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全册_小学教育-小学学案.pdf
-
资源ID:94196203
资源大小:2.84MB
全文页数:5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全册_小学教育-小学学案.pdf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 1、水滴里的生物 设计理念: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常见的动植物、人体这些生命体的一些共同特征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中关于微生物及生物的基本结构来编写的。本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从总体上对微生物进行概述,以这样的结构来认识: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寻找水中的微生物再借助显微镜观察、寻找水滴中的微生物认识微生物、了解微生物的发现史和概貌。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并做好观察记录。2知道微生物是个体微小、分布极广的生命体,绝大多数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3了解列文虎是第一个发现微生物的人。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观察、认识微生物。2、难点: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教学准备:1、水样和显微镜。教学课时:1 课时。教学过程:课时目标:能够运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并做好观察记录;知道微生物是个体微小、分布极广的生命体,绝大多数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了解列文虎是第一个发现微生物的人。一、导入新课:1、学生观察水样:课前请大家从熟悉的地方采集了水样,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你们带来的水样是什么样的?2、学生观察、记录、汇报。3、学生用放大镜等进一步观察水样、记录并汇报。4、讲述:如果你们想进一步对水样进行观察,该借助什么工具?5、想要观察到极微小的、肉眼看不到的物体需要借助工具显微镜。6、取一滴水放在显微镜下,水滴里会有什么?这将是个这样的世界呢?二、探究新知:1、讲述:既然我们想借助显微镜来做进一步的观察,下面就先来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2、教师讲解显微镜的构造,学习使用的方法。3、使用显微镜的注意事项:(1)、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2)、使用时要小心,镜头不要碰着盖玻片。(3)、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4、讲述:显微镜下,水滴里到底会有什么?让我们一起细心、耐心、认真地来观察一滴水,看看你能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画在活动记录上。5、学生分组观察。6、汇报交流:水滴里到底有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在运动吗?7、小结:在一滴水中,生活着许许多多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生物,它们非常小,用肉眼根本看不到,只有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所以把它们叫做微生物。(板书:微生物)8、认识列文虎克发现微生物的故事。(1)、谈话:你知道如此神奇的世界是谁第一个发现的吗?(2)、学生阅读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的故事,教师做相应补充介绍。(3)、通过了解列文虎克的故事,你有什么想法?假如现在让你用显微镜去观察,你想观察什么?(4)、学生自由发言。9、认识微生物的种类和分布。(1)、用多媒体组织学生认识在空气中、土壤里、动植物的体表体内都存在微生物,认识各种各样的微生物。(2)、谈话:微生物虽然极小但种类很多,在大自然分布极广,目前,还有许多微生物没有被我们发现。希望大家也能像列文虎克那样不断的探究,不断发现。三、拓展延伸:1、在日常生活中,在哪儿可以找到微生物?为什么说它们是有生命的?2、学生自由发言,也可以提出自己的证明办法。3、活动:制作微生物玻片,观察,看看能不能找到微生物。板书设计:1、水滴里的生物 微生物:空气中 土壤中 动植物的体表体内 特征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中关于微生物及生物的基本结构来编写的本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从总体上对微生物进行概述以这样的结构来认识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寻找水中的微生物再借助显微镜观察寻找水滴中的微生物认识微生物了布极广的生命体绝大多数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了解列文虎是第一个发现微生物的人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观察认识微生物难点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教学准备水样和显微镜教学课课教学过程课目标能够运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并生物的人一导入新课学生观察水样课前请大家从熟悉的地方采集了水样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你们带来的水样是什么样的学生观察记录汇报学生用放大镜等进一步观察水样记录并汇报讲述如果你们想进一步对水样进行观察该借助2、做酸奶 设计理念:本课是继前一课从整体上认识微生物的概况之后,再分类认识其中常见的一类微生物细菌。在设计结构上,本课一学生十分喜欢的一项实践活动做酸奶,来激发学生研究细菌的兴趣和愿望,推动学生主动查找资料了解牛奶为什么变成酸奶,从而认识细菌的基本形态、分布及繁殖特点,了解细菌的功与过。教学目标:1、能尝试自己动手做酸奶或泡菜,知道酸奶是乳酸菌使牛奶发酵变成的。2、知道细菌是一类分布极广的微生物,以及它们对人类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3、知道减少至病细菌传播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做酸奶的活动。2、难点:在模拟细菌繁殖的实验中计算细菌繁殖个数。教学准备:1、鲜牛奶、白糖、温度计、保温容器。2、相关图片视频资料。教学课时: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能尝试自己动手做酸奶或泡菜,知道酸奶是乳酸菌使牛奶发酵变成的。一、谈话导入:1、谈话:你吃过酸奶吗?知道酸奶是怎么制作成的吗?2、学生交流吃酸奶的感受。二、学习新知:1、猜猜看:酸奶是怎么制作成的?特征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中关于微生物及生物的基本结构来编写的本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从总体上对微生物进行概述以这样的结构来认识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寻找水中的微生物再借助显微镜观察寻找水滴中的微生物认识微生物了布极广的生命体绝大多数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了解列文虎是第一个发现微生物的人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观察认识微生物难点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教学准备水样和显微镜教学课课教学过程课目标能够运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并生物的人一导入新课学生观察水样课前请大家从熟悉的地方采集了水样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你们带来的水样是什么样的学生观察记录汇报学生用放大镜等进一步观察水样记录并汇报讲述如果你们想进一步对水样进行观察该借助2、学生自由发言。3、教师演示制作酸奶的方法:(1)、在鲜牛奶里加入 12 勺白糖,煮开几分钟。(2)、待牛奶冷却到 3540时,加入两勺酸奶,仔细搅匀。(3)、再倒进消毒过的保温容器里,盖上盖子。(4)、保温 56 小时后,牛奶变得稠稠的,酸奶就做成了。(制作酸奶需要注意的两个条件:一是温度,保持在 3540;二是卫生,所有的器皿要进行消毒处理,最好不用塑料器皿。另外,自制的酸奶要放入冰箱冷藏,但不能存放太久,不要吃变质的酸奶,否则会引起腹泻、消化不良,甚至中毒。)4、布置任务:回家后制作酸奶,下次带来大家一起品尝,回家查阅资料:鲜奶为什么会变成酸奶,下节课交流。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知道细菌是一类分布极广的微生物,以及它们对人类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知道减少至病细菌传播的方法。一、谈话导入:1、谈话:上节课,老师布置你们回家制作了酸奶(板书)。今天,同学们带了不少酸奶了,很了不起!下面我们就举行一个酸奶品尝交流会。2、交流会上学生分组品尝,并谈谈自己的心得。3、提问:在做酸奶和品尝酸奶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搞不懂的问题和感兴趣的问题?4、学生提问。5、学生解答,有答不出的老师解答。二、学习新知:认识细菌及酸奶的成因。1、提问:为什么牛奶会变成酸奶呢?2、组织学生分组整理准备好的材料,进行小组交流,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交流。3、认识细菌。(1)、细菌体积微小,几万个细菌合在一起才有头发丝那么粗,它们有三种基本形态:杆菌、球菌、螺旋菌。(2)、细菌也要“吃”食物,有的细菌利用阳光自己制造食物,有的细菌从动植物身上吸收养料。(3)、细菌的繁殖:二分裂繁殖方法。4、模拟细菌繁殖的速度。5、讨论交流:酸奶形成的原因是什么?6、小结: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酸奶中有一种名为乳酸菌。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特征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中关于微生物及生物的基本结构来编写的本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从总体上对微生物进行概述以这样的结构来认识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寻找水中的微生物再借助显微镜观察寻找水滴中的微生物认识微生物了布极广的生命体绝大多数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了解列文虎是第一个发现微生物的人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观察认识微生物难点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教学准备水样和显微镜教学课课教学过程课目标能够运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并生物的人一导入新课学生观察水样课前请大家从熟悉的地方采集了水样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你们带来的水样是什么样的学生观察记录汇报学生用放大镜等进一步观察水样记录并汇报讲述如果你们想进一步对水样进行观察该借助了解细菌的功与过。1、学生查阅资料,并结合课外资料,谈谈细菌的有功之处。2、小结细菌的有功之处,并出示有关的图片和视频。3、结合查找的资料,说说细菌的“过”。4、总结细菌的“过”,并出示有关图片和视频。5、讲述:对待细菌,我们要一分为二的看待。认识病菌的传播途径以及预防措施。1、提问:病菌是通过什么途径侵入人体的呢?2、分组讨论,自由发言。3、模拟病菌通过皮肤接触传染的活动:用一支粘粉笔灰的铅笔依次传下去,粉笔灰就这样传给了每个接触的学生。有些病菌就是这样传播开的。4、讨论:还有什么其他途径呢?我们该怎么预防?5、补充介绍有关病菌的传播途径。6、全课总结。板书设计:2、做酸奶 细菌:细菌可分为杆菌、球菌、螺旋菌 繁殖方法:二分裂法 繁殖速度很快 细菌的功与过 特征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中关于微生物及生物的基本结构来编写的本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从总体上对微生物进行概述以这样的结构来认识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寻找水中的微生物再借助显微镜观察寻找水滴中的微生物认识微生物了布极广的生命体绝大多数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了解列文虎是第一个发现微生物的人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观察认识微生物难点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教学准备水样和显微镜教学课课教学过程课目标能够运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并生物的人一导入新课学生观察水样课前请大家从熟悉的地方采集了水样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你们带来的水样是什么样的学生观察记录汇报学生用放大镜等进一步观察水样记录并汇报讲述如果你们想进一步对水样进行观察该借助3、馒头发霉了 设计理念:本课按照“观察现象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证据得出结论拓展延伸”的顺序进行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教学目标:1、能利用显微镜观察物品上的霉。2、能够设计有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研究物体发霉的条件。3、能够用图和文字表示显微镜下霉菌的特点。4、知道霉菌也是微生物的一种。5、知道霉菌对人类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6、知道发霉的原因,了解防止发霉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探究在什么情况下物体容易发霉。难点:设计有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教学准备:1、新鲜馒头、烤干的馒头、透明塑料袋。2、发霉物品的图片。教学课时: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能利用显微镜观察物品上的霉;能够设计有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研究物体发霉的条件;能够用图和文字表示显微镜下霉菌的特点。一、导入新课:1、出示图片,提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吗?2、交流:你在那里见过霉?是什么物体发霉了?当时的环境、气候等情况怎么样?3、讨论:关于霉,你还想了解什么?二、探究新知:特征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中关于微生物及生物的基本结构来编写的本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从总体上对微生物进行概述以这样的结构来认识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寻找水中的微生物再借助显微镜观察寻找水滴中的微生物认识微生物了布极广的生命体绝大多数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了解列文虎是第一个发现微生物的人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观察认识微生物难点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教学准备水样和显微镜教学课课教学过程课目标能够运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并生物的人一导入新课学生观察水样课前请大家从熟悉的地方采集了水样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你们带来的水样是什么样的学生观察记录汇报学生用放大镜等进一步观察水样记录并汇报讲述如果你们想进一步对水样进行观察该借助1、观察霉的形态。(1)、讲述:请大家仔细观察带来的发霉物品,看看霉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为了看的更清楚,我们可以借助一些工具,如用放大镜、显微镜来观察,并在活动记录上描述出自己看到的霉。注意:观察完毕之后,把发霉的物体倒进垃圾袋里,并洗净载玻片和双手。(2)、学生观察记录,教师巡视。(3)、学生汇报。(4)、总结:霉是一种生物,它很小,用眼睛很难直接看清,必须借助显微镜,所以叫它微生物。霉的种类很多,颜色各异,有青绿色、黄色、黑色、白色等,形状有绒毛状、蛛网状、棉絮状等。2、提出疑问,引导设计实验。(1)、提问:你认为霉是有生命的吗?怎么证明?(2)、在问答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霉能够生长,就可以说明它是有生命的,倡导学生设计实验,研究发霉的条件。(3)、引导假设:A、提问:你们知道在那些条件下馒头容易发霉吗?请大家根据生活经验大胆猜想,把这些条件写下来。B、各组汇报本组的猜想结果。(4)、设计实验方案。A、讲述:同学们的推想是否正确,我们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下面请各个小组设计几个对比实验。B、学生设计对比实验,并把设计意图写下来。C、小组派人汇报交流。D、小结:在我们假设的条件中,选择一个进行研究,在改变这个条件的同时,其他条件不能改变。E、实验表格:假设的条件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改变的条件 不变的条件 (5)、小组交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进行实验,避免实验雷同。(6)、学生按照设计方案课外进行对比实验。三、全课总结。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知道霉菌也是微生物的一种;知道霉菌对人类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知道发霉的原因,了解防止发霉的方法。一、汇报探究霉生长条件的结果。特征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中关于微生物及生物的基本结构来编写的本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从总体上对微生物进行概述以这样的结构来认识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寻找水中的微生物再借助显微镜观察寻找水滴中的微生物认识微生物了布极广的生命体绝大多数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了解列文虎是第一个发现微生物的人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观察认识微生物难点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教学准备水样和显微镜教学课课教学过程课目标能够运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并生物的人一导入新课学生观察水样课前请大家从熟悉的地方采集了水样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你们带来的水样是什么样的学生观察记录汇报学生用放大镜等进一步观察水样记录并汇报讲述如果你们想进一步对水样进行观察该借助1、各小组简单汇报实验过程及结果。2、分析实验结果,发现规律:食物和其他物品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最容易发霉。二、了解防止食物和其他物品发霉的一些方法。1、提问:你们还见过那些食物和其他物品会发霉?2、谈话:霉给我们人类带来许多不便,我们可以怎样防止食物和其他物品发霉呢?请根据我们研究的结论对自己提出的方法进行解释。3、看书中的图,具体说说为什么要这么做?三、阅读资料。1、谈话:霉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对此,你了解些什么呢?2、学生交流对霉的已有认识。3、学生阅读资料:霉的功与过。4、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有关霉的资料,让学生知道霉和人类的关系密切,有贡献也有危害。5、介绍弗莱明和青霉素。四、总结。七、板书设计:3、馒头发霉了 发霉的条件:温暖、潮湿 特征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中关于微生物及生物的基本结构来编写的本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从总体上对微生物进行概述以这样的结构来认识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寻找水中的微生物再借助显微镜观察寻找水滴中的微生物认识微生物了布极广的生命体绝大多数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了解列文虎是第一个发现微生物的人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观察认识微生物难点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教学准备水样和显微镜教学课课教学过程课目标能够运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并生物的人一导入新课学生观察水样课前请大家从熟悉的地方采集了水样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你们带来的水样是什么样的学生观察记录汇报学生用放大镜等进一步观察水样记录并汇报讲述如果你们想进一步对水样进行观察该借助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设计理念:本课指导学生将观察植物和动物的层次深入到细胞水平,使学生发现生命体的奥秘。学生认识植物的构造,是由宏观逐渐走向微观的,他们已经知道绿色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构成的。随着显微镜的使用,学生将更深入地了解植物构造,即细胞为植物体的最基本结构。同样,学生认识动物、人体的构造也是如此。这渗透了科学认识的规律人们总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不断获得对大自然的新认识。教学目标:1、能用调试好的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和人体表皮细胞。2、知道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3、知道细胞有不同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观察洋葱表皮和人体表皮的细胞并进行比较。2、难点:理解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教学准备:1、显微镜、洋葱表皮切片和人体表皮装片。2、有关细胞的资料。教学课时:2 课时。教学过程:课时目标:能用调试好的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和人体表皮细胞;知道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知道细胞有不同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一、导入新课:1、谈话:在小时候,我们或许都玩过积木,你们用它搭过什么呢?2、学生自由交流。3、你知道我们的身体是有哪些东西组成的吗?4、学生交流。5、提问:如果把我们自己的身体或其他有生命的物体比做房子,那么搭建生命体的“积木”又是什么呢?6、学生思考、推测。特征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中关于微生物及生物的基本结构来编写的本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从总体上对微生物进行概述以这样的结构来认识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寻找水中的微生物再借助显微镜观察寻找水滴中的微生物认识微生物了布极广的生命体绝大多数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了解列文虎是第一个发现微生物的人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观察认识微生物难点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教学准备水样和显微镜教学课课教学过程课目标能够运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并生物的人一导入新课学生观察水样课前请大家从熟悉的地方采集了水样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你们带来的水样是什么样的学生观察记录汇报学生用放大镜等进一步观察水样记录并汇报讲述如果你们想进一步对水样进行观察该借助7、指出细胞是生命体的微小结构,它们是构成生命体的“积木”。二、认识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1、学生看教材 11 页的细胞图,教师可以补充一些其他细胞的图片。2、提问:这些细胞的形状、结构有什么特点?3、学生交流、汇报。4、教师总结: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积木”;大多数细胞都很小,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楚,但个别细胞却很大,如鸡蛋中的蛋黄。三、借助显微镜比较洋葱表皮和人体表皮细胞的差异。1、激发兴趣:大家想亲眼看到显微镜下的细胞吗?2、教师提供洋葱表皮和人体表皮的切片,学生借助显微镜来观察比较。3、提问: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洋葱表皮和人体表皮结构有什么不同?4、学生分组讨论、交流。5、总结:你们做的真好,个个都像小科学家一样,知道了洋葱表皮是由许多个近似于长方形的格子组成的,每个格子实际上是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这就是一个细胞。人体表皮也是由许多不规则的细胞构成的,细胞之间的界限不是很清晰。两种细胞的形状、大小不完全一样,不同的细胞有不同形状和功能。四、进一步了解细胞。1、提问:同学们,今天我们发现和认识了生命体的微观结构细胞,关于细胞知识,你们知道些什么呢?2、学生分组交流、汇报。3、谈话:关于细胞的发现,还有一段故事呢!4、学生阅读书中 12 页的资料:胡克发现了细胞。5、提问:细胞是谁发现的?细胞与生命体有什么关系?6、学生回答。7、教师总结:生命体大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生物体的衰老、死亡也是由细胞的衰老、死亡引起的。8、用多媒体形象展现伤口化脓是怎么回事。五、进一步了解细胞有着不同的功能。1、讲解:当身体某处受伤,病菌侵入时,伤口周围会出现红肿现象,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发炎”。这时,白细胞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在受伤的部位吞噬病菌,当病菌消灭以后,炎症也就消失了。因此,白细胞对人体能起着防御和保护作用。2、分组模拟白细胞消灭病菌的游戏。3、各组学生代表上讲台表演给全班同学看,从而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不同细胞有不同功能。4、教师总结。板书设计:生命体的“积木”:细胞 特征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中关于微生物及生物的基本结构来编写的本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从总体上对微生物进行概述以这样的结构来认识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寻找水中的微生物再借助显微镜观察寻找水滴中的微生物认识微生物了布极广的生命体绝大多数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了解列文虎是第一个发现微生物的人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观察认识微生物难点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教学准备水样和显微镜教学课课教学过程课目标能够运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并生物的人一导入新课学生观察水样课前请大家从熟悉的地方采集了水样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你们带来的水样是什么样的学生观察记录汇报学生用放大镜等进一步观察水样记录并汇报讲述如果你们想进一步对水样进行观察该借助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 1、地球的形状 设计理念:本课是我们的地球单元的第一课,地球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一,到目前为止是我们人类生息繁衍的唯一场所。本课以历史发展的轨迹为线索,展现了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说明地球的形状,让学生知道地球在茫茫的宇宙之中,宛若一粒飞尘,而对于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来说,地球的巨大却让人无法想象。引导学生了解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艰苦的历程。教学目标:1、知道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2、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知道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曲折过程。2、难点:比较观察船体在球面和平面上航行的差异。教学准备:1、橡皮泥、火柴梗、小纸片、地球仪。2、相关文字和图片资料。教学课时: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知道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学会自己搜索有关地球的资料并能在同学面前交流自己的所得。一、导入新课:1、出示图片,提问:这是什么?(地球)2、讲述:对,这就是我们人类居住和生活的地方,那么,我们地球的形状是什么样的呢?地球又有多大?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认识一下我们的地球。(板书课题:地球的形状)特征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中关于微生物及生物的基本结构来编写的本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从总体上对微生物进行概述以这样的结构来认识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寻找水中的微生物再借助显微镜观察寻找水滴中的微生物认识微生物了布极广的生命体绝大多数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了解列文虎是第一个发现微生物的人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观察认识微生物难点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教学准备水样和显微镜教学课课教学过程课目标能够运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并生物的人一导入新课学生观察水样课前请大家从熟悉的地方采集了水样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你们带来的水样是什么样的学生观察记录汇报学生用放大镜等进一步观察水样记录并汇报讲述如果你们想进一步对水样进行观察该借助二、初步认识地球。1、讲述:同学们课前搜集了许多有关地球的资料,下面我们就来听听同学们都找到了哪些有关地球的资料。2、学生展示自己课前收集的资料。3、教师总结学生的汇报交流活动。4、出示宇航员在太空中拍摄的地球照片。5、提问:同学们看到了什么?6、学生回答。7、提问:关于地球,你已经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8、学生讨论、交流。(提醒学生做好分类记录)9、小组汇报。10、教师总结。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知道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知道地球的形状是圆球体;知道地球的大小。一、带领学生经历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1、谈话:现在科学技术发达了,人们对地球有了正确的认识,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那么古代人又是怎样认识地球的呢?2、出示图片:一种是古代印度人对地球的认识,一种是古代中国人对地球的认识。3、学生交流、讨论,教师适当补充。4、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1)、介绍古代人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2)、提问:既然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我国古代的张衡都在很早以前就认为地球是圆形的,人们为什么不相信呢?(3)、学生交流讨论。(4)、教师总结。5、谈话:后来,人们站在海岸边看远处的航船,发现进港的船只总是先看见桅杆,再逐渐看见船身;出港的船总是先不见船身,然后桅杆才逐渐隐没在海平面下,据此,人们猜测 6、实验:观察进港的帆船,论证地球的形状。(注意:观察者眼睛要平视,“开船者”要控制船的速度,不要太快)7、介绍麦哲伦环球航行。8、提问:通过对地球形状的认识,你有什么收获?9、学生分组讨论、交流。10、教师总结。二、认识地球的大小。特征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中关于微生物及生物的基本结构来编写的本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从总体上对微生物进行概述以这样的结构来认识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寻找水中的微生物再借助显微镜观察寻找水滴中的微生物认识微生物了布极广的生命体绝大多数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了解列文虎是第一个发现微生物的人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观察认识微生物难点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教学准备水样和显微镜教学课课教学过程课目标能够运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并生物的人一导入新课学生观察水样课前请大家从熟悉的地方采集了水样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你们带来的水样是什么样的学生观察记录汇报学生用放大镜等进一步观察水样记录并汇报讲述如果你们想进一步对水样进行观察该借助1、介绍有关地球赤道周长、半径和地球表面积等相关数据。2、谈话:根据这些数据你们能想象出地球的大小吗?3、提问:我们知道中国的陆地面积是 960 万平方千米,那么你们能猜猜一个地球相当于多少中国陆地面积吗?4、学生猜想。5、教师展示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用类比的方法帮助学生认识地球的大小,在地球仪上找出中国的位置,看一看中国在地球仪上有多大。三、拓展活动:1、算一算:如果你以每小时 4 千米的速度,每天行走 8 小时,当你绕赤道一周后,你的年龄该有多大?2、教师总结。板书设计:1、地球的形状 古代人的认识 现代人的认识 特征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中关于微生物及生物的基本结构来编写的本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从总体上对微生物进行概述以这样的结构来认识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寻找水中的微生物再借助显微镜观察寻找水滴中的微生物认识微生物了布极广的生命体绝大多数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了解列文虎是第一个发现微生物的人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观察认识微生物难点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教学准备水样和显微镜教学课课教学过程课目标能够运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并生物的人一导入新课学生观察水样课前请大家从熟悉的地方采集了水样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你们带来的水样是什么样的学生观察记录汇报学生用放大镜等进一步观察水样记录并汇报讲述如果你们想进一步对水样进行观察该借助2、地球的表面 设计理念:本课是单元的第二课,在学生认识了地球形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宏观上总体认识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教材给出了一些典型的地貌,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图片展示、特点介绍认识到地球的不同地貌构成了地球表面的壮丽风光。课中将地貌画出来,让学生经历地图的产生过程,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根据图片绘制地形图,将学生的绘图能力推进到更高的一个水平。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表面有各种形状。2、认识一些典型的地貌。3、能够制作地貌模型并交流地貌特点。4、能用平面图描绘地表特征。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知道地球表面有各种各样的地貌形态。2、难点:制作地表模型。教学准备:1、学生收集一些不同地貌特点的图片资料。2、托盘、沙、泥土、石块、小树枝、苔藓、小亭子、小桥。教学课时:1 课时。教学过程:课时目标:知道地球表面有各种形状;认识一些典型的地貌;能够制作地貌模型并交流地貌特点;能用平面图描绘地表特征。一、导入新课:1、出示很多风景图,让学生说说是哪里,教师简单介绍。2、提问:这些美景就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除了这些美丽的山水,我们的地球上还有些什么呢?3、谈话:请同学们说说你所只的地球表面是什么样的。4、小结:地球表面千姿百态,有着各种各样的地形和地貌。二、制作地表模型。1、谈话:大家想不想把看到的地形做出来呢?2、出示事先做好的一个模型,讨论可以用哪些材料来完成。3、分组做地表模型。4、讲述:想好了再做,用多少材料就拿多少,多的送回,允许到各组去参观。特征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中关于微生物及生物的基本结构来编写的本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从总体上对微生物进行概述以这样的结构来认识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寻找水中的微生物再借助显微镜观察寻找水滴中的微生物认识微生物了布极广的生命体绝大多数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了解列文虎是第一个发现微生物的人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观察认识微生物难点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教学准备水样和显微镜教学课课教学过程课目标能够运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并生物的人一导入新课学生观察水样课前请大家从熟悉的地方采集了水样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你们带来的水样是什么样的学生观察记录汇报学生用放大镜等进一步观察水样记录并汇报讲述如果你们想进一步对水样进行观察该借助5、学生领取材料,开始制作,教师巡视指导。三、指导画地形图。1、谈话:我想请大家把你们制作的地表模型描在这张透明胶片上,你们愿意吗?2、讲解:这个透明胶片上一面是有粘性的,大家用手指一摸就知道了。我们把光滑的一面朝下盖在大家制作的模型上,用水彩笔在上面描出地形的轮廓,然后根据不同的地形涂上不同的颜色,比如小河可以用蓝色。描的时候要利用这上面的网格把图画得准确些。3、学生描图,上色。教师及时提供帮助。4、谈话:现在,让我们在画好的图后面放一张白纸,举起来向大家展示,你们看,我们画的是什么?5、学生讨论、交流。6、汇报,教师总结。四、总体认识地球表面地形。1、谈话:没错,我们画的就是地图啊,当然要完全照地面的大小画,别说没有这么大的纸,就算有也是不可能这样做的。测绘人员观测了地形以后还需要按照比例缩小才能制成低如或是做成地球仪。让我们来看一看,地球仪上,哪些地方是海洋,哪些地方是陆地。2、学生观察、指出。五、看图说地表特征并用平面图记录。1、谈话:地图和地球仪可以表现地形变化和地形特征,你们不但要学会看图、看地球仪,还要学会看地形照片,并用平面图把它记录下来。2、指导学生看地表航拍照片,提问:在这张照片上,地表有什么特征吗?3、学生观看照片,发言交流。4、讨论:怎样把这张照片转化为平面地形图。5、学生在交流的基础上,画出平面地形图。六、认识测绘技术的发展。1、谈话:为了精确地、全景式地描绘地球面貌,摄影师在飞机上进行航空拍摄。20 世纪 70年代后,人们开始利用更先进的卫星在空中拍摄地球,从而获得更清晰,更准确的图片。2、出示几张航空照片。引导学生比较这两种手段各有哪些优点,并与过去的手段进行比较,突出它们的先进性。3、让学生说说还有哪些现代手段,引导学生预测未来描绘地貌的方法。4、教师全课总结。板书设计:2、地球的表面 地表模型画地形图 特征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中关于微生物及生物的基本结构来编写的本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从总体上对微生物进行概述以这样的结构来认识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寻找水中的微生物再借助显微镜观察寻找水滴中的微生物认识微生物了布极广的生命体绝大多数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了解列文虎是第一个发现微生物的人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观察认识微生物难点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教学准备水样和显微镜教学课课教学过程课目标能够运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并生物的人一导入新课学生观察水样课前请大家从熟悉的地方采集了水样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你们带来的水样是什么样的学生观察记录汇报学生用放大镜等进一步观察水样记录并汇报讲述如果你们想进一步对水样进行观察该借助3、地球的内部 设计理念:学生在对地球表面宏观的认识后深入到地球内部了解其中的奥秘,人类对地球内部的认识无法像打开一个橘子瞧个究竟那么简单方便,人类对地球内部构造的了解是通过地表的一些自然现象以及地震波的探测来认识的。所以本课从地球的一些自然现象导入,展开研究。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内部构造是科学家根据一些自然现象推测出来的。2、知道地球的内部结构。3、能够制作地球结构的模型。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2、难点:猜想暗盒里有什么。教学准备:1、黑色胶卷盒 3 个,分别装着水、细纱、和小石块。2、各种颜色的橡皮泥、小刀 3、相关的图片和录象。教学课时: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知道地球内部构造是科学家根据一些自然现象推测出来的。一、导入新课:1、讲述:上节课我们对地球的表面进行了分析、了解,那地球的内部有是什么样的呢?同学可以先猜猜看。2、学生讲自己对地球内部的了解、猜测。3、谈话:我们无法打开地球深入到内部去直接观察,但是科学家还是能够利用各种发法探测到地球内部的构造,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科学家是怎么探测的。二、探究新知:特征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中关于微生物及生物的基本结构来编写的本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从总体上对微生物进行概述以这样的结构来认识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寻找水中的微生物再借助显微镜观察寻找水滴中的微生物认识微生物了布极广的生命体绝大多数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了解列文虎是第一个发现微生物的人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观察认识微生物难点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教学准备水样和显微镜教学课课教学过程课目标能够运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并生物的人一导入新课学生观察水样课前请大家从熟悉的地方采集了水样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你们带来的水样是什么样的学生观察记录汇报学生用放大镜等进一步观察水样记录并汇报讲述如果你们想进一步对水样进行观察该借助1、探究暗盒。(1)、谈话:我这有三个盒子,你们不打开盒子,可以想出办法猜出盒子里有什么吗?(2)、学生分组讨论、交流。(3)、汇报本组的方案并实践。(4)、教师总结每组的方法。(5)、谈话:同学们知道了地球的形状,那么地球里面是什么样子呢?刚才研究盒子里是什么的方法对研究地球内部有什么启发呢?(6)、学生分组讨论、交流。(7)、学生汇报。(8)、总结:研究地球内部也可以用我们刚才的方法来进行,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地球的内部究竟是什么样的。2、了解科学家是如何了解地球内部的。(1)、讲述:人类无法深入到地球深处,科学家怎么去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呢?(2)、学生观看有关地球地表的现象来推测科学家会从哪些方面搜集地球内部的资料。(3)、学生分组来交流自己的想法。(4)、继续观看有关地球内部的录象,教师补充介绍。3、全课总结,为下节课做准备。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知道地球的内部结构;能够制作地球结构的模型。一、了解地球内部构造。1、提问:还记得科学家们是怎么深入地球内部了解构造的吗?2、学生回答。3、讲述:今天我们来分享科学家研究的成果,了解地球内部究竟什么样。4、学生阅读书中 21 页的文字介绍。(注意地壳的读音)5、补充提问:地球内部可以分为几层?6、出示图片,让学生了解地球内部构造和各部分的厚度。7、看图回答:地球各部分的厚度是多少?主要由什么构成?8、用熟鸡蛋作类比,帮助认识地球内部的构造。二、制作地球内部构造模型。1、谈话:虽然我们无法亲眼看到地球的内部,但根据科学家对地球的了解,我们可以用橡皮泥制作一个能“打开的地球”。先讨论一下,该怎么去制作?2、学生分组讨论,确定方案。(引导学生围绕如何区分地球内部各层次及怎样确定各层厚度等问题展开讨论。)3、分组制作地球模型。4、各组展示本组制作的结构模型。5、相互评价其他组的制作情况。特征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中关于微生物及生物的基本结构来编写的本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从总体上对微生物进行概述以这样的结构来认识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寻找水中的微生物再借助显微镜观察寻找水滴中的微生物认识微生物了布极广的生命体绝大多数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了解列文虎是第一个发现微生物的人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观察认识微生物难点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教学准备水样和显微镜教学课课教学过程课目标能够运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并生物的人一导入新课学生观察水样课前请大家从熟悉的地方采集了水样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你们带来的水样是什么样的学生观察记录汇报学生用放大镜等进一步观察水样记录并汇报讲述如果你们想进一步对水样进行观察该借助 制作地球构造模型 我得了_颗 评价项目 下次努力 1、外形美观 2、内部比例与色彩 3、组员的合作情况 6、教师评价总结。三、拓展总结。1、谈话:人类是如何了解到地球内部构造的?2、小结:地壳、地幔、地核的划分是根据地震波发生折射的不同推测出来的。地球内部还有很多秘密等着我们去研究呢。3、课后搜集有关地球结构的资料阅读。板书设计:3、地球的内部结构:地壳 地幔 地核 特征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中关于微生物及生物的基本结构来编写的本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从总体上对微生物进行概述以这样的结构来认识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寻找水中的微生物再借助显微镜观察寻找水滴中的微生物认识微生物了布极广的生命体绝大多数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