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经典常谈》3-4章节梳理及练习卷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
-
资源ID:94131109
资源大小:15.12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经典常谈》3-4章节梳理及练习卷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
八年级下册名著经典常谈34章节梳理及练习卷班级 姓名 学号尚书第三【章节梳理】尚书的原名为书又因为是儒家核心经典之一,所以又被称为经 书。“尚就是“上”的意思,所以尚书主要记载上古时代的事迹,是中国 最早的记言历史文献汇编。尚书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和周书四 个部分,主要记录了这四个朝代领导者们向大众所发的号令。其中,普通的号令 叫做“诰,与军事有关的号令叫做“誓”。尚书的主要思想其实就是“鬼 治主义”,在上古时期,统治者们只要搬出“上天”和“先祖”来,就能让臣民 信服,有效地解决各种纷争。由于尚书的创作年代太过久远,因此现存的尚 书版本可谓真假难辨。秦始皇“焚书坑儒”时,有个叫伏生的人将尚书藏 了起来,等到汉朝建立,伏生寻找所藏的尚书,结果只剩下29篇了,其他的 篇章都已不知去向。后来伏生在齐鲁之间教授这些篇章,汉文帝晁错前往向伏生 学习尚书,使尚书重新流传开来。因为伏生是口头传授,所以人们就用 当时的隶书重新抄录尚书。西汉鲁恭王在拆孔子故宅的一段墙壁时,又发现 了篆文所写的原始版本的尚书。为了区别这两个版本,人们将前者称为今 文尚书,旨称为古文尚书。但是由于西晋永嘉年间发生战乱,今文尚书 和古文尚书遗失了。东晋初,豫章内史梅酷向朝廷献出了 33篇今文尚书 和25篇伪古文尚书。其中,伪古文尚书是三国末期魏国的王肃伪造古 文尚书,这部书还带着孔安国的传。伪古文尚书一直流传到清朝初期才被 人们识破,朱自清感叹道:“千年公案,可以定论。”【章节训练】一、填空题L尚书是中国最古的 的历史。2 .记事比较的是 的,记言比较的是 的。3尚书包括 四代,大部分是号令,就是向大众宣布的话,小部分是君臣相告的话。4.第一是清初的阎若玻,著。第二是惠栋,著古文尚书考,两 书辨析详明,证据确凿,教伪孔体无完肤,真相毕露。但将作伪的罪名加在梅质 头上,还不免未达一间。第三是清中叶的丁晏,著尚书余论,才将真正的罪 人王肃指出。千年公案,从此可以定论。二、选择题.尚书的主要思想其实就是(),在上古时期,统治者们只要搬出“上天”和“先祖”来,就能让臣民信服,能够有效地解决纷争。A. “鬼治主义”B.“礼治”C. “法制”D. “以人为本”2伪古文尚书是()末年,魏国的王肃伪作的古文尚书,这部书还带着()的传。A.汉 鲁恭王 B.三国 孔安国C.东晋 梅城D.西汉 孔安国3伪古文尚书一直流传到()初期才被人们识破。A.晋朝 B.汉朝C.明朝D.清朝4,儒家所传的“五经”中,()残缺最多,因而问题也最多。A.周易 B.诗经C.春秋 D.尚书三、简答题1.简述尚书的主要内容和思想。2,什么是“尚书古今之争” ?3.朱自清在经典常谈中说“千年公案,从此可以定论”,这里的“千年公案” 指什么事件?请简要回答。诗经第四【章节梳理】诗经的原名叫诗因为书中收录的诗歌总数为305篇,所以又叫诗 三百。之所以被称为诗经是因为被儒家奉为了五大经典之一。“诗”的前 身是歌谣。上古时期没有文字,歌谣只能通过口头传唱的方式流传,后来随着文 字的诞生,有人将那些流传下来的歌谣记录下来,于是就有了 “诗"。战国时期, 周王室和各大诸侯贵族纷纷没落,职业乐工们也被遣散,很多诗都消失在历史的 变更中,但是依旧有三百多篇“诗”被流传了下来,并且被儒家奉为了经典,因 此便有了诗经。孔子提倡采用断章取义的简单办法来理解诗经内容,并且用“思无邪” 三个字来评价这三百多篇歌谣。儒家用诗经教化门人,使其明白做人和做学 问的道理。教化的具体方法就是风、雅、颂、赋、比、兴,统称为“六义”。其中,风、雅、颂是诗歌的主要类别。“风”是国风的意思,即各个诸侯国民间流传的歌谣,如硕鼠伐檀 等,国风是诗经的精华所在,一共160篇;“雅”主要是周王室的贵族文人 们所创作的歌谣,也有少数民族的歌谣,前者叫“大雅”,后者叫“小雅”,两 者一共105篇;“颂”是关于祭祀的歌谣,多为贵族乐工所创作,包括周颂 鲁颂和商颂,共40篇。赋、比、兴是诗经中诗歌的主要创作手法。'赋”是铺排、述说;“比” 和“兴”都类似于今天比喻、借喻,只不过“兴”是用在诗句的开头。诗经中的诗在语言形式上,多为四字一句,且多数是隔句押韵,章法上, 多为重章叠句和反复咏唱。因此,诗经中的大部分诗歌都富有节奏感和音韵 美,朗朗上口,十分容易传唱。【章节训练】一、填空题1 .歌谣可分徒歌和乐歌,随口唱,随乐器唱。2,今诗经共 篇,其中六篇有目无诗,实存三百零五篇。3 .诗序有大序小序。大序托名,小序约出自.最有权威的毛氏诗传和郑玄差不多全是断章取义,甚 至断句取义断句取义是在一句两句里拉出一个两个字来发挥,比起断章取义, 真是变本加厉了。4 .本是唱诗给人听,但在大序里,也许是“直铺陈今之政 教善恶”的意思。、都是大序所谓“主文 而谙谏”,不直陈而用譬喻叫“主文”,委婉讽刺叫“谙谏”。二、选择题.国风是( )的意思。A.国官乐B.国土乐C.国祭祀之乐 D.国贵族之乐.比、兴都是政教的譬喻,但在诗篇()的叫做兴。A.发端B.间C尾D.题.诗经中除了风、雅、颂,还有两篇“南”,分别是()oA.周南召南B.商南召南C.周南鲁南D,商南周南三、简答题L诗经的原名是什么?为什么被称为诗经和诗三百?请简要回答。2.简述什么是诗经“六义”。经典常谈34章节练习卷参考答案尚书第三一、填空题L记言2.间接直接3.虞、夏、商、周4,古文尚书疏证二、选择题1. A2, B3. D4, D三、简答题1 .尚书主要记录了虞、夏、商、周这四个朝代领导者们向大众所发的号令。 其中,普通的号令叫做“诰,与军事有关的号令叫做“誓”。尚书的主要思想是“鬼治主义”,在上古时期,统治者们只要搬出“上天” 和“先祖”来,就能让臣民信服,能够有效地解决纷争。2 .示例:“尚书古今之争'指的是人们围绕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两 个版本产生的争论,前者是因伏生口头传授尚书内容,由其他人用当时的隶 书抄录而成的尚书版本,后者是西汉鲁恭王在拆孔子故宅的一段墙壁时,发 现的篆文所写的原始版本的尚书。3 .“千年公案”指的是三国末年魏国的王肃伪作的古文尚书一直流传到清朝 初期才被人们识破这件事。诗经第四一、填空题L徒歌乐歌2三百一十3子夏;大小毛公4,诗笺5.赋此;兴二、选择题1. B2. A3, A三、简答题1 ,诗经的原名叫诗因为被儒家奉为五大经典之一,所以被称为诗经; 因为书中收录的诗歌总数为305篇,所以又被叫诗三百。2 .诗经“六义”是儒家用诗经来教化门人的具体方法,包括风、雅、颂、 赋、比、兴。其中,前三者是诗经的主要内容,后三者为诗经中诗歌的 主要创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