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及解析.docx
-
资源ID:93826943
资源大小:183.31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7.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6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及解析.docx
2016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石油分馏B葡萄糖在体内缓慢氧化C海水提镁D蛋白质遇浓硝酸呈黄色2下列做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违背的是()A研发使用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B分类回收利用垃圾,节约资源和能源C将工业废水注入地下,治理水污染D研发可降解的塑料,减少“白色污染”32016年2月16日科技日报报道,美国犹他大学工程师发现了新型二维半导体材料一氧化碳(SnO),有望将电子设备速度提高100倍,则一氧化锡中锡元素的化合价是()A2B1C+1D+24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稀释浓硫酸C除去CO2中的HClD过滤5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A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B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C熟石灰呈碱性,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D稀硫酸能与金属反应,可用来除锈62015年10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授予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以表彰她所负责的研究团队发现了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下列关于青蒿素(C15H22O5)的说法错误的是()A青蒿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B青蒿素是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5个氧原子构成的C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D青蒿素中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2:57某饼干包装上的说明(部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精炼植物油,鲜鸡蛋中均富含蛋白质B饼干配料中只有白砂糖属于糖类C从营养均衡的角度看,饼干中缺乏维生素类营养素D饼干配料中不含无机盐8下列是小刚“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过程,其中正确的是()A计算需要氢氧化钠4g、水46gB将氢氧化钠放在托盘天平左盘的纸上称量C将称取的氢氧化钠放入量筒中溶解D将配制好的溶液转移一半后,小刚认为剩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4%9根据如图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B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2个电子C硫离子核内有16个质子DMg2+与S2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10下表列举了法拉第蜡烛的故事中涉及的部分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选项问题对问题的回答A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主要成分是烛油蒸气B火焰为什么向上?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C火焰明亮的原因是什么?与火焰中的碳颗粒有关,碳颗粒会影响火焰明亮程度D火焰不同部位温度高低如何比较?用一张纸在火焰中心一掠,观察纸张的变色情况AABBCCDD11下列各组离子可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H+、SO42、K+、CO32BMg2+、Cl、OH、Na+CFe3+、SO42、H+、ClDNa+、Ba2+、NO3、SO4212人们在工作、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安全的是()A液化石油气泄露时,立即关闭气瓶阀门并开窗通风B霉变的花生先用水漂洗,再煮熟后食用C酒精灯内的酒精洒出燃烧时,立即用湿抹布盖灭D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13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生成物均为氧化物B甲是有机物,乙、丙、丁是无机物C点燃前,要先检验甲的纯度,防止爆炸D参加反应的甲、乙微粒个数比为1:214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到t2时都有晶体析出Ct1时,甲和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均形成饱和溶液D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相等15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微粒观: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B分类观:纯碱和烧碱都属于碱C能量观:干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D守恒观:在电解水反应前后,氢原子和氧原子种类和数目均不变16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序号物质杂质(少量)试剂和操作方法AO2H2O蒸汽通过浓H2SO4B稀盐酸稀硫酸加入适量BaCl2溶液,过滤CNa2CO3粉末NaHCO3粉末加热DKNO3溶液Ba(NO3)2溶液加入适量的Na2SO4溶液,过滤AABBCCDD二、共6小题,共30分17我们常听到以下说法:生理盐水 高原缺氧 煤气中毒 胃酸过多请从H,C,O,Na,Cl中选择合适的元素,书写化学式:(1)中的“盐”;(2)中的“氧”;(3)中的“煤气”;(4)中的“酸”18水在地球上储量很大,分布范围也很广,但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却非常少(1)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用到活性炭,其作用是,由于该过程不能将硬水转化成软水,所以生活中常用的方法将硬水软化;(2)远离陆地的海岛可以利用图示的“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缓解淡水不足的问题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填序号);A、分子质量 B、分子种类 C、分子间隔利用该装置将一定量的海水暴晒一段时间后,剩余海水中氢化钠的质量分数会(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9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1)山药中含有碱性皂角素,皮肤沾上会奇痒难忍你认为可涂厨房中的 来止痒;(2)森林发生火灾时,常砍伐出一条隔离带的目的是;(3)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功能;(4)饼干包装袋中常用的干燥剂是(填化学式);(5)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填序号):陶瓷杯 黄沙 羊毛衫 煤炭 玻璃茶壶 塑料盆 酒精(6)当施用铵态氮肥时不要与碱性物质混用以避免肥效降低,请写出硫酸铵与熟石灰混合研出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0某化学兴趣小组三位同学在学习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后,分别结合自己在实验室中所做的实验,各从不同方面对其进行图象描述图A是实际操作图,图B是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图,图C是微观粒子结合过程的示意图根据图B的曲线变化,回答下列问题:(1)该变化对应的实验操作是将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2)当滴入溶液的质量为ag时,溶液中的溶质为(填化学式);(3)当溶液的pH=7时,溶液中的主要离子是(填离子符号);(4)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bg时,向所得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是色;【结论】从反应前后离子的种类看,有些离子参与了反应,有些离子只是旁观者,该反应中参与反应的离子是21化学课上我们曾经观察过如图所示的实验(1)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很快燃烧,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该实验主要利用了铜片良好的性,燃着的白磷熄灭后,去掉铜片上的白色固体,可看到铜片表面变黑,该黑色物质是(填化学式);(3)烧杯中的水在实验中没有起到的作用是(填序号)A、作反应物 B、隔绝空气 C、升高温度22在探究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时,某同学将一定质量的Zn粉放入AgNO3与Cu(NO2)2的混合溶液中,实验流程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1)步骤中生成的无色气体X是;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滤液N中的溶质是;(2)请写出步骤中所发生的任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三、共2小题,12分23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请填写标号仪器的名称:;(2)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将药品加入装置前,应先进行的操作是验证CO2已收集满的方法为;(3)实验室收集氧气可用装置或E装置24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做了如图所示的A、B两个实验A、B两个实验结束后,小明同学将两支试管中的物质同时加入一洁净的烧杯中(如图C所示)混合后,观察到烧杯中白色沉淀明显增加,同学们将烧杯内的物质过滤,对所得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分析】A实验结束后,反应物中一定有剩余的是(填化学式)B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猜想】小明猜想:滤液中的溶质是NaCl、Na2CO3;小滨猜想:滤液中的溶质是NaCl、CaCl2;小英猜想:滤液中的溶质是NaCl、CaCl2、HCl;你的猜想:滤液中的溶质是【讨论】你认为的猜想一定不合理,请说出理由【实验】若要验证小明的猜想,请完成下表的方案实验步骤预想的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小明的猜想正确四、1小题,共10分25为测定某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小龙和他的同学用足量的一氧化碳与10g赤铁矿石样品充分反应(杂质不参与反应),并将生成的气体用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吸收,该溶液总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1)上述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g;(2)计算该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2016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石油分馏B葡萄糖在体内缓慢氧化C海水提镁D蛋白质遇浓硝酸呈黄色【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石油分馏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葡萄糖在体内缓慢氧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海水提镁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蛋白质遇浓硝酸呈黄色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A2下列做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违背的是()A研发使用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B分类回收利用垃圾,节约资源和能源C将工业废水注入地下,治理水污染D研发可降解的塑料,减少“白色污染”【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白色污染与防治【分析】减少化石能源的利用,开发新能源,减少污染源等,则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并注意节约能源,应从我们身边做起【解答】解:A、开发利用新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物质的排放,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故不符合题意;B、分类回收利用垃圾,即节约资源又能减少污染,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故不符合题意;C、将工业废水注入地下,治理水污染,又会污染地下水,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故符合题意;D、研发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从而减少“白色污染”,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32016年2月16日科技日报报道,美国犹他大学工程师发现了新型二维半导体材料一氧化碳(SnO),有望将电子设备速度提高100倍,则一氧化锡中锡元素的化合价是()A2B1C+1D+2【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物质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氧元素显2,设锡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x+(2)=0,则x=+2故选D4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稀释浓硫酸C除去CO2中的HClD过滤【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分析】A、根据倾倒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稀释浓硫酸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氢氧化钠溶液能与CO2反应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过滤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倾倒液体时瓶塞应该倒放,试剂瓶口应该紧挨试管口;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氢氧化钠溶液能与CO2反应;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过滤时应该用玻璃棒引流,漏斗末端应该紧靠烧杯内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B5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A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B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C熟石灰呈碱性,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D稀硫酸能与金属反应,可用来除锈【考点】常见气体的用途;酸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分析】A、根据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干冰升华吸热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熟石灰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分析;D、稀硫酸能除锈是因为它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解答】解:A、稀有气体可做保护气是因为化学性质稳定,不活泼,故A因果关系成立;B、干冰用作人工降雨剂是利用干冰易升华需要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水蒸气凝结成水滴,故B因果关系成立;C、熟石灰为碱,其溶液呈碱性,能中和酸性土壤,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故C因果关系成立;D、稀硫酸能除锈是因为它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而不是能和金属反应,因果关系不正确故选D62015年10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授予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以表彰她所负责的研究团队发现了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下列关于青蒿素(C15H22O5)的说法错误的是()A青蒿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B青蒿素是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5个氧原子构成的C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D青蒿素中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2:5【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分析】A根据化学式的意义来分析;B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C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来分析;D根据分子结构来分析【解答】解:A由青蒿素的化学式可知,青蒿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正确;B青蒿素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一个青蒿素分子是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错误;C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5+1×22+16×5=282,故正确;D一个青蒿素分子是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的,故其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2:5,故正确故选B7某饼干包装上的说明(部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精炼植物油,鲜鸡蛋中均富含蛋白质B饼干配料中只有白砂糖属于糖类C从营养均衡的角度看,饼干中缺乏维生素类营养素D饼干配料中不含无机盐【考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分析】A根据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素来分析;B根据糖类物质来分析;C根据饼干所含营养素来分析;D根据无机盐的种类来分析【解答】解:A精炼植物油富含油脂,故错误;B小麦粉中富含淀粉,淀粉也属于糖类,故错误;C由标签信息可知,饼干中富含糖类、油脂、蛋白质、无机盐,不含维生素,故正确;D食盐是氯化钠的俗称,是一种人体必需的无机盐,故错误故选C8下列是小刚“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过程,其中正确的是()A计算需要氢氧化钠4g、水46gB将氢氧化钠放在托盘天平左盘的纸上称量C将称取的氢氧化钠放入量筒中溶解D将配制好的溶液转移一半后,小刚认为剩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4%【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分析】A、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B、根据氢氧化钠的特点考虑;C、根据溶解需要的容器考虑;D、根据溶液的性质考虑【解答】解:A、氢氧化钠质量:50g×8%=4g,需水:50g4g=46g,故A正确;B、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到玻璃器皿中,故B错;C、溶解物质应放到烧杯中,量筒不能用于溶解物质,故C错;D、由于溶液具有均一、稳定性,所以制好的溶液转移一半后,剩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仍为8%,故D错误故选A9根据如图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B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2个电子C硫离子核内有16个质子DMg2+与S2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分析】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若最外层电子数4,则一般为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则一般为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解答】解:A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原子序数为12,故错误;B由镁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镁原子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故正确;C硫原子得到2个电子形成硫离子,质子数不变,仍为16,故正确;D镁原子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后,形成镁离子,镁离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硫原子得到两个电子后最外层也成为8个电子,故正确故选A10下表列举了法拉第蜡烛的故事中涉及的部分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选项问题对问题的回答A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主要成分是烛油蒸气B火焰为什么向上?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C火焰明亮的原因是什么?与火焰中的碳颗粒有关,碳颗粒会影响火焰明亮程度D火焰不同部位温度高低如何比较?用一张纸在火焰中心一掠,观察纸张的变色情况AABBCCDD【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解答】解:A、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属于结论;B、火焰为什么向上?属于解释原因;C、与火焰中有碳颗粒有关,碳颗粒会影响火焰明亮程度,属于实验现象分析;D、用一张纸在火焰中心一掠,观察纸张的变色情况属于设计的实验方案故选D11下列各组离子可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H+、SO42、K+、CO32BMg2+、Cl、OH、Na+CFe3+、SO42、H+、ClDNa+、Ba2+、NO3、SO42【考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分析】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离子间若能互相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共存,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H+、CO3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B、Mg2+、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氢氧化镁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C、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D、Ba2+、SO4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故选:C12人们在工作、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安全的是()A液化石油气泄露时,立即关闭气瓶阀门并开窗通风B霉变的花生先用水漂洗,再煮熟后食用C酒精灯内的酒精洒出燃烧时,立即用湿抹布盖灭D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考点】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灭火的原理和方法;防范爆炸的措施;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分析】A、根据液化石油气泄露的处理方法考虑;B、霉变的花生有致癌物,不能食用;C、根据酒精灯引起火灾的处理方法考虑;D、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防止伤人和引起火灾【解答】解:A、液化石油气泄露的处理方法:立即关闭气瓶阀门并开窗通风,不能使用电,故A做法正确;B、霉变的花生有致癌物,不能食用,故B做法不安全;C、酒精灯引起火灾的处理方法:立即用湿抹布盖灭;故C做法正确;D、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防止伤人和引起火灾故D做法正确故选B13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生成物均为氧化物B甲是有机物,乙、丙、丁是无机物C点燃前,要先检验甲的纯度,防止爆炸D参加反应的甲、乙微粒个数比为1:2【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分析】根据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可知,所表示的反应为CH4在O2中燃烧生成CO2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根据反应分析反应的特点、物质的性质等分析判断【解答】解:由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CH4在O2中燃烧生成CO2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由以上分析可知:A、由方程式式可知,生成物分别为二氧化碳和水,都属于氧化物,故A正确B、由方程式式可知,甲是甲烷,是含碳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乙是氧气属于单质,不属于无机物;丙、丁分别是二氧化碳和水,属于无机物,故B错误;C、甲是甲烷,属于可燃性的气体,点燃前要先检验甲烷的纯度,防止爆炸,故C正确;D、由反应的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乙微粒个数比为1:2,故D正确故选B14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到t2时都有晶体析出Ct1时,甲和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均形成饱和溶液D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相等【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分析】A、根据溶解度的比较方法考虑;B、对于饱和溶液升温而析出晶体,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分析;D、据溶解度的概念,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解决此题【解答】解:A、溶解度的比较必须有温度的限制,故A错误;B、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到t2时都不会有晶体析出,故B错误;C、由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知,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都是30g,故t1时,甲和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均形成饱和溶液,故C正确;D、由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知,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据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当溶液质量相同时,无法比较溶质的质量,故D错误故选C15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微粒观: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B分类观:纯碱和烧碱都属于碱C能量观:干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D守恒观:在电解水反应前后,氢原子和氧原子种类和数目均不变【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分析】A、根据物质的微粒构成解答;B、根据纯碱属于盐解答;C、根据干电池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解答;D、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解答【解答】解:A、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故正确;B、纯碱属于盐,烧碱属于碱,故错误;C、干电池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正确;D、在电解水反应前后,氢原子和氧原子种类和数目均不变,故正确答案:B16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序号物质杂质(少量)试剂和操作方法AO2H2O蒸汽通过浓H2SO4B稀盐酸稀硫酸加入适量BaCl2溶液,过滤CNa2CO3粉末NaHCO3粉末加热DKNO3溶液Ba(NO3)2溶液加入适量的Na2SO4溶液,过滤AABBCCDD【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分析】除杂质实际上是除杂质的离子,除去杂质时不要引入新的杂质,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解答】解:A、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以除去水蒸气而剩下氧气,故A正确,B、硫酸会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过滤可以将硫酸钡除去,而剩下盐酸,故B正确,C、碳酸氢钠受热会分解,而碳酸钠受热不会分解,加热可以将碳酸氢钠转化为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加热时会逸到空气中,故C正确,D、硝酸钡会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钠,除去了硝酸钡,但是又引入了硝酸钠,硝酸钠对硝酸钾来说也是杂质,故D错误,故选D二、共6小题,共30分17我们常听到以下说法:生理盐水 高原缺氧 煤气中毒 胃酸过多请从H,C,O,Na,Cl中选择合适的元素,书写化学式:(1)中的“盐”NaCl;(2)中的“氧”O2;(3)中的“煤气”CO;(4)中的“酸”HCl【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确定物质的化学名称,然后根据书写化学式的方法和步骤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即可【解答】解:(1)生理盐水是氯化钠的水溶液,其中的盐是氯化钠,其化学式为:NaCl故填:NaCl;(2)高原上缺氧,氧指的是氧气,其化学式为:O2故填:O2;(3)煤气是一氧化碳的俗称,其化学式为CO;故填:CO;(4)胃酸中的主要成分是盐酸,其化学式为:HCl故填:HCl18水在地球上储量很大,分布范围也很广,但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却非常少(1)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用到活性炭,其作用是吸附色素和异味,由于该过程不能将硬水转化成软水,所以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软化;(2)远离陆地的海岛可以利用图示的“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缓解淡水不足的问题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AB(填序号);A、分子质量 B、分子种类 C、分子间隔利用该装置将一定量的海水暴晒一段时间后,剩余海水中氢化钠的质量分数会变大(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考点】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与净化方法;硬水与软水;溶质的质量分数;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分析】(1)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和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软化分析回答;(2)根据变化的特征分析;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分析判断【解答】解:(1)由于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用到活性炭,其作用是吸附色素和异味,由于该过程不能将硬水转化成软水,所以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软化;(2)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分子质量、分子种类,分子间隔变大;利用“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将一定量的海水暴晒一段时间后,由于溶剂的质量减小,所以剩余海水中氢化钠的质量分数会变大故答为:(1)吸附色素和异味,煮沸;(2)AB;(3)变大19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1)山药中含有碱性皂角素,皮肤沾上会奇痒难忍你认为可涂厨房中的食醋 来止痒;(2)森林发生火灾时,常砍伐出一条隔离带的目的是隔离可燃物;(3)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4)饼干包装袋中常用的干燥剂是CaO(填化学式);(5)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填序号):陶瓷杯 黄沙 羊毛衫 煤炭 玻璃茶壶 塑料盆 酒精(6)当施用铵态氮肥时不要与碱性物质混用以避免肥效降低,请写出硫酸铵与熟石灰混合研出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H4)2SO4+Ca(OH)2CaSO4+2NH3+2H2O【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分析】(1)根据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解答;(2)根据灭火的方法考虑(3)根据洗涤剂洗油污的原理考虑;(4)食品包装袋中的干燥剂氧化钙;(5)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6)根据硫酸铵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硫酸钙、水和氨气进行分析【解答】解:(1)食醋呈酸性,可以与碱性物质反应,所以山药中含有碱性皂角素,皮肤沾上会奇痒难忍可涂厨房中的食醋止痒;(2)森林火灾时,常砍伐出一条隔离带的目的是隔离可燃物;(3)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是将油污分解成小的油滴,被水冲走,利用了乳化原理,所以说明洗涤剂具有乳化的功能;(4)食品包装袋中的干燥剂氧化钙;(5)塑料盆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6)硫酸铵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硫酸钙、水和氨气,化学方程式为:(NH4)2SO4+Ca(OH)2CaSO4+2NH3+2H2O故答案为:(1)食醋;(2)隔离可燃物;(3)乳化;(4)CaO;(5)(6)(NH4)2SO4+Ca(OH)2CaSO4+2NH3+2H2O20某化学兴趣小组三位同学在学习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后,分别结合自己在实验室中所做的实验,各从不同方面对其进行图象描述图A是实际操作图,图B是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图,图C是微观粒子结合过程的示意图根据图B的曲线变化,回答下列问题:(1)该变化对应的实验操作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2)当滴入溶液的质量为ag时,溶液中的溶质为HCl、NaCl(填化学式);(3)当溶液的pH=7时,溶液中的主要离子是Na+、Cl(填离子符号);(4)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bg时,向所得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是蓝色;【结论】从反应前后离子的种类看,有些离子参与了反应,有些离子只是旁观者,该反应中参与反应的离子是氢离子;氢氧根离子【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分析】(1)根据坐标变化的趋势结合盐酸的PH小于7,氢氧化钠溶液的PH大于7分析;(2)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ag时,溶液呈现酸性,溶液中既有生成的氯化钠,又有未反应的盐酸;(3)根据当溶液的pH=7时,酸碱恰好完全反应解答;(4)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bg时,溶液显碱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结论】根据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电离的氢离子和碱电离的氢氧根离子相互作用生成水的过程,即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OH=H2O【解答】解:(1)坐标的pH变化是由小于7到大于7的过渡,因此进行的操作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稀盐酸中(2)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ag时,溶液呈现酸性,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氢和氯化钠 故填:HCl、NaCl; (3)当溶液的pH=7时,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的主要离子是(些离子符号)钠离子和氯离子;(4)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bg时,所得溶液显碱性,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故填:蓝【结论】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电离的氢离子和碱电离的氢氧根离子相互作用生成水的过程,即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OH=H2O答案:(1)氢氧化钠溶液;(2)HCl、NaCl; (3)Na+、Cl;(4)蓝;【结论】氢离子;氢氧根离子21化学课上我们曾经观察过如图所示的实验(1)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很快燃烧,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2)该实验主要利用了铜片良好的导热性,燃着的白磷熄灭后,去掉铜片上的白色固体,可看到铜片表面变黑,该黑色物质是CuO(填化学式);(3)烧杯中的水在实验中没有起到的作用是A(填序号)A、作反应物 B、隔绝空气 C、升高温度【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分析】(1)根据白磷燃烧的反应物、生成物、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书写化学方程式;(2)根据铜的性质来分析;(3)根据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解答,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据此解答【解答】解:(1)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故填:4P+5O22P2O5;(2)铜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传递热量,铜片表面变黑是因为铜与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铜,故填:导热,CuO;(3)此组实验烧杯中的热水可以为白磷的燃烧提供热量,还可以为水中的白磷隔绝氧气故填:A22在探究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时,某同学将一定质量的Zn粉放入AgNO3与Cu(NO2)2的混合溶液中,实验流程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1)步骤中生成的无色气体X是氢气;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滤液N中的溶质是硝酸锌;(2)请写出步骤中所发生的任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Zn+2AgNO3Zn(NO3)2+2AgZn+Cu(NO3)2Zn(NO3)2+2Ag【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位置在前的金属可以把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根据发生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反方程式,根据反应的特点判断反应的类型等【解答】解:由于金属的活动性是:锌铜银,将一定质量的Zn粉放入AgNO3与Cu(NO2)2的混合溶液中,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了银和硝酸锌,当硝酸银完全反应后,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了硝酸锌和铜由流程图可知,向过滤后的滤渣中加稀硫酸有气泡生成,说明了锌粉是过量的,生成的无色气体应为氢气,溶液中的硝酸银和硝酸铜完全发生了反应,所以:(1)步骤中生成的无色气体X是氢气,该反应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了硫酸锌和氢气,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滤液N中的溶质是硝酸锌;(2)由上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