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七年级上思品第九课《保护自我》检测题(湖北).docx
-
资源ID:93854724
资源大小:18.01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度七年级上思品第九课《保护自我》检测题(湖北).docx
2012学年度七年级上思品第九课保护自我检测题(湖北)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 .现实生活中,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容易受到侵害,这主要是因为(A.青少年身心尚未成熟,社会经验不足B.青少年根本不知道也不可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C.学校和家庭根本不重视对青少年的保护D.国家和社会根本不重视对青少年的保护2 .面对一些突发的事故和不法侵害,我们青少年应该()A.积极寻求社会、学校、家庭的保护,同时加强自我保护8 .完全依踞自己的力量保护自己C.与在自然和不法侵害者展开殊死搏斗D.顺其自然,听天由命.某市于2010年4月在全市范围内启动了青少年自我保护教育活动。开展这项活动,有利于()A.增强青少年的法治观念,使违法的青少年免受法律制裁B,增强青少年的法治观念,提高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C.优化青少年成长的环境,使侵犯青少年合法权益的现象不再发生D.提高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确保青少年不受任何非法行为的侵害3 . 一天,小莉发现学校教学楼的墙壁出现裂缝后,有以下想法和举动,其中正确的是:她认为 此事与己无关,不必多管闲事她将此事告诉学校领导,建议学校采取措施确保师生的安全 学校对此置之不理,她打电话向当地有关部门反映,建议其贡令学校采取措施确保师生的安全 她回家后将此事告诉父母,母亲认为她多管闲事,她再也没对别人提起此事()A.B.®C. D.张丽和赵英是七年级的学生。星期天,她们在街上玩时,一个中年男子对她们说,自己是导演, 正在物色演员,张丽和赵英很合适,然后要她们跟他去试镜头。此时,张丽和赵英的正确做法是( )A.立即跟这个男子去试镜头,以免错过当演员的机会8 .先告诉家长,征求家长的意见后再决定是否去试镜头C.先把这个男广抓起来,然后对他进行审问D.先把这个男子打一顿,然后将其扭送到公安机关.某校七(1)班学生小莉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被两个不法之徒拦住,要她明天交给他们100元“保 护践”,声称不给就要划破她的脸。小莉处理此事的最佳方式是()A.第二天找几个同学去把两个不法之徒狠狠地打一顿8 .将此事告诉家长、学校或当地公安机关,请求保护C.想办法凑齐钱交给不法之徒,免受侵害D.对不法之徒的要求不予理睬,也不告诉任何人9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句话告诉我们()A.要自我封闭,不要与别人交往B.对任何人都要持有戒备心理C.不要相信任何别人D,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一个歹徒将中学生小勇骗到歹徒的家后,欲将小勇杀害。但小勇几次被歹徒勒昏后,均苏醒过来。 小勇每次醒来后,均对歹徒好言相劝,请求歹徒放了自己。多次的请求,终于使歹徒良心发现,放 了他。小勇的行为:是懦弱、不敢同不法行为作斗争的表现放纵了犯罪,应承担法律贡任 是善于同不法行为作斗争的表现既是勇敢的,也是机智的() B.C.©D.放学后,在离校门口不远的地方,13岁的小军看见几名歹徒正在殴打本班同学小明。这时,小军正 确的做法是:少管闲事,由小明自己处理此事及时报告学校的老师或保安挺身而出,同这 些歹徒搏斗及时拨打“110”电话报警()A.(§)B.C.D.9 .下列关于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表述,错误的是()A.它们都是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法律B.它们都是国家制定的C.它们都是国家为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而制定的法律I).它们都规定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不应承担法律贡任11.中学生小刚晚上独自在家做作业,突然发现一歹徒正要翻窗入室。小刚见状灵机一动,大喊一 声:“爸爸,你该上公安局上班了!”歹徒闻讯转身而逃,小刚的这一举动说明他()A.事事都依赖别人,不能自主处理问题B.胆小、怯懦,不能勇敢地面对歹徒,与之殊死搏斗C.能依靠自己的智意保护自己D.没有履行与违法犯罪作斗争的义务. 一名七年级的学生,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被一个陌生人拦住,陌生人笑着对这位学生说自己是他 爸爸的朋友,来带他去同见他爸爸,还给了他几包巧克力。这位同学就跟着陌生人走了,结果被 拐卖到外地。这一事例警示我们()A.未成年人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B.保护未成年人主要是未成年人的责任C.我国的法制还很不健全D.未成年人都没有自我保护能力.女同学在外出时,为了免受侵害,应该做到:举止文明,谈吐文雅衣者打扮要得体不 与陌生异性单独会面,不搭乘陌生人的车辆不去偏僻的地方游玩()A.(1X1X3)©B. (1X§X4)C.MD.二、非选择题.北京星光青春自护学校的许建农老师发现,尽管许多孩子都知道一些基本的防护知识,但在实 际行动中却不会运用。如在临危情况情兔模拟训练中,要求孩子对周围的人大声呼救,但这一“嗓子”却有60%的同学喊得不合格,还有5%的同学怎么也喊不出来。阅读上述材料,回答:(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2)青少年面对突发的事故和侵害时应该怎么办?15.小英是七年级的学生。天早上,小英因前一天写作业到深夜而迟到,班主任老师便让她到寒 风刺骨的操场站着。小英在操场站了两节课的时间,班主任老师仍不让她进教室。小英冻得实在 受不了,便回家了,并萌生了不想读书的念头。小英的父亲见她没去上学,不问青红皂白,将小 英打了一顿,她一气之下离家出走.小英在野外亳无目的地逛了一天,又冷又饿,认为活着没有 什么意思,便来到一条河边,准备投河轻生。此时,两位女士看到神情恍惚的小英,便。她谈心, 了解到小英的遭遇后,将她送到了当地妇联。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1)小英受到了来自哪些方面的侵害?(2)小英的哪些做法是错误的?(3)小英在自己受到侵害后应该怎么办?16 . 一天晚上,15岁的小芳与表哥走在回家的路上。一个身穿警服,手提警棍的男人出现在姐弟面前, 来人问他们是什么关系,耍查他们的证件。由于他们都没带证件,这个人就要小芳的表哥回家去拿 证件,让小芳留下。小芳要这个人出示能证明自己身份的证件,他却说没有.带在身上根据你的想象和猜测,请你给这个故事续写两不同的结尾,并说一说你设定这样的结局的理由。17 .李某是一名高三学生,平时学习成绩很好。在高考前夕,其弟被人打伤。李某非常气愤,便纠集 了几个同学,将打他弟弟的人打成重伤.结果,李某及其同学因犯故意伤害罪受到法律的制裁,他们报考 大学的愿望也化为泡影。阅读上述材料,回答:(1)上述材料给我们什么启示?(2)如果你是李某,当自己的弟弟被他人打伤后你会怎样做?18 .九年级学生小甲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向七年级学生小乙索要20元钱去营业性网吧上网,声称如不 给要划破小乙的脸。小乙很害怕,便给了小甲20元事后小乙会怎么做呢?以下是事态发展的三种情形。 请你仿照A的结局,用简洁的语言续写B和C的结局,并从法律的角度概括由它们共同的经验和教训。情 彩做法结局共同的经验和教训A心想反正斗 不过他,于是忍气 吞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小甲又向小乙 要找,小乙无奈,只好将自己的零花钱 再一次交了出来。B找两个朋友 去“教训”小甲, 与其扭打起来。C去找懂法律的 高老师反映情况, 寻求帮助。参考答案:1. A 2. A 3.B 4.D 5. B 6. B 7. D 8. D 9. C 10. D 11. C 12. A 13. A14. 青少年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2)积极争取社会、学校、家庭等的保护:如果这些保护不能 及时到位,我们就要尽自己所能,用智慧和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15. (1)小英受到了来自学校、家庭的侵害,即班主任老师对她进行的体罚,父亲对她进行的毒打。 (2)小英受到老师的体罚后,便不想上学读书了;挨父亲的打后,离家出走,并萌生自杀的念头,都是错 误的。(3)小英迟到后,应向老师讲明迟到的原因,并作出检讨:若老师对自己进行体罚,可向老师指 出,对学生进行体罚是错误的,要求老师停止对自己的侵害:若老师仍对自己进行体罚,可向学校领导和 有关部门求助。小英受到父亲的殴打时,可向父亲宣传有关法律知识,指出父母打子女是违法的:若父 亲仍不停止侵害,可向有关部门和组织求助。16. (1)结局一:小芳的表哥丢下小芳回家去拿证件,小芳受到这个男人的侵害。理由:小芳与其 发哥自我防范意识不强,在没有弄清陌生人身份的情况下,轻易听从陌生人的安排,就可能上当受骗,受 到侵害。(2)结局二:小芳和表哥与这个男人周旋,找到机会向路人求救,与他人一起将这个假冒警察扭 送到公安机关。理由:女性未成年人切不可、陌生异性单独相处。小芳与表哥从这个男人的言行中发现他 的身份可疑,企图对自己进行侵害,就要提高警惕,采取机智灵活的方法与其斗争。17. (1)自己或者亲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应当通过合法的途径和手段来维护自己或者亲人的 合法权益,而不能采取非法手段去维权。(2)与打自己弟弟的人协商,解决此事;拿起法律武器,依靠执 法机关,维护自己或者亲人的合法权益等。18. 续写B和C的结局,要求表达的价值取向正确(B的结局应该是对人对己都不利,C的结局是对人 对己都有利),且合乎情理、文句通顺。共同的经验和教训是: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后,要勇于拿 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决不能采取非法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