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舞身韵课程标准.docx
中国古典舞身韵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1 .课程名称中国古典舞身韵2 .建议课时72课时,理论8,实践64;学分43 .课程定位本课程是高职高专舞蹈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教育课程(必修)。古典舞身韵是中国古 典舞艺术的灵魂所在,主要以训练中国古典舞的表现风格、韵律特性与审美内涵为主,同 时渗透民族精神的专业技能课程。4 .课程设计思路(1)课程开设的依据和内容选择标准:贯彻以能力为本位的原则。教学内容安排尽 量采用具体一抽象一活学的思路,加强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突出基础训练,直观教学, 强化摹仿与创作结合的能力。适当体现探索、发现、创造的方法,逐步形成学生的创新意 识。教学内容安排应贯彻深入浅出、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的原则,注意系 统性、科学性,兼顾与专业课程的衔接。(2)课程内容设计: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模式,以专业能力培养 为重点,采用“教学项目化、学习自主化、实践职场化”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和灵活多样 的教学方法、手段,构建立体化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做到教、学、做合一。基于项目 导向,突出实践能力。开展情景教学,模拟实际环境。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注 重过程评价,强调全员参与。利用多种资源,强化自主学习。(3)内容编排、体系: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 以更多的活动空间,让他们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 注意精讲多练,多示范,适当增加课堂练习时间,以减少学生课外负担。教学中应尽量使 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技术等,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原有的舞蹈技术技能的基础上,掌握 中国古典舞身姿动态中的韵味。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传统文化和审美风格的熏陶。培养学生 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并真正领悟舞蹈本体,同时把握民族气质。1 .知识目标:通过课程学习,掌握中国古典舞身韵的风格韵律和动作特点。2 .技能(能力)目标:通过课程学习,准确的掌握所学内容的动作、节奏和鲜明的风 格韵味,提升学生身体各部位的松弛、灵活、协调及艺术表现力。3 .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目标:具有就业必要的职业技能,为今后胜任教育教学工作打 下良好基础。三、工作任务及其标准第一模块:(女班)序 号教学内容(工作任务或教学单 元或模块)知识内容与要求(必备的知识技能内容与要求(应具备的技能)参考果时1身酌理论魁述与分析L身韵产生的历史洋景2 .身的的训炼价值与美学意义3 . “形、神、劲、律”一身韵的核心了解、掌握民族传统审美意识,增强学生 的艺术表现力.22身韵基本元素1.基本站式与步位:2.基本手型:3.冬本手位:4.卷本手位造型;3 . “拧、倾、热”的就念:4 .“平圆、立圆、八字遇1”的概念;5 . ”点、面、线”的概念:6 .“凝神、爱神、放神”的氨念了解、掌握基本站式与步位、基本手型、 基本手位、基本彤杰的动作娓范.43身的的基本动律元素I.盘坐;2.提、沉:3.冲、靠;4.含、狭;5.移;6.旁提中国古典舞“拧.但.圆.曲”的动作特点 与身体各部位配合,增建肢体的协调。164身韵主干教材中的典型动作1 .云间转腰2 .风火轮中国古典羯“拧.候.圆.曲”的动作特点 与身体各部位配合,增强肢体的协调。85身韵支干教材的嫁习和运用1.留场步2.花邦步中国古典舞“狞.«.圆.曲”的动作特点 与身体各部位配合,增强肢体的协调.46考试所有组合中国古典算“拧.慎.圆.曲”的动作转点 与身体各部位配合,增强肢体的协调.2第一模块:(另班)序号教学内容(工作任务或教学 单元或模块)知识内容与要求(必备的知识)技能内容与旻求(应具备的技能)参考课时1身韵理论概述与分析1 .身酌产生的历史背景2 .身韵的训练价值与美学意义3 . “形、神、劲、律”一身韵的核心了解、掌握民族传统审美意识,增找学生的艺 术表现力.22身韵茶本元素1.茶本站式与步位2.基本手型3.基本手位4.基本手位造型5 . “拧、倾、仰”的悦念6 .“平圆、立圆、八字圆”的概念7 .“点、面、线”的悦念8 .“凝神、聚神、放神”的概念了解、掌握基本站式与步位、基本手笈、基本 手位、势本形态的动作规范.43身韵的基本动律元素沉靠腆坐 '、' 提 盘提冲含移旁 12 3 4 5 6中国古典舞“拧.假.09.曲”的动作特点与身体 各部位配合,增强肢体的协调.164身韵主干教材中的典型动作1 .云向转腰2 .风火轮中国古典舞“拧.假.圆.曲”的动作特点与身体 各部位配合,增强肢体的协调.85身的支千教材的媒习和运用1 .圆场步2 .花邦步中国古典舞“拧.圆.曲”的动作特点与身体 各部位配合,增强肢体的协调.46考试所有组合中国古典舞“狞.假.圆.曲”的动作特点与身体 各部位配合.增强肢体的协调。2第二模块:(女班)序号数学内容(工作任务或敖学 单元或模块)知识内容与要求(必备的知识)技能内容与要求(应具备的技能)参考课时1短句训练部分沉京腆、: 提 提冲含移旁 12 3 4 5调练学生身体的灵活性.柔韧性和气演.以及在 流动中的气息的应用.提高学生适应和掌握中 国古典舞复杂多交的动作和技术技巧的能力.122身的主干教材中的典型动作1.云手调炼学生身体的灵活性.柔制性和气质,以及在 流动中的气息的应用.23身韵支干教材的炼习与运用1.盘手(盘脱)5 .摆扣步6 .圆场丰富的手臂的连接动作与脚下的步伐。我们主 张用动作带出步伐的韵律。204复习所有组合中国古典舞“狞.倾.圆.曲”的动作特点与身体 各部位配合,增强肢体的协调.2第二模块:(男班)序号教学内容(工作任务或教学 单元或模块)知识内容与旻求(必备的知识)技能内容与要求(应具备的技能)课时1短句训练部分沉靠腆、: 提 提冲含移旁 12 3 4 5调练学生身体的灵活性.柔物性和线质,以及在 流动中的气息的应用.提高学生适应和掌握中 国古典舞复杂多变的动作和技术技巧的能力.122身的主干教材中的典型动作1.云手调练学生身体的灵活性.柔韧性和气质,以及在 流动中的气息的应用.23身韵支干教材的练习与运用1.盘手(盘鹿)5:空扣步丰富的手府的连接动作与脚下的步伐。我们主 张用动作带出步伐的韵律。204复习所有组合中国古典舞“拧.tt. ffl.曲”的动作特点与身体 各部位配合,增强肢体的协调.2四、课程内容安排章节学习内容学时理论学 时实践学 时总学时 备注第一模块:(女班)身韵理论概述与分析21136身韵基本元素404身韵的基本动律元素16016身韵主干教材中的典型动作808身韵支干教材的练习和运用404考试211第一模块:(男身韵理论概述与分析21136班)身韵基本元素404身韵的基本动律元素16016身韵主干教材中的典型动作808身韵支干教材的练习和运用404考试211第二模块:(女 班)短句训练部分1211136身韵主干教材中的典型动作202身韵支干教材的练习与运用20020复习211第二模块:(男班)短句训练部分1211136身韵主干教材中的典型动作202身韵支干教材的练习与运用20020复习211五、实施建议1.教学条件(1)学习条件: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本课程开设两个学期,要求学生具有一定 的舞蹈基础、身体协调能力、舞蹈欣赏能力以及创新思维。(2)教师条件:本课程要求教师具有较高舞蹈基本功及表演能力,了解舞蹈基础理 论知识,思维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创新性。任课教师还应具有德育教育能力、教学能力、 管理学生的能力、基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情境的能力、现代教育技术 手段的运用能力;会运用多元评价方法、多视角全过程评价学生发展;师德高尚、爱岗敬 业等。(3)实践教学条件本课程校内实训条件:标准舞蹈排练厅、音响、镜子2 .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示范、讲解、指导、点评、互动使每个学生能够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动作,从 而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综合运用示范法、讲授法、引导法、分组练习法、 归纳总结法。3 .教学组织课堂教学中采用分组学习、分项训练、过程演示、现场观察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基 本知识、基本方法和步骤,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实践教学中,运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自 主学习等教学做一体化方式,符合学生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选用各专业 院校相关视频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知识的全面性,培养学生对未来工作的职业认知、职业 技能、职业素养。4 .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网络化教学。5 .教学评价采用多元评价,评价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态度情感等方面。评价主体多元化,学生 自评、学生互评、老师评价、定期请行业专家参与评价。课程考核采用过程考评和结果考评相结合的办法。最终成绩;平时考查成绩计40%+期 末考试成绩计60%。平时成绩以考勤、作业、单元测验为主。考勤占总成绩的10%,其中请假1次扣1分 (因公不扣),迟到扣0.5分,旷课1次扣2分。作业占总成绩的10%,其中优秀2分, 良好1.5分,中等1分,差0分,共5次作业。单元测验占总成绩的20机期末成绩采用试卷命题考试或技能考核形式。6 .推荐教材及教学参考书(1)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法,唐满城、金浩编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 (2)中国古典舞身韵,曾明慧、余凯亮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3)中国古典舞身韵巡礼,王伟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