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10《苏武传》学案.pdf
-
资源ID:93903228
资源大小:1.68M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10《苏武传》学案.pdf
苏 武 传 学案苏武传班固/、Ac A一、学习目标L 了 解 班 固 以 及 汉书的相关知识。2 .积累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培养归纳整理字词的能力和习惯。3 .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4 .感受苏武的人格魅力,学习他强烈的爱国情怀。二、知识拓展1.作者班 固,字 孟 坚,扶 风 安 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 汉 著 名 史 学 家,文学家。主 要 作 品 有 汉书 两都赋 白虎通义 咏史等。班固少年时就能作文诵诗赋,长大后博览群书。后 任 兰 台 令,经 过 多 年 努 力,写成 汉书。和 帝 永 元 元 年 初,班固随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为中护军。后 来,班固因窦宪专权受到株连,死于狱中。班固也是一个出色的赋作家,他的创作活动主要表现在他身体力行地提倡 散 体 大 赋 上,其 代 表 作 两都赋,是 以 两 都(长安、洛 阳)为题材的作品中规模宏大、别具特色、成就突出、影 响 最 大 的 一 篇,开创了京都赋的 范 例,直接影响了后世的创作,被 文选列为第一篇。2.背景匈 奴,是以游牧为主擅长骑射的民族。秦 末 汉 初 以 来,匈奴首领以其控弦之士 3 0 余 万,东 败 东 胡,西 逐 月 氏,北 服 丁 灵,使 诸 引 问 弓 之 民,并为 一 家 ,不断南下袭扰。汉高祖刘邦曾亲征匈奴,却 被 围 于 白 登 山,只能屈辱和亲。后 经 过 六 十 多 年,尤 其 是 文 景 之 治 的 休 养 生 息 后,至武帝 时,国 力 空 前 强 盛,汉朝开始了对匈奴的几次大规模用兵,至 武 帝 末 年,匈奴力量被明显削弱,汉朝北方的威胁基本解除。汉 武 帝 后 期,战争虽时有 发 生,但规模已远不如以前。汉朝的政策也由强硬的武力变为恩威并举,双方遂有互派使者以示亲善的举动。但双方在表面和好的背后,也在窥探着对方的虚实。苏 武 出 使 匈 奴,就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发生的。三、整体感知1.预习自测(1)注音旃(zhan)毛端(yun)火使 牧 班(d i)节 旄(mao)秩 髻(zT)雨(yCi)雪纺 缴(zhu6)淀(zhu6)野侯空 以 身 膏(gao)草野稍 迁 至 移(yi)中厩监且 程(jU dT)侯 单(chan)于初立(2 )古今异义汉亦留之以相当古 义:相抵。今 义:差不多。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古 义:对长辈的尊称。今 义:在 家 庭 关 系 中,称 妻 子 的 父 亲 为 丈 人 。召诸贵人议古 义:贵族大臣。今 义:对自己有很大帮助的人的尊称。来时太夫人已不幸古 义:对去世的委婉说法。今 义:指灾祸。以货物与常古 义:财物。今 义:指供出售的物品。四、课堂任务任 务 1:苏武在被囚禁流放以前两度要自杀,后来又想方设法要活下去。这 是 否 矛 盾?【提示】并不矛盾。苏武在胡地以维护国家民族尊严作为自己的崇高使命和行为准则。我 们 不 难 明 白,匈奴对苏武等人的劝降实际上是匈奴与汉朝 的 一 次 对 峙,关乎国家尊严、民族气节。事 发 时 他 已 经 意 识 到 事 如 此,此 必 及 我,见 犯 乃 死,重 负 国 。重负国”是因为事先没有发现副使张胜的阴谋而导致祸及国家,苏 武 意 识 到,一 旦 被 匈 奴 审 讯,就会给国家带来 羞 辱,所以要自杀以避免受审。后 来,在审讯时被卫律威逼利诱,他在说完一番大义凛然的话后引刀自刺,一是以行动表示坚决不投降的决心,二是要为国家雪耻。匈奴明白了苏武的决心,知道威权、富贵无 法 征 服 他,便要以摧毁苏武肉体的方式来征服其意志。所以苏武采取的反抗方式也由以前的求死而变成以后的求生,他要在各种艰难困苦中坚强地活下去,但活的前提与支柱依然是汉朝使者的身份,所以他“杖 汉 节 牧 羊,卧起操持。从 全 文 看 来,苏武将生死全然置之度外,一心考虑的是汉朝的荣誉与利益,所以在局势变化的情况下,他的对抗方式也在发生著变化。任 务 2:苏武这一人物形象具有什么特点?你认为哪些方面最能反映苏武崇高的民族气节和强烈的爱国精神?【提示】本文成功地塑造了苏武这一坚定的爱国者的形象。苏武被匈奴扣 押十九年而不改其节操,表 现 出 富 贵 不 能 淫,贫 贱 不 能 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品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苏武处处维护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利益,不 忘 使 臣 之 命,既表现了和匈奴修好之愿,又不为匈奴的威吓所屈,奋力抗争。(2 )苏 武 对 卫 律 的 始 而 威 胁,继 而 利 诱,终 而 相 逼 等 手 段,一一从容却之。在 受 审 讯 时,他 自 刎 对 之,义不受辱。匈奴欲以冻饿置其于死地,他 千 方 百 计 自 救,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对 李 陵 的 劝 降,苏武以君臣和国家大 义 自 剖 心 迹,欲以死明志。(3 )苏 武 临 危 不 惧,视 死 如 归,处 事 得 体,不 失 汉 朝 使 臣 的 身 份,正气 凛 然,维 护 了 民 族 尊 严,感人至深。苏 武 宁 死 不 降,杖节牧羊最能反映其民族气节、爱国精神。任 务 3 :联 系 课 文,说说作者是如何运用典型环境和细节描写来刻画苏武的形象的。【提示】运 用 典 型 环 境,烘托人物。苏 武 出 使 匈 奴,因 突 发 事 件,被匈奴幽禁。他的周围有操生杀予夺之权的单于和卫律的屠刀,有贪生怕死的副使张胜的屈降,有曾为同僚、朋友的李陵声泪俱下的劝降。而在冰天雪 地 的 北 海,苏武更是被置于死地。这 些 典 型 环 境,使人物尽展忠贞不贰、义不受辱的品格。通 过 细 节 描 写,表现苏武不屈的民族气节。例如写苏武 的 两 次 自 杀,第 一 次 被 胜、惠 共 止 ;第 二 次 被 匈 奴 救 活,单于也钦佩苏武的气节。又如写苏武被幽禁在大窖中,卧 啮 雪,与 旃 毛 并 咽 之 ;被 流 放 北 海,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 汉 节 牧 羊,卧 起 操 持,节旄尽落等。五、文章解读 苏武传是 汉书中 最 出 色 的 名 篇 之 一,它 记 述 了 苏 武 出 使 匈 奴,面对威胁利诱坚守节操,历尽艰辛而不辱使命的事迹,生动刻画了一个 富贵 不 能 淫,威武不能屈 的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作者采用写人物传记经常运用的纵式结构来组织文章,以 顺 叙 为 主,适当运用插叙的方法,依时间的先后进行叙述,脉 络 清 晰,故事完整。文章大致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即文章的第1、2段,介绍了苏武的身世、出使的背景及原因。文 章 一 开 始 写 道:时 汉 连 伐 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 国 等,前后十余辈。匈 奴 使 来,汉亦留之以相当。苏武出使匈奴的这一 背 景,表明苏武出使时的严酷历史环境,同时交代了匈奴尽管 尽归汉使 路 充 国 等 却 只 是 因 为 且 耨 侯 单 于 初 立,恐汉袭之”的 缓 兵 之 计,并非真心和好。所以当汉武帝派苏武护送扣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者还朝,并 厚 赂 单 于 时,单 于 益 骄 ,这也是后来单于悍然扣留苏武一行的原因。第 二 部分即文章第3 7段,重点记述了苏武留胡备受艰辛而坚持民族气节的事迹。这部分也是文章着力描写的部分,以精彩的笔墨描写了苏武反抗匈奴统治者招降的种种斗争情形。具体描写到匈奴招降共有三次:第一次是卫律软硬兼施想迫使苏武投降,被苏武正气凛然的怒斥所喝退,双 方 矛 盾斗争激烈,场面紧张。第二次是写匈奴企图用艰苦的生活条件来消磨苏武的斗志,把他囚禁于地 窖 中,使 他 备 受 饥 寒,接着流放苏武到荒无人烟的北海让他牧羊。然而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苏武不可磨灭的爱国精神再一次粉碎了匈奴的险恶用心 他手握汉节-一国家民族的象征,在九死一生中维持着一个使者的使命。这时斗争是相对缓和的,直接表现的是苏武与自然环境做斗争。第三次是故友李陵劝降。这段描写不但表现了苏武可贵的气节,同时也刻画了叛将李陵的复杂心态。他那尚未泯灭的爱国之情、羞恶之心在苏武的崇高境界面前被唤醒了,其内心剖白真实感人。李 陵 在劝苏武时曾说:陛 下 春 秋 高,法 令 亡 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这是作者借李陵之口表达对汉武帝动辄杀戮大臣的残忍行为的不满,也 是 汉书中少有的表现批判统治者的进步思想倾向之处。而苏武与李陵的对答针锋相对,波 澜 起 伏,非 常 精 彩,人物之声气跃然纸上。此处苏武的斗争对象是交情很深而今已是敌对阵营的故友,双方的心 态 都 比 较 复 杂,而作者的描写也很到位,是这部分最出彩之处。第三部分即文章最后三段,介绍了苏武被放回国的经过。课 文 最 后 一 句“留匈奴凡 十 九 岁,始 以 强 壮 出,及 还,须 发 尽 白 ,看似 平 实 记 述,细细品味却包含着作者诸多感情。人 生 不 过 数 十 年,十九年何 其 太 长!苏 武 强 壮 出 ,出 使时正当壮年,及回归故国时已是 须发尽 白 ,一生大好时光都在煎熬中过去了,作者的叹惋之情溢于言表,而能为信念坚执如此确实令人敬佩!幸 而 虽 历 尽 磨 难,终于完成了使者的任务,维 护 了 国 家 尊 严,保 持 了 民 族 气 节,且 荣 归 故 里,作者欣慰之感也显而易见。可以说这句表达的是作者与读者共同的心声。为了表现苏武的性格、气节及始终不渝的爱国精神,文 章 在 记 行 时又着力于环境及细节的描写。如 苏 武 自 刺 一 节,被置于地坎温火之上,蹈 背 出 血,气 绝 复 苏 ,充满悲壮色彩。而 周 围 人 的 反 应 是 卫 律 惊,自 抱 持 武 惠 等 哭,舆归营 单 于 壮 其 节 。这一惊、一哭、一壮的细节描写充分衬托出苏武的铮铮铁骨及高尚情操。文章语言千锤百炼,俭 省 精 净,刻画人物入骨三分,将史家笔法与文学语言较好地结合起来。六、课后练习1.重点文言知识挖空。(1)武,字子卿。少 以()父 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移中厩监。(2)武 帝 嘉()其 义,乃 遣 武 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 者(句 式:),因()厚 赂()单 于,答()其善意。(3)阻()相 与()谋劫单于母阙氏归汉。会 武 等 至 匈 奴,虞常在 汉 时,素()与 副 张 胜 相 知(),私 候()胜 曰:闻汉天子甚 怨 卫 律,常 能 为()汉 伏 弩 射 杀 之,吾 母 与 弟 在 汉,幸()蒙其赏赐。张 胜 许 之,以 货 物()与()常。(4)见()犯 乃()死,重()负国。(5)单 于 壮()其 节(),朝 夕 遣 人 候 问 武,而 收 系()张胜。(6)本 无 谋,又 非 亲 属,何 谓()相 坐?(7)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 牧 班,羊氐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8)且 陛 下 春 秋 高,法 令 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 数 十 家,安 危 不 可 知,子 卿 尚 复 谁 为 乎()?(9)武 父 子 亡 功 德,皆 为 陛 下 所 成 就(),位 列 将,爵 通 侯,兄弟亲 近,常愿肝脑涂地。今 得 杀 身 自 效(),虽 蒙 斧 钺 汤 镌,诚甘乐之。臣 事 君,犹子事父也。子 为 父 死,无 所 恨(),愿 勿 复 再 言!(1 0)武 等 实 在()。”单 于 召 会 武 官 属,前 以()降及物 故(),凡()随武还者九人。武 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武 留 匈 奴凡十九岁,始 以()强 壮 出,及()还,须发尽白。2.下面是歌曲 苏武牧羊的 歌 词,请你根据歌词的意境及课文所学内容,写一段关于苏武的人物点评,要求选取一个角度展开论述,观 点 鲜 明,逻辑 合 理,不 少 于8 0字。苏武留胡节不辱。雪 地 又 冰 天,穷 愁 十 九 年,渴 饮 雪,饥 吞 毡,牧羊北海边。心 存 汉 社 稷,旄落犹未还。历 尽 难 中 难,心 如 铁 石 坚,夜坐塞上时有 笳 声,入耳痛心酸。转 眼 北 风 吹,雁群汉关飞。白 发 娘,望 儿 归,红妆守 空 帏,三 更 同 入 梦,两 地 谁 梦 谁?任 海 枯 石 烂,大 节 不 稍 亏,终教匈奴心 惊 胆 碎,拱服汉德威。答案与解析1.(1)武,字子卿。少 以(凭 借)父 任,兄弟并为郎。稍(渐 渐)迁至楼中厩监。(2)武 帝 嘉(赞 许)其 义,乃 遣 武 以(凭 借)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 在 汉 者(句 式:定 语 后 置 句),因(趁 机)厚 赂(赠 送 礼 物)单 于,答(回 报)其善意。(3)阴(暗 地 里)相 与(一 起)谋劫单于母澜氏归汉。会 武 等 至 匈 奴,虞 常 在 汉 时,素(一 向)与 副 张 胜 相 知(相 熟 识,有 交 情),私 候(私下拜 访)胜 曰:闻 汉 天 子 甚 怨 卫 律,常 能 为(替)汉 伏 弩 射 杀 之,吾母与弟 在 汉,幸(希 望)蒙其赏赐。张 胜 许 之,以 货 物(财 物)与(给)常。(4)见(受 到)犯 乃(才)死,重(更 加)负国。(5)单 于 壮(意 动,认为豪 壮)其 节(气 节),朝 夕 遣 人 候 问 武,而 收 系(逮 捕 监 禁)张胜。(6)本 无 谋,又 非 亲 属,何 谓(说 什 么)相 坐?(7)乃 徙 武 北 海 上 无 人 处,使 牧 低,班 乳(动 词,生 子)乃得归。别(分开、离 析)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别 的 处 所)O(8)且 陛 下 春 秋 高,法 令 亡(同 无,没 有)常,大臣 亡 罪 夷 灭(诛灭,这 里 指 全 家 杀 尽)者 数 十 家,安 危 不 可 知,子卿尚复谁为乎 还为谁(守节)呢?(9)武 父 子 亡 功 德,皆 为 陛 下 所 成 就(栽 培,提 拔),位 列 将,爵通侯,兄 弟 亲 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愿为人贡献自己的生命),虽 蒙 斧 钺 汤 镌,诚甘乐之。臣 事 君,犹子事父也。子 为 父 死,无 所 恨(遗憾),愿 勿 复 再 言!(10)武等实在(确 实 活 着)。”单 于 召 会 武 官 属,前 以(同 已 ,已 经)降 及 物 故(死 亡),凡(一 共)随武还者九人。武 以(在)始元六年春至京师。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 以(在的 时 候)强 壮 出,及(等到)还,须发尽白。2.苏武是一位坚守气节、矢志不渝的贤大夫。他 出 使 匈 奴,为了不辱使 命,宁 肯 杀 身 成 仁;他滞留匈 奴 十 九 年,心 系 大 汉 王 朝,即 使 牧 羊 北 海,也一心等待汉朝的使者,等待归乡的机会。苏武是一位历尽磨难、顽强生存的勇者。他 牧 羊 于 北 海 边,不仅经受了恶劣环境给他的巨大考验渴 饮 雪,饥 吞 毡,而且承受住了孤独生活对他的煎熬摧残一一白 发 娘,望儿归。苏武是一位忠君爱国、名垂青史的贤者。出 使 匈 奴,被 虞 常 事 变 牵 连,他 引 刀 自 刺,也 不 肯 屈 节 辱 命;李 陵 劝 降,历数汉武帝无德残暴之举,他不 为 所 动,表示愿意肝脑涂地来报效朝廷。苏武是一位思念亲人、心系家乡的孝子贤夫。在 那 冰 天 雪 地 里,穷困愁苦十九年。多 少 个 不 眠 之 夜,陪伴他的只有塞上胡笳。他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家乡的亲人一一白 发 娘,望 儿 归,红妆守空帏。【解 析】首先要根据所给的歌词内容及课文中苏武事迹选择合适的点评角度。如:结 合 苏 武 留 胡 节 不 辱 穷 愁 十 九 年 历 尽 难 中 难,心如铁 石 坚 历 尽 难 中 难,心 如 铁 石 坚 ,可 以 从 守 节 不 移 矢 志 不 渝 方 面 点 评:苏武是一位滞留匈奴十九年,心 系 大 汉 王 朝,坚守气节、矢志不渝的贤大夫。结 合 雪 地 又 冰 天,穷 愁 十 九 年,渴 饮 雪,饥 吞 毡,牧羊北海边”可以从 历 尽 磨 难 顽 强 生 存”方 面 点 评:苏武是一位历尽磨难、顽强生存的勇者。北 海 牧 羊 十 九 年,不仅经受了恶劣环境给他的巨大考验,而且承受住了孤独生活对他的煎熬摧残。结 合 心 存 汉 社 稷,旄 落 犹 未 还 任 海 枯 石 烂,大 节 不 稍 亏,终教匈奴 心 惊 胆 碎,拱 服 汉 德 威 可 从 忠 君 爰 国 名 垂 青 史”角 度 点 评:苏武 被 虞 常 事 变 牵 连,他 引 刀 自 刺,也 不 肯 屈 节 辱 命;李 陵 劝 降,历数汉武帝 无 德 残 暴 之 举,他 不 为 所 动,表示愿意肝脑涂地来报效朝廷。表明他是一个忠君爱国、名垂青史的贤者。结 合 白 发 娘,望 儿 归,红 妆 守 空 帏,三 更 同 入 梦,两地谁 梦 谁 可 从 思 念 亲 人 心 系 家 乡”角 度 点 评:苏武是一位思念亲人、心系家乡的孝子贤夫。其 次,在 点 评 苏 武 时,首先要总说苏武的思想性格,然后结合他的事迹简要论述。最后要注意点评观点鲜明,逻 辑 合 理,有理有据。有字数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