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育科学五年级上册综合大主题《走进金沙》教学设计(谢泽珍).docx

    • 资源ID:94127441       资源大小:39.81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育科学五年级上册综合大主题《走进金沙》教学设计(谢泽珍).docx

    走进金沙探秘古蜀博物馆课程教学设计体例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小学校谢泽珍我校一直以来,都坚持全面育人的理念,激发学生各方面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 多方面的综合能力。这两年来,我校和四川省博物院合作,将博物馆课程引进校园, 开发了部分博物馆课程。我和其他几位同事也一起参与到博物馆课程开发和实践使用 当中来,自己也在博物院专家和我校领导的指导下成长了许多。这节课的设计,整合 了学校周边的教育资源,以金沙遗址博物馆的馆藏文物为依托,弥补学校学科教育的 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实现我校“学生兴趣广泛”这一育人理念打下坚实的 基础。一、内容说明本课是古蜀文明博物馆系列课程中的第二课,该课程包括了三星伴月 金沙探秘江口沉银拜水都江堰几个项目内容。(-)博物馆类型金沙遗址博物馆位于成都市西郊青羊区金沙遗址路。距市中心天府广场约5公 里,它距离广汉三星堆仅38公里左右。金沙遗址是中国进入21世纪后第一个重大考 古发现,也是四川继三星堆之后又一个重大考古发现,并被评选为“2023年全国十大 考古发现”,分布范围约5平方公里。是中国一座现代化的专题性遗址博物馆,是第 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主题文物1.商州太阳神鸟金饰。它是我们成都的形象标志,四川金沙遗址博物馆中,几乎到处 可见太阳神鸟图案。因为太阳神鸟不仅是金沙遗址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还是我国九大预设疑问3:这么繁荣的古蜀金沙,为什么突然间就消失了呢?师:是的,这两个原因也许都有可能。大约在公元前600年左右,金沙王国也逐渐走 向了衰微。从考古资料看,那些曾经热闹繁华的村落在此时已大多荒芜人烟,有的还 沦为了墓地,神圣的祭祀场所也变成了一片废墟,古蜀国的都城再次迁移,去向不 明。总结:刚才同学们给大家带来了这么丰富的文物知识,下一次,我们到馆里参观的 时候,就可以给身边的人当小小讲解员啦!金沙的馆藏文物还有很多。由于时间原 因,我们没法在这节课都一一呈现出来。今天的学习只是一个开始,学无止境,同学 们下来可以继续去金沙官网上浏览查阅哦!(板书:浏览、查阅)(六)文物DIY( 1 5 + 5分钟). 一件件文物就是连接历史与现代文明的纽带,它凝聚着祖先们智慧和文化的结晶。 让我们一起亲自做一做,品一品其中的韵味吧!(点击课件)选择喜欢的文物,用捏、涂、刮等方式创作。时间15分钟,做好后请拍照上传。 最后交流分享!点开计时器,点到15分钟。开启适时录像,教师巡视讲评录像。提醒没有做完的加油!做完的请拍照上传 作品。1 .介绍作品,师生品鉴时间到,请大家停下,我们一起来欣赏提交的作品。大家在平板上可以欣赏一下 提交了的作品,待会儿请一位同学来说说你喜欢的作品。下面,请大家来说说你喜欢 的作品,并说说理由!2 .总结感谢同学们精彩的分享,学习就是一个相互分享的过程。这节课只是我们探索金 沙博物馆知识的开始,金沙遗址,发掘出来的文物也只是冰山一角,还有很多的秘密 等待大家去探寻。下节课,我们将走入金沙博物馆,去探秘古蜀国,去感受古蜀文明 的源远流长。下课!板书设计走进金沙I探索方法附件一:选择题:1 .这种文物应该属于哪一类呢?()A、金器 B、陶器 C、漆木器 D、玉器.金沙文明距今有多少年历史?()A、1200 年 B、2400 年 C、3500 年 D、3000 年.太阳神鸟厚度有多少厘米?()A、2厘米 B、厘米 C、厘米 D、20厘米.这样文物叫什么名字呢?A、金童 B、青铜小立人C、石跪人像D、小玉人.金沙博物馆的F4是哪四样?多选()A、太阳神鸟B、金面具 C、石跪立人像D、玉琮 E、青铜小立人七、教学特色分析(-)教学评价在信息化时代的学生,他们的学习不仅仅只局限于课本和教室,而应该是一个从 课内走向课外的迁移拓展过程,让他们的学习视野更开阔,知识面更宽更广,从而更 能适应将来多姿多彩的生活。本课程的开发属于形成研学的第一课时,找到了语文、美术、信息技术学科知识 和博物馆知识的链接点,让学习变得更加生活化。多媒体智能终端的运用,改变了单 一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效率。从整个学习过程来看,孩子们对这个课程 的学习一直保持着质疑解答的热情,从而,孩子们的审美能力、自信与共情、团队合 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综合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古蜀文明的价值体认得到了认可。(-)教学特色.以本地的主题式场馆学习为载体,提高学生形成研学品质。【知识储备】金沙遗址这一主题式场馆具有浓郁的巴蜀文化特色,是最贴近我们成都 学生生活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以成都本土的主题式场馆为学习载体,让学生学习生 活多元化,是综合实践课程的一种校本解读。我在课程实施中打破了分科课程的界 限,进行语文、美术、信息技术和博物馆课程的整合。具有“路程短”“周期短”“主题小”“参与广”的特点。以2+2模式教学,(两节课堂,两节场馆参观)无数 个2+2的短线学习的叠加,就能慢慢将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根植于学生的文化基因 中。这些文化印迹烙印在日常生活中,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一种艺术呈现,使 原本冷冰冰的馆藏文物有了生活的温度。本课程的学习让每个学生储备了一定的博物馆知识,为学生去博物馆研学提供了 知识方面的支持,他们不再是盲目的学习,而会带着自己的问题和思考走进博物馆。 毋庸置疑,这样的研学是更有收获的。【走进金沙】后面再安排半天的时间,老师带领学生亲自到博物馆,通过了解学习金 沙馆藏文物,去触摸传统文化文明的脉搏,去探寻华夏先民们的智慧;怀着敬畏之 心、学习之心进入博物馆,学会在博物馆参观的过程中举止文明,学会认真听讲解, 积极参与体验活动,完成研学任务,也让学生在参观学习中形成了自我约束能力。学 会尊重文化、尊重知识、尊重历史,感悟学习真正价值和意义。这便让学生从理论学 习再到实践研究,这样的学习方式,更能激发学生对博物馆课程的喜爱之情,也更能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本土文化的认同。1 .用好信息技术手段,助力教学更高效。智慧云平台的交互功能非常强大,整堂课,我除了利用课件引导学生的学习外, 还利用平板电脑的交互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的直观。 平板终端上的课前预习(网页浏览、拍照上传)在课前,我给学生提供金沙博物馆的官方网址,让学生进金沙博物馆的官网上进 行课前学习,对自己感兴趣的一样文物进行研究,并拍照上传自己要介绍的文物图 片,准备1分钟的介绍。这一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浏览、搜集、整理文物知识的能 力。“我是小小解说员”这一环节中,我并不仅仅限于让一两个孩子上台介绍自己搜 集的文物,还让其他孩子在平板上找到自己搜集的文物图片,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搜 集的文物。让孩子们通过对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样文物的介绍,训练了孩子们使用现代 技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样的设计,旨在将博物馆课程这一实践活动与提高学 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交际能力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也发展了他们 的自主学习能力。多媒体的多元运用【创设情景】开课初,我利用情景教学法,用多媒体创设恰当的教学情景,让学生通 过视频、图片的情景式学习,更互观的了解太阳神鸟的由来、发展。【抢答功能】在预习检测环节,我恰当的运用平板的抢答功能,营造了学习氛围,提 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计时】最后的文物DIY环节,我通过计时器给孩子们15分钟时间完成自己的 创作。【实时录像】我通过智慧云的适时分享功能将学生创作文物作品的情景,用手机的录 像功能和智慧云的交互功能展示在大频幕上,老师做适当的评价和引导,其他学生也 随时能学习到他人的方法。【拍照上传】学生手工创作完后,利用平板的拍照上传功能,将自己的作品上传到智 慧云上。【互赏功能】孩子们的作品都上传了,大家也能通过大频幕欣赏到每个同伴的作品, 这样,使孩子们的互赏的面就宽多了。【“随机点评”功能】学生欣赏了同伴的作品以后,我点击“随机点评”,某个学生 随机来点开自己欣赏的同学的作品并进行评价。“随机”的发言也给了更多学生展示 的机会,课堂参与面页提高了。这样的过程让孩子们学会了分享自己的一个学习成 果,收获更多的知识的学习方式。这种方式,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的思 维成长过程得以沉淀和展示,从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我感觉他们的确也非常喜欢这个 环节。八、参考电视节目、教材、参考书目、文献1.电视节目假如国宝会说话、探秘文物2逸民;从金沙遗址发现历史【J;四川省情;2023年04期.金沙遗址的初步分析一一成都考古研究2023年00期3 .杨正苞,朱开元;金沙遗址推想【】;文史杂志;2023年02期“镇国之宝”之一。国家文物局2023年8月15日第15次局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 正式采用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金饰图案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同时其本身亦被 列入目录。2 .金面具。是目前中国商周时期保存最为完整,体量最大的一件金面具。2023年2月 12日出土于成都金沙遗址。它与三星堆遗址的金面具有着异曲同工之妙。3 .青铜小立人。这件青铜圆雕作品极具三维空间感,表现了古蜀青铜雕塑工艺技术已 很成熟。具有重大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研究商周时期成都地区古蜀先民青铜 制造工艺及青铜文明的重要实物资料。4 .商周玉琮。该文物质地温润,灰白色,半透明。整体呈方柱体,外方内圆,中空。 制作规整,打磨光洁,圆润光滑。它是研究商周时期成都地区古蜀先民玉器加工工 艺、青铜文明的重要实物资料。(三)所涉及学科第一、融合美术学科。在本科的文物DIY环节,学生借助美术学科的各种表现手法, 根据自己的理解用捏、涂、剪、刮或画等方式动手创作自己喜欢的文物作品,最后还 要上传并相互欣赏品鉴同学的作品。第二、融合语文学科。收集自己喜欢的文物资料并用1分钟当小小解说员,锻炼了学 生提取信息、整理信息、语言组织、演讲技巧等语文的综合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 文素养。第三、融合信息技术学科。开课前学生的自主浏览学习金沙官网,了解金沙博物馆的 馆藏文物的信息,搜集自己喜欢的一样文物资料;课中的抢答;拍照上传等环节都需 要借助网络。孩子们在金沙数字博物馆中畅快游览,借助平板电脑熟练与老师和同学 互动交流。二、学段课时(一)授课学段。本课授课对象为五年级学生。在五年级上期或者下期开展本课学习 都比较适宜。(二)授课时数教学时间为45分钟。本课最后一个环节“文物DIY”,可以根据学生交流情况适 当延展,作品优化的环节可以放在课后进行。此课结束以后,还有后续的一节课, “金沙遗址博物馆”的现场考察探究,与文物面对面,沿着历史的足迹。体验博物馆 的系列活动,去感知考古的乐趣以及古蜀文明的魅力所在。三、教学策略(一)课堂教学方法.小组交流教学法学生对知识的习得途径不该只是由老师的传授,也不应该只是教师和几个优秀学 生的对话,而应该面向全体学生。我在“我是小小解说员”环节中,先抽两个学生上 台进行示范,学生评议,总结方法,然后再让下面的同学给小组内的同学进行解说, 这样通过生生之间的交流,给每个搭建了锻炼自己能力的平台。1 .任务驱动教学法课堂的自然生成,应该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定恰当的任务,让学生根据任务驱 动其不断思考、操作、交流等,从而推进课堂的进程。在本课前,老师提前布置学生去金沙博物馆的官网上浏览、自主学习,搜集一样 自己最感兴趣的文物资料图片,拍照上传并准备1分钟的介绍。这样的任务,让学生 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发展。最后的“文物DIY”环节,布置学生用捏、涂、画、刮等 方式创作自己喜欢的文物,并拍照上传,鉴赏你喜欢的一样作品,通过这样的方式, 让学生的多种能力得到了提高,推动了课堂的教学。2 .启发式教学法在整个教学中,我没有一股脑儿的把自己知道的都介绍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进 行“观察、猜测、想象”,一步步的去发现,去质疑,去交流,去相互学习,去总 结,从而形成学生自己的能力,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把学生视为课堂的主人,无 论是“抢答环节”,还是“质疑探秘” “我是小小解说员”等环节的设计均是如此。3 .多媒体介入法现代教学中,多媒体的介入很好的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本堂课,我适当的运用 了视频、课件等帮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悟知识,帮助他们形成知识的建构。平板电脑 等的使用也拓宽了学生学习的途径,刺激学生多个感官的学习,让学生能直观的感受 到文物的魅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博物馆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文物的信息是非常丰富的,那如何将这些丰富的信息传达给学生,并让他们更容 易和喜欢接受呢?我设计了 “我是小小解说员”环节,用这样的方式让学生相互学 习,习得解说的方法并马上实践,通过相互学习,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习的 效率。1 .体验式教学法本课是古蜀文明博物馆系列课程中的第二课,该课程包括了三星伴月 金沙探秘江口沉银拜水都江堰几个项目内容。而如何让学生更好的与文 物对话,聆听文物的心声,我们这节课就为金沙博物馆之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学 生的博物馆之行有更大的收获。“我是小小解说员”环节,让学生充分体验解说员的角色,让学生的知识与技 能,态度与价值观得到了巩固提升。最后的“文物DIY”环节的设计,也是让学生用自 己喜欢的美术方式体验文物的魅力。U!、课前准备(-)教学建议本课教学内容适合5、6年级的学生,适合以校本选修课的形式开展。课程由“学 校教学”“校外实地考察”两部分组成。“2+2学习模式”一一两节校内学习,两节校 外实践,拓宽知识外延,真切体会实践出真知的含义。(-)教具材料准备教师准备:1 .学生一人一个平板电脑;智慧教育云平台;开放的网络环境;金沙博物馆主要文物 简介资料;金沙主要文物太阳神鸟的视频剪辑;课件制作。2 .金面具、颜料、笔等若干;刮画纸若干;橡皮泥若干学生准备:布置学生课前自主学习金沙博物馆的官方网站,选择一样自己最想介绍的馆藏 品,上传图片作业,下来搜集整理其资料,用自己的话介绍文物,介绍时间1分钟。五、教学目标设定(-)课本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价值体认了解古蜀文明的历史演进,帮助学生树立起尊重文物、尊重历史的观 念,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本土文化的认同。责任担当在自主学习中锻炼自己查阅、搜集、筛选、整理资料的能力;在小组合 作中担任不同的角色,锻炼协作、交流、表达能力;有主动探寻、传播 中国历史文化的意愿。问题解决用“观察、猜测、想象”的方法与文物对话,感受古蜀先民的智慧;在 质疑探秘中激发学习兴趣,在相互解疑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意物化综合运用各种材料,设计、创作自己喜欢的文物。(-)本课的教学重难点1.问题解决是本课的重点。本节课老师一直引导学生用“观察、猜测、想象”的方法 与文物对话,而这种方法的习得又为以后学习博物馆课程或参观博物馆提供帮助。这 种方法的习得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活动的要求整合了几项重要能力的运用。其一、“我是小小解说员”就需要学生必须是在详细阅读了文物的相关信息以后才能完成, 他们快速阅读,提取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得到锻炼;其二、后面的“文物DIY”活动的过 程,有的是小组合作完成的,就需要与同伴沟通协作,并创造性地表现出文物的重要特征;有的是独立完成的,也需要考验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其三、一分钟演说 后,我引导学生对文物质疑,让学生在相互解疑中解决问题,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 能力,需要精简语言,创造性地表达。2.价值体认是本课的难点。古蜀文明源远流长,又具有地域特色,怎样让学生了 解古蜀文明的历史演进,形成共同的价值体认,帮助学生树立起尊重文物、尊重历史 的观念,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本土文化的认同。这一节课也许是不可能解决 的,但是本课的学习为学生起到了引导示范作用,让他们有意识的去关注身边的博物 馆,尝试运用“浏览、推测、查阅”的方法与文物进行对话,去感知古蜀文明的魅 力。六、教学过程设计(一)历史演进 激趣学习(3分钟)1.教师谈话引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师:孩子们,你在哪里见过这种图案?师:它的名字是?生:太阳神鸟师:对,飞机上、高铁上很多地方都能看到这个图案。(课件1至4)它是我们成都的 形象标志,也是中国文化遗产标志,(课件5)真是我们四川人的骄傲。(课件6)下 面,一起来欣赏一段关于它的视频介绍。(点击视频)(课件7)在当时一,和太阳神鸟一起出土的文物达6000余件,珍贵文物多达1000余 件,包括这些种类的文物。这些发现使我们对金沙时期古蜀人的生活、生产、丧葬习 俗、宗教祭祀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对遗址的性质、年代等也有了基本的结论。这些宝贝在沉睡了 3000年之后被发掘了出来,真是“一醒惊天下”。它是中国 十大考古发现之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金沙,去揭开它的神秘面纱。(板书: 走进金沙)(二)知渊源(1分钟).金沙遗址在哪里呢?(出示课件),它距市中心天府广场约5公里,它距离广汉三 星堆仅38公里左右。你看,这就是金沙遗址博物馆,这个博物馆就建在遗址之上。(出示课件)金沙遗址的发现如一声春雷,再次掀起了古蜀文明神秘的面纱。1 .(出示课件)大家看,在当时的中国大地上,古蜀文化和中原文化同时发展。从考 古材料看,三星堆王国衰亡的时间大约在公元前1200年,而金沙遗址正好与之相接 踵。从这两个遗址出土的大量文物及其文化信息都显示出,金沙文明就是直接秉承三 星堆文明的精髓,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壮大,辉煌的金沙文明是三星堆王国政权 迁徙南移的结果。后来,金沙文化后出现了青羊宫文化,战国时期巴蜀被秦国灭,至 此,古蜀文化融入了中原文化,融入了中华文化大家庭。金沙博物馆,就为我们研究 古蜀文明提供了很好的场所。(三)自学检测(5分钟)1 .孩子们,上周我布置了一项任务,请大家上网浏览金沙博物馆的网页,现在,我来 考考大家吧!请看题目并在平板上抢答,抢答正确可以获得加分哦!2 .第一题,开始。(出示选择题).教师:看来,大家都是有备而来啊!(退出“抢答”)(点击课件)这就是金沙博 物馆“F4”,太阳神鸟、金面具、青铜立人像、玉琮。它们可是金沙馆里最重量级 的文物了,很亮眼吧!(四)我是小小解说员(13分钟)1 .现已证明金沙遗址是三星堆遗址消亡以后,成都平原上新崛起的一个政治、经济、 宗教、文化的中心。为什么这样说呢?人们通过研究这些文物,来探寻它背后隐藏的 秘密。它们可是通向神秘的古蜀文明的金钥匙。2 .课前大家也浏览了金沙遗址博物馆的网站,认真研究了自己感兴趣的馆藏文物。现 在,让我们来当小小讲解员,通过你对文物的讲解,能否让大家从这件文物身上发现或 者猜测它所隐藏的文明发展的信息?进而了解这段历史。谁来介绍青铜立人像?(学 生上台介绍)(点击课件)A、青铜立人像师:你的讲解做到了体态大方、声音洪亮,表达清楚,很棒哦!还有补充吗?生补充师:金沙青铜立人像与这尊三星堆的大立人像对比可以发现,两尊铜像虽然高矮和重 量不同,但外形和动作都非常相似。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师:(手指课件)是啊,这是三星堆出土的大立人像,这是金沙遗址出土的小立人 像,为什么相差那么多?谁知道原因?抽生说,如不能说,就老师补充。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以大器物为主,而金沙遗址以小型器物为主,专家认为主要 有两个原因。一是三星堆遗址是宗庙或神庙被毁掉之后埋在了一起,而不是一个祭祀 坑;而金沙遗址是一个祭祀的场所,祭祀完之后把祭品埋在地下,在金沙目前发现了 60多处与宗教祭祀有关的遗址。第二个原因可能是与铜料来源的多少有关,古蜀国所 在的成都平原不产铜,铜矿石来源于云南、贵州一带。古蜀国在三星堆时期,经济发 达,所以三星堆出土了很多大型青铜器。古蜀国迁徙到金沙以后,国力逐渐衰弱,铜 矿石原料获得难度增大,所以此时期的青铜器变小了。可见,金沙文化是对三星堆文 化的一种延续。师:大家再仔细观察一下青铜小立人,(点课件)你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或者疑问? (拿的是什么?)那大家来推测一下呢?(板书:推测)3 .我们看了同学们刚才的介绍,他们在介绍时哪些地方做得比较好呢?(仪态大方、 声音洪亮、表达清楚)生说师总结后(点击课件)4 .那我们待会儿在介绍时,做到一个方面可以得一个赞,看一看你能否得三个赞。评 委就是我们下面的每一位同学,解说时间控制在1分钟内。.现在,谁来当第二位讲解员?老师点击同学的课前作业。预设:B、石跪坐人像(9)师:他的讲解能得几个赞呢?同意得三个赞的请举手。哇,不错哦!你们的点赞就是 对她最好的鼓励!对石跪坐人像还有什么疑问?预设:石跪人像为什么跪着?又是什么身份?从小小讲解员的介绍,让我们了解了金沙的神秘文化。现在,还有谁想当小小讲解 员?(学生举手)大家都想介绍。下面,老师给你一个机会,可以去给听课的老师介 绍,也可以同学间互相介绍。最后,一定要请他们评价哦!限时3分钟,行动吧! (点开计时器)孩子们,我们来盘点一下自己的收获吧!得到一个赞的举手,可以继续努力!得到2 个赞的举手,不错哦!得到3个赞的举手,你们有当解说员的潜质!(五)质疑探秘师:(课件)同学们,关于金沙的秘密,你还想知道什么?可以提出来,如果大家这 节课不能解决也没有关系。因为,今天只是学习的开始,课后,我们可以继续去学习 研究。1 .抽生提问,相互解答。2 .老师也有疑问?如果学生有提出这些问题的,教师就跳过(课件出示)3 设疑问1:太阳神鸟的厚度仅厘米,这么薄,是怎么打造出来的呢?(课件)太阳神鸟的厚度是厘米,大概就是三根头发丝叠在一起的厚度。专家认 为,4只鸟身长相等,表明在成形过程中可能有过测量,但细微处互不相同,如颈与腿 均不等长,说明并非有一个统一的模本,而这更表现出古蜀匠人的高超技艺。4 设疑问2:太阳神鸟中,古人是怎么想到把鸟和太阳组合在一起的呢?在远古,对于日出日落,古人无法解释,认为太阳是一只神奇的鸟,人们因此把 鸟看作具有神性的精灵。太阳带给世间光明与温暖,并且与农业丰收有着紧密的联 系,使远古人类直接感受到了太阳强大的力量,因此,先民们常把鸟与太阳联系在一 起来崇拜。

    注意事项

    本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育科学五年级上册综合大主题《走进金沙》教学设计(谢泽珍).docx)为本站会员(太**)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