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心得感悟合集.docx
-
资源ID:94183501
资源大小:19.43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完整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心得感悟合集.docx
6月1日,第n期求是杂志刊登了中央有关部门赴浙江 开展专题调研文章总结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 推动学习 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全面实施 20年来,“千万工程”不仅赢得了民心,也教育了干部,那就是 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 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新时代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要厚植 为民情怀,不以山海为远,不为困难所阻,主动奔赴祖国和人民 最需要的地方,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 实际行动书写利国利民的精彩篇章。用好调查研究传家法宝,在“察民情、听民声、顺民意”中 推动为民决策科学务实。正确的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正确的贯 彻落实同样离不开调查研究。习近平同志刚到浙江工作的118天 里,跑了 n个地市、25个县,一路听、一路看、一路思考,充 分掌握省情农情,最终拉开了 “千万工程”的帷幕。当下,全党 上下正在大兴调查研究,广大党员干部要在调研中站稳群众立场, 走好群众路线,围绕党的二十大作出的决策部署,聚焦改革发展 稳定中的重点难点热点,带着问题去调研、融入群众找答案,利 用多种形式广泛听取各方意见,把问题找准,把情况摸透,确保 提出的点子、方案、政策符合实际,确保做出的决策符合最广大 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理念,坚持系统治理、久久为功,建立健全长效治理机制,扎 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全面走绿色发展之路。以人民为 中心提升基层治理成效,在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 工作中,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措施,将为群众办实事与重点 工作有机融合。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和主导地位,充分调动并发 挥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动员他们积极参与 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以主人翁的姿态投身到共建美丽家园中 来。要立足XX特色,完整、全面、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兴调 查研究之风,以党建引领打造坚强战斗堡垒,夯实基层党建工作 基础,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 坚持走一村一策科学发展之路,强化系统观念促安全健康发展。 大力实施“一村一品,品牌强农”,以结合特色农业促农文旅融 合,加快引进农业配套项目落地,逐步打造“农、教、文、旅” 综合产业集群,推动“接二连三”强化发展支撑,让广大人民群 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凝聚起建设乡村振兴、宜居宜业和美 乡村的磅礴伟力,切实把“千万工程”蕴含的理念方法转化为建 设“都市农业特色乡、产城融合示范乡、生态宜居幸福乡”的生 动实践。2003年6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审时度势、高 瞻远瞩,作出了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 万工程”)的决策。20年来,“千万工程”的内涵外延不断深化 拓展、迭代升级,造就了浙江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 众,促进了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的有机融合,在浙山 浙水之间绘就“千村向未来、万村奔共富、城乡促融合、全域创 和美”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2018年9月,“千万工程”获 得联合国最高环保荣誉一一“地球卫士奖“千万工程”之所以 能够在全国起到示范效应、在国际上得到充分认可,根本就在于 根植其中的精髓要义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链接浙江、中国和 世界。先“洗脸”后“化妆”,修复美丽生态。新世纪初,浙江经济 在高歌猛进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特别是农村乡镇企 业迅猛发展,“村村点火、户户冒烟”,随之而来的是环境“脏、 乱、差”问题日益突出,人民群众对环境问题的反映日益增多。“千万工程”以整治环境问题为先手棋,从垃圾收集、村内道路 硬化、卫生改厕、河沟清淤、村庄绿化向面源污染治理、农房改 造、农村公共设施建设拓展,实施生态修复,不断擦亮生态底色, 走出了一条以点带线、连线成片再到全域规划、全域建设、全域 提升、全域美丽的新路径。今天的浙江,农村整体面貌发生深刻变化,规划保留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100%,农村生活垃圾基 本实现零增长、零填埋,农村卫生厕所全面覆盖,森林覆盖率超 过61%,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居全国前列,成为首个通过国家生态 省验收的省份。好风景造就好“钱景”,发展美丽经济。“千万工程”把村庄整 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贯穿改善农 村人居环境的各阶段、各环节、全过程,注重抓好发展强村、反 哺富村,实现了 “美丽风景”向“美丽经济”的有效转化,走出 了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的兴村富民之路。2005年8月15 0, 习近平同志来到安吉余村考察,高度评价余村下定决心关闭“高 收入”的矿区、全面走绿色发展之路的做法,并首次提出“绿水 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今天的浙江,乡村旅游、养生养老、 农村电商等新业态蓬勃发展,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3 年的5431元提升到2022年的37565元,村级集体经济年经营性 收入5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占比已达51.2%。随着“千万工程” 持续推进,浙江不断打通拓宽“两山”理论转化通道,“绿水青 山”在永续增值中充分释放发展动能。变“要我干”为“我要干”,共建美好生活。“千万工程”的出 发点和落脚点是不断解决好农业农村发展最迫切、农民反映最强 烈的实际问题。正因如此,“千万工程”又被当地农民群众誉为“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党和政府为农民办的最受欢迎、 最为受益的一件实事但要想把这件实事办好,就必须充分尊 重农民的意愿和主导地位,充分调动并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 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推进“千万工程”进程中,浙江坚持从 农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关心的事情做起,由表及里、塑形 铸魂,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全过程,努力把农 村建设成农民身有所栖、心有所依的美好家园。同时,注重调动 各方面积极性,建立“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配合、社会资 助、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建设机制,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 共同推动、共同建设的大格局。从美丽生态、美丽经济到美好生活,“千万工程”走的是贯彻 绿色发展理念,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路子, 根本目的在于为乡亲们谋幸福。牢牢把握这根准绳,认真学习借 鉴“千万工程”的好经验,因地制宜,务求实效,我们就能在与 人民群众的“双向奔赴”中激发乡村振兴的磅礴伟力。锚定奋斗目标真抓实干,在“攻难关、克难题、解难局”中 推动利民蓝图见行见效。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 浙江坚持把“千万工程”作为“书记工程”,不断丰富时代内涵, 持续推动深化升级,20年的循序渐进、久久为功,最终形成了 “千村向未来、万村奔共富、城乡促融合、全域创和美”的生动 局面,这是对坚守者最大的褒奖。蓝图变现实,狠抓落实是关键。 广大党员干部要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发扬“钉钉子 精神”,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对标对表党中央决策部署,逢 山开路、遇水搭桥,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 不搞“形象工程”,严防“新官不理旧账”,力戒形式主义、官僚 主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激发群众创新创造智慧,在“聚共识、齐参与、同享有”中 推动惠民实践有力有为。高手在民间,力量在人民。规划保留村 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10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37565元、村级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占 比达到51.2%一串串夺目的数字,充分彰显了人民群众的 无穷智慧和无限力量。党的根基在人民,脱离人民就会成为无源 之水、无本之木。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 人民,充分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坚持“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 变“要我干”为“我要干”,不断激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 创造性,推动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 转化为工作优势,在同人民群众的“双向奔赴”中激荡出无往而 不胜的磅礴伟力。“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 策,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之江大地的生动实践。20年来,“千万工程” 先后经历了示范引领、整体推进、深化提升、转型升级等四个阶段,经历了从温饱型生存需 求向小康型发展和共富型发展需求的演变,实现了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向“千村精品、 万村美丽”,再向“千村未来、万村共富”的迭代升级。“千万工程”贡献巨大,意义深远, 不仅造就了浙江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也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通过学习“千万工程”经验案例,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深刻感 悟“千万工程”的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更加深刻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的生动体现,背后蕴含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 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结合农业农村统计工作实际,谈三点体会:体会一:感悟“千万工程”中的为民情怀,坚持人民至上,把为民统计作为统计工作的最 大政绩。“千万工程”的核心是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建设过程中,注重征询群众意 见,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引领人人参与美丽乡村建设,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 得感、幸福感。“千万工程”不是用成瓦建设出来的,他是党心和民心的铸就,是历史的选 择。“千万工程”从人居环境整治入手,由环境变革触发生态变革,激发文化、社会变革, 从而形成一场乡土重整、乡村重塑、城乡重构的社会变革,堪称中国式现代化的“三农”先 声,其蕴含的人民立场,既是做好乡村振兴工作的落脚点,更是正确政绩观的出发点。总书记指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农业强国”;总书记还 强调,“我们要建设的农业强国、实现的农业现代化,既有国外一般现代化农业强国的共同 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农业是国之大者,对标对表党中央的部署和要求, 我们要时刻坚守人民立场,强化统计为民意识。要围绕国家农业农村战略部署,提升统计监测能力;要科学设置指标,深入推进乡村振兴 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建设;要加强对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监测研究,特别是要加强城乡融合 发展、产业融合发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等重点领域监测分析;要探索新型农业经营主 体调查方法,完善设施农业调查制度,不断拓展农业农村统计调查领域;要全面反映农业农 村新发展新进程,全面推动农村统计现代化改革,用实实在在的统计数据赋能助力乡村振兴。体会二:感悟“千万工程”中的求实作风,坚持实事求是,把调查研究作为统计工作的根 本方法。2002年底,履新浙江、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深入展开调查研究,寻求破解统 筹城乡发展的路径。200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因地制宜,针对浙江省城乡发 展实际,做出了实施“千万工程”的重大决策,从全省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 治,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应运而生, 走出了一条建设美丽乡村的特色之路。“千万工程”是一揽子解决问题的典范,不仅为农村 带来生态革命,更带来发展方式与生活方式的革命。当下,我们树立正确政绩观,就是要学习“千万工程”的求实作风,坚持实事求是,办实事、做实功、出实招、求实效。一方面,要带着问题找答案,另一方面,要扑下身子解难题。 就是要用好调查研究这一 “传家宝”,突出“深、实、细、准、效”,要“钻进去”调查研究、 总结规律,“走出去”沟通交流、学习经验,“贴上去”剖析问题、破解困难,把调查与研究 紧密结合起来,推动调研成果加速转化应用。对统计部门来说,实事求是是立身之本,是工作的生命线,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要求。当前,就是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的 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千方百计防范统计数据造假,不断提高农业农村统计数据质量,为 加快推动江西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迈进提供坚强统计保障。就是要涵养优良作风,更多地 走进田间地头,裤腿沾着泥土,真正把工作做到实处。就是要紧紧围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 中央、省委关于三农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围绕国家统计局有关农业统计工作的重要工作部 署和我省统计改革发展大局,深入基层,加强调查研究。就是要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关于全 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战略目标,深入开展粮油安全、乡村振兴、农业高质量 发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等重点选题调研,加强对农业农村发展中重大问题的研究,客 观反映“三农”总体形势和最新情况,为“三农”发展添活力、强动力、增后劲奉献统计之 力。体会三:感悟“千万工程”中的方法论,坚持“功成不必在我”的政绩观,把服务高质量 发展作为统计工作的责任担当。“千万工程” 20年的实践发展,每一个阶段都随着群众需求升级而发展。“千万工程”是 基础工程、龙头工程、生态工程、民心工程,更是伟大的乡村“探月”工程、民族筑梦工程、 时代共富工程,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系统理论和方法,那就是坚持从实际出发想问题、做决 策、办事情。认准目标,一任接着一任干、一锤接着一锤敲,久久为功,看得见、摸得着的 幸福感一点点累积起来,充分体现了 “功成不必在我”的政绩观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 担当。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 农业农村统计工作者距离“三农”最近,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细微变化要先知 先觉,要有“一叶落知天下秋”的敏感性。要紧紧围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对“三农”工作的要求, 积极适应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强对“三农”发展形势和重大问题的分析研判, 把问题找准、把情况说透。要着力夯实统计基层基础这个“根本”,进一步完善农村基层统计台账建设,健全村、乡 镇基础统计台账,规范村、乡镇统计台账信息采集记录,做到农村统计数据数出有源,有据 可查,从源头上管控好农村基础统计数据。要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固本之举,建 规范、强管理、稳队伍、提能力,让统计之基“坚如磐石”,真正出统计“功成”之力,而 不求统计“功成”之誉,切实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坚强统计保障。近日,多家央媒连续聚焦“千万工程”二十年引领浙江乡村 巨变,并梳理一系列数据,比如浙江连续二十年召开“千万工程” 现场推进会,省市县党政“一把手”悉数出席,省委、省政府每 五年出台一个行动计划等,这些都见证了浙江实施“千万工程” 一任接着一任干的韧劲。为此,广大党员干部要学好学透、用活 用好“千万工程”的经验,读懂“千万工程”背后的“一”字密 码,走好新时代赶考路。读懂“一心向党”的信念密码,走好“一片丹心永向阳”的 忠诚大道。“千万工程”实施20年来,浙江抓党建促乡村振兴, 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村党组织书记、 村委会主任的带头作用,引导基层党员干部干在先、走在前,团 结带领农民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从以村庄环境整治为 重点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以美丽乡村建设为重点的“千 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到以乡村现代化为重点的“千村未来、 万村共富”,虽说每个阶段都面临资金短缺、人才缺乏、经验不 足的种种挑战,结果万千美丽乡村实景仍然呈现在人们眼前。在 “千万工程”的背后,是心中有民、一心向党,入党一辈子、奉 献一辈子信念力量的印证,是一辈子干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这一件事。党员干部当接力继承、丰富和发扬“千万工程”经验, 以星火燎原之势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带动更多美丽乡村升级版的跃迁,方不负时代重托、不负人民期盼。读懂“一心为民”的民本密码,厚植”一枝一叶总关情”的 民生情怀。“心无百姓莫为官”“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要 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千 万工程”源于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厚农民情结和真挚为民情怀。以 “人民”二字为原点,二十年来,浙江从全省千百万农民群众的 切身利益出发,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持续践行真下真访民 情、实心实意办事,“千万工程”迸发出强大生命力。浙江“千 万工程”的实践证明,建设美丽乡村,要始终把增进人民福祉、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 始终从农民群众角度思考问题,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 和创造性。对于每一名党员干部而言,要胸怀“国之大者”,全 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要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要始终将党 旗下的铮铮誓言铭于心躬于行,更要用“一心为民”这把“钥匙” 打开更多美丽乡村大门。读懂“一马当先”的担当密码,苦练“一腔热血勤珍重”的 实干本领。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千 万工程”的成功实施,正是得益于习近平总书记当时对浙江省情 的深度调查和把握,历时118天走遍11个地市,一村一村调研 总结后作出的重大决策。二十年来,浙江一直紧抓不放,一任接 着一任干,持续推进“千万工程”,以良好的作风进一步赢得党 心民心,由最初的1万个左右行政村,已覆盖全省所有行政村, 内涵也不断丰富,既有农耕社会的田园余韵,也有现代文明的璀 璨菁华。这无不是二十年来将“摸着石头过河”的先行成本转变 为领先优势,广大党员干部接力奋斗的结果。当下,我们应做好 打持久战的准备,坚守“功成不必在我”的价值追求,善学勤思 常实践,永葆一腔热血、抓求真务实,“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 蓝图绘到底”,不断跨越新的“雪山”“草地”,让农民腰包越来 越鼓、日子越过越红火。“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是习 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 重大决策。20年来,浙江持之以恒实施“千万工程”,探索出一 条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 科学路径。“千万工程”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 群众,促进了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有机融合,被当地 农民群众誉为“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党和政府为农民 办的最受欢迎、最为受益的一件实事”,被专家学者誉为“在浙 江经济变革、社会转型的关键时刻,让列车换道变轨的那个扳手, 转动了乡村振兴的车轮”。要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刻领会习 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学习借鉴“千村示范、万村整治” 工程的好经验、好做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关于 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要求。深刻领悟“千万工程”经验所蕴含的 战略思维、系统观念、为民情怀、问题导向、务实作风,增强坚 持和深化新时代学习贯彻“千万工程”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 行动自觉,在学思践悟中彰显担当,奋斗进取、实干争先,在乡 村振兴新征程上展现新作为。要学习掌握“千万工程”所蕴含的理念和方法,学好学透、用 好用活“千万工程”经验。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