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一化学寒假复习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二节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解析版).pdf
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二节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学习目标】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并能进行简单计算。2.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及规律,并能合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相关化学现象。3.学会运用变量控制研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4.了解可逆反应及特点。5.理解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及标志,知道改变条件化学平衡会发生移动。6.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基础知识】一、化学反应速率1、表示方法: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 减 少 量 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一(均取正值)来表示。2、表达式:v=玲,单位 mol/(L-min)或 mol/(L s)。3、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1)浓度:增大反应物浓度,化学反应速率 增大。(2)温度: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 增大。(3)压强:对于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大压强,气 体 反 应 物 浓 度 增 大,化学反应速率增(4)催化剂: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一般加快反应速率。(5)其他:反应物状态、固体的 表 面 积、溶剂、光照等。4、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操作.s 1(3)0.74 mol-L-1考点四可逆反应的特点11.下列各组反应中,属 于 可 逆 反 应 的 一 组 是()通 电 占 燃A.2H2O 2 H2 t+O2 t,2H2+O 2=2H2OB.NH3+CO2+H2O=N H4HCO3,NH4H C O 3=N H3 t+CO2 t+H2OC.H2+I2=2H I,2H I=H 2+I2D.2Ag+Br2=2AgBr,2AgBr=2Ag+Br2答 案 C解析可逆反应必须是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A、B、D 三项中反应条件不同,都不是可逆反应,只有C 满足条件,故选C。12.2 0101112和 3 010112蒸气在持续加热的条件下进行:1 2 3+比 色)2H I(g),充分反应后H I的物质的量可能是()A.4 mol B.小于 4 moiC.6 mol D.大于 6 mol答 案 B解 析 12蒸气过量,2 moi H2若完全反应,可转化为4 moi H I,由于该反应为可逆反应,H2的转化率小于100%,故反应后H I的物质的量小于4 mol0考点五化学平衡状态和限度13.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限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任何可逆反应的进程都有一定限度B.提高反应的限度可以提高反应物的利用率C.化学平衡状态是指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可逆反应达到的最大限度D.化学反应达到最大限度时,可逆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为零答 案 D解析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当达到最大限度时,反应就达到平衡状态,此时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为零,是动态平衡,故选D 项。14 句一密闭容器中放入1 mol X,进行可逆反应2X(g)3Y(g),反应过程中的反应速率(0)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八时,只有正反应B/2 h 时,反应不再发生Cm 时,容器内有1.5 mol YD/2 力时,X、Y 的物质的量均没有发生变化答 案 D解析 九时,v.v,0,正、逆反应都在发生,A 项错误:七时,v i=v 0,反应并未停止,B 项错误;该反应为可逆反应,1 mol X 不能完全反应,所以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内Y 的物质的量小于1.5 mol,C 项错误;介时为化学平衡状态,X、Y 的物质的量均不发生变化,D 项正确。15.下列对于可逆反应2M(g)+N(g)2P(g)达到平衡时的说法正确的是()A.M、N 全部变成了 PB.反应己经停止C.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不再改变D.反应混合物中c(M):c(N):c(P)一定等于2:1 :2答 案 C解析 可逆反应的转化率达不到100%,即 M、N 不可能全部变成P,A 项错误: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为0,即反应没有停止,B 项错误;平衡时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不再改变,C 项正确;平衡时反应混合物中(XM):c(N):c(P)不一定等于2:1 :2,D 项错7 天o考点六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16.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2NO2(红 棕 色)2NO(无色)+。2(无色),在恒压密闭容器中充入NO2,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A.反应停止了B.NO的正反应速率与02的逆反应速率相等C.c(NO):c Q)=2 :1D.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答 案 D解析 A 项,反应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反应并没有停止,故错误;B 项,N O 的正反应速率与Ch的逆反应速率之比为2:1 时才能确定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错误;C 项,c(NO):c(O2)始终是2:1,不能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的依据,故错误;D 项,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说明N02气体的浓度不变,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17.在一定条件下,使一定量的A 和 B 气体混合发生反应2A(g)+3B(g)4c(g)。下列描述中,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各物质的浓度之比c(A):c(B):c(C)=2:3:4B.混合气体中各物质的浓度相等C.单位时间内,消耗a mol A 物质的同时消耗2a mol C 物质4D.混合气体的体积是反应开始前的三答 案 C解析 化学平衡状态时,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不是浓度相等;用不同物质的反应速率表示达到平衡,要求反应方向是一正一逆,且反应速率之比为化学计量数之比。考点七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18.通过控制或改变反应条件可以加快、减缓甚至阻止反应的进行,使化学反应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提高生活质量。下列各图所示的措施中,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答 案 C19.工业上合成氨反应为N2(g)+3H2(g)2NH3(g),在实际生产中为提高合成氨的反应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因此采取的温度越高越好B.压强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因此采取的压强越高越好C.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因此可选用适当的催化剂D.可向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蒸气,使氨气溶解以提高反应速率答 案 C解析 A 项,温度高反应速率快,但温度过高会消耗更多的燃料,因此实际生产中的温度不是越高越好,故错误:B 项,压强大反应速率快,但压强过高会增加设备的成本,因此实际生产中的压强不是越高越好,故错误;C 项,可选用适当的催化剂提高反应速率,故正确;D 项,加入水蒸气会降低反应体系的温度,且氨气溶于水并不能提高反应速率,故错误。20.某温度下,在 2 L 密闭容器中X、Y、Z 三种物质(均为气态)间进行反应,其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据图回答:2.42.0耳().80.4物质的量/mol 时间/min(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反应起始至f min(设f=5),X 的平均反应速率是。在t m in 时,该反应达到了 状态,下列可判断反应已达到该状态的是(填字母,下同)。A.X、Y、Z 的反应速率相等B.X、Y 的反应速率比为2:3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D.生 成 1 mol Z 的同时生成2 mol X(4)一 定 能 使 该 反 应 的 反 应 速 率 增 大 的 措 施 有。A.其他条件不变,及时分离出产物B.适当降低温度C.其他条件不变,增大X 的浓度D.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压缩为1 L答 案2X 3Y+Z(2)0.08molL L m iJ(3)化学平衡 D(4)CD解 析(1)由图像可以看出X 为反应物,Y 和 Z 为生成物,当反应达到r=5 min时,A(X)=0.8 mol,An(Y)=1.2 mol,A/z(Z)=0.4 m o l,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值与化学计量数呈正比,故 A/X):An(Y):An(Z)=2:3:1,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 3Y+Z。(2)p(X)=T rrr=0.08 mol-L min 7 Ar 2 LX5 min(3)在/m in时,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A 项,X、Y、Z 的化学计量数不相等,则 X、Y、Z 的反应速率也不会相等,错误;B 项,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无论平衡与否,X、Y 的反应速率之比都为2:3,错误:C 项,据/=,由于反应的体积不变,气体的总质量不变,则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错误;D 项,当生成1 mol Z 的同时生成2 moi X,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状态,正确。(4)减小产物浓度,降低温度,会使反应速率减小,故 A、B 项错误;增大反应物浓度,会使反应速率增大,故 C、D 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