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海市普陀区3月线下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含详解.pdf
化学部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C-12 O-16五、选择题(共20分)1.属于物理变化是A.冰雪融化 B.木炭燃烧C.高粱酿酒D.钢铁生锈2.属于单质的是A.水 B.食盐C.氧气D.空气3.PbO2中 Pb的化合价是A.+2 B.+3C.+4D.+64.属于金属元素的是A.O B.CaC.ArD.C15.物质的名称与化学式对应正确的是A.氧化铁:FeOB.碳酸钠:Na2 SO4C.氯化镁:MgClD.氢氧化铜:CU(O H)26.摩尔质量的单位是A.M B.nc.gD.g/mol7.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蓝紫色火焰是A.白磷 B.硫粉C.铁丝D.木炭8.下列物质对应的用途正确的是A.氧气:自来水杀菌消毒B.金刚石:做润滑剂C.氮气:高能燃料D.盐酸:除去铁锈9.下列水参与的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水通电B.水与氧化钙C.硫酸铜遇水D.二氧化碳通入水中1 0.下列溶液,能使酚猷;变红的是A.蒸储水 B.食盐水C.石灰水D.盐酸11.不属于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A.红磷与白磷B.木炭与活性炭C.氧气与臭氧D.金刚石与石墨1 2.下列物质遇到盐酸,不会产生沉淀或气体的是A.碳酸钙 B.碳酸钠溶液C.硝酸银溶液D.氢氧化钠溶液13.二氧化碳溶于水中可得气泡水A.压强要大,使用冰水C.压强要小,使用冰水14.AgNCh受热分解生成了 Ag、A.一定含有氮元素C.一定含有银元素,二氧化碳溶解越多,口感越佳。因此制作气泡水最佳的方法是B.压强要大,使用温水D.压强要小,使用温水NO2和气体X,关于X 元素组成说法正确 是B.一定含有氧元素D.一定含有氮、氧元素15.属于物质分离的操作是A溶解 B.过滤 C.搅拌 D.蒸发16.下列物质能发生中和反应的是A.H2 S04 B.Na2 S04 C.Ca(OH)2 D.CuO17.20C时,将 20g硝酸钾固体投入到100水中,充分搅拌,随着时间推移,所得溶液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得溶液降低一定温度,一定有硝酸钾析出B.如果用水量是50g,最终只能得到60g溶液C.所得溶液中继续投入硝酸钾固体,溶液质量一定还是120 gD.100g m(溶液质量)120g时;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六、简答题(共30分)18.燃料是生活生产中常见的物质。木材含有多种物质,属于(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木材内含氢元素,取一段木材点燃,在火焰上罩一个干燥的小烧杯,观察到的现象是。(2)家庭中常用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 H Q 做燃气。写出CH4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CH4燃烧时,若氧气不足会产生有毒的气体,该气体是 o(3)打火机中的燃料是丁烷(C4H10)。丁 烷 中 含 碳 量 是 (可用分数表达);Imol 丁烷中含有的氢原子约为 个;5.8g 丁烷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是 mol。(4)含碳燃料的燃烧排放过度的二氧化碳,会造成 效应,因此选用绿色清洁的能源是当今社会的趋势,绿 色 清 洁 的 能 源 可 以 是 (填写一种)。1 9.中国古代采用卓简并汲取地下卤水,卤水主要含氯化钠和氯化钾。下表是氯化钠、氯化钾的溶解度数据。(1)40时,氯 化 钾 的 溶 解 度 是。在溶解度曲线图中,氯 化 钠 和 氯 化 钾 的 两 根 曲 线 (选填“有”温度()020406080100溶解度(g/100g 水)氯化钠35.736.036.637.338.439.8氯化钾27.634.040.045.551.156.7或“没有”)交叉点。(2)20时,取 40g氯化钠,分两次每次加入50g水。第一次加入5 0 g水,乙 烧 杯 中 所 得 溶 液 属 于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丙烧杯中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是,若使丙中固体全部溶解采取的措施可以是 o(3)某地卓筒井获得的卤水中约含1 0%氯化钠、1%氯化钾以及其他少量的可溶性杂质,还有少量的泥沙。制作井盐流程为:钻井(修治井)一汲卤晒卤滤卤煎盐。“晒卤”将卤水中氯化钠浓度提升至约2 0%,“滤卤”是将泥沙过滤除去。请说出“晒卤”先于“滤卤、煎盐 的主要作用是。2 0 .气体的制取与收集是常见的实验。(1)实验一:利用图一装置制取并收集氧气。图一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图 中 收 集 气 体 的 方 法 称 为,当看见导管口的气泡呈 时,才能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开始收集气体。(2)实验二:利用图二所示装置,分组测定大理石样品中所含碳酸钙的含量。称 取2 g大理石样品,在分液漏斗中注入2 0 m L足量的盐酸。进行实验,打开活塞K注入盐酸,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数据处理,记录收集到的水量;通过查阅二氧化碳的密度,计算得出二氧化碳的质量,因此实验过程中还需记录的物理量是 o实验反思。经与大理石样品说明书中标注的碳酸钙含量比对,发现某些小组实验数据明显偏小,可能的原因是(写出一条);偏大,可能的原因是(写出一条)。2 1 .实验室为了验证C O的还原性,以及与C u O反应的产物,如下图装置所示进行实验.(1)A中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内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B中玻璃管(2)实验刚开始就见到C中溶液变浑浊,并不能说明B中已经反应了,理由(3)为完善实验,需在A、B装置之间加入D、E装置,其中装置D的作用是,E的作用是 o,装置化学部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C-12 0-16五、选择题(共20分)1.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B.木炭燃烧C.高粱酿酒D.钢铁生锈【答案】A【详解】A、冰雪融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B、木炭燃烧,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C、高粱酿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D、钢铁生锈,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A o2.属于单质的是A.水B.食盐C.氧气D.空气【答案】C【详解】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B、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C、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符合题意;D、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故选:C o3.PbO2中 Pb的化合价是A.+2B.+3C.+4D.+6【答案】C【详解】PbCh中氧元素显-2 价,设 P b的化合价是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x+(-2)x2=0,x=+4。故选C4.属于金属元素的是A.0B.CaC.ArD.Cl【答案】B【详解】A、O 是氧元素的元素符号,氧 带“气”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错误;B、C a是钙元素的元素符号,钙 带“车”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正确;C、A r是氮元素的元素符号,氮 带“气”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错误;D、。是氯元素的元素符号,氯 带“气”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错误。故选B o5.物质的名称与化学式对应正确的是A.氧 化 铁:FeOC.氯化镁:MgClB.碳酸钠:Na2 SO4D.氢氧化铜:CU(OH)2【答案】D【详解】A、氧化铁中铁元素为+3价,氧元素为-2,则氧化铁化学式为FezCh,故选项书写错误;B、碳酸钠由钠离子与碳酸根离子构成,化学式为Na2c0 3,故选项书写错误;C、氯化镁中镁元素为+2价,氯元素为-1 价,则氯化镁化学式为M gC b,故选项书写错误;D、氢氧化铜中铜元素为+2价,氢氧根离子为-1 价,则氢氧化铜的化学式为Cu(0H)2,故选项书写正确。故选D。6.摩尔质量的单位是A.M B.n C.g D.g/mol【答案】D详解】A、“M”表示摩尔质量,不符合题意;B、“n”表示物质的量,不符合题意;C、“g”是质量单位,不符合题意;D、“g/mol”是摩尔质量单位,符合题意。故选D。7.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蓝紫色火焰的是A白磷 B.硫粉 C.铁丝 D.木炭【答案】B【详解】A、白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不符合题意;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符合题意;C、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不符合题意;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不符合题意。故选B。8.下列物质对应的用途正确的是A.氧气:自来水杀菌消毒 B.金刚石:做润滑剂C.氮气:高能燃料 D.盐酸:除去铁锈【答案】D【详解】A、氧气具有助燃性,氧化性,不能杀菌的,不用于自来水生产中的杀菌消毒,故错误;B、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玻璃刀或钻探机钻头,故错误;C、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很难跟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错误;D、盐酸和难溶于水的铁锈(主要成分氧化铁)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氯化铁,故正确。故选D。9.下列水参与的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水通电 B.水与氧化钙C.硫酸铜遇水 D.二氧化碳通入水中【答案】A【详解】A、水通电后分解产生氢气与氧气,该反应中反应物为一种物质,生成物为两种物质,则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符合题意;B、水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中反应物为两种物质,生成物为一种物质,则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硫酸铜溶于水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该反应中反应物为两种物质,生成物为一种物质,则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o10.下列溶液,能使酚儆变红的是A.蒸储水 B.食盐水 C.石灰水 D.盐酸【答案】C【详解】A、蒸储水显中性,不能使酚醐变红,故 A 不正确;B、食盐水显中性,不能使酚酸变红,故 B 不正确;C、石灰水显碱性,能使酚猷;变红,故 C 正确;D、盐酸显酸性,不能使酚酰变红,故 D 不正确 故选C。11.不属于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A.红磷与白磷 B.木炭与活性炭C.氧气与臭氧 D.金刚石与石墨【答案】B【分析】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要符合以下两个条件:同种元素形成,不同单质。【详解】A、红磷和白磷都是磷元素组成 不同物质,都是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 A 正确;B、木炭与活性炭都是无定形碳,属于混合物,不能称为同素异形体,故 B 错误;C、氧气与臭氧(03)都是由氧元素形成的不同物质,都是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 C 正确;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都是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 D 正确;故选B。12.下列物质遇到盐酸,不会产生沉淀或气体的是A.碳酸钙 B.碳酸钠溶液 C.硝酸银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答案】D【详解】A、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有气体生成,不符合题意;B、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有气体生成,不符合题意;C、硝酸银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有沉淀生成,不符合题意;D、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不会产生沉淀或气体,符合题意。故选:D。13.二氧化碳溶于水中可得气泡水,二氧化碳溶解越多,口感越佳。因此制作气泡水最佳的方法是A.压强要大,使用冰水 B.压强要大,使用温水C.压强要小,使用冰水 D.压强要小,使用温水【答案】A【详解】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制作气泡水,增大二氧化碳溶解度应该压强要大,使用冰水。故选Ao14.AgNCh受热分解生成了 Ag、NO2和气体X,关于X 元素组成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含有氮元素 B.一定含有氧元素C.一定含有银元素 D.一定含有氮、氧元素【答案】B【详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AgNCh受热分解生成了 Ag、NO2和气体X,反应前含有银元素、氮元素和氧元素,反应后含有银元素、氮元素、氧元素,生成物中已经含有二氧化氮气体,X 也为气体,则气体X 为氧元素组成的氧气,一定含有氧元素,故选B。15.属于物质分离的操作是A.溶解 B.过滤 C.搅拌 D.蒸发【答案】BD【详解】A、溶解是多种物质混合在一起,故 A 错误;B、过滤是将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操作,故 B 正确;C、搅拌是将物质均匀混合,故 C 错误;D、蒸发是将溶质和溶剂分离的操作,故 D 正确。故选BD。16.下列物质能发生中和反应的是A.H2 SO4 B.Na2 S04 C.Ca(OH)2 D.CuO【答案】AC【分析】酸和碱能够发生中和反应;【详解】硫酸属于酸,硫酸钠属于盐,氢氧化钙属于碱,氧化铜属于金属氧化物,故能发生中和反应的是硫酸和氢氧化钙。故选ACo17.20C时,将 20g硝酸钾固体投入到100水中,充分搅拌,随着时间推移,所得溶液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得溶液降低一定温度,一定有硝酸钾析出B.如果用水量是50g,最终只能得到60g溶液C.所得溶液中继续投入硝酸钾固体,溶液质量一定还是120 gD.100g m(溶液质量)120g时,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答案】D【分析】由图示可知:20时,将 20g硝酸钾固体投入到100水中,充分搅拌,完全溶解,所得溶液可能为饱和溶液,也可能为不饱和溶液。【详解】A、由分析可知:若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则降低一定温度,可能还是不饱和溶液,不会有硝酸钾析出,故 A 选项错误;B、由分析可知:只有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用水量是50g,最终只能得到60g溶液,故 B 选项错误;C、由分析可知:若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则继续投入硝酸钾固体,不再继续溶解,溶液质量还是120g;若所得溶液质量为不饱和溶液,继续投入硝酸钾固体,会继续溶解,溶液质量大于120 g,故 C 选项错误;D、由分析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最小为2 0 g,则 100g m(溶液质量)120g时,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故 D 选项正确。故选:D。六、简答题(共30分)1 8.燃料是生活生产中常见的物质。(1)木材含有多种物质,属于(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木材内含氢元素,取一段木材点燃,在火焰上罩一个干燥的小烧杯,观察到的现象是。(2)家庭中常用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 H Q 做燃气。写出CH,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CH4燃烧时,若氧气不足会产生有毒的气体,该气体是。(3)打火机中的燃料是丁烷(C4H10)。丁 烷 中 含 碳 量 是 (可用分数表达);Imol 丁烷中含有的氢原子约为 个;5.8g 丁烷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是 mol。(4)含碳燃料的燃烧排放过度的二氧化碳,会造成 效应,因此选用绿色清洁的能源是当今社会的趋势,绿 色 清 洁 的 能 源 可 以 是 (填写一种)。【答案】(1).混合物.烧杯壁上出现水雾占燃(2).CH4+2O2CO2+2H2OCO24(3).一 .6.02X 1024 0429(4).温室.氢气等【小 问 1 详解】木材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木材内含氢元素,取一段木材点燃,能生成水,所以在火焰上罩一个干燥的小烧杯,观察到的现象是烧杯壁上出现水雾;【小问2 详解】占燃甲烷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74+2O2=C O2+2H2O;CH4燃烧时,若氧气不足会产生有毒的气体,该气体是一氧化碳;【小问3 详解】12x4 74丁烷中含碳量是:-xl00%=;1 个丁烷分子中有4 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Imol 丁烷中含有12x4+1x10 296.02x1023个丁烷分子,则氢原子约为6.02x1023x10=6.02x1024个;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则生成的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是丁烷物质的量的4 倍,则 5.8g 丁烷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是:;X 4=0.4mol;jag/mol【小问4 详解】含碳燃料的燃烧排放过度的二氧化碳,会造成温室效应;绿色清洁的能源可以是氢气等,氢气燃烧生成水,无污染。1 9.中国古代采用卓简并汲取地下卤水,卤水主要含氯化钠和氯化钾。下表是氯化钠、氯化钾的溶解度数据。温度()020406080100溶解度(g/100g 水)氯化钠35.736.036.637.338.439.8氯化钾27.634.040.045.551.156.7(1)4 0 时,氯 化 钾 的 溶 解 度 是。在溶解度曲线图中,氯 化 钠 和 氯 化 钾 的 两 根 曲 线 (选填“有”或“没有”)交叉点。(2)20时,取 40g氯化钠,分两次每次加入50g水。第一次加入50g水,乙 烧 杯 中 所 得 溶 液 属 于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丙烧杯中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是,若 使 丙 中 固 体 全 部 溶 解 采 取 的 措 施 可 以 是。(3)某地卓筒井获得的卤水中约含10%氯化钠、1%氯化钾以及其他少量的可溶性杂质,还有少量的泥沙。制作井盐流程为:钻井(修治井)汲卤晒卤滤卤煎盐。“晒卤 将卤水中氯化钠浓度提升至约20%,“滤卤”是将泥沙过滤除去。请说出“晒卤”先于”滤卤、煎盐 的主要作用是o【答案】.40.0g.有(2).饱和.26.47%.加水(3)提高卤水的浓度,减少燃料的消耗,降低成本【小 问 1详解】由氯化钠、氯化钾的溶解度数据表可知,4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是40.0g,在溶解度曲线图中,氯化钠和氯化钾的两根曲线有交叉点;【小问2 详解】20时,取 40g氯化钠,分两次每次加入50g水,第一次加入50g水,烧杯中有固体物质剩余,乙烧杯中所得溶液属于饱和溶液,20C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0g,丙烧杯中氯化钠溶液仍是饱和溶液,其质量分数为:)xlOO%x 26.47%,若使丙中固体全部溶解采取的措施可以是加水;100g+36.0g【小问3详解】“晒卤”将卤水中氯化钠浓度提升至约20%,“滤卤”是将泥沙过滤除去。请说出“晒卤”先于“滤卤、煎盐”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卤水的浓度,减少燃料的消耗,降低成本。20.气体的制取与收集是常见的实验。(1)实验一:利用图一装置制取并收集氧气。图一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图 中 收 集 气 体 的 方 法 称 为,当看见导管口的气泡呈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时,才能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开始收集气体。(2)实验二:利用图二所示装置,分组测定大理石样品中所含碳酸钙的含量。称 取2g大理石样品,在分液漏斗中注入20mL足量的盐酸。进行实验,打开活塞K注入盐酸,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数据处理,记录收集到的水量;通过查阅二氧化碳的密度,计算得出二氧化碳的质量,因此实验过程中还需记录的物理量是.实验反思。经与大理石样品说明书中标注的碳酸钙含量比对,发现某些小组实验数据明显偏小,可能的原因是(写出一条);偏大,可能的原因是(写出一条)。MnO,【答案】.2KC1O,2KC1+3O,TA.排水集气法.连续均匀(2).CaCO3+2HCI=CaCl2+H2O+CO2 T.量筒中收集到水的体积.CO?溶于水且与水反应.反应放热,未冷却至室温即测量水的体积【小 问1详解】氯酸钾在以二氧化镭作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MnO22K C1O,2K C1+3O1 T,图中收集气体的方法称为排水集气法,当看见导管口的气泡呈连续均匀的气泡冒-AMnO2出时;才能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开始收集气体,否则收集的氧气不纯,故填:2KC1O32KC1+3O,t;排水A集气法;连续均匀;【小问2详解】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aCO,+2HCl=CaCl2+H2O+CO2 T,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 T;通过二氧化碳密度计算二氧化碳的质量,还需知道二氧化碳的体积,生成的二氧化碳将集气瓶中的水排入量筒内,因此量筒内收集到的水的体枳就是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所以还应记录的物理量是量筒中收集到水的体积,故填;量筒中收集到水的体积;二氧化碳溶于水且能和水发生化学反应会导致测得的二氧化碳体积偏小,最后大理石的纯度低,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未冷却至室温即测量水的体积,导致二氧化碳体积膨胀而测得的数值偏大,最后大理石纯度偏大,故填:C 0 2溶于水且与水反应反应放热;未冷却至室温即测量水的体积。2 1.实验室为了验证CO的还原性,以及与C uO反应的产物,如下图装置所示进行实验。二氧化碳f(1)A中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B中玻璃管内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实验刚开始就见到C中溶液变浑浊,并不能说明B中已经反应了,理由是(3)为完善实验,需在A、B装置之间加入D、E装置,其中装置D的作用是,装置E的作用是.【答案】(1).C O 2+C=2 C O .黑色粉末逐渐变红.C O+C uO C u+C C h(2)A中未反应的C O 2也能使C中溶液变浑浊(3).吸收未反应的C 0 2 .检 验C 0 2是否吸收完全【小 问1详解】高温2 c 0。B管中为A中玻璃管内为通入的二氧化碳与炭粉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 O2+CA管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在高温下还原氧化铜生成二氧化碳和铜单质,实验现象为黑色粉末逐渐变红,化学方程式V为 CO+CuO Cu+CO?。【小问2详解】实验刚开始就见到C中溶液变浑浊,并不能说明B中己经反应了,理由是A中未反应的CO2也能使C中溶液变浑浊。【小问3详解】装置D中为石灰乳、装置E中为澄清石灰水,所以A、B装置之间加入D、E装置,装置D的作用是吸收未反应的CCh,装置E的作用是检验CO?是否吸收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