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苏轼小学必背古诗 苏轼的古诗30首.docx

    • 资源ID:93883980       资源大小:26.19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苏轼小学必背古诗 苏轼的古诗30首.docx

    苏轼小学必背古诗苏轼的古诗30首苏轼(1037 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土。 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郊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 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 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 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 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土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 和东坡乐府等。1,阳关曲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鉴赏:这首词从月色的美好写到“人月圆”的愉快,又从今年此夜推想明年中 秋,归结到别情。形象集中,境界高远,语言清丽,意味深长。阳关曲原 以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为歌词,苏轼此词与王维诗平仄四声,大体结合,是 词家依谱填词之作。千古名句: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鉴赏:这首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的第三年,即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九月。元丰三年(1080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谪贬黄州(今湖北黄冈),住 在城南长江边上的临皋亭。后来,又在不远处开垦了一片荒地,种上庄稼树木, 名之曰东坡,自号东坡居士。还在这里筑屋名雪堂。对于经受了一场严重政治迫 害的苏轼来说,此时是劫后余生,内心是忿懑而痛苦的。但他没有被痛苦压倒, 而是表现出一种超人的旷达,一种不以世事萦怀的恬淡精神。有时布衣芒履,出 入于阡陌之上,有时月夜泛舟,放浪于山水之间,他要从大自然中寻求美的享受, 领略人生的哲理。这就是此词的创作背景。14,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千古名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鉴赏:这首记事抒怀之词作于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当时是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词人与朋 友春日出游,风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狈,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 缓步而行。15,浣溪沙游薪水清泉寺游新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千古名句: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鉴赏:这首词是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三月作者游新水清泉寺 时所作,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任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靳水, 县名,即今湖北滴水县,距黄州不远。东坡志林卷一云:"黄州东南三十里 为沙湖,亦日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 遂往求疗。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新水郭门外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 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这里所指的歌,就是这首词。16,蝶恋花春景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千古名句: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鉴赏:词人写了春天的景,春天的人,而后者也可以算是一种特殊的景观。 词人意欲奋发有为,但终究未能如愿。全词真实地反映了词人的一段心理历程, 意境朦胧,令人回味无穷。17,减字木兰花立春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与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千古名句: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鉴赏:此词作于元符二年(1099)。苏轼在惠州贬所得到责授琼州别驾昌化军安置,不得签书公事的命令,于绍圣四年(1097)四月十九日离开惠州,七 月二日到昌化军(今海南脩州市)贬所。这首词为元符二年立春所写春词。18,西江月梅花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素面翻嫌粉洗,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千古名句: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鉴赏:此词当作于绍圣三年(1096年)。据耆旧续闻、野客丛书记载,此词乃苏轼为悼念死于岭外的歌妓朝云而作。作者创作这首词时大约60 岁,人生观已经很成熟了,经历了那么多患难,他始终没有改变,越来越坚持做 自己。不过,虽然他的心态已经能很好的应对外界的各种风雨,但命运的无常并 不会因为他的坚强就减少对他的打击朝云故去了,他暮年最心爱的女子离开 他了,从此他的爱情情怀随着朝云的离去也一去不返。苏轼虽在政治上屡遭磨难, 但是在与朝云的爱情生活上还是很幸福的。作品在这种背景下被创作出来,集中 吐露了这些感情。19,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千古名句: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鉴赏:此词以美的意象,给人以极高的艺术享受。词中美好蕴藉的意象,是 作者的感情与外界景物发生交流而形成的,是词人自我情感的象征。那千里湖山, 那一江明月,是作者心灵深处缕缕情思的闪现。20,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千古名句: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 又何妨!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鉴赏:这首词作于公元1075年(神宗熙宁八年),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 城)任知州。这是宋人较早抒发爱国情怀的一首豪放词,在题材和意境方面都具 有开拓意义。词的上阙叙事,下阙抒情,气势雄豪,淋淳酣畅,一洗绮罗香泽之 态,读之令人耳目一新。首三句直出会猎题意,次写围猎时的装束和盛况,然后 转写自己的感想:决心亲自射杀猛虎,答谢全城军民的深情厚意。过片以后,叙 述猎后开怀畅饮,并以魏尚自比,希望能够承担起卫国守边的重任。结尾直抒胸 臆,抒发杀敌报国的豪情:总有一天,要把弓弦拉得像满月一样,射掉那贪残成 性的"天狼星",将西北边境上的敌人统统一扫而光。这首词在偎红倚翠、浅斟低 唱之风盛行的北宋词坛可谓别具一格,自成一体,对南宋爱国词有直接影响。作 者对此阕也颇感自豪,在与鲜于子骏书中,他曾说此词"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自是一家"。可见这首词可能是作者第 一次作豪放词的尝试。21,西江月顷在黄州顷在黄州,春夜行薪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 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书此语桥柱上。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骋骄,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千古名句:障泥未解玉骋骄,我欲醉眠芳草。鉴赏:此词作于苏轼贬谪黄州期间。公元1079年(元丰二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苏轼生活史的转折点,这飞来横灾彻底地粉碎 了苏轼希图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然后功成身退的幻想。从此以后,苏轼看清了官 场的黑暗、世态的炎凉。但苏轼没有被痛苦压倒。他住在黄州临皋亭。后来又在 不远处开垦一片荒地,种上庄稼树木,名之日"东坡"。他有时布衣芒帽,出入于 阡陌之上;有时月夜泛舟,放浪于山水之间:表现出一种超人的旷达,一种不以 世事萦怀的恬淡精神。沉重的政治打击使他对社会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反映在创 作上的思想感情和风格都有明显的变化。在这期间他创作了很多优秀作品,此词 是其中之一。22,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统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千古名句: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鉴赏:苏轼至徐州前已转职杭州、密州等地,政治上对王安石变法的孤愤, 仕途上因频繁迁调而带来的孤寂之感,都时时向他袭来。公元1078年(宋神宗 元丰元年)十月的一个夜晚,苏轼宿于燕子楼,一个旖旎缠绵的梦境,让他顿悟 人生的真谛。"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行香子) 他的灵魂从梦境中得到了净化和升华。醒来后十分感慨,写下这首别具意境的佳 作。23,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 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千古名句: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鉴赏:这首咏物词约作于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时为苏轼因"乌台诗 案”被贬谪居黄州的第二年。章窠,是苏轼的同僚和好友。他作有咏杨花的水 龙吟燕忙莺懒芳残,原词曰:"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杨花飘坠。轻飞乱舞, 点画青林,全无才思。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 依前被风扶起。兰帐玉人睡觉,怪青衣,雪沾琼缀。绣床渐满,香球无数,才圆 却碎。时见蜂儿,仰黏轻粉,鱼吞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24,少年游(重阳)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菊花须插满头归。酩酊但酬佳节了。云蟒。登临不用怨斜晖。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千古名句: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鉴赏:自古至今。晋潘岳西征赋:“古往今来,邈矣悠哉。"唐李顽古 行路难诗:"鲁连所以蹈东海,古往今来称达人。"元金仁杰追韩信第三折: "想古往今来,多少功臣名将,谁不出於贫寒碌碌之中。"红楼梦第四二回: "虽然住了两三天,日子却不多,把古往今来没见过的,没听见的,都经验过了。" 郭小川乡村大道诗:”古往今来的旅人哟,谁不受够了它们的颠簸!”25,阮郎归初夏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沈烟。棋声惊昼眠。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千古名句: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鉴赏:词中的少女形象,与一般闺情词中疏慵倦怠、孤闷愁苦的女性形象截 然不同,充满了美好清新的勃勃生机和青春气息,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作品 中活泼健康的少女形象,与初夏时节富有生气的景物、环境,构成了一种和谐、 清丽、灵动的情调,令人流连忘返。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千古名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鉴赏: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 由。"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 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公元1074 年(熙宁七年)苏轼差知密州。至U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公元1076年26,西江月重九点点楼头细雨。重重江外平湖。当年戏马会东徐。今日凄凉南浦。莫恨黄花未吐。且教红粉相扶。酒阑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间今古。千古名句:酒阑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间今古。鉴赏:楼外点点细雨飘洒,映得江上烟雨重重。遥记起当年,在东徐相会戏 马,看今天,我独自一人在南浦,分外凄凉。不要怨恨黄花未吐露芬芳,不如依傍身边女子。酒兴阑珊,无须看那茱萸, 古今事不过在俯仰之间而已。27,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傀佳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千古名句: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鉴赏:这首词是作者贬官在黄州(今湖北黄冈)时作的。快哉亭,在黄州的 江边,张怀民修建。怀民名梦得,又字偲侄,当时也贬官在黄州,与苏轼的心境 相同,二人交往密切。作者不仅欣赏江边的优美风景,而更加钦佩张的气度。所以他为张所建的亭起名为“快哉亭”。其弟苏辙还为此亭写了黄州快哉亭记。苏辙的这篇散文和苏轼的这首词,可以当作互补互注的姐妹篇来读。28,沁园春孤馆灯青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摘锦,朝露溥溥。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千古名句: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鉴赏:苏轼与其弟苏辙兄弟情深,任杭州通判期间,其弟在济南为官,相思 甚切,为接近亲人,向朝廷请求到密州任职,得准改任密州知州,熙宁七年(1074) 起程赴密州。这首词便作于由杭州移守密州早行途中。苏轼是怀着矛盾复杂的心 情前往密州的。由于与新法派的矛盾,朝中难以立足。赴密途中,触景伤情,凭 鞍沉思,思绪万千,不禁感慨唏嘘,通过词作,把胸中块垒一古脑儿向子由倾吐。29,满江红怀子由作清颍东流,愁目断、孤帆明灭。宦游处、青山白浪、万重千叠。孤负当年林下意,对床夜雨听萧瑟。恨此生、长向别离中,添华发。一尊酒,黄河侧。无限事,从头说。相看恍如昨,许多年月。衣上旧痕余苦泪,眉间喜气添黄色。便与君、池上觅残春,花如雪。千古名句:孤负当年林下意,对床夜雨听萧瑟。鉴赏:苏轼词编年校注中册第六九六页满江红怀子由作:"元祐六 年辛未(一O九一)八月,作于东京赴颍州军事知州途中。按:细品词意,此词 为怀念胞弟,追感前约,厌于官场倾轧,企盼退闲之乐而作,与苏轼诗集卷 三感旧诗所写情事相吻,当为同时之作。30,满庭芳归去来兮元丰七年四月一日,余将去黄移汝,留别雪堂邻里二三君子,会仲览自江东 来别,遂书以遗之。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翦柔柯。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千古名句: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鉴赏: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因"乌台诗案"而谪居黄州达五年之久的苏 轼,接到了量移汝州(今河南临汝)安置的命令。邻里友人纷纷相送,苏轼作此 词以示告别。南宋周辉清波杂志论曰:"居士词岂无去国怀乡之感,殊觉哀 而不伤。”此评正适合于阐释这首词的情感特征。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弟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 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千古名句: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鉴赏:诗人苏轼先在船中,后在楼头,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 云翻、雨泻、风卷、天晴,写得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读 起来,你会油然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自己也在湖心经历了一场突然 来去的阵雨,又来到望湖楼头观赏那水天一色的美丽风光。4,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一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千古名句: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鉴赏:苏轼于宋神宗熙宁四年至七年(10711074)任杭州通判,曾写下大 量有关西湖景物的诗。这组诗作于熙宁六年(1073年)正、二月间。5,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水光敝谶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千古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鉴赏:苏轼于宋神宗熙宁四年至七年(10711074)任杭州通判,曾写下大 量有关西湖景物的诗。这组诗作于熙宁六年(1073年)正、二月间。6,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橘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千古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鉴赏:这首词是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谪居黄州时所写,当时作者四十七岁,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余。苏轼由于诗文讽喻新法,为 新派官僚罗织论罪而被贬,心中有无尽的忧愁无从述说,于是四处游山玩水以放 松情绪。正巧来到黄州城外的赤壁(鼻)矶,此处壮丽的风景使作者感触良多, 更是让作者在追忆当年三国时期周瑜无限风光的同时也感叹时光易逝,因写下此 词。7,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千古名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鉴赏:苏东坡十九岁时,与年方十六的王弗结婚。王弗年轻美貌,且侍亲甚 孝,二人恩爱情深。可惜天命无常,王弗二十七岁就去世了。这对东坡是绝大的 打击,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苏轼在亡妻王氏墓志铭里说:"治平二年(1065)五月丁亥,赵郡苏轼之妻王氏(名弗),卒于京师。 六月甲午,殡于京城之西。其明年六月壬午,葬于眉之东北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 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于平静语气下,寓绝大沉痛。公元1075年(熙宁八年),东坡来到密州,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了这首“有 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陈师道语)且传诵千古的悼亡词。8,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千古名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鉴赏: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 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 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 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 年五月间。9,少年游润州作去年相送,馀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恰似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千古名句: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鉴赏: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三月底、四月初,任杭州通判的苏轼因赈济灾民而远在润州时(今江苏镇江)。为寄托自己对妻子王润之的思念之情,他写下了 这首词。此词是作者假托妻子在杭思己之作,含蓄婉转地表现了夫妻双方的一往 情深。10,浣溪沙端午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千古名句: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鉴赏:本篇描写妇女欢度端午佳节的情景。上篇描述她们节日前进行的各种 准备,下篇刻画她们按照民间风俗,彩线缠玉臂,小符挂云鬟,互致节日的祝贺。11,鹏鹃天林断山明竹隐墙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千古名句: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鉴赏:庄子刻意篇说:"其生若浮,其死若休。"苏轼的这种消极思想, 就是受庄子思想的影响。"又得浮生一日凉"中的"又"字,分量很重,对揭示主题, 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表现词人得过且过、日复一日地消磨岁月的消极情绪。总观全词,从词作对特定环境的描写和作者形象的刻画,就可以看到一个抑 郁不得志的隐者形象。12,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缭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千古名句: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鉴赏:此词为作者在徐州写的五首浣溪沙中的一首,描述他在乡间的见 闻和感受。作品在艺术上颇具匠心,词中从农村习见的典型事物入手,意趣盎然 地表现了淳厚的乡村风味。清新朴实,明白如话,生动真切,栩栩传神,是此 词的显著特色。这首词既画出了初夏乡间生活的逼真画面,又记下了作者路途的经历和感受, 为北宋词的社会内容开辟了新天地。13,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毅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千古名句: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注意事项

    本文(苏轼小学必背古诗 苏轼的古诗30首.docx)为本站会员(太**)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