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全集.pdf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 地球在宇宙中一、学习目标 标 准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的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既普通乂特殊的行星。学习目标1.说HI地球在天体系统中的位置,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2.了解太阳系的基本组成成员。3.从地球的自身条件和行星际空间条件等方面说明地球是一颗有生命存在的特殊行星。二、知识梳理 概念:不同形式的_ 组成天 雨L基本天体:和天体(系统宇宙环境宇宙中I的地球四个层次:总星系、r太 阳 系/地月系C银河系J 1总 星&1恒星世界I行星及其卫星I河外星系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r安全的宇宙环境I存在生命的特殊行点有利的自身条件、地月系重、难点归纳三、学法点拨一致的公转方向互不干扰的运行轨道适 中 的 和 适中的日地距离有生命活动必需的水和大气地球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天体,普通即指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从质量、体积、运动等方面,地球并无其特殊性;而地球存在生命,尤其是高级智慧生命,使地球成为太阳系中的特殊一员。认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地球上为什么适宜生命生存和繁衍是本节学习的重点。1.宇宙的基本特征宇宙是物质的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统称为天体。在众多的天体形式中,恒星和星云是宇宙中的基本天体,是构成宇宙的主要的物质形式。宇宙是运动的天体之间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山低到高的排列是: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地球是地月系地中心天体、太阳虽是宇宙中的一颗普通的恒星,但也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2.地球的特殊性决定其特殊性的在于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和自身条件叠加为生命活动提供了理想的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地球所处地宇宙环境是指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环境,安全的宇宙环境是指太阳系具备了八大行星有一致的公转方向和互不干扰的运行轨道。地球上有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有适宜的温度条件,保证有液态水存在的温度范围,为生物生存创造了条件。适中的体积和质量,使地球引力足以保证大量的气体聚集在地球的周围,并形成以氮和氧为主的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体积收缩和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量,因温度升高产生大量水汽,水汽通过如火山爆发等地壳运动等形式溢出地表,冷却凝结形成降水并在低洼地汇集形成了孕育了原始生物诞生的海洋。典型例题分析读下面天体系统层次简图,完成下列各题:图 1-1-1(1)写出数字代表的天体系统的名称:.(2)天体之间能形成天体系统的条件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读图指导该图为结构式图,反映的是地理事物之间必然存在的从属关系或逻辑关系.该题中所表述的地理事物之间的从属关系,是一种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_(3)请你描述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解析】首先要明确天体系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从属关系,宇宙中最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总星系,正是天体间存在着相互吸引、相互绕转的关系,才形成了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地球所处的宇宙中的位置,是从它所处的最低级的天体系统中位置和从属关系来描述的。答案:(1)地月系 太阳系 银河系 河外星系 总星系(宇宙)(2)互相吸引、互相绕转(3)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位于太阳系之中;太阳系是银河系的组成部分,宇宙由无数个类似银河系的天体系统构成。四、课堂学习目标检测一、选择题1.目前,人们认识到的宇宙是A.由恒星和星云组成C.由不同形态的物质组成2.天体具有的共同特性是A.发光 B.运动 C.)(B.可借助天文望远镜观测到的物质D.由天体系统构成的在同一公转轨道面上 D.公转方向一致()3.地球所处的“安全的宇宙环境”指的是()太阳系中行星公转轨道近乎于一个平面 自转方向一致宇宙中天体在同一轨道上运动 公转方向一致A.B.C.D.4.宇宙环境的物质组成是()A.天体系统 B.天体和星际物质 C.行星和星云 D.不可见的天体5.我们在晴朗的夜空看到的点点繁星,绝大多数是()A.恒星 B.星云 C.行星 D.卫星6.光年表示()天体间的距离单位 光在天体间的运行时间天体间的时间单位 光在一年中通过的距离A.B.C.D.7.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含地球的是()A.总星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8.在太阳系家族中()A.中心天体是地球 B.体积最大的是土星C.离地球最近的是金星 D.离太阳最远的是海王星9.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A.太阳 B.月球 C.水星 D.金星10.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A.太阳 B.月球 C.火星 D.水星11.太阳系中行星具有的共同特征是A.自转方向相同 B.公 转 方 向 相 同 C.轨道半径相同 D.公转周期相同12.除地球之外,类地行星还包括()A.水星、火星、土星 B.月球、火星、金星C.水星、金星、火星 D.木星、土星、天王星13.地球的特殊性是指A.地球有一个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 B.日地距离适中C.地球有自西向东的公转运动 D.地球上存在生命14.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必需条件是()A.距离、体积、运动 B.距离、温度、大气C.温度、大气、水 D.体积、大气、水15.在下列天体中,能够发出可见光的天体是()A.行星 B.恒星 C.卫星 D.流行体二、综合题16.读 图 1-1-2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回答下列问题:图 1-1-2(1)图 中 字 母 表 示 地 球 的 是;与其相邻的两颗行星,按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 排 列 依 次 是、(填写行星的名称),它们都属于 行星。(2)图中字母表示的行星中,质 量 和 体 积 都 很 大 的 是、(填字母),它们都属于 行星。(3)简述地球上具有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及其这些条件形成的原因: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学习目标 标 准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学习目标1.认识太阳辐射对地球的意义,简述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2.结合太阳大气层结构,简述黑子、耀斑等太阳活动的主要特征。3.简述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并用实例加以分析说明。二、知识梳理_太阳的主要物质组成是_ _ _ _ _ _ _ _ _ 和_ _ _ _ _ _ _ _ _ _o/太”太阳的外部结构由内到外分别是层。太 概念: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释放能量的现象阳 1 波长范围:0.15 4 微米之间对 太 阳 辐 射 J 分布规律:从低纬向高纬递减r 为地球提供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资源2 I 对地球的影响1维持地表温度影L 为地球上的_ _ _ _ _ _ _ _ _ _、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提供能量。t C主要标志: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o啊I.1 高峰年,地球上反常气候出现几率增多、干扰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无线电通讯。对地球的影响扰乱地球磁场,产生。地区出现极光。三、学法点拨重、难点归纳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的影响。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是地球上的能量源泉,对地球产生的影响表现在:为地球提供了丰富的光热资源,维持着地表的温度;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导致了地表不同纬度获得热量的差异,是气候形成的基本因素,是形成地球上自然景观差异的基本因子,决定了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是水能、风能、生物能的能量源泉。地球上水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首先通过蒸发作进而完成了水的循环运动,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使地表因加热不均而产生气压差异,从而产生了大气的运动;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的太阳能;紫外线有消毒杀菌的这样,但过多的紫外线可以使地球上地生物灼伤,给生物和人类带来一定的危害。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大气经常发生的大规模运动称为太阳活动。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发生在太阳光球层上的黑子和发生在色球层上的耀斑。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与地球上的自然灾害有一定的关联性,如气候出现周期性的反常波动,出现水旱灾害;地震发生的周期与黑子和耀斑的出现的周期相一致。干扰电离层至使短波无线电通讯受到干扰,甚至出现暂短的中断;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离子流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还会在两极地球产生美丽的“极光”。典型例题分析读“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图,回答问题。年降水盘平均超额量/mm250200150100黑子相对数一-1 1 1 1 1 rV,100.TO,-SO-N 157W8E:卜 八/V 八300250200150100丸N 1 2 p-4 r E 22季站灯。0:WAAAAA/500450400350300250200150W-W N 177 Wl50 E i“测站;,网/WWW:I1 f-太阳黑子相对数-年降水 平均超颤量I0 01-1-1-1-1-1-1-1880 1890 1990 1910 1920 1930 1940 1950 1960 年读图指导从图中看出,纵坐标表示太阳黑子相对数和年降水量平均超额量,横坐标代表不同的年份,时间间隔为1 0 年。图中实线表示太阳黑子相对数、虚线表示年降水量平均超额量,他们都有周期性的变化,大约都是1 1 年为一个周,观察两者周期变化,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在不同的地区(图中给出的经纬度范围),他们的相关性是不同的。V图 1-2-1(1)两次太阳黑子极大值出现的时间间隔大约为 年,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平均超值量都具有(选择填空)。A.重复性 B.周期性 C.等值性 D.相关性(2)1 2 观测站反映出两者的关系体现出 性。简述两者之间的关系:(3)从图中得知,太阳活动会对地球上的 有着明显的影响,研究两者之间相关性的变化有什么重要的意义?【解析】从图中看出太阳黑子相对数的变化和降水量的年际变化都有大约1 1 年的变化周期,从它们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出现的年份可看出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在 7 0 8 0 N、1 5 7 W 8 1 E表现为正相关,即两者同时达到最大值和最小值,说明黑子数越多,年降水量越多;在 6 0 -7 0 N、1 6 6 W 4 1 E之间的地区为负相关,即黑子数越少,年降水量越多;在 5 0 -6 0 N、1 7 7 -1 5 0 E的地区,在 1 9 1 0 年以前为负相关,1 9 1 0 年以后为正相关。不同的地区两者的相关程度是不一样的,研究两者的相关性有利于掌握太阳活动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为预测天气变化或天气预报提供依据。答案:(1)1 1 B D (2)正相关性 太阳黑子数越多,降水量越大;反之则越小。(3)降水有利于掌握太阳活动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为预测天气变化或天气预报提供依据。四、课堂学习目标检测一、选择题1.下列能源属于来自太阳能的是2.核能 地热能A.B.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A.太阳活动C.耀斑的爆发水能C.生物能D.B.内部的聚变反应D.太阳黑子活动3.影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有媒、石油()4.纬度位置 地势高低A.B.在下列纬度位置相当的城市中,天气状况 地表物质C.D.最适宜建立太阳能发电站的是A.拉萨B.重庆C.九江D.杭州5.关于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一种波长较长的电磁波C.能量集中在可见光部分B.是长波辐射D,对地球上的生物量没有影响6 .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分布的光区波段是)A.波长小于0.4微米的紫外区B.波长在0.4-0.7 6 微米之间的可见光区C.波长大于0.7 6 微米的红外光区D.波长在0.1 5 4.0微米之间的可见光区7 .太阳辐射决定了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维持地表的温度 改变大气成分 决定大气降水 促进水和大气的运动影响生物活动的范围A.B.C.D.8.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导致了()A.地表不同纬度昼夜温差的不同B.各地年降水量的差异C.地表不同经度获得热量的差异D.地表不同纬度获得热量的差异9 .下列现象中对地球影响最大的是()A.太阳辐射 B.黑子 C.耀斑 D.太阳风1 0 .下列关于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A.主要成分是氢和氮B.可见光主要发自日冕层C.表面温度是6 0 0 0 D.太阳活动的周期是1 5 年1 1 .关于太阳分层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色球层是太阳的最外层 B.由内到外分为两层C.黑子出现在太阳的最外层 D.最内层是光球层1 2 .下列关于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活动发生在太阳的中心 B.黑子越大、越多,太阳活动越强C.太阳活动会对地球上的气候有影响 D.日冕层上的太阳活动是耀斑1 3 .下列现象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是()A.南极上空出现臭氧层空洞 B.地面短波无线电通讯受到影响C.全球气候变暖 D.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减少1 4 .通常,耀斑随黑子的变化而变化,这体现了太阳活动的()A.连续性 B.周期性 C.整体性 D.关联性1 5 .下列现象中,与太阳活动无关的是()A.绿色植物的光和作用 B.磁暴的产生 C.旱涝灾害 D.两极地区的极光二、综合题1 6 .读 图 1-2-2 太阳辐射的波长分布,回答问题:图 1-2-2(1)太 阳 辐 射 的 主 要 组 成 部 分 有、。(2)太阳辐射的最短波长部分分布在 光区,从图中看出其波长范围大约在之间。它 对 地 球 产 生 的 不 利 影 响 主 要 是 (选择填空)。A.产生磁暴,干扰磁针正确指示方向B.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C.使地球上的生物受到灼伤 D.有杀菌消毒的作用(3)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部分集中在_ _ _ _ _ _ _ _光区,为 波辐射,它是地球上主要能量的来源。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一、学习目标 标 准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学习目标1 .认识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关注两者之间的关系。2 .结合相关示意图分析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特征以及它们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分析黄赤交角形成的原因以及对地表产生的影响。3 .运用地球运动的原理解释时差、季节的形成原因,在生活中会运用时区、区时和日界线。二、知识梳理(方向、周期、速度地球的运动,川 叶 占 好 晨昏线的作用(地球的自转 昼夜交替现象:周期-小 时(一个太阳日)地理意义 J 地方时的产生:经度每隔一度地方时相差1 小时 水平物体偏向:北半 球 一 偏、南半球偏赤平面黄赤j角:2 3 2 6-黄道平面太直4 点回运阳射的归动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H五带的划分 四季的更替r 方向、周期、速度地球的公转Vc.的变化地理意义-的变化I 的产生三、学法点拨重、难点归纳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和特征、理解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其地理意义分析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掌握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方法、判读和绘制二分二至时的太阳光照图,是本节学习的主要知识,重点是自转、公转地理意义,难点是地球公转地理意义。地球自转的赤道平面和公转轨道平面之间形成了黄赤交角,决定了地球表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从而产生了地球上的五个热量带。不同热量带中的不同的地理现象,是地理环境形成差异的原因。对这些现象要进行成因分析,以便更清楚地认识地理现象的产生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变化以及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有着极大的影响。1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的关系地球自转的赤道平面与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黄道平面)的夹角,成为黄赤交角,黄赤交角的现代值为2 3 2 6,。黄赤交角的意义:决定了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范围,既南北回归线为太阳直射点的最南和最北的界线,进而形成了地球上的五个热量带。2 .晨 昏 线(圈)(1)晨昏线的作用与判定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界限为昏线,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界限为晨线。(2)根据晨昏线与经线和极圈的关系,判断二分二至时的太阳光照图:图 1-3-10南极上方便视图3.地球自转运动的地理意义:(1)产生昼夜交替现象昼夜交替的周期:1个太阳日(24小时D(2)产生地方时差异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经度每隔1 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地方时相同。时区:国际上规定经度每隔1 5 划分一个时区,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时区的计算:所求时区=(某地的经度+7.5)+1 5 所得的整数商即为该地所在的时区或某地经度+1 5 所得的商四舍五入后,为该地所在的时区区时:各时区都以本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区时。从零时区向东,每增加,一个时区,时间增加一小时;向西每增加一个时区,时间减少一小时。东十二区比西十二区在时间上少24小时;除东西十二区外,任意相邻的两个时区,区时相差一小时,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儿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在时刻上,较东的时区,区时较早;较西的时区,区时较晚。即:时刻上是东早西晚。区时的计算:所求区时=已知地点的区时+(-)两地相隔时区数第 步:分别确定两地的时区,得出两地间的时区差;若两地在同侧时区,时区数相减;若两地在异侧时区,时区数相加。第二步:若求已知区时东侧地点的区时,则将时区差相加;若求已知时区西侧的区时,则将时区数相减。即:时间上东加西减。北京时间:我国通用的标准时是120 E经线的地方时,即东八区的区时。I I界线:国际上规定180经线为国际I I期变更线。II W WIIWI I界线两侧的时区区时(时间)相同、I I期不同从西向东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从东向西过日界线日期加-天图 1-3-2(3)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偏转偏向的规律是:北半球向右(运动方向的右)偏:南半球向左(运动方向的左)偏。纬度越高,偏向越明显,赤道上无偏向。4.地球公转运动的地理意义:(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最高,从直射点太阳向南北两方降低,同一条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同。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的变化北回归线以北的纬度带,每年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每年冬至日达最小值。在南回归线以南的纬度带正好相反,即离太阳直射点最近的季节,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离太阳直射点越远的季节,正午太阳高度越小。(2)昼夜长短的变化日期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昼夜长短情况北半球南半球极圈附近春分日赤道昼夜等长昼夜等长昼夜等长夏至日北回归线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的一天;纬度越高昼越长年中夜最长、昼最短的一天;纬度越高昼越短北极圈上及其以北的地区为极昼;南极圈上及其以南的地区为极夜秋分日赤道昼夜等长昼夜等长昼夜等长冬至日南回归线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的天;纬度越高昼越短昼长夜短,是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的一天;纬度越高昼越长北极圈上及其以北的范围为极夜:南极圈上及其以南的范围为极昼(3)四季的更替全球除赤道外,同一纬度的地区,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了四季。天文含义的四季:夏季是一年中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冬季是一年中白昼最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季节;春秋二季是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5 .日照图的判读图 133图 1-3-4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逆时针旋转,从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赤道与地轴的关系:垂直晨昏线:与太阳入射光线垂直日期的判断:二分时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其它日期斜交夏至日时,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昼)极圈内及其以内有极昼(夜)现象,冬至日相反时间的判断:日出日落时刻:赤道上:通过赤道与晨线相交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日出时刻),与昏线相交经线的地方时为1 8 点(日落时刻)其它纬度:晨(昏)线与相交经线的地方时为日出(落)时刻,同一纬度日出日落时刻相同时间计算:经度相差1 5 度,地方时相差1 小时,较东边的时刻早于较西边的时刻昼夜长短判断:赤道上永远昼夜等长;夏(冬)半年纬度越高昼越长(短);典型例题分析1.读 图 1-3-5 “某日太阳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读图指导根据晨野线与北极圈相切,且北极圈内为极昼,判定为夏至日。根据晨昏线与赤道上昼夜等长的现象判定正午1 2 点所在的经线,推知不同经线的地方时,并得出各地的昼夜长短;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的关系,判断日出日落时刻。图 1-3-5(1)在图中北极点处画出地球自转方向。(2)该图所示的节气为,此 日 大 约 为 每 年 的 (月、日)。(3)这天C点的昼长为 小时,E 点的夜长为 小时(4)此时D 点的地方时是 点钟,E 点的日出时间为 时(地方时)。答案:(1)略(2)夏 至 日 6 月 2 2 日 (3)12 2 0(4)6 102.读 图1-3-6中的甲图“地球公转示意图”和乙图“极地投影图“,回答问题:甲 乙图 1-3-6(1)甲图中的A、B、C、D四 点 中 最 接 近 公 转 轨 道 近 日 点 的 是,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我国正值一年中的 季。(2)当地球由A向B公转的过程中,北半球各地(选择填空)。A.白昼渐长,黑夜渐短 B.极夜范围逐渐扩大C.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 D.气压带、风带逐渐北移(3)乙图是公转位置中 点的极地投影图。有关此日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选择填空)。A.太阳入射光线与地轴垂直B.晨昏线与极圈相切C.晨昏线与地轴重合D.北回归线上昼夜等长(4)当地球公转速度最慢时,下列城市中白昼最长的是()A.广州 B.上海 C.北京 D.哈尔滨答案:(1)D 快 冬(2)A D (3)B B (4)D【解析】(1)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和地球的倾斜方向,可判定A点处于夏至点(6月2 2日左布,D点处于冬至点,地球运行到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此时地球的公转速度较快,此时正值我国的冬季。(2)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由A向B运动时,即由春分点向夏至点运动,北半球开始由昼夜等长逐渐变化为昼渐长夜渐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极昼的范围也越来越大;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北回归线方向移动,北半球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正确答案为A、Do(3)从地球逆时针的自转方向、极圈与晨昏线相切且极圈内为极昼现象,判定为B点(北半球夏至日)的太阳光照图。(4)当地球公转速度最慢时一,位于远日点,大约为每年的7月初,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纬度越高的地点白昼越长。正确答案为B。四、课堂学习目标检测一、选择题1.关于地球自转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从北极上空看地球顺时针自转 B.自转360是一个太阳日C.一个恒星日是2 4小时 D.太阳日比恒星日长出3 5 62.能证明地球自转的地理现象有A.太阳的东升西落 B.C.南半球河流右岸冲刷严重 D.()昼夜长短变化季节交替3.4.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远日点时A.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C.北半球正值夏季导致太阳照射点在地球表面变化的是)B.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D.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5.6.A.地球各纬度的线速度不同C.黄赤交角的存在B、地球各纬度的角速度不同D、地轴与黄道平面垂直如 图 1-3-7中从A-B,从 C f D 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A.B.C.D.都向低纬偏都向IWJ纬偏都向东偏都向西偏天安门广场的五星红旗与旭日同升,9 月 2 3 日的升旗时刻是A.北京时间6 时 B.北京时间5 时 44分C.北京时间6 时 4 分 D.北京时间6 时 16分)7.8.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有A.昼夜长短的变化C.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同一纬线上的各地A.昼夜长短相同,正午太阳高度相同C.正午太阳高度相同、日出时间不同)B.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D.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地方时不同)B.季节不同,地方时不同D.自转线速度相同,角速度不同9.关于晨昏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90C.与地轴重合10.一天当中太阳高度的最大值出现在A.日出 B.子夜 C.正午B.D.是昼夜的分界线地方时为6 点 或 18点D.日落)11.我国北方住宅区的楼房间距理论上应比南方宽,理由是)A.北方平原多C.南方气候潮湿B.北方冬季白昼时间短D.北方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小12.读 图 1-3-8,当地球自转在哪个位置时,北京时间为正午12点)CD图 1-3-81 3.一 日,测得某地正午时为北京时间1 1 点 3 0 分,该地的经度为()A.1 2 3.5 E B.1 1 2.5 E C.1 2 7.5 E D.1 3 5.5 E1 4 .一架飞机从圣彼得堡(6 0 N,3 0 E)起飞,向西南经过1 1 小时飞抵古巴首都哈瓦那(西五区)。起飞时圣彼得堡时间为1 8 日 1 5 时,飞机到达哈瓦那时,当地时间是()A.1 9 日 1 2 时 B.1 9 日 1 9 时 C.1 8 日 1 2 忖 D.1 8 日 1 9 时1 5 .艘向东航行于太平洋上的船,从 1 2 月 3 0 日 1 2 时(区时)起,经过5分钟越过了 1 8 0 经线,这时其所在地点的区时可能是()A.1 2 月 2 9 日 1 2 时 5分B.1 2 月 3 0 日 1 1 时 5 5 分C.1 2 月 3 0 日 1 2 时 5分D.1 2 月 3 1 日 1 2 时 5 分二、综合题1 6 .读 图 1-3-1 0,完成下列各题。(1)在图中用字母A标出太阳直射点。(2)此图所示的节气为北半球的 日,太阳直射的纬度是,此日正午太阳高度角自向 递 减。正午太阳高度为零度的纬度是O(3)此日南北半球相同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南北球北 半 球(大于、小于)。图 1-3-9图 1 3 1 0(4)此日自南极圈向北极圈,昼越来越,至此北极圈内出现极 现象。(5)赤道上昼夜长短的状况是。1 7 .读 图 1-3-1 1 某日太阳光照图”,其中弧AD为晨线,读图后回答:(1)在图上用箭头标出地球自转方向。(2)C点在D点什么方向?。(3)此图是 半球光照图,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4)A点此时为 点钟,夜长为 小时。此时B点太阳高度是 度,时间是 点钟,昼长为小时。6 0 E图 1-3-1 1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一、学习目标 标 准 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层的主要特点。学习目标1.了解地球的圈层结构是由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共同构成的2.通过示意图了解地球的内部圈层构造,并能概括出各圈层的主要特点3.理解圈层之间、圈层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密切关系,并举例说明其对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二、知识梳理地震波(划分依据V根据地震波在不同深度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的变化分层。地球的圈层结构C地球的内部圈层 地壳地幔一地核 组成:.物质组成、特点卜作用、特点-垂 直 分 层:对 流 层、.平流层、高 层 大 气-组成海洋水:地球上水的主体L不连续面I内部圈层,大 气 圈-地球的外部圈层水圈I陆地水:冰川是陆地淡水的主体参与地理环境的,改变地表环境作用j人类和一切生物活动的物质基础I各圈层之间连接者(生物 圈:存 在 于 下 层 和 圈 之 间 的 最 活 跃 的 圈 层三、学法点拨重、难点归纳了解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其分布、特征是本节学习的重点知识。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因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发生明显变化而出现的两个不连续面划 分 的。地球内部圈层不连续界面深度主要特点地壳莫雷面(软 流 层)平 均 厚 度17千米横、纵波通过:花岗岩和玄武岩组成地幔上地幔地震波传播速度平缓增加;铁、银成分增加下地幔1000千米地核外核内核2900千米横波消失、纵波减缓;铁、镁组成地壳和岩石圈的区别:地壳位于地面以卜、莫霍面以上,主要由花岗岩和玄武岩构成,是岩石圈的一部分。岩石圈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之上)构成,即软流层与地面之间的部分。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25 千米以下)气体成分含量作用干洁空气氮(N 2)约占7 8%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可减弱氧化作用氧(。2)约占21%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物质二氧化碳(C O2)约 占 1%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对地面有保温作用臭 氧(O3)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保护地面生物免受伤害水汽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吸收地面辐射,有保温作用固体杂质作为凝结核,促成水汽凝结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的特点大气的分层特点原因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平均上升1 0 0 米,气温下降0.6;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热量直接来自地面,水汽、二氧化碳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能力降低,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对流运动易形成云致雨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水平运动,利于高空飞行平流层中的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而升温高层大气密度小,存在电离层空气分子处于高度电离状态典型例题分析(1)某地区近地面气温为28,这里对流层的厚度为17 千米,此时对流层顶的气温是()A 10 2 B.7 4 C.13 0 D.15 8【解析】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且每升高10 0 米,气温下降0.6,这就是指的对流层气温的变化幅度。对流层顶的气温为:28 0 6 C /10 0 米 X 1 7 千米X 10 0 0 米=7 4。(2)读 图 1-4-1“大气的垂直分层图”,回答下列问题。读图指导气温随高度的变化而变化,依气温的变化情况划分 层 次,气温变化是因有热 量 的 收 入 和 支 出,结合大气组成成 分 的 作 用,得出气温变化的原因和各层 的 特 点、对人类活动的影 响。(1)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是。A 层是 层,B 层是 C 层是 0(3)A层气温随高度,因为;B层气温随高度,原因是。(4)对流运动强烈的是 层,有利于飞机飞行的是 层,对无线电短波通讯有影响的是 层,发射的人造卫星在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层中运行。(5)某波音飞机起飞时,机场风雨交加,飞机起飞后,迅速做爬升运动,结合所学知识,解释这是为什么?【解析】大气温度的垂直变化状况决定了空气的垂直运动情况,随着高度的升高空气密度变得越来越稀薄,到2000千 米 3000千米高空,大气的密度己与星际空间的密度非常接近。根据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将大气划分为三层,即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其中对流层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有利于空气对流运动,由于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都集中在该层,所以天气复杂多变,雨、雪、雾等天气现象几乎全部集中在该层。平流层气温是上部高,下部低,不利于空气对流运动,以平流运动为主,有利于高空飞行。高层大气中空气稀薄,与之摩擦产生的热量很有限,并且有极光现象。答案:(1)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2)对 流 平 流 高 层 大 气(3)升高而递减,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离地面越高,气温越低 增高该层的气温基本上不受地面影响,而是靠臭氧吸收大量太阳紫外线而增温的(4)A B C C(5)平流层水汽和固体杂质少,天气晴朗,大气平稳,有利于高空飞行,飞机升至平流层比较安全。四、课堂学习目标检测一、选择题1.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A.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 B.物质组成和化学元素的不同C.温度的变化 D.2.岩石圈的范围是指A.整个地壳C.地壳和上地幔层3.地球的外部圈层是指A.只包含岩石圈C.指地球的地壳部分厚度的变化B.软流层和地壳D.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B.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三个圈层D.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组成4.在地球内部圈层中,从地壳到地心A.厚度越来越大 B.密度越来越小C.温度越来越高 D.压力越来越小5.关于地球大气圈低层大气的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主要有氧气组成 B.由干洁空气组成C.由氧气和水汽组成D.由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组成6.干洁空气中占其容积含量99%的是A.氧气和氮气 B.氧气和水汽C.水汽和固体杂质 D.二氧化碳和水汽7 .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是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臭氧8 .婶能大量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免受伤害分部在对流层的顶部()()()()()()()有杀菌消毒的作用 含量由地表到高空逐渐减少A.B.C.D.9.成云致雨必要的物质条件是()A.水汽和二氧化碳 B.水汽和氮气C.水汽和固体杂质 D.水汽和臭氧10.下列关于大气垂直分层的说法正确的是()A.对流层厚度最大,占整个大气质量的四分之三B.人类生活在对流层底部,对流层与人类关系最密切C.平流层中有一个电离层,能够反射无线电短波D.高空大气非常稳定,利于高空飞行11.对流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原因是(A.距离地面近 B.水汽和固体杂质多C.对流运动旺盛 D.气温垂直变化明显12.对流层大气的增温主要靠(A.太阳辐射 B.地面反射 C.大气辐射 D.地面辐射13.关于平流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故称平流层B.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C.该层中的氧原子可大量吸收紫外线D.天气现象复杂多变14.水圈的特点是是一个不连续的圈层(通过不同形式的水体构成一个连续的圈层主要由淡水构成以分布于不同空间的水体构成一个连续的圈层A.B.C.D.15.地球上的生物圈()A.是地表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B.由动植物构成的圈层C.在沙漠地区为生物真空地带 D.是一个不连续的圈层二、综合题16.读 图 14-2“干洁空气的组成”,完成下列要求。其他气体:氢、二氧化碳、臭氧等图142(1)图中A、B 所代表的大气成分分别是:A.jB.o(2)低层大气中,能吸 收 太 阳 紫 外 线 的 是,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的成分1 7.读 图 14-3 地震波的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图,回答问题。图 1-4-3(1)图中A、B、C 分别代表的圈层为A,B,C。划 分 这 些 圈 层 的 依 据 是 (选择题空)。A.各层的厚度 B.距地表的深度C.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明显改变 D.物质组成的不同(2)图中界面a 为 面,界面b 为 血,两者都是划分圈层的界面,起其划分依据的共同点是。(3)简述b 作为划分圈层界面的原因。第一章 单元达标题第 I 卷(选 择 题 共 5 0 分)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代表字母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 分,多选、错选、漏选该小题均不得分。)1 .地球在宇宙中位于()A.银河系 B.太阳系 C.地月系 D.河外星系2 .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A.地球和月球 B.太阳和地球 C.恒星和星云 D.行星和恒星3 .恒星和行星的主要区别在于()A.行星会发光 B.恒星会发光 C.行星不会运动 D.行星体积比恒星大4 .下列因素中,有利于地球上形成具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条件的是()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有昼夜交替现象 正午太阳高度交的季节变化A.B.C.D.5 .太阳辐射的纬度变化导致地球上()A.不同纬度获得热量的差异 B.不同经度获得热量的差异C.不同海拔高度获得热量的差异 D.不同海陆位置获得热量的差异6 .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 B.海拔高、空气稀薄C.离太阳近、太阳辐射削弱少 D.纬度低、白昼时间长7 .深秋时节,农民有时会在农田里燃烧秸秆制造烟雾,这是为了()A.增加空气中的水汽,满足植物对水分的需要B .增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以利光合作用C,增加地面辐射,减少地面热量的损失D,增加大气逆辐射,避免农作物受寒潮侵袭8 .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是()A.黑子和日珥 B.日珥和耀斑 C.黑子和耀斑 D.耀斑和太阳风9 .可能导致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突然中断的原因是()A.对流层的阴雨天气 B.平流层的臭氧空洞C.高层大气受太阳活动干扰 D.大气严重污染1 0 .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自转的周期是2 4 小时 B.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为1 5 /小时C.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为1 /分钟 D.在近日点时自转速度加快1 1 .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千河”最吻合的地点是()A.9 0 W、8 9 S B.8 0 E、4 0 NC.1 0 E、1 S D.1 8 0 、7 1 N1 2 .读 图 1-1,日期相同的太阳光照图是()图 1 TA.B.C.D.1 3.图 2为某一河段的剖面,读图回答1 3 1 4 题横剖呼 /一右岸亡国 左岸Y表面河水移动方向图 1-21 3 .此河流位于()A.南半球 B.北半球 C.赤道上 D.回归线上1 4 .若此河流是一条自东向西流动的河流,它哪一岸的河堤需要特别加固()A.南岸 B.北岸 C.东岸 D.西岸1 5 .在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A.日出日落时刻相同 B.正午太阳高度相同C.地方时相同 D.昼夜长短相同1 6 .在下列地点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A.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