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杯”东北电力大学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docx
-
资源ID:94141498
资源大小:13.4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挑战杯”东北电力大学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docx
“挑战杯”东北电力大学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挑战杯”东北电力大学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 竞赛是由共青团东北电力大学委员会、东北电力大学学生处、东北 电力大学教务处、东北电力大学科研处主办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 活动中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竞赛活动,每两年举 办一届。第二条 竞赛的宗旨: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 意创新、迎接挑战。第三条竞赛的目的:引导和激励高校学生实事求是、刻苦 钻研、勇于创新、多出成果、提高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 践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促进高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开 展,发现和培养一批在学术科技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 为参加全省及全国“挑战杯”竞赛做准备。第四条竞赛的基本方式:各院(系)在校学生申报自然科 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 发明制作三类作品参赛;聘请专家评定出具有较高学术理论水 平、实际应用价值和创新意义的优秀作品,给予奖励;组织学术 交流和科技成果的展览。第二章组织机构及其职责第五条竞赛设立领导小组,由主办单位有关负责人组成, 负责指导竞赛活动,并对组织委员会和评审委员会提交的问题进 行协调和裁决。第六条 竞赛设立校组织委员会,由主办单位联合发起单位 的有关负责人组成。校组织委员会设主任一名,副主任若干名。第七条校组织委员会的职责如下:1 .审议、修改竞赛的章程;2 .筹集竞赛组织、评审、奖励所需的经费;3 .议决其它应由组委会议决的事项。第八条校组织委员会下设秘书处,负责按照校组委会通过 的章程组织竞赛活动并向校组委会报告工作。秘书处设秘书长一 名,由校团委有关领导担任;设副秘书长若干名。第九条竞赛设立校评审委员会,由主办单位聘请的相关学 科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家组成。校评审委员会设主任一名, 常务副主任二名,评审委员若干名。校评审委员会经主办单位批准成立,有权在本章程和评审规 则所规定的原则下,独立开展评审工作。第十条校评审委员会职责如下:1 .在本章程和评审规则基础上制定评审实施细则;2 .审看参赛作品及其演示,对作者进行问辩;3 .确定参赛作品获奖等次第十一条竞赛设立作品资格评判委员会,在校组委会第二 次全体会议召开时成立,由校评审委员会常务副主任1名、评审 委员3名(根据被评判作品学科分布选定)、主办单位各代表组 成。资格评判委员会主任由校评审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担任。资格 评判委员会会议由资格评判委员会主任负责召集。第十二条作品资格评判委员会职责如下:1 .授权校组委会秘书处在预审开始至终审决赛结束前接受 参赛学院(系)和学生、评委对参赛作品资格的质疑投诉;2 .在终审决赛结束前,如出现被质疑投诉作品,资格评判 委员会应召开会议,对被质疑投诉的参赛作品的作者及所属学院 (系)进行质询;3 .投票表决被质疑投诉作品是否具备参赛资格。第十三条 校组委会秘书处对质疑投诉者的姓名、单位予以 保密。质疑投诉者需提供相关证据或明确的线索。资格评判委员 会开会时,到会委员超过2/3方可进行表决;表决时实行回避制 度;若参加表决委员中有2/3以上认为该作品不具备参赛资格, 则评委会对该作品不予评审,其参赛得分随之取消。校组委会秘 书处不受理匿名质疑投诉。终审决赛结束后,对作品的质疑投诉继续按本章程第二十七条执 行。第十四条 各院(系)应举组织协调委员会和评审委员会, 负责本院(系)竞赛的组织协调、参赛作品资格审查和作品初评 等有关工作。第三章参赛资格与作品申报第十五条凡在举办竞赛终审决赛的当年7月1日以前正式注 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在校中国籍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 生和博士研究生(均不含在职研究生)都可申报作品参赛。第十六条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距竞赛终审决赛当年7月1 日前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可分 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 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 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 两人;凡作者超过三人的项目或者不超过三人,但无法区分第一 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品的作者必须均为学生。 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至 本专科生、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类进行评审。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 竞赛中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含本竞赛主办单位参与 举办的其它全国性竞赛的获奖作品)等均不在申报范围之列。第十七条申报参赛的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 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大类。自 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者限本专科生。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 告和学术论文限定在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六个 学科内。科技发明制作类分为A、B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 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 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第十八条参赛作品必须由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指导教 师(或教研组)推荐,经本学院(系)学籍管理部门审核确认。第十九条 每个学院(系)选送参加竞赛的作品总数不得超过6 件,每人限报一件,作品中研究生的作品不得超过作品总数的1/2, 其中博士研究生的作品不得超过1件。参赛作品须经过本学院(系) 组织协调委员会进行资格及形式审查和本学院(系)评审委员会初步 评定,方可上报校组委会办公室。第四章展览、交流、转让第二十条 校评审委员会推荐通过预审的一定比例的自然科 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及全部 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参加展览。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须有实物或 模型参展。第二十一条校组委会将在竞赛的终审决赛阶段组织多种形 式的学术交流和工作交流活动。第五章附则第二十二条竞赛结束后,对获奖作品保留一个月的质疑投 诉期。若收到投诉,竞赛领导小组将委托主办单位有关部门进行 调查。经调查,如确认该作品资格不符者,取消该作品获得的奖 励,重新计算作者所在学院(系)团体总分及名次,取消该学院 (系)获的优秀组织奖,通报校组织委员会;并视情节轻重,分 别给予所在院(系)取消下届参赛资格的处罚。竞赛组委会保护投诉人的合法权益。第二十三条“挑战杯”竞赛专用网站。第二十四条 本章程自校组织委员会审议通过之日起生效, 由竞赛主办单位及校组委会秘书处负责解释。“挑战杯”东北电力大学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组委会2013年1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