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美容药物与化妆品学理论课程教学大纲.docx

    • 资源ID:93881651       资源大小:28.92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美容药物与化妆品学理论课程教学大纲.docx

    美容药物与化妆品学理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3023020课程名称:美容药物与化妆品学(Aesthetic pharmacy and Cosmetics)学时:64 (44/20)学分:3.0适用专业:护理学(美容技术)开课学期:护理学(美容技术)第3学期开课部门:美容医学院美容药物与化妆品学教研室先修课程:生理学、药理学考核要求:闭卷考试,理论卷面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王建主编,美容药物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李俊主编,美容药物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李利主编美容化妆品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赖维、刘玮主编美容化妆品学,科学出版社,2006年美容药物与化妆品教研室编写,美容化妆品实验指导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理论部分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其中美容药物部分是研究美容药物的 理化性质和药理作用,探讨药物作用的机制及可能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应用美容 药物提供依据的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其研究的重点是美容药物的药理知识, 即研究美容药物在机体内作用规律及机体与药物之间相互作用,包括研究药物对 机体的作用和药物在体内的动态变化规律等,美容化妆品部分主要研究化妆品的 作用,配方组成、工艺制造、功效评价,安全使用和科学管理等。它与许多学科 有密切关系,特别是近几年功效性化妆品的出现,已经与医学、药学、化学、物 理学、环境学、经济学等结合起来。本课程教学内容兼理论性与实践性、学术前 瞻性与临床实用性于一体,科学实用是美容医学各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二' 教学目的与要求美容药物与化妆品学系美容医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美容医学、医 学美容技术、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 统掌握美容药物与化妆品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相关学科知识,能运用所学知识正 确的选择、应用美容药物与化妆品,为从事临床医学美容工作奠定理论基础。抗过敏药与抗炎药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应结合过敏和炎症的病理特点进 行讲解;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结合临床案例进行分析。第十章止汗剂与祛臭剂1、基本内容:概述;止汗药:氯化铝、硫酸钾铝、乌洛托品、甲醛、氧化镁、糅仿、肉毒 毒素A、酒石酸、戊二醛、东葭若碱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抗菌药: 新霉素、苯扎漠镂、高镒酸钾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芳香剂:薰衣 草油:玫瑰油、茉莉油的应用。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臭汗症药物治疗的基本原则,治疗臭汗症药物的种类 及代表药物;熟悉常用的局部止汗药、抗菌药、芳香剂的种类;了解乌洛托品的 药理作用和应用。3、重点难点:重点:臭汗症药物治疗的基本原则,治疗臭汗症药物的种类及代表药物。4、教学建议:臭汗症形成的原因应讲授清楚,止汗药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结合臭汗症的 病理特点进行讲解。第十一章常用美容中药1、基本内容:美白药:白及、茯苓、沙棘、白附子、僵蚕、白哉、珍珠、桃花;祛斑 药:白芷、当归、甘草、丹参、银杏叶、川苔、牡丹皮、赤芍、红花、玫瑰花、 三七、泽兰;润肤祛皱药:人参、芦荟、桃仁、苦杏仁、绿豆、冬葵果、蜂蜜、 灵芝、阿胶、百合、玉竹、麦冬、天冬、冬瓜仁、益母草、紫河车、黄精;祛 风止痒药:防风、细辛、桑叶、菊花、辛夷、香蕉、柴胡、蔓荆子、地龙、葛根; 祛座消疣药;祛座疮药:黄苓、黄连、黄柏、桅子、金银花、连翘、蒲公英、 青黛、枇杷叶、桔梗,消疣药:慧苏仁、马齿范、艾叶、地骨皮、紫草、痍藜; 收湿敛疮生肌药:石膏、炉甘石、硼砂;乌发生发药:何首乌、骨碎补、生 姜、胡桃仁、侧柏叶、桑棋、黑芝麻、牛膝、木瓜、稀茶草、花椒;香口益齿 药:薄荷、佩兰、木香、知母、天花粉;香体除臭爽身药:麝香、蕾香、石菖 蒲、冰片、安息香、檀香、沉香、滑石;延缓衰老药:黄黄、枸杞子、熟地黄、 白术、女贞子、大枣、冬虫夏草、山药、墨旱莲、桑寄生、菟丝子;减肥瘦身 药:大黄、山楂、泽泻、桑白皮。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白及、茯苓、珍珠、白芷、当归、银杏叶、人参、芦 荟、蜂蜜、灵芝、益母草、防风、细辛、桑叶、菊花、黄苓、黄连、金银花、1 苏仁、石膏、何首乌、骨碎补、生姜、薄荷、佩兰、麝香、黄黄、枸杞子、熟地 黄、大黄、山楂的美容效用与药理,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熟悉白附子、僵蚕、 桃花、丹参、红花、牡丹皮、三七、桃仁、苦杏仁、阿胶、百合、蔓荆子、香蕾、 地龙、黄柏、桅子、连翘、蒲公英、马齿范、艾叶、石膏、炉甘石、胡桃仁、侧 柏叶、木香、知母、蕾香、石菖蒲、冰片、白术、女贞子、大枣、冬虫夏草、泽 泻、的美容效用与药理,使用注意。了解沙棘、白哉、赤芍、甘草、川苛、玫瑰 花、绿豆、冬葵果、阿胶、百合、天冬、冬瓜仁、紫河车、黄精夷、柴胡、葛根、 地骨皮、紫草、燕藜、枇杷叶、桔梗、硼砂、桑棋、黑芝麻、牛膝、木瓜、稀茶 草、花椒、天花粉、安息香、檀香、沉香、滑石、山药、墨旱莲、桑寄生、菟丝 子、桑白皮的美容效用。3、重点难点:白及、茯苓、珍珠、白芷、当归、银杏叶、人参、芦荟、蜂蜜、灵芝、益母 草、防风、细辛、桑叶、菊花、黄苓、黄连、金银花、慧松仁、石膏、何首乌、 骨碎补、生姜、薄荷、佩兰、麝香、黄黄、枸杞子、熟地黄、大黄、山楂的美容 效用与药理,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4、教学建议:讲授过程中,相应展示各种中药样品,让学生对其形态有感性认识。第十二章化妆品基本知识1、基本内容:化妆品的发展简介;化妆品的定义,化妆品的特征,化妆品的分类,化妆品 的发展趋势,美容化妆品学的学科特点。2、教学基本要求:掌握美容化妆品的定义,化妆品的作用,美容化妆品学定义与研究内容。了解化妆品发展简史及趋势。熟悉功效化妆品与药用化妆品的概念3、教学重点难点:美容化妆品的定义,功效与药用化妆品的概念。4、教学建议:1、通过美容化妆品与药品的区别引导出我国对美容化妆品的定义及功效性或 药用化妆品的定义、研究内容。2、通过讲述美容化妆品的历史,讲述现代化妆品的发展趋势及重要标志,高 新技术在化妆品中的应用。第十三章化妆品的基本原料1、基本内容:化妆品原料分类,各类原料的代表物质及特点。2、教学基本要求:掌握化妆品的原料与原料在化妆品中的作用。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化妆品的原料分类。难点:化妆品原料在化妆品中的作用。4、教学建议:(1)通过讲述化妆品原料的各种分类方法,重点讲述化妆品的特性(2)化妆品的原料是本章中重点讲述内容,特别是化妆品的基质原料的理化 性质和化妆品的作用机理、应用。(3)辅助原料的分类、其作用特性、应用。第十四章化妆品的剂型及配方原则1、基本内容:化妆品常用剂型与配放设计原则,化妆品的生产,化妆品的包装与运输。2、教学基本要求:掌握乳剂的制备,熟悉化妆品的生产流程,熟悉化妆品的包装与运输。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化妆品常用剂型与配放设计原则。难点:化妆品的生产流程。4、教学建议:(1)通过讲述化妆品的各种分类方法,重点讲述化妆品的特性。(2)重点讲述常用剂型与配放设计原则。第十五章化妆品的人体功效评价1、基本内容:化妆品人体评价方法,皮肤生物学无创伤性测量技术,化妆品人体试验的一 般性原则。2、教学基本要求:掌握化妆品人体品价方法,熟悉皮肤生物学无创伤性测量技术,化妆品人体 试验的一般性原则。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化妆品人体品价方法。4、教学建议:(1)通过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常用化妆品的提出,引导出化妆品的人体评 价方法与皮肤生物学无创伤性测量技术。(2)根据化妆品的定义和特点,重点讲述化妆品人体试验的一般性原则及 化妆品人体品价方法。第十六章化妆品的安全性评价及管理1、基本内容:化妆品的毒理学检测,化妆品的卫生化检验,化妆品微生物学检验,化妆品 人体安全性评价,化妆品原料管理,化妆品的标签标识,化妆品上市后的监督。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清洁类化妆品的毒理学检测,熟悉化妆品的各个检测 及安全性品评价,熟悉换化妆品的管理监督。3、教学重点难点:清洁类化妆品的毒理学检测及安全性评价。4、教学建议:(1)化妆品的毒理学检测是本章重点、难点,应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讲述。(2)结合化妆品的剂型、分类讲述清洁类化妆品的各种检测及安全性评价。(3)根据市场上的化妆品讲解化妆品的管理与监督。第十七章化妆品的选择与使用1、基本内容:化妆品的选择,化妆品的使用,化妆品的保存,变质化妆品的识别。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选购化妆品的原则,熟悉如何合理选用化妆品,如何 使用化妆品。掌握化妆品的保存与变质化妆品的识别。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化妆品的选择原则。4、教学建议:通过问题式教学法,由同学们总结化妆品的选择原则,如何合理使用和使用 化妆品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化妆品的选择原则。通过图片让学生识别变质化妆品, 讲解化妆品的保存与变质化妆品的识别。第十八章化妆品在皮肤科学的使用1、基本内容:医学用护肤品的概念和作用机制,护肤品在皮肤科的应用。2、教学基本要求:熟悉医学用护肤品的概念和作用机制;掌握护肤品在皮肤科的应用。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护肤品在皮肤科的应用。4、教学建议:通过展示皮肤科常见的皮肤病及使用的护肤品,讲解护肤品在皮肤科的使用 及其概念的作用机制。第十九章化妆品的不良反应1、基本内容:化妆品的不良反应,化妆品系统不良反应,常见的诊断性皮肤试验,化妆品 不良反应监察体系。2、教学基本要求:掌握化妆品的不良反应的类型;掌握化妆品系统不良反应,熟悉常见的诊断 性皮肤试验、化妆品不良反应监察体系。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妆品的不良反应、化妆品系统不良反应。难点:不良反应的诊断与处理。4、教学建议:1、通过各种不良反应的图片讲解化妆品的不良反应的类型。2、重点讲述不良反应的诊断与处理。第二十章清洁类化妆品1、基本内容:皮肤污垢的概念,清洁类化妆品的原料及作用机制,清洁类化妆品特点及分 类,各类清洁产品简介,清洁类化妆品临床评价。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清洁类化妆品的作用机理,熟悉清洁类化妆品的分类及其特征,了解清洁类化妆品的功效评价。3、教学重点难点:清洁类化妆品的作用机理、分类及特征。4、教学建议:1、清洁类化妆品的作用机理是本章重点、难点,应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讲述。2、结合化妆品的剂型、分类讲述清洁类化妆品的各种分类方法及特点。3、根据清洁类化妆品的作用机理,引导出清洁类化妆品的功效评价。第二十一章保湿类化妆品及功效学评价1、基本内容:皮肤保湿的生理基础,保湿类化妆品原料剂作用机制,产品类型与使用。2、教学基本要求:掌握皮肤保湿的生理学基础,保湿护肤类化妆品的作用机理;了解保湿类化 妆品活性成分的种类、性质及应用,保湿类化妆品的功效评价。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皮肤保湿的生理学基础,保湿护肤类化妆品的作用机理。难点:保湿类化妆品活性成分的种类、性质及应用。4、教学建议:结合化妆品的保湿效应,重点讲述化妆品的保湿机理;皮肤保湿的生理学基 础是本章节的难点,在讲述中特别强调自然保湿因子的理化性质在皮肤中的作用 及作用机理;最后讲述保湿类化妆品的功效评价。第二十二章防晒产品及其防护效果评价1、基本内容:紫外辐射及其对人类皮肤的基本损害,防晒化妆品的历史形成和发展,防晒化 妆品功效成分,产品的种类与使用,防晒化妆品功效评价。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课堂学习,熟悉紫外线对皮肤的影响,使学生掌握防晒类化妆品的作用机 时,防晒类化妆品的活性成份的分类,作用特点,应用和功效评价。3、教学重点、难点:防晒化妆品的作用机理:活性成份作用特点,防晒化妆品的功效评价。4、教学建议:通过老化皮肤病敏感性皮肤病,日晒伤,日晒黑皮肤的讲述,强调紫外线对皮肤 的影响,形成的机理;防晒类化妆品的主要作用机理即是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在讲述中强调防晒剂的分类及作用机理,作用特点,功效成份的复配使用等 为重点内容;特别讲述防晒类化妆品的功效评价及应用。第二十三章彩妆类化妆品1、基本内容:彩妆类化妆品的分类和活性成分,面额部彩妆品,眼部化妆品,彩妆品产 品使用注意事项。2、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熟悉彩妆类化妆品的定义和分类及主要原料,掌握常用彩 妆类化妆品的特点。3、教学重点难点:常用彩妆类化妆品的特点。4、教学建议:先由学生说出自我彩妆的使用品种和方法,特点,再通过彩妆品化妆的定义 和分类的简述,提出彩妆类化妆品的主要原料,特别强调常用彩妆类化妆品的特 点。第二十四章芳香类化妆品1、基本内容:嗅觉生理,芳香类化妆品的种类及活性成分,精油与芳香疗法。2、基本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嗅觉形成的机理,嗅觉特性调香中常用术语及调香的 方法,熟悉芳香类化妆品的种类,活性成份,及功效评价。3、教学重点难点:嗅觉形成机理,嗅觉特性和调香的方法。4、教学建议:通过嗅觉产生机理及嗅觉特征的讲述,引导出芳香类化妆品的活性成份;通 过活性成份的讲述,重点强调调香方法及芳香类化妆品的功效评价。第二十五章发用化妆品1、基本内容:毛发的结构和性质,香波的分类和组成,香波类型,护发、美发化妆品2、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头发的结构和性质,掌握护发类育发类化妆品的作用机理,活性成份。熟悉染发类化学烫发类化妆品的作用机理,化学成份及应用。3、教学重点难点:护发类、育发类化妆品的作用机理,活性成份及应用,染发类、化学烫发类 化妆品的作用机理。4、教学建议:通过学生谈使用护发类化妆品的感受,和讲述头发的结构和性质,重点讲述 护发类育发类化妆品的作用机理,活性成份及应用,发展趋势。常用配方,功效 评价;通过头发美来讲述染发类,烫发类化妆品的作用机理,化学成份特性及应 用。第二十六章敏感皮肤用化妆品1、基本内容:敏感皮肤的定义、易感因素、产生机制;敏感皮肤用化妆品功效性原料及作 用机制;产品类型及使用。2、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敏感皮肤的易感因素、产生机制,掌握功效性原料及 作用机制。熟悉产品类型及使用。3、教学重点难点:功效性原料及作用机制。4、教学建议:通过讲解生活中常见的皮肤敏感现象。分析其易感因素及产生机制,重点讲 述敏感皮肤用化妆品功效性原料及作用机制。三、学时分配章节课程内容学时上篇实验基础理论81化妆品基础科学42化妆品常用剂型与配方设计原则23化妆品的质量评价及管理2中篇美容药物204美容药物基本知识15美容外用药物的透皮吸收及其影响因素26基础美容化学药与生物制剂57皮肤增白药和着色药28延缓衰老药29治疗座疮药210减肥药211消除瘢痕药1.512抗过敏药与抗炎药1.513止汗剂与祛臭剂1下篇美容化妆品1614清洁类化妆品及功效学评价215保湿类化妆品及功效学评价216防晒产品及功效学评价217彩妆类化妆品118芳香类化妆品119发用化妆品120面膜类化妆品121化妆品在皮肤科的应用122敏感皮肤用化妆品123常用的美容中药224化妆品不良反应125化妆品的选择与使用1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贯彻符合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理念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使 学生获得适应医学美容临床需要的美容药物与化妆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 生通过课程的学习,应能运用所学知识正确的选择、应用美容药物与化妆品,为 从事临床医学美容工作奠定基础。2、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课程教学内容与医学美容临床、日常生活美容联系密切,教学中可充分发 挥这一特点,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教给学 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3、注重与相关课程知识的相互融合美容药物与化妆品学是美容基础医学与美容临床医学之间的一门桥梁学科, 教学内容既与美容基础课程,如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免疫学等相关,又 与医学美容临床相联系,教学中必须很好地加以运用与结合。五、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1、基本内容:美容药物与化妆品的基本概念,美容药物与化妆品作用与价值;美容药物与 化妆品的发展历史;中国古代美容药物与化妆品的运用与发展。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美容药物与化妆品学的概念;熟悉美容药物与化妆品 的作用与价值;了解美容药物与化妆品的发展历史。3、重点难点:重点:美容药物学、与化妆品的概念及作用。4、教学建议:通过美容药物与化妆品与一般药物的比较,来阐明美容药物与化妆品的概 念;围绕学习美容药物与化妆品学的意义,讲述美容药物与化妆品学的作用与价 值;美容药物与化妆品学的发展历史部分以讲述现代美容药物与化妆品学的研究 进展为主。第二章美容药物与化妆品相关的皮肤科学1、基本内容:皮肤解剖与结构,皮肤生理,皮肤的类型,化妆品的渗透与吸收。3、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教学,掌握皮肤的解剖与组织结构,理解影响吸收的因素,皮肤的生理 功能与皮肤美容的关系,掌握皮肤的生理与类型。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影响吸收的因素,掌握皮肤的生理与类型。难点:影响化妆品吸收的因素。4、教学建议:(1)通过美容化妆品的定义和研究内容,来阐述与化妆品相关的皮肤结构与功 能。(2)重点讲述皮肤的生理参数及其影响因素。第三章 透皮吸收及其影响因素1、基本内容:皮肤的吸收原理与过程、透皮吸收的意义、透皮吸收途径与过程、影响外用 美容药物与化妆品透皮吸收的因素;促进透皮吸收的方法:透皮吸收促进剂、直 流电离子导入、超声波导入。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透皮吸收的途径和过程,影响透皮吸收的因素,常用 透皮促进剂的分类;熟悉皮肤及其附属器的结构和皮肤的生物学特性,直流电离 子导入和超声波导入应用;了解直流电离子导入和超声波导入的作用机制、影响 因素。3、重点难点:重点:透皮吸收的途径和过程,影响透皮吸收的因素,常用透皮促进剂的分 类;直流电离子导入和超声波导入应用。难点:透皮吸收的途径和过程,影响透皮吸收的因素。4、教学建议:外用美容药物化妆品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是教学的重点,应结合皮肤的基本 结构、物质的理化性质等知识阐述清楚;透皮吸收过程、皮肤的基本结构部分应 展示相应图形,结合图形依次进行讲述;影响透皮吸收的因素部分以药物因素为 主重点讲述,生理因素、皮肤代谢与储库作用为次;透皮促进剂的特点要讲透, 有助于更加深入的理解透皮促进剂的概念;月桂氮卓酮的促渗作用特点是全面理 解该药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的基础,力求讲全、讲透;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和超 声波导入的应用是本章的重点,应以多媒体课件结合图形讲解;直流电药物离子 导入和超声波导入的影响因素中药物因素与临床应用关系密切,这部分理解了, 可更好的理解其临床应用。第四章基础美容化学药与生物制剂第一节维A酸类1、基本内容:维A酸类概述;常用维A酸类药物:维A酸、异维A酸、阿维A酯、芳香 甲乙酯、阿达帕林、乙快维A酸乙酯。3、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学习,掌握维A酸类药物的基本作用,维A酸的药理作用、临床应 用和主要不良反应;熟悉维A酸类药物的化学结构和分类,异维A酸、阿维A 酸、乙快维A酸酯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了解阿维A酯、芳香甲乙酯、阿达 帕林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3、重点难点:重点:维A酸类药物的基本作用,维A酸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主要 不良反应;维A酸类药物的化学结构和分类,异维A酸、阿维A酸、乙快维 A酸酯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难点:维A酸类药物的基本作用,维A酸类药物的化学结构。4、教学建议:结合维A酸类药物的发展史讲述其在美容方面的应用情况;通过维A酸类药 物的作用机制讲述其临床应用。第二节a-羟酸类1、基本内容:a 一羟酸类药物概述;常用药物:常用药物:甘醇酸、柠檬酸、乳酸、苹果 酸、杏仁酸。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学习,掌握a 羟酸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防治; 熟悉a 羟酸类常用药物的作用特点。3、重点难点:重点:a羟酸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防治。4、教学建议:a 羟酸类药物对皮肤的药理作用是本章的讲述重点;结合a 羟酸类药 物在美容方面的应用讲述其不良反应及防治。第三节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类1、基本内容:微量元素:锌、铁、铜、硒、碘、锯、镒等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 应;维生素类: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酰胺、维生素C等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学习,掌握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在美容及皮肤保健中的应用;熟悉微量元 素和维生素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了解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分类。3、重点难点:维生素类药物在美容及皮肤保健方面的应用;维生素类药物的基本作用、临 床应用和不良反应。4、教学建议:结合生活中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类缺乏症与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类的关系讲述 维生素的生理作用;结合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对机体的重要性讲述维生素在美容方 面的应用。第四节生物制剂1、基本内容:细胞因子:干扰素、表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 子-0、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转移因子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 应;核酸类:瘦素的基本作用;酶类:超氧化物歧化酶、辅酶Q10的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其他:骨胶原、胎盘提取液、透明质酸的基本作用及应用。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学习,掌握生物制剂在美容及皮肤保健中的应用;熟悉生物制剂的作用 特点;了解生物制剂的分类。3、重点难点:重点:细胞因子、酶类、核酸类生物制剂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骨胶原、 透明质酸在美容保健中的应用。4、教学建议:结合现代生物技术发展讲述生物制剂在美容方面的应用;细胞因子、酶类、 核酸类等生物制剂的药理作用是教学的重点,建议结合其在美容方面的应用讲 述。第五章皮肤增白药和着色药1、基本内容:概述:黑素代谢,皮肤的颜色,皮肤色素沉着异常的分类;皮肤增白药:酪 氨酸酶抑制型皮肤增白药:氢醍、氢醍单戊酸酯、熊果昔、N-乙酰-4-5-半胱氨 酸酚、壬二酸、曲酸及其酯化物、葡萄糖胺类、五癸烯酸、不饱和脂肪酸、氨甲 环酸、氨甲苯酸、光甘草定、胎盘提取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非 酪氨酸酶抑制型皮肤增白药:维生素c、a-羟酸类、维A酸类、水杨酸、内皮 素受体阻断剂、过氧化氢、山梨酸钾的作用和应用;皮肤着色药:增加黑素形 成药:补骨脂素及其衍生物、L 一苯丙氨酸、凯林、米诺地尔的药理作用、临床 应用和不良反应;免疫调节剂:肾上腺皮质激素类、环抱素、异丙肌音、左旋 咪喋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纠正细胞内钙紊乱药:钙泊三醇的药 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减轻氧化应激药:假过氧化氢酶和氯化钙的应 用。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氢醒、壬二酸、曲酸和补骨脂素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 用;熟悉熊果甘、光甘草定、抗坏血酸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了解黑素的代谢。 3、重点难点:重点:氢醒、壬二酸、曲酸和补骨脂素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熟悉熊果甘、 光甘草定、抗坏血酸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了解黑素的代谢。难点:曲酸和补骨脂素的药理作用;黑素的代谢。4、教学建议:黑素的代谢是本章节的基础知识,必须讲透;壬二酸、曲酸、抗坏血酸、补 骨脂素是美容临床较为常用的药物,其作用机理、临床应用等讲述全面;光甘草 定是目前较强的皮肤增白药,其作用与其他增白药比较来讲述。第六章治疗座疮药1、基本内容:座疮的形成;治疗座疮药物:抗雄激素药:螺内酯、西咪替丁、丹参酮、 雌性激素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抑制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药; 抗皮脂溢出药:硫酸锌、葡萄糖酸锌、甘草锌、筑氧毗咤锌、硫化硒的药理作 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抗微生物药:米诺环素、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林 霉素、过氧苯甲酰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常用治疗座疮药物的分类及药理作用,过氧苯甲酰、 螺内酯等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熟悉瘗疮的发病机制和分类,抗生素类药物、 雌性激素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了解锌制剂和硫化硒的临床应用和 不良反应。3、重点难点:重点:座疮的发病机制和分类;常用治疗瘗疮药物的分类及各类型作用机制; 过氧化苯甲酸,螺内酯等的药理作用、应用和主要不良反应。难点:瘗疮的发病机制。4、教学建议:掌握瘗疮的发病机制是理解治疗座疮药物的基础,应做为重点来讲解清楚; a-羟酸类药物、维A酸类药物在前面的相关章节已经讲过,这里不用费太多时 间讲述。第七章减肥药1、基本内容:概述:肥胖及其病因、肥胖的治疗。肥胖的治疗药物:食欲抑制药:安非拉酮、 瘦素、纳洛酮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抑制消化吸收药:奥利司他、 阿卡波糖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增加能量消耗药:咖啡因;麻黄 碱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减肥药的合理应用:明确治疗目的,严格 掌握药品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防止药物的不良反应。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奥利斯他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用药注意事 项;熟悉肥胖的诊断标准及主要治疗方法,减肥药物的分类及各类药物作用特点; 了解减肥药的合理应用。3、重点难点:重点:奥利斯他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用药注意事项;减肥药物的 分类及各类药物作用特点。4、教学建议:肥胖的病因与机制是学习减肥药作用机制的基础,这部分内容要详细讲解,使学 生充分理解;奥利斯他是现代常用的减肥药,是减肥药中的代表,其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用药注意事项须讲述全面;肥胖的治疗应提倡综合疗法, 即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行为疗法、药物治疗等多方式联合,让学生了解减肥不 能盲目地使用药物治疗。第八章消除瘢痕药一.基本内容:概述:瘢痕的形成与分类,瘢痕增生的生物学基础。消除瘢痕药:促进瘢 痕胶原降解,抑制胶原合成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积雪甘、干扰素、胶原 酶、透明质酸酶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抑制成纤维细胞增生药:维 A酸、秋水仙碱、转化生长因子-B、抗组胺药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改变瘢痕质地药:硅酮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填充瘢痕凹陷药: 注射用胶原、分子交联抑制剂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其他消除瘢痕 药:维生素类、细胞因子的作用和应用。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糖皮质激素、积雪甘、干扰素、胶原酶、H组胺受 体阻滞剂和硅酮的药理作用和应用;熟悉瘢痕的形成和分类;了解瘢痕增生的生 物学基础。3、重点难点:难点:糖皮质激素、积雪甘、干扰素、胶原酶、H组胺受体阻滞剂和硅酮 的药理作用和应用;熟悉瘢痕的形成和分类。难点:瘢痕的形成;瘢痕增生的生物学基础。4、教学建议:结合瘢痕增生的生物学基础讲述消除瘢痕药的作用机制;重点讲解常用消除 瘢痕药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第九章抗过敏药与抗炎药1、基本内容:抗过敏药:抗组胺药: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特非那定、西替利嗪、阿 司咪哇、氯苯那敏、苯海拉明、多塞平、二苯咪哇、西咪替丁、雷尼替丁、酮替 芬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抗5-羟色胺药:赛庚咤、苯嘎咤药理作 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过敏介质阻释药:色甘酸钠、曲尼司特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其他抗过敏药:肝素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抗炎药:非留体类抗炎药:乙氧苯柳胺、抗炎松、皮考布洛芬、丁苯羟酸、口引 味美辛、氟灭酸丁酯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笛体类抗炎药:糖皮 质激素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3、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主要的抗过敏药(特非那定、西替利嗪、阿司咪隆、 曲尼司特等)与抗炎药(抗炎松、皮考布洛芬、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及作用 机制;熟悉抗过敏药与抗炎药的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了解抗过敏药与抗炎 药的研究进展。3、重点难点:重点:抗过敏药(特非那定、西替利嗪、阿司咪喋、曲尼司特等)与抗炎药 (抗炎松、皮考布洛芬、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抗过敏药与抗炎 药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4、教学建议:

    注意事项

    本文(美容药物与化妆品学理论课程教学大纲.docx)为本站会员(太**)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