有象征意义。“泰山魂”中“泰山”是 指“我”和系里老师们赴泰山旅游时,遇到的老汉以及挑山工们;“魂”则是指老汉以及挑山工们虽然干活辛苦,但是依然保有劳动人民勤劳朴实、吃苦耐劳、乐于助人、纯朴善良的美好品质,令人敬佩和感动。15.【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D.文章是总分总的结构,第段是总说,第-段是分说,第段收束全文。其中分说部分是从四方面讲“我国古代大型宫殿建设在规划、组织和营建技术上的科学性”,全文采用的是逻辑顺序。因此D项 中“采用时间顺序说明”是错误的,本题选D。16【答案】材料储备的科学性;人员组织的科学性;营建技术的科学性;程式化的建筑安装方式。【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文章在第段中,提 出“如此快速、优质的营建工程可反映我国古代大型宫殿建设在规划、组织和营建技术上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是总说;接下来是分写:第段 写“材料储备的科学性”,第段写“人员组织的科学性”,第段写“营建技术的科学性”,第段写“紫禁城古建筑营建技术的另一个重要科学表现,就是程式化的建筑安装方式。”据此作答即可概括出四个方面。17.【答案】不能删去。“仅”表明建造紫禁城时间之短;“且”表明建造紫禁城不仅用时短,而且建筑质量高;两者结合,不仅能够体现我国古代工匠的智慧和高超技艺,也表达了作者的自豪之情。【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特点。“仅”是“仅有”的意思,表明建造紫禁城只用了 3年,建造的时间很短;“且”意思是“并 且,承接上句,表示递进关系,表明建造紫禁城不仅用时短,而且建筑质量相当好,历经600年风雨仍旧完好;用“仅”和“且”不仅表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而 且“能够体现我国古代工匠的智慧和高超技艺”,表达了作者的自豪之情。因此,不能删去。18.【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B.由材料二可知,大型文化节目 经典咏流传赢得了不错的口碑,该节目实现了“用今天的旋律重新谱写和传唱古诗文,让经典再一次流行”的目标。所 以“赢得全国观众的一致好评,实现了 让经典再一次流行 的目标”表述错误。故选B。1 9 .【答案】(1)各地开展吟唱古诗词的活动,让很多中学生爱上经典诗文,有广泛的观众基础。(2)经典咏流传研发了轻赛制重传播的形式,通过新媒体的不同产品,获得更丰富深厚与多样化的表达。(3)节目主题的拓展性深耕,使得一首简单的诗歌变得立体、饱满、灵动,打通了大众的生命体验,引发情感共鸣。(4)节目一经播出,引起众多网友的讨论和争议,从而引起更多人的关注。(能答出两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从材料一“古诗吟唱活动不仅营造了学习古诗文的校园氛围,激发了学生背诵中华经典诗文的热情,也给学生提供一次展示自我才能、锻炼自我的机会”可知,古诗吟唱活动让很多中学生爱上经典诗文,为 经典咏流传提供了广泛的观众基础;从材料三”经典咏流传研发了轻赛制重传播的形式,实现了模式上的突破”“通过新媒体的不同产品,获得更丰富深厚与多样化的表达”“经典咏流传节目主题的拓展性深耕,使得一首简单的诗歌变得立体、饱满、灵动起来,打通了大众的生命体验,从而引发广泛而深刻的情感共鸣”可知,经典咏流传 轻赛制重传播的形式,通过新媒体的不同产品,获得更丰富深厚与多样化的表达;节目主题的拓展性深耕,更能打通了大众的生命体验,引发情感共鸣;材料四中可概括出,节目的播出,引起众多网友的讨论和争议,从而引起更多人的关注。据此回答,写出其中两点即可。2 0 .【答案】示例:“背诵和传唱有利于接触和理解古诗词,也是积累的过程,没有积累怎么继承和弘扬。”【解析】本题考查依据材料内容谈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需根据材料内容,针对C网友的观点谈自己的观点,注意要用简洁准确的语言阐述理由。示例:经典咏流传“和诗以歌”,将古典诗词配以流行音乐,既有传统艺术的韵味和美感,又将传统与现代结合起来,流传与传承也结合起来,既相得益彰,又余音绕梁。让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古典诗歌的魅力,而且能更好弘扬民族精神。2 1 .【答案】(I)朱赫来(2)在战斗中负伤了(3)B【解析】(1)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识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二部第二章:铁路不通,保尔等组成筑路工作队,修筑铁路。秋雨、冻土、大雪、泥泞、匪帮的袭击,威胁着保尔他们,朱赫来视察工地,看到青年们的劳动热情,高兴地称赞说“他们真是无价之宝,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2)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识记。第一部第八章:保尔在战斗中头部被炮弹弹片击中,伤口很深,颅骨被打穿,头部右侧麻痹。右眼出血,眼睛肿胀。第九章开头:昏迷1 3 天,靠顽强毅力恢复知觉一一痊愈出院,右眼失明。选文是他在昏迷中发高烧时,产生的幻觉。(3)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分析。楼适夷评价 傅雷家书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A.内容和艺术没有关系,写的是父亲想念儿子;B.内容阐述了艺术修养入门的关键一一真诚,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正确态度;C.阐发赤子之心,指纯洁无邪,清新,爱等,是指做人方面,与题目不符;故本题选B 2 2 .【答案】冬妮亚保尔最大的秘密是指从德国中尉那里偷了一支手枪。(意近即可)【解析】考查识记名著人物和情节。选文出自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三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保尔柯察金从一个不懂事的少年到成为一个忠于革命的布尔什维克战士,再到双目失明却坚强不屈创作小说,成为一块坚强钢铁(是指他的精神)的故事。赞扬了在绝望的命运中仍坚强不屈,向命运挑战的精神,表现出了作者所代表的当时无产阶级对受压迫命运的抗争精神。文中的保尔具有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保尔偷来德国中尉的新手枪就是他反抗精神的表现,冬妮亚是保尔的初恋,此时,两人正处于互有好感时期,保尔把自己偷枪的这个“最大的秘密”告诉了冬妮亚,冬妮亚也答应保守这个秘密。但最后两人还是因思想观念不同而分手了。2 3 .【立意指津】本题考查全命题作文。审题。要求以“手机”为题,写一篇故事,即限定了体裁为记叙文。手机,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便捷,也带来了困扰。作文要通过故事表现手机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便是作文立意所在。首先了解手机的利弊。手机的利:1.通讯工具,方便交流。2.学习软件,增加了获取知识的渠道。手机的弊:1.社交软件泛滥。2.助长学生攀比之风。3.沉迷于手机游戏。具体了解手机的利弊后,再确定选材。可以写生活中使用手机为生活带来便利的具体事件,如远隔千里的亲人可以通过视频交流,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软件支付。手机为学习带来的便利,如查找资料,网上听课,专题学习等。可以写沉迷手机游戏的故事,网络交友的故事,给别人以警醒。也可以展开想象和联想,展望手机世界的未来,或与手机相关的科学故事。在行文中,注意体裁为记叙类,不要写议论文或抒情式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