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二建考试《建筑工程》案例分析.docx
2022年二建考试建筑工程案例分析汇总(案例一)某省重点工程项目计划于2008年12月28日开工,由于工程复杂,技术难度高,一般施工队伍 难以胜任,业主自行决定采取邀请招标方式。于2008年9月8日向通过资格预审的A、B、C、D、E 五家施工承包企业发出了投标邀请书。该五家企业均接受了邀请,并于规定时间9月20日至22日购 买了招标文件。在招投标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事件一:招标文件中规定,10月8日下午4时是招标文件规定的投标截止时间。事件二:在投标截止时间前,A、B、D、E四家企业提交了投标文件,但C企业于10月8日下午 5时才送达,原因是路途堵车。评标时发现E企业投标文件无法定代表人签字和委托人授权书,但投 标文件均有项目经理签字并加盖了单位公章。事件三:当地招投标监督管理办公室主持进行了公开开标。问题:1 .业主自行决定采取邀请招标方式的做法是否妥当?说明理由。2 .事件一中招标文件规定的投标日期是否正确?说明理由。3 .事件二中C企业和E企业的投标文件是否有效?分别说明理由。4 .事件三中开标工作是否妥当?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 .业主自行决定采取邀请招标的做法不妥当。理由:因为该项工程属省重点工程项目,依据有关规定应该进行公开招标。2 .招标文件规定的投标日期不正确。理由: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自招标文件开始发出之日起至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截止之日止, 最短不得少于20do3 . C企业的投标文件应属无效标书。理由:因为C企业的投标文件是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后才送达,为无效的投 标文件,招标人应当拒收。E企业的投标文件应属无效标书。理由:因为E企业的投标文件没有法人代表签字和委托人的授权书,按照废标处理。4 .由当地招标投标监督管理办公室主持开标的做法不妥当。理由:按照有关规定开标应由招标人主持。查后要求补充该模板整体设计必要的验算内容。事件三:在科研中心工程的后浇带施工方案中,明确指出:(1)梁、板的模板与支架整体一次性 搭设完毕;(2)在楼板浇筑混凝土前,后浇带两侧用快易收口网进行分隔、上部用模板遮盖防止落入物 料;两侧混凝土结构强度达到拆模条件后;拆除所有底模及支架,后浇带位置处重新搭设支架及模 板,两侧进行回顶,特主体结构封顶后浇筑后浇带混凝土,监理工程师认为方案中上述做法存在不妥, 责令改正后重新报审。针对后浇带混凝土填充作业,监理工程师要求施工单位提前施工技术要点,以 书面形式对作业人员进行交底。事件四:主体结构验收后,施工单位对后续工作进度以时标网络图形式做出安排,如下图所示(时 间单位:周)。在第6周末时,建设单位要求提前一周完工。经测算工作D、E、F、G、H均可压缩一周(工作1 不可压缩),所需增加的成本分别为8万元、10万元、4万元、12万元、13万元,施工单位压缩工序 时间,实现提前一周完工。问题L事件一中,按照编制对象不同,本工程应编制哪些施工进度计划?答案:施工总进度计划、单位工程进度计划、分阶段(专项工程)进度计划、分部分项工程进度计 划。2.事件二中,按照建立工程师要求,针对模板及支架施工方案中模板整体设计,施工单位应补充 哪些必要验算内容?答案:模板及支架的承载力、刚度、抗倾覆验算。3.事件三中,后浇带施工方案中有哪些不妥之处?后浇带混凝土填充作业的施工技术要点主要有 哪些?答案:(1)不妥之一:梁、板的模板与支架整体一次性搭设完毕。正确做法:后浇带模板与支架单独搭设。2)不妥之二:待主体结构封顶后浇筑后浇带混凝土。正确做法:待主体结构封顶后至少保留14天。3)不妥之三:正确做法:(2) 1)采用微膨胀混凝土; 2)比原结构高一等级混凝土; 3)地下室防水后浇带至少保持养护28天 (其他14天)。4.事件四中,施工单位压缩网络计划时,只能以周围单位进行压缩,其最合理的方式应压缩哪项工作?需增加成本多少万元?答案:压缩E工作;需增加成本10万元。(案例九)某新建综合楼工程,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上一层,地上十层,建筑檐口高度45米,某 建筑工程公司中标后成立项目部进场组织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事件一: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安排,施工高峰期现场同时使用机械设备达到8台。项目土建施工 员仅编制了安全用电和电气防火措施报送给项目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认为存在多处不妥,要求整 改。事件二:施工过程中,项目部要求安全员对现场固定式塔吊的安全装置进行全面检查,但安全员 仅对塔吊的力矩限制器、爬梯护圈、小车断绳保护装置、小车断轴保护装置进行了安全检查。事件三:公司例行安全检查中,发现施工区域主出入通道口处多种类型的安全警示牌布置混乱, 要求项目部按规定要求从左到右正确排列。事件四:监理工程师现场巡视时,发现五层楼层通道口和楼层邻边堆放有大量刚拆下的小型钢模 版,堆放高度L5m,要求项目部立即整改并加强现场施工管理。事件五:公司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对现场进行检查评分,汇总表总得分为85 分,但施工机具分项检查评分表得零分。问题:1 .事件一中,存在哪些不妥之处?并分别说明理由。答案:1)不妥之一:8台施工机械,项目土建施工员仅编制了安全用电和电气防火措施。理由:应由电气工程技术人员员仅编制2)不妥之二:8台施工机械,项目土建施工员仅编制了安全用电和电气防火措施。理由:应编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3)不妥之三:报送给项目监理工程师。理由:还应报送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批准。2 .事件二中,项目安全员还应对塔吊的哪些安全装置进行检查(至少列出四项)?答案:载荷限制装置、行程限位装置、保护装置、防坠安全装置、钢丝绳防松绳装置、急停开关、 语音影像信号监控装置。3 .事件三中,安全警示牌通常都有哪些类型?各种类型的安全警示牌按一排布置时,从左到右的 正确排列顺序是什么?答案:(1)警告、禁止、指令、提示;(2)顺序:警告、禁止、指令、提示。4 .事件四中,按照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对楼层通道口和楼层临边堆放拆 除的小型钢模板的规定有哪些?答案:(1)离边沿安全距离至少1M; (2)堆放高度不超过IMo5 .事件五中,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确定该次安全检查评定等级,并说明理由。答案:(1)安全等级:不合格;(2)理由:汇总表总得不足70分或有一分项检查评分表得零分。(案例十)某新建综合楼工程,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上一层,地上十层,建筑檐口高度45米,某 建筑工程公司中标后成立项目部进场组织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事件一: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安排,施工高峰期现场同时使用机械设备达到8台。项目土建施工 员仅编制了安全用电和电气防火措施报送给项目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认为存在多处不妥,要求整 改。事件二:施工过程中,项目部要求安全员对现场固定式塔吊的安全装置进行全面检查,但安全员 仅对塔吊的力矩限制器、爬梯护圈、小车断绳保护装置、小车断轴保护装置进行了安全检查。事件三:公司例行安全检查中,发现施工区域主出入通道口处多种类型的安全警示牌布置混乱, 要求项目部按规定要求从左到右正确排列。事件四:监理工程师现场巡视时,发现五层楼层通道口和楼层邻边堆放有大量刚拆下的小型钢模 版,堆放高度L5m,要求项目部立即整改并加强现场施工管理。事件五:公司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对现场进行检查评分,汇总表总得分为85 分,但施工机具分项检查评分表得零分。问题:1 .事件一中,存在哪些不妥之处?并分别说明理由。答案:1)不妥之一:8台施工机械,项目土建施工员仅编制了安全用电和电气防火措施。理由:应由电气工程技术人员员仅编制2)不妥之二:8台施工机械,项目土建施工员仅编制了安全用电和电气防火措施。理由:应编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3)不妥之三:报送给项目监理工程师。理由:还应报送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批准。2 .事件二中,项目安全员还应对塔吊的哪些安全装置进行检查(至少列出四项)?答案:载荷限制装置、行程限位装置、保护装置、防坠安全装置、钢丝绳防松绳装置、急停开关、 语音影像信号监控装置。3 .事件三中,安全警示牌通常都有哪些类型?各种类型的安全警示牌按一排布置时,从左到右的 正确排列顺序是什么?答案:(1)警告、禁止、指令、提示;(2)顺序:警告、禁止、指令、提示。4 .事件四中,按照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对楼层通道口和楼层临边堆放拆 除的小型钢模板的规定有哪些?答案:(1)离边沿安全距离至少1M; (2)堆放高度不超过IMo5 .事件五中,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确定该次安全检查评定等级,并说明理由。答案:(1)安全等级:不合格;(2)理由:汇总表总得不足70分或有一分项检查评分表得零分。某工程包括四幢完全相同的砖混住宅楼,以每个单幢为一个施工流水段组织单位工程流水施工。 已知:(1)地面±0.00m以下部分有四个施工过程:土方开挖、基础施工、底层管沟预制板安装、回填 土,四个施工过程流水节拍均为2周。(2)地上部分有三个施工过程:主体结构、装饰装修、室外工程,三个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分别 为4周、4周、2周。问题:1 .地下工程适合采用何种形式的流水施工方式?简要描述组织过程并计算流水施工工期。2 .地上工程适合采用何种形式的流水施工?该流水形式的特点有哪些并计算流水施工工期。3 .如果地上、地下均采用相适合的流水施工组织方式,现在要求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最大限度地 搭接,各施工过程间均没有间歇时间,计算最大限度搭接时间。4.试按第3问的条件计算总工期,并绘制流水施工进度计划。参考答案:1 .地下部分适合采用等节奏流水施工。组织过程:第一、把项目划分为若干个施工过程;第二、把项目划分为若干个施工段;第三、组建 专业工作队,并确定其在每一施工段上的持续时间;第四、各专业工作队依次连续地在各施工段上完 成同样的作业;第五、各专业工作队的工作适当地搭接起来。施工过程:N=4;施工段数:M=4;流水步距:K=2;工期 T 地下=(M+N-1) XK= (4+4-1) X 2=14 周。2 .地上部分适合采用成倍节拍流水施工。成倍节拍流水施工的特点:同一施工过程在各个施工流水段上的流水节拍彼此相等,不同施工段 上的流水节拍之间存在一个最大公约数。流水步距等于各个流水节拍的最大公约数。每个专业工作队 都能连续作业,施工段间都没有间歇时间。专业工作队数目大于施工过程数目。施工过程:N=3;施工段数:M=4;流水步距:K=min(4, 4, 2)=2;专业队数:bl=4/2=2,b2=4/2=2,b3=2/2=l;总队数 N' =2+2+l=5;工期 T 地上=(M+N' -1) XK= (4+5-1) X 2=16 周。3 .最大限度搭接时间,即最早的施工段地下部分最后一个施工过程完成后,迅速开始此施工段地 上部分后续施工。此时其他施工段地下部分仍继续施工,这一段时间即为最大限度搭接时间。地下部分最后的施工过程为回填土,回填土施工过程在四个流水段上的流水节拍为:2周、2周、 2周、2周,其中第一个施工段施工2周结束后,即开始进入地上部分施工,故最大限度搭接时问为 剩余三个施工段施工时间:2+2+2=6周。4 .当第一幢地下工程完成后即可进行地上工程,则总工期应按如下式计算:T二(T地下-搭接时间)+T地上=(14-6)+16=24周;(案例三)某省重点工程项目计划于2011年12月28日开工,由于工程复杂,技术难度高,一般施工队伍 难以胜任,业主自行决定采取邀请招标方式。于2011年9月8日向通过资格预审的A、B、C、D、E五家施工承包企业发出了投标邀请书。该五家企业均接受了邀请,并于规定时间9月2022 日购买了招标文件。招标文件中规定,10月18日下午4时是招标文件规定的投标截止时间,11月 10日发出中标通知书。在投标截止时间前,A、B、D、E四家企业提交了投标文件,但C企业于10月18日下午5时才 送达,原因是路途堵车。10月21日下午由当地招投标监督管理办公室主持进行了公开竞标。评标委员会成员由7人组成,其中当地招标监督管理办公室1人、公证处1人、招标人1人、技 术经济方面老师4人。评标时发现E企业投标文件虽无法定代表人签字和委托人授权书,但投标文件 均己有项目经理签字并加盖了单位公章。评标委员会于10月28日提出了书面评标报告。B、A企业 分列综合得分第一、第二名。由于B企业投标报价高于A企业,11月10目招标人向A企业发出了中 标通知书,并于12月12日签订了书面合同。问题:1 .业主自行决定采取邀请招标方式的做法是否妥当?说明理由。答案:业主自行决定采取邀请招标方式招标的做法不妥当。因为该项工程属省重点工程项目,依 据有关规定应该进行公开招标。如果采取邀请招标方式招标,应当取得当地招标投标监督管理机构的 同意。2 . C企业和E企业的投标文件是否有效?分别说明理由。答案:C企业的投标文件应属无效标书。因为C企业的投标文件是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 的截止时间后才送达,为无效的投标文件,招标人应当拒收。E企业的投标文件应属无效标书。因为E企业的投标文件没有法人代表签字和委托人的授权书。3 .指出开标工作的不妥之处,说明理由。答案:该项目的开标工作存在以下不妥之处。(1)在10月21日开标不妥,招标投标法中规定,开标应当在招标文件确定的提交投标文件 截止时间的同一时间公开进行开标,所以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10月18日下午4点开标。(2)开标由当地招标投标监督管理办公室主持开标的做法不妥当,按照有关规定开标应由招标人 主持。4 .指出评标委员会成员组成的不妥之处,说明理由。答案:评标委员会成员的组成存在如下问题。(1)评标委员会成员中有当地招标投标监督管理办公室人员,不妥,因招标投标监督管理办公室 人员不可参加评标委员会。(2)评标委员会成员中有公证处人员不妥,因为公证处人员不可参加评标委员会。(3)评标委员会成员中技术、经济等方面的老师只有4人,不妥。按照规定,评标委员会中技术、 经济等方面的老师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2/3,由7人组成的评标委员会中技术、经济方面的老师必须 要有5人或5人以上。5 .招标人确定A企业为中标人是否违规?说明理由。答案:招标人确定A企业为中标人是违规的。在按照综合评分法评标时,因投标报价已经作为评 价内容考虑在得分中,再重新单列投标报价作为中标依据显然不合理,招标人应按综合得分先后顺序 选择中标人。6 .合同签订的日期是否违规?说明理由。答案:合同签订的日期违规。按有关规定,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30日 内,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即招标人必须在12月10日前与中标单位签订 书面合同。(案例四)某工程业主与监理单位签订了施工阶段监理合同,与承包方签订了工程施工合同。施工合同规定: 设备由业主供应,其他建筑材料由承包方自行采购。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一:施工过程中,承包方未经监理工程师事先同意,订购了一批钢材,钢材运抵施工现场后, 施工单位通知监理工程师进行进场检验。检验中监理工程师发现承包方不能提交该批材料的产品合格 证、质量保证书和材质化验单,且这批材料外观质量不好。监理工程师要求清退出场。事件二:业主经与设计单位商定,对主要装饰石料指定了材质、颜色和样品,并向承包商推荐厂 家,承包方与生产厂家签订了购货合同。厂家将石料按合同采购量送达现场,进场时经检查,该批材 料颜色有部分不符合要求,监理工程师通知承包方该批材料不得使用。承包方要求厂家将不符合要求 的石料退换,厂家要求承包方支付退货费用,承包方不同意支付,厂家要求业主在应付给承包方工程 款中扣除上述费用。问题:1 .事件一中,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做法是否正确,分别说明理由。2 .事件二中,业主指定石料材质、颜色和样品是否合理?承包方要求退换不符合要求的石料是否 合理?并说明理由。3 .简述材料质量控制的要点,材料质量控制的内容有哪些?4 .事件二中,厂家要求业主在应付给承包方的工程款中扣除上述费用是否合理?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 .承包方自行采购钢筋的做法正确;理由:合同中规定除由业主供应的设备外,其他建筑材料由承包方自行采购,承包方采购钢材, 不需要事先得到监理工程师批准。监理单位做法正确;理由:对于进场验收不符合要求的材料,监理工程师有权要求清退出场。2 .事件二中,业主指定石料、颜色和样品合理;理由:业主有权推荐经与设计单位选定的样品材料,至于选定哪家供货商供应,由施工单位确定。承包方要求厂家退货合理;理由:厂家供货不符合购货合同中的质量要求。3 .进场材料质量控制要点:(1)掌握材料信息,优选供货厂家;(2)合理组织材料供应,确保施工正常进行;(3)合理组织材料使用,减少材料损失;(4)加强材料检查验收,严把材料质量关;(5)要重视材料的使用认证,以防错用或使用不合格的材料;(6)加强现场材料管理。材料质量控制的内容主要有:材料的质量标准,材料的性能,材料取样、试验方法,材料的适用 范围和施工要求等。4 .厂家要求业主在应付给承包方的工程款中扣除上述费用不合理;理由:退货因厂家提供产品质量不合格而发生,为厂家责任,理应退货;厂家与业主无合同关系, 从合同关系上讲,其无权直接要求业主扣除承包方工程款项。(案例五)哈尔滨某商场工程,地上2层,地下1层,建筑面积4210nl2。筏板基础,框架结构,现浇混凝 土楼板办公区有部分砌体工程。砌筑砂浆、混凝土现场搅拌。质量标准:合格。某施工总承包单位中 标后,组建了项目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一:项目部进场后组织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并对施工全过程进行了全面部署。5 件二:地下室结构完成后,建设单位对地上结构进行了重大修改。致使现场停工2个月,地上 结构50%工程量进入冬期施工。问题:1 .事件一中,项目部进行施工部署应充分了解拟建工程的哪些内容?2 .围绕施工部署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组成内容有哪些?3 .事件二中,对砌体工程冬期施工材料有哪些规定和措施?4 .事件二中,冬期施工现浇混凝土板时对测温与频次有哪些规定?答:1 .应充分了解拟建工程的内容有:(1)工程情况;(2)建设要求;(3)施工条件。2 .组成内容有:(1)施工进度计划;(2)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3)施工方法;(4)施工现场平面布置;(5)主要施工管理计划。3 .冬期施工所用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和措施:(1)石专、砌块在砌筑前,清除表面污物、冰雪等;(2)不得使用遭水浸和受冻后表面结冰、污染的砖或砌块;(3)砌筑砂浆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不得使用无水泥拌制的砂浆;(4)现场拌制砂浆所用砂中不得含有直径大于10mm的冻结块或冰块;(5)如果使用石灰膏、电石渣膏等材料应有保温措施,遭冻结时应经融化后方可使用;(6)砂浆拌合水温不宜超过80,砂加热温度不宜超过40且水泥不得与80以上热水直接接 触;(7)砂浆稠度宜较常温适当增大,且不得二次加水调整砂浆和易性。4 .测温与频次的规定有:(1)室外气温测量最高、最低气温;(2)环境温度每昼夜不少于4次;(3)搅拌机棚温度每一工作班不少于4次;(4)混凝土出机、浇筑、入模温度每一工作班不少于4次;(5)水、水泥、矿物掺合料、砂、石及外加剂溶液温度每一工作班不少于4次。(案例六)某装饰公司承接了寒冷地区某商场的室内、外装饰工程。其中,室内地面采用地面砖镶贴,吊顶 工程部分采用木龙骨,室外部分墙面为铝板幕墙,采用进口硅酮结构密封胶、铝塑复合板,其余外墙 为加气混凝土外镶贴陶瓷砖。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1:因木龙骨为甲供材料,施工单位未对木龙骨进行检验和处理就用到工程上。施工单位对 新进场外墙陶瓷砖和内墙砖的吸水率进行了复试,对铝塑复合板核对了产品质量证明文件。事件2:在送待检时,为赶工期,施工单位未经监理工程师许可就进行了外墙饰面砖镶贴施工, 待复验报告出来,部分指标未能达到要求。事件3:外墙面砖施工前,工长安排工人在陶粒空心砖墙面上做了外墙饰面砖样板件,并对其质 量验收进行了允许偏差的检验。问题:1 .进口硅酮结构密封胶使用前应提供哪些质量证明文件和报告?答案:进口硅酮结构密封胶使用前应提供的质量证明文件和报告包括:出厂检验证明、产品质量 合格证书、性能检测报告、进场验收记录和复验报告、有效期证明材料、商检证。2 .事件1中,施工单位对甲供的木龙骨是否需要检查验收?木龙骨使用前应进行什么技术处理?答案:事件1中,施工单位对甲供的木龙骨需要检查验收。木龙骨使用前应进行防火技术处理。3 .事件1中,外墙陶瓷砖复试还应包括那些项目?是否需要进行内墙砖吸水率复试?铝塑复合板应进行什么项目的复验?答案:外墙陶瓷砖复试还应包括对外墙陶瓷砖的抗冻性进行复试;不需要进行内墙砖吸水率复试。铝塑复合板应进行剥离强度项目的复验。4 .事件2中,施工单位的做法是否妥当?为什么?答案:事件2中,施工单位的做法是不妥当。理由:没有监理工程师的许可,施工单位不得自行 赶工,要按照之前编制的进度计划实施项目。5 .指出事件3中外墙饰面砖样板件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写出正确做法,补充外墙饰面砖质量验收 的其他检验项目。答案:事件3中外墙饰面砖样板件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未对样板件的饰面砖黏结强度进行检验。外墙饰面砖质量验收的其他检验项目:对外墙饰面砖隐蔽工程进行验收,平整度、光洁度的检验、 尺寸检验、饰面板嵌缝质量检验。(案例七)北方某大学新校区工程建筑面积89010m2,由教学综合楼、学生活动中心和餐厅三部分组成。现 浇框架混凝土结构。学生活动中心为条形基础,地上4层,首层阶梯报告厅局部层高21m,模板支撑 直接立在地基土上。由某施工总承包企业组织施工。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一:学生活动中心首层阶梯报告厅顶板模板工程验收时,监理工程师发现在最顶两步距水平 拉杆中问加设了一道水平拉杆;水平拉杆的端部与四周建筑物间隔lOOmmo监理工程师下达了整改通 知。事件二:餐厅首层顶板模板工程施工中,由于立杆间距过大,导致钢管支架整体失稳。项目部及 时采取了处理措施,避免了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问题:1 .模板设计的依据有哪些内容?模板设计的主要内容有哪些?2 .事件一中有哪些不妥之处?分别写出正确做法。水平拉杆无处可顶时的措施有哪些?3 .事件二中,影响模板钢管支架整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还有哪些?4 .模板设计无要求时,模板拆除的顺序和方法是什么?参考答案:1 . (1)模板设计的依据有:1)工程设计图纸;2)现场条件;3)混凝土结构施工与验收规范;4)有关模板的技术规范。(2)模板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1)模板面;2)支撑系统;3)连接配件;4)设计计算书;5)安拆的具体要求等。2 (1)不妥之处一:最顶两步距水平拉杆中间加设了一道水平拉杆。正确做法:最顶两步距水平拉杆中问应分别增加一道水平拉杆。不妥之处二:水平拉杆的端部与四周建筑物间隔lOOmmo正确做法:水平拉杆的端部均应与四周建筑物顶紧顶牢。(2)水平拉杆无处可顶时的措施是:应于水平拉杆端部和中部沿竖向设置连续式剪刀撑。3 .常见影响模板钢管支架整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还有:(1)水平杆的步距;(2)立杆的接长;(3)连墙件的连接;(4)扣件的紧固程度。4 .模板拆除的顺序和方法是: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非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的模板及支架。(案例八)某高校新建新校区,包括办公室、教学楼、科研中心、后勤服务楼、学生宿舍等多个单位建筑。 由某建筑工程公司进行该群体工程的施工建设。其中,科研中心工程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构架结构,地 上十层,地下二层;建筑檐口高度45米,由于有超大尺寸的特殊试验设备,设置在地下二层的实验室 为两层通高;结构设计图纸说明中规定地下式的后浇带需待住口结构封顶后才能封闭。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事件一:施工单位进场后,针对群体工程进度计划的不同编制对象。施工单位分别编制了各种施 工进度计划;上报监理机构审批后作为参建各方进度控制的依据。事件二:施工单位针对两层通高实验室区域单独编制了模板及支架专项施工方案,方案中针对模 板整体设计有模板和支架选型、构造设计、荷载及效应计算,并绘制有施工节点详图。建立工程师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