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公安局加强重点领域,重点人群管理工作方案汇编(4篇).docx
-
资源ID:94010367
资源大小:22.63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公安局加强重点领域,重点人群管理工作方案汇编(4篇).docx
2023年公安局加强重点领域,重点人群管理工作方案汇编(4篇) 通过狠抓出租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积极开展出租屋今冬明春消防安全宣传,深入推动出租屋火灾隐患排查,加强出租屋火灾防控,严峻打击消防违法行为,确保辖区出租屋消防安全,杜绝出租屋发生火灾事故,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即日起至20-年全国“两会”完毕。 1部署开展专项整治。组织各出租屋综管所进一步细化出租屋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方案,结合本辖区针对性开展人员密集场所、三合一场所、老旧建筑群等出租屋火灾隐患专项整治,将火灾隐患整治工作放在首位。 2加强火灾高危场所排查。针对重点对象,切实加强出租屋消防安全排查力度。一是网吧、酒吧、按摩足浴等公共消遣等人员密集场所;二是易燃易爆单位等重点场所;三是老旧住宅区、“城中村”、“房中房”“三合一”等居住场所。 3组织开展联合整治。准时发觉通报出租屋消防安全隐患信息,亲密协作公安、消防等有关部门,开展集中整治,彻底解决出租屋消防安全突出问题。 4推动消防安全网格化治理。将出租屋消防安全纳入重点工作,落实网格责任制,开展常常性出租屋防火安全检查。进一步完善明确消防组织机构建立任务,实行区综管办、街道综管所、社区综管站三级治理,健全出租屋消防工作制度化、日常化、正规化,确保消防工作齐抓共管。 5快速开展冬春季节消防宣传工作。以社区、企业及人员密集场所为重点,发动社会群众有针对性地开展消防安全业务学问宣传活动,广泛宣传普及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安全常识,提高全民消防安全素养。 1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实施方案。各街道出租屋综管所成立火灾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由综管所所长任组长,实行针对性强的措施,严密部署火灾防控工作,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2深入发动部署,狠抓工作落实。各出租屋综管所要召开今冬明春出租屋火灾防控工作发动会议,发动网格员定期排查辖区出租屋,确保消防排查“全掩盖”。同时要充分熟悉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今冬明春防火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扎实推动,确保辖区出租屋消防安全。 3强化工作考评,严格责任倒查。区综管办将对各综管所(站)今冬明春防火工作状况进展考核评定,考核成绩纳入年度消防工作考核范畴,做到不定期进展监视检查,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今冬明春控防期间,凡发生火灾事故造成严峻后果的,追究有关领导和人员的责任。 4加强信息反应,准时报送状况。各综管所要准时将相关信息反应至区综管办,以便对各综管所今冬明春消防工作进展调度指挥,准时调整有关工作部署。各综管所请在每月20日前上报当月工作开展状况。 公安局加强重点领域,重点人群治理工作方案汇编篇二 面对严峻简单的社会治安形势,如何整合社会资源,内部挖掘潜力,健全和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立,是摆在全州公安机关治安治理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巴州公安机关开展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立的工作思路是以指挥中心为龙头,以派出所和治安、国保、巡警、交警、刑警等警种为骨干,以群防群治力气为根底,以加强人口治理和建立“街面防控网、社区防控网、单位内部防控网、视频监控网”为依托,构建转群结合、动静结合、点线面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的治安防控体系。 近年来,巴州公安机关围绕“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足”的总目标,根据防控严密、掌握有力、全面设防的要求,建立多警种分工协作、有机连接、整体作战的打防控一体化工作机制,全面建立以指挥中心为龙头,点线面结合,全时空、多层次、立体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突出抓好防控网格、防控力气、防控手段和防控保障工作重点,创新社会防控体系建立。 (一)调整警力布局,构建点线面相结合的全方位防控网络 一是社区防控网格。狠抓以社区民警为主、专职治安帮助力气和义务群防群治力气为辅的社区防范力气建立。根据公安部规定的每个警务区民警管辖1000户或3000人的根本标准,制定巴州公安机关警务区分类建立标准和方法,划分一类警务区37个,二类警务区59个,三类警务区223个,实行“一区双警、一区多警、新老搭配、维汉搭配”等多种模式,配齐、配强社会民警。经调整充实,目前全州82个派出所警力到达911人,占总警力的49.35%,警务区民警增加24人,净增加5.7%,派出所民警增加44人,净增加4.8%。全州配备警务区民警318人,联防队员9184人,保安2181人,义务治安志愿者6797人,红袖标人员4715人,建成了一批“智能化居民小区”、“门禁+视频系统”等有特色的区域性技防网络,全州69个社区、村组均实现“零发案”。 二是街面巡逻防控网络。建立分级巡逻防控勤务和警情公布制度,以“点、线、面”贯穿,“条、块、域”结合位为根本模式,依据辖区敌社情、地域特点、治安和交通状况等状况以及实现快速反响的最低时限要求,巡逻防范以巡逻巡区为根本单位,推行网格化布警。以巡逻警区(巡区)为根本单位,全州划定35个重点巡区和67个一般巡区,配备巡逻民警92人,巡逻人员914人,巡逻力气配备和装备配备率均到达100%,在常态巡逻下保证街面巡逻力气不少于385人,一级勤务模式下到达1500人。全州25个城市、城镇派出所建成视频监控室,大胆推行网上巡逻。 三是单位内部防控网络。突出抓好重点要害单位安全保卫,指导单位内部建立健全治安保卫机构,配备治安保卫人员,制定完善治安保卫制度,落实治安防范措施。共成立保卫机构2632个,落实保卫人员9184名,指导、监视重点单位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党政首脑机关和重点单位重要部位技防设施掩盖率到达100%,并确保发挥作用。 四是视频监控网络。根据区厅的统一部署,投资6千万元,依托“全球眼”建成全州视频监控信息系统,在主要路口、交通要道、重点单位和简单场所设置摄像头1926个。全州181家重点单位报警系统与公安机关指挥中心联网,重点单位技防安装率达90%,视频接入率达59%。依据交通状况和治安特点,进一步合理调整、科学布建道路治安卡点近年来共建成6个区际治安卡点、15个县市出入口检查站,建立有线和无线图传设备,初步形成了掩盖全州交通要道的堵控网络,有效增加了对动态违法犯罪活动的发觉、掌握和打击力量。 (二)整合防控资源,最大限度充实社会治安防控力气 一是充实基层实战警力。根据巴州公安机关警务区分类建立标准和方法,划分一、二、三类警务区(一类37个,二类59个,三类223个),实行“一区双警、一区多警、新老搭配、维汉搭配”等多种模式,通过精简机关、内勤岗位压缩、文职置换等措施,近三年增加警务区民警183名,机关警力占总警力的比重由原来的21%降至9.7%。派出所警力占总警力的比重由原来的39%提高到49.8%,警务区民警占派出所警力的比重由原来的36.6%提高到46%。 二是进展专职治安帮助力气。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建立由政府出资、社会资助公安机关治理使用的保安辅警队伍。根据派出所民警与协勤1:1的配备标准,由政府出资解决公益性岗位3907个,派出所协勤达914名,有效缓解了基层警力严峻缺乏的问题,在帮助公安机关开展巡逻防范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进展壮大群防群治力气。积极探究建立新时期群防群治队伍建立,加快“红、黄袖标”队伍建立,制定巴州公安机关红袖标看护区划分标准和方法,根据“科学划分、以户定岗、定岗不定人、就近安排”的原则和每人看护楼房3050户,看护平房2540户的标准,规划4830个“红袖标”看护区,根据每人每月不低于100元标准补助,由政府解决酬劳3907人。建立护厂队护校队、护村队、护寺队、护店队和护院队为主的护卫队3770支,落实“黄袖标”人员28587人。 (三)利用信息平台,有效提升和扩延社会治安防控手段 一是完善重点人口管控。巴州公安局在全疆领先建成旅店业和客运业信息系统,实现了流淌人口流入流出动态猜测和重点人口动态管控,形成了重点人员衣食住行完整的活动轨迹链。研发“一刷通”身份信息核查系统,通过读卡器读取身份证、护照、军官证、驾照等证件信息,实现于公安部八大库实时碰撞比对,快速核查人员身份,利用信息化手段布控七类重点人员462人,布控关注对象4267人。 二是完善行业场所管控。依据消遣场所治安秩序状况进展评价,划分类别,通过分级治理实现准确管控。全州357家消遣场所安装消遣场所信息系统,办理人员上岗证3681人,自运行以来,共排查出有卖淫嫖娼违法记录人员59名,有赌博违法记录人员8名,吸毒前科人员20名,清理25名法定的不得从事消遣行业人员,74人列为关注对象。 三是完善虚拟社会管控。制定巴州公安机关“网上警务室”建立标准,全州48个派出所建成105个网上警务室。建立民警微博,收集社情民意,拓展公安业务网效劳14项,建立网上信息员队伍195人。召开网上警民恳淡会50次,群众留言148条,通过公布的电子邮箱收到群众建议76条,为群众解疑释惑225次,点击量达11538次。 (三)科学预警研判,建立和完善高效运行的防控保障机制 一是健全情报信息预警机制。州局机关及各部门、县市、基层所队层层成立情报机构,全州情报信息研判分析人员达200余人,其中专业研判人员达46人。依托“大情报”平台,各警种各部门准时就社会治安热点难点问题、刑事犯罪开展综合性、专业性研判,准时提出打防控建议,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是完善实战指挥协调机制。根据防控体系“以指挥中心为龙头”的要求,以提高快速反响力量和应急处警救援水平为目标,建立完善统一、权威、高效的实战指挥机制。“110”、“122”、“119”三台合一,给予指挥中心依据治安状况调整防控力气布局、统一指挥调度社会面警力的职权,提高了应急处警救援力量。 三是改革勤务运作机制。根据“警力跟着警情走、警力跟着警务走”的原则,实行弹性工作制、两班制、夜班制和错时制等勤务模式,把巡逻执勤入户调查作为巡逻民警和派出所民警的主要勤务方式,保证巡逻民警每周至少巡逻32个小时,社区民警每周有30个小时在警务区工作,制定警务区民警勤务工作八条刚性措施,从制度时间和机制上保证警务区民警有足够时间沉入社区,破解了“沉不下、摸不清、控不住”的难题,提高了派出所打防控一体化水平。 四是完善冲突纠纷排查化解机制。积极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的“大调解”工作机制,根据统一外观标识、同意制度台账、统一工作流程、统一办公设备、统一考核奖惩的“五统一”要求,标准调解室建立,全州82各派出所全部设立起标准的人民调解工作室。聘请103名退休的公、检、法、司等人员担当调解员,根据每案2060元标准落实“一案一补”政策。20-年调解各类案件2279起,调解率达98.4%,调解覆约率达95%。 全州未发生敌对势力、敌对分子的严峻政治大事和因公安机关处置不当而引发的严峻影响社会稳定的群体性大事;刑事案件、治安大事发案趋于平稳,多发性、系列性和危害严峻的刑事案件得到遏制,重大治安灾难事故得到有效预防,群体性大事得到准时预防和妥当处置。20-年全州两类案件发案总量分别下降3.1%、7.7%;三类可防性案件分别下降5.7%、8.2%和14.7%;人民群众安全感和对社会治安的满足率到达到95%以上。 近三年,全州公安机关利用信息化手段共查处治安案件1347起,破获刑事案件64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268人,布控七类人员重点人员923人,布控关注对象1090人,核查吸毒人员1056名,法轮功人员112人,上访人员85人,抓获吸毒人员76人,抓获网上逃犯216人。 (一)党委政府强力支持是推动社会治安防控工作的根本。要紧紧依靠党委和政府将防控体系建立工作列入党委政府的重要日程,上升为政府行为,加大投入力度,改善保障条件,为治安防控工作供应经费和技术保障。 (二)完善防控工作机制是延长社会治安防控工作的根底。防控体系建立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动身点和归宿点在于全面加强各项防控工作乃至整个公安工作,只有从总体上统筹规划,从机制上改革创新,才能到达“纲举目张”的效果。 (三)加快社会治理创新是提升社会治安防控工作的手段。以社会治理创新作为推动治安防控最有效的手段和载体,紧紧抓住完善防控网络、落实防控责任突出防控实效等环节,才能加快公安勤务机制改革,建立务实高效的“信息警务”推动整个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立的快速进展。 公安局加强重点领域,重点人群治理工作方案汇编篇三 当前正值返乡返岗顶峰期,精准管控返回人员特殊是重点人员,阻断行走中的传染源,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中之重。为仔细落实公安部门首查责任、行业主管部门排查责任、社区(嘎查村)协查责任以及各地区各部门的管控责任,经讨论,现就外来车辆人员进入我旗信息首查、协查、排查及重点人员管控工作通知如下: (一)从2月13日起,各边界卡口检查点要全面启动“道路交通卡口个人信息自助登记系统”,进入我旗车辆及人员,必需在返回前24小时之内在线上登录“道路交通卡口个人信息自助登记系统”,精确填写动身地具体地址(如:*省*市*区(县)*镇)和目的地具体地址(如:锡尼镇*社区*小区*楼*单元*号,独贵塔拉镇*嘎查(村)*社)。 (二)进入卡口时,工作人员要登录“ 道路交通卡口个人信息自助登记系统”,认真核对进入人员身份、动身地、目的地、车辆等信息,核验信息精确、测量体温正常、签订个人承诺书方可放行。 (三)各卡口要提前制定应急预案,充实人员力气,适时开启备用通道。在车辆、人员大面积拥堵时,需提前设立分流通道,帮忙进入人员登录“道路交通卡口个人信息自助登记系统”填写相关信息或核验信息。 (一)旗内车辆及人员在进入锡尼镇镇区卡口时,凭“车辆通行证”“居民出入卡”通行,卡口人员同时查验同乘人员相关信息。 (二)旗外车辆及人员在进入锡尼镇镇区卡口时,工作人员扫码登录“道路交通卡口个人信息自助登记系统” ,查验信息后即可通行。如未录入系统,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一)旗内车辆凭“车辆通行证”“居民出入卡”进入小区。 (二)对首次进入我旗的车辆及人员要具体排查,详细程序如下: 各小区出入口检查点要设立“居民出入卡”办理专柜,要求进入人员必需配戴口罩,与工作人员至少保持1.5米的安全距离, 核验并登记以下相关信息。 1.对比全旗城市基层党建根底数据库核查来人是否属本小区人员; 2.对比行业部门供应的返岗人员数据库核查来人是否属相关从业人员; 3.如未查找到相关信息,必需具体了解并登记来人的职业、动身地、近14天内的旅居史和接触史; 4.如属重点人员,要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隔离观看标准(内防指发202321号)文件要求,落实隔离场所和管控措施,同时报告社区,由社区落实监管人员与其办理居家隔离相关手续。如属非重点人员,则按程序办理“居民出入卡”,如后期排查发觉属重点人员的,一律收回“居民出入卡”,并按有关规定进展处理。 (一)旗公安局要安排专人准时将“道路交通卡口个人信息自助登记系统”中的人员信息进展 导出汇总,于每日 7:00、11:00、14:00、17:00、20:00向旗疫情防控指挥部报送。 (二)旗疫情防控指挥部通过大数据分类梳理后,准时分发到各园区、苏木镇和行业主管部门落实 信息比对和核查责任。 (三)社区将信息准时分发到各包联单位,由网格员进一步摸排核实,完善相关信息,初步确定重点人员,连同其它渠道摸排猎取的信息一并上报社区。 (四)社区审核汇总后,将重点人员信息上报苏木镇疫情防控指挥部。 (五)苏木镇疫情防控指挥部进一步分析研判后,确定重点人员名单,落实重点人员盯控责任人,并将汇总信息准时上报旗疫情防控指挥部。 (一)属地苏木镇党委、政府为重点管控人员的责任主体,社区第一书记和党支部书记要切实抓好详细管控责任落实。包联党员所在党组织要依据城市基层党建网格化治理体系,落实详细管控责任,原则上包联党员为详细管控责任人,其他人员由包联单位党组织统筹确定。 (二)各行业主管部门要根据旗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仔细履行行业部门监管职责,并提前通知返旗人员在返回前24小时内登录“道路交通卡口个人信息自助登记系统”,精确填写相关信息。对于不准时登录“系统”填写信息及信息填写不具体、不精确的,将严厉追究行业部门、相关企业责任。 (三)重点人员名单确定后,要准时通报旗重点人员管控工作组各成员单位。接到通知后,各成员单位要发挥职能作用,保障监管措施落实到位。 (四)各园区、苏木镇和嘎查村(社区)重点人员管控专班要切实发挥作用,采纳人防、技防、协防等多种措施,将管控责任落实落细。 公安局加强重点领域,重点人群治理工作方案汇编篇四 为仔细落实全市重点工作推动会上讲话精神的通知,切实着力加强辖区内重点领域、重点人群的治理工作,做好xx辖区的社会面治安管控,确保我区重点工作平稳有序进展,依据市公安局的统一部署,分局打算自即日起在全局范围内组织开展重点领域、重点人员治理工作,为确保工作取得实效,特制定本方案。 要充分熟悉当前社会治安形势的严峻性、简单性,结合本地实际,突出抓好重点领域、重点人员管控、冲突纠纷排查化解、社会面管控、治安乱点整治等重点工作,全警发动,强化措施,落实责任,全力以赴落实各项工作。 为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分局成立重点领域、重点人员管控工作领导小组,政委史新业担当组长,其它局领导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治安大队,xx任办公室主任,负责详细工作的安排和实施,协调各部门工作。 (一)加强重点领域治理工作 1、严格内部单位安全治理,消退各类隐患,杜绝事故的发生。治安大队、维稳大队和各派出所要监视指导企业事业单位落实安全防范责任制,仔细落实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重点对各级党政首脑机关和关系国计民生的水、电、气、暖、油等单位及金融单位、中小学校、幼儿园、医院等重点要害单位进展安全检查,催促落实人防、物防、技防等防范措施,确保单位内部安全。要会同有关部门整治大型企业、学校及周边地区治安秩序。 2、严格危急物品治理,杜绝各项治理漏洞。在“缉枪治爆”专项行开工作的根底上,治安大队协同各派出所对辖区涉枪涉爆涉刀涉剧毒化学品单位进展一次全面、严格、细致的安全大检查,仔细摸清和排查需要进一步整治的涉枪涉爆涉刀涉剧毒化学品重点地区、重点单位、重点环节和重点问题,实行切实有效措施进展整治,彻底消退担心全隐患和漏洞。要充分发动群众,发动各方面力气,加大对流散社会的枪支弹药、爆炸物品、管制刀具和剧毒化学品的清查收缴工作。要切实做好场所治理工作,尤其对酒吧、水吧、烧烤店等自用刀具、易燃易爆液化气的治理,明确治理人、使用人,做到不发生持刀损害案件和火灾爆炸案(事)件。 3、严格特种行业治理,净化社会环境。治安大队和各派出所要加强对公共消遣场所和特种行业安全治理,严峻打击“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净化社会风气。加强对特种行业、公共简单场所的整顿,对常常发生案件或屡出治安问题的场所,将严格根据xx公安派出所实行消遣效劳场所治安治理责任制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从严进展处理。 4、强化重点地区巡逻防控,严防各类案(事)件的发生。巡警大队和各派出所要进一步严密社会面巡逻防控,紧紧围绕重点地区、重点场所、重点部位,科学调整警力部署,仔细开展街面巡逻工作,切实增加见警率、管事率,增加人民群众安全感。同时信息中心要加强视频监控巡逻,强化视频监控与街面警力的实时联动,切实增加打击防范的针对性、实效性。 5、开展重点区域清查行动,集中整治群众反映剧烈的突出治安问题。分局以各部门为单位自行组织安排清查行动,集中清理暂住人口、中小旅店业、出租房屋及“五小场所”,检查各企事业单位内部安全,打击违法犯罪、消退治安隐患。 (二)加强重点人员治理工作 1、加大冲突纠纷排查调处,准时化解不稳定因素。各派出所要以大走访活动为载体,加强与政府的“民生效劳中心”和“综合治理中心”的联系协作,全面排查不稳定因素风险点,特殊是对有上访闹事苗头、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的群体性上访大事和上访老户进展彻底调查摸底,做究竟数清、状况明。准时把握各种苗头和线索,把握筹划者和组织者的活动状况,将一切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苗头、状况和对象纳入工作视线,准时向分局“重点领域、重点人口管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报,分局将准时向xx区委、政府报告状况,各派出所要帮助有关部门力争化解一批、缓解一批、监控一批,确保不发生影响稳定的群体性大事。妥当处置各类群体性大事,切实做好进京上访重点人员、重点群体的稳控劝返工作。 2、加强重点人员动态管控,严防漏管失掌握造事端。进一步强化重点人排查管控措施,对辖区已经摸排出来的各类上访重点人、刑释解教人员、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和扬言报复社会等高危人员,要一一纳入视线,切实把管控责任和管控措施落实到人,做到管得住,不失控。 (一)提高熟悉,加强领导。领导小组各成员尤其是部门负责人要进一步提高熟悉,要根据任务分工,做到部署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责任到位。督察部门要加强督察,对工作不力、效果不明显的单位,部门负责人要向领导小组专题汇报。 (二)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各部门要要本着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哪里问题严峻就重点解决哪里的原则,结合辖区实际,明确工作重点,细化工作措施,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各部门要坚固树立“一盘棋”思想,严禁相互推诿,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 (三)明确责任,务求实效。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坚持“一把手”总负责,明确工作责任、细化工作措施、分解工作任务、确定详细人员,务必使此项活动开展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