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川教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网络安全网络信息辨真伪.docx
-
资源ID:94142595
资源大小:11.71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小学信息技术川教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网络安全网络信息辨真伪.docx
网络信息辨真伪教学设计学情分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乐于探索,勇于创新,有很强的好 奇心,他们已经掌握一些计算机的基础理论知识,并且已经学会 启动浏览器,浏览网站,学生对于上网查找信息的兴趣浓厚,但 他们信息安全意识不强,对于信息的辨别能力不足,也就不能快 速有效地识别并抵制不良信息,很容易被误导。因此在教学中要 透彻分析有关信息价值判断的例子,增强学生对信息的判断和分 辨能力。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认识网络信息的两面性,意识到网络信息在带给我们 快捷、方便的同时,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良因素。2、学会分辨网络信息真伪的方法,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对信息的真 假做出判断。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学会从不同方面对信息进行辨别和判 断。2、通过案例让学生感受网络不良信息对人们造成的影响,帮助学 生了解生活中不同的诈骗案例及预防措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有效辨别网络信息真伪的能力,形成敏锐的洞察力, 以及正确的网络信息价值取向。2、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自觉树立信息安全意识。教学重点:掌握辨别信息真伪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能对信息形成敏锐的洞察力及对信息的真伪有较强的 辨别能力。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上网吗?生:喜欢师:你们觉得网上看到的消息都是真的吗?师: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可以通过上网开阔视野, 查找学习资料,了解时事新闻,非常方便。网络在给我们带来方 便、快捷的同时,也会有一些不良的信息危害着我们的身心健康。 那么,我们该如何对获得的信息的价值进行辩别呢?这节课我们 一起来学习网络信息辨真伪 二、案例分析案例一 :2023年2月7日,家住吴江开发区的李先生,在QQ 家长群里收到"班主任老师”发布的一个收费通知:'因为疫情 影响,教育部门通知现在开始预收学费"。接着这个“老师"在 群里发了收款二维码,让家长们用微信或支付宝扫码支付1300 元。李先生没有仔细查看,很快用微信支付的方式付了款。然而 当他电话联系老师的时候才发现学校没有收取该项费用。而在 QQ群里要求缴费的"班主任老师"是骗子假冒的,他的QQ头像 和名字都和群里老师的完全相同。问题:1、你和你的家人、朋友有没有遇到这种类似情况?你们 是怎样应对的?和同学讨论一下。得出结论一:从网络信息的来源对信息进行判断。教师总结:辨别网络信息来源的要根据信息来源途径辨别,不要 盲目地相信得到的信息。案例二:2023年3月2日,市民邱某收到儿子电话手表发来的 消息说自己在学校摔断了腿,要他立即打500元钱到老师账户上, 还发了一个账号,邱某不放心就给儿子的老师打了个电话,发现 这果然是个骗局。2023年5月26日,市民陈某到学校门口接孙子放学。孙子见到 陈某后表示自己下午收到了妈妈的短信,让他放学后直接去学校 旁边的一个地方等她。于是陈某带着孙子前往,却并未发现孩子 母亲。陈某电话联系其母亲,发现母亲并未给孩子发过消息。幸 好当时陈某在场,不然后果不堪设想。你们用电话手表有没有遇到给类似情况?你觉得怎样才能避免这 类情况发生?得出结论二:寻找信息佐证进行判断。教师总结:任何一则信息都不是孤立的,都是与其它信息相联系 的。在判断信息真伪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查证相关信息,如果能 证明该信息,那么该信息可信度就高。案例三:一位3岁女儿的妈妈,经常在朋友圈发一些自己和女儿 的互动照片。一天,妈妈带着女儿到小区楼下玩,妈妈去买水, 返回时却发现女儿不见了。妈妈第一时间向公安部门报警。通过 小区的监控录像,警方顺利地将失踪的女儿找了回来。这是因为 妈妈过多的在网络上晒出孩子的信息,才导致女儿失踪的事情发 生。据这位妈妈的描述,孩子之所以会跟陌生人走,就是因为那 陌生人通过朋友圈知道了女儿的名字。3岁的孩子并没有对危险 的识别能力,误以为是妈妈的朋友,所以就跟着陌生人走了。同学们,你和你的家人平时是怎样使用微信的呢?你的家人有没 有一些使用微信的不良习惯?跟同学讨论一下。得出结论三:泄露隐私可能会对人身、财产安全造成影响。教师总结:生活中要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微信中需要进行一些必要的安全性设置。教师小结:辨别网络信息真伪的基本方法有以下五个:1、根据 信息来源途径辨别。2、不要盲目地相信得到的信息。3、多渠道 地获得信息。4、根据原有的经验辨别。5、向权威机构核。三、学生总结:通过了解这些案例,同学们一定有不少收获,请 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四、老师总结:刚才我们一起分析了生活中常见的网络诈骗的案 例,相信大家或者家人在生活中,也遇到或听说过类似的事情, 今天我们一起找到了很多方法识别真假信息,希望同学们在以后 的学习和生活中能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不仅要提高自身的防护意 识,提高辨别信息的能力,还应该堵住源头,从我做起,规范自 己的言行,不发布、不传播不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