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各项规范标准及相关知识.docx
汉字各项规范标准及相关知识一汉字发展的总趋势(一)改革1 .要求简化以便于书写,便于计算机输入2 .增强表音表意功能在简化的同时,有繁化现象 (二)规范二 简化字总表(一)汉字简化方案1 .方案的内容第一表:可正式应用的230个字;第二表:先试用,经修 订后再推行的285个字;第三表:先试用,经修订后再推 行的54个可类推偏旁。“简体字”和“简化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2 .汉字简化的原则“述而不作”的原则,后发展为“约定俗成,稳步前进”。 来源有:古代文物如甲骨文、周代金文、战国文字、汉 代金文、马王堆帛书、碑刻、行草书法作品等;古籍如 字书、白话小说等;近现代在群众中流行的如太平天国 文字、解放字等;解放后新造字。3 .简化字的简化方法(见投影)保留原字轮廓保留原字特征部份,省略一部或者大部 改换形体较简的声旁另造新形声字另造新会意字 用简单符号代替繁体的一部份草书楷化用同音代替 利用古字(二)简化字总表的产生及修订足安:两膝自然分开,两脚平踏地上,与肩同宽,使 身体保证平正稳实。不伸腿、跷腿,更不可两腿乱颤。总之,坐式写字,切忌头偏、身歪、胸贴桌沿、驼背 拱腰、手脚不平衡、两脚后缩或者一前一后等毛病。2)钢笔的执笔方法与写字姿式。执笔方法:不同于 毛笔,它是三指执笔法,笔杆斜执。将拇指与食指的前端 在笔杆内外侧相对用力握住笔杆,中指第一关节在笔杆后 方抵住。无名指与小指挨次弯曲,起托垫中指的辅助作用。 虎口张开,笔杆上端斜靠虎口旁边的食指根部。同样要注 意指实掌虚,松紧适度。执笔处距笔尖普通一寸摆布为宜。 书写时,笔尖应正面朝前,不要偏左、偏右或者翻过笔尖 来书写。笔尖与纸面的倾斜普通以45 °50 °为宜。写字姿式:钢笔普通是坐式书写,其身体姿式要求与毛笔 坐式基本相同。3)粉笔执笔方法与写字姿式。执笔方法:粉笔执笔 也可概括为“三指执笔法”,但与钢笔执法有区别。执笔 时,拇指、食指与中指前端三面相对握住笔头约一厘米处; 无名指和小指自然弯曲,靠住中指,起辅助作用。书写时 也应注意指实掌虚,所有关节应向外突出,不要用指肚执 笔,而要挨近指尖执笔,以便于指端用力,力注笔端。粉 笔与黑板的倾斜角度,可依笔划粗细而定,普通可在70 °80。摆布。由于粉笔的构造特殊,如果执笔不当, 容易折断。因此执笔部位不可过高,也不可过松或者过紧。写字姿式:粉笔字主要用于板书,姿式多用立式。因为是当众书写,因此要求写字姿式既要正确,又要端庄大 方。具体要求是:头平:就是面部与黑板保持平行,眼睛距板面40厘 米摆布,头部不要左歪右斜,这样才干保证视线平正,书 写横平竖直,行款整齐,否则写出的字可能变形,行也可 能上斜。有时在高处写,头可略仰,在低处写,头可略俯, 但基本上应保持平正。身正:就是身体要保持朴重,不要摆布偏斜。固然, 在书写过程中,身体要随着文字的书写不断平移。臂曲:右手手臂应弯曲向上,使臂、肘、腕、指的力 量均衡地到达笔端,但不能弯曲无度,以致造成手臂乏力。 左手或者持书拿本,或者轻按黑板,或者微曲下垂。足稳:两脚要分开站稳。若两脚平行,可同肩宽;若两脚 先后分开,步幅大小要看能否站稳而定。也可踮脚,也可 屈膝,但都要保持身体平稳,不可弯腰、驼背、撅臀。板书横行普通不宜太长,脚步挪移太多,直接影响 速度,又显得手忙脚乱。(4)钢笔字基本笔划。钢笔的用笔方法比毛笔简单,不 必藏锋、回锋、挫笔、蚂锋,主要有提按、轻重、快慢、 转折等;但又与毛笔笔法有某些共同之处,可根据钢笔自 身的性能,借鉴毛笔的笔法和笔划形态,进行基本笔划训 练,训练中要特殊注意一个笔划的起、行、收的全过程, 要有提按。不要平板无力,好象去头的火柴杆;也不要顿 笔太过,显得做作。凹进。点是基本笔划中需要多下功夫练习和掌握的,原因是 钢笔字点虽小,但要具备一定的形状。要领是让笔尖逐渐 增大与纸的接触面。横:起笔向右下稍重按;中间行笔轻盈,略向右上取 势;向上微提,再向右下顿笔收笔。形态微拱,两端稍粗 于中段,就显得有力度、有节奏。竖:微侧向右下落笔,由轻而重并稍顿;提笔轻盈一 下行;垂露竖末端向右下稍顿,向上空收。悬针,起笔稍 顿;均匀用力下行;至即将收笔处,渐提呈针状。注意不 可减力过早。撇:起笔由轻到重右下顿笔,随即向左下行笔,由重 而轻,先慢后快,渐提撇出。捺:轻起笔;略右行即转右下行笔,由轻到重,渐行 渐按;至捺脚处重按缓提,向右出锋收笔。提:起笔向下顿笔,稍驻笔后向上右提笔,由重而轻,出 锋收笔。(竖)钩:起笔、行笔同竖,到末端重按,转锋向左 偏上快笔钩出。(横)折:起笔同横,行笔至转折处向右下稍顿,提 笔下行,至末端稍顿收笔。(5)粉笔字独特笔法。粉笔的基本笔划形态与钢笔字大 体相同,但应注意粉笔的独特笔法:主要有转动笔头、变 换角度和运腕等。转动笔头,变换角度:粉笔是园柱体,没有笔锋。但 由于质地松软,可塑性较强,书写时可根据笔划粗细的需 要,随时转动笔头,或者变换粉笔与黑板相接的角度,以 利用粉笔的边锋,棱角或者侧面、斜面等与提笔按笔结合 起来,写成不同形状的笔划。粉笔与黑板相接的角度较小或者用侧 面、斜面书写时,笔划较粗。角度较大,用不断 调整形成的边锋、棱角书写时,笔划就细。写特粗笔划的大字,还 可将粉笔折断,或者利用剩余的粉笔头,横式执笔书写, 即食指、中指与拇指握住粉笔段中部,使粉笔段平贴黑 板书写。运腕:由于粉笔的执笔独特,除转动笔头外, 手指运笔不够灵便;加之粉笔是面板而书,普通字体较 大,因此写粉笔字主要靠腕力。训练手腕的灵便转动, 有利于写出比较自如、比较生动的笔划和字形。粉笔与毛笔、钢笔的共同之处是也讲究提按、快慢。 具体方法可参看前面有关内容。粉笔用笔,力度不要过大。 特别按笔或者横式书写时,力度过大则易于折断。毛笔、钢笔、粉笔的用笔方法和基本笔划异中有同。作为 书写技能的基础。可以三字并练,比较异同,互相促进, 相辅相成。书法的用笔包括笔法、笔力、笔势、笔意四个方面。 笔法指用笔的方法与法度。笔力就是笔划力量感。这种力 量指笔划线条劲健而有韧性。关键是注意起笔收笔,中锋 行笔,要力注纸面。笔势指线条的势态、运动感,以及与 其他笔划的呼应、顾盼和走向的连接。笔意指点画的情趣 意味,它能表现人的精神状态。这些惟独通过认真读帖, 比较玩味,然后通过摹临,反复揣摩,方可逐步掌握要领。 这四方面都领略了并落实到笔划书写上,就会逐渐做到写 出的笔划具有立体感、力量感、节奏感、生命感。达到这 一目标相当艰难,而且必须注意笔法是基础。合法度, 点:落笔由轻而重向右下力按,然后向上回带收笔(也叫 空收,即笔尖离纸向逆方向作回锋势),背呈弧园,腹稍 有笔力,是必须达到的笔划书写要求。4 .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表达基本功练习(1)要求教师一字一字地认真阅读常用字表,熟悉 复笔字笔顺的基本原则。(2)列出若干字,要求教师写出这些字的笔顺和笔划。(3)要求教师学习正确的执笔方法,体味要领,自己纠 正。(4)组织一次以书写规范字为目的观摩课。课后由听课教 师根据书写规范汉字的要求(包括笔顺、执笔方法方面的 要求)进行评议。一、什么是规范汉字?规范汉字对于现代汉语来说,包括经过整理简化的字和未 整理简化的字两部份。经过整理简化的字是指经国务院或 者国家主管部门批准,以字表等形式正式颁布的现代规范 汉字。未整理简化的字是指历史流传下来的,沿用至今, 未经过整理简化或者不需要整理简化的传承字,如人、山、 川、日、水、火等字。二、规范汉字的使用范围是什么?规范汉字是国家的通用语言文字,在全国范围内使用。 我国现行的语言文字的通用范围有所不同,分为国家通用 语言文字、民族自治地方和少数民族聚居地方通用语言文 字两个层次。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 全国范围内通用,包括民族自治地方和少数民族聚居地方。 三、规范汉字的法律依据什么?200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 文字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 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四、规范汉字与汉字有什么不同?规范汉字与汉字不是同一个概念。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 已有6000多年历史,现用的汉字是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 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各种不同的表现形态,并存于 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为人们所使用。而规范汉字是新中国 成立后,对汉字进行了整理和简化而形成的。规范汉字的 标准由国务院颁布实施。五、规范汉字的主要依据有哪些?1 .简化字以1986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重新发表的 简化字总表(该表共收简化字2235个)为准。2 .异体字中的选用字以1955年12月文化部和中国文 字改稿委员会联合发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该表 实际淘汰异体字1027个)为准。3 .字形以1988年3月国家语委和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 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该表共收字7000个)为准。4 .更改的县以上地名生僻字以1955年至1964年国务 院分九次发布的为准。(共更改地名生僻字37个)5 .更改的部份计量单位名称用字以1977年7月中国文字 改稿委员会和表决标准计量局联合发布的关于部份计量 单位名称统一用字的通知(该表淘汰了旧译名中的20个 复音字、生僻字)为准。六、国家推行规范汉字的重点是什么?国家推行规范汉字 的重点是学校的教育教学用字,机关公务用字,新闻出版、 广播、影视等媒体用字,公共场所的标牌、宣传标语、广 告等用字。七、什么是汉字的规范化?所谓汉字规范化,是指根据文字发展的规律和社会交际的 需要,为汉字的应用确定各方面的标准,把那些符合文字 发展规律的新成份、新用法固定下来,加以推广;对不符 合文字发展规律和没有必要存在的歧义成份及用法,妥善 加以处理,使汉字更好地为社会交际和现代化建设服务。 八、什么是汉字的标准化?所谓汉字的标准化,是指在对现行汉字进行全面、系 统、科学整理的基础上,做到现行汉字的“四定”,即定 量、定形、定音和定序。1 .定量:定量就是确定现代汉语常用、通用汉字的数 量,即对现代汉语用字作一个全面、精确的统计,确定数 量,并使之合法化。2 .定形:定形就是规定汉字使用的统一字形,即对每 一个汉字定形,做到一字一形,不能一字多形。3 .定音:定音就是规定每一个现行汉字规范化的标准 读音。4.定序:定序就是确定现行汉字的罗列顺序,规定标准的 检字法。九、我国古代是如何进行汉字规范化工作的?我国历史上的政府所做的汉字规范化工作主要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1 .通过整理汉字,订出标准字体,推出规范教本,并 用此进行识字教学。如秦始皇统一全国后,首先对秦国文 字进行了一番整理,订出了标准字体。仓颉篇爰历 篇博学篇三本规范字书就是这次整理的产物。2 .通过刊刻石经,刊正经书字体,进行字体规范。石 经是指在碑石上刻的经书。东汉灵帝熹平四年(公元175 年)所刻的诗经尚书仪礼易经春秋 公羊传论语七种经书,是我国最早的石经,通常 称作熹平石经。石经既有便于传写、校正经书文字的作用, 同时也起到了规范字形的作用。3.通过编写字书,整理异体,辨别俗伪,订正经典中的文 字,起到统一字形的作用。如明朝梅膺祚的字汇就是 一本规范字形的书。十、社会用字不规范主要表现是什么?目前社会用字不规范的现象主要有四种表现:写错别 字,使用不规范的简化字(包括使用被废止的“二简 字”),使用已淘汰的异体字,滥用繁体字。 十一、繁体字和异体字在什么情形下可以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七条规定:“本章有关规定 中,有下列情形的,可以保留或者使用繁体字、异体字: (一)文物古迹;(二)姓氏中的异体字;(三)书法、 篆刻等艺术作品;(四)题辞和招牌中的手书字;(五) 出版、教学、研究中需要使用的;(六)经国务院有关部 门批准的特殊情况。”十二、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是什么?汉字的形体从甲骨文到小篆、再从小篆到隶书、楷书的演 变,主要经历了由繁到简的变化,演变的总趋势是在表义 明确的前提下由繁趋简。十三、异形词使用的规范标准是什么?异形词的使用以2001年12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 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发布的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为规范标 准。此规范是推荐性试行规范。共选取338组异形词,给 出了每组异形词的推荐使用词形。十四、出版物上数字使用的规范标准是什么?出版物上数字使用以1995年12月13日国家技术监督局颁 发的国家标准(GB/T 15835-1995) 出版物上数字 用字的规定为规范标准。十五、行政机关公文中使用数字的规范标准是什么?1993年11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正式修订的国家行 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公文中的数 字、除成文时间、部份结构层次序数和词、词组、成语、 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采词语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 须使用汉字外,应当使用阿拉伯数码。”至此,国家行政 机关公文数字使用,与出版物上数字用字的现行规定取得 一致。十六、印刷隶体字形规范的依据是什么?印刷隶体字形规范以1999年10月1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 委员会发布的印刷隶体字形规范为依据。十七、印刷魏体字形规范的依据是什么?印刷魏体字形规范以1999年10月1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 委员会发布的印刷魏体字形规范为依据。十八、计算机汉字编码的规范标准是什么?1 .简化字总表的产生1964年3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文改会、文化部和教育 部联合发出关于简化字的通知,文改会于同年5月编 印了简化字总表2 .简化字总表的内容第一表:352个不作偏旁用的简化字第二表:132个可作偏 旁用的简化字和14个简化偏旁第三表:应用第二表的简化 字和简化偏旁类推出来的简化字,共1754个(实为1752 个,“签”和“须”两字重见)。3 .简化字总表的调整(见投影)“叠”、“覆”、“像”、“罗”再也不作“迭”、“复”、“象”、“罗”的繁体字处理;字读li。(了解)时仍简作“了”,读li。(望)时作,不简作 “了” ;对第一表“余(馀)”的脚注内容作了补充, 第三表下偏旁类推字“雕”字加了脚注。(三)更改生僻地名字1 .分9次更改,共计35个,县级以上2 .更改的字并非简化字3 .更改的地名字中,没有江苏的(四)关于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三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一)什么是异体字异体字普通是指跟通常写法有同音同义关系而写法不同的 字;又可以特指跟规定的正体字(即选用字)有同音同义 关系而写法不同的字,即被淘汰的异体字。(二)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的整理原则为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国家有关部门自1981年起先 后发布了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的基本集和第二、 第四辅助集,这三个字符集均系国家标准,共收规范汉字 21039个,也是计算机汉字编码的规范标准。选有铜模的字;选用通行面较广的字;选用字义较宽泛的 字;尽量选用摆布结构的字。(三)异体字在姓氏中不淘汰 (一)字形的整理1 .旧字形的弊端不统一增加了学习和使用汉字的负担; 给汉字的排检带来艰难;给汉字信息处理带来麻烦;给印刷工业造成浪费。2 .整理工作的具体原则力求与手写体一致;笔划连接; 调整部位;折笔改为直笔;笔划省简;尽量适宜 于横写;按音分化;精简偏旁数量。3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替代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 是现代汉字笔形、部件、笔顺、笔划数和结构规范的依据。(二)新字形的宋体字、黑体字和楷体字、仿宋体字在笔 形上的少量差异(见投影)1 .走之底的第二笔2 .草字头3 . “月”、“目”、“自”、“且”、“日"、"日"、 “白”、“甘”、“田”等字中的横笔4 .雨字头5.小字及木底带钩的字(三)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的一点讹误(见投影)(四)变体美术字的绘写原则1 .坚持使用简化字、正体字和新字形2 .允许笔形上的某些变化,但不许使用旧字形和错别 字(见投影:改变笔形和使用旧字形的界限)3 .不许增减笔划数(见投影:容易误增减笔划数的字)4 .关于改变笔划的组合关系:相交和非相交的关系不得互 相改变(见投影:容易误改变笔划组合关系的字)相接和相离的 关系能否互相改变视具体情况而定,原则:不能使该字变 成错别字如人和八等5 .不许改变字的部件(见投影:容易误改变的部件)五部份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表1 .计量单位旧译名中的复音字和生僻字2 . 1977年文改会和国家标准计量局联合发布六其他1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2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3 .汉语拼音方案、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法、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中文书刊名称汉语拼音拼写法、中国各民族名称的罗马字母拼写法和代码4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5 .标点符号用法6 .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成语谚语汉语学习趣味阅 读诗词菁华美文欣赏1 .规范汉字的含义和标准汉字规范化,就是根据汉字发展的规律确立形体和书 写的统一正字标准。规范汉字包括经过整理简化的字和未 整理简化的传承字。经过整理简化的字是指国家正式发布 的简化字总表、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现代汉 语通用字表所收的字。以上字表所收录字的范围内,三 个字表的规定就是规范汉字的标准。未整理简化的传承字 是指以上字表未收录的社会公认的汉字,以国家审定的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中华大字典为标 准。凡不属国家发布和审定的字,都不是规范字,其中包 括一切错别字、已经发布废除的异体字、繁体字、旧印刷 字、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中的简体字和自造 简体字。2 .教师用字规范的意义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 班人。所以非但在汉字规范化方面要率先垂范,而且应当 认真教育学生读写规范汉字。这是国家法令的要求,也是 职业道德的要求。教师如果在讲课板书和批改作业时,用 字不规范,就会误人子弟。事实表明,中学毕业生仍写错 别字的原因之一,与中小学教师用字不规范有密切的关系。 目前,社会上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比较淡薄,滥用繁体字, 乱用不规范的简化字的现象相当严重。针对这一情况,教 师在用字规范方面,要更尽职尽责。为此,必须采取措施 让泛博教师确立用字规范的意识,认真进行掌握规范汉字 的训练。3 .教师掌握书写基本功的意义和要求汉字书写基本功指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写字姿式和 用笔方法,写出笔划清晰有力、结构工整匀称,力求美观 的汉字,并按照行款格式,熟练地进行实用书写的技能。中国特有的书写工具一一毛笔,体圆锋尖,刚柔相济,富 有弹性,在善书者手中,可以随心所欲,八面出锋,写出 来的笔划变化无穷,并能表现出书者的精神风貌。近年来, 由于钢笔、粉笔的长期、广泛使用和一些有志之士的努力, 在毛笔书法的基础上,又产生了硬笔书法这一新的艺术品 种,并因受到泛博群众的爱慕而方兴未艾。(1)教师掌握书写基本功的意义。在中小学校中,汉字 不仅是教学工作的重要工具,也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 是否能写规范工整和比较美观的汉字,直接关系到教育教 学的效果和教师的威信,也会对学生产生成积极或者消极 的影响。对学生的汉字书写进行示范、指导和严格要求, 不仅是语文和写字课教师的主要任务,也是各科教师的共 同任务。使青少年掌握汉字书写技能,不仅是一种知识技 能的教育,也是德育、美育的一项内容;而它又是一项繁 难 的教育教学工作。惟独全体教师串先垂范,齐抓共管, 才能达到国家和社会的要求。至少在课堂板书、批改作业 和 指导课外活动时,不能对学生的书写产生不良影响。所 以,书写基本功是一个合格教师、特殊是中小学教师必备 的重要职业技能。(2)对教师书写基本功的要求包括以下四点:1)笔划清晰。在写钢笔字、粉笔字或者必须写毛笔 字时,要求每一个字的一笔一画,都清清晰楚,合于笔 形的规范、不可随意多一笔少一笔,或者变动笔形;笔 划的走向要 符合规则,不可倒插笔。2)正确规范。除笔划要按上述要求注意正确规范外, 在笔划的组合关系、字型结构和笔顺三个方面,也应按上 面的要求,做到正确规范。不可变动笔划的相离、相接、 相交的组合关系和位置;不可随意变动部件的位置和比例; 不要违背笔顺规则,随意颠倒笔划的先后顺序。写行书时, 笔划可作适当的简化和连接,笔划的组合形式也可作适当 调整,但必须符合社会公认的规范,不可随意乱写。3)匀称有力。匀称指字的结构布局匀称,符合结构 规律。有力首先指笔划有力,其次指每一个字的笔划之间, 部件之间配搭适当,显得紧凑有力。4)熟练美观。这是进一步的要求。熟练主要指书写 的速度,其次对常用字要大都写得熟练,不要有生有熟, 夹杂此间,使人看了感到别扭。美观则指每一个字以至全 篇写得好看,给人以清晰感、愉悦感,力求达到形式美 的要求。成篇成幅的书写要注意款式。第一,要卷面干净。第二,要留有“乾坤”摆布的空白。其比例是“天” (上部)要稍大,“地”(下部)要稍小,摆布要均等, 略小于“地”。第三,要布局恰当。整篇书写要注意题目、署名和分段。 单帽书写,如写通知、感谢信和板书等,则要根据纸面(板面)大小,字数多少,写前预作设计,不要上松下紧 或者上紧下松。有题目、署名或者上下款者要留下位置后, 再根据正文字数作适当安排。第四,要行款整齐。行款 指行列书写形式。实用书写多为横式,横看为行,竖看为 列。(3)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式。书写是涉及到指、腕、肘、 肩、肢、以至全身的一系列协调的动作。要掌握和提高书 写技能,必须学会正确的执笔方法,练好正确的写字姿式。1)毛笔的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式。执笔方法:毛笔笔 头柔软而有弹性,同硬笔相比,它既有善于写出无数笔划 形态的优点,又有不易控制得当的难处。执笔方法必须通 过发挥人的能动的作用来解决毛笔性能的内在矛盾。长期 的实践证明,前人总结的“执笔五字诀”(即“五指执笔 法”)最为合理有效。厌:指拇指上端按在笔杆的左内侧, 用力于右前方;押:指食指上节的中上端压住笔杆右外侧, 用力于左下方,与拇指相对。捏住笔杆,钩:中指上端钩 住笔杆,助食指与拇指相对立;格:无名指指甲根部由左 内侧向右上方推动,以助拇指;抵:因无名指力量稍弱, 小指托住无名指,起辅助作用,使各方力量平衡。这样五 指齐用力,聚向笔管;拇指之外的手指挨得较紧,就是所 谓“指实”。五指部向内弯曲,虎口张开,中间形同握卵, 这就是所谓“掌虚”。指实就会把笔拿稳,掌虚就会运笔 灵便,做到既稳又活。如果手指分散,则掌虚指不实;或 者 形同握拳,指实掌不虚,都是不正确的方法,应予纠正。 “指实掌虚”是一项关键性的执笔要领。毛笔写字姿式的基本要求是:头正:即头部端正,微向前 倾,不要东歪西斜,眼睛与字面距离一尺摆布,目光正对 笔端。身直:即腰部自然伸直,略为含胸,但不可驼背;胸 部离桌沿约一拳摆布。臂开:即两肩齐平,双臂平开,右臂执笔书写,左臂 曲放桌上维持平衡,还可左手按纸并调整纸的位置。切不 可将左臂放在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