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教学设计.docx
附件:教学设计方案模版教学设计方案课程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课程标准理解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概念,探索并证明线段的垂直平分 线的性质定理教学内容 分析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是在学习了三角形全等、轴对称图形的基础 上,对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做进一步的探究,也是学习等腰三角形 和圆的确定等方面的知识的重要基础,在我们实际生活中也有着 广泛的实际应用,因此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教学目标1.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2.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解决数学问题学习目标学会应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解决数学问题学情分析从八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来说,正处于由直观形 象思维向以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一个关键期,还没有形成比较成 熟的抽象逻辑思维方式,一方面要运用生动直观的故事或形象, 引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学生们的自主探索,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 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给学生创造发表见解和意见的条件 和机会,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重点、难点重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难点:灵活应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解决数学问题教与学的媒 体选择教学平台,PPT、几何画板课件课程实施 类型偏教师课堂讲授类V偏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类备注教学活动步骤序号名称课堂教学环节/ 学习活动环节长度1定理的引入教师讲述52定理的证明学生合作探索103定理的应用学生独立完成104小结与练习师生互动155教学活动详情教学活动1:定理的引入活动目标理解什么是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开门见山: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与这条线段的距解决问题2、理解知识:(1)什么是线段垂直平分线?(2)什么相等? (小(二二)数学方法:证相等,常全等技术资源PPT课件一使学生能直观理解性质常规资源黑板,三角板活动概述教师讲述,个别提问教与学的策 略讲授法反馈评价清楚地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内容教学活动2:定理的证明活动目标如何证明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解决问题理论证明你能证明这一结论吗?如图(1),直线MN_LAB,垂足是0, A0=B0,点P在MN上。求证:PA = PB几何语言表示为:VMN AB AO/.PA PB技术资源常规资源活动概述教与学的策反馈评价,PA PBPPT课件一使学生能直观理解性质黑板,三角板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分析,归纳合作交流教学活动3:定理的应用教学活动3:定理的应用活动目标活动目标应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解决简单问题解决问题解决问题cm1 .如图,直线L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AB= 6cm,则A0=2 .如图,MN±AB, AN=BN, MA=8cm,贝U MB二cm(1)3 .如图,AM是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AC=6cm, BM=4cm,则AB=AB=cm, CM=cm4.如图,4ABC中,DE垂直平分AC, ZC=40° ,(1) ZCAD=(1)讲练法反馈评价掌握了知识应用的方法、技巧评价量规教师 教学 以及 学生 行为 80 分教学目 标(5分)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 值观为教学维度。4准确、具体,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内 容(5分)教学内容充实,有一定的目标和任务4创造性地处理教材,适时拓展,分量、深度 适当,重点突出教学组 织(10 分)运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创设有利于学生 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教学情境,10注重过程教学,课堂调控得当,重视学生的 知识建构过程,促进学生发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好,注意集中学生注意 力,引导开拓创新。教学方 法(10 分)教法灵活多样,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大胆 质疑,合作学习。9教学设计新颖,有创新,善于设置和提出问 题,问题体现思维的梯度,善于激活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面向全体学 生,采用分层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 创新能力。正确处理好课堂上“讲”的度,充分体现学 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能合理使用多媒辅助教学,多媒体与教学内 容有机整合。善于思 考(15 分)能大胆提出问题或质疑,积极参加讨论,提 出自己的意见。对问题有独特的见解,能创造性 地解决问题。14主动实 践(15 分)主动学习意识,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参与面 广。运用各种形式表现自己对问题或课文的理解 与感受。14交往合 作(20 分)乐于与老师、同学交往。尊重老师、同学, 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善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互 相合作,气氛活跃。18教学语 表达(8分)教学语言标准流利,富有感染力,教态亲切 自然7教师 基本功 (20)板书(4分)规范、工整、有序3教学个性(8 分)具有个性化的教学风格7总分90其它参考书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