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江西省南昌市十中高三一模语文试题.pdf
-
资源ID:93958325
资源大小:5MB
全文页数:3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届江西省南昌市十中高三一模语文试题.pdf
一、现代文阅读(3 6分)(-)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目 前 被 称 为“国潮”的 舞 蹈 作 品,如 唐 宫 夜 宴 洛 神 水 赋 龙门金 刚 只 此 青 绿 等,创 作 灵 感 均 来 自 中 国 古 代 名 画 或 雕 塑,“破 圈”主 要 表 现 为 中 国 传 统 空 间 艺 术(绘 画)向 时 间 艺 术(舞 蹈)的 转 换。画中 人 物 和 山 水 被 以 舞 蹈 的 形 式 活 化,从 而 赋 予 了 原 本 静 态 的 艺 术 以 活 跃的 动 感 和 生 命。在现代观众眼里,这种传统空间艺术向时间艺术的幻化和挪移,本身就使相关舞蹈作品充满魔幻和奇观性,从而对人构成吸引。为什么在现代艺术创造中,中国艺术家能实现这种幻化和挪移?这固然与现代舞台对声光影技术的运用有关,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却是中国艺术在观念层面并不存在两者的分离,而是赋予了诗乐舞和诗书画内在的互通性。这 种 互 通 或 一 体 性,可 以 从 中 国 传 统 书 画 理 论 及 美 学 观 中 见 出。如南北朝 时 期,谢 赫 在 其 古 画 品 录 中 提 出 绘 画“六 法”,其中最重要的一法 就 是“气韵生动”。在 中 国 美 学 史 中,“气韵”本来是一个关于乐舞的 概 念,但 从 谢 赫 始,它 却 成 为 中 国 传 统 造 型 艺 术 普 遍 遵 循 的 法 则。这意 味 着 中 国 绘 画 虽 然 以 静 态 的 形 式 呈 现,但 在 本 质 上 却 是 富 有 乐 感 和 旋律 的,这 种 内 在 的 乐 感 赋 予 它 从 造 型 艺 术 向 乐 舞 艺 术 生 成 的 潜 能。这 里 要 特 别 注 意 的 是,虽 然 如 上“国 潮”作 品 均 是 以 绘 画 向 乐 舞 的 转 换为 共 同 特 点,但 采 取 的 路 径 仍 存 在 重 大 差 异。比 如,唐 宫 夜 宴 洛神 水 赋 等 作 品 依 托 的 历 史 名 作 均 是 人 物 画,它的创作路径是将画中人物 挪 移 为 舞 蹈 中 的 人 物。而 只此青绿不 同,它 依 托 的 千 里 江 山 图 是 山 水 画,创 作 路 径 则 是 将 自 然 山 水 幻 化 为 人 物。这就涉及人与自然的关 系 问 题。在 中 国 艺 术 史 中,广 泛 存 在 着 人 与 自 然 交 互 的 话 题,如 梁 祝 化 蝶、孔雀 东 南 飞 等 均 是 这 方 面 的 杰 作。在 道 家 思 想 里,人向自然的生成也是大趋势,庄 子 把 它 称 为“物 化”。以 此 为 背 景,汉代儒家发展出了“天人 同 构”理 论,认 为 人 的 每 一 个 器 官 均 在 天 地 之 间 有 相 应 的 匹 配 物,人与 自 然 就 成 了 同 形 同 构 关 系。到 三 国 时 期,徐 整 在 其 三 五 历 记 中记载 了 盘 古 之 死,说 他 死 后 身 体 化 成 了 大 地 上 的 山 川 河 岳、草 木 金 石。根据 这 种 化 生 关 系,人 向 自 然 的 全 面 生 成,反 向 也 使 自 然 天 地 人 体 化,使山 川 河 岳 成 为 人 体 的 映 像 形 式。后 世,这种人与世界交互生成的观念深深影响了中国艺术,如郭熙在 林泉高致中谈山水画,虽然是在讲自然山水,但山水却以血脉、毛发、神采、秀媚的人体形象向人映显,自然界的山山水水由此都活化出了人的音容和幻影。具体到舞蹈艺术而言,它如果能把这种自然山水向人生成的逻辑揭示出来,所谓的人舞也就是自然山水之舞。这种潜存于山水之间的人体幻影,使相关的舞蹈表演充满了迷幻色彩,但观众并不感到不 可 思 议,这离不开中国美学在如何看待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给予的理论支持。(摘编自刘成纪 中国美学如何支持了当代“国潮”)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古代名画或雕塑能够为“国潮”的舞蹈作品提供创作的灵感,促进时、空艺术之间的相互转换。B.只此青绿等舞蹈作品借助声光影技术,以其魔幻色彩和奇观性引发现代观众兴趣。C.乐舞概念中的“气韵”说被谢赫引人到绘画创作后,逐渐脱离乐舞而成为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法则。D.人舞即是自然山水之舞,人体形象可以由自然山水映显而来,自然山水也可活化出人音容和幻影。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 章 首 段 指 出 唐宫夜宴等 作 品“破圈”的主要表现和根本原因,点明论题,便于后文快速展开具体论述。B.文中引入谢赫关于“气韵”的学说,论证了中国绘画是富有乐感和旋律的,与乐舞艺术具有相通性。C.本文在论述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于自然与人的关系的认识时,列举了大量论据,既有神话传说又有哲学理论,使论证更易于理解。D.本文论述脉络清晰,环环相扣,详尽阐述了中国美学对“国潮舞蹈”的重要影响,深入浅出,说理透辟。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国潮”舞蹈作品以活跃的动态的艺术形式再现了中国传统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的魅力,是符合时代发展和观众期盼的新的艺术表达。B.诗乐舞和诗书画存在内在的互通性,这是由于中国艺术家在艺术创造中能够实现两者的融通,将画中人物和山水以舞蹈形式活化。C.国潮”舞蹈作品创作路径可以是自然山水向舞蹈人物的转化,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的交互关系,体现出自然天地人体化的映像形式。D.观众在欣赏 只此青绿时,能够理解中国美学人与自然关系的相关理 论,则有助于在迷幻的舞蹈表演中感知舞蹈本身的丰富内涵。【答案】1.B 2.A 3.B【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促进时、空艺术之间的相互转换 理解有误,原文是 传统空间艺术(绘画)向时间艺术(舞蹈)的转换。C.逐渐脱离乐舞 错误,原文并未指出气韵 逐渐脱离乐舞。D.人舞即是自然山水之舞 扩大范围,原文为 具体到舞蹈艺术而言自然山水之舞,并不是所有的“人舞即是自然山水之舞。故 选 Bo【2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A.”文章首段指出根本原因 错误,原文在开篇并未就 根本原因 进行阐 述,属于无中生有。故 选 A。【3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B.这是由于中国艺术家在艺术创造中能够实现两者的融通,将画中人物和山水以舞蹈形式活化 原因表述错误。原文第二段是说 更深层次的原因却是中国艺术在观念层面并不存在两者的分离,而是赋予了诗乐舞和诗书画内在的互通性。故选Bo(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 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提到大米,人们会想到粳米的代表东北大米,也会想到釉米的代表南方大米。然 而,能够从这两者中突围的京西稻、小站稻及晋祠大米,若无过人之处,恐怕很难占牢一席之地。分析起来,京西稻、小站稻和晋祠大 米,不仅在于地理环境带来的品质保障,还得益于其是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消费者既有尝鲜的意愿,也有怀旧的情怀。近年来,这些地方又以稻田为基地,拓展农业的休闲观光、生态涵养、文化传播等多种功能,积极推动品牌建设,给予地理标志保护,从品种选育、绿色栽培到收储加工实现了品种振兴和品牌重塑,成效显著。发 展 旅 游 讲 究 特 色 化、差 异 化,农 业 亦 然。当前,我国农业正从偏重规模 和 数 量 的“吃 饭 农 业”向 更 加 依 靠 质 量 和 效 益 的 现 代 农 业 转 型。可以说,农 业 的 主 要 矛 盾 已 经 由 总 量 不 足 转 变 为 结 构 性 矛 盾,表现为农产品阶 段 性 供 过 于 求 和 供 给 不 足 并 存,而 矛 盾 的 主 要 方 面 在 供 给 侧,且主要是 结 构 性 问 题。其 中 最 大 的 问 题 是,农 业 的 同 质 化 程 度 高,品种布局缺乏差异化生产模式缺乏差异化、品牌打造缺乏差异化,导致时不时出现滞销卖难。(摘编自乔金亮 抓住特色亮点促农业转型,经济日报2021年7月6日)材 料 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河南主动适应市场变化,按照比较优势和适应性发展原则,以十大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为抓手,积极调整种养结构,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取得较大成就。目前,优质小麦、优质花生、食用菌等产量全国第一,优质草畜、蔬菜和中药材规模位居全国前列,信阳毛尖、灵宝苹果等先后11个特色农产品基地,被认定为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同 时,依托于生产优势,以 一县一业、一镇一特、一村一品”为 抓 手,以全产业链思维打造优势特色农业重点产业链和产业集 群,提高产业的效益和竞争力。延津优质小麦全产业链、泌阳夏南牛全产业链和信阳浙河区茶叶全产业链入选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河南肉制品产业入选全国农业全产业链重点链;河南强筋小麦、豫西南肉牛、怀药、伏牛山香菇入选全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链建设及产业集群发展成效明显。(摘 编 自 以优势特色产业引领农业提质增效,中国智库2022年4月2 6日)材 料 三:枸 杞 不 仅 是 宁 夏 的 特 色 标 签,还 是 农 业 产 业 质 量 持 续 提 升 的 鲜 活 缩 影。“好 枸 杞 可 以 贵 一 点,是 我 们 企 业 的 发 展 思 路。”百瑞源枸杞股份有 限 公 司 副 总 经 理 郝 万 亮 说,为 做 出 有 自 己 特 色 的 高 端 产 品,近年来该公 司 一 直 致 力 于 枸 杞 深 加 工 的 探 索 与 研 发,枸 杞 原 浆、枸杞多糖颗粒等应 运 而 生。静 电 除 杂、金 属 探 测、人 工 拣 选、紫 外 线 杀 菌、无菌净化包装 在 公 司 枸 杞GM P加 工 车 间,工 人 们 在 流 水 线 上 不 停 忙 碌 着。郝万 亮 告 诉 记 者,从 自 然 晾 晒 到 全 流 程 不 落 地 模 拟 自 然 环 境 烘 干,再到自主 研 发 锁 鲜 枸 杞 工 艺,枸 杞 变 身 为 高 颜 值、高 身 价 的“大 家 闺 秀”,1公 斤 枸 杞 干 果 卖 到2000元 至4000元,这 一 路 走 来,靠的正是科技创新和 高 端 差 异 化 发 展。据 了 解,今 年 上 半 年,宁 夏 农 村 居 民 人 均 可 支 配 收 入6032元 增 长6.9%;脱 贫 地 区 农 村 居 民 人 均 可 支 配 收 入4442.7元,增 长7.7%,高于全区农村 居 民 人 均 可 支 配 收 入0.8个 百 分 点。(摘 编 自 宁夏科 技 创 新 带 动 特 色 农 业 提 质 增 效 ,宁夏日报2022年7月2 6日)4.下 列 表 述 不 符 合 材 料 相 关 内 容 的 一 项 是()A.有 些 消 费 者 选 择 有 一 定 品 质 保 障 的 京 西 稻、小 站 稻 及 晋 祠 大 米,可能出 于 尝 鲜 的 意 愿 或 怀 旧 的 情 怀。B.我国农业想要更好地向现代农业转型,可以借鉴旅游业,走特色化、差异化的发展道路。C.河南省优质小麦、花生、食用菌的产量和蔬菜、中药材的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先后建成11个特色农产品基地。D.通过发展特色农业等方式,宁夏农村居民尤其是脱贫地区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了明显增长。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目前,我国农业正从“吃饭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其主要矛盾为农业结构性矛盾,农业总量不足的矛盾已得到解决。B.在农业产业规划中,如果在品种布局、生产模式、品牌打造等方面忽略了差异化,势必会导致农产品的滞销。C.河南强筋小麦、豫西南肉牛等入选全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这是河南省开展农业供给侧改革,在适应市场变化的基础上调整种养结构的成果。D.好枸杞可以贵一点”的发展思路,符合当下人们对于农产品高品质的追求心理,但因价格昂贵也使其开拓市场困难。6.现阶段,我国应如何发展优势特色农业产业?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答案】4.C 5.C6.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挖掘好本地区农产品的独特优势。打造特色农业全产业链,注重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链建设及产业集群发展。注重特色农业品牌建设,全力打造本地区农业的品牌文化。利用技术创新,促进农业产业质量持续提升。【解析】【4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C.先后建成11个特色农产品基地 错误,文中说 等先后11个特色农产品基地,被认定为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故选C。【5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A.”农业总量不足的矛盾已得到解决 错误,原文为 农业的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但并不等于“农业总量不足的矛盾已得到解决。B.势必会导致农产品的滞销 说法过于绝对。材料一原文是“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农业的同质化程度高,品种布局缺乏差异化生产模式缺乏差异化、品牌打造缺乏差异化,导致时不时出现滞销卖难,是 是不是出现滞销卖难,选项变成 势必会导致农产品的滞销。D.但因价格昂贵也使其开拓市场困难 属于无中生有。材料三原文是 枸杞变身为高颜值、高身价的 大家闺秀,1公斤枸杞干果卖到2000元至4000元 ,可见并未出现因价格昂贵而使其开拓市场困难。故 选Co【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分析问题提出见解的能力。根据材料一“,京西稻、小站稻和晋祠大米,不仅在于地理环境带来的品质保障,还得益于其是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消费者既有尝鲜的意愿,也有怀旧的情怀。近年来,这些地方又以稻田为基地,拓展农业的休闲观光、生态涵养、文化传播等多种功能,积极推动品牌建设,给予地理标志保护,从品种选育、绿色栽培到收储加工实现了品种振兴和品牌重塑,成效显著”“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农业的同质化程度高,品种布局缺乏差异化生产模式缺乏差异化、品牌打造缺乏差异化,导致时不时出现滞销卖难”,可概括出: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挖掘好本地区农产品的独特优势。根 据 材料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河南主动适应市场变化,按照比较优势和适应性发展原则,以十大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为抓手,积极调整种养结构,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取得较大成就”“依托于生产优势,以 一 县 一 业、一镇一特、一村一品 为抓手,以全产业链思维打造优势特色农业重点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提高产业的效益和竞争力”,可概括出:打造特色农业全产业链,注重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链建设及产业集群发展。感 觉 材料三”枸杞不仅是宁夏的特色标签,还是农业产业质量持续提升的鲜活缩影”“百瑞源枸杞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郝万亮说,为做出有自己特色的高端产品,近年来该公司一直致力于枸杞深加工的探索与研发,枸杞原浆、枸杞多糖颗粒等应运而生”,可概括出:注重特色农业品牌建设,全力打造本地区农业的品牌文化。根 据 材料三“静电除杂、金属探测、人工拣选、紫外线杀菌、无菌净化包装在公司枸杞G M P加工车间,工人们在流水线上不停忙碌着”,可概括出:利用技术创新,促进农业产业质量持续提升。(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 本 一:廊桥上的人生周华诚廊 桥,是连接此岸与彼岸的道路,也是连接人与人的道路,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道路。题记一群年轻的背包客在廊桥冷冷清清的时候,脚步坚定地向它们迈去了。面对一座廊桥,你会怎么看它?它的老,它的旧,它的不喧哗,它的不繁盛,怎么就有一种别样的美呢?即便是风霜雨雪、水流云在,它静立于此,怎么就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呢?年轻人坐在溪流中间的石头上,听流水潺潺,看云卷云舒。大家默默地看着廊桥,一直坐了很久。衰落、凋敝、破旧、干枯、不完满的事物,会引起人们对生命、对变迁的叹惋、惆怅与留恋。比起满月,残月更美。比起盛开的樱花,凋落的樱花更美。有一种美,是需要以同等的能量才能看见的。在这群年轻人里,素秋是年轻的导游。很多时候她在向远方的客人介绍廊桥,其实也是自己在一次又一次地体悟廊桥之美。老家有几十座古老的廊桥,但是素秋并不能确切地知道廊桥到底有多么美。稀奇吗?素秋时不时扭头就能见到一座廊桥,她只觉得平常极了。那年素秋刚毕业,她多想留在外面工作。她的很多同学都愿意选择城市的生活,素秋一开始也不打算回老家,但是家里人不放心,左催催右问问,尤其是爷爷,爷爷年纪太了。爷爷说,老家好啊。素秋听爷爷的话,就回来了。九 月,山里凉起来,县里刚好要招廊桥讲解员,素秋就去考了。一考就考上了,深秋乌柏叶红,她对着廊桥背解说词,一边背,一边钻到桥底下去看桥摆的奥 秘时间一长,她觉得廊桥越来越有味道了。刚讲解时紧张的情景,就像是昨天发生的一样。但是一晃,已经这么多年了。关于廊桥的那些解说词,她到底讲过多少遍呢?素秋也不记得了。有几句 话 她 是 越 来 越 清 晰“一 个 人 一 生 当 中,真正重要的抉择机会并 不 会 太 多。正 是 那 看 似 偶 然 的 几 次 选 择,决 定 了 人 生 道 路 的 方 向。”她 这 样 说 的 时 候,其 实 是 把 自 己 对 廊 桥 的 体 会 分 享 给 每 位 陌 生 的 客 人。同样,在 廊 桥 边 上 生 活 了 一 辈 子 的 村 民,也 会 向 素 秋 敞 开 自 己 的 内 心。在 泗 溪 的 北 涧 桥,好 些 村 民 向 素 秋 说 起 这 座 桥 在 他 们 心 中 的 重 要 性。“有菩 萨 保 佑 的 ”村 头 茶 馆 里 喝 茶 的 老 人,叩 一 口 浓 茶,悠 然 地 说 道。在 他 看 来,这 座 廊 桥 保 佑 了 附 近 所 有 的 人 家。素秋知道,廊桥从来不单单为交通的便利而存在。在数百年间,北涧桥上中间位置的神龛里,都供奉着几尊神灵,长年香火不断。廊 桥 在 村 民 心 里,当 然 不 是 迷 信 那 么 简 单,而是寄托了大家对于美好生活 的 向 往。从 前 的 人 们 造 一 座 廊 桥 是 极 不 容 易 的 事,必 须 到 处 集 资“写缘”,大 家 出 钱 出 木,集 全 村 之 力、耗 数 年 光 阴 才 能 建 成。廊桥架于水上,山 中 洪 水 来 急,桥 被 水 冲 走 是 常 有 的 事。人 们 认 为,万 物 有 灵,树有 树 神,桥 有 桥 神,桥 神 会 保 护 廊 桥 自 身 的 安 宁。人们在桥上多祭拜桥神,桥 就 不 会 被 湍 急 的 山 溪 冲 走。桥神之外,保佑出行平安的路神,还有各种可以保佑一方平安的神灵,也一并被请上廊桥。那些神灵的塑像,许多人往往分不清,但并不影响人们对这些神灵的祭拜。在这些廊桥的神龛里,神灵们默默无言,长久地驻守,自有一份威严在此,过路旅人行经此地,都会驻足停留,双手小心翼翼地合十祈祷,保佑平安。廊桥之下,川流不息。廊桥之上,人来人往。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祈求,有自己想要达成的愿望。就在这廊桥上,在看起来甚至有些简陋的神龛面 前,人们与高处的某些神明达成了精神上的沟通。这是一个人神交流、心灵交换的空间。乡民所求,不过是稻麦长得好一些,家人出入平安,种瓜能得瓜,种豆能得豆,如此而已。乡民在廊桥上的神灵面前,从未有非分之求。在这里,人们把内心的祈求交出,把负累交出,把无力交出,把卑微交出。从这廊桥上走出去,走向外面喧喧嚣嚣的俗世,人们抖擞起精神,去奋斗,去打拼,去为向神明祈祷过的每一个幸福与安宁,一点一滴地交付自己的努力。礼失而求诸野。礼在哪里?在乡间。乡间蕴藏着深厚的文化瑰宝,而廊桥是承载这些内容的文化瑰宝。一座廊桥的建造,从开工到圆桥,把无数细细密密的传统习俗重新带回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在若干年的造桥时光 中,整个族群的人得以温习千百年前的精神礼仪,彼时彼刻,他们与自己早已离去的先辈们心意相通了。这座廊桥接通了新的道路,无数的人将会来到这座廊桥上。人们会在某些特殊又神圣的时候,在神龛前跪下来,虔诚地祈求神明的护佑;也会在平淡的日子里,到廊桥坐下来歇个脚,随意地聊聊天;甚至还会有很多人带着他们刚收获的土特产或山货来到廊桥,于是这里便成了一个小型的商贸集市,这个村庄由此日渐热闹起来。空闲下来的时候,素秋还是喜欢跑到廊桥上去坐一坐,吹吹溪上的风。时间一点一点,像流水一样淌走。素秋在这里已经待了七年。后来有了孩 子,她就把孩子也带到廊桥来玩。守护廊桥的时光,是素秋的一整个青春岁月。(有删改)文 本 二:桥艾青当土地与土地被水分割了的时候,当道路与道路被水截断了的时候,智慧的人类伫立在水边:于是产生了桥。苦于跋涉的人类,应该感谢桥啊。桥是土地与土地的连系;桥是河流与道路的爱情;桥是船只与车辆点头致敬的驿站;桥是乘船与步行者挥手告别的地方。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本一以残月、樱花类比老旧的廊桥,这类事物会引起人们对生命、变迁的感慨,所以有一种别样的美和动人心魄的力量。B.文本一中的素秋听爷爷的话回到家乡做廊桥讲解员,她对随处可见的廊桥很熟悉,使她觉得廊桥很平常,始终看不到廊桥的美。C.文本二写桥是人类智慧和劳动的结晶,桥的出现让苦于跋涉的人可以跨过河流,桥也是人类历史的见证者,有丰富的内涵。D.文本一和文本二体裁不同,但题材相似,都通过具体的艺术形象来表现主题思想,营造了意境,抒发了情感,具有艺术感染力。8.文本一题记说“廊桥,是连接此岸与彼岸的道路,也是连接人与人的道路,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道路”,如何理解这句话?请结合文本一谈谈你的理解。9.散文和诗歌,前者多运用叙事性的现实语言,而后者多运用含蓄性的想象语言。请结合文本一和文本二进行分析。【答案】7.B 8.廊桥连接了河流两岸:使村民能跨水而行。当地讲解员向客人介绍廊桥,分享廊桥之美。村民向素秋讲述廊桥的神圣,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无数的人来到廊桥上,形成小型的商贸集市,让村庄热闹起来。族人建造廊桥,传承并发扬传统文化和习俗。9.文本一通过素秋这个人物贯穿全文,讲述廊桥和乡民的故事;文本二通过概括性的形象列举来表情达意。文本一语言平实,充满生活的气息;文本二运用了想象与拟人手法,句式整散结合,语 言 凝 练,富有诗意。【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鉴赏能力。B.始终看不到廊桥的美 说法错误,文本一中“很多时候她在向远方的客人介绍廊桥,其实也是自己在一次又一次地体悟廊桥之美 和 时间一长,她觉得廊桥越来越有味道了 都表明了素秋慢慢体悟到廊桥的美。故 选Bo【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点句子含义的能力。”是连接此岸与彼岸的道路 指的是桥的现实意义,用来连接河流的两岸,即廊桥是为交通便利而存在的,让村民们可以跨水而行;也是连接人与人的道路”指的是廊桥能够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促进人们的交往。由文中 很多时候她在向远方的客人介绍廊桥,其实也是自己在一次又一次地体悟廊桥之美 可知,如素秋一样的当地讲解员们向客人介绍廊桥,分享廊桥之美,架起了与游客之间的桥梁;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道路 指这座桥让村民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由文中 在泗溪的北涧桥,好些村民向素秋说起这座桥在他们心中的重要性。这座廊桥保佑了附近所有的人家 廊桥在村民心里,当然不是迷信那么简单,而是寄托了大家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可知,这座廊桥保佑人们的生活;由文中 甚至还会有很多人带着他们刚收获的土特产或山货来 到 廊 桥,于是这里便成了一个小型的商贸集市,这个村庄由此日渐热闹起来 可知,廊桥的出现,改变了村民的生活方式,丰富了他们的生活;由 文 中“在若干年的造桥时光中,整个族群的人得以温习千百年前的精神礼仪,彼时彼刻,他们与自己早已离去的先辈们心意相通了”可知,“连接过去与未来的道路”还指族人建造廊桥,传承并发扬传统文化和习俗。【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比较鉴赏文章语言特点的能力。分析文本一的内容可知,在文中是通过素秋的所见、所思和所感来讲述有关廊桥和村民的故事的,如“那年素秋刚毕业,她多想留在外面工作。她的很多同学都愿意选择城市的生活,素秋一开始也不打算回老家”“素秋知道,廊桥从来不单单为交通的便利而存在”等都是运用了叙事性的语言来行文的;文本二是现代诗歌,语言含蓄而凝练,如“桥是河流与道路的爱情;桥是船只与车辆点头致敬的驿站;桥是乘船与步行者挥手告别的地方”含蓄地概括了桥梁的重要作用,表达了对桥梁的赞美之情。由文本一“乡民所求,不过是稻麦长得好一些,家人出入平安,种瓜能得瓜,种豆能得豆”“也会在平淡的日子里,到廊桥坐下来歇个脚,随意地聊聊天”可见,“种瓜能得瓜,种豆能得豆”“歇个脚”等口语化的语言非常平实,充满了生活的气息;而 文 本 二“当土地与土地被水分割了的时候,当道路与道路被水截断了的时候,智慧的人类伫立在水边:于是产生了桥”等句子整散句结合,“桥是河流与道路的爱情”“桥是船只与车辆点头致敬的驿站”等诗句充满了作者大胆的想象,“爱情”“点头致敬”等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语言凝练,生动形象,富有诗意。二、古代诗文阅读(3 4分)(-)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 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秋九月戊午,册南诏蒙归义为云南王。归义之先本哀 牢 夷,地居姚州之西,东南接交趾,西北接吐蕃。蛮语谓王曰诏。先有 六 诏,兵 力 相 埒,莫 能 相 一,历 代 因 之,以分其势。蒙舍最在南,故谓之南诏。高 宗 时,蒙舍细奴逻初入朝。细奴逻生逻盛,逻盛生盛逻皮,盛逻皮生皮逻阁。皮逻阁浸强大,而五诏微弱。会有破溺河蛮之功,乃赂王昱,求合六诏为一。昱为之奏请,朝廷许之,仍赐名归义。于是以兵威胁服群蛮,不从者灭之,遂击破吐蕃,徙居大和城。其后卒为边患。天宝九载,杨国忠德鲜于仲通,荐为剑南节度使。仲通性褊急,失蛮夷心。故 事,南诏常与妻子俱谒都督,过云南,云南太守张虔陀多所征求,南诏王阁罗凤不应,虔陀遣人詈辱之,仍密奏其罪。阁罗凤忿怨,是 岁,发兵反,攻陷云南,杀虔陀,取夷州三十二。十载夏四月壬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南诏蛮,大败于泸南。时仲通将兵八万,分二道出戎、需州,至曲州、靖州。南诏王阁罗凤遣使谢罪请还所俘掠城云南而去且日今吐蕃大兵压境若不许我我将归命吐蕃云南非唐有也仲通不许囚其使讲至至西沮河,与阁罗凤战,军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杨国忠掩其败状,仍叙其战功。阁罗凤敛战尸筑为京观,遂北 臣 于 吐 蕃。蛮 语 谓 弟 为“钟”,吐 蕃 命 阎 罗 凤 为 赞 普 钟,号 曰 东 帝,给 以 金 印。阁 罗 凤 刻 碑 于 国 门,言己 不 得 已 而 叛 唐,且 曰:“我 世 世 事 唐,受 其 封 赏,后 世 容 复 归 唐,当指 碑 以 示 唐 使 者,知 吾 之 叛 非 本 心 也。”制 大 募 两 京 及 河 南、北 兵 以 击南 诏。人闻云南多瘴疡,未战士卒死者十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忠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旧制,百姓有勋者免征役。时调兵既多,国忠奏先取高勋。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唐德宗贞元七年,勿邓酋长苴梦冲潜通吐蕃,扇诱群蛮,隔绝云南使者。韦丁遣二部落总管苏冠将兵至琵琶川。八年春二月壬寅,执梦冲,数其罪而斩之,云南之路始通。(节 选 自 通 鉴 纪 事 本 末 南 诏 归 附 ,有 删 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南诏王阁罗凤遣使谢罪/请还所俘/掠城云南而去/且曰/今吐蕃大兵压境若/不许我/我将归命吐蕃/云南非唐有也/仲通不许/囚其使/B.南诏王阁罗凤遣使谢罪/请还所俘掠/城云南而去/且曰/今吐蕃大兵压境若/不许我/我将归命吐蕃/云南非唐有也/仲通不许/囚其使/C.南诏王阁罗凤遣使谢罪/请还所俘掠/城云南而去/且曰/今吐蕃大兵压境/若不许我/我将归命吐蕃/云南非唐有也/仲通不许/囚其使/D.南沼王阁罗凤遣使谢罪/请还所俘/掠城云南而去/且曰/今吐蕃大兵压境/若不许我/我将归命吐蕃/云南非唐有也/仲通不许/囚其使/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因 字为 沿袭 之意,和 过秦论中 因遗策,南取汉中 的 因 字含义相同。B.德 字为 感激 之意,和 谏太宗十思疏 中 德不厚而思国之理 的 德意思不同。C.故事 为 按照旧例 之意,和 六国论中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的“故事 用法相同。D.京观,古代战争,胜者为了显示战功,收集敌人的尸体,封土而成的高冢,也叫京丘。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皮逻阁先用武力威胁使各个蛮族部落服从他的管理,然后朝廷又准许了其把六诏合而为一的请求,击破吐蕃后移居到了大和城。B.南诏召王阁罗凤没有答应张虔陀索求过多财物要求,张虔陀就派人辱骂他,还秘密奏报他的罪行,结果阁罗凤发动军队反叛了唐朝廷。C.杨国忠不仅推荐鲜于仲通做了剑南节度使,即使后来鲜于仲通在与南诏的战争中大败,杨国忠仍然帮他掩盖了失败的情况,还给他按战功评定。D.玄宗下诏招募大批士兵攻击南诏时并未得到积极响应,杨国忠便采取强硬手段征调,致使民间哀号一片。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人闻云南多瘴房,未战士卒死者十八九,莫肯应募。(2)勿邓酋长苴梦冲潜通吐蕃,扇诱群蛮,隔绝云南使者。【答案】10.C 11.C 12.A13.(1 )人们听说云南多流行由瘴气引起的疾病,还未交战士兵就要死掉十分之八九,没有人愿意响应招募。(2)勿邓酋长苴梦冲暗中与吐蕃勾结,煽动引诱蛮族各部,阻隔云南使者与唐往来。【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南诏王阁罗凤派遣使者前来谢罪,请求归还所俘获掠夺的东西,把云南城修缮好后离开,并且说:“现在吐蕃重兵逼近边境,如不答应我,我就将归顺吐蕃,云南就不归唐朝所有了。”鲜于仲通没有答应,囚禁了他的使者。所俘掠 固定词汇,是 请还”的 宾 语,中间不能分开,排 除AD;若 放在句首表假设,省略了主语 你,即 若(你)不许我,应在其前断 开,排 除Bo故 选C。1 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两 个“因”都 意 为“沿袭”。“因”字含义相同。句意:历代沿袭。/沿袭前代的策略,向南夺取汉中。B.感激;道德。“德”意思不同。句意:杨国忠为了感激鲜于仲通。/道德不深厚却想要国家安定。C.按照旧例;旧事、先例。“故事”用法不同。句意:按照过去的惯例。/降低身份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D.解说正确。故 选 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皮逻阁先用然后朝廷又准许了其把六诏合而为一的请求 时序颠倒,由原文 皮逻阁浸强大,而五诏微弱。会有破溺河蛮之功,乃 赂 王 昱,求合六诏为一。昱为之奏请,朝 廷 许 之,仍赐名归义。于是以兵威胁服群 蛮,不从者灭之,遂击破吐蕃,徒居大和城 可知,先 求合六诏为一,再 以兵威胁服群蛮。故 选 Ao【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 )瘴疣”,瘴气引起的疾病十八九,十分之八九;莫,没 有;”应募,响应招募。(2)潜,暗中;通,勾结;扇 ,勾 结 隔绝,阻隔。参考译文:唐 玄 宗(李隆基)开元二十六年(7 3 8 年)秋九月戊午(二十三日),册封南诏蒙归义为云南王。蒙归义的祖先本是哀牢夷人,地处姚州的西边,东南与交趾相接,西北与吐蕃相接。蛮语言称王为诏。以前有六个诏,他们的军队实力相当,不能统一,历代沿袭,以此来分散他们的势力。蒙舍在最南部,所以称为南诏。唐高宗(李治)时,蒙舍王细奴逻开始谒见天子。细奴逻生子逻盛,逻盛生子盛逻皮,盛逻皮生子皮逻阁。皮逻阁时南诏逐渐强大,而其余五诏力量衰微。恰巧皮逻阁立有击败溺河蛮的功劳,于是他贿赂王昱,请求把六诏合而为一。王昱为他向朝廷奏 请,朝廷准许了他的请求,仍然赠皮逻阁以归义的名号。自此他用武力威胁来使各个蛮族部落服从,有不服从的就将其消灭,接着又击败了吐蕃,移居到大和城。以致最终成为唐边境遭到侵犯的祸患。唐玄宗天宝九年(7 5 0 年),杨国忠为了感激鲜于仲通,推荐他为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气量狭小,性情急躁,失去蛮夷各族的人心。按照过去的惯例,南诏王常常与妻儿一同来觐见都督,经过云南时,云南太守张虔陀大量地勒索财物,南诏王阁罗凤没有答应他的要求,张虔陀就派人辱骂他,还秘密奏报他的罪行。阁罗凤很愤恨,这 年,他发动军队反叛唐朝廷,攻陷了云南郡,杀掉张虔陀,强夺原归附于唐的西南夷三十二个州。唐玄宗天宝十载(7 5 1年)夏季四月壬午(三 十 日),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伐南诏,被南诏在泸南打得大败。当时鲜于仲通率领八万军队分两路从戎州、濡 州 出 发,到曲州、靖州。南诏王阁罗凤派遣使者前来谢罪,请求归还所俘获掠夺的东西,把云南城修缮好后离开,并 且 说:现在吐蕃重兵逼近边境,如不答应我,我就将归顺吐蕃,云南就不归唐朝所有了。鲜于仲通没有答应,囚禁了他的使者。进军到西洱河,与阁罗凤交战,唐 军 大 败,士兵死了六万人,鲜于仲通仅只身逃脱。杨国忠掩盖了他失败的情况,仍旧给他按战功评定。阁罗凤收拢聚集战死者的尸体修建 成 京 观,于是北向吐蕃称臣。蛮语称弟弟为 钟,吐蕃给予阎罗凤为 赞普钟 的名号,号为 东帝,给他金印。阁罗凤在边境刻石立碑,说明自己不得已背叛唐朝,并 且 说:我们世世代代侍奉唐朝,接受他们的官爵和 财 物,后代如能允许再返回唐朝,应当把此碑指给唐朝使者看,使他们知道我的叛唐不是出自本来的心愿。玄宗下诏大批招募两京及河南、河北士兵攻击南诏。人们听说云南多流行由瘴气引起的疾病,不及交战士兵就要死掉十分之八九,没有人愿意响应招募。杨国忠派遣御史分别到各道捕捉壮丁,用枷锁锁至军队所在地。按照旧的制度,百姓中有功者可免除服兵役。当时调兵的量多,杨国忠上奏皇帝请求先征发功劳大的人。自此应征出发的人忧愁怨恨,父母妻子孩子送别亲人,民间到处是哭声。唐德宗贞元七年,勿邓酋长苴梦冲暗中与吐蕃勾结,煽动引诱蛮族各部,阻隔云南使者与唐往来。韦皋派三部落总管苏危领兵到琵琶川。唐德宗贞元八年(792年)春二月壬寅(十七日),捉住了苴梦冲,一一列举他的罪状后把他杀死,通往云南的道路开始畅通。(节 选 自 通 鉴 纪 事 本 末 南 诏 归 附 ,有 删 改)(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柳初新【宋】柳永东郊向晓星杓亚。报帝里、春来也。柳抬烟眼,花匀露脸,渐觉绿娇红娓。妆点层台芳榭。运神功、丹青无价。别有尧阶试罢。新郎君,成行如画。杏园风细,桃花浪暖,竞喜羽迁鳞化。遍九陌、相将游冶。骤香尘、宝鞍骄马。【注】北宋景祐元年春,柳永在京都考中进士,作此词。星杓:北斗星斗柄。亚:低垂的样子。尧阶:帝王官殿。新郎君:唐宋时称新科进士为新郎君。游冶:指新科进士在京都宴游。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东郊 三句写北斗星星柄低垂,告诉人们春天来到,也 洋溢着喜悦之情。B.写春柳春花,运用了拟人手法,描绘出一幅初春晨景图,美 丽 动 人,令人陶醉。C.上片写景由大到小,由近到远,层层铺设;“运神功”句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D.全词风格清新、明 快,用语通俗又不失雅致,是一首十分成功的即景抒情之作。15.围 绕“喜”,词的下片叙写了哪些场景?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答案】14.C 15.殿试后新进士成行如画,喜不自禁。琼林宴上,微 风 习 习,河 水 猛 涨,仿佛为高中进士而欢喜。进士满城游冶,纵 马 奔 驰,意气风发,香尘 宝鞍 等夸饰的字眼表露出喜悦之情。【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C.由近到远 错误,应先写远景,再写近景。故 选C o【1 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的能力。在美丽如画的初春景色中,“新郎君”们出场了,他们骑在马上,整齐地排成一行,个个风度俊美,气宇轩昂,就像画中人一样。词写至此,人美景美,相得益彰。“杏园风细 三句,又是用拟人化的手法,写汴京琼林苑内微风习习,河水 猛 涨,仿佛在为这些人高中进士而欢喜。而喜得功名的新进士们,更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之情,“遍九陌、相将游冶。骤香尘、宝鞍骄马”。出了琼林苑后,又结伴在京城内策马奔驰,各处游玩,所到之处扬起了阵阵香尘。词的下片把登第者的得意情态描写得淋漓尽致。(三)名篇名句(本 题1小题,6分)1 6.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1 )苏 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一句和辛弃疾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一句,表现方式不尽相同,但都写大败敌人。(2 )扁舟 是中国古诗文中的常用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