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基础设施规划服务计划书.pdf
都江堰广场 秦皇岛滨海景观 天津桥园 汤河公园 永宁公园 中山岐江公园“反规划”案例 沈阳建筑大学内蒙古包头市城市生态基础设施规划服务计划书目 录 CONTENTS建筑 城市 土地 景观 A1-项目编制内容.3 A2-同类型项目设计经验.24 A3-时间安排.50 A4-基础资料提供.51十年锤炼,成就世界品牌天地人神,引领国际潮流志同道合,桐栖天下才俊至精至诚,倾心品质服务A本次设计内容为:1、内蒙古包头市城市生态基础设施规划Project Preparation ContentA1-项目编制内容解题:规划区作为“城市转型发展示范区”的示范意义 建设“低碳包头、智慧包头、幸福包头”,需要一个空间载体作为示范区域,规划区就是这样一个载体。这个载体需要通过建设良好的区域生态环境和“慢生活”空间来体现“低碳包头”;明确和细化未来科技产业的发展以及其给人们带来的丰富物质成果和生活的深刻改变来体现“智慧包头”;构建休闲社会提升市民的幸福指数来体现“幸福包头”。一、规划理念(一)总体理念 1、“反规划”思想和和方法-构建“低碳、智慧、幸福”的转型发展示范区“反规划”是一种关于城市规划的逆向思想方法,其指向是建立一个以生态基础设施作为城市建设规划的刚性框架。生态基础设施规划是优先于城市总体规划的非建设用地规划,比传统绿地系统规划更具有维护生态健康和服务城市居民的战略性意义,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真实功能。它从区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出发,优先控制和保护对自然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的区域,以维护生态系统的健康;多尺度、多目标地构建网络化系统结构。因此生态基础设施能够更为有效的保护自然,同时为城市居民持续地提供自然的服务,是创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境友好型城市的重要途径。本规划拟采取“反规划”的技术路线,结合规划区周边生态格局现状,从场地现状生态要素分析入手,重构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确定该区城市非建设用地布局,在此基础上,对该区用地结构进行调整,优化城市功能格局,梳理城市交通体系,突出地方自然文化历史特色,建立良好的城市生境和多功能城市开放空间系统,最终实现将该区建设成为“低碳、智慧、幸福”的城市转型发展示范区的战略目标。2、PEST和SWOT分析法-确定转型发展示范区功能定位Project Preparation ContentA1-项目编制内容(1)规划区发展PEST分析 城市发展政治环境(P):国家或城市发展宏观政策;城市规划发展趋向分析 城市发展经济环境(E):城市建设状况;城市产业发展;城市经济实力;城市消费实力;城市精神价值 城市发展社会环境(S):城市人口及结构;城市化水平;基尼系数;人均居住面积 城市发展技术环境(T):城市智力及研发水平;新技术产品产值所占比重;社会劳动生产率;科技进步贡献率(2)项目SWOT分析法:项目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s)。3、垂直(“千层饼”模式)+水平过程分析模式确定科学全面的规划技术路线 生态规划的千层饼模式实际上体现了规划以垂直生态过程的连续性为依据,使景观改变和土地利用方式适应于生态过程。生态规划的千层饼模式忽视了景观中的水平生态过程,千层饼生态规划模式只能反映类似从地质水文土壤植被动物人类活动这样某个单一单元之内的生态过程与景观元素分布及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它很难反映水平生态过程与景观格局之间的关系,如风、水、土的流动,动物的空间运动及人的流动,灾害过程如城市火灾的扩散过程与景观格局之关系。Project Preparation ContentA1-项目编制内容(二)规划注重整合处理好以下关系:1、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城市生态的关系生态安全格局的重构。2、城市与自然的关系显山露水,连续的景观廊道。3、示范区与包头城市发展的关系用地结构的优化和重组。4、城市改造与当地居民生活间的关系原始生态、生存空间的保留与改造。5、城市交通与居民生活的关系非机动车与机动车交通系统的分离。6、城市发展与城市特色的关系突出场地自然历史文化特色。7、城市产业转型与居民生活的关系注重休闲社会建设提升幸福指数。二、规划设计任务 本规划为包头生态基础设施规划及休闲社会专题研究。(一)生态基础设施暨开放空间研究 如同城市的市政基础设施一样,城市需要建设具有前瞻性的生态基础设施,需要打破单纯从行政、经济出发的城市规划的既定边界与区划,避免其对自然生态格局的违背与割裂。维护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真正确保城市的可持续持续发展。城市开放空间系统是城市有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需要建设具有前瞻性的生态基础设施,以维护生态安全,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研究着重研究非城市建设用地,充分利用城市开放空间系统在城市中的生态优势和区位条件,通过“图底”倒置的方法,即以城市建设用地作为“灰”调子,以开放空间作为“主”调子,研究论证规划形态结构、规划布局是否合理,以便在总体概念规划落实中调整其不合理部分,并为其他专项规划作参考。1、生态基础设施概念 生态基础设施(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是城市所依赖的自然系统,是城市及其居民能持续地获得自然服务(Natures Services)的基础,其植被、水体Project Preparation ContentA1-项目编制内容A1-项目编制内容Project Preparation Content及生物等作为生态支持系统保障城市的生态平衡与安全。这些生态服务包括提供新鲜空气、食物、体育、休闲娱乐、安全庇护以及审美和教育等等。生态基础设施不仅包括习惯的城市绿地系统的概念,而是更广泛地包含一切能提供上述自然服务的大尺度山水格局、城市公园和绿地系统、城市水系和滨水区、林业及农业系统、自然保护地及开放空间系统等。2、理论和方法 2.1理论基础 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包括自然过程和斑块、廊道及基质的格局理论。建立以可观光或体验农田、城市为基质,以湖泊、湿地、村落、残遗林地为斑块,以水系、道路、沟渠等为廊道,包括气候、地形、地质、地下水层以及生物栖息地等在内的景观生态系统。2.2研究方法 2.2.1 野外调查:2.2.2 数据收集与资料研究:2.2.3 分析与研究 2.2.4 研究方法 生态基础设施规划将分别在以下六个问题构成的框架下进行。包括(见下页):景观规划的理论框架(Steinitz,1990)景观表述:景观该如何描述?对景观元素构成、边界、空间特征等进行描述与判别 通过采集大量数据(借助遥感和GIS技术),归类整理,并用图、表和文字的方式进行。景观过程:景观是如何运转的?各元素之间的功能和结构关系如何?包括景观要素的发育过程、结构和功能的相互关系。对前述成果根据研究的需要进行重点分析,并形成新的信息来源。景观评价:目前景观的功能运转状况如何?运作是否良好?如何判断?包括生态基础设施的维护成本、对公共健康的影响、使用者的满意程度等。景观改变:Project Preparation ContentA1-项目编制内容 景观会怎样发生变化(无论是保护还是改变景观)?被什么行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而改变?包括景观要素自身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和别的要素发生变化带来的改变,以及将要实施的项目以及相应的设计带来的变化对区域景观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包括规划、投资、法规、建设等都属于这个范畴。影响:变化会对城市景观生态系统带来什么样的可预见的差异或不同?功能的改变需要那些方面结构的调整?包括城市化过程对区域生态系统的影响,土地利用规划的差异与不同,从生态、经济、休闲、生产等方面的适宜的景观结构、空间联系特点,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等。决策:景观是否要作改变?如何做出改变景观或保护景观的决策?如何评估由不同改变带来的不同影响?如何比较替代方案?包括建设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对市域土地利用,城市空间形态以及生态安全等的判别标准、不同决策可能带来的问题和风险、反馈机制等。3、城市生态基础设施规划编制成果 3.1研究一:维护和强化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 判别:区域山水格局和大地机体的景观格局与自然过程的连续性、完整性与多样性。评价:尺度指标:景观各斑块面积;内部生境(或核心斑块)的面积;成份指标:当前各斑块中物种元素构成、相对丰富度;空间关系指标:斑块邻近指数、斑块连接度或隔离度;异质性 形态指标:斑块形状;斑块密度及边缘密度;Project Preparation ContentA1-项目编制内容 功能与动态指标:以前土地利用方式、利用时间和强度,现在土地利用方式;生态交错带的类型与数量及人类改造景观的水平等。改变:对山水格局的工程改造,如开山、填河、道路建设等是否会割断自然过程的连续性;一些生态建设措施是否在安全格局基础上有利于维护或恢复连续性;成果:相关导则、图纸、图则 3.2研究二:保护和建立多样化的乡土生境系统 判别:区域与城市的多样性乡土植物生境和生物栖息地的位置、分布、种类(如湿地、沼泽、河流)及构成。评价:现存生境的状态,如乡土物种的丰富度、生境的连接性程度好坏;生态服务评价:作为生物迁徙的跳板(Stepping stone)的连接性和完整性;作为栖息地所容纳的乡土兽类和鸟类的种类和丰富度;对区域物种多样性的贡献,如残遗地带性植被斑块是否接近顶级植被群落和生物生境。改变:重大工程措施,如道路建设、城市扩张等,对作为生物过程跳板的自然栖息地残遗斑块的影响;保护或恢复措施的效果(如是否利用种群演替理论,通过自然过程来恢复生境系统)。成果:分布图、规划图、导则 3.3研究三:维护和恢复河道和湖岸的自然形态Project Preparation ContentA1-项目编制内容A1-项目编制内容Project Preparation Content 判别:河流湖塘及滨水区(包括滨水、滨湖)的自然水文过程、空间构成、以及与城市的功能关系。评价:状态评价:水系廊道的数量;上下游位置对河流宽度的影响;河道断面形态;岸线驳岸的形态。生态服务评价:作为生境、物种迁徙通道的效益;生物多样性指数;生态界面效益(Ecotone),如自然水文循环交换过程(包括水的自净和地下水补充等);滨水区土壤和植物组分的垂直分布与水平格局;视觉美学评价:水景、植被以及建筑高度轮廓线;功能评价:防洪性能,蓄洪涵水,调节洪水流速、水量的作用;休闲、游憩、娱乐功能;滨水区功能及用地性质。改变:在城市防洪和水位变化的情况下治理河流与水际的策略;河道形态保护、恢复与治理方法,包括保持河道的自然面貌;建设生态驳岸;滨水区开发对河道和湖岸的自然保护的影响。成果:分布图、规划图、导则 3.4研究四:保护和恢复湿地系统 判别:区域与城市中的湿地的位置、种类与构成,采取遥感与GIS手段进行判别。评价:发展阶段评价:发育期还是消退期?生态状态评价:是否富营养化?生态服务评价:栖息地;调节局部小气候与温度;减缓旱涝灾害;净化空气与过滤污水;功能评价:感知与文化教育功能;生产功能。改变:因建筑用地的扩展对湿地的侵占的动态变化;因不合理规划造成的城市湿地连续性下降,影响湿地水分蒸发蒸腾能力和地下水补充能力;随着垃圾及沉淀物的增加,带来湿地自身的富营养化问题;湿地自身的污染问题。成果:分布图、规划图、导则 3.5研究五:将城郊防护林体系与城市绿地系统相结合 判别:正确认识城郊防护林体系种类及分布(包括河流、道路和可观光或体验农田防护林,防风林、防浪林等。)评价:防护林与城市绿地系统的连续性;防护林构成:林相、树种、林分等;生态服务评价:水土保持、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生物栖息地与迁徙廊道;功能评价:防护性能;薪炭用材;市民休闲等;改变:市政工程建设(如道路建设、河道整治)中的城郊防护林体系保护,维护原有防护林网的连续性与完整性;城郊防护林体系与周围用地功能(如文化艺术、市民休闲、医疗健康等)的联系,如距离、使用可达性等;对防护林的生态结构和状况的改造,确定保留或改变策略,如新老林带更替,Project Preparation ContentA1-项目编制内容林相、林分改造等;针对宽度、高度等形态进行设计;成果:分布图、规划图、导则 3.6研究六:建立非机动车绿色通道;评价:功能性:满足工作出行、通勤的需要;休闲性:满足体育、休闲、娱乐的需要;生态性:满足减少污染、噪音危害的需要。导则:实行人车分离,建立完全脱离车行的安静、安全的绿色通道系统;与城市绿地系统、学校、居住区及步行商业街区相结合;尽量利用社区内部道路,河流、绿地、广场、步行街等绿色空间,结合新开辟绿色通道,连接各种专用绿地,建立非机动车绿色通道分级系统,增加可操作性,进行分阶段和分区域实施;建立城市总体非机动车交通系统,在不同分区之间形成相应联系;建立分区级非机动车交通系统,与不同土地使用单元发生联系。建立分类系统,服务于不同使用者:服务于通勤人员;服务于体育、休闲;在不同城市功能区中建立非机动车系统(如社区、办公区、城市文化和休闲场所以及城郊自然地等):在社区或单位内部建立;在社区与社区之间建立;Project Preparation ContentA1-项目编制内容 在居住区与商业及文化设施之间建立;在社区与公园、广场及交通枢纽之间建立;在城市边缘区间及郊区建立。图纸:分布图:确定布局及位置 设计图:具体的设计 3.7研究七:建立绿色文化遗产廊道;判别:集生态、休闲与教育及文化遗产保护等综合性功能为一体的多尺度线性景观元素(包括河流峡谷、运河、道路及铁路沿线等)。评价:历史重要性;建筑或工程技术上的重要性;对自然系统的重要性;经济重要性。导则:注重整体性,从系统的整体连续性空间组织入手;法律保障和管理体系;采用区域而非局部遗产保护单位的保护方法,内部可以包括多种不同的遗产;构成要素:绿色廊道、游步道、遗产、解说系统;3.8研究八:开放专用绿地,完善城市绿地系统 判别:针对政府、学校、医院以及居住区的附属绿地,封闭边界 导则:Project Preparation ContentA1-项目编制内容 新建地块留有足够的建筑红线退让,统一进行地块设计,以形成连续的公共开放系统;对连续的景观元素,如水系廊道、遗产廊道,应打破单位用地红线的限制,维护景观连续性;维护非机动车绿色通道在穿越用地单元时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建立便捷的非机动车出入口 维护自然景观元素对城市居民的可达性,特别是水体、林地、山地和可观光或体验农田等未来重要的休闲资源与城市的连通性;通过一些开发政策建立奖励机制。3.9研究九:溶解公园,使其成为城市的绿色基质;判别:潜在和现状的公园的分布与状况。评价:连续性:城区各绿地斑块之间,以及与居住区、办公园区、产业园区以及城郊自然景观基质的连续与融合;可达性指标:指从城市中任意一点进入公园绿地(特别是步行就近到达)的相对难易程度,相关指标包括距离、时间、费用等。功能完善性:观光、游览;维护居民身心再生;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必要性:完善城市与区域、城区内各绿地斑块、城区自然过程与景观格局联系通道的联系,增加居民使用的可用性和使用率。改变:采取保护、恢复、调整等措施。导则:自然基质:城市分区之间保留较宽绿带,绿带外保留大量可观光或体验农田郊Project Preparation ContentA1-项目编制内容 野,使之与城区绿地相联系,保护郊野自然基质。城市绿地:加强对城市内部自然山丘的保护,规划为公园和绿地,并在适当位置增加绿地,增加可达性,保持连续性。绿色廊道:贯穿城市建成区的河流和道路绿地等线性绿地,用景观可达性指标作为城市绿化质量的一个衡量指标;3.10研究十:溶解城市,保护和利用高产、可观光或体验农田作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判别:城市延伸入可观光或体验农田之中,将城郊和乡村的可观光或体验农田与城市绿地系统相结合,成为城市的绿色基质。评价:城乡的边界生态交错带的类型与数量及人类改造景观的水平。效能评价:与不同城市功能区(居民区、高科技园区)的结合;紧凑的城市结构与可观光或体验农田基质的结合;城市的高效与生态良好性的平衡;功能评价:生产功能(满足农副产品消费);环境改善功能;休闲、教育功能;城市可观光或体验农田与城市公园的成本效用比较。政策:网络技术、现代交通技术带来的城市形态的变化;相应的城市农场建设的技术和资金以及机构的支持;3.11研究十一:建立乡土植物苗圃基地。判别:认识乡土物种保护的生态和环境保护战略意义 评价:乡土物种的类别及状况;Project Preparation ContentA1-项目编制内容 乡土物种的生态价值;乡土物种的美学价值;乡土地带性植被群落的构成,包括乔、灌、草的导则:观念的突破,对乡土植物的价值的重要性进行宣传与普及;配置当地乡土植物的苗圃系统。3.12研究十二:城市广场空间系统。判别:从区域、边界、节点、廊道、标志城市意象元素出发,判别城市开放空间元素。评价:可识别性 认同感 用地适宜性 多样性 效益最大化 导则:在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基础上建立城市景观分区、景观轴、景观节点体系;尊重场地自然要素,使其成为景观中的天然标志;增加空间多样性与层次性,创造富于吸引力的人性场所;使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Project Preparation ContentA1-项目编制内容 4 生态基础设施规划一般性图纸计划目录 4.1规划地段位置图与用地现状图:标明规划地段在城市的位置以及和周围地区的关系以及地貌特征;4.1.1现状分析图 4.1.1.1三维地形分析图 4.1.1.2地表径流分析图 4.1.1.3地形坡度分析图 4.1.1.4地形坡向分析图 4.1.1.5风水佳穴分析图 4.2规划地段生态格局现状及分析评价图:标明自然地形地貌、廊道、绿化、工程管线及各类生态基础设施用地;4.2.1农用地现状与适宜性等级分析图 4.2.2耕地现状与适宜性等级分析图 4.2.3农用地与文物保护协调规划图 4.2.4现状水系分布图 4.2.5水系保护评价与等级分析图 4.2.6 水系高中低安全格局分析图 4.2.7湖泊水位变化分析图 4.2.8林地山体现状分布图 4.2.9林地山体评价与等级分析图 4.2.10林地高中低安全格局分析图 4.2.11绿地现状分布图 4.2.12绿地等级与服务半径分析图 4.2.13旅游资源现状分布与地方文化格局图A1-项目编制内容Project Preparation ContentA1-项目编制内容Project Preparation Content 4.2.14旅游资源评价与等级分析图 4.2.15旅游用地高中低安全格局分析图 4.3生态安全格局总图;4.3.1生态安全格局功能结构分析图:点线面结构 4.4城市开放空间适宜性分析图 4.4.1场地内外景观视线分析图。在现状三维地形图的基础上,对场地内外景观视线联系进行分析;4.5、生态基础设施用地规划图:标明规划主要廊道、斑块、开放空间的位置和范围;4.5.1生态基础设施用地功能分析图;4.6开放空间规划图:标明廊道的绿线位置、横断面、坐标、标高、用地界限 4.7生态廊道规划图:标明廊道的绿线位置、横断面、坐标、标高、用地界限 4.7.1现状水系功能评价图:现状水系与城市间的关系、水系功能评价 4.7.2规划水系功能评价图:水系与城市间的关系、水功能评价 4.7.3水系连通分析图:水系连通可能性分析 4.7.4现状主要水系滨水空间评价图:现状滨水空间评价、拓展濒水空间指导 4.8非机动车与重要步行交通规划图:标明非机动车道的红线位置、横断面。4.8.1非机动车交通组织分析图;4.9生态基础设施用地地块编号图与分图图则;4.9.1生态基础设施用地边界坐标控制图 4.10社会化服务体系与生态基础设施协调规划图(方案阶段为总图,成果阶段为分图图则);A1-项目编制内容Project Preparation Content 4.11市政基础设施与生态基础设施协调规划图(方案阶段为总图,成果阶段为分图图则)4.12绿地系统规划图:标明主要植物种类、种植数量及规格,附主要苗木种植表;4.13竖向规划图:标明非建设用地、廊道交叉点、坐标及变坡点控制高程,以及建设用地建议室外地坪规划标高。4.14景观分析规划图及主要景观节点透视图。4.15给水排水工程规划建议图;4.16重要地段概念设计图(原则上各节点总面积不大于100公顷)。4.16.1 主要景观立面图。标明沿街建筑高度、色彩、主要构筑物高度,表现出规划建筑与周边环境的空间关系;4.16.2表达设计意图的效果图或图片。一般应包括总体鸟瞰图、夜景效果图、重要景点效果、特色景点效果、反映设计意图的局部放大平立剖面图及相关图片、重要建筑和构筑物效果图。(二)休闲社会研究专题 专题通过系统收集大量国内外有关休闲理论和休闲服务的文献资料以及国际休闲社会建设的发达地区的经验,围绕包头市休闲社会的基本现状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和实地考察,既探讨休闲社会的本质特征,即具备休闲环境和休闲产业两大支撑。同时从历史文化、民众心态、休闲需求、经济基础、休闲设施、市场机制等方面分析包头城市休闲社会的发展难点,最后提出包头市发展主导休闲产业的方向和定位,进而明确休闲产业的核心,从而为下一步休闲空间及设施的规划提供规划依据和指导思想。A、专题研究目录:1、休闲社会发展条件分析 1.1包头休闲发展阶段判断 1.2案例借鉴休闲社会发展体系 1.3包头休闲社会发展要素分析 2、休闲环境发展条件分析 2.1区域生态特征分析 2.2场地生态基础重建 2.3基于生态基础的休闲空间规划 3、休闲产业发展条件分析 3.1区域休闲产品供给现状 3.2休闲资源分析 3.3休闲需求分析 4、休闲品牌规划 4.1休闲品牌及形象定位Project Preparation ContentA1-项目编制内容 4.2休闲城市不同市场定位5、休闲产业规划 5.1休闲空间结构规划 5.2分区休闲产品规划 5.3主题休闲产品规划 5.4专项细分产品规划 5.5重点休闲区规划6、休闲产业支撑体系规划 6.1慢行系统规划 6.2游线规划 6.3休闲设施规划 6.4居民社会调控规划7、近期行动计划 7.1近期建设项目库 7.2近期建设经济测算 7.3近期建设政策保障B、图纸目录:1、休闲资源现状图 2、休闲资源评价图 3、休闲空间结构图 4、休闲产业规划总图 5、重点休闲区规划图 6、慢性系统规划图Project Preparation ContentA1-项目编制内容 7、休闲游线规划图 8、休闲设施规划图 9、居民社会调控规划图 10、休闲分期建设规划图 11、近期建设规划图 Project Preparation ContentA1-项目编制内容24编号项目名称 委托方专业内容规模(ha)设计/建成时间1宿迁新城江苏省宿迁滨湖新城生态基础设施规划及局部地区景观工程设计宿迁市湖滨新城开发区管委会 ABC80平方公里20062武夷山市生态基础设施暨开放空间规划武夷山市人民政府 AB2813平方公里20053威海生态基础设施规划威海市规划局 AB5698平方公里20074台州生态基础设施规划台州市规划局 AB1356平方公里20035 杭州水系规划 杭州市规划局 AB1356平方公里20076东莞市生态基础设施暨中央休闲区规划休闲区规划东莞市城乡规划局 AB300平方公里20107北京运河景观规划及城市段沿岸城市设计北京市规划委员会通州分局 BCD13.5平方公里20048 山海关总体城市设计 山海关规划局 AB10平方公里20099昌平新城东部新区商务中心区城市设计北京市昌平区政府 AB1.3平方公里200810天津塘沽响锣湾地区城市设计天津市塘沽区规划局 ABC170公顷2007Working Experiences with the Similar Projects*注:A-城市设计 B-规划设计 C-景观设计 D-建筑设计 A 2-同类型项目设计经验*注:A-城市设计 B-规划设计 C-景观设计 D-建筑设计25编号项目名称 委托方专业内容规模(ha)设计/建成时间11睢宁县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江苏睢宁县规划局 AB12.7平方公里201012睢宁西关小镇城市设计江苏睢宁县规划局 AB1.5平方公里200913北京大兴新城核心区规划及城市设计北京市大兴区政府 AB1.5平方公里200614中山市南朗镇丰埠湖地区新城概念规划与设计中山市南朗镇政府 AB758公顷200715武汉江夏五里界镇新城项目总体规划设计湖北大都置业有限公司 AB22平方公里201016山东海阳龙栖城修建性概念规划山东海阳东方海洋置业公司 ACD16.4平方公里201017中国羊山古镇国际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金乡县人们政府 BCD15平方公里200918睢宁县新城区花岛规划与建筑概念设计江苏睢宁县规划局 BCD68.9公顷201019烟台市区东北部岸线景观修建性详细规划烟台市市规划局 BCD6平方公里201020浙江三门滨海新城横港及金鳞湖景观设计三门县滨海新城管委会 ABC 320公顷2007 A2-同类型项目设计经验Working Experiences with the Similar Projects*注:A-城市设计 B-规划设计 C-景观设计 D-建筑设计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5464849A3-费用及时间安排 The cost and timing of work一、工作阶段及时间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现状调研,合同征订后30天内完成通过实地踏勘、部门咨询、公众座谈与访谈,整理分析现状资料,形成现状调研报告。第二阶段:草案框架编制,现状调研完成后20天内确定规划目标与定位,完成生态基础设施专题,休闲专题编制,在整合初步成果的基础上完成草案框架编制。第三阶段:纲要成果编制,草案框架完成后20天内完善草案成果,编制纲要成果,组织部门审查论证。A4-基础资料提供 Applying Basic Informaition一、设计规划依据及相关基础资料(甲方提供)1、区域规划、总体规划、控制性规划对本规划地段的规划要求,相邻地段已批准的规划资料;2、建设方及政府规划部门的倾向性意见、开发意向、前期资金投入和运作模式、后期管理办法,市场调研的相关资料;3、建设规划许可证批文及用地红线图;4、区域位置图;5、现状地形图(1100012000);建筑物现状:包括用地性质、建筑质量、保留建筑等;植被现状:包括植物种类、位置等;道路现状:包括道路等级、路面质量;6、公共设施规模、分布;7、工程设施管网的现状、规划位置及规模容量;8、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资料;9、各类建筑、环境工程造价等资料;10、所在地区历史文化传统(包括历史演变、神话传说、名胜古迹等);民风民俗(包括文化特色、居民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等);城市格局(选址、风水);建筑特色(包括街巷、民居、地方特色建筑材料等);地形地貌特色(包括山川、河流、湖泊等);植物种植特色(包括地方植物、特色种植方式、农业、灌溉方式)等资料;11、人防设施、各类防灾设施及其他地下构筑物等资料。12、城市环境及其他资料:(1)环境监测成果资料;(2)三废排放的数量和危害情况,城市垃圾数量、分布及处理情况;(3)其他影响城市环境的有害因素(易燃、易爆、放射、噪声、恶嗅、震动)的分布及危害情况;(4)地方病以及其他有害居民健康的环境.目 录 CONTENTS建筑 城市 土地 景观 B1-企业简介.53 B2-企业理念.56 B3-营业执照/质量管理体系认证.57 B4-资质证书.58 B5-企业设计业绩.60 B6-主要获奖情况.79 B7-获奖证书.81十年锤炼,成就世界品牌天地人神,引领国际潮流志同道合,桐栖天下才俊至精至诚,倾心品质服务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