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信访工作存在的问题.docx
信访工作存在的问题信访工作存在问题人事信访工作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近年来,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民民主意识的增强干 部职工利益冲突和观念碰撞等问题引发的各类矛盾不断显现,并大量 通过信访渠道表现出来,使人事部门面临较大信访工作压力,人事信 访工作形势严峻。一、人事信访工作存在问题1、信访总量大,任务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近年来, 人事部门接收、接访干部群众的来信、来访不断增加,不得不花费大 量精力去处理,加重了人事部门的工作负担。而且信访所反映的内容 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如党政机构改革、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引发的人员分流和安置问题,早期国有集体企业离岗辞退人员的社保 问题,有些问题往往既无现成的相关政策法规可以依据,也无解决的 成功先例可以借鉴,处理稍有不当,就会影响社会稳定。2、涉及经济利益的诉求问题突出,解决难度大。当前干部工资 福利、企业军转干部解困、机构改革人员安置、干部身份确认等方面 的信访问题较突出,涉及特定群体最现实的、最直接的经济利益。由 于这类信访事件牵涉面广、时间跨度长、政策性强,人事部门难以给 予一个明确的答复,难以在短时间内彻底解决。3、上访呈组织化、连锁化和择机化。大多数干部群众集体上访 事先有预谋、有策划,有核心人物、统一的口径。不同地区的干部职 工为谋求共同利益串联上访:而且他们惯于选择在党和国家重要政治活动日、节假日和重要场所进行上访,以制造影响,向党政机关施压。如在两代会、国庆节、元旦期间,都是信访活动高发期。二、人事信访问题的原因分析1、人事制度和机构改革产生的矛盾和负面影响而引发上访。近 几年来,机关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党政机构改革、农村税费改革、 医疗保险改革等各项改革的不断推进,冲击着部分人的切身利益。产 生了诸如人员安置、分流下岗、经济补偿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一些干 部职工思想观念未能及时转变,心态失衡,产生逆反心理而上访。同 时,一些改革政策可操作性不强,一些改革配套政策相对滞后,对改 革产生的新问题缺乏预见性,致使一些涉及干部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未能得到及时有效解决,从而引发干部群众上访。2、政策法规的更新,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无法在现有政策下得以 妥善解决。随着改革的深入,一些人事政策法规不断更新替代,新旧 政策具体程序和做法上的差异,使到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按当时政策可 以解决,但按新政策却不能解决,一部分人企图钻政策空子,要求按 新政策解决而不断上访诉求。此外,尽管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在当时已 按政策作出明确规定,但现在当事人在趋利心理作用下,又要求“翻 案”,重新处理而上访。3、个别干部群众不懂政策法规,存在偏激心理,屡次上访反映 和申诉。一些干部群众“信访”不“信法”,认为“大闹大解决,小 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只有上访才能解决问题,将一些本应通过 司法程序去解决的问题推到人事部门解决。更有甚者,一些信访人存 在心理、精神方面的缺陷,产生偏激心理,为达个人目的,夸大事实 反映问题,提出与政策法规相悖的要求,执意按自己意志去解决,从 而出现了信访“顽固户、钉子户” 04、人事信访工作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一些人事干部特别是 基层人事干部对国家人事政策学习不深,理解不透,掌握政策有偏差, 未能对上访者作出较合理的解释,或不按规定答复,造成越级上访。 二是一些单位化解人事矛盾和纠纷的能力不强,思想不够重视,认为 这是人事编制部门的事情,将问题上交,许多应在本单位解决的问题 没有得到有效解决,造成重访、缠访、集体访增多。三是人事信访机 制不够完善,下级与上级、基层与机关、人事部门与非人事部门之间 未能形成整体合力。三、做好当前人事信访工作的措施和办法(一)深化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人事信访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1、要强化守土有责、接访为民的意识。人事部门作为政府的重 要组成部门,面对复杂的信访形势,能不能做好信访工作,直接体现 政府的执政能力。如果一个地方的人事信访不正常,信访问题成堆, 干部上访不断,势必影响和干扰改革发展。人事部门必须坚守阵线, 增强执政为民、接访为民的意识,确保在干部管理上不出“乱子”。2、要强化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意识。人事部门要主动适应新 形势发展的需要,正确处理干部群众的内部矛盾,协调平衡干部职工 的利益关系,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努力维护社会稳定,在构建和 谐社会中发挥独特作用。人事部门要克服信访工作繁杂、厌倦、影响正常工作的错误思想和认识,树立发展是政绩,稳定也是政绩的观念,把人事信访工作纳入人事工作的重要内容,积极主动去做好信访工作。3、要从密切党群、干群的高度去认识信访工作。人事信访工作 是党的干部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书记强 调,不重视信访就是对干部群众没有感情。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 务的宗旨,解决好干部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从而密切党同人民群众 的联系,树立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二)要切实抓好信访各个环节工作,努力解决信访突出问题。1、要在抓好解决首次来信来访问题上下功夫。要采取信访首问 首办责任制的方法,对首次的来信来访,由接信或接访人专人专办到 底,专人跟踪落实,办结汇报。对反映较简单的问题,能直接处理的, 则采取电话联系、约谈信访人等形式及时处理。需协调才能处理的, 要积极与其他部门如劳动、社保、财政沟通,联合处理。要严格执行 首次来信来访程序,按信访条例的要求去答复,力争首次来信来 访告知率、交办率和办结率达到100%,防止相互扯皮、处理拖沓或 不当而产生复访。2、要在抓好解决信访热点难点问题上下功夫。人事部门要采取 有力措施,迅速摸清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存在的信访突出问题和 群体性事件隐患,重点抓住信访老户、钉子户,抓好历史遗留问题的 解决,如早年镇党政机构改革、事业站所的改革、企业军转干部解困 等问题。要健全和完善信访联查联办制度去应对信访热点难点问题。要充分发挥人大、政协、信访、专项工作小组及有关职能部门督查督办的作用,提高处理信访突出问题的可信性、有效性和针对性。3、要在抓好防范信访源头上下功夫。政府每出台一项人事政策 法规,每进行一次人事制度改革、机构改革,人事部门都必须超前工 作,认真调查研究,充分征求干部职工的意见,充分考虑干部职工的 承受能力,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分析干部职工可能出现的思想情绪, 收集干部职工的工作、思想、生活等方面的信息,了解他们的思想动 态,信访动态,积极预防,切实做到摸得准、抓得早、控得住,力求 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三)建立良好的信访秩序,提高信访工作整体水平。1、以深入贯彻实施信访条例为契机,推动信访工作规范化 建设。信访条例是规范信访工作、维护信访秩序的重要行政法规。 人事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实施这一条例。要建立人事信访工作机 制,规范工作程序,要建立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联席会议 制度,把各有关职能部门纳入其中,形成合力,营造统一领导、部门 协调、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信访工作格局。要抓紧制定与信访条 例相配套的、符合部门实际的规定、办法,切实把信访条例的 各项规定落到实处。2、加大依法治访力度,规范信访秩序。要建立健全领导接访日、 领导下访和领导阅批来信制度,逐步开通电子信箱、投诉电话和负责 人专线电话,拓宽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要尽快建立人事部门上下级 之间,与同级政府部门之间互联互通的信息系统,逐步开通网上信访、 网上信访事项查询、网上答复和网上政策解释宣传新业务,为信访人 在当地信访提供方便。要深入开展信访法制宣传活动,让干部群众依 法维护自身权益,合法表达合理诉求。对无理取闹、寻衅滋事的非正 常信访活动,坚决依法处理,决不能让“信上不信下、信利不信理、 信访不信法”的错误思想和行为蔓延。3、加强对上访干部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把 解决诉求问题与解决思想问题结合起来,把依法按政策办事与以情以 理感化结合起来,用人性化、法制化的思维处理信访问题。要认真做 好上访者的思想教育工作,教育他们要识大局、顾大体,不断提高他 们的思想认识和觉悟,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四)加强人事部门自身建设,提高做好信访工作的能力一是努力提高学习创新能力。人事部门要以打造学习型部门为目 标,加强学习和调查研究,掌握人事信访的各项规律。通过学习创新 观念、创新思路、创新机制,对现有的信访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和工 作手段加以改进,如信访人员的电脑化管理、网上信访,逐步实现信 访管理的科学化。二是努力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增强法制观念和依法 行政理念,认真学习掌握人事政策法规,深入贯彻行政许可法、 公务员法和信访条例,自觉运用法律手段管理人事编制事务, 确保自身不因违反人事政策法规而成为投诉对象。三是努力提高应对 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的能力。要时刻保持高度的敏感性、主动性, 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提高用唯物辩证法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提 高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能力,提高协调处理信访问题和应对复杂局面 的能力,努力成为做好信访工作的行家里手,全面提升人事信访工作 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