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pdf
2022年初中毕业升学第二次模拟试题化学考生须知:1.作答前,请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相应位置,并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等有关信息。2.答题内容一律填涂或写在答题纸上规定的位置,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本试题共8 页,四大题,17小题,满分5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0-16 S-32 Ba-137 Mg-24 Fe-56 Cu-64Zn-65 Ag-108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8题,每题2 分,共 16分)1.下列环境问题主要由水污染引起的是A.臭氧空洞 B.酸雨 C.土壤板结 D.赤潮【答案】D【解析】【详解】A.臭氧空洞是由于排放到大气中的氟利昂造成的,属于空气污染,不合题意;B.酸雨是由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与雨水结合形成的,属于空气污染,不合题意;C.土壤板结是化学肥料使用过多引起的土壤污染问题,不合题意;D.赤潮是排放到水中的磷、氮元素含量过高,造成水质恶化形成的水污染问题,符合题意。故选D。2.下列图示过程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空气羹a 1 液 态 空 气 空 气 液 化 B._ _ _ _ _ 局压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I_I _ J=L 投药消毒宗力自自来水净化吸附池 配水泵C.检验氢气纯度D.白烟浓氧水,浓盐酸探究分子特性【答案】A【解析】【详解】A.空气在低温和高压条件下变为液态空气,只是状态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活性炭吸附,只是将杂质吸附在活性炭表面,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投药消毒,发生了蛋白质变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检验氢气纯度,氢气燃烧生成了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氨气和氯化氢反应生成了氯化铉白烟,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Ao3.世卫组织(WHO)发表声明称,地塞米松(C22H29FO5)可有效挽救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生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塞米松属于氧化物B.地塞米松由22个碳原子、29个氢原子、1个氟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C.地塞米松由4种元素组成D.地塞米松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2:5【答案】C【解析】【详解】A.地塞米松是由C.H、F、。四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B.地塞米松由地塞米松分子构成,每个地塞米松分子由22个碳原子、29个氢原子、1个氟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C.地塞米松由C.H、F、O四种元素组成,符合题意;D.地塞米松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x22):(1 6 x5)=33:8,不符合题意。故选C。4.已知I:白磷、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240。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装置中夹持仪器已略去),将一定量的白磷、红磷分别浸入80热水中,白磷、红磷均不燃烧。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水中白磷和红磷均不燃烧,说明白磷、红磷均不是可燃物B.若升高右侧漏斗至红磷露出水面,便可观察到红磷燃烧C.若升高左侧漏斗至白磷露出水面,便可观察到白磷燃烧,对比在水中白磷不燃烧的现象,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D.白磷在常温下不能保存在水里【答案】C【解析】【详解】A.白磷和红磷均属于可燃物,水中白磷和红磷均不燃烧是因为都没有与氧气接触,错误;B.红磷的着火点是2 4 0 C,而热水的温度是80,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所以若升高右侧漏斗至红磷露出水面,红磷也不会燃烧,错误;C.若升高左侧漏斗至白磷露出水面,接触氧气,便可观察到白磷燃烧,对比在水中白磷不燃烧 现 象,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正确;D.白磷在常温下空气中极易氧化而燃烧,所以要保存在水中,隔绝氧气,白磷不溶于水,不与水反应,错误。故选C。5.工业上可以将甲烷和二氧化碳两大温室气体转化为具有工业价值的合成气。用CHa和CCh制取合成气过程中会产生积碳,如下图是抗积碳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数目不变C.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均改变D.Ni基双金属在该反应中可重复使用【答案】D【解析】Ni【分析】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反应是C H 4+C O 2=2H 2+2C O。【详解】A.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是置换反应,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所以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错误;B.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发生变化,错误;C.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均为-2 价,没有发生变化,错误;D.由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N i基双金属催化剂可重复使用,正确;故选D。6.研究和学习化学,有许多方法。下列方法中所举示例正确的是选项方法示例A观察法通过观察区分软水和硬水B分类法根据受热后的变化,可将塑料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C归纳法氯化钠、硝酸钾溶液都呈中性,归纳出盐溶液都呈中性D类推法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也可分A.A B.B C.C D.D【答案】B【解析】【详解】A.软水、硬水都是无色的;软水能使肥皂水的泡沫多,而硬水中的肥皂水泡沫少、浮渣多,通过实验可以区别,错误;B.加热时熔化,冷却后变成固体,加热后又可以熔化,冷却后又变成固体叫热塑性;一经加热成型,受热也不熔化称为热固性,根据塑料受热后的性质不同进行分类的;正确;C.由于碳酸钠也是盐,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因此盐溶液都呈中性的说法是错误的;错误。D.分子与原子的根本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错误。故选B。7.下列实验方案正确的是选项实验内容实验方案A分离木炭粉和氧化铜在空气中灼烧至固体质量不再变化B检验食盐中是否添加碘酸钾加入淀粉溶液C鉴别浓H2s04和稀H2s04打开瓶盖,观察是否有白雾D除去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盐酸加热蒸发法A.A B.B C.C D.D【答案】D【解析】【详解】A.在空气中灼烧至固体质量不再变化,氧化铜不变化,但是木炭粉灼烧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无法再分离出木炭,错误;B.因淀粉遇碘单质变蓝,碘 酸 钾(化合物)中的碘元素不能使淀粉变蓝,错误;C.浓 H 2 s 具有吸水性,浓 H2s04稀 H 2 s 都不具有挥发性,打开浓H2s。4稀 H2s04的瓶盖,都没有白雾,错误;D.盐酸具有挥发性,加热蒸发法除去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盐酸,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正确。故选D。8.小明将未经砂纸打磨的铝条放入盛有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容器内压强和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AB 段发生的反应是 2A1+6HC1=2A1C13+3H2 TB C D 段压强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温度C.氢气的质量:C 点口点D.D 点表示化学反应刚好停止【答案】B【解析】【详解】A.未经砂纸打磨的铝条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放入盛有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氧化铝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AB段发生的反应是A12O3+6HC1=2A1C13+3H2O,错误。B.因为铝与稀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C点时已经完全反应,C点后压强减小,是反应后温度降低,正确。C.氢气的质量:(2点=口点,因为C点时完全反应,错误。D.由图像可知,C点压强最大,C点表示化学反应刚好停止,错误。故选B二、填空与简答(本大题共6 题,每空1分,共 19分)9.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许多地方的习俗,粽叶是包粽子的材料之一、(1)箸叶是粽叶的一种,含多种氨基酸,用箸叶包制粽子,可提高粽子中氨基酸含量,氨基酸是人体合成(填营养素名称)的重要原料。(2)个别商贩利用硫酸铜(C u S C M)溶液浸泡陈旧粽叶使之变为青绿色,这对人体有害。有关部门提醒市民可将粽叶用水浸泡,将铁钉(F e)放入浸泡液中,根据铁钉是否变红进行检验,写出该方法相关的化学方程式:o【答案】(1)蛋白质(2)F e+C u S O4=F eS O4+C u【解析】【小问1 详解】氨基酸是人体合成蛋白质的重要原料;【小问2详解】在金属活动顺序里,铁在铜的前面,能把铜从硫酸铜溶液中给置换出来,化学方程式为:F e+C u S O 4=F eS O 4+C u 1 0.随着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日益增长,可燃冰的开采、氢气的开发和利用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国在可燃冰的试开采方面已取得重大突破,形成了国际领先的新型试采工艺。(1)可燃冰主要含甲烷水合物,写出甲烷的化学式 o(2)工业上利用水的电解生产氢气和氧气,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实验装置。产生氢气的试管是(填“1”或“2”)。(3)氢气不便于贮存,可将其转化为固态氨化物(如氢化钠等)。氢 化 钠(N a H)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该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答案】(1)C H4(2)1(3)N a H +H2O=N a O H+H2 T【解 析】【小 问1详 解】甲烷的化学式是C H*【小 问2详 解】电解水产生的氢气的体积是氧气的2倍,则 图 中 试 管1里是氢气。【小 问3详 解】氢 化 钠(固体)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方程式为:N a H+H2O =N a O H+H2 T。1 1.中国是世界上利用铁最早的国家之一、我国在春秋时期就可以炼出可供浇注的液态生铁,并铸成铁器应用于生产生活。(1)用铁锅炒菜是利用了铁具有良好的 性。(2)古人炼铁使用的是传统的熔炉炼铁法,其过程大致分为造炉、选 矿、熔炼、煨 造。熔炼过程是利用还原剂将铁矿石中的铁还原出来。利用一氧化碳还原磁铁矿炼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o(3)某 工 厂 的 废水中含有M g 2+、F e2+、C u 2+、A g+等离子,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取该工厂废水样品进行下列实验。滤液 若a=b,则滤液中阳离子的组成情况有 种。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填化学式)。高温【答 案】(1)导热(2)Fe3O4+4 C 04 C 0,+3 Fe(3).3#三.Ag、Cu、Fe【解 析】【小 问1详 解】铁锅炒菜利用了铁的导热性。【小 问2详 解】一氧化碳在高温下还原磁铁矿(主要是四氧化三铁)产生铁和二氧化碳,方程式,高温Fe3O4+4CO 4CO2+3Fe。【小问3详解】Zn金属活动性M g Z n Fe Cu Ag 锌和银离子反应,65Zn+C u2+=Z n+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大;锌和铜离子反应,65+2 A g+=Zn2+2Ag216Cu _,反应后固体质量减64Z+Fe2+=Zn2+Fe小;锌和亚铁离子反应,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小;若 2=1银离65 56子完全反应,铜离子部分或全部反应,亚铁离子可能反应,有可能不反应,则滤液中阳离子的组成情况有:镁离子、锌离子;镁离子、锌离子、铜离子、亚铁离子;镁离子、锌离子、亚铁离子。故答案为:3 o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锌一定与Fe?+反应生成Z n?+和铁,此时锌可能用完也可能有剩余:则锌一定与Cu 2+、Ag+反应,将 Cu、A g 全部置换出来,锌可能置换出部分的F e,也可能将Fe 全部置换出;所以滤渣中一定含有Ag、Cu、Fe 1 2.为了便于研究元素的性质,科学家把所有的已知元素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得到元素周期表。请阅读下列元素周期表(部分),并按要求作答。、族周盼三I AIIAIIIAIVAV AVIAVDA023 Li锂6.9414 Be镀9.0125 B硼10.816 C碳12.017 N氮14.018 0氧16.009 F氟19.0010 Ne20.18311 Na钠22.9912 Mg镁24.3113 Al铝26.9814 Si联28.0915 P磷30.9716 S硫32.0617 Cl氯35.4518 Ar氮39.95(1)图中位于第3 周期、V DA族的元素所形成的单质化学式为 o(2)小明同学所画的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元素符号为B r。图中x=,表中表示的微粒中,与 B r 化 学 性 质 相 似 的 元 素 的 名 称 是。(写一个即可)【答案】(1)C1 2(2).7 .氟#氯【解析】【小 问 1 详解】第 3周期、V 1 I A族的元素是氯元素,其形成的单质化学式为C1 2。【小问2详解】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则 3 5=2+8+1 8+x,解得x=7;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对应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叙、氯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为7,化学性质与B r 化学性质相似。1 3.1 92 6 年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使原料N a Cl 的利用率从7 0%提高到9 6%。N a 2c C h 和 N a C l 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溶解度,g36NaiCOs21.5-才 :|!I -0 tl t2温度七(1)t i 时,N a 2c o 3的溶解度是。(2)N a 2c o 3中混有少量的N a C l,提纯N a 2c o 3的方法为。(3)将 t 2时的N a 2c o 3的饱和溶液及N a C l 的饱和溶液均降温至t i,此时N a 2c。3溶液的溶 质 质 量 分 数(填 大 于”“等于“小于”或“无法判断”)N a C l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答案】(1)21.5 g (2)降温结晶(3)小于【解析】【小 问 I 详解】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 r C 时,N a 2c 0 3的溶解度是21.5 g;【小问2 详解】碳酸钠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增大而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所以碳酸钠中混有少量氯化钠时用降温结晶提纯碳酸钠。【小问3 详解】两者的溶解度都随温度降低而减小,将 t 2 C 时的N a 2c o 3的饱和溶液及N a C l 的饱和溶液均降温至t C,两者都会析出晶体,变成口时的饱和溶液,t/C 时,碳酸钠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钠,所以此时N a z C C h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N a C l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 4.图中A H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常用于印染工业和制玻璃、瓷砖的原料,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F是一种可以壮叶的化肥。图 中 表 示 两 端 的 物 质 间 能 发 生 化 学反应,“T”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2)F中 一 定 含 有 的 离 子 是。(3)E物质的类别是(填“酸”、“碱”、“盐”)。(4)写出H-B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答案】(1)烧碱#火碱#苛性钠(2)N H:用钱根离子(3)酸(4)Ca(?+H2O=Ca(OH),【解析】【分析】根据题意:A是碳酸钠;C是碳酸钙;A与B可生成C和D,根据酸碱盐转化,可知B中含有钙元素,D中有钠元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可知B是氢氧化钙,D是氢氧化钠;再结合F是氮肥,D是氢氧化钠与F反应,则F是钱盐;G与氢氧化钠反应,而C碳酸钙可生成G,所以G是二氧化碳;A碳酸钠生成H,H能够生成氢氧化钙,所以H是水;E可以和碳酸钙、碳酸钠反应,所以E为酸。【小问1详解】根据分析,D是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小问2详解】根据分析,F中一定含有铁根离子。【小问3详解】根据分析,E物质的类别是酸。【小问4详解】H-B反应是水和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方程式:C a O+H2O=C a(O H)2 o三、实验与探究(本大题共2 题,每空1分,共 10分)1 5.盐酸是氯化氢气体 水溶液,而氢硫酸是硫化氢气体的水溶液。实验室通常用硫化亚铁(F e S)固体与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硫化氢,硫化氢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硫化氢气体有毒,排放在空气中会污染空气。E F G H(1)仪器的名称是。(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并在试管口塞了一团棉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实 验 室 制 取 硫 化 氢 气 体 应 选 择 的 发 生 装 置 是 (填字母序号)。(4)用F装置收集硫化氢气体,气体从(选 填 a”或 b”)端进入,该装置还需连接(选 填 G”或 H”)装置以防止硫化氢气体泄漏污染空气。【答案】(1)集气瓶(2)2 K M。4 2K2加。4+知。2+。2 T(3)B(4).b .H【解析】【小问1详解】仪器是集气瓶。【小问2详解】用A装置并在试管口塞了一团棉花,制取氧气,则是高镭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产生镭酸钾、二氧化镭和氧气,方程式是:2 K M n O,=+MnO.,+O,T0【小问3详解】实验室通常用硫化亚铁(F e S)固体与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硫化氢,是固体液体不加热的反应,应选用发生装置B。【小问4 详解】硫化氢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用 F 装置收集硫化氢气体,气体从b 端进入;氢硫酸是硫化氢气体的水溶液,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则要连接H 装置,吸收硫化氢防止污染。16.石灰石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为研究石灰石的性质,化学实验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石灰石的分解进行了探究。【实 验 1】取三块形状大小相近的石灰石(长宽厚约为lcmxlcmx0.2cm),一块不加热,另两块分别在酒精灯和酒精喷灯的火焰上加热2 分 钟(假设杂质加热时不发生变化)。探究过程如图所示。不同条件下的实验现象如下表通过甲、乙、丙三组对比实验,得出影响石灰石分解的因素是实验组别实验条件试管B 中的现象甲未加热无明显现象乙酒精灯加热呈浅红色丙酒精喷灯加热呈红色【实验2】丙组实验加热石灰石时,在火焰上方倒扣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的烧杯,石灰水变浑浊,出 现 浑 浊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此实验能否推断石灰石煨烧产生二氧化碳,并说明理由:。【实验3】丙组实验中,向试管B 中逐滴滴入稀盐酸,至红色恰好褪去,轻轻晃动试管,溶液自下而上又变为红色。解释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o【实验4】为检验丙组实验中的石灰石部分分解,设计实验:取研细后的粉末少许于试管中,(补充完整实验方案)。【答案】.反应时的温度 .C a(O H)2+C O 2 y a C 0 3 J+H?。.不能,酒精灯中酒精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上层溶液中的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此时溶液不显碱性,溶液红色消失;氢氧化钙微溶于水,轻轻晃动试管,底部的氢氧化钙溶解于水,又使溶液显碱性,溶液又自下而上变红.滴入稀盐酸,有气体产生【解析】【详解】(1)分析甲、乙、丙三组对比实验,影响石灰石分解的因素是反应时的温度;(2)石灰水变浑浊,因为碳酸钙可以分解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 a(O H +C O2 C a C Oy+H2O;此实验不能推断石灰石煨烧产生二氧化碳,因为酒精灯中的酒精燃烧也会生成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丙组实验中,试管A中主要是氧化钙,加入水,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澄清后,上层是溶液,下层是氢氧化钙固体;试管B中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溶解在水中的氢氧化钙被反应完,酚献红色褪去;又因为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晃动,试管底的氢氧化钙又继续溶解,溶液呈碱性,使酚醐变红,溶液自下而上又变为红色;(4)碳酸钙和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为检验丙组实验中的石灰石部分分解,设计实验:取研细后的粉末少许于试管中,滴入稀盐酸,有气体产生。四、计算(本大题共1题,共 5 分)1 7.某课外活动小组对失去标签的稀硫酸浓度进行测定:取稀硫酸5 0 g 于烧杯中,逐滴滴加1 7.1%的氢氧化钢溶液,烧杯内溶质质量与滴加氢氧化钦溶液质量关系如图1 所示。求该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B a(O H)d /g【答案】根据图像知,氢氧化钢溶液的质量为1 0 0 g 恰好完全反应,故氢氧化物的质量为:1 0 0 g x l7.1%=1 7.1 g;设 5 0 g 稀硫酸中含H2S O4的质量为X。H25O4+98 171x 17.1g=B a S O4 J+2H,0 9171x=9.8gx17Jg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 100%=19.6%50g答:该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 9.6%。【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