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中考物理一模试题(解析版).pdf
2022年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满分20分,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错误的是()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闻其声而知其人,这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C.用超声波能击碎人体结石,证明声波具有能量D.市区内某些路段“禁止鸣笛”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答案】D【解析】【详解】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 A 正确,不符合题意;B.闻其声而知其人,是因为不同人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根据音色来判断发声的人是谁,故 B 正确,不符合题意;C.声音可以传播信息,也可以传播能量,超声波能击碎人体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故 C 正确,不符合题意;D.“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不是在人耳处减弱噪音,故 D 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2.一束光照射向水面,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现象。A.【答案】B【解析】【详解】一束光照射向水面,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现象,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从空气射向水面,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 B 正确,ACD错误。故选Bo3.因疫情进行居家学习,家中有很多物品在使用时可以看成简单机械。下列物品正常使用时属于省力杠杆的 是()【答案】B【解析】【详解】A.碗夹的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 A 不符合题意;B.核桃夹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故 B 符合题意;C.筷子的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 C 不符合题意;D.图中家用订书机的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属于等臂杠杆,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Bo4.关于内能、温度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运动速度、物体的温度和物质状态都有关系B.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热量越多的热值越大C.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可能增大D.内能总是从热量多的物体向热量少的物体转移【答案】C【解析】【详解】A.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温度和状态有关,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故 A 错误;B.比较热值时,应通过限定相同质量的燃料完全燃烧并比较释放的热量多少来判定燃料热值的高低,故B 错误;C.用力匀速升高物体,物体的机械能增加,但其内能并未增加,又如双手之间不断摩擦,两个手掌互相做功,手掌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因此,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可能增大,也可能不变,故 C 正确;D.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而不能说内能总是从热量多的物体向热量少的物体转移,故 D 错误。故选C。5.如图所示的奥斯特实验,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乙断电 丙改变电流方向A.利用小磁针的转动显示电流的磁场,应用了等效法B.该实验证明了电流的磁场大小与电流的大小有关C.甲、丙两图的实验说明电流的磁场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D.根据此实验原理可以制成发电机【答案】C【解析】【详解】A.利用小磁针的转动显示电流的磁场,将不便于观察的磁场转换为便于观察的小磁针的转动,应用了转换法,故A错误;B C.该实验只能说明电流可以产生磁场,无法证明电流的磁场大小与电流的大小有关,甲、丙两图的实验电流的方向改变,小磁针的偏转方向也改变,说明电流的磁场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故B错误,C正确;D.根据此实验原理可以制成电磁铁,无法制成发电机,故D错误。故选C。6.一辆卡车在平地加速后,关闭发动机冲上一个斜坡。卡车在坡面上行过程中的受力示意图正确的是【答案】A【解析】【详解】一辆卡车在平地加速后,关闭发动机冲上一个斜坡,卡车不再受到牵引力作用,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于接触面的支持力,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o7.1953年8月底,从青岛浮山大金顶上开采的准备修建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心石的花岗岩石料开采完毕,三百余人的运石队采用最古老的方法一滚木及拖拉机牵引滚移的古老办法将石料从浮山运至火车站。这里采用滚木进行运输是为了()A.减小接触面积,增大压强B.减小对地面的压力,减小压强C.用滚动代替滑动,减小摩擦力D.增大对地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答案】C【解析】【详解】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要小于滑动摩擦力;案例中用了滚木,正是利用了滚动摩擦力小的原理来运输石料的,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o8.如图,拔火罐是我国中医的一种传统治疗方法。它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排除罐内空气后扣于相关穴位上,罐体就会吸附在皮肤表面,使相应部位产生刺激,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下列现象与拔火罐的原理相同的是()A.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B.热机的燃烧冲程C.医生推动活塞给病人注射药液D.用吸管吸起汽水瓶中的饮料【答案】D【解析】【详解】利用燃烧排除罐内空气后,导致罐内气压降低,大气压把罐子压在了皮肤上,利用的是大气压作用。A.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利用的是增大接触面积减小压强的原理,故A不符合题意;B.热机的燃烧冲程利用的是燃料燃烧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原理,故B不符合题意;C.医生推动活塞给病人注射药液利用的是人的推力,不是利用的大气压的作用,故C不符合题意;D.使用吸管时,吸管内的空气被吸走,在大气压的作用下,饮料被压入了吸管,故D符合题意。故选D o9.小明房间门口装有开关,床头装有开关S 2,这两个开关都能单独控制房间里的吊灯.以下电路图中符合这一要求的是()【答案】C【解析】【详解】A.两开关串联,只有当两开关同时闭合时吊灯才发光,不符合题意;B.两开关并联,每一个开关都可以单独控制吊灯,但两者不能相互控制,不符合题意;C.S i 和 S 2 为单刀双掷开关,S i 向右掷时灯泡不发光,S i 向左掷时灯泡发光;S 2 向右掷时灯泡发光,S 2 向左掷时灯泡不发光,任意一个开关都可以开灯、关灯,符合题意;D.当两开关都向左时,会出现电源短路,不符合安全用电的原则,不符合题意.1 0 .甲、乙是由横截面积相等且同种材料制成的两导体,若将它们串联在同一电路中,则关于甲、乙长度/中、屋和导体两端电压i/中、U乙的大小,判断正确的是()A 若/i|i /乙,则U i|i (7 乙 B.若/甲 /乙,则Uz,C.若/(|i Z 乙,则 U *=U i D.若/甲 /乙,则 U i U 乙【答案】B【解析】【详解】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温度和材料有关,横截面积相等且同种材料制成的两导体,导体电阻与长度有关,导体越长电阻越大。AC.若/“,/匕,则 R2R乙,根据串联电路分压的特点,。“,1/乙,故 AC错误;BD.若,单建,则/?中入,根据串联电路分压的特点,U wU乙,故 B正确,D错误。故选B o二、多项选择题(本题满分15分,共5个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2 3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全选对3分,漏选得1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1 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轮船是利用“空心法”增大可利用的浮力的B.扩散现象表明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C.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夕I 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D.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与电流方向和导体的运动方向有关【答案】BCD【解析】【详解】A.轮船在水中是漂浮的,是通过空心的原理实现漂浮,也就是增大排开液体的体积来增大可利用的浮力,故 A 正确,不符合题意;B.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 B 错误,符合题意;C.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外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不一定发生改变,如垂直射入时,传播方向不发生变化,故 C 错误,符合题意;D.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故 D 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CDo1 2.下列由疫情防控过程中看到一些现象联想到的物理知识中,正确的是()A.带的口罩里面会有小水珠,是因为呼出的水蒸气在口罩内表面发生液化现象B.在手上抹消毒酒精时会闻到酒精的味道,是因为发生了扩散现象C.开窗通风时候,窗帘因窗外的风飘到窗外,是因为流体中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大D.“大白”的脸上被口罩勒出深深的痕迹,是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答案】AB【解析】【详解】A.呼出的水蒸气遇到外界的低温环境在口罩面发生液化形成小水珠,故 A 正确;B.因为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故在手上抹消毒酒精时会闻到酒精的味道,这是一种扩散现象,故 B正确;C.开窗通风时候,外界的空气流速快,因为流体中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故外界的气压低于室内,因此室内气压把窗帘从室内吹到室外,故 c 错误;D.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形状,在力的作用下,“大白”的脸上被口罩勒出深深的痕迹,故 D 错误。故选AB。1 3.如图是小敏设计的汽车尾气中CO排放量的检测电路。当 CO浓度高于某一设定值时,电铃发声报警。图中气敏电阻吊阻值随c o 浓度的增大而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控制电路气量电阻A.电铃应接在A 和 C 之间B.当 C O 浓度升高,电磁铁磁性减弱C.用久后,电源电压U 会减小,报警时C。最小浓度比设定值高D.为使该检测电路在C O 浓度更低时报警,可将&的滑片向上移【答案】CD【解析】【详解】A B.图中的敏电阻吊阻值随C O 浓度的增大而减小,由欧姆定律可知,控制电路的电流增大,电磁铁磁性增强,衔铁被吸下,应 C O 浓度高于某一设定值时,电铃发声报警,故电铃应接在B、D 之间,故A B 错误;C.用久后,电源电压U 会减小,由欧姆定律可知,只有当以 阻值变小时,控制电路才能达到衔铁被吸下的最小电流,即报警时c o 最小浓度比设定值高,故 c 正确;D.在 C O 浓度越低时电阻越大,因控制电路衔铁被吸下的最小电流不变,由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电阻规律可知,即应减小变阻器的电阻,将 此 的滑片向上移,故 D 正确。故选CD。14.利用如图甲所示电路进行“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的实验。单独闭合开关Si或 S 2,电流表指针位置均如图乙所示:同时闭合开关S i和 S 2,电流表示数为1.2A。已知灯泡L i的电阻当小于L2的 电 阻 下 列 说 法 正 确 的 是()A.通过灯泡L i的电流为0.2AB.两灯都亮时,总电流为1.2 AC.通过灯泡L 2 的电流为L 2 AD.两灯电阻之比为Q :&=1 :5【答案】B D【解析】【详解】当电流表量程选择0 0.6 A 时,分度值为0.0 2 A,此时电流表读数为0.2 A;当电流表量程选择0 3 A 时,分度值为0.1 A,电流表读数为1 A。ABC.已知灯泡Li 电阻R 小于L 2 的电阻R2,单独闭合开关SI或 S 2,则两个灯泡两端电压相同,故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灯泡L的电流更大,故当灯泡L两端电压为电源电压时,通过的电流为1 A;灯泡L?两端电压为电源电压时,通过的电流为0.2 A;因此,同时闭合开关S i和 S 2,两个灯泡两端电压为电源电压,两灯都亮,此时通过灯泡L i和 L 2 的电流分别为1 A 和 0.2 A,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特点可知,总电流为1.2 A,故 AC错误,B正确;D.由上述分析可知,当两灯泡两端电压均为电源电压U时,通过灯泡灯泡L i和 L2的电流分别为Z i-IA和/2=0.2 A,则两个灯泡电阻之比为/g,T h 0.2 A 1兄 一 m_ _ 1 AA故 D正确。故选B D。1 5.如图,薄壁容器的底面积为S,物体A的体积为匕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另一端与A连接。当容器中的水深为力时,弹簧的长度恰好等于原长,此时物体A有一半的体积浸在水中。下列判断错误 的 是()r -1|二-二 毒I 一-一 -IA.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尸=p Kg/z SB.物体A的密度PA=;0木 gC.若在A上加放重为GB的物体B,A恰好浸没。此时弹簧对A的支持力FN=GB-;水 g VD.若向容器中缓慢加水直到A完全浸没,弹簧对A拉力尸会减小【答案】D【解析】【详解】A.根据液体密度压强公式可得,水作用在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夕水/7g故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pS=。水姐5故 A 正确,不符合题意;B.当容器中的水深为力时,弹簧的长度恰好等于原长,故此时物体A 受到的浮力与重力关系为GA=%=(水 心故物体A 的密度为=-=GA=5水的=14 V V g V g 5夕水故 B 正确,不符合题意;C.物体A 完全浸没在水中,此时A 受到的浮力为E浮 =P”g对 A、B 整体受力分析可得GA+GB=&+/故此时弹簧对A 的支持力FN=GA+GB-F=GA+GK-0 水 Vg=g 0 水 Vg 一 夕水 Vg+GB=GB g 夕 水 以故 c 正确,不符合题意;D.随着不断加水,则物体A 受力平衡关系式可表示为GA+心=%力随着不断加水至物体A 完全浸没,物体A 排开水的体积不断增加,受到的浮力不断增加,故受到的弹簧拉力逐渐增大,故 D 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满分30分,共6小题):16.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利用如图所示实验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1)实 验 时 应 当 点 燃 蜡 烛 (填“A”或 B”),移动另外一支蜡烛,直到看上去与点燃蜡烛的完全重合,用笔记下两支蜡烛的位置:(2)三次实验后,记录两支蜡烛的位置情况如图所示,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平面镜所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与 一 相等;(3)实验中,将一张白纸挡在玻璃板和像之间,能否观察到蜡烛的像吗?并说出你的理由。o【答案】.A .像.物到镜面的距离.见解析【解析】【详解】(1)口 2 实验时采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一支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并点燃,另一支放在玻璃板的后面,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和玻璃板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可以确定像的位置,同时也可以比较物像大小关系。(2)3 由图可知,AB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可以得到平面镜所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3)4 用一张白纸挡在玻璃板和像之间,该同学还能观察到蜡烛的像,因为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所成的虚像。1 7.探究物质的吸热本领:某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本领。(1)加热前,在一个烧杯中倒入2 0 0 g 的水,需要在另一个相同烧杯中倒入 g的 煤 油(p =0.8 x 1 03k g/m3);(2)用两个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来加热水和煤油,每 隔 I m i n 记录一次温度,整个实验操作无误。图乙中,若图线b 反映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则图线 可以反映煤油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3)同时停止加热,在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温度降低的过程中,水放出的热量与降低的温度之比(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煤油放出的热量与降低的温度之比;(4)某小组实验完毕后没有将加热水的加热器断电,继续加热并绘制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此时图像中 段表示水的沸腾过程,这 一 过 程 水 会 继 续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答案】2 0 0 .a .大于.B C .吸收【解析】【详解】(1)1 探究物质的吸热本领,要控制不同液体的质量相同,加热前,在一个烧杯中倒入2 0 0 g 的水,需要在另一个相同烧杯中倒入2 0 0 g 的煤油。(2)2 由于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大,故吸收相同的热量,煤油温度升高的快,若图线b 反映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则图线a 可以反映煤油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3)3 有 c =一可知,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大,水放出的热量与降低的温度之比大于煤油放出的热量mAt与降低的温度之比。(4)4 5 水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故 BC段表示水的沸腾过程,这一过程水会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1 8.测量石块的密度:(1)如图所示,将天平放置于水平桌面上,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天平上指针的位置如图所示,下一步应_ _ _ _ _ _ 能让横梁平衡;(2)横梁平衡后,进行如下实验步骤,请将其中的内容填充完整: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小石块的质量m-,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面对应的刻度值V1;用细线系好小石块将其_ _ _ _ _ _在量筒里的水中,读出水面对应的刻度值V 2;小石块的密度:p=(写出求解石块密度的表达式)。(3)将相关实验数据计入表格,请你将表格中缺少的内容填充完整。小石块的质量机/g 水的体积V i/c m3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2/c m3石 块 密 度 p/g-c m-34 05 52.5【答案】.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浸没 .丁 下 37.5%一 匕【解析】【详解】(1)11如图所示,指针指在分度盘的有侧,说明天平的左端上翘,下一步应将平衡螺母向左端调节,才能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2)2本实验要使用排水法测量物体的体积,用细线系好小石块将其浸没在量筒里的水中,读出水面对 应 的 刻 度 值 则 小 石 块 的 体 积 为V=V2-Vi小石块的密度为m mp-=-V V2-V,(3)4由表中数据可知,石块的体积为V=V2-Vi=55cm3-40cm3=15cm3石块的密度为p=2.5g/cm3m由可知,石块的质量为n?=p 片 2.5g/cm3xl5cm3=37.5g1 9.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将一个物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依次进行如图所示实验。获得相关实验数据如表。观察并分别比较有关数据可知:实验数据记录表Fi/N4.2FVN3.8F3/N3.2F4N3.4(1)当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 N;(2)分析图甲、乙、丙可得,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大小与 有关;(3)当物体从接触水面开始,到浸没于水中,直至浸没到更深位置(未触底),图戊中,能表示出此过程物 体 所 受 浮 力 尸 容 与 浸 入 水 中 深 度 关 系 是 图 线;(4)分析图丙和图_ _ _ _ _ _ _,可知某液体的密度 水的密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答案】.1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6 .丁.小于【解析】【详解】(1)1 由表格和甲图可知,物体的重力为G=K =4.2 N由表格和图丙可知,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后受到的浮力为耳 孚3=G 居=4.2 N -3.2 N =1 N(2)2 根据表格和甲、乙图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分别为%=0 N%2 =G-玛=4.2 N 3.8 N =0.4 N在甲、乙和丙三组实验中,物体排开水的体积逐渐增加,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加。因此分析图甲、乙、丙可得,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3)3 物体从接触水面开始,到浸没于水中,物体浸入水的深度逐渐增加,排开水的体积也逐渐增加,故其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后,继续将物体向下浸入水中,但物体排开的水的体积不变,因此受到的浮力也不再变化,故能表示出此过程物体所受浮力尸浮与浸入水中深度力 关系是图线瓦(4)4 图丁情况下,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为%4 =G-居=4.2 N-3.4 N =0.8 N对比图丙和图丁可知,图丙中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图乙中物体受到的浮力,即产浮3 =夕 水V g 七4 =。液体V g故可得P水 。液体故液体密度小于水的密度。2 0.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为6 V,滑动变阻器规格为“2 0 C 1 A”,有 5 C、1 0。、1 5。的定值电阻各一个。(1)请你将实验电路连接完整,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 _ _ _ _ _ _:(2)将 5。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发现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始终无示数,其原因可能是定值电阻_ _ _ _ _ _ _ (选 填“断路”或“短路”);(3)排除故障后,使 电 压 表 示 数 为 电 流 表 示 数 如 图 乙,此时电流为_ _ _ _ _ _ _ A,电压表示数为V。(4)将 5。的电阻分别换成1 0。、1 5。的电阻,继续实验。发现当定值电阻为1 5 c 时,无法完成实验。为了让1 5 C 的电阻也能完成实验,请你提出一个可行的实验方案:一【答案】.断开().断路 0.4.2 .在电路中串联一个1 0。的定值电路【解析】【详解】(1)1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应保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恒定不变;若定值电阻两端电压U o 大于 3 V,5。定值电阻接入电路,则电路的电流为,。啜号=0.6A即电路中的电流会大于0.6A,电流表会超过量程,故定值电阻两端的额电压不会超过3 V,因此电压表选用 0 3 V 量程。电压表并联在定值电阻两端,滑动变阻器保证“一上一下”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故连接的实物电路图如下。为了保护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应保持断开状态。(2)3 若定值电阻断路,则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示数为电源电压,电流表示数为0,故将5 C 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发现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始终无示数,其原因可能是定值电阻发生断路。(3)4 电流表的量程为0 0.6A,分度值为0.0 2 A,故此时电流表示数为A=0.4 A。5 根据欧姆定律可知,5。的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U、=/6=0.4Ax5Q=2V电压表测量的是定值电阻两端电压,故此时电压表示数为2 V。(4)6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应保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U定=2 V 恒定不变,此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滑=电源一定=6丫 一2丫 =4丫故将Ri=5 C 的电阻分别换成&=1 5。的电阻后,若定值电阻仍为2 V,则根据串联电阻分压特点可知,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R.=旦、/潸=些、4丫 =30。!U.定 滑2V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2 0。,故无法完成实验,因此实验中可以在电路中串联一个1 0。的定值电路来与滑动变阻器一起分电压。2 1.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1)如图将电磁铁。连入电路中,闭合开关,电磁铁的上端是 极;(2)滑片P向 移动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目会变少;(3)保持滑片位置不变,将铁钉抽离,用通电螺线管吸引大头针,发现吸引大头针数目,这就说明了铁芯具有 作用;(4)为了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之间的关系,可以将线圈匝数不同的外 两个电磁铁联在电路中;(5)实验中通过吸引大头针的数量显示磁性的强弱,应用了 法。rgUJEg【答案】.S .右.变少.增强磁性.串.转换【解析】【详解】(1)1 电流从螺线管的下端流入,上端流出,根据安培定则可得,螺线管的上端为S极,下端为N极。(2)2 在线圈匝数和铁芯一定时,电流越小,磁性越弱,吸引大头针的数目越少,所以要使通过电路的电流变小,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滑片P应向右移。(3)3 4 将铁钉抽离,用通电螺线管吸引大头针,发现吸引大头针数目减小,磁性减弱,这就说明了铁芯具有增强磁性的作用。(4)5 J 为了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之间的关系,应该控制电流大小相同且都有铁芯,所以可以 将 线 圈 匝 数 不 同 的 匕 两个电磁铁串联在电路中。(5)6 电磁铁的磁性强弱无法直接测量或观察,把电磁铁吸引大头针个数的多少来反映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应用了转换法。四、作图与解析题(本题满分11分,共3小题):2 2.如图所示,此透镜对光线具有 作用。将此透镜放入黑箱中某一位置,用激光笔向箱内的透镜照射一束光,光线经透镜折射后从黑箱射出。请完成箱内完整的光路(画出透镜、光线、透镜的主光轴)。【答案】.会聚.【解析】【详解】1 1 由图可知,一束平行光经过透镜之后变为会聚光,说明此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是凸透镜。由凸透镜的特殊光线可知,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在折射后的水平光线上方画出主光轴,与入射光的交点即为焦点,连接光线,光线改变方向处即为凸透镜的位2 3.如图所示家庭电路中,开关S 控制电灯L,墙上还有一个三孔插座、一个两孔插座。(1)请按照相关要求将下面的家庭电路中连接完整_ _ _ _ _;(2)将额定功率是1 5 0 0 W 的电饭锅连入三孔插座后,发现保险丝被烧断了,发生此现象的原因是【解析】【详解】(1)1 家庭电路连接时,开关应连接在火线和电灯之间,三孔插座连接导线时按照上地左零右火的方式连接,两孔插座按照左零右火的方式连接,具体连接如图所示:(2)2 保险丝熔断的原因是流过保险丝的电流过大,造成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电路总功率过大,一个是电路发生短路。电饭锅是家中常用电器,单独插入三孔插座不会造成电路总功率过大,因此只能是电路发生短路,而电饭锅插入三孔插座前保险丝未断,插入后保险丝断开,只能是电饭锅短路导致火线与零线直接连接发生电路短路造成。2 4.如图甲描述的是 小儿垂钓一诗中的场景。(1)小儿垂钓时的鱼竿是_ _ _ _ _ _杠杆,诗中描述“怕得鱼惊不应人”是因为_ _ _ _ _ _ _ 可以传声;(2)图乙是小儿将鱼钓起时鱼竿的情况,4、8分别是两只手所在的位置。请你在图乙中画出鱼对鱼竿的力 户和这个力对应的力臂/【答案】.费力.空气和水【解析】【详解】(1)口 鱼竿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为费力杠杆,但可以省距离。人的说话声可以通过空气、水传给鱼,将鱼吓跑,说明空气和水可以传播声音。(2)3 从鱼对鱼竿的力的作用点C 沿细线画一带箭头的线段,标出符号F,可得拉力的示意图;钓鱼时,动力作用在A点,支点为8,从支点8作拉力作用线的垂线段,可得拉力F的力臂/,如图所示:c五、计算题(本题满分21分,共3小题)2 5.如图甲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 合 开 关S,将 滑 动 变 阻 器R的 滑 片P由a移 动 到。时,R o的电功率和电 流 的 尸-/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求:(1)电源电压;(2)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甲乙【答 案】(1)9 V;(2)7 2欧【解 析】【分 析】【详 解】解:(1)当 滑 片P在b端 时,只 有 岛 工 作,电流最大为/b=0.5A电源电压为p 4 5W(/=9VIb 0.5A(2)Ro阻值为凡 昼=念=18Q当滑片P在。端时,电阻最大,电流最小,此时/a=0.1 A总电阻为R总U 9V77-O.1A=90Q滑动变阻器最大电阻为R滑=R K)=90Q 18 0 =72。答:(1)电源电压为9 V;(2)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7 2 Q。2 6.体重为5 5 0 N 的小宇使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底面积为O.O ln f 的重物A。从水中到空气中时拉力厂与时间f 关系图象如图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与时间 的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已知小宇的鞋底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4 0 0 cm 2,动滑轮的重为1 0 0 N。不计绳重和摩擦,求:(1)重物A的高度/;;(2)重物A出水后小宇做功的功率P;(3)将重物A拉出水面后放在水平地面上,A对地面的压强p。【答案】(1)0.1 m;(2)4W:(3)3 0 0 0 0 P a【解析】【详解】解:(1)假设水面足够大,水面高度无变化,由图乙可知,2 0 s 时物体上表面到达水面,开始浮出水面,3 0 s 时物体下表面到达水面,物体刚好完全浮出水面;由丙图可知,2 0 s 到 3 0 s 这段时间,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为s=0.6m 0.4m=0.2m又图甲可知,连接动滑轮的绳子的段数为2,则物体A的高度,即上升的高度为hsn0.2m2=0.1m(2)由图乙可知,A 出水后拉力厂为2 0 0 N,由图丙可得,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6m30s=0.02m/s则重物A 出水后小宇做功的功率P为P=Fv=200Nx0.02m/s=4W(3)动滑轮的重为100N,不计绳重和摩擦F=GA+G动n则物体A 的重力GA为G,=F G动=2x200N 100N=300N在水平地面上A 对地面的压力等于A 的重力为300N,则 A 对地面的压强为P/_ 300NV-0.01m2=30000Pa答:(1)重物A 的高度/?为 0.1m;(2)重物A 出水后小宇做功的功率尸为4W;(3)将重物A 拉出水面后放在水平地面上,A 对地面的压强p 为 30000Pa。2 7.图甲为某型号电热水器测温系统简化电路,电源电压U=9V,定值电阻&=4C,&为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该型号热水器额定电压为220V,额定功率2400W,水箱容量为60L。求:(1)电热水器正常工作7 5 s,消耗多少电能?(2)如果没有热损失,水箱里装满水,在额定功率下将水温升高30,水吸收多少热量?(3)水箱中的水温是60C时,控温系统电压表示数应为多少?【答案】(1)1.8 x l O5J;(2)7.5 6 x 1 06J;(3)4 V【解析】【详解】解:(1)电热水器正常工作7 5 s,消耗的电能W=P/=2 4 0 0 WX7 5S=1.8 x l O5J(2)水箱中水的质量1 03k g/m3x 6 0 x 1 0 3m3=6 0 k g水箱中的水吸收的热量Q,z=cm Ar=4.2 x l()3 j/(k g)x 6 0 k gx 3 0=7.5 6 x l 06J(3)&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乙可知,为一次函数,设其关系为此=h+6;由图可知,当温度/=0 时,7?2-8 Q,则8 c=%x O +b-当温度U8 O 时,R 2 =4 Q,则4 Q=k x 8 0+ft 联立解得仁-0.0 5,6=8所以&=0.0 5 1+8水箱中的水温为6 0 C,将/”=6 0 代入可得/?2 =5。闭合开关,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量R i 两端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电流/_ U :9 V 7A凡+R;4 Q +5 Q控温系统电压表示数Ui=/R i=l Ax 4 c=4 V答:(1)电热水器正常工作7 5 s,消 耗 L8 X1 0 5 J的电能;(2)如果没有热损失,水箱里装满水,在额定功率下将水温升高3 0 ,水吸收7.5 6 x l()6 j 的热量;(3)水箱中的水温是6 0 时,控温系统电压表示数应为4 V。六、阅读探究题(本题满分3 分,共 1小题):2 8.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厨房里拿出的冻鱼放到盐水中化得更快;淡水湖的湖面都结冰了,海水还没有结冰。这些现象引发了小宇的思考:盐水的凝固点是不是与水的凝固点不同?于是,他回家利用化学老师教的方法配出不同浓度的盐水,使盐水先结成冰,然后做熔化实验,并得到如下实验数据:盐水浓度/%0481 21 62 02 42 8熔点/-4-1 1-1 4-1 8-2 2-2 5-2 5-2 2(1)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中绘制出盐水凝固点随浓度变化的图像(2)盐 水 的 凝 固 点 比 水 的 凝 固 点 要;(3)分析实验数据还可获取的信息有:(写出一条即可)。上凝固点/0凝固点/瀛/%【答 案】4 8 1 2 1 6 2 0 2 4 2 8浓度/%.低#小.在 盐 水 浓 度 小 于2 0%的情况下,盐水浓度越大,盐水的凝固点越低【解 析】【详 解】(1)1 以盐水浓度为横坐标,盐水的凝固点为纵坐标,根据题目中表格数据在坐标图中描点连线,为了让坐标点在题目提供的坐标图中分布的更均匀,可以选择坐标图中一个单位长度表示2%或2,绘制出盐水凝固点随浓度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2)2 从表格中的数据可得,水(即浓度为0的盐水)的凝固点为-4,盐 水(浓度大于0)的凝固点都低于-4 ,因此,盐水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要低。(3)3 J 从表格中的数据及盐水凝固点随浓度变化的图像可知,在盐水浓度到达2 0%之前,随着盐水浓度增大,盐水的凝固点逐渐降低,因此可获得的信息是:在盐水浓度小于2 0%的情况下,盐水浓度越大,盐水的凝固点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