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历史选择性必修3第三单元第7课: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教学设计.docx
统编版历史选择性必修3第三单元第7课: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教学设计统编版历史选择性必修3第三单元第7课: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美洲族群变化的缘由 2.把握大洋洲人口结构的转变 基础巩固 学问点一、殖民扩张与美洲族群的变化 1.美洲族群变化的缘由一一殖民扩张 (1)1492年,哥伦布发觉新大陆后,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开头在美洲进行战狂的殖民扩张和掠夺。 (2)16世纪以后,殖民者开头从非洲掳掠,贩卖黑人奴隶到美洲,为殖民者的种植 园和矿山供应劳动力。 (3)很多欧洲人来到美洲,使美洲白人数量大大增加。 2美洲族群变化的表现 (1)印第安人数量锐减,欧洲人和非洲黑人数量激增,快速转变了美洲的人口结 构,消逝了新的族群。 (2)白人、黑人,印第安人以及他们相互之间的混血后代,慢慢成为美洲大陆的主 要居民。 3.美洲国家人口结构的变化 (1)在北美的美国、加拿大,白人占据了人口的大多数,美国的印第安人被赶进保 留地生活。 (2)在海地等西印度群岛国家,黑人人口占多数。 (3)混血人种成为拉丁美洲的最大族群,只有在秘鲁等少数国家印第安人相时较 多,但也很少超过人口的半数。 学问点二、英国的殖民活动与大洋洲人口结构的转变 1.英国的殖民活动 (1)18世纪中后期,英国殖民者来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地。最初,澳大利亚只是 作为英国流放罪犯的场所。 (2)19世纪时,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对原材料的需求增加,英国殖民者开头在澳 大利亚剥夺土著的土地,建立牧场。 (3)1851年,在澳大利亚发觉了金矿,采矿业快速进展起来。 (4)随着殖民扩张的加剧,澳大利亚等地的土著居民遭到驱除和屠杀。 2.大洋洲人口结构的转变:澳大利亚等地的土著居民人口数量削减,越来越多的英国人和欧洲其他国家的人来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19世纪中叶,白人已经成为当 地的主要居民。 学问点三华工与美洲、大洋洲的开发 1.华工与苦力贸易 19世纪初,英美等国开头间续颁布禁止奴隶贸易的法令,黑奴贸易受到限制,殖民者不得不查找新的廉价劳动力。 鸦片战斗之后,清政府被迫允许列强在中国招募华工。 中国东南沿海的穷苦百姓,或是由于生活所迫,或是被诱骗、绑架成为苦力。 (2)苦力贸易:华工被运往美洲等地,形成了所谓的苦力贸易。西方殖民者往往迫 使华工签署契约,让华工以将来若干年工资支付运输的费用,猎取了巨额利润。 2.华工对美洲的开发 (1)19世纪中叶,大批印度、中国等亚洲国家的劳工,来到美洲。 (2)在美国,华工是加利福尼亚金矿和太平洋铁路工地等繁重劳动场所的主要劳 动力。 3.华工对大洋洲的开发。 (1)19世纪中叶,大量亚洲劳工来到澳大利亚开采金矿。到1858年,华工人数已超过4万。 (2)在大洋洲的一些岛屿上,中国、印度等国的劳工在种植园和矿山辛勤劳动,促 进了这些地方的开发。 提升优化 15世纪末新航路开拓以来向新大陆移民的阶段及特点 1.第一阶段 (1)时间:从15世纪末新航路开拓到18世纪中叶。 (2)特点:一是从人口迁移的动机来看,这一时期的人口迁移完全是以侵略、掠夺和抢占为目的的洲际性人口大迁移。二是从人口迁移的规模来看,这一阶段从欧洲迁入美洲的人数有限,规模不大。三是对非洲黑奴实行强制性国际间集体移民。 2.其次阶段 (1)时间: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上半叶。 (2)特点:一是迁入美洲的欧洲移民数量大大增加,规模空前。二是非洲黑奴仍是美洲人口迁移的重要部分。 3.第三阶段 (1)时间:从19世纪上半叶到20世纪中叶 (2)特点:一是欧洲人口向美洲迁移的规模超过以往任何时期。二是迁入拉美和美国的欧洲移民素养有很大不同。欧洲专业技术人员和有阅历的农夫都情愿去美国,而迁往拉美的多是欧洲农村破产逃命的人。三是大量的中国人、印度人、日本人等被西方国家拐骗到美洲,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 4.第四阶段 (1)时间:从其次次世界大战到20世纪70年月末。 (2)特点:一是美洲从国际人口迁移的净迁入区变为净迁出区。二是拉美各国之间的国际人口迁移现象增多。 思考探究 例1:美国经济史学家贡德弗兰克在白银资本中说,16世纪欧洲殖民者入侵美洲,各种瘟疫和传染病带到美洲,在殖民者到达美洲后的一个世纪,当地人口削减了95%,仅在墨西哥,人口就锐减了3500万。美洲人口的锐减 A.便利了欧洲殖民者建立殖民统治 B.导致美洲纳入到世界市场 C.促进了欧洲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 D.促使东方快速从属于西方 答案:A 【详解】 材料表达的中心思想是16世纪洲殖民者入侵美洲导致人口锐减,这需要结合所学学问加以分析,导致了美洲国家长期落后和贫困,人口锐减促进非洲人口慢慢流向美洲地区,减轻了原住民的抵抗,客观上有利于殖民统治的建立,故选A项;新航路的开拓使美洲融入到世界市场之中,而不是人口的削减,故排解B项:促进欧洲国家资本原始积累的途径是早期的殖民扩张,故排解C项;东方从属于西方是在工业革命之后,故排解D项。 例2:1502年第一批黑奴被运输到美洲,黑奴贸易随即开头,盛行了三个多世纪。通过黑奴贸易,殖民者获得了高额的利润,到19世纪中后期基本停止。黑奴贸易停止的主要缘由是 A.天赋人权理念深化人心 B.资本主义进展到新阶段 C.种族卑视问题得到解决 D.非洲发生资产阶级革命 答案:B 【详解】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进展到自由竞争阶段,西方国家要求把亚非拉等地变为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从而黑奴贸易到19世纪中后期基本停止,故B项正确;A项不是主要缘由,排解;C项不符合史实,种族卑视问题照旧存在,排解;D项不符合史实,黑奴贸易照旧有利可图。 课后作业 1.17世纪,荷兰、英格兰、威尔士人口连续增长,意大利和法国人口处于停滞状态,西班牙属尼德兰、西班牙、葡萄牙、德国的人口下降。对此较为合理的解释是 A.荷兰、英格兰等国人口连续增长是由于奴隶贸易 B.意大利、法国人口停滞是由于丢失海上贸易航线 C.西班牙、葡萄牙等国人口下降是由于黑死病肆虐 D.地理位置、殖民方式等影响国家人口增长的形势 2.世界通史:"新航路开拓后,西欧新兴的资本主义由海道向全球集中,突破了亚欧大陆农耕世界自然经济的闭塞性。从今开头了大航海和人口迁移、民族交融的移民大潮时代。"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全球的确立 B.农耕经济在全球不复存在 C.世界各民族特征、界线消逝殆尽 D.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开启 3.下图为一张百年前墨西哥华工的照片,与这张照片有关的信息不包括 A.华工在美洲可能有太多的辛酸 B.华工的消逝纯粹是个人的缘由 C.华工参与了近代墨西哥的开发 D.该照片体现了殖民侵略的血腥 4.1500-1800年美洲人口结构发生变化,欧洲人、印欧混血人、非洲人、非欧混血人数量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美洲原住民。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缘由是() A.美洲原住民遭到大量屠杀 B.欧洲人对美洲不断的探险和制服 C.美洲原住民纷纷逃离海外 D.欧洲人移民到美洲分布越来越广 5.据统计,在16-20世纪间,6 000多万欧洲移民在美洲、澳大利亚等地建立了殖民地。1820-1980年间,3 700万欧洲移民后裔在美国建立了家园。16-19世纪间,奴隶贸易将1 200万非洲人运到了美洲。材料说明的主要问题是() A.人口在各大洲间进行大规模流淌 B.世界人口流淌导致了新的国家的产生 C.国际移民转变了人口迁入地的人种组成 D.人口在世界范围内的流淌促进了经济的进展 6.甘蔗原产自印度,原本用作王室贡品或贵族铺张品。1618世纪被探险家和殖民者带到巴西、海地等地区,由非洲黑奴大量种植,制成蔗糖后销往世界各地,18世纪末已成为大众均能享受的调味品。这主要由于() A.生产技术的革命性变化 B.洲际间的经济联系日益亲热 C.全球性市场的最终形成 D.经济进展缩小贫富国家差距 7."移民"一词最早消逝在1787年,当时专指欧洲移民到美洲的人,在此之前,这些人被称为殖民者,后来移民变成一种长期的全球性的历史现象,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缘由在于 A.美国独立战斗的胜利 B.重商主义的推行 C.全球工业进展不平衡 D.国际组织的推动 8.法国将军福煦曾经赞扬一战中的中国劳工:"第一流的工人,可以培训成一流的军人,在现代战斗下堪称楷模。"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工人的作战英勇 B.法国缺乏作战的兵力 C.中国劳工技术水平高 D.华工对协约国贡献大 参考答案 1.D 【详解】 依据材料和所学学问可知,新航路开拓后,荷兰和英国等利用其优越的地理环境进行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其中17世纪荷兰海上贸易富强;17世纪英国实力慢慢增加,开头夺取贸易优势和抢占殖民地;故地理位置、殖民方式等影响国家人口增长的形势,D项符合题意,所以选D。奴隶贸易是指从黑非洲掳走大批黑人,将其远程贩运到美洲等地,与材料不符,排解A。B项表述错误,17世纪的海上贸易航线被荷兰等国占据,排解。黑死病肆虐欧洲是14世纪40、50年月,与材料不符,排解C。 2.D 【详解】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的开拓,旨在考查正确评述相关史实的力气。A项中"在全球的确立"、B项中"在全球不复存在"、C项中"消逝殆尽"的表述均过于确定化,故排解;由题目中的信息"新航路开拓后开头了大航海和人口迁移、民族交融的移民大潮时代"可知新航路的开拓有利于世界各地区、各民族间的联系,即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开启。故选D。 3.B 【详解】 近代华工被运到美洲等地是殖民者的侵略行为所致,故B项不是缘由,符合题目要求;其他几项都是华工与墨西哥关系的正确表述,不符合题意。 4.B 【详解】 联系所学学问可知,欧洲人、印欧混血人、非洲人、非欧混血人数量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美洲原住民的缘由是欧洲长期制服美洲的结果,故B正确;依据题干可知,A、C都是15001800年间美洲人口发生变化的缘由之一,但不是主要缘由,故排解;D是表现,不是缘由,排解。 5.C 【详解】 通过材料可知"欧洲移民后裔在美国建立了家园""非洲人运到了美洲",欧洲、美洲、非洲人种组成了最终的美洲,所以移民最终转变了美洲的人种组成,C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欧洲、非洲人流入美洲,无法体现世界各大洲彼此之间形成了人口大规模的迁移,排解A;B、D与材料无关,排解。 6.B 【详解】 据材料"原产自印度""带到巴西、海地等地区""18世纪末已成为大众均能享受的调味品"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主要是由于当时伴随新航路开拓和殖民扩张的进行,不同大洲之间经济往来较多,B项正确;生产技术的革命性变化发生于工业革命时期,排解A项;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排解C项;这一时期经济进展反而拉大了贫富国家差距,排解D项。 7.C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移民由新航路开拓后的殖民现象到全球的普遍现象,体现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各地经济进展的不平衡,故C项正确;A、B两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排解;移民多数是自愿发生,并非国际组织推动,排解D。 8.D 【详解】 依据材料可知,法国将军对一战中的中国劳工赐予较高评价,甚至称他们是"在现代战斗下堪称楷模",这一赞誉充分证明白华工对协约国的贡献特殊大,故选D项;依据所学学问可知,一战中,中国劳工主要做后勤服务,很少参与战斗,排解A项;一战中,大量的华工被派往欧洲,主要是由于法国让更多的欧洲人从工业劳动中解放出来走向前线参战,而不是法国缺少兵力,排解B项;题干中法国将军福煦对华工赐予较高评价,主要缘由在于华工对协约国的贡献大,"华工技术水平高"反映的是问题的表象,排解C项。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