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消防安全管理规定.docx
Q/SY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Q/SY BGP-G0237-2022代替 Q/SY BGP-G0237-2002安全管理规定2022-11-15 发布 2022-11-30 实施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发布年进行一次演练,演练时,应事先告知演练范围内的人员,演练后应对 预案进行评价,结合实际,不断完善预案。演练应留有演练记录。7.3其他单位应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至少每年组 织一次演练,保留演练记录。并按照应急管理程序要求评价、完善预案。8 昨全档案8.1 全重点单位和场所应建立健全:全档案。安全档 案应包括全基本情况和全管理情况。档案应详实,全 面反映单位龊时作的基本情况,并附有必要的图表,根据情况变化及 时更新。单位应对档案统一保管、备查。8.2 全基本情况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单位基本概况和n型全重点部位情况;建造物或者场所施工、使用或者开业防设计审消防 理组织机构和全责任人; 全制度; 施、灭火器材情况; 义务!队人员及其US业备配备情况: 与安全有关的重点工种人员情况; 新增产品、防火材料的合格证明材料; 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公安机构填发的各种法律文书; 设施定期检查记录、自动设施全面检查测试的报告以及维修保养的记录; 火灾隐患及其整改情况记录; 防火检查、巡查记录; 有关燃气、电气设备检测(包括防雷、防静电)等记录资料; 一一IHk全培训记录: 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演练和评价记录; 火灾情况记录; 惩情况记录。8.3 其他单位应将本单位与作有关的材料、记录等和HSE档案 统一保管备查。9灭火器配置灭火器配置应根据灭火器配置的单元内可能发生的各类火灾、危( wei)险等级和保护面积等,计算确定合用的灭火器类型和配备数量。 9.1火灾种类灭火器配置场所的火灾种类见附录Ao9.2 危(wei)险等级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wei)险等级见附录Bo9.3 灭火器的最大保护距离93.1设置在A类火灾场所的灭火器,其最大保护距离应符合表1的规表工A类火灾场所的灭火器最大保护距离 单位为米手提型灭推车式灭火危(wei)险等级火器严重危( wei )险级15203040中危(2 25501.1.2 设置在B、C类火灾场所的灭火器,其最大保护距离应符合表2 的规定。表2B、C类火灾场所的灭火器的最大保护距离单位为米1.1.3 D类火灾场所的灭火器,其最大保护距离应根据具体情况研究确定。1.1.4 E类火灾场所的灭火器,其最大保护距离不应低于该场所内A类或者B类火灾的规定。9.4 灭火器的最低配置基准9.4.1 A类火灾场所灭火器的最低配置基准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 A类火灾场所灭火器的最低配置基准严重中危轻危危(wei)危(wei)险等级险险级险级级-单具灭火器最1A小配置灭火级 3A 2AM单位灭火级别100最大保护面积9.4.2 B、C类火灾场所灭火器的最低配置基准应符合表4的规定。表4B、C类火灾场所灭火器的最低配置基准危(wei严重危(V级中危,ei) 5 险级轻危险级单具灭火器最小89B 55B 21B配置灭火级别单位灭火级别最大保护面积0.5 1.0 1.5(m2/B)9.4.3 D类火灾场所的灭火器最低配置基准应根据金属的种类、物态及 其特性等确定。9.4.4 E类火灾场所的灭火器最低配置基准应高于该场所内A类(或者B类)火灾的规定。9.5 灭火器的类型选择9.5.1 A类火灾场所应选择水型灭火器、磷酸钱盐干粉灭火器、泡沫灭 火器。9.5.2 B类火灾场所应选择泡沫灭火器、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磷酸钱 盐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B类火灾的水型灭火器。9.5.3 C类火灾场所应选择磷酸镂盐干粉灭火器、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 二氧化碳灭火器。9.5.4 D类火灾场所应选择扑灭金属火灾的专用灭火器。9.5.5 E类火灾场所应选择磷酸镁盐干粉灭火器、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 或者二氧化碳灭火器,但不得选用装有金属喇叭喷筒的二氧化碳灭火器。9.5.6 在选择灭火器合用性和了解灭火机理时参照附录C的规定。9.5.7 灭火器的选择应考虑下列因素: 灭火器配置场所的火灾种类; 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wei)险等级; 灭火器的灭火效能和通用性; 灭火剂对保护物品的污损程度; 灭火器设置点的环境温度; 使用灭火器人员的体能。9.5.8 在同一灭火器配置场所,宜选用相同类型和操作方法的灭火器。 当同一灭火器配置场所存在不同火灾种类时,应选用磷酸镀盐灭火器。9.5.9 在同一灭火器配置场所,当选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类型灭火器时, 应采用灭火剂相容的灭火器或者选择配置可扑灭A、B、C、E多类火灾 的磷酸镂盐干粉(俗称ABC干粉)灭火器。9.5.10 不相容的灭火剂见附录Do9.6 灭火器的设置9.6.1 灭火器应设置在位置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且不得影响安全疏 散。9.6.2 灭火器应设置稳固,其铭牌应朝外。手提式灭火器宜设置在灭火 器箱内或者挂钩、托架上,其顶部离地面高度不应大于1.50m;底部离 地面高度不宜小于0.08m o灭火器箱不得上锁。9.6.3 灭火器不宜设置在潮湿或者强腐蚀性的地点。当有要设置时,应 有相应的保护措施。9.6.4 灭火器设置在室外时,应有相应的防晒、防雨措施。9.6.5 不得将灭火器设置在超出其使用温度范围的地点。灭火器的使用温度范围见附录Eo9.6.6 计算单元内配置的灭火器数量不得少于2具。9.6.7 每一个设置点的灭火器数量不宜多于5具。9.7 灭火器配置设计计算9.7.1 普通规定9.7.1.1 灭火器配置的设计与计算应按计算单元进行。灭火器最小需配 灭火级别和至少需配数量的计算值应进位取整。灭火器灭火级别基本参 数见附录Fo9.7.1.2 每一个灭火器设置点实配灭火器的灭火级别和数量不得小 于最小需配灭火级别和数量的计算值。9.7.1.3 灭火器设置点的位置应根据灭火器的最大保护距离确定,并应 保证最不利点至少在一具灭火器的保护范围内;配备数量按以下要求计 算确定。9.7.2 计算单元9.7.2.1 灭火器配置设计的计算单元应按下列规定划分: 当一层楼或者一个水平防火分区内各场所的危(wei)险等级和火灾种类相同时,可将其作为一个计算单元; 当一层楼或者一个水平防火分区内各场所的危(wei)险等级和火灾种类不相同时,应将其分别作为不同的计算单元; 同一计算单元不得跨越防火分区和楼层。9.7.2.2 计算单元保护面积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建造物应按其建造面积确定;可燃物露天堆场,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可燃气体储罐区 应按堆垛、储罐的占地面积确定。9.7.3 配置设计计算9.7.3.1 计算单元的最小需配灭火级别应按式(1)计算:Q=KS/U (1)式中:Q计算单元的最小需配灭火级别(A或者B);S 计算单元的保护面积(nf);UA类或者B类火灾场所单位灭火级别最大保护面积(U17A或者肝/B);K修正系数。9.73.2 修正系数应按表5的规定取值。表5修正系数计算单元K未设室内消火栓系统和灭火系1.0统设有室内消火栓系统0.9设有灭火系统0.7设有室内消火栓系统和灭火系0.5统可燃物露天堆场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 0.3可燃气体储罐区9.73.3 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商场以及地下场所等的计算单元的最小需配灭火级别应按式(2)计算:Q=1.3KS/U ()29.734计算单元中每一个灭火器设置点的最小需配灭火级别应按式 ()3计算:Qe=Q/N(3)式中:Qe 一一计算单元中每一个灭火器设置点的最小需配灭火级别(A或者B) N 计算单元中的灭火器设置点数(个)。9.73.5 灭火器配置的设计计算可按下述程序进行:一一确定各灭火器配置场所的火灾种类和危(wei)险等级; 划分计算单元,计算各计算单元的保护面积; 计算各计算单元的最小需配灭火级别; 确定各计算单元中的灭火器设置点的位置和数量; 计算每一个灭火器设置点的最小需配灭火级别; 确定每一个设置点灭火器的类型、规格与数量;一确定每具灭火器的设置方式和要求;一一在工程设计图上用灭火器图例和文字标明灭火器的型号、数量 与设置位置。9.73.6 灭火器配置计算范例见附录Go10 设施管理与要求10.1 道10.1.1 院区内应当合理规划,设置道。10.1.2 以下场所应按GB 50016和GB 50045的要求设置道: 各类民用建造、公共建造; 易燃、可燃材料露天堆场区;一一液化石油气储罐区;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10.1.3 车道应满足抗灾救灾和疏散要求。10.1.4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许挖掘或者消防车道。当建设需要, 必须暂时挖掘用消防车通道时,应及时安消防监督机构。10.2 防火墙10.2.1 建造物内设置的防火墙,应时常维护,保持完好。10.2.2 防火墙上不应开设门、窗、孔洞,当必须开设时,应采用甲级 防火门、窗,并能自行关闭。10.2.3 严禁输送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的管道穿过防火墙。其 他管道不宜穿过防火墙,当必须穿过时,应采用不燃烧体将缝隙填塞密 实。10.3 防火门本标准代替Q/SY BGP-G0237-2002安全管理规定。本标准与 Q/SY BGP-G0237-200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术语和全标志设置原则与要求两章; 增加了关于“设施的检查和维护的有关条款; 增加了规范性附录和资料性附录; 删除了全责任、"奖惩和"附则三章; 删除了有关卤代烷灭火器的条款。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F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G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标准化委员 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安全卫生环保部。本标准起草人:于淑敏、李识宇、尹洪雷、孙克勤。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Q/SY BGP -G0237-2002o CJ本标准规定了'全的普通要求、全检查、设备设施的 检查与维护、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灭火应急疏散预案和演习、 安全档案、灭火器配置、其他施设置原则与要求、安全标1.1.1 1用于疏散走道、楼梯间和前室的防火门,应能自行关闭。1.1.2 2防火门上部的缝隙、孔洞采用不燃烧材料填充,并应达到相应 的耐火极限要求。10.4 安全出口10.4.1 各类建造物在设计、建造时,应留有足够的安全出口,并有明 显标识。10.4.2 凡有人工作或者居住期间的建造物,安全出口不得堵(封)死, 安全出口门也不得锁死。10.4.3 通往安全出口的通道要保持畅通,禁止在通道上堆放杂物及其 他影响疏散的物品。10.5 消火栓系统10.5.1 院区、建造物内设置的消火栓,应确定专人定期检查和维护保 养。10.5.2 地下消火栓的维护保养内容主要包括:用专用扳手转动消火栓启闭杆,观察其灵便性,当有不灵便现 象时应加注润滑油;一检查橡胶垫圈等密封件应无损坏、老化或者丢失等情况; 检查栓体外表油漆应无脱落、无锈蚀,有脱落、锈蚀现象应及时修补;一一入冬前检查消火栓的防冻设施应完好;一一重点部位消火栓,每年应逐一进行一次出水试验;非重点部位 消火栓按其总数的10%20%进行实际出水试验; 随时清除消火栓井周围及井内可能积累的杂物; 保持室外消火栓配套器材和标志的完整有效。10.5.3 地上消火栓维护保养的内容主要包括:用专用扳手转动消火栓启动杆,检查其灵便性,当发现有不灵活现象时应加注润滑油;一一检查出水口闷盖,应密封完好,无缺损;一一检查栓体外表油漆应无剥落,无锈蚀,有脱落、锈蚀现象应及时修补;一一每年开春后入冬前对地上消火栓逐一进行出水试验;定期检查消火栓前端阀门井;一保持配套器材的完备有效。10.5.4 除对鼻栓进行普通检查外,还应根据不同品牌消火栓的特点 进行专项检查与维护。10.5.5 室外消火栓系统的检查还应包括与有关单位联合进行的 泵、水池的普通性检查等。10.5.6 单位配建的消火栓和居民小区内的消火栓,由单位和居民小区 物业管理部门进行管理、维护和保养。10.5.7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挪用、损坏、拆除、停用、埋压、圈 占消火栓。安全标志设置原则与要求安全标志设置原则11.1.1 紧急出口或者疏散通道中的单向门应在门上设置推开标志, 在其反面应设置“拉开标志。11.1.2 紧急出口或者疏散通道中的门上应设置“禁止锁闭标志。11.1.3 疏散通道或车道的醒目处应设置“禁止阻塞标志。11.1.4 滑动门上应设置“滑动开门标志,标志中的箭头方向应与门的 开启方向一致。11.1.5 需要击碎玻璃板才干拿到钥匙或者开门工具的地方或者疏散中 需要打开板面才干创造一个出口的地方应设置“击碎板面标志。11.1.6 各类建造中的隐蔽式设备存放地点应相应地设置灭火设 备、"灭火器和水带等标志。11.1.7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和固定灭火系统的手动启动器等装置附近应 设置'手动启动器标志。在远离装置的地方,应与方向辅助标志联 合设置。11.1.8 设有火灾报警器或者火灾事故广播喇叭的地方应相应地设置 发声警报器标志。11.1.9 设有火灾报警电话的地方应设置火警电话标志和报警电话号 码。11.1.10 设有地下消火栓、水泵接合器和不易被看到的地上消火栓 等器具的地方,应设置"地下消火栓"、"地上消火栓和'水泵 接合器等标志。11.1.11 在易燃易爆、可燃、助燃气体储罐或者罐区,在建造物、堆场 和民用建造中燃油、燃气锅炉房、油浸变压器室,存放、使用化学易 燃、易爆物品防火区内应设置“禁止烟火、"禁止吸烟"、"禁止放易燃物、木木 不 止带火种、"禁止燃放鞭炮、"当心火灾一易燃物和"当心爆炸一爆炸 性物质等标志;11.1.12 影院、医院、图书馆、档案馆等公共场所,应设置"禁止吸烟 等标志。11.1.13 其它有必要设置全标志的地方。11.2 安全标志设置要求11.2.1 安全标志应设在与安全有关的醒目的位置。标志的正 面或者其邻近不得有妨碍公共视读的障碍物。11.2.2 安全标志不应设置在门、窗、架等可挪移的物体上,也不 应设置在时常被其它物体遮挡的地方。11.2.3 设置安全标志时,应避免浮现标志内容相互矛盾、重复等 现象。尽量用至少的标志把必需的信息表达清晰。11.2.4 方向标志应设置在公众选择方向的通道处,并指向目标的最短 路线。11.2.5 各单位自制全标志的式样、尺寸应执行GB 13495的规定。11.2.6 明安全标志牌的制作材料应用阻燃材料制作,并符合使用场 所的防火要求。11.2.7 疏散标志的设置应符合以下要求:一一疏散通道中,“紧急出口标志宜设置在通道两侧部及拐弯处的 墙面上,标志牌的上边缘距地面不应大于1m,也可以把标志直接设置 在地面上,上面加盖阻燃透明坚固的保护板,标志的间距不应大于20m, 袋形走道的尽头离标志的距离不应大于10m;疏散通道出口处,“紧急出口标志应设置在门框边缘或者门的上 部,标志牌的上边缘距天花板高不应小于0.5m;当天花板的高度较小时,标志的中心点距地面高度应在1.3m 1.5m之间;一一悬挂在室内大厅处的疏散标志牌的下边缘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 2.0m o11.2.8 附着在室内墙面等地方的其它标志牌,其中心点距地面高度应在 1.3m 1.5m 之间。11.2.9 在室内及其出入口处,安全标志应设置在璀璨的地方。11.2.10 室外设置的全标志应满足以下要求: 室外附着在建造物上的标志牌,其中心点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 1.3m; 室外用标志杆固定的标志牌的下边缘距地面高度应大于1.2m; 设置在道路边缘的标志牌,其内边缘距路面(或者路肩)边缘不应 小于0.25m,标志牌下边缘距路面的高度应在1.82.5m之间。11.2.11 安全标志牌应设置在室外璀璨的环境中。夜偶尔较暗环境 下使用的安全标志牌应采用灯光照明以满足其最低平均照明度要 求,也可采取自发光材料制作。11.2.12 对于地下工程,"紧急出口标志宜设置在通道的两侧部及拐弯 处的墙面上,标志的中心点距地面高度应在1.0m 1.2m之间,也可设 置在地面上。标志的间距不应大干10mo11.2.13 给标志提供应急照明的电源,其连续供电时间应满足所处环境的相应标准或者规范要求,但不应小于20mino附录A(规范性附录)火灾种类区分火灾种类如下:A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如木材、棉、毛、麻、纸张及其制品等燃烧的火灾;B类火灾:液体火灾或者可熔化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柴油、原油、甲醇、 乙醇、沥青、石蜡等燃烧的火灾;C类火灾: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等燃烧的火灾;D类火灾: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错、锂、铝镁合金等燃烧的火灾;E类火灾(带电火灾):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如发机电房、变压器室、配电间、仪器仪 表间和电子计算机房等在燃烧时不能及时或者不宜断电的电气设备带电燃烧的火灾。附录B(规范性附录)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wei)险等级B. 1工业建造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wei)险等级,根据其生产、使用、储存物品的火灾 危(wei)险性,可燃物数量,火灾蔓延速度,扑救难易程度等因素,划分为以下三级:1)严重危(wei)险级:火灾危(wei)险性大,可燃物多,起火后蔓延迅速,扑救 艰难,容易造成重 大财产损失的场所;2)中危(wei)险级:火灾危(wei)险性较大,可燃物较多,起火后蔓延较迅速,扑 救较难的场所;3)轻危(wei)险级:火灾危(wei)险性较小,可燃物较少,起火后蔓延较缓慢,扑 救较易的场所。B.2民用建造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wei)险等级,应根据其使用性质, 人员密集程度,用电用火情况,可燃物数量,火灾蔓延速度,扑救难易程度等因素,划分 为以下三级:1)严重危(wei)险级:使用性质重要,人员密集,用电用火多,可燃物多,起火后蔓 延迅速,扑救艰难,容易造成重大财产损失或者人员群死群伤的场所;2)中危(wei)险级:使用性质较重要,人员较密集,用电用火较多,可燃物较多, 起火后蔓延较迅速,扑救较难的场所;3)轻危(wei)险级:使用性质普通,人员不密集,用电用火较少,可燃物较少,起火后 蔓延较缓 慢,扑救较易的场所。附录C(资料性附录)灭火器的类型及合用性表C. 1给出了灭火器的类型及合用性。表C.1灭火器的类型及合用性 灭火器类型火灾 场所水型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泡沫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磷酸钱盐干 粉灭火器碳酸氢钠干 粉灭火器机械泡沫灭火器抗溶泡沫 灭火器A类场所合用。水能冷却并穿透固 体燃烧物质而灭 火,并可有效防止 复燃。合用。粉剂能附着 在燃烧物的 表面层,起到 窒息火焰作 用。不合用。碳酸氢钠对 固体可燃物 无粘附作用, 只育维火,不 能灭火。合用。具有冷却和覆盖燃烧物表面 及与空气隔绝的作用。不合用。灭火器喷出的 二氧化碳无液 滴,全是气体, 对A类火灾基本 无效。B类场所不合用。水射流冲击油面, 会激溅油火,导致 火焰蔓延,灭火困 难。合用。干粉灭火剂能快速窒息火焰, 具有中断燃烧过程的连锁反 应的化学活性。适用于扑救非 极性溶剂和油 品火灾,覆盖燃 烧物表面,使其 与空气隔绝。适用于扑 救极性溶 剂火灾合用。二氧化碳靠气 体堆积在燃烧 物表面,稀释并 隔绝空气。C类场所不合用。灭火器喷 出的细小水流对气 体火灾作用很小, 基本无效。合用。喷射干粉灭火剂能快速 喷灭气体火焰,具有中断燃烧 过程的连锁反应的化学活性。不合用。泡沫对可燃液体火灾 灭火有效,但扑救可燃气体火 灾基本无效。合用。二氧化碳 窒息灭火,不留 残迹,不污损设 备。D类场所不合用。不合用。不合用。不合用。E类场所不合用。合用。合用于带电的B类火灾不合用。合用于带电的B 类火灾。注:1、新型的添加了能灭B类火灾的添加剂的水型灭火器具有B类火灾级别,可灭B类火灾。2、化学泡沫灭火器已淘汰。3、目前抗溶泡沫灭火器常用机械泡沫类型灭火器。附录D(资料性附录)不相容的灭火剂举例表D.1给出了不相容的灭火剂举例。表D. 1不相容的灭火剂举例灭火剂类型不相容的灭火剂干粉与干粉磷酸铁盐碳酸氢钠、碳酸氢钾干粉与泡沫碳酸氢钠、碳酸氢钾蛋白泡沫泡沫与泡沫蛋白泡沫、氟蛋白泡沫水成膜泡沫附录E(资料性附录)灭火器的使用温度范围表E.1给出了各类型灭火器的使用温度范围表E. 1灭火器的使用温度范围单位为摄氏温度灭火器类型灭火器的使用温度水型灭火器不加防冻剂+5+55添加防冻剂-10+55机械泡沫灭火器不加防冻剂+5+55添加防冻剂-10"+55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驱动-10+55氮气驱动-20"+55洁净气体灭火器-20"+55二氧化碳灭火器-10+55附录F(规范性附录)灭火器灭火级别基本参数标准中所指灭火器灭火级别基本参数如表F.l、F.2所示。表F. 1手提式灭火器类型、规格和灭火级别灭火器类型灭火剂充装量 (规格)灭火器类型规格代号 (型号)灭火级别原标准现行标准LkgA类B类A类B类水型3MS/Q31A1AMS/T34B55B6-MS/Q61A1AMS/T68B55B9-MS/Q92A2AMS/T914B89B泡沫3MP3、MP/AR33A2B1A55B4MP4、MP/AR43A2B1A55B6MP6、MP/AR65A4B1A55B9MP9、MP/AR98A6B2A89B干粉(碳酸氢钠)1MF12B21B2MF25B21B3MF37B34B4MF410B55B5MF512B89B6MF614B89B8MF818B144B10MF1020B一144B干粉(磷酸锈盐)1MF/ABC13A2B1A21B2MF/ABC25A5B1A21B3MF/ABC38A7B2A34B4MF/ABC48A10B2A55B5MF/ABC58A12B3A89B一6MF/ABC613A14B3A89B一8MF/ABC813A18B4A144B一10MF/ABC1021A20B6A144B二氧化碳2MT21B21B3MT32B21B一5MT53B34 B7MT7-1B55B表F.2推车式灭火器类型、规格和灭火级别灭火器类型灭火剂充装量 (规格)灭火器类型规格代(型号)灭火级别原标准现行标准LkgA类B类A类B类水型20MST204A45MST404A60MST604A125MST1256A泡沫20一MPT20、MPT/AR204A113B45MPT40、MPT/AR4013A18B4A144B60MPT60、MPT/AR604A233B125MPT125、MPT/AR1256A297B干粉(碳酸氢钠)20MFT2021A30B183B50MFT5034A65B297B100MFT10055A120B297B125MFT125297B干粉(磷酸核盐)20MFT/ABC2030B6A183B50MFT/ABC5065B8A297B100MFT/ABC100120B10A297B125MFT/ABC12510A297B一氧化碳10MTT1055B20MTT208B70B30MTT30113B50MTT50183B附录G(资料性附录)灭火器配置计算范例G. 1配置要求有一个严重危(wei)险级的B类配置场所,其保护面积为50m2,设有消火栓但无灭火 系统,如只设一个灭火器设置点,计算该配置场所所需的灭火级别。假如现场有21B、34B、 55B、89B、144B五种类型的手提式灭火器,写出灭火器配置方案。G.2配置计算根据配置要求得知,S=50 m2, U = 0.5m2/B, K=0. 7,则所需的灭火级别为:Q= KS/U=0. 7 X 50/0. 5=70(B)一个灭火器配置场所内的灭火器不应少于2具,而且严重危(wei)险级的B类火灾配 置场所每具灭火器最小配置灭火级别为89B,所以尽管计算出的灭火级别为70B,但仍应 在该场所配 备89B或者144B灭火器两具。志设置原则与要求等内容。本标准合用于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 称公司)所属各单位。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者修订版 均不合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 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合用于本标准。GB13495 安全标志GB50016建造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高层民用建造设计防火规范Q/SY BGP -G0207工业动火安全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四号令1998年9月1 日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安全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 安部第61号令3术语3.1 灭火器配置场所存在可燃的气体、液体、固体等物质,需要配置灭火器的场所。3.2 安全重点单位和场所本标准所述安全重点单位和场所应包括:会议及活动中心、物探队营地、档案馆、厂房、通讯总站、服务器机房、大型停车场、高层办公楼、医院、幼儿园、电视台;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充装、储存、供应、销售单位; 服装、制鞋等劳动密集型生产、加工单位; 大型计算机房、磁带库、资料库; 公众会萃场所:地震队员工餐厅、商场、宾馆、电影院、会议 厅、公共娱乐场所等; 其他发生火灾可能性较大或者一旦发生火灾可能造成重大人身 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单位和场所。3.3 保护距离灭火器配置场所内,灭火器设置点到最不利点的直线距离。3.4 计算单元灭火器配置的计算区域。3.5 灭火级别表示灭火器能够扑灭不同种类火灾的效能。由表示灭火效能的数字和 灭火种类的字母组成。4普通要求4.1 公司及所属各单位应逐级落实安全责任制和岗位安全责 任制,明确各单位和岗位全职责,确定各单位和各场所K安 全责任人。4.2 重点单位和场所应设置或者确防工作的归口管理职能部门,确定专职或的消防管理人员。4.3公众会萃场所应在具备下列全条件后,向当地公安几构申报进行$全检查,经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一一依法办理建造工程计审核手续,并经佥收合格; 一建立健全全组织,安全责任明确; 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和保障网最全的操作规程; 员工经过全培训; 建造设施齐全、完好有效; 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4.4 新、改、扩建工程im册殳施、设备应执行"三同时规定。4.5 公司及所属各单位应按照国家、行业及公司有关规定,结合本单 位的特点,建立健全各工安全制度和保安全的操作规程,并 发布执行。,安全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BM安全教育、培训; 防火巡查、检查; 安全疏散设施管理; B (控制室)值班; 设施、器材维护管理;火灾隐患整改; 用火、用电安全管理;一易燃易爆危(wei)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一一专职和义务的组织管理; 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燃气和电气设备的检查和管理(包括防雷、防静电);全工作考评和奖惩;一一其他必要的全内容。4.6 公共场所室内装修、装饰应使用不燃、难燃材料,并经有资质的 检验机构检验合格;电影院、活动中心、会议室等公共场所的窗帘、帷 幕应使用阻燃材料或者定期对其进行阻燃处理。4.7 公司及所属各单位应对动用明火实行严格的管理。因工作需要在 具有火灾、爆炸危(wei)险的场所使用明火时,应执行Q/SY BGP -G 0207 o4.8 公众会萃场所或者两个以上单位共同使用的建造物局部施工需要 使用明火时,施工单位和使用各单位应共同采取措施,将施工区和使 用区进行防火分隔,清除动火区域的易燃、可燃物消防器材, 专人监护。4.9 公共娱乐场所在营业期间禁止动火施工。4.10 公司及所属各单位应确保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并设置符合 国家规定的全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设施,保持防火门、防火 卷帘、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机械排烟送风、火灾事故广 播等设施处于正常状态。但不应有下列行为: 占用疏散通道; 在安全出口或者疏散通道上安装栅栏等影响疏散的障碍物; 在营业、生产、教学、工作等期间将安全出口上锁、遮挡或者 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遮挡、覆盖;其他影响安全疏散的行为。4.11公司及所属各单位应时常开展全教育、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定期开展全检查活动。4.12 共用办公场所安全管理应由场所管理单位负责,场所管理单 位与使用单位应明确各自的;:全责任。使用单位场所内部的安 全管理由本单位负责。举办集会等大型活动由场所管理单位负责全。4.13 各院区由物业管理单位负责管理工作。4.14 公司及所属各单位应对设备、设施实行挂牌管理,专人负责 日常的检查、维护。5全检查及设备、设施的检查与维护5.1 公司及所属各单位在组织HSE审核和检查时,应有安全检查 内容。安全重点单位和场所应至少每季度进行一安全专项检 查、每日进行安全巡查,应确定巡查人员、内容、部位和频次。其 他单位可以根据需要组织全巡查。检查内容包括:火灾隐患整改情况以及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 安全疏散通道,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和安全出口情况; 施、车通道、水泵的完好情况; 灭火器材配置及有效情况; 用火、用电应无违章情况; f 百班人员及其它员工口识的掌握情况; 明朝安全重点部位的管理情况;易燃、易爆危(wei)险物所消防安全、防爆措施的落 实情况以及其它重要物资的全情况;(控制室)值班情况和设施运行、记录情况;全巡查情况;安全标志的设置情况和完好、有效情况;其它。5.2 公众会萃场所在营业期间的防火巡查应至少每2h一次;营业结束 时应对营业现场进行检查,消除遗留火种。医院、幼儿园应加强夜间防 火巡查,其他安全重点单位和场所可以结合实际组织夜间防火巡 查。防火巡查人员应及时纠正违章行为,妥善处置火灾危(wei)险, 无法现场处置的,应即将报告。发现初起火灾应即将报警并及时扑救。 防火巡查应填写巡查记录,巡查人员及其主管人员应在巡查记录上签 名。5.3 设有自动设施的单位,应定期请有资质的机构对自动殳 施进行全面检查测试,并按照出具的检测报告进行整改,存档备查。5.4 公司及所属各单位应对设施、器材完好有效情况每月进行一 次检查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设施处于完好状态。5.5 公司及所属各单位应定期对灭火器进行维护保养和维修检查,并 应建立灭火器材档案资料,记明配置类型、数量、设置位置、检查维修 单!员)、更换药剂的时间等有关情况。6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6.1 公司及所属各单位应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时常性的安全宣传教 育,定期对员工进行册全培训。6.2 安全重点单位和场所应至少每半年对员工进行一次安全培训,内容包括:一一有关见则、安全制度和保障全的操作规程; 一一本单位、本岗位的火灾危(wei)和消防安全措施;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以及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公众会萃场所组织的引导群众疏散的知识和技能。6.3 公司及所属各单位在组织新上岗和转岗人员岗前的HSE培训时, 应进行安全培训。6.4 公众会萃场所应通过张贴图画、广播等向公众宣传防火、灭火、 疏散逃生等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