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案集.pdf

    • 资源ID:93899871       资源大小:24.70MB        全文页数:16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案集.pdf

    第一单元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围绕“美丽的大自然”这个主题,选编了 古诗三首 燕子 荷花和 昆虫备忘录这四篇课文。古诗三首选编了三首写景的古诗,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燕子 描绘了充满生机的如诗如画的春天景色,赞美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欢欣之情。荷花描写了“我”夏日去公园看荷花的情景,以 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作者想象丰富,通过描写荷花的清新美丽,表达了热爱荷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昆虫备忘录用生动有趣的,笔调向我们介绍了蜻蜓、瓢虫、独角仙、蚂蚱等昆虫,表达了对大自然和自然万物的好奇与热爱。本 单 元“口语交际”安排了大家交流关于“春游去哪儿玩”的内容。“习作”要 求 写“我的植物朋友”。“语文园地”中,“交流平台”主要是让大家品味一些优美生动的语句,”识字加油站”要求会认9个生字,“词句段运用”主要是帮助大家学会更恰当地运用词语,“日积月累”提供了一首描写江南美景的词让大家积累。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习并积累本单元中的重点字词,做到正确识音、辨字、释义。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默 写 绝句。过程与方法1.这一组课文语言优美,易于朗读背诵,应引导学生在诵读中体会山水景物之美。2.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领悟作者的写作方法,能模仿课文例段写话。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景物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品味诗句,理解诗句句意,指导背诵,积累语言。2.了解景物,想象其美景;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景物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感,受到美的熏陶。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练习理清课文的条理。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习作练习。教学措施1.课前搜集相关资料帮助理解课文,体会课文所描绘的景色。2.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读懂课文。3.着力让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并能结合生活实际分析问题,最后获得自己的体验感受和对问题的正确认识。4.教学时,组织学生围绕“热爱大自然”这个话题展开讨论,使学生获得感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5.使用各种符合课文内容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课时安排 古诗三首2课时 燕子2课时 荷花2课时 昆虫备忘录1课时口语交际:春游去哪儿玩1课时习作:我的植物朋友1课时语文园地1课时1古诗三首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会认6个生字,会 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重点字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默 写 绝句。过程与方法通过看注释、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歌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美丽的春夏景色,受到美的熏陶。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2.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春天景色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感。教学难点通过朗读、想象、观察图片,感受古诗的语言美、音乐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春天的美好。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有很多有名的古诗都是描写春天景色的,比 如 春晓 咏柳 鸟鸣涧等,在你们的印象中,春天的景象是怎么样的呢?(学生交流)这 节课,我们来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它 就 是 绝句。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1.教师范读生.字。重点指导生字中的翘舌音“崇”,边 音“芦”。2.学生在文中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 习“燕、鸳、鸯、梅、芽、溪”时,可以结合图片;学 习“惠、短、泛、减、芦”时,可以用形近字对比的方法;学 习“融”时,可以结合它的多种含义。多义字歌示例:融:春天冰雪融化,人与自然融洽。金融日益发达,共建和谐国家。形近字歌示例:惠:受惠不忘报,恩情要记牢。蕙兰送恩师,穗子随风飘。芦:毛鸵住茅反,专人来看护。炉中烧苣苇,优待惹人无。(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书写指导:“鸳”的“夕”横撇的撇稍长,右上部的竖弯钩要平些。“鸯”的“央”撇、捺都要长些,下部上紧下松,横写得要平。“融”的左部里面一横短,右部收笔略高。“惠”上部稍窄,日 扁宽,下部略大,卧钩圆润。“减”右部斜钩不宜过长,撇短而有力。.“梅”左窄右宽,右部的竖折,竖短折长,中横长。易错提示:“燕”注意上部是“廿”,不要写成“什”。“芦”的下面是“户”,不要少写了一点。(3)归类识字。归类示例:虫一融(融合)一独(独自)一浊(浑浊)心一惠(优惠)一忍(忍受)一忌(忌惮)豆一短(长短)一豉(豆豉)一逗(逗乐)乏一泛(广泛)一硬(针硬时弊)一眨(眨眼)咸一减(减少)一感(感动)一.喊(呼喊)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古诗,把它读正确、读通顺。2.指名读古诗,检查学生读古诗的情况。3.大家一起朗读古诗,巩固生字的认读。4.说说古诗写了什么季节的景象。明确:写了春天的美景。5.用一个词来形容这种景象给你的感觉。明确:生机勃勃。6.杜甫的诗中有画,读一读,结合课本插图,看看诗中画了些什么。明确:日、江山、春风、花草、泥、燕子、,沙、鸳鸯。四、课文研读,突破重难1.学 习“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1)第一、二句中写到的景物分别是什么样的?请结合诗句内容,并发挥你的想象说说看。明确:如(温暖、柔和、明亮)的阳光,(柔柔、温暖、轻轻、轻柔)的春风,(五颜六色、各色各样、火红、金黄、雪白)的花,(嫩绿、绿油油、嫩嫩)的草。(2)以上是诗人看到的景色,那么诗人还闻到了什么呢?明确:花草香。(3)“迟日”是什么意思?明确:春天白天渐长,.所以说“迟日”。(4)请说说一、二句的大意。明确:春天到了,祖国山河变得更加美丽。春风轻轻地吹拂着大地,鲜花盛开,到处弥漫着花儿、草儿的香味。过渡:这春天的景色真是美丽如画,小动物们也被吸引来了。(齐读三、四句)2.学 习“泥融飞燕子,沙暖唾鸳鸯”。(1)“泥融”是什么意思?明确:这里指泥土湿润。(2)小燕子在做什么?.明确:飞来飞去。(3)鸳鸯又在做什么呢?明确:在香甜地睡觉。(4)写燕子和鸳鸯的活动,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明确:这一飞一睡,一动一静,让这个春天充满生机而又自然和谐。五、课堂小结,效果强化杜甫的这首五绝,四句两两相对,平朴如话,因此有人认为跟小孩子对对子没有什么区别。但是“此诗能抓住景物特点写春色,画面优美,格调柔和,很能引发读者的喜春之情。六、练习设计,巩固提升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听写词语。融 合 燕 子 鸳 鸯 优 惠崇 高 芦 苇 豆 芽 长 短梅 花 溪 水 广 泛 减 少2.默 写 绝句。3.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以及本课的第一首诗。这节课我们将来学习剩下的两首诗。惠崇春江晚景一样是描写美丽春景的,而 三衢道中写的又是什么季节的景象呢?接下来的学习将告诉大家答案。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地朗读这两首诗,把它们读正确、读通顺。2.指名读、小组读、齐读,指导读出诗的节奏、韵味。朗读指导:竹外 桃花 三两枝,春江 水暖 鸭先知。篓蒿 满地 芦芽短,正是 河豚、欲上时。3.“惠崇春江晚景”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明确:惠崇是一个和尚,他画了一幅画叫 春江晚景。苏轼在画上题了一首诗,叫 惠崇春江晚景。4.“三衢道中”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明确:三衢山的山道上。三、课文研读,突破重难1.学 习 惠崇春江晚景。(1)介绍作者苏轼。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 号“文忠”,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 称“三苏”。作品有 东坡七集 东坡乐府等。(2)每句诗的意思分别是什么?明确:第一句: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第二句:春天来临,寒冰消融,水温一升高,群鸭好像就最早感觉到了春天的信息,迫不及待地到江水中嬉戏玩耍了。第三句:河滩上已经满是篓蒿,芦笋也开始抽芽。第四句: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面来。(3)什么是“篓蒿”“芦芽”?(出示图片)(4)这首诗中哪些句子是写景的?明确:前三句。(5)那么第四句是写什么呢?明确:作者的想象(6)除了最后一句是作者的想象,你还能发现作者的想象之笔落在.了哪些词句上吗?明确:暖、知。(7)为什么说“春江水暖鸭先知”?明确:江南水乡冬末初春时节,天气依然比较寒冷,常常出现降温和春寒天气。在这种春寒的天气里,猫、狗都伏在炉灶旁、屋檐下,而此时的池塘里、溪水边,三五成群的鸭子却可在水.中戏游,时而把头潜入水中,时而又展翅“高唱”。鸭子的这些举动,告诉人们寒冷的天气即将过去,气温开始逐渐回升,江河溪水中的水温已经变暖,春天来临了。这句诗细致、逼真又生动形象地勾画出一幅南方早春时的秀丽景色。2.学 习 三衢道中。(1)诗人是什么季节游三衢山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明确:夏季。从“梅子黄时日日晴”可以看出。(2)读第二句“小溪泛尽却山行”,说说这句话写了什么。明确:一“溪”、一“山”、一“泛”、一“行”,不仅表明作者的行程,还透露出作者的喜悦之情。(3)诗人的行程路线是怎样的?明确:他先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再沿着山路行走。(4)沿途诗人都看到了些什么?哪句诗是写作者的沿途所见?明确:绿荫、黄鹏。“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鹏四五声”是写诗人的沿途所见。(5)赏析诗的三、四句。明确:三、四句紧承“山行”,写绿树荫浓,爽静宜人,更有黄鹏啼鸣,幽韵悦耳,渲染出诗人舒畅愉悦的情怀。“来时路”将此行悄然过渡到归程,“添得”二字则暗示出行归而兴致.犹浓,故能注意到归途有黄鹏助兴,由此可见此作构思之机巧、剪裁之精当。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1.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绝句中通过描写动物活动来增添春景意趣的诗句是:_ _ _ _ _ _ _ _,_ _ _ _ _ _ _ _ _0明确: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2)三衢道中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明确:通过对比融入感情。诗将往年阴雨连绵的黄梅天与眼下的晴朗对比;将来时山林的幽静与归途中的黄鹏叫声对比,于是产生了起伏,引出了新意。全诗又全用景语,浑然天成,描绘了浙西山区初夏的秀丽景色;虽然没有铺写自己的感情,却在景物的描绘中锲入了自己愉快欢悦的心情。2.总 结。在 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借助资料来学习古诗,增长了不少知识,收获不小呀!三衢道中的诗人将一次平平常常的行程,写得错落有致,平中见奇,不仅写出了初夏的宜人风光,而且表现出诗人的愉悦情状,让人领略到平的意趣。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六、板书设计,知识构架古诗三首绝句写风景江山丽花草香燕子飞鸳鸯睡)自然和谐、生机勃勃的春景写动物(竹外桃花图实景水暖鸭戏图s惠崇春江晚景 螃 部 圆 对早春的喜悦、赞美之情i喽嵩芦牙图【想象:河豚欲上 三衢道中 沿途风景,绿阴茂盛黄鹏鸣叫时时:梅子黄时行程:小溪泛尽却山行赞美初夏美景表达欢愉心情2.燕子教学目标:1、正确读写本课的13个生字,正确认读“伶俐、横掠、倦了、闲散”等词语。强调多音字散和杆。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35自然段。3、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能力,积累好词佳句。4、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1、着重体会燕子的可爱和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色。2、学会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天的成语。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1.小小姑娘穿黑袄,尾巴像把小剪刀。屋子造在房梁上,捕捉虫子本领高。(打一动物)春天,活泼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你们眼中的燕子什么样?看到燕子你联想到什么?【设计意图:谜语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突出了燕子的外形特点,学生自由回答,可能会联想到有关燕子的词句,也可能想到有关春天的词语等。】2.板书课题。“燕”是个象形字,“廿”表示燕子的头,“口”表示燕子的身子,“北”表示燕子的翅膀,“八”表示尾巴。书写时各部分要紧凑。3.介绍作者郑振铎。二、检查预习,巩固基础。1 .检查生词认读情况(出示词语:似的、聚拢、伶俐、横掠、倦了、闲散、纤细)2 .检查生字识与写(1)学生找出容易读错的生字。预设点:a “似的”的“似,“横掠”的“掠”易读错。b多 音 字“散”和“杆”。“几支木杆”,读n”,旗 杆(g d n),它还有一个音念“琥 n ”,枪 杆(9&n)。(2)展示难写的生字。“拂”,笔顺是:横、竖钩、提、横折、横、竖折折钩、撇、竖。【设计意图:此环节主要是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强调课文中容易读错的生字,展示难写生字的书写。】3 .检查课文正确、流利的朗读情况。第二课时一、精读感悟,重点突破。L学习第一自然段(感受外形美)(1)生读第一自然段。找出课文中描写了燕子的哪些部分?(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燕子的?【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习描写事物要抓住主要特点。可要求学生课下观察一个小动物,通过抓住特点的方法,描写外形。】(3)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第一段,感受燕子的外形美。2 .学习第二自然段(感受春之美)(1)小燕子看到春天里的哪些美景?强调重点句子“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平添”就是更近一层,原本已经很有生趣了,而燕子的到来,使春天更加生趣盎然了。(2)如何理解“赶集似的”?(3)练习配乐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3 .学习三、四自然段(感受飞行美)(1)出示自学指导:读三、四自然段。你感觉到哪一个词,哪一个句子描写的美是独特的。画下来。(2)根据学生自学情况,指导自学。(3)指名汇报:预设:(1)预设一:“叽的一声,己由这里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从“叽”可以体会出,燕子飞得速度很快,好像一眨眼就飞过去了。(2)预设二:“另有几只却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横掠着,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沾”字可以感受到燕子飞得轻而快。“小圆晕”很美,一圈一圈,闪着彩色的光。(4)练习读背三、四两自然段。4.学习第五自然段(感受停歇美)(1)出示自学指导:读第五自然段。画下你认为好的句子或词语(2)指导自学,指名汇报。(3)练习读背第五节。【设计意图:三四环节设计旨在引导学生感受燕子无论是飞行时,还是停歇时,都是那么美丽可爱。这篇课文就是抓住了特点,用恰当而优美的词语来描述燕子,表达了作者对燕子的喜爱之情。引导学生能够当堂背诵。】二、积累拓展,读写训练。小练笔:仿 照 燕子中的写作特点,运用拟人或者比喻的手法,动静结合,让你笔下的小动物更加灵动起来吧。板书设计:2 燕子外形美春之美飞行美停歇美3.荷花教学目标:1.认识蓬、胀、翩等5 个生字,学写瓣、露、蓬等9 个生字。指导写好“蹈、佛”,写的时候注意笔顺,“蹈”的第十五笔是“r”,“佛”的第四笔是“一”。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学习作者观察荷花的方法和怎样把看到的、想到的写出来。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理 解“挨挨挤挤”、“冒”、”一大幅活的画”中 的“活”等词语。教学难点:1.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等语句。2.理解白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感受荷花的静态美。教学准备:教师:制作课件。学生:读通课文,完成预习单。教学时数: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1.板 书“花”字。生活中见过什么花呢?我们生活在鸟语花香的世界中,万紫千红的鲜花给我们的生活平添了很多的快乐。有一种花,诗人杨万里这样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二文人周敦颐更是赞美它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花中君子。这节课我们学习荷花。2.板书课题。指 导“荷”字书写。3.生活中你见到的荷花是什么样的?观看图片,生谈感受。二、初读课文,巧攻字词。想知道叶圣陶爷爷笔下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吗?打开书本,到书本中去看看荷花。1.学生自读课文,出示自读提示:(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2.课件出示词语(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莲 蓬 衣 裳 蜻 蜓 花 骨 朵 儿 挨挨挤挤饱 胀 仿 佛 舞 蹈 花瓣儿 翩翩起舞(1)指导读音:花骨朵儿花瓣儿 莲蓬衣裳(2)指导书写:“蹈”,注意笔画顺序,第十五笔是横折,师范写;(3)理解词语:翩翩起舞。想象画面。似乎看见了什么?(4)连词成句一挨挨挤挤 的荷叶上,荷花 仿佛 在一翩翩起舞呢。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浏览课文1至 3 自然段,分别画出描写荷叶和荷花的句子。2.再读课文1至 3 自然段,边读边划出你认为描写的最美的句子,多读几遍,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写在旁边。3.交流反馈第二课时一、品 读“姿态1 .学习“荷叶”(1)出示: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你觉得荷叶长得怎么样?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教学。荷叶长得多、茂盛。从哪个词看出来的?(挨挨挤挤)荷叶长得绿。从哪个词中看出来的?(碧绿)荷叶长得大又圆。从哪个词中看出来的?(大圆盘)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比喻)(2)理 解“冒”。出示“冒”在字典中的几种意思,你觉得这里应该哪种意思呢?如果把“冒”字换成别的字可以吗?说出理由。比较句子: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长出来。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2 .描写了几种姿态的荷花?(三种)3 .用一个词概括这种姿态的荷花。(半开、全开、未开)4 .小组交流(1)你最喜欢哪一-种?说出你的理由,并通过朗读来表达喜爱。通过学生交流随机教学。教师指导朗读。【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不同的感受和情味,通过充分的诵读,激活学生的语感。】(2)想象:还有哪些姿势的荷花?用 上“有的有的有的”句式。(设计意图:既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又对第二段总分写法进行迁移,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对荷花美的认识。)二、感 悟“画”美。1 .学习第三自然段(1)面对这么美的荷花,看看作者是怎么说的,齐读第三自然段。(2)思考问题:为什么说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画家”指的是谁?2 .学习第四自然段(1)任何人站在这一大幅活的画面前都一定会有许多奇妙的感受,那作者呢?他开始想了,觉得自己变成了一朵荷花。(2)闭上眼睛让我们静静地在荷花池中听听会有什么动人的故事。(师配乐范读)睁开眼睛,说说你刚才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3)想象:如果你也变成了荷花,还有哪些小动物来告诉你什么?(4)“我”怎么会忘记自己是在看荷花呢?荷花的美令我们陶醉,荷花实在是太美丽了,作者在欣赏荷花的时候,被这幅美丽的景色深深陶醉,所以才忘记自己是在看荷花。【设计意图: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展开想象的翅膀,品味出不同的思想内涵。想象荷花翩翩起舞的美丽姿态以及荷花、蜻蜓、小鱼、蜜蜂等聚会时欢快的情景,达到语言内容,语言形象,语言情感的有机融合。】三、赏花写文。1 .正因为如此,历代的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赞美荷花的古诗,你能说说有哪些诗人写过赞美荷花的诗句吗?指名交流。(出示: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2 .大家都用文字表达了对荷花的喜爱之情,(相机板书:喜爱)再来回顾一下叶圣陶爷爷笔下的荷花,分别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的?(结合板书总结,并相机板书:色、味、形)可以尝试用这样的方法写写自己喜欢的花。板书设计3 .荷花荷叶 冒挨挨挤挤 颜色美荷花 半 开 全 开 未 开 姿 态 美4*昆虫备忘录教学目标:1 .能读通读课文,读准字音,学会默读课文2 .能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与大家分享并简单总结该种昆虫的特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一份昆虫备忘录。3 .具有对昆虫进行探究的欲望,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选择文中自己最喜欢的昆虫,总结该种昆虫的特征与大家分享教学难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一份昆虫备忘录教学准备:学生收集昆虫资料教师准备表格、图片卡、教学片课件、视频教学时数:1 课时教学过程:一、视频激趣导入新课1 .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们见过那种昆虫,有什么特点吗?(I)学生小组交流自己所知道的昆虫。(2)各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全班交流。2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视频,看看你最喜欢哪一种昆虫。(1)学生观看视频(2)学生交流自己最喜欢哪一种昆虫,并说明原因。【设计意图:此处从学生感兴趣的地方入手,由图片、视频转向文字,给学生一个良好的适应过程,也容易激发学生兴趣。】3.这节课我们将走进汪曾祺的文章中,看看他是如何用文字描述这几种昆虫的。(1)学生了解作者简介(2)齐读课题 昆虫备忘录二、初读课文读通读懂1 .自由读通课文(I)默读课文,圈出生字(2)画出难度的句子,多读几遍。2 .检查字词预设点:(1)膜 翅 益 虫 瓢 虫 马 铃 薯 霸 王 蚂 蚱 鞘 翅 形 态 丝 绸掌握咯咯作响 黑斑 褐 色 琢 磨 瞎 款多种方式认识生字生词(2)磨mo I.摩擦磨合2 .阻碍,困难3 .消耗,消灭4 .拖延,耗时间mo 1 .粉碎粮食的工具。2 .用磨将粮食加工成所需的状态。3 .掉转师提问在本课中“琢磨”应读哪个音3 .接读课文,在读中正音。4 .梳理课文内容(1)课文讲了哪几种昆虫(2)为什么不以名字命名小标题(3)每种昆虫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4)通过瓢虫的描写片段,你还知道哪些昆虫是益虫,哪些是害虫?三、制作昆虫备忘录1 .你最喜欢哪一种昆虫,说说原因。2 .如果不喜欢课文中出现的昆虫,可以从自己收集的资料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向同学介绍说明。3 .师出示范例,选择你最喜欢的方式,制作昆虫备忘录预设:(1)表格式(2)图片文字说明式(3)文字记录式例:瓢虫又名花大姐,膜翅是黑色的,硬翅是朱红色的,并且上面有小圆点,有吃蛎虫的益虫,也有吃马铃薯叶的害虫。【设计意图:采取多种方式,不拘泥于形式,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制作昆虫备忘录,此时动手能力与动脑能力兼得,又可以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四、质疑探究、资料补充1.读了课文,你还想了解些什么?(1)学生提出问题如:什么是复眼、蚂蚱飞起来为什么发出咯咯声、独角牛为什么只有一个角、有没有其他颜色的瓢虫。(2)交流解决2 .出示视频资料补充小结:同学们,如果你对大自然中的昆虫感兴趣,想进一步探究,请在课下阅读杨红珍 走近大自然之 探秘昆虫世界,进一步了解千姿百态的昆虫和它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相信你对昆虫世界有更多的了解。【设计意图:从学生兴趣入手,将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板书设计:4昆虫备忘录蜻蜓 复眼瓢虫 硬翅上的小圆点有定数独角牛硬甲壳虫,头顶有一个像犀牛一样的角蚂蚱 鞘翅里有膜翅,呈淡淡的桃红色口 语 交 际:春 游 去 哪 儿 玩一、交际要求1 .表达:能清晰地说出春游去哪儿的意见,并陈述自己的理由。2 .倾 听:听别人发言时,能耐心地听别人把话讲完,不随意打断。二、方法训练1.观察:看教材中的两幅图,说一说这两处春游地点各有什么特点,宜于开展什么活动?(1)风景特点左图: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右图:_ _ _(2)宜于开展的活动左图: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右图: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2.阅读:读下面的发言稿,完成练习。3月是川西平原油菜花盛开的季节,3月的17、18号前后更是油菜花绽放得最灿烂的日子。川西坝子的油菜花是颇有名气的。曾有首歌唱道:“麦苗儿青青,菜花儿黄”这便是对川西坝子那织锦般的图景块块麦地、田田菜花纵横交错景象的记录和写照。而成都的新都区恐怕是其中的佼佼者,在新都区西北村(新都区城郊)有成片壮观的油菜花,另外一处便是新都区白鹤岛,沿河两岸都是油菜花。每当阳春三月到来,城里的人们就纷纷来到这里观赏油菜花的胜景。(1)按要求摘录相关的词句。春游地点:_ _ _ _ _ _ _景色特点:.开展的活动: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2)谈谈自己的看法:你喜欢这样的地方吗?三、我的交际1.确定地点,查找相关的资料,准备自己的发言稿。(1)春游地点:(2)主要特点:(3)开展的活动:2.记下你们的小组讨论和最终结果。春游是个集体活动,最终地点的确定要综合大家的意见。如果各执己见,活动就没法开展了。请记下你们的小组讨论和集体决定。小组讨论:集体决定:参考答案:口 语 交 际:春 游 去 哪 儿 玩二、1.(1)这里是一片山林,小溪涨水了,淙淙地流着,山上树木葱茏,花草繁茂。这里是一个植物园,里面有各种不同的植物。(2)宜于欣赏春天的风景,感受季节更替时自然的变化;搞登山活动,锻炼身体,培养集体意识。宜于开展植物观察活动,进行科学考察,了解植物特点,也可以收集制作标本,如叶子标本等。2.(1)成都新都区西北村或白鹤岛油菜花盛开赏花(2)示例:我喜欢这样的地方。看着一大片油菜花,会有心旷神怡的感觉。三、略。习作1 我的植物朋友教学目标:1.能够介绍清楚一种你喜爱的植物。2.学会动用所有的感官系统,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等方式,多角度了解所观察的植物。3.要把观察和感受到的写具体。4.写作的时候,要抓住这种植物的特点,重点写这种植物的形样子、颜色、气味以及其他特性。教学重点:抓住植物的特点进行描写。教学难点:观察植物时,要动用所有的感官系统,多角度了解所观察的植物。教学准备:搜集要描写的和你喜爱的植物的图片或实物观察。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题解题1.师:同学们,世界因为有了绿色的植物才变得生机勃勃,如果没有植物,我们的地球将变得一片荒凉,所以,我们要爱护植物,珍惜植物给我们带来的美好生活。可是,我们怎样才能做到爱护植物呢?要爱护它,首先我们必须了解它,认识它,只有这样,我们才知道怎样做才能爱护它,才不会做错事伤害它。如果我们把自己了解和认识的植物写成文章,让看了文章的人也了解和认识它们,那么,我们就为环保和绿化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怎样来写植物的文章。我的植物朋友,抓住题眼(植物)(朋友)相机板书2.什么样的关系才称得上朋友?植物包括什么?(出示植物的图片)【设计意图:从富有激情的谈话导入,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植物的感情,进而激发想了解植物的好奇心,再配以各种植物的图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学生自己展示喜欢的植物记录卡1 .课前收集整理好所观察植物的资料,做好观察工作,做一个观察记录卡,包括植物的名称,样子,颜色,气味和其他所了解的性状。2 .小组内介绍。3 .选出小组内介绍的好的同学,在全班进行交流。【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学生预习环节的延续,在老师的要求下,课前从多角度观察植物,并做好观察记录卡,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锻炼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能力。三、写作方法指导:1 .写好植物的形态抓住不同植物的特点,有目的地描写。如植物开花时的姿态、颜色、花期;植物叶子在不同时间、不同季节的变化。总之,要抓住所写的植物与其它植物不同之处。【设计意图:自然界的植物千差万别,只有抓住不同于别的植物的特点进行描写,才能将植物写生动。】2 .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一般来讲,写植物的顺序有两种:一是按茎、叶、花、果从下到上或从上到下的顺序;二是按生长顺序。【设计意图:这样可使文章的条理清楚,层次分明。3 .恰当地运用修辞方法(1)对比法 例如:在这千姿百态的植物世界里,我喜爱的既不是花中之王牡丹,也不是娇艳欲滴的玫瑰,而是可治百病的芦荟(2)比喻法 例如:万寿菊有的是未开的青色的花骨朵,远远地望去像一个个小小的话筒,竖在枝头,花瓣一层又层,密密地重叠在一起,像一个淡黄色的绣球。(3)拟人法 例如:石榴春天来了,石榴树到了夏天,郁郁葱葱的绿叶中,便开出一朵朵火红的石榴花。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4)衬托法 芦荟不像牡丹那样艳压群芳,也不像文竹那样温文尔雅,更没有玫瑰那样的馨香四溢。但就是它的朴实无华和默默为人奉献的内涵深深打动了我的心。(5)远近结合法同一棵植物,远看和近看是不一样的。例如:近看:盛开的菊花真是漂亮,花朵极大,像个大绣球,淡黄色的花瓣,一丝一丝的,菊瓣弯曲带钩,中间金黄的花蕊像一个小太阳,菊花的茎都非常挺直远看:a 远远望去,许多串红连成一片,红得耀眼,真像燃烧得火苗,漂亮极了b 我家养了一盆吊兰。远看,她犹如一位眉清目秀、亭亭玉立的少女,尽显自己的风采。【设计意图:恰当地运用各种修辞方法来描写植物,可使植物更形象、生动,语言更加鲜明活泼。】5.要有联想地抒发感情写植物可进行联想,抒发一些个人感受。如写梅花不怕风雪的特点时,可联想到人的坚韧不拔的性格;写白杨的挺拔高大,可联想人的奋发向上的精神。但是联想不能超越客观实际,抒情不要无病呻吟。另外,注重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相结合的办法,是描写植物的绝佳秘方。【设计意图:将描写植物和个人感受相结合,可以在原来基础上使文章得到升华。】四、尝试写作学生自由写作。教师巡查,相机指导写作。板书设计:我的植物朋友看 一 看 摸 一 摸 闻 一 闻对 比 法 比 喻 法 拟 人 法语文园地一【教学目标】1.交流平台,积累课文中优美生动的句子,并细细体会其中的写作技巧。2.识字加油站,归类识字,认识三种不同偏旁的生字及其词语,了解形声字形旁表义的功能。3.词句段运用,学会在语境中辨析近义词,学会仿写动物外形。4.通过看图、感悟、体验、诵读,体会古诗 忆江南,帮助小学生积累古诗。【教学重点】1.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了解古诗意思。2.自主阅读词语和句子,交流不会的问题,学会枳累语句。【教学难点】1.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利用插图,了解古诗大意。2 借助拼音自主阅读词语和句子,交流不会的问题。【教学课时】3 课时【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二、交流平台板块一:交流平台课文中有许多优美生动的句子,需要我们细细体味。1.(课件出示)“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1)小组学生围绕上面一句话进行交流,探究自己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板书:体味好句子)(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预设:读这句话我体会到小燕子飞行的轻盈。预设:读这句话,我感到语言很美,“小圆圈”“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感觉很有画面感,仿佛看到了那样的场景。2.(课件出示)“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从这句话你认为作者写得好在哪里?作者把含苞欲放的花骨朵给人的那种感觉写出来了。非常生动,传神。你认为作者有了什么方法把花骨朵写得那么传神、生动?(作者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很有代入感,逼真、很有画面感。)3.(课件出示)“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一一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找出文中的动作动词,说说写得怎么样?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1)这些动词分别是“落下来、折好、收拢”,很有条理。(2)这些动作写得非常细致,尤其修辞语的运用“(款款)地落下来、(顺顺溜溜)地折好膜翅、(严丝合缝)地收拢硬翅”显得描写就非常细致,妥帖,很有画面感,眼前仿佛看到了这只飞落的瓢虫。4.教师小结:要想把语言写得优美生动要描写细致、多使用一些恰当的修饰语,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比如比喻、拟人、夸张等,还要写得有画面感,写具体、生动。(板书:描写细致、修饰语、修辞手法、有画面感)(-)识字加油站板块二:识字加油站1.(课件出示)2.指名拼读生字,齐读生字,指名领读。注意读准平舌音“资”,翘舌 音“掷,边 音“捞、缭、络”,前鼻音“援”,后 鼻 音“贡二3.小组同学对比读,互相交流,组长记录小组同学的发现。4.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教师小结。(1)复习形声字:(课件出示)形声字是由形旁和声旁两部分组成,其中的形旁表义,声旁表音。本题展现的生字都是形声字,是强调了形旁表义的功能。如第一组的三个生字“援、掷、捞”形旁都是“才”,表示与手有关,第二组的“缚、缭、络”偏旁都是“名”,表示与丝线、绳索有关;第 三 组“资、贡、贷”偏旁都 是“贝”,表示和钱财有关。(板书:形声字形旁表义)(2)本题形声字的分类。(课件出示)左形右声:援、掷、捞、缚、缭、络下形上声:资、贡、贷5.小组交流,再找一些这样的汉字进行识字练习。6.全班交流,教师小结。(课件出示)左形右声,如:清 河 淌 油上声下形,如:忘 想 感 态三、词句段运用板块二:词句段运用1.辨别运用近义词(课件出示)1.读一读,指名读,齐读,男女比赛读。所选的词语都是近义词,看看适合选择哪一个。(板书:近义词)2.说一说,小组交流,读读句子,看看选择什么词语填空。3.小组代表发言:每组词语都是近义词,要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填空:第一小题,形容细小的波纹的动态,应该选择“荡漾”;第二小题,形容歌曲,应该是“轻快的歌曲”较为恰当;第三小题,应 选“灵敏”,因为是形容小狗的鼻子的。(二)句子积累。(课件出示)1.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师生评议。2.说一说这些句子,都抓住了动物的什么特点写的?(板书:抓住动物特点)小组交流,代表展示,师生评议。第一句,描写小燕子的外形,抓住小燕子的“羽毛、尾巴、翅膀”的特点来写的,描写顺序是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第二句描写独角仙的外形,抓住了“甲壳、头部的角”的特点写的,从颜色、形状、质感等方面来写。3.照样子,写写自己喜欢或熟悉的小动物的外形。(课件出示)示例: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很讨人喜欢.它四肢灵活,行动敏捷。玲珑的小面孔上,嵌着一对闪闪发光的小眼睛。身上灰褐色的毛,光滑得好象搽过油。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显得格外漂亮。四、日积月累板块三:日积月累1.出示古诗,学习生字。(课件出示)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2.师范读,学生跟读。互相交流识记生字。自由朗读。3.教师简介:忆江南是一首词,是唐代文人白居易所作。本诗描绘了江南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的喜爱和怀念之情。(板书:忆江南词)4.(课件出示)词语解释谙(音安):熟悉。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5.看注释,小组合作,交流体会诗句的意思。6.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教师小结。(课件出示)译文:春日,朝阳照耀下的江畔花朵,红得胜似烈火;江水碧绿的颜色,只有蓝草可以相比。这一切,怎能不撩起我对江南的回忆?(课件出示)创作背景:此词写江南春色,首 句“江南好”,以一个既浅切又圆活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同时,唯 因“好”之己甚,方 能“忆”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逗结句 能不忆江南”,并与之相关阖。次 句“风景旧曾谙”,点明江南风景之“好”,并非得之传闻,而是作者出牧杭州时的亲身体验与亲身感受。(课件出示)作者简介:白居易772年一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邦,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 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 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7.读出韵味这首诗可以按照这个节奏读:(课件出示):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8.熟读成诵。在理解和会读的基础上,反复朗读,熟读成诵。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体味好句子,学习了形旁表义功能的

    注意事项

    本文(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案集.pdf)为本站会员(奔***)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