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优质教案(全册).pdf

    • 资源ID:93800687       资源大小:39.79MB        全文页数:24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优质教案(全册).pdf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单 元I目I标I导I图I 单元导语知识技能1.认识到从同一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所拼摆的立体图形有不同的摆法。并能辨认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观察到的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2.能根据从三个不同的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拼摆立体图形。观察物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经验,感受立体图形的价值,发展抽象能力和思维。使学生在观察、分 析、抽 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培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产生对数学的兴趣:单 元|知|识|结|构|教 材I知I识份I析I本单元是观察物体的第三部分,主要内容有:根据给出的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给定数量的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以及根据给出的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例1:教学是根据给出的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给定数量的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学生需要借助空间想象力进行操作,初步经历逆向思考的过程。例2:根据给出的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利用例1的经验进行操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教学;方法探|究,在本单元的教学中,精心选择学生熟悉的并能承载相应教学内容的现实素材,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寻求立体图形的观察方法,以形式化的方式表达出来。通过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引导学生能灵活掌握所学知识,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和规律,培养自觉探索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提出不同的方法,并对方法进行比较,体会观察物体的不同思路。同时要有层次地组织练习,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应用数学模型解决问题,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又有利于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 学 设 计 、第 1课 时 观 察 物 体教 学 内 容教材第24页 例1、例2,相 应 的“做一做”及练习一。内容 简 析例1教学是根据给出的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给定数量的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学生需要借助空间想象力进行操作,初步经历逆向思考的过程。接下来,例 2 是根据给出的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凰用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利用例1 的经验进行操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教学目标1.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给定数量的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体会摆法的多样化。2.根据给出的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体会有些摆法的确定性。3.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积累活动经验,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重点:根据看到的平面图形按要求摆出相应的立体图形。难点:借助空间想象还原立体图形。教法与学法1.本节课主要采用观察法、发现法和讲授法,让学生从观察、想象和操作中体会立体图形与视图之间的联系,积累三维图形与二维图形转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2.学生学习主要以自主探究式学习方法为主,学生通过观察以及总结来解决问题,教师不需要做太多的讲解,只适时作适当的引导。承前启后链复 习:回 顾 从 上面、左 面、正面观察物体。学 习:从三个不同方向 观 察 到的形状还原立体图形。延 学:进一步学习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互化。教学过程一 情景创设,导入课题古诗导入法:同学们,还 记 得 题西林壁这首古诗吗?同一座庐山,为什么诗人看到的却是“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景色呢?这是因为诗人从不同的角度对庐山进行观察。如果观察老师手里的这两个立体图形,但只让你看到它的正面,又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观察物体)【品析:巧妙利用语文诗歌顺利导入新课,体现了学科的有机整合。在数学教学中,合理运用古诗,为学生提供了打开探索求知之门的钥匙。】预 设 B 谜语导入法:同学们,老师和你们猜一个谜语:“左一片,右一片,摸得着,看不见,是什么呢?(耳朵)为什么能看见别人的耳朵,却看不见自己的耳朵呢?因为我们观察的角度不一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进一步研究观察物体。(板书:观察物体)【品析:创设猜谜语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导入新课,直奔主题,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使学生有足够的热情去探索新知识。】预 设 C 竞猜导入法:同学们,我这里有两个立体图形,但只让你们看到它的正面,你能猜出是什么立体图形吗?看看谁能猜对。(学生答,教师随机点评)(出示课件:长方形、圆形图片。)预设:长方体和球、长方体和圆柱、长方体和圆锥;长方体和球、横放着的圆柱和竖放着的圆柱、横放着的圆柱和圆锥。教师:其实,老师摆的是两个圆柱。看来,同学们只看到正面并不好确定究竟摆的是什么立体图形。别急,今天的知识能帮助到你们!(板书:观察物体)【品析:趣味竞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后续学号做好里备。.1二:而主吝作探究新知根据一个面的摆放,体会摆法的多样性。1.出示探究内容,明确探究要求。出示课件,引 导 学 生 探 究 用 4 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出从正面看到的是I I I 的图形。可以怎样摆?2.学生动手拼摆,验证交流方法。请同学们拿出4 个小正方体,根据你的理解,用手中的4 个小正方体先摆一摆。摆好后仔细观察正面,验证自己的摆法是否正确,最后和同桌交流一下你是怎么摆的。3.全班交流,形成认识。教师指定学生上台展示,反馈学生的摆法。总结:正面看起来形状相同的几何体,其摆法不一定相同。从同一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在拼摆立体图形的过程中有多种拼摆方法,所得到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是不同的。【品析:通过交流和操作,让学生发现只看一个面摆小正方体的方法是多样的,同时体会不同方法的内在联系。最后增加体验练习,由几何直观过渡到空间想象。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发现、联系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根据三个面的摆放,体会有些摆法的确定性。1.出示课件教材例2。谈话:下面分别给出了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图形,你能用小正方体摆出原来的几何体吗?2.学生动手拼摆,验证交流方法。小结:根据同一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不能准确确定拼摆图形的位置关系、形状和立体图形的个数;只有把不同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综合考虑,才能形成完整的表象。【号析:库笠颂的迎程中,世学 生 明 脾,根季理聚到的三个面举法的碑牢性,.体会还原过程的多样性,以及最后结果的确定性。】a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质疑一:从同一方向去看两个立体图形,如果看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是一样的,能否判定这两个立体图形的形状形同呢?师生交流,小结:不同的立体图形,有时候可以在同一方向得到相同的平面图形,所以根据从一个方向得到的平面图形,是无法断定立体图形的形状的,而要真正知道这个图形究竟是什么样的。就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观察。质疑二:从多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形成的是唯一的表象吗?小组讨论,反馈交流,结论:有时从多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也不一定形成拼摆的立体图形【品析:再次强调从同一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在拼摆立体图形的过程中有多种拼摆方法,所得到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是不同的,并指出有时从多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也不一定形成唯一的表象。】四 课未小结,融会贯通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由学生自己来说说这节课的体会,共同总结。1.根据同一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不能准确确定拼摆图形的位置关系、形状和立体图形的个数。2.只有把不同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综合考虑,才能形成完整的表象。五 教海拾遗,反思提升本节是一节观察物体的课,内容接近于实际生活,在了解学生已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总结、交流观察物体的感受,并根据自己的想象利用丰富的图形构造生活实景。避免了教师一味地讲解,学生一味地记忆的教学方法。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了知识。1.本节课主要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教学。学生合作探究、相互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几何知识的教学,重要的是建立空间观念。由实物抽象出实物图形,是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的一种有效途径。教学时先出示实物,让学生亲自走到不同的位置看一看它的形状,感知到站在不同位置,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物体的正面、左面和上面,并能从这三个面观察到物体的不同的形状,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我的反思:观 察 物 体正 面 H 一击1 左 面 一白 一令上 面Fh 帝只有把从不同方向 看到的平面图形综合考虑,才可能形成完整的表象X_第一单元复习教案复习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知识梳理1.根据一个面的摆放,体会摆法的多样性。从正面看形状相同的几何体,其摆法不一定相同。从同一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在拼摆立体图形的过程中有多种拼摆方法,所得到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是不同的。2.根据三个面的摆放,体会有些摆法的确定性。还原原来的物体时,我们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拼摆,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进行调整,最后验证确认。复习目标1.能根据给出的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给定数量的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让学生体会可能有不同的摆法。2.能根据给出的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体,体会有些摆法的确定性。3.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培养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复习重难点重点: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难 点:引导学生进行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找出被遮挡住的小正方体。复习方法1.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查漏补缺,通过复习,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2.复习课不仅要突出知识的综合性,更要通过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练习,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复习中应充分体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化。复 习 过 程一、创设情景,导入复习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在观察物体(三)这一单元里都学习了哪些内容,先想一想,然后与同伴交流。指名汇报所学内容。(可以让23名学生汇报)大家真了不起,学会了这么多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对第一单元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二 回顾整理,建构网络1.让学生先自主整理,然后交流汇报。2.师生共同梳理。(1)复习:根据一个面的摆放,体会摆法的多样性。(2)复习:根据三个面的摆放,体会摆法的确定性。3.建构网络。谈话:请同学们利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列举、表格、网络图等)把我们复习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整理,并在组内进行交流。最后每小组推荐一位整理得最好的同学介绍自己整理的方法。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知识结构网络。教师总结形成较完整的知识网络。【品析】为了改变学生认为复习课就是做题的模式,通过让学生回忆学过的知识点,把观察物体(三)这一单元穿插起来,学生想到什么问题就先解决什么问题,每一个知识点紧跟着一个联系紧密的练习题,这样对知识点进行了及时巩固。让学生明白老师不是在领着他们复习,而是他们在领着老师复习。.三,金占篁月,谑花短嵩.在本单元中,同学们认为哪里比较难理解,容易出错呢?你想提醒大家什么?(让学生充分地说)老师再强调摆法的多样性和确定性,只有把不同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综合考虑,才能形成完整的表象。四、自主检测,完善提高芳芳和兰 兰 用5个小正方体搭成一个立体图形,从右面看到的形状是In从 左 面 看 到 的 形 状 是 你 能 判 断 她 们 谁 搭 的 对 吗?【品析】关注学生是否已扎实掌握观察物体(三)这一单元中的知识点,在巩固应用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准确率和速度。总结提升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对于本单元的知识,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吗?【品析】回顾总结,让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反思,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我的反思V 7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单元导语单 元I目I标I导I图I借助具体情境,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掌握我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概括、分析和比较的能力。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3的倍数,理解奇数和偶数的意义,能判断一个数的奇偶性。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能找出100以内的质数,熟记20以内的质数,掌握质数、合数同奇数、偶数的区别。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感受因数与倍数的关系及知识的实用性,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通过探索、概括、分析和比较等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已有的经验,培养数形结合的思想。借助具体情境,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掌握找因数和倍数的方法,理解奇数、偶数、质数和合数的意义及2、5、3的倍数的特征,能根据题目要求灵活的解决问题.沟通和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探究意识和概括分析能力以及热爱数学的情感。单 元I知I识I结I构I教 材I知I识I分I析I本单元共包括五个大的知识点:因数和倍数,2、5的倍数的特征,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本单元知识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知识(包括整数的认识、整数四则运算)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整数的性质,属于初等数论的基本内容。1.因数和倍数该部分知识共包括例1、例2和例3三个例题,教材按照从感性认识到抽象认识的过程,引导学生学习。例1由具体到抽象引出概念,再由抽象回到具体,举例说明概念。例2教学找出一个数的所有因数。例3教学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最后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出一个数的最大、最小因数和最小倍数分别是什么,总结出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个数的结论。教材在本节整体认识了因数和倍数的基本意义,及寻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接下来分别介绍了几个特殊数字的倍数的特征。2.2、5的倍数的特征例1是讲2、5的倍数的特征,采用了百数表,以对话的形式,让学生画图、画框、观察、发现、总结。3.3 的倍数的特征例2采用百数表,让学生先圈数,再根据提示观察、思考,从而得出3的倍数的特征。虽然都是特殊数字,把3的倍数特征和2、5的倍数特征分开教学,有利于分散难点、突破难点。4.质数和合数例1让学生运用质数的概念找出100以内的所有质数。通过学生的对话介绍了两种操作方法,其中依次划去每个质数本身之外的所有倍数的方法,叫作“筛法”。5.奇数和偶数例2是以探索两数之和的奇偶性为例,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 学|方|法|探|究|教学设计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在掌握因数和倍数意义的基础上,根据因数和倍数的关系来判断奇数和偶数,质数和合数以及2、5、3的倍数的特征,通过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根据已有的经验,培养学生的概括、分析和比较的能力,感受筛选法的应用。为后面学习约分和通分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渗透“引伸”“化归”的思想方法;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究所研究的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第1课时因数和倍数教学内容教材第5、6页的例1、例2、例3,相应的“做一做”及练习二。内容简析例1由具体到抽象引出概念;再由抽象回到具体,举例说明概念。例2教学找出一个数的所有因数。例3教学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最后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出一个数的最大、最小因数和最小倍数是什么,总结出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个数的结论。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发现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最小因数以及倍数有无限个的特征。2.让学生初步意识到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研究非零自然数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3.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难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教法与学法1.遵循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学生操作、探究为主线的理念,首先从学生的操作入手,由浅入深,在操作中引出因数与倍数的概念。2.以学生讨论、交流、相互评价为主,使学生对找一个数的因数、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有所优化和提升。延学:进一步学习2、5、3的倍数的特征。如1:2的倍数的特征是数的末尾是2,4,6,8,0 的数。也理解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如:18的因数有:1,2,3,6,9,18等。复习:回顾乘法算式中各数之间的关系。如:被除数+除数=商。承前启后链111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预 设【!游戏导入法: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都见过这些算式。(出示课件)你们能把它们分成两类,送回它们自己的家吗?12+2=6 30+6=5 8+3=2.219+7=2.5 9+5=1.8 26+8=3.25204-10=2 21+21=1 63+9=7引导学生依据有余数和没有余数进行分类。【品析:采用送算式“回家”的小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效地导入了新课,直奔主题。】晒 回 谈话引入法:我们知道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许多关系,那你们和爸爸(妈妈)的关系是什么呢?(父子、父女、母子、母女)那我和你们的关系是什么呢?(师生关系)我是你们的老师,你们是我的学生,我们是师生关系。在数学中,数与数之间也存在着许多关系,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因数和倍数的关系。(板书课题:因数和倍数)【品析: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引出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从而引入新课“因 数 和 倍 数】预 设 C以“思”入境法:课件出示喜羊羊,它为我们带来了一些自然数,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自然数,在自然数的基础上,探究其性质,思考:我们已经学过了自然数,但是将自然数细分还会有哪些数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板书课题:因数和倍数)【品析:结合具体的情境复习自然数,并为学习因数和倍数做好准备。】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动手操作,将算式分类: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都见过这些算式。(出示课件)你们能把它们分成两类,送回它们自己的家?124-2=6 30+6=5 84-3=2.219+7=2.5 95=1.8 26+8=3.25204-10=221+21=163+9=7预设:84-3=2.2 94-第124-2=6204-10=2第一 5二1.830+6=5214-21=1类米 194-7=2.5 264-634-9=7引导学生理解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自然数,一般不包括0。合作交流,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1.以12+2=6和12+6=2为例,你从中能得到哪些信息?2.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小结:在12+2=6和12+6=2中,我们可以说2和6是12的因数,反过来,12是2和6的倍数。3.同桌之间相互交流,说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指名让学生根据算式4X3=12,说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强化学生对因数与倍数的理解)师:我们不仅可以根据除法算式找因数和倍数,也可以根据乘法算式找因数和倍数。【品析:注重让学生汇报交流,同桌相互说,再指名说,环节紧凑,便于学生理解概念的意义。】自主探究找因数与倍数的方法师:我们刚刚初步认识了因数和倍数,明白了因数和倍数是表示几个数之间的关系。所以不能单说哪个是因数,哪个是倍数。下面我们进一步研究因数和倍数。(课件出示2,3,5,9,18,20)你能从中选两个数,说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吗?学生交流后,老师提问:我们会发现有好几个数都是18的因数,谁能把这组数中 的18的因数说完整?(2,3,9,18)全 班 交 流 找 因 数 的 方 法。讨论:你们是怎么找出18的因数的呢?教师小结:用乘法和除法都能找到18的 因 数。(课件出示集合圈图)找 一 个 数 的 因 数,从 最 小 的 因 数 找 起,一 直 找 到 它 本身;一对一对 地 找,即想哪两个数的积 是 这 个 数,这 两 个 数 就 是 这 个 数 的 因 数。小 组讨论交流:30的 因 数 有哪些?观察18和30的所有因数,你 有什么发现?提示:可以从因数的个数,最大的因数和最小的因数三个方面观察。引 导 学 生 理 解“一个 数 的 因 数 的 个 数 是 有 限 的,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最小的是1”。全 班 交 流 找 倍 数 的 方 法。师:2的倍数有哪些?你能把2的倍数全部写下来吗?教师总结:找一 个 数 的 倍 数,用 这 个 数 分 别 去 乘 自 然 数1,2,3,所 得 的 积 都 是这 个 数 的 倍 数。引 导 学 生 理 解“一个 数 的 倍 数 的 个 数 是 无 限 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品 析:让 学 生 观 察、比 较、归 纳,自 己 发 现 规 律,培 养 学 生 对 数 学 的 兴趣。】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质 疑:3X0.5=L5中,3和0.5都 是 都 的 因 数 吗?引 导 学 生 与 前 面 学 过 的,因数,和“倍,区 分 清 楚,前 面 学 过 的“因数,是乘法算式中相乘的数;“倍 数”是 两 个 同 类 数 量 相 除 的 商,它 们 不 局 限 于 整 数,也可以是小数。而 本 节 课 的“因数”和“倍 数”是一对相互依存的概念,不能单独存在,而且必须在 自 然 数 范 围 中 讨 论。【品 析:再 一 次 明 确 因 数 与 倍 数 概 念 的 条 件 和 依 存 性;并 在 此 基 础 上 拓 展 知识,丰 富 学 生 的 知 识 视 野。】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说说本节课的收获与感受?你还有什么问题?师 生 共 同 总 结:一个 数 的 因 数 的 个 数 是 有 限 的,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最小的因 数 是1,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 有 最 大 的 倍 数。这 节 课 我 们 共 同 学 习 了“因数和倍数”,一些特殊的数的倍数的特征有哪些呢?我 们 下 节 课 再 来 讨 论。五 教海拾遗,反思提升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创设了有效的数学学习情境,变抽象为直观。借助除法算式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直观感知,使概念的揭示突破了从抽象到抽象,从数学到数学的模式,让学生自主体验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初步建立“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充分学习、利用、挖掘教材,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引出了新知识,减缓难度,效果较好。整个教学过程中力求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整节课中,我始终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探索并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充分的动口、动手、动脑中自主获取知识。教学中的多次合作不仅能让学生在合作中发表意见,参与讨论,获得知识,发现特征,而且还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初步形成合作与竞争的意识。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是本节课的难点,如何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对于刚刚对因数有了感性认识的学生来说有一定困难,这里我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让学生讨论交流,使他们对自己的方法进行反思,吸收同伴中好的方法,老师给予有效的指导和总结。我的反思:板书设计因数和倍数12是2和6的倍数,2和6是12的因数第2课 时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内容教材第9页例1,相应的“做一做”。内容简析例1是讲2、5的倍数特征,采用了百分表,以对话的形式,让学生画图、画框、观察、发现、总结。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探索,掌 握2、5的倍数的特征,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者5的倍数。2.理解并掌握奇数和偶数的概念,会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3.经历探索2、5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体会观察探究、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4.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奥妙,体验发现知识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2、5的倍数的数的特征。难点:奇数和偶数的概念。教法与学法1.基于本节课的特点,主要采用讲授法和课堂讨论法相结合,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规律。2.学生在课堂上主要运用目标学习法与合作归纳学习法,在自主学习活动中,归纳2、5的倍数的特征。立学:进一步学习3的恰数的特证。如:3的倍数的特征桌各个数彳立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承前启后链复习2回顾找一个数倍数的特征。如:2的倍数有2,4,6.。学习:理解2、5的倍数的特征。如:末尾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等。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晒 公 竞 赛导入法:今天的课堂我们将以小组竞赛的方式展开。(1)将20的全部因数和6个5的倍数写在集合圈内。(2)26的最小因数是几?最大因数是几?最小倍数是几?按要求完成,比一比看哪组完成得又快又好。小组活动后,老师设疑:究竟2、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板书课题:2、5的倍数的特征)【品析:以竞赛的方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进入新知探究活动之前与同伴交流,学生会产生成就感,提升对知识探究的兴趣。】预设B猜想引入法:老师有一项绝技,不用计算就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你们相信吗?不信,请你说出一个数来考考老师,好吗?生自由报数:如:85,76,978,785,84,72,90,47,现在你们相信了吗?(相信)。师:你们想不想学这项绝技呀?请同学们猜一猜2或5的倍数的特征会和什么有关系?(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好,今天我们就来研究2、5的倍数的特征。(板书课题:2、5的倍数的特征)【品析:为了使学生产生探索的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形成最佳的学习心理状态,我便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奇心强这一心理特点,创 设 了 一 个 猜一猜的游戏情境:让学生出题,随意说一个数,老师迅速地作出该数是不是3的倍数的判断,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预设 C以思引入法:出示动画视频,演示因数和倍数的特征。像2、3、5这些数,它们的倍数又有哪些特征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先来探究2、5的倍数的特征。(板书课题:2、5的倍数的特征)【品析:结合具体情境复习因数与倍数的特征,为学习2、5的倍数的特征做了准备,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发现、总结规律。】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自主探索,总结2、5的倍数的特征。1.5的倍数的特征的探索。课件出示教材第9页的表格,并圈出5的倍数。(1)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2)请同学们猜想一下,超过100的数还有这个特征吗?你能验证吗?全班交流,小结: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品析:让学生根据表格中的数字,观察、画框、发现、总结出5的倍数特征的规律,体现了学牛主体,教师主导的原则。】2.2的倍数的特征的探索。(1)找倍数。谁能够按一定顺序说出一些2的倍数?(2)观察特征。观察这些2的倍数,你发现有什么特征?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提示观察:它们个位上的数有什么特点?(个位上是0,2,4,6,8)(3)验证发现。请任意写出两个个位上是0,2,4,6,8的数,用算式进行验证,看看符不符合这个特点。(4)得出结论。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同时,老师告诉你们个秘密,2的倍数还有个别名,叫作偶数。即:是2的倍数的数叫作偶数。偶数还有个兄弟是奇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作奇数。【品析:采用生活中常见的事例,便于学生理解奇数与偶数的概念。】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质疑:观察一下2的倍数的特征和5的倍数的特征,想一想同时是2和5的倍数的特征是什么?通过引导学生再次回顾交流2的倍数的特征和5的倍数的特征,教师小结:因为5的倍数的个位数字必须是0或5,而个位上是5的数字又不是2的倍数,所以同时是2和5的倍数的个位数字只能是0,即个位上是0的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品析:回顾2、5倍数的特征,进而探讨其共同特征,再次巩固所学知识。】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学生自己说说这节课体会,师生共同总结:1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2.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3.个位上是0的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今天我们已经学了2、5的倍数的特征,那么3的倍数有怎样的特征呢?下节课我们再来讨论。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有以下感受:1.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水平、认知结构特点,能诱导学生深入思考、积极回答,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2.我强调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倡导学生合作、探究学习,学生应充分参与到教师教学过程中,教学过程中师生积极交流、沟通、理解和互动,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感情思想及观念,以促进师生双方共同发展。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多样化地呈现教学内容,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钻研、探索,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3.课堂结构紧凑,合理地安排教学活动,各部分衔接自然、流畅,时间长短适当,教学重点、难点突出。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我也发现有许多环节处理极不得当,有待进一步改进。我的反思:板书设计2、5的倍数的特征第3课 时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内容教材第10页例2,相应的“做一做”及练习三。内容简析例2采用百分表,让学生先圈数,再根据提示、观察、思考,从而得出3的倍数特征。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并且能熟练地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概括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2.通过观察、猜测、验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3的倍数的特征的归纳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培养相互间的交流、合作与竞争意识。3.通过学习,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重难点重 点:理解和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难 点:3的倍数的特征的归纳过程。教法与学法1.教学时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观察、讨论来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通过观察交流,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归纳的自主探索过程,获得探索数学规律的经验。延至进一步学习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如:6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24。学习1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如: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的数是3的倍数。复生回顾2、5的倍数的特征。如:末尾是0、5的数都是5的倍数等。承前启后链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预 设 )N 以旧引新法:课件出示视频,我们研究过2和5的倍数,那它们各有什么特征呢?我们是怎么研究的?引导学生回忆知识和研究的方法。那么判断是不是2和5的倍数,只要看什么?(个位)师:今天我们要一起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板书课题:3的倍数的特征)【品析:复习2和5的倍数特征及其研究方法,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接下来的探究做好铺垫。】软猜想引入法:老师有一项绝技,不用计算就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你们相信吗?不信,请你说出一个数来考考老师,好吗?生自由报数:如:96,50,183,591,203,2365现在你们相信了吗?(相信)。师:你们想不想学这项绝技呀?请同学们猜一猜3的倍数的特征会和什么有关系?(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好,今天我们就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板书课题:3的倍数的特征)【品析:为了使学生产生探索的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形成最佳的学习心理状态,我便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奇心强这一心理特点,创设了 一个 猜一猜的游戏情境:让学生出题,随意说一个数,老师迅速地作出该数是不是3的倍数的判断,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晒位复习导入法:课件出示蓝精灵头戴数字卡片:264,420,525,736,1028,905。提问:卡片上的数,哪些是2的倍数?哪些是5的倍数。小结:我们在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5的倍数,都是从一个数的个位上的情况来判定。谈话:现在我们来个竞赛怎么样?请你们任意报数,你们用计算器算,老师用口算,判断它是不是3的倍数。看谁的速度快!(师生竞赛)你们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我相信:通过这节课的探索大家也一定能准确迅速地判断出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从而引出课题。(板书:3的倍数的特征)【品析:先复习2、5的倍数的特征,再通过师生竞赛来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创设情境,巧妙引入,自然过渡,可谓一举多得】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设疑。师:你能用2、5、3这三张卡片摆出一个3的倍数吗?(学生受前面的思维定势的影响,很可能会摆出253、523这两个数)你为什么这么摆呢?你猜想3的倍数会有什么特征?探索与猜想,验证与归纳。1.找出3的倍数。拿出课前发给大家的百数表,依次圈出3的倍数,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同桌合作完成。根据圈出来的数,小组交流发现。2.全班交流、讨论。提问:只看个位数字行吗?为什么?横着看,圈起的前10个数分别是3,6,9,12,15,18,21,24,27,30,个位上19和。都有。小组交流,归纳总结:与2、5的倍数的特征不同,3的倍数的个位上可以是任何数,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品析:用猜想验证的方法总结3的倍数的特征,改变了以往传统的讲授式教法。既培养了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也有利于学会一些研究方法,开发智力。】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质疑:观察一下2的倍数的特征、5的倍数的特征和3的倍数的特征,想一想同时是2、5、3的倍数的数的特征是什么?引导学生回顾同时是2和5的倍数的特征,结合3的倍数的特征,学生交流,教师小结:同时是2和5的倍数的个位数字只能是0,因此个位上是0,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同时是2、3和5的倍数。如果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相加后,仍然判断不出是不是3的倍数,可以把相加后所得的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再次相加。【品析:在学生掌握了2、5、3的倍数的特征后,提出质疑:同时是2、5、3的倍数的特征是什么?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归纳2、5、3的倍数的特征的规律关系,围绕“总结-归纳”进行学法指导,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学生自己说说这节课体会,师生共同总结:1.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2.如果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相加后,仍然判断不出是不是3的倍数,可以把相加后所得的数各个数位再次相加。3.个位上是0,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同时是2、5、3的倍数。到这节课为止,我们已经学了一些特殊数的倍数的特征,那还有哪些特殊的数的特征呢?下节课我们再来讨论。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有以下感受:“3的倍数的特征”是学生在学习过2、5的倍数的特征之后的又一内容,因为2、5的倍数的特征仅仅体现在个位上的数,比较明显,容易理解。而3的倍数的特征,不能只从个位上的数来判断,必须把各位上的数相加,看所得的和是否为3的倍数来判断,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在这节课中让学生的自主探索,使学生在猜想观察再观察总结的过程中,概括归纳出了 3的倍数的特征。找准知识之间的冲突并巧妙激发出来,这是一节课的出彩之处,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并且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与数字排列顺序没有关系,但和这个数的各位上的数之和有关。这节课结束后,我感觉最大的缺憾之处是最后归纳3的倍数的特征时,应放手让学生多说、说透,这样更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而在练习题方面,也应形式多样化,如用卡片练习判断,或通过打手势的方法等,这样效率更高,课堂氛围更好,课堂不是同步,学生的发展始终是教学的落脚点。教学应着眼于学生对解决问题方法的感悟,这样才可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我的反思:板书设计12/45Z78/10 个位上是0,且 各 个 数 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X._ Z11/1314/1617X1920同时是2、5、32223X2526的倍数的特征。/2829X3132/34353738X4041X4344/4647X4950X5253X5556/5859好61 62依64656768/70 3的倍数的特征 一X_ z 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一71X7374/76 77X798()82838586/8889/91929495X9798X10()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3的倍数的特征第4课时质数和合数教学内容教材第14页内容。内容简析例1让学生运用质数的概念找出100

    注意事项

    本文(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优质教案(全册).pdf)为本站会员(奔***)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