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专业特色培养模式的构建.docx
财务管理专业特色培养模式的构建一、平台+模块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1 .专业定位不明确由于财务管理专业与会计学、金融学专业的联系较为紧密,其专 业定位在实践中存在两种明显的倾向,一种是偏重于会计学的会计处 理能力培养;另一种则是偏重于金融学投融资能力的培养。两种定位 都严重忽视了财务管理专业自身的特色,也失去了财务管理作为一个 独立专业设置的意义。专业定位不明,专业的特色教育就无从谈起, 财务管理专业建设将成为无本之木。2 .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由于专业定位不明确,目前许多高校在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 上,基本上是从会计学和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取舍。形成的专业课 程体系结构大致上有三大块:会计学方面核心课程:基础会计、中级 财务会计(加成本会计)、高级财务会计(加管理会计);财务学方面 核心课程:初级财务管理、中级财务管理(加财务分析)、高级财务 管理;金融学方面核心课程:资本市场(或金融市场)、投资学等。 显然,这种课程结构体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宽口径的人才培养 要求,但并未突出财务管理专业自身特色。3 .人才实践和后续教育不健全我国目前对财务管理人员的执业资格教育还未形成一个独立的 认证体系。与专业定位偏重会计学或金融学相对应,财务管理专业毕 '也生要么参加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获取相应的初级、中级和 高级会计师资格,或者参加全国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获取注册会计 师资格;要么参加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相应获取一级和二级专业 水平认证证书。财务分析师和财务规划师在实践中还是一个较为陌生 的概念,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也没有明确的职责划分,企业 长期来形成的重会计核算轻财务管理的传统思维一直得以延续。这些 都极大地妨碍了财务管理专业人才长远发展。二、财务管理专业特色:与会计学、金融学专业的比较(一)专业培养目标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有扎实 的财务专业基础、熟悉财务理论和实务,能在工商、金融、事业单位 及政府部门等单位从事财务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复 合型人才。会计学专业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 扎实的经济、管理、法律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各类企事 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和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复 合型人才。金融学专业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系统 掌握金融理论和金融知识,具备金融实务专业技能,能在银行、证券、 保险等金融机构及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三个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是不同的。财务管理专业应着重培养学 生科学筹资、投资、资本营运决策与管理等方面的的财务管理能力; 会计学专业应着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金融学 专业应着重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等分析方法解决 现实金融问题的能力。(二)专业课程设置各专业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差异主要体现在专业核心课程上, 专业核心课程在各专业培养方案中处于核心地位,它们体现了各专业 的教学特色。财务管理专业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以财务管理知识为主,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财务管理专 业的核心课程主要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含成本会计)、财务 管理(或公司财务、公司金融)、资本市场(或金融市场)、财务分析、 投资学等;会计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包括: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 计、高级财务、管理会计(含成本会计)、审计学、财务管理(或公 司财务、公司金融)等;金融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包括:政治经济 学、西方经济学(含微观经济、宏观经济)、计量经济学、经济法律 概论、会计学、国民经济统计学、管理学原理、国际经济学、金融学、 金融中介学、金融市场学、投资学、保险学、商业银行经营学、国际 金融学、公司金融、金融工程学、中央银行学等。显然,财务管理专 '也与会计学、金融学专业在核心课程的设置上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叠, 这反映了三个专业之间的确有较为紧密的联系,但从这三个专业核心 课程总体设置上看,恰恰能够体现各自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三)实践教学内容与方式从各校实际看,尽管三个专业实践性教学模块设置的环节基本相同,主要包括实践性教学环节和专业实验两大部分,但在具体内容和 方式上各有特色。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会计学和财务 管理等课程实习和毕业实习两大部分,财务管理模拟实验一般侧重于 案例分析,逐渐成熟起来的ERP沙盘仿真实验可使学生融角色扮演、 案例分析和专家诊断于一体,学生通过ERP管理软件在仿真环境下对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全面控制和管理,实现财务与业务一体化和 企业资源的有效配置。会计学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则以会计核算业务 为主,会计模拟实验一般包括手工账务处理和电算化操作两个部分。 而金融学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基本统计分析软件应用,模拟操作 主要针对证券投资和银行业务两大领域。三个专业的毕业实习环节通 常都根据毕业生未来工作去向,采用顶岗实习的做法。相对而言,会 计学专业和金融学专业对口实习岗位比较容易安排,而财务管理专业 因可能涉及到的企业商业机密问题,使学生难以接触到实际工作中的 财务管理问题,必须通过校内模拟实习来弥补该环节的缺陷。三、建设财务管理专业特色培养模式的思考(一)明晰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体现了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和水平的根本性要求, 决定了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具体路径与模式。赵德武教授认为,社会 需求是财务管理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动力。因此,应把新时期理财环境 下社会对财务人员技能结构的需求和期望作为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 标的根本依据。我们通过问卷调查以及实地走访方式获取的结果显示, 企业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技能需求主要反映在综合管理型、决策型以 及创新型三个方面(如下图)。因此,我们认为,我国本科财务管理 专业的培养目标也应当体现这一人才能力的要求。(二)优化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在本科财务管理教材和教学中,课程设置的基本思路通常是按照 财务管理的知识层次来设置,分初级、中级、高级财务管理。其优点 是知识层次性强,便于财务人员自学提高水平;缺点是中级财务管理 和高级财务管理之间的划分比较困难,使得各高校在初级、中级、高 级财务管理不同层次的内容在衔接上显得比较混乱。如何形成一个体 系完整、层次分明、内容科学的课程和教学体系是科学制定财务管理 专业培养方案时应着力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在国外,财务管理专业 的课程一般按财务管理的内容和培养对象分层次设置,教材编写非常 注重案例与实证分析,目前国内不少高校都在借鉴国外高校的先进经 验来设置财务管理的专业课程,并直接引进原版教材用于课堂教学。 显然,如何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并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设置财务管理的 专业课程、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各高校不仅需要在理论 上深入探讨,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规律,以便形成自身的 人才培养特色。(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目前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师中仍然还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 的研究导向与重学术、轻社会服务的不良倾向。提高财务管理专业教 师队伍实践能力,关键是加强校企合作。具体途径主要有:一是青年 教师以脱产或半脱产形式到合作企业挂职或顶岗锻炼,定期或不定期 到企业考察与实践学习;二是教授以企业顾问身份,定期到合作企业 进行财务专题调研和讲学;三是聘请企业财务负责人到学校担任兼职 教师,定期到学校讲课或举办专题讲座。(四)创新教学方法经过30余年的改革和发展,尽管我国高校财务管理教育在教学 方法和教学手段上得到了较大改善和提高,但启发式教育还未得到应 有的重视,从课本到黑板的搬家式的教学方法仍在相当部分高校占 据主导地位。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呼声的不断加大,案例式、 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参与式、模拟式等教学方式方法逐渐在各 高校得到推广,收到了积极的效果。与此同时,现代教育技术的快速 发展,声音、图像、视频和网络等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广泛运用对于扩 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并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 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作者:周群华彭亦芬单位:井冈山大学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