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1届中考化学全真模拟试卷(六)【含答案】.pdf

    • 资源ID:93804534       资源大小:3.08M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1届中考化学全真模拟试卷(六)【含答案】.pdf

    2021届中考化学全真模拟试卷第I卷(选择题 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 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2019年 12月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时至今日该病毒已经夺走数千人的生命,在日常防疫中,75%的酒精可有效灭活新型冠状病毒,下列有关酒精的事例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高粱酿酒 B.酒精挥发 C.酒精燃烧 D.酒精杀菌【答案】B【解析】A、高粱酿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 A 错。B、酒精挥发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 B 正确;C、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C 错;D、酒精杀菌是破坏蛋白质分子的活性,使其变性物质发生质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故 D 错;故选:B。2、将下列物质放入水中,其中一种物质的能量变化与其他三种物质不同的是()A.CaO B.NaOH C.浓 H2so4 D.NH4NO3【答案】A【解析】A、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热量,属于化学变化;B、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属于物理变化;C、浓硫酸溶于水放热,属于物理变化;D、硝酸镂溶于水吸收热量,属于物理变化。故选:A。3、我国主办2019年“世界环境日”活动,其主题聚焦“空气污染”。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SO2 B.NO2 C.O2 D.PM2.5【答案】c【解析】SO?、NC2和 PM2.5是空气污染物,不是空气污染物。故选C。4、下列溶液显碱性的是()A.酸雨 B.食醋 C.NaOH溶液 D.盐酸【答案】C【解析】A、酸雨是pH 小于5.6的雨水,显酸性,故选项错误。B、食醋是醋酸的水溶液,显酸性,故选项错误。C、NaOH溶液显碱性,故选项正确。D、盐酸显酸性,故选项错误。故选:Co5、煤油中含有唾吩(用 X 表示),嚷吩具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其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占 燃X+6O2ir4CO2+SO2+2H2O,则曝吩的化学式为()A.CH4 B.C4H4S C.C4H6s D.C4H8s【答案】B【解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则每个X 分子由4 个碳原子、1个硫原子和 4 个氢原子构成,则物质X 的化学式为C4H4S。故选:Bo6“共享单车”方便了市民的绿色出行;随着夏季气温的升高,“共享单车”的充气轮胎容易发生爆炸的主要原因 是()A.分子停止运动 B.分子质量变大C.分子本身的体积变大,分子运动速率减慢 D.分子间隔变大,分子运动速率加快【答案】D【解析】夏天温度高,分子间的间隔要增大,分子运动速率加快,轮胎内压强增大,故会使轮胎发生爆胎。故答案为:D7、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部分操作如图所示,其中不正确的是()-三二三|三-二-【答案】C【解析】A、在取用氯化钠时,应将瓶塞倒放在桌面上,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仰视刻度,操作错误。D、溶解时应在烧杯中进行,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C.8、“星期五,为未来”罢课行动,让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进入了更广泛公众的视野。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要求“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下列做法符合环保要求的是()A.野外焚烧垃圾 B.回收废弃塑料 C.任意排放污水 D.随意丢弃电池【答案】B【解析】A、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和烟尘,污染大气,错误;B、废弃的塑料是造成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回收废弃塑料,可以减少白色污染,正确;C、任意排放污水会造成水资源的污染,错误;D、废弃的电池中常含有镉、汞等重金属,如果随便丢弃,对水源会产生极大的污染,错误。故选B。9、农作物出现倒伏现象,应该施用下列化肥中的()A.尿素 B.硝酸钱 C.碳酸钾 D.磷酸二氢钱【答案】C【解析】农作物出现倒伏现象,说明土壤缺乏钾元素,应施用含钾元素的化肥。A、尿素中含有氮元素,不符合要求,故选项错误.B、硝酸镂中含有氮元素,不符合要求,故选项错误。C、碳酸钾中含有钾元素,符合要求,故选项正确。D、磷酸二氢镂中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不符合要求,故选项错误。故选:Co10、从安全角度考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醛浸泡海鲜 B.霉变大米经煮熟后食用 C.点燃Hz前验纯 D.煤炉上放一壶水防止C O 中毒【答案】C【解析】甲醛有毒,不能浸泡海鲜;霉变大米含有黄曲霉素有毒,不能食用;氢气易爆炸,点燃H2前要验纯;一氧化碳难溶于水,煤炉上放一壶水不能防止C O 中毒。故选C。II、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答案】A物质用途性质A干冰制造舞台烟雾效果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B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熟石灰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C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小苏打能与盐酸发生反应D稀有气体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通电时可以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解析】A、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升华吸热,可制造舞台烟雾效果,故选项说法错误。B、熟石灰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能改良酸性土壤,故选项说法正确。C、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能与盐酸发生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选项说法正确。D、稀有气体通电时它们会发出不同颜色的有色光,可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o12、“一 ”和“”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可能表示氧化物的是()【答案】D【解析】A、图A表示由分子构成的单质,故选项错误;B、图B表示由原子构成的单质,故选项错误;C、图C由两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故选项错误;D、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图D可能表示氧化物;故选项正确;故选:D。13、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是()A.NaOH 与稀硫酸 B.CaCCh 与稀盐酸 C.C11SO4 与 KOH D.AgNCh 与 NaCl【答案】D【解析】A、NaOH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无明显变化,故选项错误。B、CaCO3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没有生成白色沉淀,故选项错误。C、CuSCU与K O H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钾,生成/蓝色沉淀,故选项错误。D、AgNCh与NaCl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生成白色沉淀,故选项正确。故选:D。14、夏季,鱼虾养殖池内常设置一些水泵,把水喷向空中,从化学角度分析,喷水的目的是()A.降低养殖池内水的温度 B.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便于氧气溶解C.增加观赏性 D.便于太阳照射,杀灭水中的病菌【答案】B【解析】A、设置一些水泵,把水喷向空中,增加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溶于水的氧气量增加,而不是降低养殖池内水的温度,故选项错误。B、设置一些水泵,把水喷向空中,增加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溶于水的氧气量增加,故选项正确。C、设置一些水泵,把水喷向空中,增加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而不是增加观赏性,故选项错误。D、设置一些水泵,把水喷向空中,增加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而不是便于太阳照射、杀灭水中的病菌,故选项错误。故选:Be15、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的局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31 Ga镶69.7232 Ge错72.6433 As珅74.9234 Se硒78.96A.碑和硒均属于金属元素 B.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x小于69.72C.钱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1 D.Se2+的核外电子数为34【答案】C【解析】A、四个小方格中表示的元素名称分别是钱、诸、碑、硒,碑、硒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错误;B、铭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X大于69.72,故错误;C、钱兀素的原子序数为3 1,原子序数=核电荷数=3 1,故,正确;D、碑原子的原子序数为3 4,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3 4,S e?+的核外电子数为3 2,故错误:故选:C。1 6、如图是CO与C u O反应的实验装置,下列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变成了红色;CO被还原为C O?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为置换反应:既有效地防止了C O对空气的污染,又充分利用了能源A.B.C.D.【答案】B【解析】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会观察到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变成了红色,故选项说法正确。一氧化碳夺取了氧化铜的氧,CO被氧化为C O 2,故选项说法正确。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反应物均为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利用一氧化碳燃烧的热量给玻璃管加热,既有效地防止J c o对空气的污染,又充分利用了能源,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 e1 7、下列有关叙述、对应的方程式,所属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A.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 H g 0=4=H g +O2T 分解反应B.生石灰作干燥剂 C a O +H20 =C a(O H)2 化合反应C.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S O-:+N a O H =N a 2s C h +H 2O复分解反应D.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 C6HI2O6+6O2 6CO2+6H2O 氧化反应【答案】B【解析】A.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错误;B.生石灰作干燥剂,CaO+H2O=Ca(OH)2,属于化合反应,正确;C.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不属于复分解反应,错误;D.基本反应类型包括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氧化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错误。故选B.18、下列四种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A.CU2+SO42-Ag+c r B.H+Na K+NOB.H+Ba2+NO3-8 3”D.Mg2+C OH Na+【答案】B【解析】A、Ag+和C 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不能大量共存,溶液变浑浊,故选项错误;B、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故选项正确;C、HCO3一 和 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大量共存;D、Mg2+和 OH一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镁,不能大量共存。19、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用的试剂不正确的是()A.面粉和米粉:碘酒 B.NaOH固体和NH4NO3固体:水C.硬水和软水:肥皂水 D.NaCl溶液和NaNO-3溶液:AgNCh溶液【答案】A【解析】A、面粉和米粉中均富含淀粉,均能使碘酒变蓝色,不能鉴别,故选项正确。B、NaOH固体和NH4NO3固体溶于水分别放热、吸热,使温度升高、降低,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C、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若产生泡沫较多,则是软水,若产生泡沫较少,则是硬水,可以鉴别,故选项说法错误。D、NaCl溶液能与AgNCh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硝酸钠不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故选:A。2 0、草 酸 亚 铁 晶 体(FeC2O42H2O)受 热 分 解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FeC2O42H2O AFeO+COt+CO2T+2H2O.通过如图装置验证该反应得到的气体产物,其说法错误的是()A.中固体无水硫酸铜变蓝,可验证原气体产物中有水蒸气B.中固体由黑色变红色,可验证原气体产物中有一氧化碳C.中石灰水变浑浊,可验证原气体产物中有二氧化碳D.中尾气可点燃,可验证原气体产物中有一氧化碳【答案】C【解析】A.水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色,故 A 正确;B.中固体由黑色变红色,即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发生还原反应生成铜,故 B 正确;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无法确定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引起的还是原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引起的,故 C 错误;D.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中尾气可点燃,可验证原气体产物中有一氧化碳,故 D 正确。故选:Co第n 卷(非 选 择 题 共 6。分)二、填空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它每空1分,共26分)21、(6 分)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镁元素;三 个 氧 原 子;五 个 二 氧 化 硫 分 子;两 个 氢 氧 根 离 子。(2)符号“3Ca2+”中的“3”表示,“2+”表示。【答案】Mg;30;5sCh;20H;(2)钙离子的个数为3;一个钙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正电荷。【解析】(1)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镁的元素符号是Mg。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三个氧原子表示为:30。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五个二氧化硫分子可表示为:5S0?。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I 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 2 个氢氧根离子可表示为:2OH,(2)标在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3Ca?+中的“3”表示钙离子的个数为3。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1 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3Ca 中的“2+”表示一个钙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正电荷。22、(5 分)化学是造福人类的科学,请利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新型材料有着广泛的应用。上述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应用蛟龙 号深潜器神舟 五号宇航员航天服新型水处理剂用到的材料特种钢高强度涤纶纳米铁粉纳米铁粉能吸附废水中的某些污染物,被吸附后的废水经沉降、过滤可去除污染物。下 列 物 质 也 能 因 吸 附 而 具 有 净 水 作 用 的 是(填字母)a.生 石 灰b.活 性 炭c.纯碱(2)溶液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图I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tl七时甲、乙、丙 三 种 物 质 的 溶 解 度 由 大 到 小 的 顺 序 是。某同学按图I I所示进行实验,得到相应温度下的A、B、C三种溶液,其 中 属 于 饱 和 溶 液 的 是 (填字母)。t3时向盛有4 0g甲物质的烧杯中加入5 0g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o (结果精确到0.1%)【答案】(1)高强度涤纶;b;(2)丙乙甲;B;33.3%。【解析】(1)特种钢和纳米铁粉属于金属材料;高强度涤纶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结构,具有吸附性,具有净水作用;(2)由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l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丙乙甲;t2 C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2 8 g,即1 00g水中最多可以溶解2 8 g甲物质,所 以B溶液是饱和溶液;t3C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 0g,在C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是4 2 g,是不饱和溶液;t3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 0g,5 0 g水中最多可以溶解2 5 g甲物质,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2 3、(3分)依据对初中所学四种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爱分解反应)概念的理解,结合下列化学方程式,比较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情况:(1)一定有变化的是(填反应类型,下同);(2)不一定有变化的是;(3)一定没有变化的是。C O 2+H 2 O=H 2 c o 3;C u+2 A gNO 3=C u(N O3)2+2 A g;0 S+O2-S O22 Na H C O 32 Na 2 c O 3+H 2 O+C O 2 T;Na O H +H C l =Na C l+H2O;2 H g O 2 H g+O 2 T【答案】(1)置换反应;(2)化合反应、分解反应;(3)复分解反应。【解析】C O 2+H 2 O H 2 C O 3属于化合反应,反应前后化合价没有变化;C u+2 A gNC 3=C u(NO 3)2+2 A g属于置换反应,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变化;S+02 3s o 2属于化合反应,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变化;2 Na H C O3q Na 2 c O 3+H 2 O+C O 2 T属于分解反应,反应前后化合价没有变化;Na 0H+H C l=Na C l+H 2。属于复分解反应,反应前后化合价没有变化;2 H gO W _ 2 H g+O 2 T属于分解反应,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变化。故一定有变化的是置换反应;(2)不一定有变化的是化合反应、分解反应;(3)一定没有变化的是复分解反应。2 4、(6分)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实验。(1)A中现象:烧杯中溶液变红。请用分子的知识解释“变红”的原因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2)B图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集气瓶底部有少量水,其作用是。(3)C实验完毕,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这种现象说明氮气具有_的性质;若从烧杯中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明显小于瓶内原空气体积的1/5,可能存在的原因是(写出一条即可)。【答案】(1)氨分子不断运动,进入滴有酚醐的蒸储水中,使酚酸试液变红;(2)S+C O:心型,S O?;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3)难溶于水;红磷量不足,没有把氧气消耗完(或装置漏气;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了止水夹。)【解析】(1)氨分子不断运动,进入滴有酚献的蒸储水中,使酚酸试液变红;(2)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S+C O2 蓝S O 2;二氧化硫属于空气污染物,所 以B中集气瓶底部有少量水,其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3)C实验完毕,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这种现象说明氮气具有难溶于水的性质;从烧杯中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明显小于瓶内原空气体积的1/5,可能存在的原因是:红磷量不足,没有把氧气消耗完;装置漏气;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了止水夹。2 5、(6分)盐中含有金属离子(或N +)和酸根离子,组成相似的盐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1)硫酸铜、硝酸铜两种物质的溶液均显_ _ _ _色,因为它们都具有相同的阳离子;向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分别加入N a O H溶液,有相同的实验现象发生,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向硫酸铜、硝酸铜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分别加入B a C b溶液,能 发 生 反 应 的 物 质 是(填化学式),另外一种物质不反应。(3)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某纯净物的溶液,能同时将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转变成沉淀,该纯净物的化学式为。【答案】(1)蓝,C u S O4+2 N a O H=C u (O H)2j+N a2S O4;(2)B a S O4;(3)B a (O H)2。【解析】(1)铜恩子在溶液中显蓝色,所以硫酸铜、硝酸铜两种物质的溶液均显蓝色,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化学方程式为:C u S O4+2 N a O H=C u (O H)2i+N a2S O4:(2)硫酸根离子和铁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铁沉淀,所以向硫酸铜、硝酸铜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分别加入B a C b溶液,能发生反应的物质是B a S C)4,另外一种物质不反应;(3)氢氧根离子和铜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硫酸根离子和钏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钢沉淀,所以能同时将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转变成沉淀,该纯净物的化学式为B a (O H)2。三、简答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 分,其它每空1 分,共 10分)2 6、(4分)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分类,它们分别属于其中的四类物质。它们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已知:A物质由三种元素组成,其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F为一种红色固体:D、F属同一类物质,C、E属同一类物质。请回答:(1)C与D反应的基本类型为;(2)A的化学式为;(3)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答案】(1)置换反应;(2)H 2 s o型(3)CUO+H2SO4=CUSO4+H2OO【解析】(1)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分类,它们分别属于其中的四类物质,A物质由三种元素组成,其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F为一种红色固体,所以F是铜,D、F属同一类物质,C、E属同一类物质,D和C反应生成铜,所以C是铜的盐溶液,A和B反应会生成C,所 以A是硫酸,B是氧化铜,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所以C是硫酸铜,D可以是铁,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所 以E是硫酸亚铁,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C与D的反应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基本类型为:置换反应;(2)A的化学式为H 2 so 0(3)A与B的反应是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2 7、(6分)某矿石主要成分是M g O,含少量的F ez O s、C u O和SQ杂质。用该矿石制备M g (O H)2的工艺流程简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和步骤均用到的操作是(2)溶液A 中所含的阳离子有Fe3+、Cu2 Mg?+和(填离子符号)。(3)已知部分金属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成沉淀时溶液的pH 见下表:对应离子Fe3+Cu2+Mg2+开始沉淀时的pH1.94.29.1完全沉淀时的pH3.26.711.1步骤加入熟石灰,调节溶液的pH 范围为,固体C 中所含成分的化学式为 o(4)步骤制得Mg(OH”的化学方程式为 o【答案】(1)过滤;(2)H+;(3)6.7 9.1,Cu(OH)2、Fe(OH)3;(4):MgCl2+Ca(OH)2=CaCl2+Mg(OH)21。【解析】(1)过滤可以将不溶性固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所以步骤和步骤均用到的操作是过滤;(2)盐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和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和氧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以及盐酸是过量的,所以溶液A 中所含的阳离子有F e t Cu2 Mg?+和H+:(3)由铁离子、铜离子沉淀时的p H 值和镁离子开始沉淀的p H 值可知,所以步骤加入熟石灰,调节溶液的pH 范围为6.7 9.1,固体C 中所含成分的化学式为Cu(OH)2、Fe(OH)3;(4)氯化镁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化学方程式为:MgCl2+Ca(OH)2=CaCl2+Mg(OH)2I。四、实验探究(每个化学方程式2 分,其它每空1 分,共 12分)28、(4分)正确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甲 ,(1)如图甲所示,实验室稀释浓硫酸时,处的试剂是一:L J 翳丙_ (填字母序号),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作用是;(填字母序号)A.浓 硫 酸 B.水 C.引 流 D.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2)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如图乙所示,正 确 的 操 作 顺 序 是 (填字母序号)A.B.C.(3)实验室用如图丙所示的装置收集氧气,氧 气 应 该 从 (选填“”或 )端通入。【答案】(1)B;D;(2)C;(3)。【解析】(1)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沿着烧杯壁缓缓倒入烧杯中的水里,并用玻璃棒不停地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2)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如图乙所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故选C;(3)实验室用如图丙所示的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该从端通入。2 9、(8 分)某兴趣小组开展“测定密闭容器中某种气体的体积分数”的探究实验。【实 验 1】按 图 I所示装置,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姬2 按图2所示装置,在集气瓶内壁用水均匀涂附铁粉除氧剂(其中辅助成分不干扰实验),利用铁锈蚀原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1)实 验 1中,红磷燃烧的主要现象是 o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 开 K,水能倒吸入集气瓶的原因是。(2)为提高实验的准确性,以 上 两 个 实 验 都 需 要 注 意 的 事 项 是 (写一点)。(3)实验过程中,连接数字传感器,测得实验1、实验2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分别如图3、图4所示。依据图3、图4信息,(填 实验1”或“实验2”)的测定方法更准确,判断依据是,(4)结合你的学习经验,若要寻找红磷或铁粉除氧剂的替代物。用 图1或 图2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该替代物应满足的条件是(写点)。【实 验3测定用排空气法收集到的集气瓶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5)甲同学设计图5所示装置进行测定。浓NaOH溶液的作用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6)乙同学提出,仅 利 用 图6所示装置,在不添加其他试剂的前提下,也能测得集气瓶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达到实验目的,操作方法是【答 案】(1)产 生 大 量 白 烟(或“黄色火焰”“放热”等合理答案)氧 气 被 消 耗,集气瓶内气体压强小于大气压(2)装 置 的 气 密 性 良 好(或“红磷和铁粉除氧剂足量 等其他合理答案)(3)实 验2反应后,实 验1集 气 瓶 中 剩 余 氧 气 的 体 积 分 数 为8.6%,而 实 验2集气瓶中氧气几乎耗尽(4)能够和氧气反应;生 成 物 不 影 响 测 定 结 果(或其他合理答案)(5)2NaOH+CO2=Na2CO3+H2O(6)用冰水冷却集气瓶,打 开 K (或其他合理答案)【解析】(1)红磷燃烧的主要现象为产生大量白烟等;红磷熄灭后倒吸是由于压强差,故 原 因为氧气被消耗,集气瓶内气体压强小于大气压。(2)提高实验准确性应从如何减小误差角度分析,故填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或红磷和铁粉除氧剂足量等合理答案。(3)依据图中信息,可知实验2可将氧气几乎耗尽,故 实 验 2更为准确,依据即:反应后,实 验 1集气瓶中剩余氧气的体积分数为8.6%,而 实 验 2集气瓶中氧气几乎耗尽。(4)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需要能够和氧气反应、生成物不影响测定结果等条件。(5)甲 同 学 设 计 图 氧 化 钠 吸 收 二 氧 化 碳 的 方 法 测 量 二 氧 化 碳 的 体 积 分 数,故填:2 N a OH +C 02=N a2C 03+H20 o(6)乙同学设计图6吸收二氧化碳,可行的方案为减小左边集气瓶压强从而使氢氧化钠溶液倒吸,故填:用冰水冷却集气瓶,打 开 K 或其他合理答案。五、计算题(30题 4 分,31题 8 分,共 12分)3 0、(4分)若 1 个 A原子的质量为a kg,1 个 碳 1 2 原子(含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的质量为b kg。请计算:(1)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o(2)1 个 碳 1 2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o【答案】(1)毕;(2)6b【解析】(1)若 1 个 A原子的质量为a kg,1 个 碳 1 2 原 子(含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的质量为3 kg 12ab kg,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口 Q 1=产。b k g X-b(2)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 个 碳 1 2 原子含有6个质子,则 1 个 碳 1 2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6。3 1、(8分)维C泡腾片是一种常见的补充维生素C的保健品。某品牌维C泡腾片(以下称“本品”)的主要成分如图1所示。L变成分Hi 1.(世酸气的(NallCOt)柠 库 假HX;lhO)邪的皓什、解新,图1图2(1)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 说 法 正 确 的 是(填 字 母)。a.维生素C由C、H、O三种元素组成b.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 7 6 gC.维生素C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d.维生素C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9:1:1 2(2)阅读本品的营养成分表:每1 0 0 g维C泡腾片含钠5 7 5 0 m g (l m g=l()3 g)。已知本品其他成分不含钠元素,则 本 品 中 碳 酸 氢 钠 的 质 量 分 数 为-(3)维C泡腾片水溶液酸碱性的测定:将本品一片投入蒸储水中,有气泡产生,反应原理为:H 3 c 6H 5 O 2+3 N a H C C)3=N a 3 c 6H 5 O 2+3 C O 2 T+3(填化学式)。待不再产生气体后,测得溶液呈酸性。(4)维C泡腾片中碳酸氢钠质量分数的测定:称量相关实验用品质量,将本品一片投入蒸储水中,待不再产生气体后,称量锥形瓶及瓶内所有物质的总质量。装置如图2所示。相关数据如表:物品 反应前 反应后锥形瓶 蒸僧水 维C泡腾片 锥形瓶及瓶内所有物质质量/g 71.75 50.00 4.00 125.53根据以上数据计算本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实验测定结果与题(2)计算结果相比有明显偏差,其可能原因是。【答案】(1)ad(2)21%。(3)H2O(4)10.5%。装置内有残余的二氧化碳。【解析】解:(D a.维生素C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正确;b.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 76,单位是1而非g。错误;C.维生素C由维生素C分子构成,而不是原子直接构成。错误;d.维生素C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2x6):(1x8):(16x6)=9:1:1 2.正确。故选:ad(2)阅读本品的营养成分表:每l()0g维C泡腾片含钠5750mg(lm g=10 3 g)即5.75g。己知本品其他5.75g+.-.成分不含钠元素,则本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2:;+1 2 +1 6X 3 X1OO%=21%。100g(3)根据H3c6H5()2+3NaHCO3=Na3c6H5O2+3CO2廿3()可知,反应前:碳原子9个,氢原子1 1个,氧原子11个,钠原子3个;反应后,现有钠原子3个,碳原子9个,氢原子5个,氧原子8个;缺少氢原子6个,氧原子3个,分布在3个分子中,所以对应的是H?。(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71.758+50.008+4.0。8-125.538=0.228设本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xH3C6H5O2+3NaHCO3=Na3c6HsCh+BCChf+3 H2O252 1324.00gx 0.22g252 4.00gx132 0.22gx=1 0.5%实验测定结果与题(2)计算结果相比有明显偏差,其可能原因是装置内有残余的二氧化碳。

    注意事项

    本文(2021届中考化学全真模拟试卷(六)【含答案】.pdf)为本站会员(奔***)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