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化学选择题7有机化学实验.pdf
七、有机化学实验选择题1.下列反应中前者属于取代反应,后者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B.C.D.2.A.B.C.D.3.A.B.C.D.4.甲烷与氯气混合后光照反应;乙烯使酸性高镭酸钾溶液褪色乙烯与澳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苯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环己烷苯滴入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有油状物生成;乙烯与水生成乙醇的反应在苯中滴入澳水,溟水褪色;乙烯自身生成聚乙烯的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纤维二糖、麦芽糖、乳糖互为同分异构体,都能发生银镜反应利用燃烧现象可以区别聚乙烯、聚氯乙烯环己烷中所有cCC键角均为1200聚乙烯塑料在日光照射下易老化是因为发生了氧化反应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苯与甲苯互为同系物,均能使酸性KMnO,溶液褪色苯乙烯分子中的所有原子一定都处于同一个平面淀粉和纤维素不是同分异构体乙烯和苯都能使滨水褪色,褪色的原因相同利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油计f 乙 呼、A.C.5.A.B.C.D.6.装置甲验证苯与液漠发生取代反应装置丙制备乙酸乙酯并提高产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0“,张 值 做办“幺 杰丙B.装置乙探究酒精脱水生成乙烯D.装置丁分离乙醇和水淀粉、糖类、纤维素和油脂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乙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称为皂化反应乙醇能使酸性高锈酸钾溶液褪色,发生的是氧化反应乙烯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苯不能与氢气加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2H6和C6H再 一定互为同系物B.甲苯分子中最多有13个原子共平面C.石油裂解和油脂皂化均是由高分子物质生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D.制乙烯时,配制乙醵和浓硫酸混合液:先加乙醇5m L,再加入浓硫酸15mL边加边振荡7.实验室制备硝基苯的反应装置如图所示,步骤之一是将仪器a中浓硝酸和浓硫酸形成的混酸加入到装有苯的三颈烧瓶中,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仪器a的名称是恒压滴液漏斗B.长玻璃导管可以起到冷凝回流的作用C.配制混酸时应在烧杯中先加入浓硫酸D.分离出硝基苯的主要操作是分液和蒸镭8.硝基苯是一种重要有机合成中间体,实验室可用如下反应制备:+HNO3T蛇(Q-M+H o C H 2&2CUO、C2H5OH+CU。2CH3cHO+CU+H2。C.硫酸铜粉末变蓝,说明乙醇氧化反应生成了水D.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配制方法是将6 滴 2%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到2mLi0%的硫酸铜溶液中23.要鉴别己烯中是否混有少量甲苯,正确的实验方法是A.先加足量滨水,然后再加入酸性高镐酸钾溶液 B.先加足量的酸性高铳酸钾溶液,然后再加入滨水C.点燃这种液体,然后再观察火焰的颜色 D.加入浓硝酸、浓硫酸后加热2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石油,分馆产品号乙烯当CH BrCH B r.2 2A.石油主要是由煌组成的混合物 B.C.包括裂化、裂解等过程 D.25.下列物质仅用滨水即可鉴别的是()A.乙醇、甲苯、滨苯C.己烷、己烯、己焕26.Y 是合成药物查尔酮类抑制剂的中间体,确的是主要发生物理变化是加成反应,产物名称是二滨乙烷B.乙醇、苯、甲苯D.苯乙烯、四氯化碳、硝基苯可由X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下列叙述正OHCQOH舐:XYA.Y 的分子式为C12Hl6。2 B.可用FeCL溶液鉴别X 和 Y1 2 1 0 2 3C.Y 能使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褪色可证明其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D.1 mol X 与 4 mol与 完全加成所得产物分子中含2 个手性碳原子2 7.乙酸异戊酯是蜜蜂信息素的成分之一,具有香蕉的香味。实验室中可利用乙酸和异戊醇(人/3)制备乙酸异戊酯,装置图(夹持装置略)和所用药品有关数据如下。下列说法正1 JH确的是()药品密度/(g-c m-3)沸点/:水中溶解性异戊醇0.8 1 2 31 3 1微溶乙酸1.0 4 9 21 1 8易溶乙酸异戊醇0.8 6 7 01 4 2难溶A.反应方程式为 C H 3 c o O H+HO/XA 3 硫 酸 、CH、COO/ZAAB.实验时,冷凝水应从直形冷凝管的b 口通入 C.异戊醇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醇类o八 8aA餐之刈。制备。已知:环己烷沸点的有7 种D.反应后,取口中物质经水洗、碱洗和蒸馅可提纯乙酸异戊酯2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取少量卤代燃加N a O H 水溶液共热,冷却,再加A g N C 3 溶液检验卤原子存在B.用酸性K M n C)4 溶液直接检验乙醇与浓硫酸反应是否得到乙烯C.用 C g H 1 8 萃取淡水中的漠,可观察到溶液分层,上层为橙红色,下层接近无色D.热的苯酚浓溶液放入冷水中冷却,溶液变浑浊,此时发生了化学反应2 9.苯甲酸乙酯(无色液体,难溶于水,沸点2 1 3 口)天然存在于桃、菠萝、红茶中,稍有水果气味,常用于配制香精和人造精油,也可用作食品添加剂。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在环己烷中通过反应为 8 0.8 E J,可与乙醇和水形成共沸物,其混合物沸点为6 2.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时最好采用水浴加热,且冷却水应从b 口流出B.分水器可及时放出水层,避免水层升高流入烧瓶C.环己烷的作用是在较低温度下带出生成的水,促进酯化反应向右进行D.实验时应依次向圆底烧瓶中加入碎瓷片、浓硫酸、苯甲酸、无水乙醇、环己烷3 0.糖类、油脂、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基本营养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向蔗糖酸性条件下水解后的溶液中直接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检验其是否水解B.油酸甘油酯与氢气反应可得到硬脂酸甘油酯,还可以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为油酸钠和甘油C.氨基酸与酸可以反应生成盐,是因为分子结构中含有一N H?D.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B a C l 2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后向白色沉淀中加水,沉淀不溶解3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含有5 个碳的烧分子中最多可存在4 个碳碳单键 B.乙酸和软脂酸互为同系物C.将牛油和烧碱溶液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加入热的饱和食盐水,下层析出高级脂肪酸盐D.向苯中加入澳的四氯化碳溶液,振荡后静置分层,上层呈橙红色3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的反应称为皂化反应B.紫外线能杀菌消毒,原因是蛋白质在紫外线条件下会发生变性C.直接向淀粉水解液中加入含氢氧化钠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至沸腾后,一定能看到砖红色沉淀D.任何一种氨基酸至少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官能团3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比2的C C I 4溶液褪色B.NHJ水溶液中含有H F,因此N H,F溶液不能存放于玻璃试剂瓶中c.s c 2通入到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D.除去M g l O H)?浊液中的C a(0 H)2,可加入足量M g C l 2溶液充分搅拌后过滤34.通过下列装置(部分夹持仪器已省略)可制取1,2-二滨乙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烧瓶中反应后逸出的气体主要是CHZ=C H 2,含少量SO 2、C O?及A.配制“乙醇与浓硫酸的混合溶液”时,将乙醇注入浓硫酸中并搅拌B.的试管中可盛放酸性K M 1 1 O 4溶液以除去SO 2C.口中的B%已完全与乙烯加成的现象是:溶液由橙色变为无色D.可用分液漏斗从1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1,2-二澳乙烷并回收C C 1 435 .用下列装置完成相关实验,合理的是(I,网 B.图:收集C O 2或N%D.图:分离 C H C H Q H 与 C H C O O C HMO)A.图:验证H 2 c O 3的酸性强于H z S i O?C.图:分离 N a 2 C C)3溶液与 C H 3 c o O C 2 H 3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质量的丙烯和丙烷混合物,完全燃烧后,产生的C O?的量一定B.蛋白质是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动物的肌肉、毛皮、血液、乳汁、脂肪等均含有蛋白质C.分离苯和苯酚的混合物,可采用的方法是:加入N a O H溶液后振荡,静置,分液;取下层液体通入C C)2,待分层后分液D.向纤维二糖溶液中加入几滴稀硫酸,水浴加热几分钟后,先加入足量N a O H溶液,再向其中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口有糖红色沉淀产生,说明纤维二糖发生了水解3 7 .石蜡油分解是获得烯崎的一种常用方法,实验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装置口中逸出的气体通入高锦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B.装置口中硫酸铝、碎瓷片均是催化剂C.十八烷完全分解为乙烷和最多乙烯时,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8D.石蜡油分解生成的烯烧一定是乙烯3 8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口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光照条件下通入C 气 液 分 离 口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干燥、蒸 储 除去C O 2中少量的S O?:气体通过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洗气瓶 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加足量生石灰,蒸储A.B.C.D.0 3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I m o l葡萄糖能在酒化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2 m o l c H 3 c H 2 0 H和2 m o i c。外B.在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食盐水会因盐析产生凝聚C.油脂属于高分子化合物,Im ol油脂完全水解生成Im ol甘油和3m oi高级脂肪酸D.检验蔗糖酸催化水解产物是否具有还原性,可向水解后的溶液中直接加入新制CU(0 H)2悬浊液并加热4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苯的硝化、油脂的皂化均可看作取代反应B.蛋白质和淀粉都是高分子化合物,都能水解生成葡萄糖,提供生命活动的能量C.用酸性KMnC 4溶液无法鉴别乙醉与苯 D.分子式为C4H9cl的同分异构体有5 种4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植物油氢化过程中发生了加成反应 B.苯和甲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C.氯乙烯和乙二醇都能用来作为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原料D.变质的油脂有难闻的特殊气味,是由于油脂发生了水解反应4 2.已知:口正丁醇沸点:117.2口,正丁醛沸点:75.7D;正丁醇合成正丁醛的反应:CH CH CH CH 0H 历白例一CH CH CH CHO,装置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3 2 2 2 90-95 X:3 2 2A.为防止产物进一步氧化,应将适量NazCr2。,酸性溶液逐滴加入正丁醇中B.向分馈出的微出物中加入少量金属钠,可检验其中是否含有正丁醵 才?C.当温度计1示数为9095口,温度计2 示数在76左右时收集产物 黑 工D.向分离所得的粗正丁醛中,加入无水CaC%固体,过滤,蒸僧,可提纯正丁醛学43.根据下表信息,将乙二醇和丙三静分离的最佳方法是 G b4 4.利用下列实验所选择的装置或仪器(夹持装置已略去)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物质分子式熔点/沸点/密度/g-cm-3溶解性乙二醇C2H-11.51981.11易溶于水和乙醇丙三醇A.分液C3HAB.s17.9套 储290C,加水萃H1.26又 D.弘能跟水、酒精以任意比互溶 却至。口后过滤A.利用图一装置制备并收集乙酸乙酯 B.利用图二装置探究SO?的氧化性和漂白性C.利用图三装置收集氨气并进行尾气吸收 D.利用图四装置从苯和澳苯的混合溶液中分离出漠苯45.下列说法不巧硬的是()A.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镀溶液,可使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B.用蒸储水能鉴别四氯化碳、乙醇、苯C.向含稀硫酸的淀粉水解液中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后无银镜产生,说明淀粉未水解D.在其它条件相同时,乙酸乙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水解程度比稀硫酸更彻底46.澳乙烷是无色油状液体沸点为38.4口,难溶于水,能溶于多种有机溶剂.以NaBr固体、C2H5OH浓 H2s。4、水为原料,对反应后的混合液微热可在烧杯中得到粗产品(漠乙烷),反应装置如图(已略去夹持和加热装置),反应原理:DNaBr+H2sO4(浓)=NaHSO+HBr;CH,CH2OH+HBr-CH3cHRr+H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烧瓶中试剂加入的先后顺序:浓硫酸、水、澳化钠、乙醇B.可用0 1 装置代替倒置漏斗装置C.冷凝水从b 口进a 口出D.粗产品经水洗涤、蒸发结晶得到纯净的溪乙烷4 7.某研究性小组为了探究石蜡油分解产物,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碎瓷片有催化和积蓄热量的作用B.结束反应时,先撤出导管,再停止加热C.石蜡油是液态烷燃D.B、C 中溶液均褪色,反应类型相同48.锡为DA族元素,四碘化锡是常用的有机合成试剂(Snl4,熔点144.5D,沸点364.5,易水解)。实验室以过量锡箔为原料通过反应 Sn+212=S也 制 备 S n 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装置口的主要作用是吸收挥发的乙B.Sny可溶于C d,中C.装置口中a 为冷凝水进水口 D.加入碎瓷片的目的是防止暴沸49.实验室提供的玻璃仪器有试管、导管、烧杯、酒精灯、玻璃棒(非玻璃仪器任选),选用上述仪器不能完成的实验是()A.乙醇的性质(制取乙烯)B.葡萄糖的性质(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C.乙酸乙酯的制备 D.酚醛树脂的制备5 0.完成下列实验所选择的装置正确的是溶油S n,碎瓷片A11CI)大 g除 去 乙 醉 中 的 埃幽除 去 实 验 交 所 制 /N ii.c n s和海乙 晞 中 的 少 麻SO:液M备NH.CI M体M收 少 量 他 办 的c c-气 体铁的修体L-NOHifW#T、旗帕球也做A.A B.B C.C D.D5 1.实验室用环戊醇(沸点:160.8口,密度:0.96g.mL)与澳化氢反应制备浪代环戊烷(沸点:138口,密度:1.37 g.mLi),其反应原理如下:则制备溟代环戊烷的装置最好选择A5.2.下勤实验方案中,能达到相呼实验目的的是ABCD目的证明乙醇发生消去反应证明乙焕可使滨水褪色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 实验室制备氨气5 3.有一份澄清溶液,可能含有 N a+、K+、N H4+、C a 2+、F e 3+、S O42-,CO#、S O 3 2-、C l-、I-中的若干种,且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O.l m o l-L T(不考虑水解和水的电离)。往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酸化B a C%溶液,无沉淀生成。另取少量原溶液,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i式 星 空样 砥 水厂田日木产生|j I Ba(NO,E/J 和 H N Q,溶液T 下 层 0 紫 红T 白色沉淀I则关于原溶液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A.是否存在N a+、K-需要通过焰色反应来确定B.通 过 C d 4 层的颜色变化,能判断出溶液中L肯定存在C.试样加足量氯水无气体产生,说明溶液中C O 3 2-肯定不存在D.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C a 2+、F e 3+、S O42-,C O32-,C l5 4.二氧 化 氯(C I O 2)是环保型杀菌消毒剂,熔点为一5 9.5 ,沸点为1 1.0 口,极易溶于水但不反应,水溶液在温度超过9 5 时易发生爆炸。实验室用稀硫酸酸化N a C l O 2 浓溶液放出C I O 2 并生成N a C I,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均省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水槽内为热水,装置U 的作用是防倒吸 节 KW 、.1 于B.图中的装置的连接顺序为一-口一 匕山耳 I 娥 代 图C.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 c l e)2 +2 H+=4 C 1 0,t+C l-+H2OD.实验需要控制温度,可采取不断搅拌和控制恒压漏斗中硫酸的滴落速度5 5.已知:A g+S C N =A g S C N 1(白色),某同学探究A g S C N 的溶解平衡及转化,进行以下实验。滴 加1 m L.0.0 1 moMI.ABNO,海晔点 心1 m L O.O1 m ol/LKSCN浴 液白 色 顿 液上 层 清 淞白 色 沉 诧滴加”满2 m ol/l.FN C M,溶 液满 加2 m l.2 m ol/I.K I溶 液湎 加O.5m L2 m nl/L满 加2满2 m ol/LK I*液浅 红 色 溶 薇 凯 色 网 去.产 生 产 生 白 色 沉 淀 黄 色 沉 淀 白 色 沉 淀 先 转 化 为 黄 色 沉 淀,国 后 出 押 到 无 色 溶 液分 由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口 中现象能说明A g+与 S CN-生成A g S C N 沉淀的反应有限度B.口中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发生了反应F e(S CN%+3A g+=3A g S CN l+F e 3+C.口中产生黄色沉淀的现象能证明A g l 的溶解度比A g S C N 的溶解度小D.i 中黄色沉淀溶解的原因可能是A g l 与 K I溶液中的L 进一步发生了反应5 6.氢化钠在有机合成中用途广泛。某学习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N a H。下列说法正确 的 是()A.装置B 可用装置D 代替B.装置D 用于处理尾气C.实验后,将 a 中固体加入水中,若有H2生成,则证明固体为NaHD.装置A 也可用于KMnC)4与浓盐酸反应制备C%57.下列图中的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1 mL 0.1 m o llC a S O A冰A.图一对钢铁闸门防腐保护 B.图二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SO2C.图三验证CH3cH?Br与 NaOH乙醇溶液共热产物有乙烯生成D.图四验证CuSO4对 H2O2分解反应有催化作用58.苯甲醛在浓NaOH溶液中反应生成苯甲酸钠和苯甲醇,反应后静置,液体分层。有关物理性质如下:苯甲醛苯甲酸苯甲醇沸点/口178.1249.2205.4熔点/-26121.7-15.3溶 解 性(常温)下列说法不氐娜的是()A.苯甲醛既发生了氧化反应,又发生了还原反应B.用分液法分离出有机层,再用蒸储法分离出苯甲醇C.反应后的混合物直接加酸酸化,再用过滤法分离得到粗苯甲酸D.制得的粗苯甲酸可以用重结晶法进一步提纯59.无水FeC1是常用还原剂,实验室中可以利用反应2FeC+C6H5 C lT s 2 F e C 1 2+C6H4cU+HC1T制取,C 知:C6H5cl熔点-45口,沸点 132口;C6H4c2熔点 53口,沸点 173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仪器a 的作用是冷凝、回流、导气B.反应开始前应向甲中通N 2,为防止FeCU被装置中空气氧化C.反应结束后,甲中混合物经冷却、过滤、干燥得到纯净的产品D.最好用油浴加热三颈烧瓶6 0.乙酸丁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实验室用乙酸、丁醇在浓硫酸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制备乙酸丁酯的装置示意图(加热和夹持装置已省略)和有关信息如下:卜列说法正确的是()乙酸正丁醇乙酸丁酯熔点/口16.6-89.5-73.5沸点/117.9117126.0密度/g,cm-31.10.800.88A.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烧瓶C中忘记加沸石,可打开瓶塞直接加入即可B.装置B的作用是不断分离出乙酸丁酯,提高产率C.装置A可以装配蒸储装置的冷凝器,且冷凝水由a 口进,b 口出D.乙酸丁酯中残留的乙酸和正丁醇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6 1.铜与浓硫酸反应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描述合理的是()A.反应过程中,试管口中出现灰黑色固体是Cu 02B.反应结束后,为观察溶液颜色需向试管.中加入水C.若试管口盛放紫色石蕊溶液,可观察到紫色褪至无色D.为验证气体产物具有还原性,试管口可盛放漠水62.某同学为测定Na2cO3固体(含少量NaCl)的纯度,设计如下装置(含试剂)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必须在间添加吸收HC1的装置B.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气体影响实验的精确度C.通入空气的作用是保证口中产生的气体完全转移到口 中D.称取样品和口中产生的沉淀的质量即可求算Na,CO3固体的纯度63.铁粉具有平肝镇心,消痈解毒之功效,主治惊痫、癫狂、脚气冲心、贫血等。某兴趣小组探究用氢气和碳酸亚铁制取铁粉并检验反应产物,实验装置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通过调节分液漏斗的活塞以控制n中气泡产生快慢B.装置n的作用是干燥氢气C.装置u、口中的药品分别是无水硫酸铜、碱石灰D.加热装置Y前,应先让X反应一段时间,排除装置中的空气64.下 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装置除去乙烯中的少量酸性气体C.用装置证明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B.用装置完成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D.用装置验证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强氧化性,SO2具有漂白性、还原性65.Mg与B与反应可生成具有强吸水性的MgB%,该反应剧烈且放出大量的热。实验室采用如图装置制备无水MgB%。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为冷却水进水口B.装置A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气和挥发出的漠蒸气C.实验时需缓慢通入N 2,防止反应过于剧烈冰水D.不能用干燥空气代替N 2,因为副产物M g O会阻碍反应的进行6 6.某实验小组探究S O?与A g N O:溶液的反应,实验记录如下:序号实验步骤足 M s0.1 1 前4X无 色 旧 液a实验现象得到无色溶液a和白色沉淀b产生无色气体,遇空气变为红棕色产生白色沉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透过测U中无色溶液a的p H可以判断S O2是否被氧化 B.实验口说明白色沉淀b具有还原性C.实验说明溶液a中一定有S O2-生成4D.实验口、口、口说明S O?与A g N C 3溶液反应既有A g 2 s O4生成,又有A g 2 s O3生成6 7.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先用蒸谯水洗涤,再用待装溶液润洗|B.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酸性气体C.在装置甲中放入M i!。?和浓盐酸加热制备氯气D.用装置乙分离乙酸和乙醇的混合物6 8.天然海水中主要含有N a+、K+、M g 2+、C L、S O4”、B r-、C O3、HC O3-等离子。火力发电时燃煤排放的含S O?的烟气可利用海水脱硫,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天然海水 氧气 天俄语水,T,i含so,的 炳 气 一 一吸收若卜T 僦化 I 反应、常聊 排放净化后的用气A.天然海水p H之8的原因是由于海水中的C C -、HC O3-水解B.“氧化”是利用氧气将H2 s(V HS OS O3 2-等氧化生成S(VC.“反应、稀释 时加天然海水的目的是中和、稀释经氧化后海水中生成的酸D.“排放”出来的海水中S O4 2-的物质的量浓度与进入吸收塔的天然海水相同6 9.从粗铜精炼的阳极泥(主要含有C 4 Te)中提取粗碇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已知TeO2微溶于水,易溶于强酸和强碱)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氧化浸出”时为使硅元素沉淀充分,应加入过量的硫酸B.“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分液漏斗、烧杯、玻璃棒C.判断粗碎洗净的方法: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加入Ba C)溶液,没有白色沉淀生成D.“还原”时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2 S O32-+T e 4+4 O H-=T e l+2 S O42-+2 H2O70.钝是稀土元素,氢氧化铀 Ce(O H)/是一种重要的氢氧化物。平板电视显示屏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玻璃粉末(含S i。?、F e2O3,Ce O2),某课题组以此粉末为原料回收铀,设计实验流程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过程门中发生的反应是:F e2O3+6 H-:2 F e 3+3 H2OB.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C.过程口 中 有 生成 D.过程口中发生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71 .某化学学习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来制备无水Al C(已知:无水Al Cg遇水能迅速发生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中制取单质碘的CCI 4溶液并回收N a H S O b其中装置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A.装置U中的试剂可能是二氧化镭B.装置口、口中的试剂分别为浓硫酸、饱和食盐水 fC.点燃口处酒精灯之前需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D.球形干燥管中碱石灰的作用只有处理尾气72.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所得结论都正确的是n 一 卷实验现象结论A向滴有酚醐的N a 2 c Ct?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专贝固体,振荡溶液红色变浅N a 2 c O 3溶液存在水解平衡B向X溶液中滴加几滴新制氯水,振 荡,再加入少量K S 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X溶液中一定含有F e 2+C检验食盐是否加碘(K I O3)1取少量食盐溶于水,用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试纸不变蓝该食盐不含有K I O3D7 3.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CUS O4B(NH4)2 S O4的饱和溶液依据反应 2 NaI O3+5 S C 2+4 H 2 O=l 2+3 H 2 s o 4+2均有沉淀生成NaH S O4,利用下列。蛋白质均发生了盐析支置从含Nai。,的废液A.B.:的 浓C.:。从 水 溶 演 中 批 取“so.D.7 4 .下列除去杂质(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A.F e S O4(CuS O4):加足量铁粉后,过滤 B.F e粉(AI粉):用NaOH溶液溶解后,过滤C.NH3(H2o):用浓H 2 s O4洗气 D.Mn O2(K C1):加水溶解后,过滤、洗涤、烘干7 5 .下列关于物质或离子检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溶液,出现臼色沉淀,证明原溶液中有SO42-B.用柏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证明该溶液一定是钠盐溶液C.气体通过无水CuSC4,粉末变蓝,证明原气体中含有水蒸气D.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证明原气体是SO?7 6.以下关于化学实验中“先与 后 的说法正确的是口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 做出还原CuO实验时,先通H2,后加热CuO,反应完毕后,先撤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停止通H2 口 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药品口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CO等时,先检验气体纯度,后 点 燃 口制取蒸储水时,先通冷却水,后加热蒸储烧瓶 口进行分液操作时,先从上口倒出上层液体,后从通过下端活塞放出卜层液体A.B.C.D.全部7 7.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实验结论A向某黄色溶液中加入淀粉KI溶液,溶液呈蓝色黄色溶液中只含B烧 杯 中 看 见 白 色 沉 淀 超-J证明酸性强弱:H2CO3H2SiO3C向 20%蔗糖溶液中加入少量稀H2sO,,力 口 热;再加入银氨溶液;未出现银镜蔗糖未水解DpH试 纸 先 变 红 后 褪 色 试 纸氯水既有酸性,又有漂白性7 8.已知:口正丁醇沸点:117.2口,正丁醛沸点:75.7口;刈四例灯卬一CH3CH2CH2CHOO利用如图装置用正丁醇合成正丁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为防止产物进一步氧化,应将适量NazCr2。,酸性溶液逐滴加入正丁醇中B.当温度计1示数为9095口,温度计2 示数在76 左右时收集产物C.向分储出的储出物中加入少量金属钠,可检验其中是否含有正丁醇D.向分离所得的粗正丁醛中,加入CaC固体,过滤,蒸储,可提纯正丁醛7 9.实验室制备次硫酸氢钠甲醛(NaHSCHCHO2H8)的步骤如下:向烧瓶中的亚硫酸钠溶液通入SO?制得NaHSOr将装置A 中导气管换成橡皮塞,再加入锌粉和甲醛溶液,在 80 90口下,反应约3 h,冷却至室温,抽滤,蒸发仪蒸发浓缩,冷却结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C.D.可用亚硫酸钠固体和70%硫酸来制取二氧化硫气体多孔球泡的作用是增大气体与溶液的接触面积,使反应充分进行装置B 中试剂可以是NaOH或 N a 2 c 溶液装置A 中可采用油浴或沙浴加热8 0.用密度为1.84gm L、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180mL 2moi的稀硫酸。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计算、量取:用 20 m L 量筒量取19.6 m L 浓硫酸B.溶解、稀释:将浓硫酸倒入烧杯,再加入80 m L 左右的蒸储水,搅拌C.转移、洗涤: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用蒸储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洗涤液转入容量瓶重复2 3次D.定容、摇匀:加水至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摇匀,最后在容量瓶上贴上标签8 1.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B.蒸发时将蒸发皿放置在铁架台的铁圈上,并加垫石棉网加热C.使用C C I,萃取滨水中的澳时,振荡后需打开活塞使漏斗内气体放出D.酸碱中和滴定过程中,眼睛必须注视滴定管刻度的变化8 3.某同学按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记录实验现象如表。下列说法正确实验过程实验目的A将一块沾有油污的铜片浸入接近沸腾的碳酸钠溶液中除去铜片表面的油污B取少量丙烯醛溶液加入足量滨水,如果滨水褪色,则说明含有碳碳双键丙烯醛(C H 2=C H C H O)中双键的 检 验 C通常将F e(OH)3固体溶于沸水中即可制 备F e(OH)3胶体D8 2.A.取一块铁片,用砂纸擦去铁锈,在铁片上滴1滴含酚酣的食盐水,静置几分钟下列有关仪器的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中烘干析氢腐蚀的是试管实验现象溶液仍为无色,有白雾、白色固体产生有大量白色沉淀产生有少量白色沉淀产生品红溶液褪色A.口 中白色沉淀是B a s。?B.口中可能有部分浓硫酸挥发了C.为了确定口中白色固体是否为硫酸铜,可向冷却后的试管中注入水,振荡D.实验时若先往装置内通入足量N 2,再加热试管二,实验现象不变8 4.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的操作错误的是()A.配料:加入过量乙醇B.加热:用水浴加热C,分离:用边反应边分离的方法D.净化:产物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8 5.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的两套装置测量所制得气体的体积,有关这两套量气装置的使用说明有错误的是A.使用A装置量气前,其右管中应充满相应的液体B.量气前,B装置中广口瓶通常应盛满相应的液体C.A装置收集完气体后,在读数前应使盛液管内液面与集气管内液面相平D.A装置是直接测量气体体积,而B装置直接测量的是所排出液体的体积8 6.探究N a 2。?与水的反应,实验如图:溶 液 等 分 两 份产 生 气 体Q产 生 r 体 H H2S O4B aC k 瓶.I将 沉 碇 浊 出 洗 净 取 上 层 有 V卜K M n O i酸 性 溶 液产生沉淀产生小用r 泡 产 生 气 体和 白 色 沉 淀 沾 酒 栅 色已知:H2O2QH+HO2-;HO2-DH+O22.。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1、口实验中均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和复分解反应B.口、口中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存在H z。?C.口和口不能说明溶解性:B aO B aS O4 D.口中说明H?。?具有还原性8 7.下列实验操作合理的是()A.用标准H C1溶液滴定N aH CC 3溶液来测定其浓度,选择甲基橙为指示剂B.用湿润的p H试纸测定CH 3c o O N a溶液的p HC.用蒸储的方法分离乙醇(沸点为78.3口)和苯(沸点为8 0.1 口)的混合物D.向溶液中加入新制氯水,再滴加KS CN溶液,若溶液变红色,则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F e 2+8 8 .亚硝酰氯(NOC D是有机物合成中的重要试剂,为红褐色液体或黄色气体,室温下为不稳定的黄色气体,具刺鼻恶臭味,遇水分解,某学习小组用Cl2和NO制 备N O C1装置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氯气在反应中做氧化剂B.装入药品后,要 先 打 开K3,反应一段时间后,再打开K,C.利 用A装置还可以做N a2O2和水制氧气的实验D.若没有B装置,C中可能发生反应:2N O Cl+H2O=2H Cl+N O t+N O2T8 9 .利用下图装置可以进行实验并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9 0.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X中试剂丫中试剂A用M r!。?和浓盐酸制取并收集纯净干燥的Cl2饱和食盐水浓硫酸B用Cu与稀硝酸制取并收集纯净干燥的N O水浓硫酸C验证电石与饱和食盐水反应生成的气体的性质并收集Cu S C)4溶液KM n C)4 溶液DCaCO s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纯净干燥的CO,饱和N aH CC)3溶液浓硫酸反应为 2LaCl3+6N H4H CO3=La2(CO3)31+6N H4Cl+3CO2t+3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A向N aB r溶液中分别滴入少量氯水和苯,振荡、静置,溶液上层呈橙红色B r-的还原性强于C1-B相同条件下,分 别 向20m L0.1m o l/LKM n C 4溶液和20m L0.5 m o i/LKM n O q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和体积的草酸溶液(过量),0.5 m o l/LKM n C)4溶液紫色褪去的时间更短(生成的M n 2+对该反应无影响)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C向淀粉碘化钾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后蓝色褪去氯气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D9 1室温下,用p H试纸测得O.l m o l/LNa 2s O 3溶液的p H约 为10,0.1m o l/LNa HS C)3 溶液的 p H 约为 5.碳酸偶 La 2(CC)3)3 可用于治疗高磷酸盐血症。某化学小组用如EHS O:-结合H+的能力比S O 3 2-的强织装置模拟制备碳酸镀1,A.从左向右接口的连接顺序:FB,A-D,E-CB.装置X 中盛放的试剂为饱和Na2co3溶液C.实验开始时应先打开W 中分液褊斗的旋转活塞D.装置Z 中用干燥管的主要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加快气体溶解X92.下列实验操作能产生对应实验现象的是实验操作实验现象A用玻璃棒蘸取氯化镀溶液,点在红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变蓝色B向盛有K2c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浓硫酸,充分振荡溶液由橙黄色逐渐变为黄色C向 FeCl3溶液中加入K I溶液,再加入苯,充分振荡,静置溶液分层,上层呈紫色D向蔗糖在硫酸催化下水解后的溶液中,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并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9 3.实验室为探究铁与浓硫酸(足量)的反应,并验证SO2的性质,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C.D.装置B 中酸性KMnOq溶液逐渐褪色,体现了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实验结束后可向装置A 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以检验生成的Fez+装置D 中品红溶液褪色可以验证S02的漂白性实验时将导管a 插入浓硫酸中,可防止装置B 中的溶液倒吸94.高纯碳酸镒在电子工业中有重要的应用,湿法浸出软镒矿(主要成分为MnC)2,含少量Fe、Al、M g等杂质元素)制备高纯碳酸镒的实验过程如下:其中除杂过程包括:口向浸出液中加入一定量的X,调节浸出液的pH为 3.55.5;口再加入一定量的软镒矿和双氧水,过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究 i i C O;A.试剂X 可以是MnO、MnOr MnCC等物质作为还原剂B.浸出时加入植物粉的作用是C.除杂过程中调节浸出液的pH为 3.55.5可完全除去Fe、Ah Mg等杂质D.为提高沉淀M11CO3步骤的速率可以持续升高温度95.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Cl2和 NO?在 NaOH溶液中的反应,若通入适当比例的C12和 NO,即发生反应 Cl2+2NO,+4NaOH=2NaNO3+2NaCl+2H7Oo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室中用二氧化锦与3 m olL i的盐酸共热制备氯气B.装置U中盛放的试剂是浓硫酸,作用是干燥氯气C.装置口的作用是便于控制通入NO?的量D.若制备的NO、中含有N O,应将混合气体通入水中以除去NO9 6.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目的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用 18.4molLi的浓硫酸配制100mL1.84mol L-i 的稀硫酸用量筒量取10.0mL浓硫酸后,需用水洗涤量简,并将洗涤液液转入容量瓶B用酸性高锌酸钾溶液测定溶液中Fe2+的浓度将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装入碱性滴定管中进行滴定C分离苯萃取滨水中的水层和有机层将分液漏斗下面的话塞拧开,放出水层,再换一个烧杯放出有机层D除去乙醉中的水加入生石灰,进行蒸储9 7.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图一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 B.图二比较不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C,图三比较硫、碳、硅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 D.图四验证苯和液漠发生取代反应98.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沙,得到纯净的N aC l,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在下列操作中选取必要的步骤和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口过滤 口加过量NaOH溶液 口加适量盐酸口加过量N a 2 c 溶液 口加过量BaCl2溶液A.B.C.D.99.氮化铝具有极高的硬度和力学强度、优异的抗腐蚀性能和高温稳定性能,因而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实验室制备C rN 反应原理为CrCl3+NH3800cCrN+3HCI,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装置口还可以用于制取。2、C J CC)2等气体 B.装置口、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