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难(2012湖南益阳中考议论文阅读试题含答案).doc
-
资源ID:93815036
资源大小:26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磨难(2012湖南益阳中考议论文阅读试题含答案).doc
磨难赵燮磨难有如一种锻炼,一方面消耗了大量体能,一方面却又强身健骨。对待磨难有两种态度,一种是主动迎接,一种是被动承受。古时的斯巴达青年,迫于风俗的压力,每年都要在神坛上承受笞刑,以增强忍受磨难的耐力,这同时具有主动和被动的两种因素。主动迎接磨难的人,在忍受磨难的痛苦时,内心多是坦然的,磨难使他好像刀剑磨出锋芒;被动承受磨难的人,在为磨难所煎熬时,内心多充满惶惑,磨难使他仿佛卵石愈见圆滑。过多的磨难,对于一个英雄来说,或许是件幸事,诚孟子所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信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却无论如何是一种不幸,中国的近代史已把这一点昭示的清清楚楚。古人言:多难兴邦。这只是一种狭义上的真理,而不是广义上的真理。英国作家希尔顿在他的小说失去地平线中,虚构了一个地名香格里拉。后人多把香格里拉喻为世外桃源。遗憾的是,人们命运中的香格里拉总成虚幻,而生命中坦塔罗斯式的磨难却是百分之百的真实。就人生而言,总是从平坦中获得的教益少,从磨难中获得的教益多;从平坦中获得的教益浅,从磨难中获得的教益深······因此,若想做一个非常平凡的人,则是磨难少一些更好;若想做一个出类拔萃的人,则不妨多经历些磨难。人的容颜往往和磨难成反比,人的魅力往往和磨难成正比。磨难能使人优秀。如果既想成为优秀,又想远避磨难,这样的事情几乎是极少可能发生的。(选自议论文选读)18、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19、结合全文,理解画线句子的深刻含义。(2分)人的容颜往往和磨难成反比,人的魅力往往和磨难成正比。20、文章第自然段采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请就其中的一种,简要分析其作用。(4分)21、在历史和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因经受磨难而获得成功。请为上文补充一个这样的实例。(2分)【参考答案】18. (2分)磨难能使人成为出类拔萃的人。(大意相同即可)19.(2分)示例:磨难越多,人的容颜越憔悴衰老,但磨难能磨炼人的意志,陶冶人的性情,从而使人走向成功。(大意相同即可)20.(4分)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示例一:对比论证:将“主动迎接磨难的人”和“被动承受磨难的人”的内心感受和性情变化对比,证明对待磨难的态度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2分)示例二:比喻论证:“主动迎接磨难的人,在忍受磨难的痛苦时,内心多是坦然的,磨难使他好像刀剑磨出锋芒”,形象生动的论述了主动接受磨难的意义,磨难能使人光芒四射,锐意进取。或是“被动承受磨难的人,在为磨难所煎熬时,内心多充满惶惑,磨难使他仿佛卵石愈见圆滑。”形象生动的的论述了被动接受磨难的结果,磨难使人畏首畏尾,失去个性。(2分)21.(2分)示例一:史学家司马迁遭受宫刑,狱中完成史书巨著史记;示例二: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后实现了洗辱复国的志愿。(2012湖南益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