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市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专项方案(汇编4份).docx
2023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为了主动有效的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避免和 减轻地质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根据地质灾 害防治条例、原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关于开展县(市)地 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及XX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 (XX (20XX) XX号)精神,结合本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践, 编制2023年度XX镇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如下:一、XX镇概况XX镇位于XX西北部,东邻XX,南接XX,西连XX县XX, 北靠XX县XX和XX县XXo 土地总面积248平方公里。下辖1 个社区居委会,27个行政村,现有人口 4. 7万人。XX镇成盆地地形,地势东部低,向北、西、南渐次升高, 最高峰在西北与XX县交界之雪峰山,海拔1299m;最低XX 水 头谷地不足200m。主要溪河为茂溪,在镇域中部接受北、西、 南三方支流汇水,由长阜一XX 一水头,流入沙溪河支流东溪。 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19. 2,极端最高温39.4C,极端 最低温-5。无霜期290多天,年降雨量1700nmi。地质基岩为 中生代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及震旦纪变质岩。自然土壤在盆地 及周缘主要为酸性岩红壤、中性岩红壤、变质岩红壤,北、西、 南高山地区为酸性岩黄壤和变质岩黄壤,部分为黄红壤,土层 深厚,肥力较高。二、全镇地质灾害点现状众的应急转移方案及措施是否切实可行等。此外,自然资源、 水利、教育、卫生、林业等主要部门应认真做好各自领域内的 险情排查,需重点防范的地质灾害危险点(区),应划定警戒区 域并设立警示牌等。汛期巡查:进入汛期,自然资源所和水利、教育、卫生、 林业等部门应认真按地质灾害防治的有关规定运行,村(社区) 委会及基层群众应当对重点防范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加强监测和 灾害前兆特征的巡回检查,对可能出现险情的灾点(含过去已 查明和每年新增加的地质灾害隐患区),应当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同时向镇政府及镇国土资源所报告;镇政府及镇自然资源所接 到报告后,上报区局及时组织专家赶赴现场,调查鉴定灾情, 提出处理对策,采取相应措施。汛后补查:汛期过后,自然资源所应会同区局认真补查 各地质灾害隐患点情况(含已查明和每年新增的地质灾害隐患 点),根据各地质灾害隐患点稳定情况以及险情是否已消除或得 到有效控制,决定是否继续监测、是否采取搬迁治理,并通知 有关监测单位和监测人;主管部门在每年可进行新增灾点或删 除已搬迁或治理的旧灾点,并应及时更新各附表中的各级分管 负责人和群测群防人员的姓名与联系电话,为编制下一年度的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提供详实的基础资料。2 .实施灾前监测巡查与安全转移对已调查的地质灾害点和划定的汛期地质灾害危险区 域,应进行监测巡查,对已列入本防治方案的重大一较大级地 质灾害危险点应进行加密监测;遇有台风或暴雨袭击或当地质 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等级达3级以上时,除应加大对危险点监测 密度外,还应对房前屋后及公路沿线高陡边坡、水利水电设施、 开采矿山、旅游景点等地质灾害易发地段加强监测巡查;自然 资源所应会同区局做好监测工作的技术指导。镇政府统一组织、 部署地质灾害点的避险实施方案,因地制宜地做好群众及财产 的安全转移工作。对已发现异常的地质灾害危险点,当地质灾害气象预 警预报等级达4-5级时,应实行24小时监测;还应对主要地质 灾害隐患点和居民房前屋后及公路沿线高陡边坡、水利水电设 施、开采矿山、旅游景点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区段提前做好 防灾准备工作。镇人民政府应迅速做好受威胁人员的撤离、财 产转移和重要设施的保护工作,确保安全;紧急情况时,可以 强行组织实施疏散避险。镇人民政府要成立地质灾害抢险救灾队伍(主要由各 防灾成员单位和基干民兵组成),备足必要的防灾物质,制定具 体的应急抢险方案。各村(居)委会应当划定汛期地质灾害危 险区域,查明地质灾害危险区域内受威胁群众人数;要形成地 质灾害危险区域群众转移避让人员清单,并明确村(居)防灾 责任人,特别是制定本区临灾前的群众转移预案,具体布置落 实防灾措施;要做到家喻户晓、转移有序。3 .预报预警应急响应要求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分为5个等级:I级,地质灾害发 生可能性很小;II级,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小;III级(注意级), 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较大;W级(预警级),地质灾害发生可能 性大;V级(预报级),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很大。省自然资源 厅会同省气象防汛部门在汛期及时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 等级信息,其中III级可不予发布,IIIV级应向社会发布。 对IIIV级的地质灾害预警响应,一般要求如下:ni级一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应急响应(黄色预警)当我镇日降雨量达到5060毫米或者过程降雨量达到 80120毫米时,就达到in级(注意级)。各村(居)委会及有 关部门应做好值班工作,密切注意雨情;镇人民政府应按年度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部署防灾工作;镇人民政府、村(居)防灾 负责人应适时组织对汛期地质灾害危险区域进行巡查,地质灾 害危险区域内的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巡查人和协管员要加强 地质灾害危险区域的监测、巡查和防范。一旦发现险情要立即 报告并及时采取防灾避险措施,组织转移受威胁的群众。IV级一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应急响应(橙色预警)当我镇日降雨量达到6080毫米或者过程降雨量达到 120150毫米时,就达到IV级(预警级)。我镇人民政府及防 灾指挥机构和有关部门应24小时值班,做好抢险救灾准备;镇 人民政府、村(居)防灾负责人要加强组织对汛期地质灾害危 险区域进行巡查,危险区域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巡查人和协 管员要加强地质灾害危险区域的监测、巡查和防范;镇人民政 府要及时启动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村(居)汛期 地质灾害危险区域群众转移预案,对危险性较大的地质危险区 域内的群众,按转移预案及时组织转移避让。V级一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应急响应(红色预警)当我镇日降雨量达到大于80毫米或者过程降雨量大于150 毫米时,就达到V级(警报级)。我镇人民政府及防灾指挥机构 和有关部门应24小时在值班室值班,并组织做好抢险救灾工作。 我镇人民政府要及时启动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村 (居)汛期地质灾害危险区域群众转移预案,立即组织地质灾 害危险区域内的群众转移避让,并组织对其他区域(含过去已 确认和每年新增加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巡查和防范,派出 应急小分队或包村、挂村或驻村干部指导防灾抗灾救灾工作; 紧急情况时,可以请求强行实施疏散避险。此外,未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信息的地区,各村 (居)要按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的要求加强日常管理,一旦发 现地质灾害险情,要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并组织群众转移避让。 在台风暴雨和强降雨期间,我镇人民政府要积极做好转移避让 群众的安置工作,采取有力有效的措施防止已转移群众擅自回 迁;台风和强降雨过后,镇人民政府在确认地质灾害危险区域 内岩土处于稳定、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才能稳妥地组织已转移 群众适时回迁,并及时组织开展地质灾害补充调查,更新地质 灾害管理信息库等。(五)建立灾情报告制度L速报时限要求一一发生特大型、大型、中型地质灾害,镇自然资源所应 立即上报区自然资源局和镇人民政府。区自然资源局接到灾情 险情报告后,应立即向市人民政府和主管部门,同时越级速报 省人民政府和省自然资源厅。在处置过程中,应及时报告处置 工作进展情况,直到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发生小型地质灾害,镇自然资源所应立即上报区自然 资源局和镇人民政府。区自然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在1小时内 向市人民政府和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报告,并及时向省自然资源 厅报告。对于发现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时,镇自然资源所应立 即上报区自然资源局和镇人民政府.2 .速报内容地质灾害速报的内容主要包括发生的地点、时间、类型、 规模、成因和发展趋势,以及伤亡和失踪的人数、直接经济损 失等,同时提出主管部门采取的对策和措施。3 .应急调查报告应急调查结束后,有关部门应当及时提交地质灾害应急调 查报告。报告内容包括:抢险救灾工作;基本灾情;地质灾害 类型和规模;地质灾害成灾原因(包括地质条件和引发因素); 地质灾害发展趋势;已经采取的防范对策、措施;今后的防治 工作建议等。(六)地质灾害防治分级管理1 .重大级和较大级地质灾害防治点:乡镇有关部门应积极 争取防治经费及时进行搬迁或治理。未搬迁或治理前,镇有关 部门应根据省(市)级有关防灾资信在汛期或强降雨阶段地质 灾害气象预报等级达3-4级时进行预防避让通知,预报等级达 4-5级时进行搬迁避让通知,部分危险区应强制撤离或疏散居 住人员;镇、村两级在汛期应加强地质灾害点的监测、预防、 巡查、值班等工作。2 . 一般级地质灾害防治点:相关主管部门应协助争取防治 经费,灾点当事人应及时主动进行搬迁治理或消除隐患。未搬 迁治理前,乡镇主管部门应根据区级有关防灾资信及时通知到 村组相关责任人员,相关人员应及时通知各灾点受威胁人员, 在汛期或强降雨阶段地质灾害气象预报等级达34级时应进行 预防通知,预报等级达45级时应进行避让通知;镇和村组相 关责任人员在汛期应加强地质灾害点的巡查、值班等预防工作 (对过去已发生但未列入本方案的隐患点也要适时进行巡查); 对已搬迁治理或撤消的灾点,镇相关部门应进行事后追踪防范, 确保安全。(七)防治措施根据地质灾害点的危险性、危害性、经济条件和可操作性, 按轻重缓急,有计划地开展搬迁避让或工程治理。搬迁避让,对位于偏远山区、工程治理投资过大或治理后 扔不能有效消除隐患的地质灾害危险点,鼓励搬迁避让、异地 集中安置。工程治理。对位于村、镇规划区内。自然因素引发、危险 性大、威胁人口多、造成经济损失大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 可将其纳入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库,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有序开 展治理。工程住建等认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按照“谁引发、 谁治理”的原则,有责任方组织治理并承担治理所需费用。(八)实施防治方案的保障措施1 .完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健全地质灾害防治制度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具体领导和协调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建立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地区、本单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总 责的领导责任制;建立和完善以镇为单元的镇、村、灾点的群 测群防网络,形成镇、村、组地质灾害防治监测预警系统和地 质灾害防治工作联系网络。除了各相关的年度防灾预案、应急 抢险预案、群众转移预案等外,目前应建立的主要防灾制度还 有:地质灾害年度防治方案制度、地质灾害险情巡查制度、地 质灾害监测制度、地质灾害险情预报制度、地质灾害灾情报告 制度、地质灾害防治值班制度等等。2 .加强监督,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力度各村(居)和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地质环境的管理,严格建 设项目和建设用地的审核和审批,切实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 作的监督检查,杜绝人为活动加剧引发地质灾害的行为。违反 规定,发生地质灾害造成重大损失的,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 例规定,追究主要领导人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其他有关人员 的责任。3,加强宣传,提高干部群众的防灾意识镇自然资源所和各村必须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培 训,通过广播电视等公共媒体、宣传图片、标语挂历、防治手 册或宣传单等多种形式,以多种渠道大力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宣 传工作;组织镇、村有关人员进行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培训, 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提高政府公务人员和公众对地质灾害 危害性和防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干部群众地质灾害防灾 减灾意识,形成各级领导关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公众关心支 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从而提高防灾抗灾能力,使地质灾害防 治工作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真正实现群测群防,最大限度 地减少因地质灾害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六、地质灾害的监测、预防责任人地质灾害的发生有渐变或者突变的过程,在出现地质运动 变形期间往往有比较明显的变化征兆,通过监测并及时捕捉前 兆迹象,就可以避免或减轻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防责任人,原则上是谁诱发并受威胁 谁就负责监测,就是责任人;部分农村的灾点可由镇、村指定 专门防治监测人员。由公路、矿山、水利电力、工矿企业等业 主或部门所诱发或自身受到威胁的地质灾害点,应由业主或诱 发灾害的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监测并落实预防责任人。落实监测责任人后,相关人员应在主汛期或强降雨期间增 加监测频率,并加强灾害体变形破坏过程前兆特征的巡查监测 (如泉水变浑、井水突变、山体变形开裂或裂缝扩张、地面下 沉、地表隆起或鼓丘、植物歪斜、动物异常等),以便及时掌握 地质灾害危险隐患体的变形发展趋势,作出准确预报,积极组 织搬迁避让或采取有效防范措施。2023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为切实做好2023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避免和最大限度 地减轻地质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造成的损失,构建和谐 XX,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XX省地质环境管理条 例和XX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112025年)等有关规 定,结合我镇实际,特制订本方案。一、全镇地质灾害情况我镇地处XX山区,土质疏松是诱发地质灾害的原因之一, 据XX县地质灾害调查,XX镇XX等地方有崩塌、滑坡地质灾 害遗迹;清拆旧房诱发的地质灾害也时有发生,我镇辖区内XX 村XX整片山,地表层开裂,有滑坡的迹象。由于地质环境脆弱、气候异常、农村无序依山削坡建房、 建设人类工程,诱发地质灾害。多年来,我镇认真贯彻落实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XX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进一步 完善了群防群测和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加大了信息监测的跟踪 落实,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行全方位监管,“六个一”防治, 通过省地环站在本镇XX安装了地质灾害防治监测仪。二、全镇地质灾害隐患区的分布我镇是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多发区,是XX县地质灾害的重灾 区。地质灾害以大型、小型为主,有灾害点多、面广、突发性 及危害性大的特点,主耍分布于花岗岩的地区,除暴雨是诱发 主因之外,花岗岩侵入接触带和筑路、建房等人为因素也是诱 发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2023年我镇主要防范的区域有:(-)我镇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划定的易发区:XX村滑坡、 崩塌易发区;XX村崩塌低易发区。(二)重点防治区:XX村及XX镇路段的交通干线。三、地质灾害的威胁对象、范围崩塌、滑坡等山地地质灾害威胁对象是:山坡下地形低洼 村庄居民、农田、森林及主要交通路线。四、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崩塌、滑坡等山地地质灾害多发生在4-10月份的主汛期, 69月份是地质灾害的重点防范期。五、地质灾害防范重点及防治措施目前,我镇有18个地质灾害防治点,如遇暴雨、地震或人地质灾害危害现状我镇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中查明的地质灾害点和新发 生的地质灾害点进行核查,除了已经搬迁治理或危害程度已很 小的灾点外,需进入2023年度区级汛期突发性地质灾害防范的 灾点合计为5个。其中灾点分为滑坡2处,崩塌3处,大多数 分布在低山一丘陵区。主要以滑坡为主,多发生在雨季的5-6 月份,发生的地点以XX村、XX村、XX村最为严重。地质灾害的主要控制影响因素我镇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耍影响因素有三点:一是人类工程活动影响因素,多数村民削坡建房形成人工 高陡边坡,但没有开挖台阶,有的居民点建在上下陡中间缓的 斜坡上,加上村民在边坡上开垦农田,引起灌溉渗漏,在雨季 时,容易引起地质灾害。二是地形地貌控制因素,我镇地质灾害多发生在25° -40° 低山一丘陵区,断裂构造较发育,多组断层交错切割,易发生 地质灾害。三是地质结构影响因素,现在地灾点主要分布于花岗岩区, 其次为变质岩区,境内花岗岩分布广泛,其分布区风化切割较 深,坡度较陡,山坡、坡脚残积土较厚,残积土下又分布一层 渗水的砾岩或砂砾岩,上部土层往往容易沿此层面滑坡或崩塌。三、2023年度气象预测预报2023年气候总趋势和主要气象灾害预测:类活动等诱发因素,很可能发生重大灾害,造成严重的生命财 产损失。我镇XX村XX是滑坡的重点易发区,该处是复活大型 古滑坡,威胁3263人及千余亩良田,现XX滑坡重点易发区已 迁出85户479人。防治措施:地面沿山脚树立警示牌,监测预 警、引导避让;做好汛期巡查,提醒村民在汛期期间提高安全 隐患意识,在生产、生活时注意安全。六、地质灾害的监测、预防责任人自然灾害原则上是“谁受威胁谁负责监测”。现由镇人民政 府会同自然资源办(规划建设办)、农林水服务中心、民政、交 通、学校等部门,组织当地村民委员会进行巡查监测,指定责 任心强的人员负责监测,并对其进行系统培训,提高监测能力, 建立群测群防网络。七、地质灾害防治保障措(-)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地质灾害的防治,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人民 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各村(居)委员会、相关部门(单位) 和矿山企业要进一步提高对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重要性的认 识,对辖内的地质灾害易发区齐抓共管,常抓不懈,坚持“预 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和社会稳定,保障我镇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发展。(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一项社会性工作,各村(居)委员会、 相关部门(单位)要明确职责,落实任务,紧密配合,协调一 致,努力做好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各村(居)委员会要高度重视本行政区域内的地质灾害防 治工作,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负责人对辖区内的地质 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对镇政府确定的地质灾害防治重点逐一 明确监测、预防责任人,落实目标责任制,一级抓一级,一级 对一级负责,确保万无一失。成立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防治指挥领导小组,编制突发性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镇应急管理办、自然资源办(规划建设办)、 农林水服务中心、镇交通部门负责地质灾害责任鉴定,纠纷调 处和监督防治工作。安全生产监督部门会同自然资源办、农林 水服务中心、执法队督促落实矿山隐患的整改治理工作,协调 有关村和矿山做好采空区及地面的监测。矿山企业是安全生产 的第一责任人,具体负责矿山采空区、弃渣弃土的巡查监测、 预报,发现险情及时报告,同时,成立相应的突发性地质灾害 应急指挥小组,编制矿山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矿山企业 负责本矿山安全隐患的治理整改。应急管理办、农林水服务中 心要注意汛期降雨引发的山洪、滑坡,做出预警;气象部门要 做好气象预测、预报工作,指导各部门做好防灾减灾预警。因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防治经费列入政府财政预算, 因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由责任单位承担治理责 任和费用,并负责地质灾害的监测。(三)加强汛前巡查、落实防灾方案和各项制度汛前各村要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排查,制定地质灾害防 治方案,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各村各部门要层层落实汛期地 质灾害防治专人值班制度、汛期地质灾害巡查制度和地质灾害 零报告月报制度,公开值班电话,一旦发生突发性地质灾害, 各村及矿山企业要按照规定及时上报,以便及时采取防治和避 让措施,避免造成更大损失。(四)完善制度,群防群测各村耍根据地质灾害点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作出分析评判, 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在隐患点上设立警示牌,签订镇村 责任书,发放防灾避险明白卡,落实群防群测责任。(五)加大宣传,提高意识各村及自然资源办(规划建设办)要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工 作的宣传力度,切实做好各项宣传措施,增强广大群众的防治 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抗灾自救能力,严禁各村及矿山企 业隐匿灾害情况。2023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为扎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 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根据国务院地 质灾害防治条例与XX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要求,结合 我乡实际,制定XX乡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现予印发,请各单位 认真贯彻执行。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职责(-)XX乡人民政府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职责1、工作总则。在XX区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全面负责辖区 内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乡长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乡其 他班子成员实行“挂点联区”制度,对各自联系的地质灾害隐 患点和重点巡查区负责。实行“点面结合、动态管理、预防为 主、科学防范”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原则。2、动态管理。配合区教育体育、财政、住建、交通运输、 水务、农业农村、文化和旅游、应急管理、自然资源和规划等 部门开展地质灾害调查工作,确定地质灾害隐患点,划定地质 灾害重点巡查区。组织开展汛前地质灾害排查,根据人类工程 活动或地质灾害隐患变化等情况,每年汛期前调整年度重点巡 查区。核销地质灾害隐患点和调整重点巡查区须报XX自然资源 和规划局核定。3、应急预案。根据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重点巡查区情况,编 制XX乡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隐患点防灾预案,及时向社会 公布,并定期组织应急演练。4、两卡发放。根据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隐患点防灾预 案,制作并发放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和防灾避险明 白卡。明白卡标明可能发生地质灾害位置、类型、范围和受威 胁对象,以及预警信号、人员撤离和转移路线、避灾场所、应 急联系方式等。5、群测群防。做好辖区内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组织工作。确 定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人和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与有关村委会 签订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书。6、预警宣传。及时将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和气象局联合发布 的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发送村委会、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和 有关单位。会同区应急管理局、XX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定期组 织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培训。7、巡回检查。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重点巡查区的巡 回检查。发现灾情或险情时第一时间报区应急管理局与XX自然 资源和规划分局,并根据情况及时采取应急处理措施。8、应急处置。组织地质灾害应急小分队,储备抢险救灾物 资,落实避灾场所。发生地质灾害灾情或险情时,及时启动应 急预案,组织群众开展自救、互救,维护社会秩序,做好受威 胁群众应急转移工作,必要时可强行组织撤离。9、工程治理。组织实施地质灾害隐患应急排险和工程治理 项目;编制地质灾害搬迁安置方案,做好地质灾害安置方案的 具体落实工作,与群众签订搬迁安置协议。10、农民建房。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在做好农民建房地质 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农民避开危险区、合理选 择建房区域,督促做好有关防范措施。(二)村委会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职责I、群测群防。按照XX乡人民政府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求, 做好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建立村级地质灾害巡查监测小组, 协助乡政府确定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并与群测群防员签订地 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书。2、调查排查。协助区有关部门和乡政府做好地质灾害调查 排查工作。3、巡回检查。做好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重点巡查区日常巡查 工作,并做好巡查监测记录,将巡查监测记录定期报乡政府。4、应急处置。发生灾情或险情及时向乡政府、区应急管理 局和XX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上报情况,按照上级命令,及时组 织群众转移避灾,情况紧急时,强行组织避灾疏散。5、政策处理。协助乡政府做好地质灾害勘查、应急与治理 工程的政策处理和避让搬迁工程群众思想工作。6、宣传教育。熟练掌握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防 灾避险明白卡中各项内容,通过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教育 工作,使受威胁群众熟悉避险明白卡中的各项内容。(三)地质灾害村责任人和监测员工作职责1、学习宣传。学习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知识,熟悉、了解、 掌握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重点巡查区情况,协助乡政府、区应急 管理局、XX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等有关部门进行防治知识宣传。2、监测记录。定期开展巡查监测,并做好监测记录。3、信息报送。定期向村委会报送监测记录,同时做好原始 记录的保存。4、应急处置。遇到紧急情况时,及时发布预警信号,疏散 危险区内群众,并协助乡政府做好抢险救灾工作,同时迅速上 报灾情和险情。5、管理维护。负责对地质灾害监测设备和治理工程设施的 管理和保护。2023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为切实做好2023年XX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根据地质 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 XX自治区地质灾害防治条例XX自治区2023年度地质灾害 防治方案等相关文件要求,最大限度减少或减轻地质灾害造 成损失,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结合XX县地质灾 害防治“十四五”规划,特制定本方案。一、2023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总体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关于 防灾减灾安排部署、地委工作要求和县委县政府落实措施,全 力做好地质灾害调查、巡查排查、监测预警、综合治理、宣传 培训和避险演练等工作,全面提升基层地质灾害防御能力,增 强全县地质灾害防范意识和能力,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地质灾 害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 展营造良好安全环境。二、2023年地质灾害趋势预测根据2023年自治区、塔城地区地质灾害趋势预测,XX县 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仍然严峻,局部地段可能加重。其中,预测 2023年3-9月是突发性地质灾害的高发期,特别是极端气象 事件及地震引发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可 能性很大;1012月地质灾害相对低发,需防范由长期雨雪、 人类工程活动引发地质灾害。同时,加强防范水利水电、铁路、 公路等工程建设和矿山开采、削坡建房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 灾害。2023年度XX县农牧业气象年景趋势预测,今年XX县大 部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其中,春季气温较常年偏高,冷暖波 动大,积雪总量较历年同期偏多,出现阶段性低温和回寒天气 的可能性较大;夏季气温较常年偏高,有阶段性高温天气出现。 XX县大部年降水量较常年略偏少,降水多集中在后冬和秋季, 春季和夏季降水偏少,汛期主要降水时段将出现在7月下旬和 8月上旬。根据XX县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分布发育特征、 2022年地质灾害发生情况,结合2023年度降水、气温变化趋 势预测分析,预测2023年县域地质灾害发生总体趋势较正常年 份及2022年呈略上扬态势,地质灾害类型以滑坡、泥石流、崩 塌、地面塌陷为主三、2023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主要措施(一)全面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政治责任。健全完善“党委 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法制保障”社会化、 扁平化防治工作新格局,全面落实政府主导、行业共治、全民 参与防治管理机制。相关部门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加强 协调联动,密切配合,形成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合力,切实落实 好地质灾害防治职责,努力形成“分工明确,各负其责,联防 联动,协同防灾”地质灾害防治机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隐患 变灾情、灾情致伤亡,共同做好气象预警、山洪引发泥石流防 范及人员密集区、重大工程、交通沿线、风景名胜区和旅游景 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及时相互通报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和 灾情信息,尽最大努力将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认真研究部署地质灾害防治工作。XX县自然资源主 管部门会同应急管理、住建、水利、交通运输、气象等有关部 门,统筹协调好地质灾害防治与国土空间规划、用途管制、生 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建设等工作,结合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 际,精心编制、报批和实施2023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落实 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减灾和监测预防责任等。(三)不断完善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各乡镇(场)人民政 府组织制定支持和规范群测群防工作的具体措施,加强群测群 防员队伍遴选、补齐和培训等工作;充分发挥“人防+技防”优 势,压实群测群防各个环节责任,提升地质灾害预警精准度、 时效性和覆盖面。进一步完善自然资源、应急管理、气象、水 利、地震、交通等部门联合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地质 灾害预报会商和预警联动机制,提高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 预报预警水平和能力,努力提高“什么时候发生”的预警能力。 密切关注极端天气过程,科学分析研判地质灾害风险,尤其着 力加强山洪引发泥石流预报预警合作,及时准确发布地质灾害 风险预警预报信息,拓展信息发布渠道范围,打通“最后一公 里”,加快实现紧急预警信息迅速到人到户。(四)扎实开展地质灾害隐患巡查排查调查。各乡镇(场) 人民政府与有关部门加大对地质灾害隐患汛前排查、汛中巡查 和汛后核查,在汛期来临之前,对可能受到威胁的学校、医院、 集市和村庄等人口密集区域以及饮用水源地等隐蔽性强、地质 条件复杂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详细勘查,逐点制定隐患 点防灾预案。严格落实汛期24小时值班(向社会进行公示)、地 质灾害“三查”、预报预警、灾情速报等各项制度,保持通信 交通畅通,及时掌握、报送灾情险情,适时启动应急预案,确 保及时有效开展救灾抢险工作。确保地质灾害防灾明白卡 和地质灾害避险明白卡发放到位,对持卡人进行登记造册, 建立两卡档案。县级检查组对各单位、乡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确保各项防治措施落到实处。(五)持续做好重点区域地质灾害防范。各乡镇(场)人 民政府、各单位高度重视和深入研判重点区域地质灾害风险, 加强风险管控能力建设,探索推动“隐患点+风险区”双控模式, 既管住已有隐患点,又管住风险区。聚焦防灾减灾关键领域、 关键问题、关键环节和重点地区、重点隐患、重点时段,持续 集中精准发力,多措并举排危除险,避免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主要气候特点是:冬季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早春季(34 月)气温偏高,降水偏少;雨季(56月)气温偏高,降水偏 多,降水时空分布不均,较易出现洪涝灾害;夏季(79月) 气温偏高,降水偏少,235。C高温日数偏多,极端最高气温 偏高;秋季月)气温偏高,降水偏多。据XX区气象部门预测,冬季气温起伏较大,将出现较强的 寒潮天气过程;春播期气温变化幅度较大;雨季降水时空分布 不均。容易出现洪涝急转;夏季气温偏高,容易出现极端高温 天气,预计有12个较强台风影响我镇。2023年主要季节天气:1 .冬季(2022年12月2023年2月):平均气温偏高,季 节内变化幅度较大,将出现阶段性强降温及寒潮过程。相对偏 冷时段出现在:12月2日、912、20,22日、2830日,1月 58日、1417日、2830日,2月78日、1316日。极端最 低气温为-40° C,高海拔山区为-9-7。C。降水偏少, 190220 毫米。2 .早春季(34月):平均气温偏高,3月下旬出现阶段性 低温天气过程的可能性大,不利于春播,但出现大范围“倒春 寒”天气的可能性小。降水量偏少,200、290毫米。3,雨季(56月):平均气温偏高,出现“五月寒”的可 能性较小。降水量偏多,600650毫米。4 .夏季(79月):预计平均气温偏高,235。C高温日数 亡。对旅游景区、学校、医院等特殊敏感区域,加强督促检查, 加强隐患排查和应急处置,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或减轻隐患威 胁。公路铁路沿线,严防工程本身诱发地质灾害,严防工程遭 受地质灾害,尤其是新动工、在建和建成不久的工程,建设行 业主动承担起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直接责任,按照“同时设计、 同时施工、同时验收”要求,落实工程配套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矿山开采区域坚持“谁诱发、谁治理”“边开采、边治理”原则, 行业主管部门督促在建生产矿山及时消除采矿诱发的地质灾害 风险。(六)科学开展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各乡镇(场)人民政 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积极申报、统筹资金,按照轻重缓急、 分步实施原则,从已开展专项勘查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中,选择 难以搬迁避让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工程治理,科学设计 防范措施,提高重点地区和重点部位防御工程标准,消除和减 轻地质灾害威胁。(七)加强地质灾害应急能力建设。各乡镇(场)人民政 府、各有关部门结合实际情况认真编制修订综合应急预案,同 时制定县乡村三级地质灾害专项预案。对有固定威胁对象的重 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编制地质灾害防灾预案表,明确监测责 任人、群测群防人员联系方式,绘制标明人员撤离路线示意图, 并设立指示标志。及时补充应急物资、维护保养救援装备,建 立物资储备台账,逐级成立应急救援队伍,并进行登记造册,分批参加地质灾害防治业务培训,注重实战演练,切实提升各 级应急救援能力。(A)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培训宣传和应急演练。xx县自然 资源要持续开展以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重点的地质灾 害防治知识宣传普及,推动地质灾害科普知识宣传和防灾演练 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进机关、进景区、 进工地,进一步提升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在县人民政府领导 下,联合相关部门在地质灾害中高易发区内开展12次地质灾 害避灾避险演练,增强各族干部群众防灾意识和避险能力。注 重提升景区游客避险能力,强化夜间和断路、断电、断网等特 殊情境下避险演练,有效提升干部群众在复杂条件下避险逃生 技能。偏多,极端最高气温偏高。降水量减少,32CT370毫米。5.秋季(1011月):预计平均气温偏高。水量量偏多, 140160 毫米。四、重点防范期地质灾害防灾重点防范期根据上述气象资料预测及境内地质灾害隐患点多受强降雨 引发的特点,2023年度本镇地质灾害防灾重点防范期为4月1 日一10月15日,其中59月雨季降雨比较集中,存在强度降 雨和范围降雨,且时空分布不均,局部流域发生洪涝灾害和地 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各村(居)和水利、交通、卫生、林业、 学校等有关部门必须切实加强本镇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防范 工作。主要地质灾害活动区预测预测本年度地质灾害主要以滑坡、崩塌和部分迸发性泥石 流灾害为主,根据XX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我镇目前地质灾 害来看,主要活动区是XX村、XX村、XX村、XX村。此外,其 他各点也存在发生地质灾害的危险。本镇往年危险性灾害点简介XX等宅后于2005年6月20日发生山体滑坡,出现一条长 约100米,缝宽约10-30厘米,下滑高度0.3 2.0米,土体 体积约6000立方米,威胁前缘民宅8户,36人。该点在暴雨 作用下,引起滑坡的危险性极大。与此同类型滑坡的还有该村的张奕和等宅后。地质灾害点重点防治区地质灾害活动频繁的地区是防治工作的重点区。目前,我 镇重点防治的地质灾害点有XX村、XX村、XX村、XX村。五、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组织管理为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顺利进行,镇政府决定调整充实 全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以镇、村两级和有 关部门为核心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负责组织、指挥全镇的地 质灾害防治工作。在发生重大和特大级地质灾害时,负责及时 向上级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指挥部及有关部门报告。2023年度XX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组长:XX (党委副书记、镇长)副组长:XX (党委统战委员、人武部长)成员:XX、各村协管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地点设在自然资源所,值班电话: XX (党政办)、XX (自然资源所);办公室主任由XX兼任,办公 室成员由XX等组成。(二)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制地质灾害防治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各村 (社区)和有关部门要本着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以人为本”, 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建立各级人民政府负总责、部门 具体负责,单位行政首长负责制、部门领导负岗位责任制的地 质灾害防治体制,各部门应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做好地质灾害 防治工作。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责是:应尽快组织查明 地质灾害发生原因、影响范围等情况,确定启动应急抢险预案, 积极组织抢险救灾工作;提出应急治理措施,减轻和控制灾情。 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应急队伍构成由党政办、防汛办、自然资源 所、武装部、公安派出所、民政、卫生、通信、水利、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