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育科学五年级上册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土壤里有什么》.docx
-
资源ID:94186347
资源大小:12.74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小学科学教育科学五年级上册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土壤里有什么》.docx
第四课土壤中有什么科学概念:外力的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会使岩石最终变成土壤。土壤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颗粒(小石子、沙、黏土)、动物、植物的残留 物,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水流动时能携带土壤微粒跟着一起运动,当水流静止下来时,携带的物质也会沉积 下来。一般来说,重的颗粒先沉积,轻的颗粒后沉积。教 学 目 标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土壤,土壤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为我们提供 了丰富的资源。科学探究: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土壤的成分。用沉积的方法把土壤成分按颗粒的大小分成几层。综合各种方法获得的信息,获得对土壤成分的正确认识。科学态度:养成想知道、爱提问的科学意识,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科学社会与环境:认识到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耍意义。保护土壤就是保护我们的地球。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土壤的成分。【教学难点】认识到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分组器材:为学生准备新鲜湿润的土壤及干燥的土壤、玻璃棒、纸、放大镜、烧杯、 镶子、水等。教师演示:有关图片和ppt。教学设计一、引入1、教师展示石块,回忆上一课我们研究了岩石会受温度、水、动植物等的作用被 风化,整块整块的岩石会被风化成碎石,如果碎石继续被风化可能会怎么样呢? 2、学生猜测,可能会变成土壤。教学过程3、教师出示土壤图片,提问:地球表面的土壤是怎么形成的呢?你们知道土壤里 面有什么吗?(板书:土壤中有什么)二、寻找土壤的成分土壤中有哪些成分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寻找一下吧!1、观察新鲜湿润的土壤。(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2分钟。)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观察?我们观察到了什么?小组观察后交流,并做好记录。全班交流、汇报、小结。2、观察干燥的土壤。(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2分钟。)把干燥的土壤捻碎,用牙签把土壤颗粒分开,借助放大镜仔细观察,土壤的颗粒大 小一样吗?我们能描述它们的大小吗?小组观察后交流,并做好记录。全班交流、汇报、小结。资料阅读(书52页黑方框):根据颗粒大小可以把土壤的微粒分类,最大的土壤颗 粒是沙砾(小石子),其次是沙,接着是比沙还要小的粉沙,最小的土壤微粒是黏 ±o这些统称为岩石的微粒。沙砾(小石子)直径大于2毫米、黏土的微粒很小, 甚至用肉眼都没有办法看清楚。图片或课件出示:放大后的沙砾、沙、沙粉和黏土颗粒。3、观察土壤的沉积实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5分钟。)如果把一些土倒入水中,你们觉得会有什么现象呢?让同学们根据ppt出示的实验步骤开始实验,倒入1/3的土先不搅拌观察30秒, 观察能够看到什么现象。然后把土全部倒入,搅拌水中的土壤,再静置一段时间, 我们又看到了什么现象?土壤的沉积物分成了哪几层?试着解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顺序?再做一次验证自 己的想法。小组观察后交流,并做好记录。全班交流、汇报、小结。4、延伸、小结。那么土壤里仅仅只有我们本节课研究的这几种物质吗?其实土壤里还有我们没有 发现的物质比如:腐殖质、水、矿物质(盐分)、空气等等(联系前面所学,植物 发芽需要的条件)现在我们能解释土壤是怎样形成的了吗?三、土壤和生命1、讨论。有人说: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为什么会这么说呢?说说自己的理由,和 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2、出示图片和文字资料,教师讲解,学生阅读学习。3、说说土壤和人类的关系。4、小结。四、课外拓展活动。阅读高士其的诗歌我们的土壤妈妈。板书设计方法我看到土壤里有肉眼小石头、水分放大镜小颗粒倒入水中大部分颗粒下沉、浑浊搅拌后静置分层土壤中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