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期末复习练习人教版必修三.pdf
高二生物练习一一、单项选择题1 .人体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才能保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无直接关系的是A.尿液和汗液的排出 B.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使呼吸加快C.血液运输养料和废物 D.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2 .右图是人体内环境示意图。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质降低,会引起图中哪一部分的液体增多?A.B.C.I).3 .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 B.儿童患佝偻病C.细胞代谢紊乱 D.成年人患肌无力病4 .下列各项中,可以看作物质进入内环境的是A.喝牛奶,进入胃中 B.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C.口服抗菌药物 D.肌肉注射青霉素5 .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通过人体自身调节实现 B.包括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C.包括pH的调节,血糖的调节 D.体温的调节不属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范畴6 .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A.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B.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 D.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7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血浆成分渗出毛细血管就成为组织液 B.组织液渗入毛细血管就成为血浆C.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 D.淋巴渗出毛细淋巴管壁就成为组织液8.体液是动物及人体内含有的液体,它包括 细 胞 内 液 血 浆 淋 巴 组 织 液 消 化 液A.B.C.D.9.血 细 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A.血浆、体液、体液 B.血液、体液、淋巴C.血浆、组织液、淋巴 1).血液、细胞外液、体液1 0 .长时间行走使脚掌磨出了水泡,几天后水泡消失。此时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A、组织细胞 B、毛细血管和各级动脉、静脉C、各级动脉和静脉 D、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1 1 .人体内对内环境稳态起调节作用的系统是()A、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B、循环系统和运动系统C、排泄系统和生殖系统D、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1 2 .下列选项中,与其他三个选项的含义都有很大差别的一项是:()A、细胞外液 B、细胞内液 C、血浆、组织液、淋巴 D、内环境1 3 .代谢废物排出体外是由循环系统运到()A.泌尿系统 B.泌尿、消化系统C.泌尿、消化、呼吸系统 D.泌尿、呼吸系统和皮肤1 4 .可以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生物是A.家兔 B.鱼类 C.鸟类 D.草履虫1 5 .直接参与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系统是A.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 B.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C.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 D.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1 6 .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大量积累在组织细胞间隙造成的。下列各项中不金引起组织水肿的是()A.营养不良导致血浆蛋白含量减少 B.花粉过敏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C.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过高 D.淋巴回流受阻组织液中滞留大分子物质1 7 .肌肉注射时,药液进人人体后经过的一般途径是()A.血浆一组织液一淋巴一血浆一靶细胞 B.淋巴一血浆一组织液一血浆一靶细胞/血 浆一组织液一靶细胞C.组织液V f、淋巴 D.组织液一血浆一组织液一靶细胞1 8.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的途径是()A.外界食物一循环系统一消化系统一内环境一细胞B.外界食物一消化系统一循环系统一内环境一细胞C.外界食物一内环境一消化系统一循环系统一细胞D.外界食物一循环系统一内环境一消化系统一细胞1 9.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内环境是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内环境是细胞内的环境,即细胞内液高等动物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淋巴构成A、B、C、D、2 0 .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A、CO,、血红蛋白、1 r、尿素 B、呼吸氧化酶、抗体、激素、1 120C、Na 0 八葡萄糖、血浆蛋白 D,Ca2载体、氨基酸2 1 .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描述正确的是A.所有稳态调节都有反射弧的参与 B.所有的稳态都是相对的C.所有稳态的形成都有内分泌腺参与 D.所有稳态的调节中枢都在大脑2 2 .人剧烈活动后,隔一段时间血浆的p H 会:A.大于7.3 5 7.4 5 B.远小于7.3 5 7.4 5 C.维持在7.3 5 7.4 5 D.稳定在3 42 3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组成是A.淋巴 B.淋巴和组织液 C.血浆和组织液 D.血浆和淋巴2 4 .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A.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D.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2 5 .当一个人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会导致A.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B.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C.下丘脑释放抗利尿激素 D.垂体渗透压感受器兴奋2 6 .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描述正确的是A.所有调节都有反射弧的参与 B.所有的稳态都是相对的C.所有稳态的形成都有许多系统参与D.所有稳态的调节中枢都在大脑2 7 .在下列图示中,正确表示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关系的是A.血铲-组织液-淋巴 B.俨 案 A 组织液一淋巴C.血 浆 组 织 液 林 巴1).血 答*组织液玉 淋,巴二、多项选择题2 8 .图是人体组织内的各种结构示意图,A、B、C、D表示的是结构,、表示的是液体,有关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可以进人A、C、D B.C O Z 浓度最高的液体是C.血红蛋白属于的成分 D.组成了体液2 9 .下列各项中属于影响稳态的因素是A.温度 B.酶 C.p H 值 D.渗透压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共 8 0 分。3 0.下图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图表示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填标号)(2)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多种。以氧气为例,氧从血液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红 细 胞 所 携 带 的 氧 气 至 少 需 要 经 过 层膜才能被组织细胞利用,氧气主要参与有氧呼吸的第 阶段。(3)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与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4)中的化学组成中有H C 0 3-、U P 0 4 2-等物质,它们对于维持 的稳定有重要意义。(5)如果该图为肝脏组织局部结构膜式图,则B端与A端液体相比较,明显减少的物质有 明显增加的物质有。31.右图是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图。(1)图 中 虚 线 内 物 质 总 称 为,其中A代表,B代表,C代表。(2)填 写 图 中D、E系统的名称:I);E。外界环境中的物质营养物质.D系统食物残渣CO?呼吸系统尿 素、尿 酸、水等E系统I A 八血液循环1 C细胞内液(3)从图中可以看出,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N a 和C 1以及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进入内环 境 要 经 过、系统。(4)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如尿素,从内环境排出体外要经过、系统。而C O?的排出则要经过、系统.3 2.根据下述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 0 0 2年7月9日河南某地气温高达3 9,大家都在家中休息。然而5 0多岁的赵某却在玉米地里锄草。次日晚上家人没有见到他。当天在玉米地发现他时,己经死亡多时。据估计,赵某系中暑身亡。材料二:青年男子高某,在暑期外出旅游。一日出发后,天气十分炎热。高某连续不断地以纯净水解渴。后来他感觉到四肢发冷、心率加快、心慌、血压下降,接着就不省人事,昏迷了过去。后被人送到了医院,诊断为水中毒。(1)材料一、二的两种情况都发生在 天气。在这种天气状况下,人体散热的主要方式是。(2)据估计,赵某身体的产热和散热的相对关系是一。(3)赵某和高某的身体的内环境稳定状态都遭到破坏。其中高某是因内环境因素减少,导致 降低而出现四肢发冷、心率加快、心慌、血压下降,昏迷等症状的。高二生物期终复习一(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答案1 5 DBC DD6 1 0 A DDC D1 1 1 5 DBDDC1 6 2 0 C C BBC2 1 2 2 BC 2 3-2 7 DA BBB 2 8 A BD 2 9 A C D3 0.自 由 扩 散 4 三中含有大分子蛋白质,中一般不含大分子蛋白质(4)P H 值氧气、营养物质等 二氧化碳,尿素等3 1.(1)内环境 血浆 组织液 淋 巴(2)消化系统 排泄系统(3)消化系统 循 环(4)循环系统、排泄。循环系统、呼吸。3 2.(1)高温 出汗(2)产热多于散热(3)无机盐减少,渗透压降低高二生物练习2一、单选题1.给一氧化碳中毒的病人进行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二氧化碳气体,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这主要是利用什么调节()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激素调节 D.内分泌调节2 .下列现象属于反射的是()A.含羞草的叶受到外力碰撞而下垂 B.草履虫游向食物丰富的地方C.白粉虱聚焦到黄色灯光下 D.正在吃草的羊听到异常的声响立即逃走3 .将青蛙的后趾皮肤剥掉,再将浸有稀硫酸的小纸片贴在该部位,蛙无反应。这是因为已经破坏了该青蛙反射弧的()A.感受器 B.传入神经纤维 C.传出神经纤维 D.效应器4 .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C、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一电信号”的转变I)、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5 .右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 a 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B.中内容物释放至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C.中内容物使b 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负电位D.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特异性识别的物质6 .某人腰椎部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该病人受损伤的部分可能是在反射弧的: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感受器A.B.C.7 .右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B.该图为膝跳反射示意C.图中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D.若从处剪断神经纤维,刺激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8.下图示神经元局部模式图。当人体内兴奋流经该神经元时,在神经纤维膜内外的电流方向是(神经中枢 效应器D.A.都是由左向右B.都是由右向左C.膜内由左向右,膜外由右向左D.膜内由右向左,膜外由左向右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B.记忆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储存和再现C.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D.短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1 0 .某些麻醉剂是一种神经递质的阻断剂,当人体使用这些麻醉剂后,痛觉消失了,而其它大部分神经的传递功能正常。这一事实说明:()A.不同的神经纤维是以不同的递质传递 B.不同神经元之间的递质可能不同C.所有的神经之间的递质可能相同 D.麻醉剂能作用于大脑皮层,使人意识模糊1 1 .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12.在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狗在听到铃声后分泌唾液这一反射活动中,唾液腺和支配它活动的神经末梢一起构成效应器B.兴奋传导时,往往是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给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或细胞体C.在人体反射活动过程中,神经元膜内电荷移动的方向与膜外电荷移动的方向相反D.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1 3 .决定反射时间的长短的主要因素是()A.刺 激 强度的大小B.感 受 器的兴奋性C.中枢突触的数目1 4 .如图所示,神经纤维M B 段距离长于M C 段,在M 处给以电刺激,在处用电流计测其电位变化,电流计指针()A.不动 B.向左摆C.向右摆 D.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摆动1 5 .促胰液素的发现者是()A.沃泰默 B.巴甫洛夫 C.沃森和克里克D.效应器的兴奋性B,CB M CD.斯他林和贝利斯1 6 .以下可以口服的是()A.胰岛素 B.生长激素 C.抗体1 7 .下列两种激素属于拮抗作用的是()D.甲状腺激素A、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 B、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C、雌激素和孕激素 D、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1 8 .在人体内,都是因为缺乏激素而引起的一组疾病是 呆 小 症 糖 尿 病 侏 儒 症 白 化 病A.B.C.1 9.摘除成年狗的甲状腺,不会出现的症状是:A.食欲不振 B.生殖器官发育不全镰刀型贫血症夜盲症D.)C.行为呆笨而迟缓D.身体臃肿)2 0.在下列关于机体水和无机盐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B.血浆渗透压降低时,抗利尿激素增加C.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D.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2 1.当人吃了过咸的食物时,机体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过程有如下几步,其中正确的是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 大脑皮层兴奋产生渴觉 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 摄水量增加 减少尿的排出()A.一 f f f B.f f 一 f C.一 一 或 一 一 D.一 一 或 一 一 一 2 2.下列属于人在寒冷环境中的身体变化是皮肤血管收缩 增加皮肤的血流量汗腺分泌增多汗液几乎不分泌代谢活动增强A.B.C.D.2 3 .与激素调节相比,高等动物神经调节的特点是()调节速度快 调节速度慢 作用的范围广泛 作用的部位准确作用的时间短作用的时间比较长A.B.C.D.2 4 .激素从释放到消失所经过的时间称为该激素的半衰期。大多数激素的半衰期仅为数分钟,极少数激素(如肾上腺素)的半衰期仅为数秒。激素半衰期短则()A.有利于提高调节作用的灵活性 B.使反应发生慢C.使作用时间长 D.使作用范围广2 5 .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一体液调节 D.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2 6 .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刺激部位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是()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膜外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膜内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A.B.C.D.2 7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因素会引起内环境发生变化,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剧烈运动中,内环境的pH值有下降趋势B.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下降进而引起组织水肿C.中暑是神经调节紊乱造成的,与体液调节无关D.佝偻病与内环境的稳态失衡有一定的关系2 8.某人因患流感而出现持续高热,在一昼夜中持续维持在3 9.5 ,则该病人在一昼夜中产热总量与散热总量之间关系是()A.基本相等 B.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C.产热量小于散热量 D.不确定2 9.下列各种现象中属于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综合作用的最恰当的实例是:()A.水蛇受到刺激身体缩成一团B.小鸡模仿母鸡用爪扒地索食C.春季青蛙开始繁殖后代D.正常人服用大量葡萄糖后,过一段时间体内血糖浓度恢复正常3 0 .下列不 由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的是()A.浮肿 B.手足抽搐 C.贫血 D.尿毒症3 1 .在人体中,由某些细胞合成与释放,并影响其他细胞生理功能的一组物质是()A.信使R N A、必需氨基酸B.激素、递质C.淀粉酶、解旋酶 D.肝糖元、丙酮酸3 2 .下列人体生理活动属于神经调节作用的是()A.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以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氨基酸B.躯体运动时骨骼肌的活动C.皮肤伤口处,吞噬细胞对病菌的吞噬反应D.青春期出现第二性征3 3.有关下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c的末端形成的是突触前膜 B.兴奋在该反射弧的传导方向是由a到cC.该图最少有两个突触 D.当b兴奋的时候膜外为正电位3 4.在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反射弧分析的实验中,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观察双侧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结果如下表:刺激部位反应破步R前破步、后左后肢左后肢收缩右后肢收缩左后肢不收缩右后肢不收缩右后肢左后肢收缩右后肢收缩左后肢不收缩右后肢收缩上述结果表明,反射弧的被破坏部分可能是()A.感受器 B.感受器和传入神经C.传人神经和效应器 D.效应器3 5.下列有关激素调节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微量高效 B.通过体液运输C.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D.只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3 6.下图表示生物体内的三个生理过程(a ,b ,c),在此三个过程中,y代表的物质分别 为()A.激素、抗体、载体/x进入细胞(a)B.抗体、载体、酶 x _ _ _ x与y结合 x被 消 除(b)C.载体、抗体、酶 x变成其他物质(c)D.载体、酸、抗体3 7.运动性失语症和听觉性失语症所表现的部分症状分别为()A.不能运动;没有感觉 B.不会讲话;看不懂文字C.听不懂别人的谈话;看不懂文字 D.不能用词语表达自己的意思;听不懂别人谈话3 8 .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在 大 脑 小 脑 脑干三个结构中,与此反应相对应的结构分别是()A.B.C.D.二、多选题3 9 .分别刺激下图I、n、i n、w四处,能 i v-y .引起肌肉收缩的是()1 V:声A.Iy-/个广、B-n t 匕、i n 、:T T T u 二 M肌肉YM4 0.下列关于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特点,正确的是()A.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作用时间短暂,但作用范围比较局限B.体液调节缓慢,作用范围广泛,作用时间持久C.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地位平等D.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而以神经调节为主4 1.某病人的胰岛B细胞受损,将可能发生的生理现象有()A.肝糖元分解加强 B.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加强 _C.非糖物质合成加强 D.排出的尿量减少 细胞1 丫 客、42.若图中甲、乙两图均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则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5 VA.细胞2、细胞4依靠细胞表面的糖蛋白识别信息B.信息从细胞3 传递到细胞4的速度比从细胞1传递到细胞2 快C.若细胞1 为下丘脑中的分泌细胞,产生的激素作用于细胞2的是甲状腺细胞D.人体对寒冷的反应与乙图所示调节有关,也与甲图所示的调节有关三、简答题4 3 .(10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公(2)内环境主要是由、和 等组成的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其保持相对稳定性。(3)图中生理过程、(4)细胞与内环境直接交换的为;为。(5)用简明短短语表述。(1)该图是皮肤对 环境反应的示意图,判断的主要依据是:(2)左 图 反 应 的 神 经 中 枢 位 于,称为中枢,通过该中枢的调节,使皮肤结构发生的变化是。(3)若人处于剧烈运动状态,结构的变化是,与结构一起使机体增加散热。(4)若人并没有剧烈运动,但结构的活动却很强烈,原因是,的活动结果,维持了机体的 的平衡。的活动中的液体有臭味,说明其中有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产生.45.(8分)下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请分析回答(1)在神经系统中,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是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理活动的高级神经中枢。(2)甲状腺发育的主要调节过程是A 性腺(靶器官)(口内填写字母顺序);食物消化主要调节过程是 调节(内填写字母顺序)。在血糖平衡的调节中,起拮抗作 用 的 激 素 是 胰 岛 素 和;起协同作用的激素是 和。(3)C02对人呼吸频率的调节属于 调节。46、如果某人可以看懂文字,但自己却不会讲话,则可能是大脑皮层言语区的 区受损。有一喝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在小脑、脑干和大脑三个结构中,与 有 关 生 理 功 能 相 对 应 的 结 构 分 别 是、。4 7.下图甲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乙图是甲图中(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2)的名称是。为神经兴奋的传导提供能量的细胞器。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 信 号 物 质 是。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3)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 起B细胞产生,使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发生变化。(4)结构的名称是。在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该处细胞膜膜(填内或外)为负电位。4 8 .右图是分泌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据图回答:(1)分泌细胞的分泌物与靶细胞相互结合原因靶细胞膜上有(2)正常人饭后,胰静脉血液中明显增多的激素是,该激素是由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分泌的。(3)若分泌细胞为下丘脑细胞,那么靶细胞则为 细胞。(4)若图中靶细胞为病原菌,那么它参与与分泌细胞形成分泌物的细胞器是一(5)如果分泌细胞为甲状腺细胞,那么靶细胞能否为垂体细胞?。试简要说出理由。4 9 .下图为糖尿患者和正常人在摄取葡萄糖后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曲线 为正常人的,曲线 为糖尿病患者的。(2 )造成AB段血糖升高生理活动可能是,该过程主要发生在小肠中 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是 0(3 )在乙的血糖浓度变化中,实现B C段的主要代谢途径、能够促进B C过程进行的激素是,能够抑制B C过程的激素是 0(4 )曲线C D段表示乙处在饥饿状态时的血糖浓度,此时维持血糖浓度相对稳定的代谢途径主要是。(5 )假如在糖尿病患者摄取葡萄糖1 h后,给他注射胰岛素,请在图中绘出他体内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表示出大致趋势即可)高二生物期终复习二(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1)答案1 5 B AC A 6 1 0 D B C D B1 1 1 5 B B C D A1 6 2 0 D AC B D2 1 2 5 C AD AD 2 6-3 0 AC AC C 3 1-3 5 B B C AD 3 6-3 8 C D D3 9 AB C 4 0 AB D 4 1 AB 4 2 AB D简答题答案4 3.(1)血 浆 组 织 液 淋 巴 理 化 特 性(2)消 化 吸 收 气 体 交 换 汗 腺 排 汗 和 泌 尿(3)养料和氧气 废物和二氧化碳(4)细胞通过内环境间接的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4 4.(1)外界环境高于体温或交感神经兴奋 立毛肌舒张和毛细血管舒张(2)下丘脑 体温调节 收缩或舒张(3)舒张,分泌汗液(4)外界环境温度高,产热散热不平衡 体温 尿素4 5.(1)下丘脑大脑皮层(2)B C E A F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3)体液4 7.1)感受器d 细胞体膜或树突膜(2)突触小泡 线粒体递质。后膜。(3)兴奋或抑制(缺一不给分)(4)轴4 8.(1)与分泌物特异性结合的糖蛋白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内(2)胰岛素 胰岛B 细胞(3)垂体、肾小管和集合管(4)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 粒 体(答出核糖体同时答出其它2个以上细胞器给1 分)(5)能 当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时,会抑制垂体细胞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的活动4 9.(1 )乙 甲(4分)(2 )糖类消化吸收 主动运输(3)葡萄糖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元或肌糖元转化为脂肪等胰高血糖素 肾上腺素 胰岛素(4 )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2分)(5)(下图虚线所示)(2分)血 耀 含 量/m g d i?,提 取 葡 葡 储 溶 液高二生物期终复习三(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2)一、选择题1 .人体排除“非己”成分的方式是 阻 挡 杀 灭 吞 噬 凝 集A.C.只有2 .下列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的是A.皮肤角质层细胞屏障作用C.白细胞的吞噬作用3 .下列细胞中具有分化能力的是A.效应B 细胞C.记忆B 细胞溶解B.只有D.B.胃粘膜起保护作用D.淋巴细胞的杀伤作用B.骨髓瘤细胞D.胸腺细胞4 .在体内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是共同作用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的,下列说法错课的是A.同一抗原物质既可以与抗体结合,也可以被T细胞识别B.抗原物质在进入组织细胞后,抗体就会与相应的组织细胞结合,刺激细胞消化抗原C.淋巴因子在细胞免疫过程中产生,广泛分布于内环境中D.记忆细胞可以接受同一抗原物质的刺激增值、分化5 .有关艾滋病的说法不氐哪的是A.H I V 能 够 攻 击 人 底 疫 系 统,主要能够侵入T细胞B.H I V 分布于各种内环境中,在人体的外分泌液中也广泛分布C.H I V 可以通过空气传播I).HIV潜伏期比较长,是一种RNA病毒6 .抗原的特点说法塔族的是A.特异性.B.大分子性 C.异物性 D.还原性7 .取一只小鼠的皮肤,分别移植到切除和不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身上,切除胸腺鼠的皮肤移植更易成功,这个实验结果说明对异体皮肤排斥起重要作用的是A.造血干细胞 B.T 淋巴细胞 C.B 淋巴细胞 D.吞噬细胞8.在抗流感病毒感染中起主要作用的是A.干扰素 B.抗毒素 C.免疫球蛋白 D.青霉素9.关于特异性免疫的有关叙述中,第俅的是A.白细胞介素一2能增强效应T 如胞的杀伤力B.抗体是由效应B 细胞产生的C.吞噬细胞、T 细胞与体液免疫无关D.记忆细胞与效应淋巴细胞产生于抗原刺激之后1 0 .某人患病后,自行注射了青霉素,结果发生了过敏反应,下列有关他的判断你认为不熊砸足的是A.该人,不是,第,一次注射青霉素C.此人极有可能患了感冒1 1 .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A.抗体C.淋巴细胞1 2 .T 细胞的作用叙述最完整的一组是B.此人体内发生了免疫反应D.免疫反应肯定是体液免疫B.抗原D.吞噬细胞处理抗原呈递抗原识别抗原A.C.1 3.(2 0 0 6 四川卷)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分化为记忆细胞分化为效应细胞B.D.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吞噬外来细菌,必须有抗体参与B.B 细 胞 和 T 细胞所含基因不同,功能也不同C.“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的患者,细胞免疫有缺陷D.B 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的杂交瘤细胞都能合成单克隆抗体1 4 .对细胞免疫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细胞免疫是建立在体液免疫的基础上的B.细胞免疫的效应阶段需要吞噬细胞参与C.效应T 细胞能够使靶细胞中溶酶体酶激活,使细胞裂解,释放出抗原D.效应T 细胞能够使抗原裂解死亡1 5 .在细胞免疫中,与靶细胞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进入体内的抗原都可以成为靶细胞的一部分B.含有抗原的细胞才能成为靶细胞C.靶细胞裂解时病原体同时死亡I).靶细胞和效应B细胞同时死亡1 6.关于人体三道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在三道防线中都能发挥作用B.感染发生时,病原体已经突破了两道防线C.第三道防线的结构最复杂,功能最强大D.第二道防线的杀菌物质是指抗体1 7 .若一个人的胸腺先天发育不良,可能造成的结果是A.体内没有B细胞而仅仅有T细胞B.几乎丧失一切免疫功能,各种传染病乘机而入C.只保留有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部分体液免疫D.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合成能力减弱1 8.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一组是()A.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和接种卡介苗B.种牛痘预防天花与皮肤的屏障作用C.患过麻疹的人不再患麻疹和注射百日咳针后不再患百日咳D.溶菌酶的杀菌作用与服用小儿麻痹预防糖丸1 9.取一只小鼠的皮肤,分别移植到切除和不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身上,切除胸腺鼠的皮肤移植更易成功,这个实验结果说明对异体皮肤排斥起重要作用的是()A.造血干细胞 B.T淋巴细胞 C.B淋巴细胞 D.吞噬细胞2 0.在制备蛇毒抗毒素血清时,需将灭毒的蛇毒液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参与这一免疫反应的细胞有()A.吞噬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B.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C.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D.吞噬细胞、记忆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2 1.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B.抗体是由B淋巴细胞分泌的C.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入侵的细胞D.记忆B细胞经迅速增殖分化,可以形成大量的效应T细胞2 2 .吞噬细胞不参与的是()A.非特异性免疫 B.体液免疫 C.细胞免疫 D.合成并分泌抗体2 3 .挤牛奶的女工常与患牛痘的奶牛接触,她们手上会出现牛痘脓疱,但在天花流行时,却从不感染天花。这种免疫物质的产生与下列哪种细胞器的关系最密切()A.线粒体 B.内质网 C.高尔基 D.核糖体2 4 .右图是细胞免疫中x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后的杀伤作用过程示意图,其中x细胞是指()A.B细胞 B.T细胞,一 人C.浆细胞D.效应T细胞2 5.关于细胞免疫效应阶段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效应T细胞能释放淋巴因子B.效应T细胞可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醐C.淋巴因子能增强效应T细胞的杀伤力D.效应T细胞能产生抗体2 6 .人类对感冒病毒好象很无奈,感冒刚好有可能再感冒,主要原因是()A.人体中没有抵抗感冒的物质 B.人体效应T细胞失去了功能C.人体免疫系统遭到病毒的破坏 D.感冒病毒的变异性极大2 7 .下列关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体液免疫具有特异性,细胞免疫没有特异性B.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均能产生抗体C.在细胞免疫的反应阶段主要进行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D.人体中的特异性免疫是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共同完成2 8.下图是两次注射同一种抗原后,人体内产生的抗体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第二次注射同一种抗原后,记忆细胞大量形成浆细 抗胞 誉 第B.与第二次相比,第一次注射抗原产生的抗体效率低,度 辇 高,一一|第 次/保持时间较短/C.图中说明预防接种往往需注射同种抗原2至3次,r每次要隔一定时间 I _D.图中说明抗原接种量越大,产生的抗体越多 抗原注射后时间2 9.关 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常用H L A表示 B.主要侵犯人体T细胞C.常用AIDS表示 D.先使体液免疫功能严重缺损,继而影响细胞免疫3 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过敏反应特点的是()A.由机体初次接触过敏原刺激引起 B.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C.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性差异 D.组织胺等物质的释放直接引起相关的症状3 1 .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一类疾病是()A.病原体感染机体而引发的疾病,有传染性B.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发的疾病、无传染性C.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而引发的疾病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而引发的过敏反应二、非选择题.3 2.下图表示动物细胞。请据图回答:(1 )如果是抗体,则该细胞是一细胞。它是分化而来。分化的原因有(2 )抗体的化学本质是 o抗体从开始合成到分泌出细胞,经过的细胞结构的顺序是(3 )若我们接种了原来流行的流感病毒研制的疫苗,是否可以预防现今的流行感冒?,为什么?3 3 .下面为体液免疫过程,据图回答问题(1)图 中 属 于 体 液 免 疫 的 反 应 阶 段 的 是 (填编号)(2)G过程主要在 中进行(3)若抗原物质是酿脓链球菌,常常会累及心肌细胞,原因是(4)记忆B细胞和效应B细胞的区别在于3 4 .下图所示为某种免疫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该免疫为 免疫中的免疫。(2)试写出b细胞和c细胞在其他免疫中的作用:b细胞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c细胞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3)若用大剂量的x射线杀死b细胞和C细胞,对机体免疫分别造成什么影响?(5)在该抗原刺激机体产生该免疫的过程中,是否能同时刺激机体产生其他特异性免疫?35.艾滋病病毒(H I V)是一种球形病毒,外有蛋白质组成的外壳,内有两条R NA。下图为H I V侵染人体淋巴细胞及其繁殖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中的表示病毒正在侵入淋巴细胞,该淋巴细胞的类型是,进 入 淋 巴 细 胞 的 是 病 毒 的。(2)遗传学上将过程称为 o(3)的 信 息 传 递 过 程 分 别 称 为。(4)H I V有I和1 1两种类型,其 中I型又有7个亚型,I型的基因组中4个主要基因的变异率最高可达2 2%。多达1 0 0 种左右的HIV变异株是目前研制疫苗的主要困难,因此切断传播途经是唯一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HIV众多变异类型的形 成 是 的结果,这 种 变 化 特 点 与 一 般 生 物 的 不 同 之 处 是,其原因是 o(5)据最近研究认为,引起“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SARS)的 病 原 体 可 能 是。它和HIV 一样,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是按照 的规律进行的(可用简图表达)。高二生物期终复习三(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2)1-1 7 ACCBCDBACCCCCCBCC1 8-3 1 CBC A DDDD DDDBAC3 2.1)效应B B 细胞或记忆细胞 抗原直接刺激B 细胞;抗原经T 细胞呈递给B 细胞:记忆细胞受到抗原的刺激2)球蛋白 3)不行 抗原只能与它相对应的抗体发生特殊结合,与其表面的抗原决定簇有关3 3.(1)D、E(2)血液(3)心肌瓣膜细胞表面的某种结构与酿脓链球菌的抗原决定簇结构相似,抗体产生后容易攻击自身心肌细胞,造成心肌细胞损伤(4)记忆B 细胞能进行分裂,保留对抗原的记忆,并且在抗原再次刺激时快速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 细胞,效应B 细胞能产生抗体3 4.(1)特异性;细胞(2);(3)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吞噬细菌,在体液免疫中处理并呈递抗原;在体液免疫中呈递抗原(4)b 细胞被大量杀死,可使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能力下降。c 细胞被大量杀死,细胞免疫丧失,体液免疫能力下降(5)能同时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免疫。3 5.(1)T 淋巴细胞 RNA(2)逆转录(3)转录 翻译(4)基因突变 突变频率高和突变多方向 单链RNA结构不稳定(5)SARS冠状病毒(中心法则的详细内容)高二生物期终复习四(植物的激素调节)一、单项选择题1.比较动物激素和植物激素的特点,错误的是A.都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 B.对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具有调节作用C.体内含量极少 D.都是活细胞产生的2 .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的内分泌腺合成、分泌的微量有机物B.植物的向光性可以说明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C.乙烯能促进果实的成熟,所以在幼嫩的果实中含量较多D.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伸长,所以在茎尖、根尖含量较多3 .在市场上可见到不均匀(凹凸不平)的西瓜,若切开可见其凹侧的种子发育不良或末发育,其原因可解释为A.种子的发育需要提供大量的营养物质B.发育着的种子里合成大量生长素能促进果实的发育C.未受粉的雌蕊,其子房也可发育成果实D.光照不均匀使果实内的生长素分布不均匀4 .如右图所示,用燕麦胚芽鞘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会引起弯曲现象的是A.B.C.D.5 .在方形暗箱的右侧开一小窗,暗箱外的右侧有直线箭头为光照方向一固定光源,在暗箱内放一盆幼苗,花盆能随着下面的旋转器水平匀速旋转,但暗箱不转,一周后,幼苗的生长状况应为BCD6 .将植物横放,测量根和茎生长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如甲图所示,则曲线上P点最可能对应于乙图中的位置是A.a B.b 甲 C.c D.声7.口 引躲乙酸最早是在人的尿液中发现和提取的,下列对此问题的叙述,你认为最合理的是A.在人体内有合成生长素的酶系统,所以人粪尿的肥效很高B.人在食用了大量的植物果实和新鲜嫩叶后,生长素便进入人体内,但人体内没有破坏生长素的酶,生长素也不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所以生长素在人体内“免费旅游”了一圈后便通过肾脏排出体外C.在人体的肾脏中有将色氨酸转变成生长素的前,在肾脏中合成了叫跺乙酸,所以人的尿液中有口引噪乙酸D.题干部分的叙述是错误的,在人的尿液中没有用I噪乙酸,但有口引跺乙酸的类似物,如呵噪丁酸、蔡乙酸等,这些物质是人体内无生理功能的代谢副产品,但对植物却有强烈的促进生长作用8.如图所示4株相同的蚕豆幼苗分别放在4个暗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