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佛学常识系列.ppt

    • 资源ID:93809841       资源大小:5.88MB        全文页数:125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佛学常识系列.ppt

    佛 学 常 识主讲:明 法时间:2011年11月14日本 讲 纲 要第一课、佛教常见名词第二课、佛教发展简史第三课、佛教派系与佛法传播第四课、佛教基本教义第五课、佛教的价值体系第一课、佛教常见名词佛教:佛教就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佛教是一种教育,教育目的就是为令一切众生都能达到佛陀那样至善圆满的境界。佛陀与一切众生之关系是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在善恶业报规律上是平等的,众生若能依教修行也可以成为像佛陀那样的老师。众生:是指众缘所生的生命体,这里“众缘”是指色受想行识等五蕴。因有情识活动,所以也叫做“有情”。因每一众生的身、语、意行为不同,感召的果报体也不一样,也就是生命层次有高低之别。主要概括为十种,叫做十法界。1,佛教的生命观十法界佛教中把生命层次划分为十个等级,称为十法界。其中又分为四种圣人与六种凡夫。四圣佛 缘觉 声闻 菩萨六种凡夫简称“六凡”,通常说的六道轮回也就是指这六道。六凡天道畜生道地狱道鬼道修罗道人道十法界一、佛法界: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之境界。二、菩萨法界:自觉、觉他而觉行未圆满的境界。三、缘觉法界:修十二因缘观达到解脱生死之境界。四、声闻法界:依佛之声教修四谛观法解脱生死之境界。五、天法界:修上品十善,兼修禅定,生于天界,受静妙禅悦之境界。六、人法界:修五戒及中品十善,受人中苦乐之境界。七、阿修罗法界:行下品十善得通力自在之境界。八、鬼法界:犯下品五逆十恶,受饥渴苦之恶鬼神境界。九、畜生法界,犯中品五逆十恶,受吞啖杀戮苦之畜类境界也。十,地狱法界,犯上品五逆十恶,受寒热叫唤苦之最下境界。总之:感受果报有十种不同,故谓之“十法界”。菩萨声闻人道鬼道地狱道畜生道修罗道天道缘觉佛心 尽管生命层次有差别。而且每个层次的福报、智慧、寿命长短以及生存与生活环境各不相同。但业力的规律是平等的,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生命层次之高低是可以通过各种行为相互转化的。不平等的生命现象是由不平等的行为造成的,如果把我们的现有生命状态看成是一种结果,那么必然会有跟这个结果相应的诸多原因。2,佛教的业果论三业行为(1)十界圣凡谁主沉浮?业就是行为活动的意思。1,从行为的施发者来说,有三种:身业、口业、意业。2,从行为的性质来划分也有三种:善业、恶业、无记业。(2)佛教的业果流程根尘识身口意三业是如何造善恶业的?是依着感官接触外境生起错误认知作出种种善恶夹杂的行为。佛教中叫做根尘相对生妄分别而起惑造业。根指六根,尘六尘,妄分别指六识。六根:根,能生之义。以能对外境产生感知认识,所以叫做“根”。根有六种:一、眼能见色者是。以能对色而生认识,故谓眼根。二、耳能闻声者是。以能对声而生认识,故谓耳根。三、鼻能嗅香者是。以能对香而生认识,故谓鼻根。四、舌能尝味者是。以能对味而生认识,故谓舌根。五、身能感触者是。以能对触而生认识,故谓身根。六、意能知法者是。以能对法而生认识,故谓意根。此六根,又有“六受”、“六入”、“六处”等名。六尘:尘即染污之义。因外境能令感官产生种种欲望,所以把外在境界叫做尘。一、色尘,谓青黄赤白之色,及男女形貌色等,是名色尘。二、声尘,谓丝竹环佩之声,及男女歌咏声等,是名声尘。三、香尘,谓旃檀沉水饮食之香,及男女身分所有香等,是名香尘。四、味尘:谓种种美味等是名味尘。五、触尘:令肢体产生冷暖涩滑等感触的境界。六、法尘:谓意根对前五尘分别好丑,而于心中存留五尘影像,是名法尘。六识六根与六种境界相对,产生六种认识叫做六识。一、眼识:眼根对色尘生认识叫眼识。二、耳识:耳根对声尘生认识叫耳识。三、鼻识:鼻根对香尘生认识叫鼻识。四、舌识:舌根对味尘生认识叫舌识。五、身识:身根对触尘生认识叫身识。六、意识:意根对法尘生认识叫意识。六根清净:即六种感官与外境相对时,不于境中生起喜欢或不喜欢之念,就是对种种外境无动于心,但心中了了分明。这在佛教中是相当高的境界。六根不净:即对境生心,为境所转。从这一点来说,凡夫莫不如此。3,佛教原素论四大、五蕴: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地以坚硬为性,水以潮湿为性,火以温暖为性,风以流动为性。世间的一切有形物质,都是由四大所造,如人体的毛发爪牙,皮骨筋肉等是坚硬性的地大;唾涕脓血,痰泪便利等是潮湿性的水大;温度暖气是温暖性的火大;一呼一吸是流动性的风大。四大皆空:是指地水火风等四种物性没有永恒性,没有自主性,是因缘条件和合而存在。四大不调:在佛教的一般语境中四大不调是指身体健康受损,也有称法体违和的。也就是指色身的生态失衡。五蕴:色、受、想、行、识。蕴者,积聚之义。谓众生由此五法积聚成身,复因此身积聚有为烦恼等法,能受无量生死也。一、色蕴,色即质碍之义。谓眼、耳、鼻、舌、身诸根和合积聚,故名色蕴。二、受蕴,受即领纳之义。谓六识与六尘相应,而有六受,和合积聚,故名受蕴。(六识、六尘、六受者,眼识受色尘,耳识受声尘,鼻识受香尘,舌识受味尘,身识受触尘,意识受法尘也)三、想蕴,想即思想之义。谓意识与六尘相应,而成六想,和合积聚,故名想蕴。(六想者,谓意识着色想色、着声想声、着香想香、着味想味、着触想触、着法想法也。)四、行蕴,行即迁流造作之义。谓因意识思想诸尘,造作善恶诸行,和合积聚,故名行蕴。五、识蕴,识即了别之义。谓以眼、耳、鼻、舌、身、意六种之识,于诸尘境上,照了分别,和合积聚,故名识蕴。佛教中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由四大五蕴所成,四大为万物之基本属性,五蕴为万物之分类方式。4,佛教之世界观大千世界合称三千大千世界,略称大千界、大千,为古代印度人之宇宙观。古代印度人以四大洲及日月诸天为一小世界,合一千小世界为小千世界;合一千小千世界为中千世界;合一千中千世界为大千世界。今之俗语乃袭用佛教“大千世界”一词,转用于形容人间之纷纭诸相。小千、中千、大千并提,则称三千大千世界。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皆属之;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相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禅十八天皆属之;无色界:是色相俱无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空天属之。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来的境界,所以佛教行者是以跳出三界为目的。5,佛教的宇宙起源论缘起 事物之待缘而起,一切有为法,皆自诸多条件和合而起,小到个体生命,大到宇宙都是依因待缘而起,也就是因缘条件和合而现起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佛教中有四缘之说:因缘:主因,内因。增上缘:助缘,外缘。所缘缘:所缘指外境,外境为人产生认识之缘,叫所缘缘。等无间缘:指心念活动,前念为后念生 起之助缘。心法四缘生,色法二缘生。6,佛教轮回说十二因缘 1无明(贪嗔痴等烦恼)2行(造作诸业)3 识(业识投胎)4 名色(但有胎形六根未具)5六入(长成眼等六根人形)6触(出胎与外境接触)7 受(与外境接触生苦乐感受)8 爱(对境生爱欲)9取(追求造作)10 有(成业因能招未来果报)11 生(再受未来五蕴身)12 老死(未来之身又渐老而死)三世两重因果未来果老死生现在因有取爱现在果受触六入名色识过去因行无明受爱取有生老死 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 7,佛教的典籍三藏三藏是佛教典籍之统称,按内容划分为经藏,律藏,论藏。经是关于修行方法的一类典籍,诠释“定学”。如地藏经、金刚经、弥陀经、法华经、华严经等,有佛说的,也有佛弟子说而得到佛陀认可的。律指戒律,是佛教教主与后世祖师规定僧人遵守的一系列行为规范。律典中包括两方面内容,就是戒与律。戒是个人行为准则,生活中什么应作什么不应作,有一定的尺度。律是团体共住规约,处理团体事务之依据。戒分为在家戒与出家戒,在家人受的戒为五戒、八戒与菩萨戒(六重二十八轻)、出家人受的戒为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十重四十八轻)。新出家的沙弥受持十条戒律叫做沙弥戒,二十岁后受的大戒二百五十条,叫做比丘戒,还有十重四十八轻叫做菩萨戒。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合称为三坛大戒。论就是后代祖师解释佛经或根据佛经中某一议题进行发挥的书籍。按佛教专业术语可以分为“释经论”与“宗经论”。如 阿弥陀经白话解、金刚经讲义、法华经句解、大乘玄论、维摩经玄疏等。三藏法师:佛教中的经、律、论全部通达称为三藏法师。8,佛教的信仰对像三宝:佛、法、僧称为三宝。佛:就是觉悟宇宙人生真理的圣人,如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等。法:是指释迦佛等圣贤所说与著述的一切佛教典籍,如法华经,金刚经以及种种律典与论典等。僧:就是指传承与弘扬佛法的出家人,出家人中有贤圣僧与凡夫僧之别。贤圣僧:就是那些修行有一定成就,达到“圣位”或“贤位”的境界的人。如我们近代的弘一法师,太虚大师等。凡夫僧:就是修行功夫还不够,还达不到圣位贤位,还有很多习气毛病的出家人。虚云老禅师印顺导师弘一大师能海上师三归: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归依:归投依靠的意思。归依佛梵语佛陀,华言觉。自觉、觉他,故名佛也。归者,反还之义。谓反邪师,还事正师也。依者,凭也。凭佛大觉,得出三途及三界生死。故经云:归依于佛,终不更归依其余外道、天神。归依法法即轨则之义。谓佛所说,若教若理,可为众生修行轨则,故言法也。归者,反邪法,还修正法也。依者,凭佛所说教法,得出三涂及三界生死。故经云:归依于法者,永离于杀害。归依僧:梵语僧伽,华言和合众,谓出家三乘之人,其心与佛所说事理之法和合,故名僧也。归者,反外道邪行之侣,归心出家三乘正行之伴也;依者,凭信出家正行之伴,得出三涂及三界生死。故经云:归依于僧者,永不复更归依其余外道。9,佛教的伦理思想佛教伦理思想可分为规范伦理与德性伦理。(1)规范伦理“五戒”、“十善”、“八关斋戒”、“十戒”、“具足戒”以及中国化的丛林清规等;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杀生培养仁爱之心,不偷盗培养廉洁之德、不邪淫培养贞操之念、不妄语培养诚信之怀、不饮酒培养理智之风。这五条若于世俗社会推广将大大改善社会风气,任何时空都不会过时。时下人心不古、道德沦丧等不好现象,其时总不出杀盗淫妄酒五个字。十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言”、“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不贪”、“不嗔”、“不痴”。十善是在五戒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如关于语言方面的戒条,分出四个,除了“不妄言”与五戒同,又增加“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如“绮语”,即花言巧语,会误导别人做出不正确的判断与决定,“两舌”挑拨是非,加重人际间之压力;“恶口”伤害别人信心与尊严,也会恶化人际关系。后面的“不贪”、“不嗔”、“不痴”则属于对自我内心的一种约束,“不贪”是指面对自己喜欢的外境不生贪着之心,因有贪着心就会有追求,有追求就可能引起矛盾冲突造种种恶业;“不嗔”指面对不好环境或人事物时,不生嗔恨之心,所谓“一念嗔心起,八万障门开”,必为自己惹麻烦;“不痴”是指不痴迷于种种境界与外在诱惑,也就是不被外境迷惑,要时时保持理智冷静的头脑处理各种事情。(2)德性伦理“平等”、“四无量心”、“六度”、“四摄”等。平等:即佛教对一切众生的态度。佛教说众生平等,认为一切生命在因果规律上都是平等的,不平等的表象只是不同的行为所致,任何一众生都可以遵循善因善果的规律改善自身处境,提升生命品质。佛教的众生平等思想即在本质上肯定了人的后天行为的价值与意义。贫富贵贱无种姓,只在寸心得失;四圣六凡无自性,皆因染净缘起。平等这一思想是弱势群体的强心针,也是强势者的冷静剂,在维系社会伦理、稳定人心、保持人们的理性态度等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四无量心拓宽心胸的方式四无量心:是指佛教徒要培养的慈悲喜舍四种心态,是对一切众生作意的所以称为无量,观修的对象无量,因此心量也无量。慈无量心:就是给予众生快乐或观想一切众生离苦得乐;悲无量心:即帮助一切众生解脱痛苦或观想一切众生在受苦而生起无限悲愍心欲施拯救;喜无量心:即对一切众生获得快乐心生欢喜,就是随喜一切众生之善事;舍无量心:即等视冤亲,能平等对待一切众生。此四种心就是扩大修学者的胸怀,把一切众生之苦乐与自己联系起来,忧众生之忧,喜众生之喜,把自己个体利益与大众集体利益紧密地连在一起,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整体观。六度:可以从生死苦恼此岸得度到涅槃安乐彼岸的法门,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布施能度悭贪,持戒能度毁犯,忍辱能度嗔恚,精进能度懈怠,禅定能度散乱,般若能度愚痴。四摄:布施摄:以财物、方法、鼓励等法布 施他人,以达到摄受众生的作用。爱语摄:以慈爱、温和的语言摄受众生。利行摄:以种种有利于他人的行为摄受众生。同事摄:以与他们共事的方式摄受众生。菩萨以此四事摄化众生。第二课、佛教发展简史(一)佛教之创立1,佛教创立前的印度文化背景 佛教创立前,印度是奴隶制社会,有诸多哲学流派与宗教派系。其中占主导地位的就是“婆罗门教”,婆罗门教根据摩奴法典将印度民众分为四个等级,叫做“四姓阶级”。第一阶级是婆罗门,婆罗门族是古印度的宗教徒,是当时的贵族,他们为了维持自身的权利,巩固在社会上的崇高地位,把印度社会的民众分成四个阶级,将自己列在第一。他们的权威都依靠一卷摩奴法典,其他阶级的种族,要无条件的信奉和接受。第二个阶级是刹帝利,是与婆罗门同样被尊敬着的王族,统治阶级。第三阶级是吠舍,这在我国就是所谓农工商的阶级,他们受婆罗门和刹帝利族所统治,虽有人身自由,却无受教育的权利。第四阶级是首陀罗,他们是被征服者,婆罗门说他们是初到人间来受生,是一种最下贱的人。在婆罗门金科玉律的摩奴法典里第八章第二百七十节、及二百七十二节就有这样的记载:初生的人就是首陀罗,假若他们以骂詈的语言侮辱再生的人,那就要断他们的舌头;假若他们举再生人的名或姓出来侮辱,那就要用烧红的铁针插进他的口中;假若婆罗门的指示他不接受,那王者就可以命令用热油灌入他的耳里或口中。从这里就可以看出首陀罗地位的低落和生活的悲惨!2,释迦牟尼佛创立佛教(1)佛教创立之时间地点 佛教约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在世界各大宗教中,佛教创立的时间最早。创始人名悉达多,姓乔答摩,佛徒尊称其为“释迦牟尼”(意即“释迦族的圣人”)。释迦牟尼生活的年代大约与中国孔子同时。他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南部提罗拉科特附近)净饭王的太子,其母是摩耶夫人。(2)悉达多太子生平 相传他诞生于蓝毗尼花园。悉达多长大后深感人间的苦恼,所以29岁时出家苦修6年。35岁时他发觉苦行并不是达到解脱之路,于是弃而至菩提伽耶的一棵菩提树下打坐,静思人生真谛,终于在一天晚上大彻大悟而成道。得道后,他在鹿野苑初转法轮,弘扬佛教。传教45年后,80岁时在拘尸那迦圆寂(涅槃)。(3)佛教四大圣地释迦牟尼出生地蓝毗尼花园(今尼泊尔境内)、成道地菩提伽耶、初转法轮地鹿野苑、涅槃地拘尸那迦是举世闻名的佛祖四大圣迹。(二)佛教在印度之发展 佛教在其发祥地印度的发展,从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12世纪大约有1800年的历史,大致可分四个时期三个600年。初600年为原始佛教时期及部派佛教时期;中600年为大乘佛教时期;后600年为密乘佛教时期。1,原始佛教时期及部派佛教时期(公元前6世纪公元1世纪中叶)这一时期前200年为原始佛教阶段,后400年为部派佛教阶段。前200年为释迦牟尼创教及其弟子传教阶段。释迦牟尼涅槃后,其弟子们有过多次集会,对原始佛教教义、戒律发生争议。后分裂为两大派系:其中较为传统的一派称为上座部佛教;较为改革的一派称为大众部佛教。2,大乘佛教时期(公元1世纪中叶7世纪)这一阶段从大众部演化而成的大乘佛教在印度急剧发展,教化地区亦随之扩张。原上座部佛教被贬称为小乘佛教(“乘”原为“车辆”之意)。大乘佛教认为十方世界都有佛,修行果位分为罗汉、菩萨、佛三级,修行的最终目的在于成佛。该教派弘扬菩萨行”(即寓自我解脱于救苦救难、普度众生的践行之中)。小乘佛教又名上座部佛教,在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体系上仍接近于原始佛教。小乘佛教认为世上只有一个佛,即佛祖释迦牟尼。教义重自我解脱,修行的最高果位为罗汉。“小乘”原为大乘佛教对其贬称,近代学者习惯上也沿用大乘、小乘称呼,但已不具有贬褒之意。(三)佛教在印度之衰落 密乘佛教时期(7世纪12世纪)这一阶段密宗在印度佛教中占统治和主导地位。印度密教是大乘佛教部分派别吸收婆罗门印度教及民间信仰诸神因素而形成的特殊宗教形态。它以高度组织化了的咒术、仪轨、世俗信仰为其特征。密宗自称受法身佛大日如来深奥秘密教旨传授,为“真实”言教,故名密教。相对而言,其他大乘教派被称为显宗(显教),即受应身佛释迦牟尼所说种种经典的传授。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随着伊斯兰教的侵入,佛教基本上在印度消亡。第三课、佛教派系与佛法传播(一)派系之形成 1,早期之派系佛陀在世时,弟子中即有思想趋向保守或革新之差异,佛陀圆寂一百年后,教团开始分化为上座部与大众部两大派系,前者为保守派,后者为革新派。随后三四百年中又分出诸多派系。其中上座部分为十二个派系,大众分为八个派系。上座部十二说转部十一经量部十饮光部九法藏部八化地部七密林山部六正量部五贤胄部四法上部三犊子部二雪山部一有部大众部一说部说出世部鸡胤部多闻部说假部制多山部西山住部北山住部 2,中期之派系(公元1世纪中叶公元6世纪)这一时期,大乘佛教兴起,先后形成中观派与瑜珈派两大派系。(二)佛法对外传播佛教在印度向外传播主要是三个途径:一是向南方斯里兰卡,二是向中国汉地,三是向西藏,一般称为南传佛教,汉传佛教,藏传佛教。1,南传佛教:南传佛教全称“南传上座部佛教”,或称“巴利语系佛教”、简称“南传佛教”,指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家的佛教,因由印度向南传入,故名。据大史和岛史等记载,释迦牟尼逝世后二百余年,印度孔雀王朝的国王阿育王举行佛教第三次结集,并派传教师向周围国家和地区传播上座部佛教。其王子摩晒陀等比丘被派往今斯里兰卡创立以大寺为中心的上座部佛教僧团。南传佛教崇拜佛牙、佛塔和菩提树等。在宗教修持上主张修“戒、定、慧”三学和“八正道”。特别注重禅定,并保持原始佛教的某些戒律,如托钵化缘、过午不食、雨季安居等。南传佛教使用巴利文佛经,将释迦牟尼的“诞生”、“成道”和“涅槃”合并在一起纪念,称为“卫塞节”。2,汉传佛教(1)佛教初传概况佛教是在大约西汉末年,东汉初年时由印度从西域传入的。根据记载,汉哀帝元寿元年(前2年)博士弟子景卢出使大月氏,其王使人口授浮屠经。到了东汉永平十年(67年),汉明帝梦见金人,于是派人去西域,迎来迦叶摩腾与竺法兰两位高僧,并且带来了许多佛像和佛经,用白马驼回首都洛阳,皇帝命人修建房屋供其居住,翻译四十二章经。也就是现在的白马寺。因此,在中国佛教史上,多以汉明帝永平十年作为佛教传入之年。白马寺成为中国第一座佛寺。四十二章经,也成为中国第一部汉译佛经。随着中印文化交流的深化,佛教典籍也依次翻译为汉语,同时在佛教史上还出现了许多功绩卓著的译经大师,如竺法护、罗什、真谛、玄奘、义净等。(2)佛教在中国发展中创立之宗派中国佛教有十个宗派,小乘两个宗派。大乘八大宗派。宗派小乘俱舍宗成实宗大乘天台宗三论宗唯识宗华严宗律宗禅宗密宗净土宗 A.略说十宗 a.小乘 二宗 俱舍宗:以真谛法师翻译俱舍论而兴起的一个宗派。成实宗:因罗什法师翻译成实论而兴起的宗派。b.大乘八宗 天台宗(法华宗)南北朝智者大师奠基。净土宗 开宗立派于唐代的善导大师。律宗 始于南北朝法显、慧光大师,殿基于唐终南道宣律师。禅宗 咸认南北朝达摩祖师东渡中国起始,大盛于唐六祖惠能大师。法相唯识宗(慈恩宗)唐玄奘法师起始。华严宗(贤首宗)唐杜顺法师起始,但真正立派于贤首法藏法师。密宗(真言宗)唐玄宗时,由善无畏、金刚智与不空三藏先后传入汉地,号称开元三大士。3,藏传佛教藏传佛教常被人以为是一种具神秘及原始民族色彩的宗教,一 般人把它称为“西藏密宗”或“喇嘛教”。藏传佛教是佛教各宗派中的一部份。藏传佛教主要分为四大主流派别,分别为:格鲁派、萨迦派、宁玛派及噶举派。在中文中,这四主流派别因其服饰及建物之特色而常被称为“黄教”、“花教”、“红教”及“白教”“藏传佛教”教徒认为:“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南传佛教并称为佛教三大体系。藏传佛教以大乘佛教为主,其下又可分成密教与显教传承。虽然藏传佛教中并没有小乘佛教传承,但是说一切有部及经量部对藏传佛教的形成,仍有很深远的影响。”第四课、佛教的基本教义 佛教最基本的最具概括性的教义就是四个字:苦、集、灭、道。这四个字在佛教中称为“四谛”,也就是四种真理。苦谛,是指人生现状来说的,佛教认为人生现状是苦的,具体来说有八种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五阴炽盛苦。佛教中有八苦交煎之说。分析人世间种种痛苦的道理叫做“苦谛”一、生苦,即出生时的痛苦;二、老苦,即年老体弱的痛苦;三、病苦,即患病时的痛苦;四、死苦,即临死时的痛苦;五、爱别离苦,即与所爱分离的痛苦;六、怨憎会苦,即与仇人见面的痛苦;七、求不得苦,即所求不遂的痛苦;八、五阴炽盛苦,即五阴的作用炽盛,盖覆真性,故死了之后,复须再生。集谛,集有召集、聚集的意思,是指导致人生种种痛苦的原因。人的种种心态与表现于身体、语言上的种种行为会聚集成各种不同的结果。解析种种痛苦之原因的道理,佛典中叫做“集谛”。集 谛贪 嗔痴慢疑见灭谛,灭有寂静、祥和、圆满的意思,是指摆脱种种身心痛苦或获得寂静安乐的境界,这种境界是依着佛法修行而达成。佛教典籍中描述圣人超越三界轮回之种种境界的道理叫做“灭谛”。因修行者心量与根性不同,其修证结果也有差别:发出离心,求解脱,证罗汉果者,为声闻乘灭谛境界;发出离心,求解脱,证辟支佛果者,为缘觉乘灭谛境界;发菩提心,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者,为菩萨乘灭谛境界。道谛,道有道路,方法之义,涵盖一切修行法门,佛教常有八万四千法门之说。通过佛陀开示的种种方法去修行可以达到超越人我是非、生老病死等轮回状态而进入寂静祥和的境界。佛教典籍中论述修行法门的道理属于“道谛”如经中常见的三十七道品、六度、四摄 等修行法门都属于道谛所摄。修行法门无量,概括起来就是三类:戒、定、慧。第五课 佛教的价值体系五乘教法佛教的价值体系 佛教的终极价值在于出世解脱,证得圆满佛果,但并没有否认世间人伦的价值,以及仅求自利解脱烦恼的二乘境界,因此,佛教的价值观也有不同层次,叫做五乘次第。五乘就是“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这五乘既是各自趋向不同境界,同时又有内在的联系,也就是后者以前者为基础,以人乘为基础,进而修证提升至“天乘”乃至“菩萨乘”境界。人乘:所谓人乘就是乘五戒之正行而得生人道。享受世俗人伦之正当生活,并因之方便行善,为出世解脱打基础。天乘:在五戒正行之基础上,修习禅定,因禅定之深浅境界不同而得生不同层次之天道境界。声闻乘:观世间五欲为患,厌离世间之荣华富贵,向往出世之境界,而勤修三十七道品等出离世间之法而证得小乘初果至四果阿罗汉境界为声闻乘。缘觉乘:视世间荣华如草露风灯,心喜寂静之境界,观十二因缘之变迁或观世间春夏秋冬四季交替,乃至飞花落叶等自然现象而悟得无生之理,证得辟支佛果叫做缘觉乘。菩萨乘:知世间如梦幻泡影,不生贪著,又知声闻缘觉二乘境界不究竟,而生自利利他之心,勤修六度四摄等菩萨行而证得三觉圆满之究竟佛果,叫做菩萨乘。大史佛教史籍。早期巴利文的斯里兰卡王朝与佛教的编年史。亦名大王统史。成书于6世纪左右,大名长老著。该书以岛史和宫廷文件为主要资料,叙述佛教的产生、传入斯里兰卡直到大军王统治时期(325352)的过程。主要有佛教的产生与发展、佛陀到斯里兰卡弘扬佛法的传说、佛教传入斯里兰卡后的变化发展、斯里兰卡护教国王杜多伽摩尼的业绩等四个方面的内容。作者采用史诗体裁,文笔优美,叙述生动,有一定的文学和史料价值。岛史 佛教史籍。亦名岛王统史、洲史。斯里兰卡现存最早的巴利文佛教编年史。约成书于4世纪,著者不详。该书着重叙述释迦牟尼的生平及其到斯里兰卡弘扬佛法的传说,佛教的三次结集和佛教传入斯里兰卡直到大军王统治时期(325352)的发展、变化过程及佛教重大事件。该书采用粗略的叙事诗体裁,内容庞杂,历史与神话、事实和传说互相交织。但某些史料可同印度古籍相互印证,相互补充,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全书内容颇多重复,又缺乏连贯性,因此,有些学者认为并非出自一人之手。

    注意事项

    本文(佛学常识系列.ppt)为本站会员(asd****56)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