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经典授课教案设计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课件模板(五篇).docx
-
资源ID:94164021
资源大小:20.79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经典授课教案设计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课件模板(五篇).docx
2023年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经典授课教案设计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课件模板(五篇)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须要打算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阅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究竟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下面是我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共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经典授课教案设计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课件篇一 教学目标: 1、了解两首古诗所描写的景色,从中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3、有感情地吟诵、背诵两首古诗并会默写。 教学过程: 学习目标: 学习第一首诗惠崇春江晓景,理解诗句的意思,背诵古诗。 教学步骤: (一)出示春江晓景图,简介背景,揭示课题 1、简介惠崇。惠崇是北宋出名的和尚,的画家,擅长画鹅、鸭等小动物。 2、出示春江晓景图,这是惠崇画的一幅画。 3、简介诗人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造诣。惠崇春江晓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 (二)自读诗句,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1、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2、组内交换看法,扫除障碍。 3、指名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 (三)深化探究,引发同学绽开想象 1、指导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节奏、语调、语速)。 2、边读边想象诗的意境。 (1)相识蒌蒿、芦芽、河豚。 蒌蒿:长在凹地的一种野草。 芦芽:芦苇的嫩芽。 河豚:味道鲜美但肝脏等部位有剧毒的鱼。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2)抓住诗中详细景物,绽开丰富想象。 边吟诵,边想象画面。 用自身的话描绘画面内容。 3、诗人从哪些景物感受到春天就要来了? 明确:桃花刚开,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笋从土里钻出。 4、诗的最终一句是画面上的景物吗? 明确:不是,是作者依据画面景物绽开的想象。 (四)小结 1、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明确:作者抓住了画面上几枝桃花、游戏的鸭子、满地的蒌蒿、短短的芦芽,向俺们展示了一幅活生生的江南水乡春景图。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宠爱和赞美之情。 2、“正是河豚欲上时”从画面上看得到吗? 明确:这是作者通过视察岸上、水面之物引发的联想,它在告知人们:桃花开放、春江水暖、蒌蒿满地、芦苇冒尖,也就是河豚上游产卵繁殖的季节。 (五)指导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比照画面朗读。 2、背诵古诗,想象画面。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经典授课教案设计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课件篇二 漂亮的小兴安岭 教学目标 1、学问目标:了解小兴安岭漂亮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体会作者精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视察事物的方法。 2、实力目标:培育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及勇于创新的精神。 3、德育目标:激发学生对小兴安岭的憧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酷爱之情。 4、创新目标:创设情境,读中感悟。 教学分析与处理 1、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写景散文。作者采纳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展示了小兴安岭一幅幅精致的画面。感受小兴安岭的四季景色,体会作者用词精确,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视察的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2、学生分析:学生在上一单元已经学习运用多读多想,读通课文的读书方法把课文读通,已初步具有肯定的阅读基础。再加上课文里对小兴安岭漂亮景色的描写,更能使学生理解和感悟大自然的奇妙和奇丽。 3、创新点:在课堂上体现学生的特性化,培育创新人格。 4、空白点:学生采纳自己喜爱的方式合作学习喜爱的内容。 课前打算: 因为搜集和处理信息是构建课内外联系的重要纽带,这一课与我们生活紧紧相连,在课前,我要求学生们搜集有关资料,培育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同时从心理上做好学习的打算。 教学方法:探讨体验式创新教学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或许没有去过小兴安岭吧,那里的景色可美啦!让我们和作者一起走进小兴安岭,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和奇丽。 二、供应信息点拔启发 1、依据学生预习状况,提问:课文是按什么依次描写小兴安岭的漂亮景色?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2、学生有选择地读自己喜爱的部分。 3、提问:你最喜爱那个季节的小兴安岭,为什么? 三、学生探讨合作沟通 1、小组探讨共同合作学习。(每个小组探讨后填写探讨报告单) 2、学生汇报结果,指导学生朗读体会作者的喜悦之情。 3、通过同学们的探讨,你又喜爱上哪个季节的小兴安岭了? 4、学习了2一5自然段,你相识中的小兴安岭是什么样的? 5、探讨: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漂亮的花园,又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呢? 6、师主共同探讨探讨,并一起完成板书。 四、反思小结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们学会了什么? 五、探讨性作业 假设你有机会成为小兴安岭这幅美景中的一员,你希望你会是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同学们都能将自己当成大自然中的一棵草、一滴水、一个小生命,那么酷爱我们生活的环境,珍惜我们生存的空间。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经典授课教案设计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课件篇三 惠崇春江晚景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会背诵。 2、能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 3、激发对诗歌的酷爱,培育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听,孩子们,欢快的音乐响起来,小手拍起来,让我们一起唱起来吧。(听春晓) 2、听完这首儿歌,你能感觉到哪个季节的气息扑面而来?(春) 3、就让我们一起揭开春天的面纱,走进春天。(观赏图片)你能用一个词来描绘春天吗? 4、春暖花开,鸟语花香,春天给人们带来生气勃勃的景象。从古到今,多少文人墨客用诗词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今日我们一起走进宋代诗人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和老师一起书空课题。(板书课题)指导“惠”字书写。 5、作者是谁?(简介苏轼) 6、心中有目标,学习效率会更高,请同学们轻声朗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7、相识画家,引出全诗 (1)关于这幅画,你想知道些什么? (2)引导质疑:这幅画是谁画的? (3)简介惠崇 过渡:苏轼就以惠崇春江晓景为题目作了一首题画诗,他是怎样写的呢? 二、岀读古诗,整体感知 1、初读古诗,放声读诗,看清字形,读准字音,读到自己满足为止,起先。 2、检测生字,指名读,齐读。 3、指名读全诗,谁来读给大家听一听?(强调生字的读音要准。) 4、读出诗的节奏感,听老师范读,画出停顿来。古人读诗讲究节奏感,七言律诗用二二三的节奏,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味。提示学生留意停顿。 5、齐读。(指名读,指名读,齐读,留意读出节奏,读出韵味。)(课件) 三、品读古诗,感悟诗境 1、师:知晓诗人,读通诗句,是学好古诗的前两步,诗读通了,诗句的意思你能读懂吗?理解诗意,进而体会作者的情感。 2、师: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让我们小组合作学习, 一读:读景物,把看到的'景物划出来。 二读:读诗文,把诗文的意思读到心里。(依据课文插图和课后注释,小组内探讨沟通诗句的意思。) 三读:读自己,把你的情感读出来。(课件) 3、小组合作,师巡察指导。 4、沟通前两句 师:诗歌写了哪些景物? 学生汇报,随机点拨。 诗中描写的景物有:竹、桃花、江水、鸭、蒌蒿、芦芽、河豚。 思索:春天江水暖和,群鸭最先感觉到。诗中那句诗写的,读出来。春天江水暖和,我们看得见吗?诗人又是怎样感受到的呢? 理解“三两枝”“鸭先知” 作者站在江边,看到这春意盎然的美景,心情怎样?假如你就是诗人,你会说些什么? 师:孩子们,画中清波漾漾,有青青是的翠竹,三两枝的桃花,江面上有戏水的鸭群,诗人由远及近向我们呈现了这么美丽的画面,让我们用朗读把它的没读出来吧! 5、沟通后两句。他把画家没法画出来的水温冷暖,描绘得如此富有情趣、奇妙传神!此外,他的高妙还表现在幽默的想象上。 (出示后两句)师:你读懂了什么? 师:你们相识蒌蒿、芦芽、河豚吗? 师说明。蒌蒿:长在凹地的一种野草,可以食用。芦芽:芦苇的嫩芽。河豚:味道鲜美但肝脏等部位有剧毒的鱼。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师:诗句中“短”能否换成“壮”?(春天刚到,芦苇才抽出嫩芽,用短突出芦苇是春天才生出的,用壮明显不合适。) 师:哪些景物诗中有,画中没有?(河豚)这是作者的想象。 为什么作者看到蒌蒿,芦芽就想到河豚呢?苏轼不但是一位作家,还是一位美食家。听老师讲个小故事,就明白了。(出示小故事) 过渡:孩子们,后两句多好玩味,这三种景物蒌蒿,芦芽,河豚配在一起就是一道美味佳肴,想必苏轼写完这首诗已是垂涎三尺了,让我们把这种趣味读出来吧! 6、指导朗读: 用美丽的语言把学生带入意境。(眼前这情景,鸭子沉醉了,河豚沉醉了,诗人沉醉了,我们也醉了。下面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加上表情、动作去感受春天之美!) (出示课件,整首诗)生齐读。熟读成诵。小结(板书)体会作者的情感? 9、古时候,诗、歌、音乐、舞蹈是融为一体的,诗配上好听的音乐就可以吟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一起唱起来,用歌声来感知春天的美妙!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经典授课教案设计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课件篇四 炎帝创市 一、关于教材。 小学三年级语文(s版)上册第八单元以“神话传闻”为主题,支配了三篇民间传闻和一篇神话故事。这些文章内容详细丰富,情节生动好玩。其中的英雄传奇令人神往,先人的才智让人赞美,能有力激发学生阅读的爱好,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从中感受到文化艺术的绚丽多彩。 炎帝创市是本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是一篇我国古代传闻。讲解并描述的是相传炎帝创立了市,让人们相互交换产品,给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故事按炎帝“为什么创市怎样创市创市的结果如何”的依次来写,条理清晰,相宜小学生阅读。 二、关于教学目标。 依据课标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及学生实际,我设定了一下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了解炎帝创市的故事,感受炎帝关切百姓生活。到处为百姓着想的精神。 2、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时,积累好词佳句,培育主动积累语言的良好习惯。 3、学习本课要求会认13个生字,会写的6个生字;要求驾驭的词语:摆手、兽肉、激励、多余、麻烦、反复、比较欣喜。 4、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炎帝创市的经过;难点是感受炎帝关切百姓生活,到处为百姓着想的精神。 三、关于教法。 1、通过谈话激发学生阅读本文的爱好; 2、通过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感情,感受炎帝关切百姓生活的。精神品质; 3、采纳“读议感悟”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四、关于学法。 采纳“以读为主,读中感悟”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主动思索,主动探究,提高感悟理解实力。 五、关于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了解现代市场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2、了解山区赶集的交易形式; 3、你想知道山区这种“集市”的交易形式是谁最初创立起来的吗?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帝王叫炎帝,是他创立了“市”,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今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炎帝创市这篇课文,来了解炎帝是怎样创市的。 4、出示课题,引导学生明确课题意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引导学生针对课题质疑。 2、学生带着疑问自读课文。 (1)借助课文里的注音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2)把不相识的字。不懂的词语画下来。 3、读后想一想议一议:炎帝创市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 4、指导学生自学生字、词语。 (三)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读课文第2、3自然段及第4自然段前两句,了解炎帝产生创市想法的缘由。 (1)指导学生朗读文中对话,体会炎帝关切百姓生活的品质。 (2)探讨:炎帝为什么要激励大家和别人交换东西? a、农家:只会种庄稼,不会打猎。捕鱼,一年到头只吃谷物和蔬菜。 b、猎人家:打猎,并用兽肉与农户交换,桌上不仅有兽肉,还有一些谷物和蔬菜。 c、炎帝从中受到启发:拿吃不完的东西,跟别人交换自己须要的东西,这真是个好方法!应当激励大家都这样做。 2、读课文第。4、5、6自然段,了解炎帝创市的经过。 (1)读第4自然段后半段,探讨:为了激励大家交换,炎帝又想到了什么问题? 麻烦大家交换就没有主动性。 便利人们交换的主动性就高。 (假如规定一个时间和地点进行交换,不是便利了吗?) (2)读第5自然段,探讨:炎帝为什么要把交换的时间定在正午? a、冥思苦想灵机一动:对呀,把交换的时间定在正午不是很好吗? b、这个时刻人们既简单记住,又有足够的时间赶到交换地点,交换后,还能在天黑之前赶回去。 (3)读第6自然段,探讨:炎帝是怎样规定交换地点的? (经过反复比较,他确定每天正午,在人口聚居的中心地带,让人们相互交换产品。) (4)说说炎帝创市经过,探讨:炎帝是怎样创市的? (炎帝为了激励大家交换产品,围绕“便利”二字,想了许多问题(又想。冥思苦想。灵机一动。反复比较),最终确定每天正午,在人口聚居的中心地带,让人们相互交换产品。这样他为人们创立了“市”。 3、读课文第7自然段,感受市场的喧闹场面,体会炎帝创市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1)市场上人们怎样在交换产品? (2)老百姓为什么觉得生活便利多了? 4、回读第1自然段,说说人们为什么特别爱戴炎帝,总结全文。 (1)你喜爱炎帝吗?为什么?(炎帝关切百姓生活,到处为百姓着想。) (2)总结全文:当了解到农家一年到头,只能吃些谷物和蔬菜时,炎帝心里很难过。当听到猎人说说:“这些东西是我打猎经过一户农家的时候,拿兽肉跟他们换的”,炎帝立刻赞扬道“这真是一个好方法!应当激励大家读这样做”。为了人们交换产品的便利,炎帝“冥思苦想”“灵机一动”“反复比较”,“确定每天正午,在人口聚集的中心地带,让人们相互就会产品”。炎帝就是这样创立了市,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炎帝关切百姓生活,到处为百姓着想精神品质。所以课文开头说“人们特别爱戴他”也就不言而喻了。 (四)拓展延长。 1、把这个故事讲给小挚友听。 2、在网上收索有关炎帝的故事读一读。 (五)巩固练习 1、认读生字。词语。 2、课文中有很多四字词语,比方“四面八方”,请你再找出几个来,写在采集本上。 六、关于板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经典授课教案设计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课件篇五 拉萨的天空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详细的语言材料,体会作者对拉萨湛蓝的天空的赞美,培育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教学重难点: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书写。体会作者通过对拉萨天空的赞美来表达对拉萨的无限酷爱之情。 教学打算:挂图;生字卡片;有关拉萨的资料。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有关拉萨的音像资料。 2、拉萨是我国西部一座出名的目光城。今日,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西部,走进拉萨,去观赏那里别具风情的迷人风光,去仰视那与别处不同的天空。板书课题:7、拉萨的天空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认读生字新词,了解词意。 (1)去掉拼音,读准生字。 (2)给生字找挚友。 (3)读准新词,并再回到文中,读懂新词。 (4)小组沟通对词语的理解。 3、先练读课文,再把你喜爱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4、初步感知课文。读了课文,你想说什么?学生自由表达,老师相机引导。 三、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指名读。 2、识记生字字形。 3、指导书写。 其次课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指名朗读自己喜爱的自然段。 二、精读感悟。 1、轻读第一自然段,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1)拉萨的天空的特点:湛蓝、透亮。 (2)品读比方句。把“拉萨的天空”比作什么?由此你体会到什么? 2、自读二至四自然段,用笔勾画最能体现拉萨天空特点的语句。 (1)小组沟通,并读一读。 (2)老师巡察,相机指导。 (3)全班沟通品尝,学生读句,谈体会。 (4)图片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