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pdf
2022版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三)一、填空题1 .体育与健康教育是实现儿童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2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3 .课程教材要发挥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4 .义务教育课程规定了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学基本要求,体 现 国家意志,在 立德树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5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基础性、健身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等特点。6.随着义务教育全面普及,教育需求从“有学上”转向“上好学”。7.义务教育课程必须进一步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优化学校育人蓝图。8.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网络新媒体迅速普及,人们生活、学习、工作方式不断改变,儿童青少年成长环境深刻变化,人才培养面临新挑战。义务教育课程必须与时俱逃。9.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10.义务教育课程引导学生明确人生发展方向,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1.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和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12.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健康第一”教育理念。13.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充分体现健身育人本质特征,引导学生形成健康与安全的意识及良好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全面发展。14.体育与健康课程依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面向全体学生,落实“教会、勤练、常赛”要求,注 重“学、练、赛”一体化教学。15.体育与健康课程根据学生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整体设计课程内容。16.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现保证基础、重视多样、关注融合、强调运用等理念。17.体育与健康课程根据体育学习实践性和健康教育实用性的特点,强调从“以知识与技能为本”向“以学生发展为空 转变。18.体育与健康课程重视学习评价的激励和反馈功能,注重构建评价内容多维、评价方法多样、评价主体多元的评价体系。1 9 .体育与健康课程评价主体以体育教师为主,鼓励学生、其他学科教师、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中。2 0 .体育与健康课程在高度关注对所有学生进行激励与指导的基础上,针对不同身体条件、运动基础和兴趣爱好的学生因材施教。2 1 .体育与健康课程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立课程目标。2 2.体育与健康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等方面。2 3.运动能力是指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2 4.健康行为是指学生增进身心健康和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综合表现。2 5.体育品德是指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和体育伦理,以及形成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貌。2 6 .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基空运动技能、体能、健康教育、专项运动技能和跨学科主题学习。2 7 .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基本运动技能包括修动性技能、非移动性技能和操控性技能。2 8.健康教育包括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心理健康、疾病预防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安全应与避险五个领域。29.专项运动技能包括球类运动、田径类运动、体操类运动、水上或冰雪类运动、中华传统体育类运动、新兴体育类运动六类。30.跨学科融合一直是学生提高运动能力、学习健康知识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体育的重要方式和途径。31.体育与健康课程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密切联系,不同水平的体育与健康学习也深刻影响着学生身心的成长。32.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体育与健康课程某一水平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33.学业质量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结合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整体刻画,用以反映课程目标的达成度。34.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是教师广泛运用各种资源,选择有效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在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真实情境中形成核心素养的实践活动。35.教师应依据核心素养的内涵、课程总目标与水平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创造性地设计教学和实施课程。36.各校在编制各类教学计划时,应根据不同水平学生的实际,制订明确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目标,整体设计基本运动技能、体能、健康教育、专项运动技能和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教学内容。37.体育与健康课程在教学中,要关注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更要关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育人成效。38.体育与健康课程课程实施计划应从过分关注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转向重视核心素养的培养。39.大单元教学是指对某个运动项目或项目组合进行18课时及以上相对系统和完整的教学。40.教师在制订学习目标和选编教学内容时,既要关注学生体能发展与运动技能学练的外在表现和效果,也要关注学生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态度和价值观。41.体育与健康课程要针对学习目标和学生特点合理选编教学内容。42.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要实现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真正转变。43.体育与健康课程要落实“教会、勤练、常赛”“学生每天校内锻炼1小时、校 外 锻 炼1小时 的要求。44.在教学中,要将教师示范讲解与学生自主学练、合作学练和探究学练有机结合。45.体育与健康课程通过多样化的学习评价,促进学生达成课程目标,发展核心素养。46.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观察、诊断、反馈、引导和激励,以判断课程目标达成度,给教师和学生提供即时、多元的有效反馈,促使学生更积极地学与教师更有效地教。47.评价内容的选择应围绕核心素养,紧扣学业质量,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48.教师应将评价贯穿于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过程。49.师应充分发挥评价的反馈、导向、激励和改进功能,采用口头评价、记录表呈现等不同方式,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帮助学生改进学习。50.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学业水平考试是以学业质量标准、课程内容为依据。51.学业水平考试主要包含实践测试和纸笔测试两种类型。52.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业水平考试以实践测试为主。53.体育与健康课程纸笔测试侧重健康教育、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内容。54.体育与健康课程采取过程性评价与学业水平考试相结合的评定方式,将评定结果作为高一级学校招生录取、地区教育质量评估等参考依据。55.体育与健康课程以“健康第一”教育理念为指导,充分发挥体育与健康教材的育人功能,引导学生科学地进行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56.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材内容的选择、设计及呈现方式要符合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57.体育与健康课程以实践活动为主。58.学生使用的教科书主要呈现健康教育、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等内容,以健康教育内容为主,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内容为辅。59.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材内容设计应体现与不同学科知识的关联及整合,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60.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是落实本标准精神和要求的有效手段与途径,是提高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质量的重要保障。61.教师要树立“教学即研究 的课程意识,在深入学习、准确领会本标准精神和要求的基础上,开展体育与健康教学实践问题研究。62.体育教师应具有良好的师德师风、强烈的敬业精神、崇高的使命感和高度的责任感。63.体育教师应从教书匠向育人者转变,从教学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从技能型教师向高素质教师转变。64.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学业水平考试旨在检测和衡量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结束时的学业成就,反映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状况。三、简答题1.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课程性质。答:(1)体育与健康教育是实现儿童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健全人格品质,提升国民综合素质,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建设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2)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和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具有基础性、健身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等特点,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2.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课程理念。答:(1)坚持“健康第一”(2)落实“教会、勤练、常赛”加强课程内容整体设计。(4)注重教学方式改革。(5)重视综合性学习评价。(6)关注学生个体差异。3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核心素养内涵。答:体育与健康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等方面。4.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总目标。答:(1)掌握与运用体能和运动技能,提高运动能力。(2)学会运用健康与安全的知识和技能,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养成良好的体育品德。5 .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哪些。答: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基本运动技能、体能、健康教育、专项运动技能和跨学科主题学习。6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业质量内涵。答: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体育与健康课程某一水平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是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结合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整体刻画,用以反映课程目标的达成度。本标准依据不同水平学业成就表现的关键特征,将学业质量划分为不同水平,并描述了不同水平的具体表现。7.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目的。答: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观察、诊断、反馈、引导和激励,以判断课程目标达成度,给教师和学生提供即时、多元的有效反馈,促使学生更积极地学与教师更有效地教。8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业水平考试命题设计过程中应注重哪些方面。答:(1)以考查核心素养水平为测试目的。(2)创设贴近生活、具有较强应用性的情境。(3)以结构化的知识与技能为主要命题内容。(4)命题形式以实践测试为主。9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材编写原则。答:(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2)注重以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3)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4)体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特点。1 0.2 0 2 2 版新课程标准有哪些变化答:(1)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2)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4)增强了指导性。(5)加强了学段衔接。1 1.2 0 2 2 版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指导思想?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以人民为中心,扎根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德育为先,提升智育水平,加强体育美育,落实劳动教育。反映时代特征,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义务教育课程体系。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引导学生明确人生发展方向,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