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钙、磷、镁代谢与微量元素.docx
第七章钙、磷、镁代谢与微量元素一、A11、钙作为重要的调节物质,其功能为()。A、作用于细胞膜,影响膜的通透性及转运B、细胞内钙离子作为第二信使起着重要的代谢调节作用C、是脂肪酶、ATP酶等的激活剂D、是维生素D3-1-羟化酶的抑制剂E、以上都是2、女性,52岁,10年前患乳腺癌作过乳房切除术和放射治疗,现因背部疼痛就诊。实验室检查:血钙浓 度显著升高,有重度高钙血症。引起该病人高钙血症的病因最有可能是()。A、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B、甲状腺功能亢进C、维生素D摄入过量D、恶性肿瘤E、维生素A摄入过量3、对于维生素D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维持骨盐的溶解和沉积的对立统一,有利于骨的更新与生长B、可从食物中得到,也可经日照后在皮下转化生成C、能升高血钙、降低血磷D、能负反馈抑制25 (OH) D3 1。一羟化酶活性E、对肠道作用是促进钙和磷的吸收4、正常成人血浆钙磷浓度积为()mmol/L (mg/dl) oA、6.25-7.50 (2530)B、8.75-10 (3540)C、11.25-12.50 (4550)D、13.75-15 (5560)E、16.2517.50 (6570)5、下列哪一组元素属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A、铁、铭、硒、钙、铜B、氟、铁、硒、铅、碘C、硅、专凡、铅、锌、碘D、铁、锌、氟、锌、碘E、铭、汞、锌、铜、碘6、影响肠道内钙吸收的因素不包括()。A、肠道内pHB、体内维生素D含量C、食物中钙磷比例D、血浆钙磷浓度E、甲状腺素水平7、磷主要的排泄途径为()。A、肝脏A骨软化症、佝偻病的病因是由于体内维生素D的缺乏,使血钙和血磷低于正常水平造成的。所以能治疗骨 软化症、佝偻病的是维生素D。<2>>D肾性骨营养障碍或称肾性佝偻病,病因为先天性肾发育不全、多囊肾、尿路阻塞所致的肾盂积水、慢性肾 炎或肾盂肾炎等所致的慢性肾功能障碍,皆可导致1, 25(OH) 2D3生成减少,致使佝偻病发生并引起骨 畸变。血清钙常减低而血清磷显著高水平。甲状旁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溶骨,提高血钙;促进磷的排出, 钙的重吸收,进而降低血磷,升高血钙。促进活性维生素D的形成,并进而促进肠管对钙的重吸收。所以 治疗肾性佝偻病有效的是甲状旁腺激素。<1 >>C甲状旁腺激素是维持血钙正常水平最重要的调节因素,具有升高血钙、降低血磷和酸化血液等作用。<2>、D降钙素由甲状腺胞旁细胞合成、分泌,主要功能是降低血钙和血磷。<1 >>E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可见于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甲状腺切除手术后、放射性治疗甲状腺癌时伤及甲 状旁腺等情况。血清钙可降到1.75mmol/L以下,血磷可增高。<2>>A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产生过多的甲状旁腺素,使血钙升高。而使无机磷随尿排出增多,造成低血磷。<3>>D维生素缺D缺乏:常见原因有食物中维生素D缺乏,阳光照射少,消化系统疾患导致维生素D缺乏。维 生素D缺乏时,钙、磷经肠道吸收少,导致血钙、血磷降低。而血钙降低又引起甲状旁腺功能继发性亢进, 这样虽能使血钙维持在近于正常水平,但磷大量从肾排出,引起血磷下降,使得钙、磷乘积下降。婴幼儿 缺乏维生素D可引起佝偻病,成人引起软骨病。<1>>A甲状旁腺激素总的作用是促进溶骨,提高血钙;促进磷的排出,钙的重吸收,进而降低血磷,升高血钙。 促进活性维生素D的形成,并进而促进肠管对钙的重吸收。<2>、D降钙素:由甲状腺胞旁细胞合成、分泌,其主要功能是降低血钙和血磷。血钙升高能刺激降钙素的分泌, 二者呈正比关系。磷酸盐亦能加强其作用。此外它还抑制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增加尿磷,降低血磷。<3>>C活性维生素D对钙磷的调节作用:主要靶器官是小肠、骨和肾。1, 25- (OH) 2-D3有促进小肠对钙、磷 吸收和运转的双重作用;能维持骨盐溶解和沉积的对立统一过程,有利于骨的更新和成长。促进肾小管对 钙磷的重吸收。<4>>B慢性肾功能不全: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排磷量减少,血磷上升,血钙降低。<5>>D肾小管病变如范可尼氏(Fanconi)综合征,是一种先天代谢病,由于肾近球小管功能多发性障碍,在正 常人中应被近球小管回吸收的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尿酸、磷酸盐、重碳酸盐(钠、钾及钙盐),都在尿 中大量排出,出现骨骼变化、骨龄减低和生长缓慢。尿钙和尿磷排泄量增加,血钙和血磷都下降。B、肾脏C、呼吸道D、皮肤E、消化道8、血液中的钙有43%47%的钙与蛋白质结合,其中最主要与哪种蛋白质结合()。A、白蛋白B、免疫球蛋白C、转铁蛋白D、钙调蛋白E、C-反应蛋白9、促进骨盐溶解的最主要激素是()。A、甲状旁腺素B、降钙素C、甲状腺素D、雌激素E、维生素D10、钙在血液内有很多种存在形式,临床上由于血清钙异常引起症状时,多由于哪种形式的变化所致()oA、白蛋白结合钙B、磷酸钙C、柠檬酸钙D、离子钙E、以上任何一种形式变化都可以引起临床症状11、钙测定的参考方法是()。A、火焰光度法B、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C、邻甲酚肽络合铜法D、过镒酸钾滴定E、EDTA络合滴定法12、下列哪项因素不利于肠道对钙的吸收()。A、肠管pH值降低B、食物中含有多量乳酸C、食物中含有多量氨基酸D、食物中含有多量草酸E、胃酸分泌增多13、低血镁往往与低血钙同样出现肌肉震颤的症状,发病时应()。A、检查血钙的含量B、检查血镁时对肌肉震颤患者有决定性鉴别意义C、有时缺镁患者也可表现为血镁正常,应密切注意观察D、检查血镁意义不大E、观察血钙与血镁比值14、缺钙的病因不包括()。A、长期日照不足B、维生素D摄入不足C、食物中钙磷比例不当D、肾功能障碍E、只补维生素D15、下列引起血磷增高的疾病中应排除()。A、甲状旁腺功能低下B、乳酸酸中毒C、肾病晚期D、佝偻病E、维生素D中毒16、影响血磷水平的因素不包括()。A、肾脏功能,尤其是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B、甲状旁腺功能C、活性维生素D含量D、肠道吸收功能E、烫伤二、A3/A41、某男,55岁,长期患有乙肝入院检查,其中钙为1.68mmol/L,钾为4.0mmol/L。<1>、该患者钙浓度1.68mmol/L的原因为()。A、甲状旁腺功能亢进B、血浆蛋白降低C、维生素D中毒D、脱水E、肾功不全<2>、表明该患者是()。A、局钙血症B、高钾血症C、低钙血症D、低钾血症E、电解质正常<3>、钙检测采用偶氮碑ni法,此方法检测的是()。A、离子钙B、结合钙C、部分结合钙D、总钙E、以上都不是三、B1、A.氟B.硒C.锌D.钙E.碘<1>、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呆小病与哪种元素缺乏有关()。A、B、C、D、E、<2>、克山病和大骨节病与哪种元素缺乏有关()。A、B、C、D、E、2、A.维生素DB.1, 25- (OH) 2-D3C降钙素D ,甲状旁腺素E.胰岛素<1>、治疗骨软化症、佝偻病有效的是()。A、B、C、D、E、<2>、治疗肾性佝偻病有效的是()。A、B、C、D、E、3、A.胰岛素B.抗利尿激素C.甲状旁腺激素D.降钙素E.醛固酮<1>、使血钙浓度升高的激素()。<2>、使血钙浓度降低的激素()。4、A.血钙增高,血磷降低B.血磷增高C.血钙和血磷同时增高D.血钙和血磷同时降低E.血钙降低,血磷升高<1>、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表现为()。<2>、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表现为()。<3>、维生素D缺乏的表现为()。5、A.血钙升高,血磷降低B.血钙降低,血磷升高C.血钙升高,血磷升高D.血钙降低,血磷降低E.血钙血磷浓度没有变化<1>、甲状旁腺素对钙磷浓度调节的最终结果为()。<2>、降钙素对钙磷浓度调节的最终结果为()。C、D、E、<3>、活性维生素D对钙磷浓度调节的最终结果为()。<4>、慢性肾功能不全时血清钙磷的浓度变化为()。<5>、Fanconi综合征表现为()答案部分一、A1E钙的生理功能:血浆钙可降低毛细血管和细胞膜的通透性,降低神经、肌肉的兴奋性。血浆钙作为血 浆凝血因子参与凝血过程。骨骼肌中的钙可引起肌肉收缩。是重要的调节物质:作用于细胞膜,影响 膜的通透性;在细胞内作为第二信使,起着重要的代谢调节作用;是许多酶的激活剂,如脂肪酶、ATP酶 等;Ca2+还能抑制维生素D3-1-羟化酶的活性,从而影响代谢。D恶性肿瘤骨转移是引起血钙升高最常见的原因。多发性骨髓瘤,乳腺癌、肺癌等伴有骨转移时有大量骨质 破坏,而肾和肠又不能及时清除过多的钙,遂引起高血钙。C维生素D:在肝和肾的作用下,维生素D3转变成1, 25- (OH) 2-D3o 1, 25- (OH) 2-D3具有较强的生理活性,比维生素D3强1015倍。其作用的主要靶器官是小肠、骨和肾。1, 25- (OH) 2-D3有促进小肠对钙、磷吸收和运转的双重作用;能维持骨盐溶解和沉积的对立统一过程,有利于骨的更新和成长。 促进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B血浆中钙与磷的浓度保持着一定的数量关系,Ca2+浓度与HPCU2-浓度的乘积是一个常数,称为溶度积 (Kps)。临床上为了方便,常用经验式计算。正常人按经验式应为:在以mg/dl表示时,二者的乘积(CaxP) 为3540。若以浓度积mmol/L表示,则为8.7510。D微量元素一般是指其含量是以毫克或更少/千克组织来计算的元素。微量元素具有广泛的生理、病理意义。 属于必需的微量元素有铁、锌、铜、锦、铭、铝、钻、硒、银、钗、锡、氟、碘、硅等,再加上非必需的 微量元素共有数十种。有些元素,如钮、睇、镉、汞、铅等对人体有害。E影响肠道内钙吸收的因素:肠管的pH可明显的影响钙的吸收,偏碱时减少钙的吸收,偏酸时促进吸收。 甲状旁腺激素是维持血钙正常水平最重要的调节因素,有升高血钙、降低血磷和酸化血液等作用。维 生素D有促进小肠对钙、磷吸收和运转的双重作用。降钙素:由甲状腺胞旁细胞合成、分泌,其主要功 能是降低血钙和血磷。食物中钙磷比例也会直接影响体内钙磷的吸收。B磷主要由肾排泄,其排出量约占总排出量的70%,每天经肾小球滤过磷约5g,但85%95%被肾小管重 吸收。A血钙几乎全部存在于血浆中,可分为扩散钙和非扩散钙两大类。其中,非扩散钙是指与蛋白质(主要是白 蛋白)结合的钙,占血浆总钙的43%47%。甲状旁腺激素是维持血钙正常水平最重要的调节因素,有升高血钙、降低血磷和酸化血液等作用。骨是最 大的钙储存库。甲状旁腺激素总的作用是促进溶骨,提高血钙;促进磷的排出,钙的重吸收,进而降低血 磷,升高血钙。促进活性维生素D的形成,并进而促进肠管对钙的重吸收。D血清钙是扩散型钙和非扩散型钙的总和,但临床上由于血清钙异常引起症状时,多由扩散型钙的变化所致。 扩散型钙即为以钙离子形态存在的钙。B实验室中总钙的测定方法主要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染料结合法和滴定法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使用 空气乙快焰,钙焰的光吸收特征是422.7nm较火焰光度法灵敏度高,常用作参考方法。D影响钙吸收的因素:肠道的pH值。偏碱时减少钙的吸收,偏酸时促进吸收。食物中草酸和植酸可以 和钙形成不溶性盐,影响吸收。尿钙排出量直接受血钙浓度影响,血钙低于2.4mmol/L时,尿中几无钙 排出。C镁和钙有许多相似的生理功能,钙、镁之一发生紊乱时,另一个也常有紊乱,例如,低血镁症常同时有低 血钙症。需要注意的是低血镁时临床症状可能不显著,亦难以确定。而且低血镁患者常同时伴有水和电解 质紊乱,例如,低血镁时可有低钙、低钠、低磷等同时存在,低血镁和低血钙症状相似,不易区分,所以 有怀疑时应进行血镁测定。E缺钙原因:摄入不足,如吸收不良,或食物中含钙少。如维生素D摄入不足、食物中钙磷比例不当。 排出增多,如钙流失、肾功能障碍。机体钙需求增加,如小儿正在长身体,并且户外活动少,晒太阳少, 常引起钙的吸收不足而导致各种缺钙表现。15、D血磷增高常见于如下疾病: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慢性肾功能不全、维生素D中毒、甲状腺功能亢进、肢端 肥大症、酮症酸中毒、乳酸酸中毒、严重急性病、饥饿等情况。16、E影响血磷水平的因素包括:肾脏功能,尤其是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肾功能不全时,肾排磷量减少,血 磷上升,血钙降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由于尿磷排出减少,使血磷升高。维生素D:由于维生素D 的活性型促进溶骨,并促进小肠对钙、磷的吸收,以及肾对磷的重吸收,因此维生素D中毒时伴有高血磷。 肠道吸收功能,小肠磷吸收减低、肾排磷增加、磷向细胞内转移等原因引起。二、A3/A41、<1 >>B严重肝病可使血浆蛋白降低,使非扩散性钙降低。<2>、C正常人血钙参考值为2.252.75mmol/Lo<3>>D血清总钙测定方法主要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染料结合法,偶氮种HI法即是常用方法之一。三、B1、<1>>E微量元素过多或缺乏,可导致某些地方病的发生。如缺碘与地方性甲状腺肿及呆小症有关。低硒与克山病 和骨节病有关。<2>>B微量元素过多或缺乏,可导致某些地方病的发生。如缺碘与地方性甲状腺肿及呆小症有关。低硒与克山病 和骨节病有关。2、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