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2年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凤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五四学制)(含答案).pdf

    • 资源ID:93903924       资源大小:1.45M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2年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凤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五四学制)(含答案).pdf

    2022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化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 分,共 40分)1.下列食品、调味品的制作过程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水果榨果汁B.黄豆酿酱油C.糯米酿甜酒D.鲜奶制酸奶【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水果榨梨汁只是将其汁液提取出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B、黄豆酿酱油有菌类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C、糯米酿甜酒有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D、鲜奶制酸奶有酸性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A。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解析】【详解】A、读取量筒示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俯视读数,故A 选项错误;B、倾倒液体时,要注意如下几点:细口瓶的瓶塞必须倒放在桌面上,防止药品腐蚀实验台或污染药品;瓶口必须紧挨试管口,并且缓缓地倒,防止药液损失;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必须朝向手心处,防止药液洒出腐蚀标签;倒完液体后,要立即盖紧瓶塞,并把瓶子放回原处,标签朝向外面,防止药品潮解、变质,故 B 选项正确;C、点燃酒精灯时,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个酒精灯,倾斜的酒精灯内酒精容易流出燃烧,引起事故,故 C 选项不正确;D、使用胶头滴管时应在容器的正上方垂直滴入,胶头滴管不要接触容器壁,防止沾污试管或污染试剂,故 D 选项不正确;故选Bo3.核能的合理利用一直是国际关注热点.已知某种核原料的原子核内含有1 个质子和2 个中子.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核电荷数为3 B.电子总数为2 C.属于氢元素 D.相对原子质量为1【答案】C【解析】【详解】A、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核原料的原子核内含有1 个质子,核电荷数为1,不符合题意;B、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核原料的原子核内含有1 个质子,电子总数为1,不符合题意;C、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或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氢原子的质子数均为1,核原料的原子核内含有1 个质子,为氢元素,不符合题意;D、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1+2=3,不符合题意。故选C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叫单质。B.质子数相同的粒子属于同种元素。C.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21%D,原子形成离子的过程中核外电子层不会增加。【答案】D【解析】【详解】A、单质是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必须是指纯净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故错误;B、镂根离子和水分子质子数相同,不属于同种元素,故错误;C、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 1%,不是质量分数,故错误;D、原子失去电子变为阳离子,核外电子层减少;原子得到电子变为阴离子,核外电子层不变,故正确;故选Do5.发现元素周期律,使化学学习和化学研究有规律可循,这位科学家是A.汤姆生 B.门捷列夫 C.阿伏加德罗 D.道尔顿【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发现元素周期律,使化学学习和化学研究有规律可循,这位科学家是俄国的科学家门捷列夫,所以答案选择B;A.汤姆生发现了电子;C.阿伏加德罗创建了分子学说;D.道尔顿创建了原子学说.考点:化学发展史6.下列有关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分子的质量一定比原子的质量大 D,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A错误;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正确;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大,C错误;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解生成原子,原子不能再分,D错误。故选B。考点:分子、原子7.下列有关水的知识,叙述错误的是A.在沉淀、吸附、过滤、蒸储等净水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是蒸储B.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与软水C.地球上淡水资源短缺,必须节约用水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答案】D【解析】【详解】A、蒸储是把水通过蒸发、冷凝处理,处理后的水中只含水一种物质,所得的水是蒸馈水为纯净物,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蒸储,正确;B、硬水是含较多可溶性钙、镁矿物质的天然水;鉴别硬水和软水可以使用肥皂水,泡沫较少浮渣较多的是硬水,泡沫较多浮渣较少的是软水,正确;C、地球上淡水资源十分紧缺且分布不均,所以我们要节约用水,正确;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两种元素组成的,错误;故选D。8.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铁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C.碳 氧 气 中 燃 烧,生成二氧化碳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在空气中铁不能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B、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C、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不能说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产物,不是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o【点睛】涉及实验现象的问题,应当注意不应出现生成物的名字即实验结论;并且在实验现象中正确分析出 烟、雾 的区别9.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原子质量不同 B.中子数不同C.质子数不同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元素是指质子数(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由此可知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的不同;所以答案选择C;而原子的质量不同只能说明其物理性质的不同;中子数的不同影响原子的质量,最外层电子数的不同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所以不选ABD选项.考点:元素的概念10.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O”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两种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由图示可知该物质含有一种分子,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B、由图示可知该物质含有一种分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C、由图示可知该物质含有两种分子,由两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D、由图示可知该物质含有一种分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选:Ao二、填空题(共 32分,每空一分,反应表达式2 分)1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一 一 一等,例如水是由一 构成,铜由 构成。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O【答案】.分子(2).原子(3).离子(4),水分子 .铜原子.氧元素(7).钙元素【解析】【详解】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例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铜属于金属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地壳中含量前五位的元素是氧硅铝铁钙,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1 2.用化学符号表示:(1)氧元素;(2)两个氮气分子;(3)氧气;(4)2 个铜原子;(5)镁离子。【答案】.0 (2).2 N2(3).0 2 (4).2 C u .M g 2+【解析】【详解】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表示,离子的表示要在对应微粒的右上方标出离子所带的电荷,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物质符号用分子符号(化学式)表示,表示微粒的个数在微粒前面加对应数字;(1)氧元素表示为:0;(2)一个氮气分子中含有两个氮原子,两个氮气分子表示为:2 N 2;(3)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表示为:0 2;(4)2 个铜原子表示为:2 C u;(5)一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表示为:M g 2+。1 3.现有空气,四氧化三铁,铁粉,二氧化碳,液态氧,水六种物质。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填序号下同);属于氧化物的是;属于单质的是;能 使 澄 清 石 灰 水 变 浑 浊 的 是。【答案】.(2).【解析】【分析】【详解】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四氧化三铁、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都是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都属于氧化物;铁粉和液氧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都属于单质;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点睛】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14.准确取用少量液体物质除用量筒外,还需要的仪器有;用烧杯加热液体物质时,为使其均匀受热,烧杯应放在_ _ _ _ _ _ _ _ _ _ 上加热;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平称了 5.4gNaCl(1 g以下用游码),结果老师检查发现他把药品和祛码的位置颠倒了,他称得NaCl的实际质量为 g,托盘天平的精确度为_ _ _ _ _ _ _ _ 克.【答案】.胶头滴管(2).石棉网.4.6g.0.1【解析】【详解】量取一定量液体时,倾倒液体接近所需刻度量筒,为准确量取还需要使用胶头滴管;为使烧杯受热均匀,对烧杯加热时要垫上石棉网,防止受热不匀而炸裂;使用托盘天平称取5.4gNaCI时,根据题意,祛码使用的为5g祛码,游码质量为0.4g;而当祛码与药品的位置颠倒了,则药品质量=5g-0.4g=4.6g。托盘天平的精确度为0.1g。15.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1)红磷在氧气中燃烧:;(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硫在氧气中燃烧:。【答案】(1).磷+氧气五氧化二磷(2).铁+氧气管四氧化三铁.硫+氧气譬 二氧化硫【解析】【详解】(1)磷和氧气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磷+氧气管五氧化二磷;(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文字表达式:铁+氧气父四氧化三铁;(3)硫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硫,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硫+氧气管 二 氧 化硫。16.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某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元素名称钠镁铝5磷硫氯氯元素符号NaMgAlSipsClAr原子结构示意图7、j 7aaH 4)284j 7翁中,硼;_(1)表中磷原子的核电荷数4_ _ _ _ _ _ _ _ _。(2)表 中 具 有 相 对 稳 定 结 构 的 元 素 是。(3)在化学反应中,每个铝原子失去 个电子形成铝离子。铝离子 结构示意图(4)上述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第 周 期,怎 样 判 断 它 们 属 于 同 一 周 期。【答案】.1 5 (2).A r.3 (4).(+2 8 .三.原子核外均有3个电子层【解析】【详解】(1)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表中磷原子的核电荷数户2+8+5=1 5;(2)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且电子数为2,或者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结构为稳定结构,由图可知,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元素是氮;(3)原子的化学性质主要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当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 时,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铝原子最外层有3 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每个铝原子失去3 个电子形成带三个单位正电荷的铝离子;此时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电子数分别为2、8,结构示意(4)元素周期表中,原子的电子层数决定元素的周期数,上述元素原子均有三个电子层,在周期表中处于第3 周期,它们属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原子核外均有3 个电子层。三、实 验 题(22分,每空一分,反应表达式2分)1 7.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实验仪器a 的名称是 图 F实验的目的是(2)实 验 室 用 双 氧 水 制 取 氧 气 的 化 学 反 应 的 文 字 表 达 式 为,制取较干燥的氧气,所 选 用 的 制 取 装 置 是。(填字母序号,下同)(3)实 验 室 用 高 镒 酸 钾 制 取 氧 气 文 字 表 达 式,用排空气法收集一瓶氧气,验满的方法是(4)用下图所示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填“a”或 b”)端导入。(5)实验室用固体氯化钱和熟石灰制取氨气,选择的发生装置_,氨气是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选 择 的 收 集 装 置 为。【答案】(1).集气瓶(2).检查装置气密性(3).过氧化氢 t 水+氧气.二氧化锌A D (5).高锦酸钾譬钵酸钾+二氧化锌+氧气(6).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复燃说明满了.a (8).B (9).C【解析】【详解】(1)实验仪器a 的名称是集气瓶;图 F实验的目的是检查装置气密性。(2)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反应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锦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 氧 化 氢 水+氧气;该反应为固液不加热反应,发生装置选A;氧二氧化镒气密度大于空气,向上排空气法装置D收集的氧气较纯净,故制取较干燥的氧气,应所选用的制取装置是AD。(3)高锌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铳酸钾和氧气和二氧化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锦酸钾:X锌酸钾+二氧化锌+氧气;氧气支持燃烧,用排空气法收集一瓶氧气,验满的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复燃说明满了。(4)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小于水,用图所示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短进长出,从 a 端导入。(5)实验室用固体氯化铁和熟石灰制取氨气,反应为固体加热反应,选择的发生装置B;氨气是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选择的收集装置为向下排空气法装置C。18.下图是电解水的实验图示,给水通以直流电一段时间后的现象如图甲所示,回答下列问题:氧原子,。氢原子甲7.(1)A、B分别连接直流电源的两个两极,则 B端连接直流电源的 极,甲试管中得到的气体是,乙 试 管 中 得 到 的 气 体 是。(2)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3)实际实验过程中,往往要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稀硫酸的目的(4)电解水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如图乙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宏观上水是由元素和 元素组成的,微观上每个水分子是由。从该模拟图可知化学变化的实质 o【答案】.正 .氢气(3).氧气(4).水 譬 氢气+氧气 .分解(6).增强溶液的导电性(7).氢(8).氧(9).一个氧原 子 和 2个氢原子构成的(10).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解析】【详解】(1)电解水,负极产生氢气,正极产生氧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乙试管产生气体少,是氧气,故 B 端连接直流电源的正极,甲试管为氢气。(2)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为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水 片 氢 气+氧 气,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新物质的反应,特点是一变多,是化学反应的常见的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之一,属于分解反应。(3)水的导电性弱,实际实验过程中,往往要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稀硫酸的目的是增强溶液的导电性。(4)从图中可以看出,宏观上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微观上每个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构成的。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从该模拟图可知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四、计算题(6 分)1 9.(1)已知氧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 7,则该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2)已知某原子的实际质量为a千克,相对原子质量为m,另一种原子的实际质量为b千克,求另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写出计算过程)【答案】(1)9(2)解:设另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a kg _ mb kg xb mx=-,a【解析】【分析】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质量与碳1 2原子质量的十二分之一的比值,没有克这样的单位;相对原子质量代表了原子的质量,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等于原子质量之比;【详解】(1)相对原子质量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氧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 7,则该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1 7-8=9。(2)见答案。

    注意事项

    本文(2022年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凤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五四学制)(含答案).pdf)为本站会员(无***)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