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下:读写结合教学案例.docx
一、案例背景: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近几年来,我一直从事小学高段 的语文教学工作,越来越意识到只有在读中探写、读写拧为一体,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写 作能力。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是否完全合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 的关系J这话也道破了读与写的紧密联系。临死前的严监生出自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作家笔下的人物”这一单元, 讲述了严监生临死前因灯盏里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肯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 才一命呜呼的故事。作者吴敬梓以充满讽刺的手笔对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神态作了细致刻 画,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个活生生的吝啬鬼形象,可谓经典之作。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感 受到严监生爱财如命的吝啬鬼形象呢?我觉得只有引导学生对本文进行反复朗读、感悟、透 过严监生的动作、神态,才能走进他的内心。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设计的“读写结合” 点就是通过动作、神态想象严监生的内心活动,补白人物心理活动的文字,丰富语言积累, 感悟其吝啬。二、案例呈现:师:初读课文之后,你认为严监生是个怎样的人?生1:吝啬。生2:爱财如命。生3:守财奴。师:严监生在临死前的哪些行为给你留下了这样的印象呢?生自由交流。师:其实,一个人的动作往往是他内心活动的真实体现。不信,我们就通过严监生的动 作揣摩他的内心世界,明白了他的心思,你对其吝啬形象的感受也就越深刻。(请一位同学读读这个句子。)出示: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 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 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 ”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师:读得真好。他一连几天都说不出话来了,他一定有无限的话想说,到底有多少话想 说呢,他想说:生自由猜测严监生想说的话。师:同学们,注意,说话时要有称呼,语言要符合人物特点,想象当时的情境。生1:大侄子呀大侄子,你没看见我的两个手指头吗,我指的是两茎灯草。生2:你呀真是,什么亲人不亲人,满屋子不都是亲人吗?怎么就不明白我的心呀,真 是气死我了。师:刚才这两个同学都是抓住了不同的关键词,展开合理的想象,我受刚才同学的启发 把它无限的心里话整理成了一段话,你们听:他把头摇了两三摇,心想:大侄子呀大侄子, 什么亲人不亲人的,满屋子不是亲人吗,不是都来了吗?你没看到我伸的是两个指头吗?你 怎么都不明白啊,你们说的都不对呀,我指的是两茎灯草,耗了我的油就是耗了我的钱,你 们再不挑掉一茎的话,我是断不了这口气的。师:看来我们只要抓一两个关键词语,就能走进了严监生的内心。大侄子没有猜出他的 心思,严监生继续苦苦地、挣扎着伸着他的两根手指。(出示大侄子、二侄子、奶妈与严监 生的对话。)师:读读这些句子,你发现严监生每次摇头、伸指头的动作一样吗?怎么不一样?生:大侄子是“摇了摇”,到二侄子是“狠狠摇”,到奶妈是“闭眼摇”,两个手指头 描写也有变化,从“伸出手指头”到“指得紧”到“指着不动”。师:作者吴敬梓之所以写出严监生动作的细微变化,是想告诉我们什么呢?生自由说。师:同学们说得对!越来越气愤,简直要绝望了。同学们,请你用刚才的方法,抓儿个 关键词,把他或越来越气愤或越来越绝望的心里活动写一段话。想象临死前的严监生心里到 底在想些什么?(请两位学生读一读后,大家选择一处写一写。)出示: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 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 儿摇,越发指得紧了。心想: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 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心想: (学生写话,老师巡视)生自由说师:这两位同学之所以写得好,因为用了抓住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展开合 理想象的,话语符合严监生的心理。对于一个奄奄一息的人,作者吴敬梓准确地抓住了他动 作上的微妙变化,而我们通过合理想象、走进人物内心,进一步感受到严监生鲜活的吝啬鬼 形象,这就是名著语言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