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浙江卷优秀高考作文(9篇).docx
2022年浙江卷优秀高考满分作文(精选9篇)浙江卷优秀高考满分作文篇1生活总是充满了始料未及,你以为你失去了一切,其实你可以得到更好的。 别为你失去的感到可惜,走出失去的悲伤,从另一个角度看待问题,其实你可以 找到更好的。每一个都应该知道过去的事情是无法改变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家商店可以 买到后悔药O既然已经无法改变,那又为何要沉浸在过去,而为自己徒增烦恼呢? 把握好现在,虽然你无法改变过去,也不知如何预料未来,那么就把握好现在。 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不要再抓着过去不放。你在过去得不到的,其实将来还可以重新拥有。其实人生的得与失总是在刹 那,聪明的人能够让痛苦随风而散,抓住下一秒的幸福。而愚蠢的人只会在过去 中迷失方向,紧接着是一次又一次的失去。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得失得失,有得就有失。曾经有那么一个故事:有 两个女孩一起参加高考,语文试卷发下来了,两个人看着试卷,都很难,当然考 完后,两个人都考差了,高考对人的一生也是很重要的。考完,其中一个女孩感 觉太难了,很难过,便在收完试卷后悲伤地哭了。而另一个女孩也感到很难过, 但她对自己说:“既然已经无法改变,那就努力准备下一场考试吧!”考英语的 时候,那位哭了的女孩沉浸在悲伤中,当然她的科目一次接着一次地考砸了。而 另一个女孩怀着把握好现在的心态,英语考试只错了两个选择题,以优异的成绩 考上了清华大学。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要沉浸在无法改变的事情上,否则你 也将错过你本来可以改变的事。其实人生的得与失,本来就是擦肩而过。佛问弟子什么是最珍贵的,弟子说:“已失去和得不到。”佛什么也没说, 很多年后,弟子快要离开人世,才醒悟说:“正拥有。”那些失去的东西真的很 珍贵吗?你已经失去,它已不再属于你,那对于你来说,又从何说珍贵。得不到 是那些本来就不属于你的东西,为何觉得珍贵?自己现在拥有的可能不是最好的, 可是却是你最珍贵的。不要再为你曾经失去过什么而悲伤,好好把握住你正拥有 的,否则你就继续失去。同学们把握好得与失吧!第1页共11页人生百年,白驹过隙,岂能困惑于得与失的方寸之地。陶醉于一城一池之得, 或惆怅于一时一事之失,都属于一叶障目,不见远方的星辰大海。只有看淡得失, 把它当成人生的过程,才能阅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人生最大的悲哀,就是错把得失当终点。年逾不惑,事业小成,工作稳定,业务熟练,于是乎满足于现状,失去奋斗 目标,丧失斗志与激情,不再期望更高的山峰。这不妨称为“得之演”。单位高 级职称指标稀少,个人积分排名又靠后,即便努力三年五载也未能如愿。既然晋 升无望,又何必累死累活?于是对自己放松要求,得过且过。这不妨称为“失之 痛”。缘何如此?细思极恐。不管“得之殛”,抑或“失之痛”,实质都是错把得 失当成终点。在这种错误的思想认识下,或是小进则满,小富则安,躺在功劳簿 上自我陶醉;或是闻失则忧,闻败则馁,不再奢望新的挑战与作为。久而久之, 心灵受到羁绊,人生陷入困境,蹉吃了岁月,浪费了人生。把得与失当成过程来看,你就会发现得与失既是终点,更是起点。得失只不过是一个过程。就如同父辈们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不管旱涝, 无论悲喜,周而复始,劳作不息。耕种与收获就是农民的生命,丰年也好,灾荒 也罢,都是生命的一个过程。既然如此,就应当认清前路,看淡得失,锲而不舍, 驰而不息。诸葛亮七擒孟获,平定南中,消除后顾之忧,这是终点;然后上出 师表于刘禅,六出祁山,攘除奸凶,这又是起点。2022年,中国实现全面脱 贫,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这是终点;但乡村振兴还任重道远,必须再接再 厉持续发力,这又是一个新的起点。人生就像一辆列车,得失都是过程,不痴迷于某一个站点的得失,才能到达 终点,赢在全程。“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这是苏轼面对得 与失的态度,得与失不过是河流中的朵朵涟漪,河水不会因为涟漪而停留脚步, 人生又哪能因为一时得失裹足不前。持有宽广的胸怀,良好的心态,智慧的心境, 得不骄傲,失不沮丧,你才能看淡得失,享受过程,收获厚重的人生。愿你把得失当成过程,阅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第10页共11页第11页共11页浙江卷优秀高考满分作文篇2少年,请放下得失,勇敢独行!唐诗里,有许多“独行者”。幽州台上,陈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沧然 而涕下。”大雪纷飞,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秋风寒露,李贺 的“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世人心中,他们皆是失势之人,失去了荣华,失去了富贵,失去了友人,甚 至失去了家庭。与此同时,他们又得到了许多,在山水中,在江湖上,在天地间, 砥砺了初心,磨练了精神。得失一朝,荣辱千载。一千多年过去了,这些“独行者”依然激荡着我们的 心:对他们来说,得与失,也许从来就不是起点,当然也不会是终点;得与失, 只在他们的寸心之间。曾记否,一百多年前,在那个觉醒年代,在苍茫大地上的 那些“独行者”。“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一位韶山口音的湖南青年伫立江边,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男也虽不敢云以天下为己任,而拯父老出诸水火, 争国权以救危亡,是青年男儿之责。”聂荣臻的一封家书,深情如斯。“愿终身 奔波,竭能力于万一,牺牲家庭,拼死与帝国主义者相反抗。”关向应的一字一 言,坚定决绝。风雨飘摇,雾重烟浓。他们不是不知道从此可能要失去的是家庭,是自由, 是生命。但信念的星星之火,一经点燃,就从此燎原!父亲舍弃了孩子,妻子诀别了爱人,前赴后继,用热血开路,用生命架桥, 他们失去了很多很多。从南湖启航,他们走过赣水闽山的蜿蜒小道,跨过万里长 征的雪山草地,迈过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坡,渡过浩浩荡荡的天堑长江“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这就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得 到”一一建设一个独立、民主、自由、富强的盛世中国。“待到山花烂漫时,她 在丛中笑”,这就是百年前“独行者”的得失观。曾记否,七十年前,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那些“独行者”。那时的新中国, 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可他们回来了,他们从世界各地回来了,他们放弃了丰裕 的生活回来了,他们义无反顾地回来了。李四光、华罗庚、钱学森、钱三强、邓第2页共11页稼先、朱光亚他们回来了!他们大声呼吁:“让我们回去,把我们的血汗洒在祖国的大地上,灌溉出灿 烂的花朵。”“此心光明,夫复何求! ”这是七十年前“独行者”心中的得失观。曾记否, 就在去年,从全国奔向楚天大地的那些“独行者”。疫情期间,这些“独行者”毅然以背影示人,成了英勇的“逆行者”。“此 行若一去不返,便一去不复返!”这就是“独行者”的勇气,这就是“逆行者” 的担当,这就是他们的得失选择。独行者,有孤危的意识、孤独的精神、孤往的情怀。独行者,自有胸怀、自 有光芒、自有脚印。独行者,得失不计个人荣辱,却与祖国相连,与民族相关。“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初心从未有改变。”独行者,永远有一颗少年心。少年,请放下得失,勇敢独行!浙江卷优秀高考满分作文篇3人生没有得失,只有选择公元1080年,赤壁之下。44岁的苏轼大大地郁闷着。人到中年,被贬黄州。 他要在这个偏远落后的地方自力更生、开荒种地。想到这里,苏轼悲从中来,不可断绝,这个时候需要喝点小酒了。一阵清风 吹来,苏轼醉了。他一遍遍地问:为什么人的力量这么渺小?为什么我想要的都 得不到?为什么兜兜转转二十年,我现在要待在黄州这个鬼地方?就在他一把鼻 涕一把泪的时候,另一个苏轼跑出来了,他说:别想了,你抬头看看,这江上清 风、山间明月都是你的。黄州也没什么不好,至少你还可以种地。也许种着种着, 有一天朝廷又会想起你来了。那个伤心的苏轼想了想,好像也对。他举起酒杯和对面的苏轼碰了一下。最 后的最后,他们“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公元1774年,泰山山顶,还有一天就要过年了,但42岁的姚鼐没有回家, 此时此刻他正冒着严寒与风雪,在泰山看日出。第3页共11页月初的时候,姚鼐还在京城,他认认真真、不遗余力地编写四库全书, 同时也认认真真、不遗余力地和纪晓岚吵架。最后,实在吵不过,一封辞职信递 了出去。理由是:我爸妈年纪大了,我要回家去给他们养老了,正好也快过年了, 我现在回去刚好。辞职后的姚鼐没有回家。因为人到中年失业了,说不郁闷那是假的,郁闷的 姚鼐约了好朋友去爬泰山。而此刻,泰山之顶,苍山负雪,朝日磅礴。姚鼐想, 这一趟没白来。后来,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的苏轼醒来,继续做他的黄州团练副使,但是也做 苏东坡。他说: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人生,慢慢走,慢慢看,也 慢慢等。后来,在泰山山顶看日出的姚鼐大步下山。他没有继续考公务员进体制内, 而是开启了创业生涯,开办了很多家书院,做了教书先生,桃李满天下。人生的失意时刻,你可以有很多种选择。你可以像苏轼一样,一条路走到黑, 但知黑守白,自我安慰,坚持最初的选择。你也可以像姚鼐那样另寻一番天地, 放弃那条已经走了很久的路。我们不会说苏轼那样的人生就比姚鼐好,也不会说 姚鼐那样的人生就比苏轼差。因为每一种人生都没有得到或者失去,你选择了什 么,你就会体验到什么。而体验即是人生。浙江卷优秀高考满分作文篇4生活于得失之间从得到生命开始,到失去生命结束,期间无数的得与失,便是人的一生。自有意识起,我们总是渴望得到,而害怕失去。每次去超市,常常不可避免 地路过玩具区,总能看到有小朋友跟父母讨要某样玩具,为此他们或撒娇卖萌或 撒泼打浑。不由地想起,自己小时候也总是渴望得到新衣服、新玩具,得到爱和 关注,而若是失去了某件自己的心爱之物,更是耿耿于怀久久不能平复。渴望得 到、害怕失去,是我们每个人人生的起点。孩子渐渐长大,渴望得到的、害怕失去的也不再仅仅是玩具之类,也渐渐明 白得与失不能全然仰仗父母,而是取决于自己。我们为一个好的成绩而挑灯夜读, 为了一段感情而彻夜难眠,为了一个项目通宵达旦。学习、生活、工作皆是,为第4页共11页 每一次的功夫不负有心人的获得而欣喜,也为每一次的侥幸获得而欣喜;为每一 次可以避免的失去而痛苦,也为每一次不可避免的失去而痛苦。努力得到,避免 失去,我们执着于得失的结果。我们继续长大,也经历了更多的得与失。渴望得到的总是太多,试着抓住得 与失的主动权,却难免由不得自己。有些时候,我们拼尽全力却如平地摘月不可 得,拼命挽留又如掬手捧水般留它不住。一次次地求而不得,我曾一度被困在人 生无奈的患得患失之中,陷入自我的犹豫徘徊,母亲总是劝我别想那么多,有些 东西不是非得到不可,生活过得去便可以了。母亲的宽慰和理解我全然明白,却 始终难以与自己和解,她看在眼里也不再多说什么。某天突然接到电话,母亲不 知哪里得知了一部电影败者为王,叫我有空一定去看。我一时感到莫名其妙, 她从不关注电影却特意打来这样一个电话。其实这电影我早有听闻,是羽毛球运 动员李宗伟的纪录片。爸妈喜欢羽毛球,尤其喜欢林丹,那时家里常看羽毛球比 赛,林丹的对手常常是李宗伟。两人的比赛总是格外精彩,父母作为林丹的粉丝 总笑着叫李宗伟“千年老二”,为林丹的一次又一次胜利而欢呼。李宗伟屡战屡 败、屡败屡战,他们也逐渐夸起了李宗伟,父亲说李宗伟的技术越来越好了,母 亲说他其实也很棒。当我打开电影,才真正明白了母亲的电话。我们在失去的过程何尝不曾得到, 只因得失心太重,一味沉浸在自己的不可得之中却忽略了自己早已得到的最宝贵 的东西。这才明白珍惜得到,接纳失去,得与失皆是生活,最重要的是享受过程。浙江卷优秀高考满分作文篇5得失共存,懂得选择同于得者,得亦乐得者,同于失者,失亦乐失之。一一题记世间万物,都是如此。松柏放弃肥沃的土壤,扎根于悬崖峭壁之中,换来迎 风斗雪的雄姿;梅花放弃安逸的环境,获得傲立风雪的傲骨;放弃绚丽多彩的夕 阳,迎来日出的壮丽;放弃万紫千红的春天,迎来金色灿烂的秋天。在走上领奖台的那一刻,脑海中必定思绪万千获奖的是你,就是你一一 莫言。那一刻,你居然犹豫了,惊喜夹杂着惶恐你沉醉在自己的成功中,自第5页共11页 己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然而你也在担心,被关注后的生活一举成名天下晓! 2022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是莫言,这是你自己的骄傲, 更是我们国人的骄傲!接踵而来的是媒体的采访,各地的演讲有肯定同样有 否定,备受大家的关注。在那一刻,似乎没有太多时间可以考虑,或许这是必由 之路既来之,则安之。我们应该学会选择,懂得放弃。在二者之间选择其一,是 在磨练我们的意志,懂得放弃,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在我们面前有美不胜收的风 景与通往高峰的路,只能选择其一,这时我们应该明白自己的选择。“鱼和熊掌 不可得兼”,有得有失,这是早已决定的,面对得与失都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有得必有失。商纣得到了妲已却失去了大好江山;唐明皇为了 “一骑红尘妃 子笑”而失去了唐王朝。当他们在逍遥自得、衣食无忧过着生活,享受一时之乐 时,往往却失去了一片大好河山。换来的却是他们囚禁之时,贪图一时的乐趣, 得到的却是失去自由,甚至生命。只是因为被“贪”所困,得到的往往却是得不 偿失。有失不必有得。陶渊明一生仕途坎坷,他宁愿失去功名利禄,也不愿为“五 斗米而折腰”,却换回了神仙般怡然自得的生活。苏轼一生也屡次遭贬,但他语 出惊人“一蓑烟雨任平生”,贬到岭南时,他也能富有诗意地吟出“日啖荔枝三 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豁达。失去的是官职,换回乐观向上的生活。面对失 去与得到,他们仍保持一颗平常心,笑傲人生。即使失去,也无怨无悔。他们不 愿在官场上争锋相斗,而愿淡泊名利。不属于你的东西终归不是你的,何不换一 种心态来面对生活呢!一切在继续,惊喜稍纵即逝,惶恐同样是过眼云烟。才发现,担忧不过是多 虑。只要是对的,便可坚持不懈的为之付出。得失,本就是一体,无法分开,也 无需分开。乐于得必乐于失。有失才有得。人生便是如此,得与失之间获得的要懂得珍 惜。有时候失去是为了更好的得到。但得与失同时也是一种考验,从中吸取认识, 在人生坎坷的道路上,切记不要患得患失,有时,享受努力的过程更重要!浙江卷优秀高考满分作文篇6第6页共11页太阳经历了那么多年,还是如此辉煌月亮在空中静默了许久,也未有变老之 意我,上帝不经意间的作品,却深感到成长中的所失与所得如此的张显。灿烂的 阳光把我从睡梦中唤醒总算睡了个好觉,我便伸懒腰边对自己说。“这星期太累 了,为了毕业考试狠狠的忙了一阵子,已经分不清白天黑夜了。”因为老长时间 没仔细照过镜子了,于是坐在镜子前凝视着镜子里的我。你快毕业了,真快啊,这几年如白驹过隙一般掠过了,你得到了什么?镜子 问我。我得到了更多知识,得到了更多关于人生的认识,得到了更多朋友,还有 我并不是很高兴地说。因为我看到自己在变老,时间在年轻的脸庞上留下痕迹。我知道你不高兴。尽管你很爱笑,但你更喜欢出去看山玩水,不愿在书堆中 存活。更喜欢用颓废的文字书写一半阴雨一半阳光一半迷惘一半灿烂的你。更喜 欢得到的比失去的多。镜子太了解我。然而三年来,十六年来,我失去的确实比得到的多。我失去了童真,看到秋 千后不会再以最快的速度冲过去。我失去了信用,再也不敢信誓旦旦地向自己保 证。我失去了一颗极善良的心,看到老太太艰难地骑车上坡,不会停下车去帮她, 会以自己还忙为借口使自己不顾那个弱小的身影的挣扎。我悉数着自己的所 失这就是成长,镜子同样无奈。成长是一条路,需要披荆斩棘的力量,需要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气魄,需要努 力维系原本美好事物的精神,成长也需要乐观,所以我会以微笑与行动面对自己 的所失所得。浙江卷优秀高考满分作文篇7其实,我们的生活中总是充满着“得”与“失”,它们并不是绝对的'两个 极端,往往是相伴相随的,是一种辨证的关系。“人遗弓,人得之”应该是对得失最豁达的看法了。就我们而言,固然有得 有失。但是现实生活中,能够坦然面对“得”与“失”的人却寥寥可数。据我的 所见所闻,以下例子是社会中最普遍的现象:第7页共11页贪官污吏之猖狂都因太计较个人利益的得与失,时刻只想在民众身上刮取民 脂,民膏,也不想为百姓造福一方。万千学子都以“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的心态去读书,全然不理会读书的真 谛,最后上演的往往是一幕幕发人深省的悲剧。因高考落榜,就服毒自杀;因成 绩差忍受不住父母的责备就离家出走,这些已经屡见不鲜了。只看见一时的“得” 与“失”,就甘愿放弃一个让我们去奋斗,去拼搏的美好未来。瞬间错误的抉择 让我们的心灵承受着无尽的悔恨。豁达面对“得”与“失”,生活会因此变得永恒星光闪烁。老子曾说过:“同 于得者,得亦乐得者:同于失者,失亦乐失之。这就是告诫人们,“你得到了应 该得到的东西,必然是你失去了必须失去的东西。乐于得必乐于失,有失才有得 到。所以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又何必在得与失之间苦苦挣扎,轻轻闭上眼睛,宽慰 自己的得与失吧!上述都是一些浅显的道理,为什么人们依然会怨叹那小小的失,而不去想已 有并值得珍视的得,难道这就是人性的贪婪与愚昧。当一个人得到越多,他就会 开始认为这一切是理所当然的,原来追求成功,达到目标的快感就会烟消云散。可是稍微有所失,就会给它挫败感,令他马上变得诚惶诚恐,仿佛害怕拥有 的一切会立即离他远去,这简直就是在等待世界末日来临的前奏。其实世间一切 总是生息循环,成功者与失败者之所以结局迥然不同,那是因为两人看待得与失 的角度不同。失败者就像我前面说的那样,得到越多时不再欣喜;稍有所失,心 就悲怨,这和守奴才没有什么区别。而成功者反之,当他所失的越多,就是再失, 也就感到痛惜,稍有所获,便十分快乐,这是他懂得珍视得与失的过程,他看透 了得与失之间的门槛。得与失之间所获的东西要珍惜,对失去的不要耿耿于怀,是非得失,都要真 诚对待,不患得不患失才是生活快乐的源泉。浙江卷优秀高考满分作文篇8生命之旅就像一辆停停走走的列车。每停一站,总会有新的货物被源源不断 地塞进车厢,也总会有货物忙不迭地被车站留下一一于是乎,我们便有了得与失。第8页共11页 然而,他们的界限却如此模糊,因为你永远不会知道车站里面的那些货物将会被 作何处置。你得到的,不一定会永远拥有。而是,父母常带着自己去各个好玩的 地方,然而,如今的我们,还可以记住多少呢?记忆是个有趣的东西,它会把你所经历的事情挨个儿打包成箱,寄存在心中。 他是那么的仔细,以至于每个极其微小的感触都不会被落下丝毫;然而它又是那 么的马虎,以至于次次都被一个叫做时间的盗贼钻了空子,回忆又便一次次被窃 取。小的回忆时间会毫不留情地带走,太大的,只好一块一块地切开,分次运输 了。正因如此,我们才有了回忆时而稍纵即逝,时而又刻骨铭心的感觉了。你得到了这些,但日后又会失去那些,直至你的心不在运动。有得到,便有 失去,它们又是互相依附、同生同灭的,不分先后。得到的同时,也在失去。当 你抱着两个西瓜在路上走,突然看到了你想要的南瓜时,本性会促使你舍弃西瓜 而选取南瓜,因为如果不舍弃的话,你终究会被它们活活累死。美人鱼得到了自己渴望的双腿,同时作为代价,她也被剥夺了说话的权利; 维多利亚女王放弃了掌控国家的权力,但是她得到了人们心中的传世美名已经至 今仍在被人们津津乐道的“维多利亚时代”。你得到的同时也在失去,相反,你 失去的同时也在得到。而往往有时候,当你失去一些东西是,在某个不经意的瞬 间,它又会重返到你手里。失者有时可以复得。不知道各位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丢失一样东西后,你认为它消失、不 存在了,但往往会在你不察觉的时候被找回来。所谓触景生情便是如此。当你认 为一些人、一些事在你的脑海里渐渐淡化,不被提起,然而只要在某个特定的场 合下,它们就会像海底幽灵般从你的记忆库里蹿出,令你防不胜防。所以,不要灰心,回忆有时可以与实践抗衡,失去的也永远不会被判无期。 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只有当你失去时,你才会得到,或许你所得到 的恰恰是你想要的或是百般寻找的。得与失的界限永远都会是模糊不清的,你永 远无法解释其中的奥妙。但只要你拥有像古仁人一般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的豁达胸襟来看待,得与失还会被如此看中吗?浙江卷优秀高考满分作文篇9阅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第9页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