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版地下矿山防治水工作的措施方案.docx
-
资源ID:93876604
资源大小:11.16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版地下矿山防治水工作的措施方案.docx
地下矿山防治水工作的措施方案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深入推进安全生产自查自纠活动, 切实加强矿山防治水工作管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的安全方针,着力排查矿山、矿井水害隐患,夯实安全基础,提高管理 水平,确保安全。二、工作目标通过开展矿山、矿井水害隐患排查治理,促进井下防治水基础工作, 落实防治水工作责任和各项措施,改善安全生产条件,遏制各类水害事 故的发生,维护安全生产持继稳定,为生产经营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三、领导组织机构(-)井下防治水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 成员 * *(二)井下防治水工作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井下防治水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采矿厂办公室,由.副总工程师担 任工作小组办公室主任,负责井下探、防、治水具体管理工作。四、矿山探防水和防治水工作管理制度矿山所辖矿区属层状矽卡岩型白铝矿床,矿体产于下元古界组 (Ptln )内的区域层状矽卡岩中。地表为棕褐色残、坡积砂质粘土、红 色粘土夹岩块,地表堆积物覆盖于矿床丰富。因此探明和有效防治地下 水是矿山生产建设安全的首要保证之一。根据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 探规范,结合公司地质、钻探技术规范,制定以下制度措施。(-)开拓工程阶段的探水、防治水工作管理制度1、基建时期的巷道掘进工程属开拓工程在开拓阶段除按有关规范做 好巷道维护和地质工作外遇见渗、滴、淋水明显地段施工人员应及时向 采矿厂领导汇报。采矿厂应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工程技术人员对现场情况 进行研究会诊确认安全后方可继续施工,在无法确认时应及时汇报矿领 导及有关部门。公司领导和有关部门得知情况后应及时到现场进行调查 研究确认是否安全决定能否继续施工。若可疑又无法确认应先停止施工 制定出探防水方案经实施确认安全后方可继续施工。2、当掘进过程中揭露构造破碎地段时应立即停止掘进,同时向矿领 导汇报,矿领导应及时组织有关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及安全人员进行现场 安全研究会诊确认破碎地段是否与导水构造有联系。若无联系即采用常 规支护方法进行支护后再继续施工。做到掘进一段支护一段直至岩石完 整处。若有联系或无法确认联系与否应及时向矿上领导及有关部门报告。 组织有关部门及邀请相关专家进行现场调查后确认是否有联系。若构造 破碎地段与导水构造有联系时,应制定出探防水方案并尽快组织实施确 认安全后方可进行继续施工。(二)采准工程阶段的探水、防治水工作管理制度采准工程阶段巷道掘进工程中除按开拓工程阶段的要求做好探水、 防治水工作外应结合矿床的采准方法及地下水防治方案进行超前探水 做到探掘并举。L要求确保第一次停掘位置的安全可靠,认真做好采、掘岩含水层的探、防水工作。2、采、掘爆破后如有涌水现象,要及时查明原因,报告有关领导, 经技术人员检查确认安全后,将确认结果报告总工程师,待总工程师结 论后可以组织下一道工作。3、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探后采"的探放水原 则,采掘工作面探水前,必须编制探放水设计,施工发现有突水征兆, 立即停止作业,撤出人员至安全地点。五、落实井下探放水治工作措施。1、加强领导、高度重视、认真组织,落实井下防治水工作措施,完善井下防治水基础资料,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 后采"的防治水原则。2、要求井下生产系统健全完善排水系统,加强水泵、水管、配电设备、供电系统的日常维护检查保养,确保各类设备设施运行正常。3、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探后采的探放水原 则,配备探放水设备,采掘工作前必须编制探放水设计作业指导书,严 格按作业指导书组织施工,发现有突水征兆,应立即停止作业,撤出人 员至安全地点。4、建立井下探水台帐,做好预测预报,特别是每次降大到暴雨后,要及时观测矿井涌水量变情况,发现井下水位异常,必须及查明情况报 有关部门,采取处置措施。5、要求各单位不断完善水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满足抢险救灾 物资,做到机构、人员、装备、责任和措施五落实,加强作业人员 的安全培训和水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提高作业人员对水害事故 的防范能力,确保井下发生紧急情况时所有井下作业人员能够迅速撤 离。6、加强汛期水害防治工作,建立健全汛期防灾工作机制,编制汛期 防灾、水灾工作方案,明确任务和责任,加强调度和值班工作机制,实 施24小时值班制,确保紧急(事件)能够迅速撤离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