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物理复习微考点分类练习——升华和凝华.pdf
2021年中考物理复习微考点分类练习升华和凝华一.选择题1.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的是()A.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干了 B.江面上大雾的形成C.水在慢慢地结冰 D.灯泡用了一段时间之后,灯丝变细2.在冬季,某地的地下水管破裂,水喷射出来形成了如图所示的“冰花”。虽然气温没有回升,过一段时间,发 现“冰花”还是变小了。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冰花”变小过程中要放热B.“冰花”形成时的气温为0 C.“冰花”是由喷出来的水凝固而形成的D.“冰花”是由空气中水蒸气凝华而形成的3.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汽化吸热B.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到凉爽,是由于酒精汽化放热C.一瓶水被冰箱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表面会变湿,是由于水蒸气液化D.方的冬天,为了保存蔬菜,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华放热4.水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以下关于水物态变化及人类对水的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冬季,湖水在结冰的过程中要吸热,这是凝固过程B.高空中的水蒸气急剧降温变成小冰晶的过程中要放热,这是凝华过程C.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人类对水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小D.我市水资源丰富,不必要在技术上优化用水系统5.以下对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浴室的镜子变模糊,属于液化现象B.烧坏的日光灯管两端变黑,属于汽化现象C.冬季冰冻的衣物也能晾干,属于凝固现象D.人游泳后从水中出来感觉冷,属于升华现象6.自然界的水循环过程包含很多物态变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海洋里的水经太阳晒变成水蒸气升华B.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形成雪凝固C.雪山上的冰雪在温度升高时逐渐消融液化D.水蒸气在高空中.遇冷空气形成小水珠液化7.下列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正确的是()A.饮料杯中的冰块体积逐渐变小液化B .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凝固C,打开冰箱门时,门的附近出现 白气”汽化D.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升华8.“金属胶水”是将一种合金液添加到两金属块之间,合金液固化后能把金属块连接起来,从而实现常温焊接,这种合金液发生的物态变化与下列现象相同的是()A.初春,薄雾缥缈 B.盛夏,夜深露重C.深秋,天降浓霜D.寒冬,滴水成冰9.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 C,此时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出现白霜,白霜形成的物态变化是()A.液 化B.汽 化C.凝 固D.凝华10.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起“雾 或结 冰花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内表面B.“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外表面C.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11.水是生命之源,如果没有水,所有的生物都将面临死亡的威胁.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不足总水量的0.03%,淡水的循环则显得非常重要,下列有关水循环的一些叙述不正确的是()A.水循环的场所主要是在海陆空三个领域内B.陆地上的水不一定是通过降雨的形式而来的C.大气中的水蒸气是靠陆地和海洋中的水蒸发和沸腾上去的D.水循环的主要物态变化有蒸发、液化、升华、凝华等12.下列关于热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放热B.云的形成是汽化现象,吸热C.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放热D.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吸热13.对以下自然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春日清晨,草叶上形成露珠是升华现象B.夏天傍晚,院子里洒水利用液化吸热降温C.晚秋时节,瓦片上出现白霜是凝固现象D.深冬时节,树枝上出现雾淞是凝华现象14.如图所示是一年四季中的自然现象,属于吸热过程的是()15.往年6 月份高考的时候,考场气温较高,为了给考场降温,在考场中放了好多大的冰块,是利用了()A.冰块熔化吸热,B.冰块液化放热C.冰块升华吸热D.冰块熔化放热16.下列关于热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放热B.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吸热C.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放 热 D.云的形成是汽化现象,吸热二、填空题17.为了打造舞台效果,常用干冰(固 态 CO 在舞台上产生淡淡的白雾,是由于干冰的吸热,使周围空气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 形成的。18.冬天的早晨,小梅发现家里的玻璃窗上有很多美丽的“冰花”,这是因为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此过程中(选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19.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进行人工降雨的主要过程中,涉及到的物态变化的名称是:干 冰 在 高 空 中 直 接 变 成 气 体,高 空 中 的 水 蒸 气 遇 冷 直 接 变 成 冰 晶,冰晶下落时变成雨.20 .如图所示,是水的循环示意图.请补充完成图片.两处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及吸、放热情况.凝华放热升华吸热21 .指出下列物态变化的名称。夏天,湿衣服变干:冬 天 0 以下,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钢水浇铸成火车轮:(4)刚从冰箱里取出的冰棍冒出的“白气”:夏天,吃雪糕解热:(6)冬天,玻璃窗上结的霜:三、实验题22.如图是小红做“观察碘升华”的实验装置.她的操作是:在烧杯中放少量的碘,烧杯口放一只装有冷水的烧瓶,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熔点(凝固点)、沸 点(P)(1)结合你的探究经历,描述小红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物质水港播煤油横桐铁金焙点(凝固点)0-117-30113.6108315351064沸点10078.5150184.25236027502500(2)交流评估时,小明查阅了部分物质的熔点、沸点(见表),他发现碘的熔点是1 1 3.6,碘的沸点是1 8 4.25,酒精灯的火焰温度约4 0 0 ,他认为小红所做的实验中,碘可能经历了由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的变化过程,小红的实验并不能得出碘升华的结论,请你针对小明的质疑,选用上述器材或补充必要的辅助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碘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写出实验方案并扼要说明.2021年中考物理复习微考点分类练习 升华和凝华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的是()A.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干了 B.江面上大雾的形成C.水在慢慢地结冰 D.灯泡用了一段时间之后,灯丝变细【答案】D2.在冬季,某地的地下水管破裂,水喷射出来形成了如图所示的“冰花”。虽然气温没有回升,过一段时间,发 现“冰花”还是变小了。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冰花”变小过程中要放热B.“冰花”形成时的气温为0 C.“冰花”是由喷出来的水凝固而形成的D.“冰花”是由空气中水蒸气凝华而形成的【答案】C3.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汽化吸热B.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到凉爽,是由于酒精汽化放热C.-瓶水被冰箱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表面会变湿,是由于水蒸气液化D.方的冬天,为了保存蔬菜,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华放热【答案】C4.水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以下关于水物态变化及人类对水的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冬季,湖水在结冰的过程中要吸热,这是凝固过程B.高空中的水蒸气急剧降温变成小冰晶的过程中要放热,这是凝华过程C.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人类对水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小D.我市水资源丰富,不必要在技术上优化用水系统【答案】B5.以下对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浴室的镜子变模糊,属于液化现象B.烧坏的日光灯管两端变黑,属于汽化现象C.冬季冰冻的衣物也能晾干,属于凝固现象D.人游泳后从水中出来感觉冷,属于升华现象【答案】A6.自然界的水循环过程包含很多物态变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海洋里的水经太阳晒变成水蒸气升华B.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形成雪凝固C.雪山上的冰雪在温度升高时逐渐消融液化D.水蒸气在高空中.遇冷空气形成小水珠液化【答案】D7.下列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正确的是()A.饮料杯中的冰块体积逐渐变小液化B .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凝固C,打开冰箱门时,门的附近出现“白气”汽化D.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升华【答案】D8.“金属胶水”是将一种合金液添加到两金属块之间,合金液固化后能把金属块连接起来,从而实现常温焊接,这种合金液发生的物态变化与下列现象相同的是()A.初春,薄雾缥缈 B.盛夏,夜深露重C.深秋,天降浓霜 D.寒冬,滴水成冰【答案】D9.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 C,此时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出现白霜,白霜形成的物态变化是()A.液 化 B.汽 化 C.凝 固 D.凝华【答案】D10.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起“雾”或 结“冰花”,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内表面B.“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外表面C.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答案】B11.水是生命之源,如果没有水,所有的生物都将面临死亡的威胁.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不足总水量的0.03%,淡水的循环则显得非常重要,下列有关水循环的一些叙述不正确的是()A.水循环的场所主要是在海陆空三个领域内B.陆地上的水不一定是通过降雨的形式而来的C.大气中的水蒸气是靠陆地和海洋中的水蒸发和沸腾上去的D.水循环的主要物态变化有蒸发、液化、升华、凝华等【答案】C12.下列关于热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放热B.云的形成是汽化现象,吸热C.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放热D.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吸热【答案】A13.对以下自然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春日清晨,草叶上形成露珠是升华现象B.夏天傍晚,院子里洒水利用液化吸热降温C.晚秋时节,瓦片上出现白霜是凝固现象D.深冬时节,树枝上出现雾淞是凝华现象【答案】D14.如图所示是一年四季中的自然现象,属于吸热过程的是()【答案】A15.往年6月份高考的时候,考场气温较高,为了给考场降温,在考场中放了好多大的冰块,是利用了()A.冰块熔化吸热,B.冰块液化放热C.冰块升华吸热D.冰块熔化放热【答案】A16.下列关于热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放热B.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吸热C.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放 热 D.云的形成是汽化现象,吸热【答案】C二、填空题17.为了打造舞台效果,常用干冰(固 态 COJ在舞台上产生淡淡的白雾,是由于干冰的吸热,使周围空气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 _ _ _ _ _ _ _ 形成的。【答案】升 华 液 化18.冬天的早晨,小梅发现家里的玻璃窗上有很多美丽的“冰花”,这是因为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此过程中(选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答案】凝华;放出19.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进行人工降雨的主要过程中,涉及到的物态变化的名称是:干 冰 在 高 空 中 直 接 变 成 气 体,高 空 中 的 水 蒸 气 遇 冷 直 接 变 成 冰 晶,冰晶下落时变成雨.【答案】升华;凝华;熔化20.如图所示,是 水 的 循 环 示 意 图.请 补 充 完 成 图.中 ,两 处 所 对 应 的 物 态 变化名称及吸、放热情况.【答案】凝固放热;汽化吸热21.指出下列物态变化的名称。(1)夏天,湿衣服变干:;(2)冬天0 以下,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3)钢水浇铸成火车轮:;(4)刚从冰箱里取出的冰棍冒出的“白气”:;(5)夏天,吃雪糕解热:;(6)冬天,玻璃窗上结的霜:;【答案】(1)汽化(2)升华(3)凝固(4)液化(5)熔化(6)凝华三、实验题22.如图是小红做“观察碘升华”的实验装置.她的操作是:在烧杯中放少量的碘,烧杯口放一只装有冷水的烧瓶,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熔点(凝固点)、沸 点()物质水酒精爆油事铜铁金籍点(凝国点)0-117-30113.6108315351064潴点10078.5150184.25236027502500(1)结合你的探究经历,描述小红观察到的实验现象.(2)交流评估时,小明查阅了部分物质的熔点、沸点(见表),他发现碘的熔点是113.6,碘的沸点是184.25,酒精灯的火焰温度约400,他认为小红所做的实验中,碘可能经历了由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的变化过程,小红的实验并不能得出碘升华的结论,请你针对小明的质疑,选用上述器材或补充必要的辅助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碘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写出实验方案并扼要说明.【答案】(1)解:用酒精灯对烧杯直接加热过程中,在烧杯中会看到紫红色的碘蒸气;碘蒸气遇到冷的烧瓶又变成细小的碘晶体。(2)由题可知,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400,在加热过程中,温度已经超过了碘的熔点,碘可能吸热熔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再汽化,由液态变为气态碘蒸气。因此,小红的实验不能确切的认为碘一定发生了升华。采用的方法是将碘颗粒放在烧瓶中,将烧瓶浸没在正在加热的热水中观察碘状态的变化,因为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低于碘的熔点,碘不会发生熔化现象,碘一直处于固态。碘蒸气只能是由固态直接变化成的,能更好的说明碘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