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社区居住空间调研分析.doc

    • 资源ID:93817128       资源大小:22.50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社区居住空间调研分析.doc

    济南联四社区居住空间调查摘要:在我们焦虑地关注农村贫穷落后的同时,另一支弱势群体正在形成并扩大,那就是城市中的贫困阶层。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出现了很多问题,其中城市特别是大城市贫困人口及其居住环境并未在城市发展中得到改善。本文选取济南市一个典型的贫困人口聚居区天桥区联四社区为调查对象,对社区内贫困人口的居住空间展开调查并对其进行分析讨论,以期对对社区内贫困人口的居住空间现状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关键词:社会心理学、城市化、贫困人口、居住空间一、研究对象定义及意义:此次调查研究的对象是济南联四社区贫困人口居住空间现状,涉及到居住空间的类型、层次构筑、建筑平面组合形式、公共设施配套、建筑朝向间距等。济南联四社区位于济南市中心北部地区,顺和高架桥于北园大街交汇处,周边设置有济南长途汽车站集大型家具装饰市场。他是伴随着济南城市发展由城中村发展而来,现在有本地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组成。中国城市居民的社会经济地位发生了严重的利益分化。尤其是近十年来,城市失业、贫富差异不断增加,这对城市居住空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城市内新贫困和抱负阶层的出现,打破原有社会低水平社会空间高度均质化现象。在土地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化的生态竞争中,居民经济收入的多寡经将直接影响他们对城市社会资源的可进入性。城市居民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同住宅市场的分流和住宅自由化的引导,表现为以低收入与高收入阶层的相对隔离和城市低收入阶层的集中分布为主要特征居住空间异化现象,而且这种表现进一步扩大、深化社会分化的形式和内容。在我国一些大城市已出现明显的居住分异格局,随着城市户进一步发展,城市居住用地的不断扩张,城市居住空间的不平衡发展问题也会更加突出。本文针对特定人群低收入人群,研究其居住空间发展问题,立足于现实发展状况,对济南联四社区进行深入研究,对其居住空间现状进行深入研究调查,揭示其发展和变迁的演化,及所面临的问题,并试图提出贫困人口居住空间的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对策。二、文献综述:首先我们要对贫困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贫困其实是一个状态。这是怎样一种状态呢?世界银行在1985年所推出的标准是:当年平均购买力的1人1天消费1美元即年收入365美元,如果低于270美元,则称为赤贫。按照这个标准,月工资低于22.5美元的人群即为赤贫人群。合人民币约200元。城市部分人群相对贫困化现象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收入低,生活入不敷出;就业难、看病难、子女入学难;居住条件恶劣;精神负担重,心理失衡;贫民聚居,出现城市相对贫困化区域。城市居住空间是城市社会空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城市社会阶层在居住上形成有规律的分化、甚至隔离现象,而且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分布特征与模式。伴随着城市部分人群相对贫困化现象的出现,他们的居住空间相对集中出现城市相对贫困化区域。三、研究方法:1.文献查阅法文献是研究课题中不可缺少的信息源。论文通过图书馆、高校、互联网及规划设计院、规划局等相关部门查阅、收集和整理了国内外的部分社会学、地理学、经济学等领域的研究方法和成果,为论文的深入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背景。2. 实证调研法对济南市联四社区贫困人口居住空间现状的分析以大量社会调查为基础,是此次调查研究的重点。在研究中尝试将问卷调查、个案分析、访谈、实地观察等社会学研究方法相结合,此外辅以一些文献资料和统计调研资料,有利于获得对问题较全面的认识。四、分析主体内容:1.联四社区贫困人口居住群体特征从社会学及经济学角度来看,城市贫困人口群体是一个社会性资源上具有经济利益的贫困型、生活质量上的层次性、社会承受力的脆弱性的特殊群体。现阶段城市贫困人口主要有依稀基本特征:个人特征:主要是下岗、失业人员和部分外来进城务工的暂住人口等,他们大多受教育程度低,在就业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和无助地位。职业特征:主要从事低级体力劳动或一般性服务业,家庭人口多,就业人口少,负担系数大,多数是效益不景气的企业职工或无正式职业的临时工。家庭特征:贫困家庭的收入与全体居民的平均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有些居民处于绝对贫困状况,需要靠政府救济才能生存。家庭应付风险能力低,如遇子女上学、疾病、天灾人祸等,会使家庭陷入贫困境地。2.联四社区贫困人口居住空间特征居住空间包括“人”(居民为主体)与“物”(住宅为主体)两方面的因素。本文研究的贫困人口居住空间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入主居民以贫困人口群体为主的住区的集合。它的空间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区位:城市居住空间在城市空间内的区位可以表达为一种对城市社会、空间资源的支配和分配方式。居住区贫困居民住房需求的首要因素。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联四社区位于济南市北部紧邻城市中心区,多数人从事服务业,旁边有长途汽车总站几各条公交线路交通发达方便上下班,交通可达性较强;日常开支包括房租和生活支出,这里房租便宜单间大多150到200元不等,社区原有居民大多为低层楼房,房间多便于出租,日常生活开支也不大这与济南物价水平有关。总体来看联四社区虽不是城市中心区但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对外来务工人员有很强的吸引力,原有居民在经济收入不高的情况下也找不到更好的居住地点,它逐渐成为贫困人口聚居的地方。工作场地与居住地的关系:工作场地与居住地的空间相互关系,反映不同社会阶层对社会资源的运用、分配方式和能力。贫困家庭受交通工具的限制,社区、家庭生活和工作是紧密联系的。在调查中我们得知,在联四社区虽然有数条公交线路通过,大部分人出行工作的交通工具大多为自行车,近几年电动自行车越来越受到他们的欢迎,相比每月近90元的公交车票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与他们的收入更相匹配,这也与他们的工作产场地有关,大多数人从事服务业,而且工作地点在市中心,工作时间长中午基本不回家,一天来回两趟,骑自行车每天大约花40分钟。居住环境:居住环境从空间结构分析来看,大致由住宅和生活基础设施空间组合成的建筑环境。在实地调查中我们发现,1.住宅建造的档次、质量明显和周围的居住区有明显的差异,住宅多为砖木结构,以单层和低层住宅为主,砖木裸露,日照间距明显不足可以说是见缝插针,潮湿肮脏的路面随处可见,居住环境差。2.生活附属设施不够齐全,社区内仅有一所小学占地3000平米,课间活动难以开展,社区内无供暖及排水系统,污水横流、垃圾遍地。3.空间组织混乱没有层次感,社区内部交通拥挤各种门面挤占车行道路,为消防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也隐藏着治安和火灾的危险。五、城市贫困人口居住空间的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对策:1.城市贫困人口居住空间发展的基本原则:(1)改善生存环境的原则。 避免就住区建设论住区建设。不仅在住宅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方面要适合低收入居民的需求,而且在居住环境建设方面,也要充分考虑城市贫困人口的特点,使其具有良好的使用和发展功能,以利于整个城市的良性循环。(2)经济与适用的原则。不能盲目追求建筑形式、建造质量和社区规划的高水平。只能走花小钱、办实事、求实效的路子,不能一味追求廉价,市政府不堪负重。(3)效率兼顾公平的原则。在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之间,城市规划必须不走极端,追求一方必然会对另一方有所损害,不在这两者之间采取折中的方案。2.建立住房社会保障体系:(1)明确住房保障对象。严格建立城市贫困人口住房贫困线标准,合理划分住房保障的对象。从当前看,适当提高标准,扩大住房保障的覆盖面是当务之急。(2)明确住房保障标准。包括居住和补贴两种标准,最低收入群体居住标准以廉价租房为主,居住水平低、自付较低、补贴较多;贫困人口居住以经济适用房为主,居住水平较高,自付较多,补贴少。瑞八四局(3)灵活的住房保障调节机制。以政府调节为主要手段,以市场调节作为补充。即政府可以直接向住保对象提供低于市场价格的住房,也可以直接发给货币补贴让他们倒是常去找符合标准的住房。 参考文献1. 吴启焰 大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12. 关信平 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研究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 13. 陈有川 规划师角色分化及其影响 城市规划 2001 84. 周俭 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 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5. 李德华 城市规划原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67

    注意事项

    本文(社区居住空间调研分析.doc)为本站会员(鸥鸥)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