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17 跳水教学反思2.docx
-
资源ID:93880695
资源大小:10.86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17 跳水教学反思2.docx
17跳水(教学反思)跳水是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作者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讲述了一个十分惊险的故事:一只猴子把船长儿子戴的帽子挂到了桅杆最高的横木的一头, 孩子为了追回帽子,走上横木。在万分危急的时刻,船长急中生智,命令儿子跳水,使孩子 转危为安。课文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悬念叠起。整个故事始终在事物的联系和变化中 发生、发展着。回顾整堂课的教学,总结如下:1 .教学效果(思效)角色扮演,理解船长的机智。课堂教学中,在学生对文章重点内容及表现的主要思想有了深入理解后,我启发学生“你 有什么办法能救出孩子吗”,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这时,学生们的积极性被完全地调动 起来,有的建议拉张大网在下面,有的建议拿棉被垫,有的建议把救生圈放在下面此时 我请学生们来角色扮演,让他们扮演船长拿着猎枪,出来打鸟,然后看到孩子已经站在横木 上的危急情景,这时我问学生:”作为船长,你会怎么样? ”然后学生寻找文中的关键词句, 理解:按照常理,船长应该会比水手更加得慌乱,可是他很沉着;船长原本出来是准备打鸟 的,现在发现这样的情况,他“立刻”想到让自己的孩子跳水来解决危机。风平浪静,孩子 会水,相对来说危险不大。如此短的时间,船长想了这么多问题并且采取了有效的行动,船 长沉着冷静、机智果断的形象就跃然纸上。这样进行探究式的合作学习,学生们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2 .教学收获(思得)抓住动词,自学自演。在教学“猴子戏弄孩子” “孩子追猴子”这部分的内容时,我发现文中一连用了很多描 述猴子的动作的词语,准确传神。我请学生读一读,找出动词,提出问题,比较这些动词之 间的差异,然后用表演的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词语的理解,表演出猴子、孩子的动作及 神情。这种学生自演的学习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这些词语用于特定的语言 环境中的具体含义,而且使学生明白,连用动词避免重复,并要力求用得准确、传神,达到 了较好的学习效果。3 .不足之处(思失)反观整堂课教学,仍有一些遗憾:教学接近尾声时,学生们看到课文插图上画的横木,它并不在船的边上,如果孩子跳下 去,很有可能没有跳到水里,而是跳到甲板上,那么高,摔下来不摔死也得摔成重伤。有学 生说:“孩子已经发慌了,站在上面,方向也许都迷糊了,怎能保证他一定会跳到水里呢? ” 面对学生的突然提问,我当时不知从何着手引导学生理解船长的做法的正确性。4 .改进措施(思改)在以后教学中,在指导学生朗读孩子处境危险时,指导朗读时引导语言要丰富,要根据学生 的回答,加以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