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工程设计大赛--技术创新类.pptx
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井底排水分支井组设计技术创新类作品团队编号:14146001团队名称:燕大创新7队团队成员:宋广明指导教师:李子丰 教授2014.4.291作品说明作品简介:根据本届大赛题目提供的沁端区块地质数据资料以及我国煤层气储层的构造特点,在对所收集文献资料的整理的基础之上,利用经验类比法对煤层气井井型、井身结构进行设计和优化,提出一种新井型井底排水分支井组。然后针对该区块煤层气储层特点,选择井口位置,进行钻完井设计。作品名称:井底排水分支井组设计2目 录第1 章 第2 章 第3 章第4 章 第5 章3第1章 绪论1.1 背景我国煤层气资源十分丰富,是世界上第三大煤层气储藏国。受多热源叠加变质和多期构造改造的影响。我国的煤储层大多表现为“低孔”、“低渗”和“低压”,这种“三低”的储层条件使得垂直井压裂排采技术在我国无法获得预期成效。其主要原因在于储层的“三低”一方面限制了压降传递速度和距离,另一方面制约了“导流改善”的良性循环。因而煤层气井表现为“低产”。而且“不稳定”,这也决定了常规直井开采技术永远无法摆脱“点”的局限性,通常以有限的井筒影响范围来设计钻井和完井方案以及储层改造措施。4第1章 绪论1.2 国内外研究发展概况1.2.1直井现今国内外煤层气开采多用直井、水平分支井和水平连通井等技术。直井钻井技术最成熟,应用也最普遍。但是,该技术仍没有完全克服储集层低渗、低压带来的不利影响。截至2007年底,我国煤层气累计钻井2446口,其中,水平井(主要为多分支水平井)29 口,直井2417口。澳大利亚采用增产措施的直井5第1章 绪论1.2.2水平分支井美国CDX国际公司先后为美国钢铁公司在西弗吉尼亚州的煤层气开发项目钻了近69口定向羽状分支水平井,这些井在低渗透煤层气开发中取得显著成效。我国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攻关已基本掌握了分支井钻井技术,并先后在辽河油田和胜利油田完成了4口分支井,取得了较好的效益。我国第一口煤层气羽状分支水平井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引进CDX国际公司的钻井专利技术在樊庄高煤阶区取得的试验成功。煤层气羽状分支水平井示意图6第1章 绪论煤层气水平对接井示意图1.2.3水平对接井水平对接井(又称U型连通井)技术在油田增产、食盐开发等方面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比较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国外,澳大利亚钻井公司使用美国的地面定向钻进设备和导向钻进系统在澳大利亚成功施工的300多口煤层气开发井均已取得显著成效。我国首先在山西的保德地区进行勘探试验,施工了4对U型水平对接井组。2010年10月至12月,山西晋城潘庄区块进行的U型水平对接井技术的现场工业性试验取得成功,气井最高日产气量达2104m3。7第1章 绪论1.2.4V型井V型井指由两组之间呈一定夹角并共用一口排采直井的U型井组成,地层流体通过两个水平井眼分排流向同一排采直井井筒内,增加了泄流面积,实现两水平井共同排采降压采气,能够获得更大的气产量,煤层气V型井组钻井工艺集成了随钻地质导向、煤层造穴 三井对接、多井眼完井等多项先进的钻井技术。2012年4月8日,中石化华东分公司在延川南煤层气工区完钻了第一个V型井组。煤层气V型井组井身结构示意图8第1章 绪论超短半径水平井分布图 超短半径钻井方案示意图1.2.5超短半径径向水平井澳大利亚已成功应用高压水射流在煤层中钻水平孔长度达到428m,破岩钻进速度达到了30m/min。2008年,国内天津波特耐尔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利用该技术在东北地区完成了8个分支的煤层径向水力喷射钻井施工,每个分支均可达150200m。9第1章 绪论1.3 基本思路10第1章 绪论1.4 创新点本设计结合煤层气单翼多分支井水平井和水平连通井的技术,在其现有基础上针对煤层气储层特点提出井底排水水平多分支井组。该井型综合了多分支井水平井和水平连通井的优点,水平段沿煤层倾角,能有效防止打穿煤层,提高了单井产量和采收率,适宜煤矿待采区的煤层气开采。11第2章 设计概况2.1基本数据井名:Z4井底排水分支井组,其中Z4-H为直井,Z4-S为水平多分支井;井型:直井、水平井;井别:直井为生产井,水平井为工程井;地理位置:沁端区块,位于沁水盆地南部,隶属于山西省沁水县;构造位置:如图;Z4-HZ4-S12第2章 设计概况2.1基本数据井位坐标:直井:纵坐标(X):19649400,横坐标(Y):3966267.8,H:1000m;水平井:纵坐标(X):19648454.5,横坐标(Y):3965053.5,H:1000m;目的煤层:3#煤层;设计井深:直井:804.2m(垂深),测深见工程设计;水平井:743.84m(垂深),测深见工程设计;完钻层位: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完钻原则:原则上钻3#层留足测井口袋(60m)完钻;完井方法:直井洞穴完井,多分支水平井裸眼完井。13第2章 设计概况2.2设计依据2.2.1执行标准及规范所执行的主要标准及规范,但不限于以下标准及规范;(1)钻井工程设计格式(SY/T5333-1012);(2)煤层气钻井钻井作业规程(Q/CUCBM0301-2002);(3)井场布置原则和技术要求(SY/T5958);(4)钻井作业安全规程(SY5974-94);(5)井身结构设计方法SY/T5431;(6)钻井井控技术规程SY/T6426;(7)油气探井工程录井规范(SY/T6243-1996);(8)油气探井气测录井规范(SY/T5788.2-2008);(9)油气探井录井资料质量控制规范(SY/T6438-2000);14第2章 设计概况(10)油气井钻井地质设计规范(Q/SH0075-2007);(11)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地质录井规范(Q/SH0076-2007);(12)油气井地质录井规范(SY/T5788.3-2008);(13)录井分析样品现场采样规范(SY/T6294-2008);(14)探井化验项目取样及成果要求(SY/T6028-94);(15)录井资料质量评定规范(Q/SH1093-2008);(16)油气井录井资料录取项目及归档要求(Q/SH1094-2008);(17)裸眼井、套管井测井作业技术规程(SY/T5600-2002)。2.2.2资料依据(1)W1-W6 六口参数井和W7-W16 十口生产试验井实钻及测试资料;(2)本地区地质静态资料、实验室资料、生产动态资料及相关研究成果。15第2章 设计概况2.3钻遇主要煤层(设计)与临井钻遇主要煤层对比16第2章 设计概况2.4钻遇主要地层及故障提示17第2章 设计概况2.5靶点设计参数坐标 A 靶点 B 靶点 C 靶点 D 靶点 E 靶点 F 靶点 G 靶点横坐标(X)19649400 19649400 19649400.19649400 19649400 19649400.19649400纵坐标(Y)3966267.83966267.83966267.83966267.83966267.83966267.83966267.8地面高程(m)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距井口方位()0 0 0 0 0 0 0海拔(m)945 700 600 500 353 263 195.8垂深(m)55 300 400 500 647 737 804.2距砂体上部高度(m)8 9 7 7 6 10 11距砂体下部高度(m)3 2 3 3.5 2.5 2 3靶区描述圆形靶区 圆形靶区 圆形靶区 圆形靶区 圆形靶区 圆形靶区 圆形靶区18第2章 设计概况坐标K1 靶点主井眼A 靶区主井眼B靶区M1 侧钻靶点M2 侧钻靶点M3 侧钻靶点M4 侧钻靶点M5 侧钻靶点M6 侧钻靶点M7 侧钻靶点M8 侧钻靶点C 靶点(洞穴靶点)纵坐标(X)19648454.519648454.519648502319648772419648865.519648984.519649110.519649287.519649301.519649320.6 19649388.7 19649400横坐标(Y)3965053.53965053.53965153.5 3965235.53965289.53965347.8 3965383.5 3965484.5 3965650.4 3965784.5 3965985.5 3966267.8地面高程(m)1000 1000 970 950 957 966 972 981 987 990 993 1000距井口方位()35 35 35 35 35 35 35 35 35 35 35 35距井口距离(m)55 360 822 1024.16 1124.16 1274.16 1374.16 1524.16 1624.16 1774.16 1874.16 2043.24海拔 945 640 353.74 312.61 299.77 302.5 298.05 291.18 286.93 274.76 266.82 256.16垂深(m)55 360 616.26 637.39 657.23 663.5 673.95 689.62 700.07 715.74 726.18 743.84距砂体上部(m)8 9 7 7 6 6 10 10 8 8 11 12.5距砂体下部(m)3 3 2 2 2 2 3.5 3.5 2.5 2.5 4.5 4靶区描述圆形靶区圆形靶区圆形靶区 圆形靶区圆形靶区圆形靶区 圆形靶区 矩形靶区 矩形靶区 矩形靶区 矩形靶区 矩形靶区19第3章 钻井工程设计3.1井身结构3.1.1井身结构优化研究(1)井身结构优化的原则:a、要 满 足 直 井 井 身 结 构 设 计 的 基 本 原 则,既 要 满 足 地 质 勘 探 开 发 的 要 求、有 效 保 护 储 层,又要满足钻井工程的各种条件、保障井下安全,为安全、优质和经济钻井创造条件;b、要 满 足 水 平 井 的 特 殊 要 求,应 有 利 于 井 眼 轨 迹 控 制、精 确 中 靶,满 足 完 井、储 层 保 护、井眼清洁的需要,并且保证套管柱能顺利地下至设计井深。(2)井身结构优化的关键问题:水 平 井 井 身 结 构 优 化 设 计 的 关 键 在 于 确 定 套 管 的 下 入 层 次 和 各 层 次 套 管 的 下 入 深 度(特 别 是技 术 套 管 的 下 深)及 钻 头 尺 寸。套 管 层 次 的 确 定 主 要 受 所 钻 井 工 区 的 地 层 岩 性、地 层 孔 隙 压力、地 层 破 裂 压 力、井 深、造 斜 点 位 置、钻 井 成 本 和 钻 井 周 期 等 多 种 因 素 影 响。一 般 情 况 下水 平 井 井 身 结 构 设 计 为 三 层 套 管,即 表 层 套 管、技 术 套 管 和 生 产 套 管。其 中,技 术 套 管 的 下深 是 水 平 井 井 身 结 构 优 化 设 计 的 关 键。技 术 套 管 的 下 深 有 四 种 方 案:直 井 段、小 井 斜 角 井 段、较大井斜角井段和接近靶窗。20第3章 钻井工程设计3.1.2井身结构设计图21第3章 钻井工程设计3.1.3井身结构设计数据开钻次序测深(m)钻头尺寸(mm)套管尺寸(mm)套管下深(m)完井方式 备注1 55 311.1 244.5 55 水泥固井 水泥浆反至地面2 804.2 215.9 139.7 804 水泥固井煤层段下入玻璃钢套管进行造穴Z4-H 井身结构设计数据表22第3章 钻井工程设计Z4-S井身结构设计数据表开钻次序测深(m)钻头尺寸(mm)套管尺寸(mm)套管下深(m)完井方式 备注155 311.1 244.5 55 水泥固井 水泥反至地面2822 215.9 177.8 821 水泥固井 水泥反至地面32043.24 155.6 裸眼完井 各分支井眼 M11024.16-1724.16155.6 裸眼完井1024.16侧钻M21124.16-1724.16 1124.16侧钻M31274.16-1774.16 1274.16侧钻M41374.16-1774.16 1374.16侧钻M51524.16-1924.16 1524.16侧钻M61624.16-2124.16 1624.16侧钻M71774.16-2374.16 1774.16侧钻M81874.16-2574.16 1874.16侧钻23第3章 钻井工程设计3.2井眼轨道设计井段井深(m)井斜角()方位角()垂深(m)造斜率()/30m水平位移 靶点0 0 0 0 0 0 0 井口0-55 55 0 0 55 0 0 A55-300 300 0 0 300 0 0 B300-400 400 0 0 400 0 0 C400-500 500 0 0 500 0 0 D500-647 647 0 0 647 0 0 E647-737 737 0 0 737 0 0 F737-804.2 785 0 0 804.2 0 0 GZ4-H 井眼轨道设计简表24第3章 钻井工程设计Z4-S井眼轨道设计简表井段 井深(m)井斜角()方位角()垂深(m)造斜率()/30m水平位移 靶点0 0 0 0 0 0 0 井口直井段 360 0 0 360 0 0 K1造斜段 690 79.2 35 594.49 7.2 193.85 W1稳斜段 750 79.2 35 605.77 0 252.78 W2造斜段 822 84 35 616.26 2 323.95 A稳斜段 2043.24 84 35 743.84 0 1538.5 B25第3章 钻井工程设计Z4-S井眼轨道垂直投影图 Z4-S井眼轨道水平投影图26第3章 钻井工程设计3.3钻具组合开钻次序钻进井段m钻具组合(包括钻头、减震器、稳定器、震击器、钻铤和钻杆等外径,长度及安装位置)备注一开 055311.1mm 钻 头 0.5m+309.6mm 稳 定 器 1.73m+203.2mm 短 钻 铤3m+203.2mmMWD1.8m+309.6mm 稳 定 器1.73m+203.2mm 无 磁 钻 铤9.14m+309.6mm 稳 定 器1.73m+203.2mm 钻铤9.14m+168mm 钻杆一开满眼钻具二开直井段 55360215.9mm 钻 头+214.3mm 稳 定 器 1.58m+203mm 减 震 器 3.1m+178mm 短 钻 铤3m+203.2mmMWD1.8m+214.3m 稳 定 器 1.58m+178mm 无 磁 钻 铤 9.14m+214.3mm 稳 定 器1.58m+178mm130m 钻铤+127mm 钻杆满眼钻具二开造斜段 360690215.9mm 钻 头+1.25 单 弯 动 力 钻 具7m+203mm 减 震 器3.1m+531630 定 向 接 头+178mm 无 磁 钻 铤9.14m+650MWD 短节1.8m+178mm 钻铤57m+139mm 加重钻杆200m+127mm 钻杆单弯动力钻具组合二开调整段 690822215.9mm 钻 头+1 单 弯 动 力 钻 具7m+203mm 减 震 器3.1m+178mm 稳 定 器0.6m+4314A10 定 向 接头+178mm 无 磁 钻 铤 9.14m+650MWD 短 节 1.8m+178mm83m 钻 铤+139mm 加 重 钻 杆 200m+127mm 钻杆单弯动力钻具组合三开水平段 8221993.24155.6mm 钻 头+1.25 单 弯 动 力 钻 具7m+127mm 减 震 器2m+127mm 无 磁 钻 铤9.m+650MWD 短 节1.8m+96mm 加重钻杆200m+127mm 钻铤213m+88.9mm 钻杆倒装钻具各分支井段 155.6mm 钻 头+1.75 单 弯 动 力 钻 具7m+127mm 减 震 器2m+127mm 无 磁 钻 铤9.m+650MWD 短 节1.8m+96mm 加重钻杆200m+127mm 钻铤213m+88.9mm 钻杆倒装钻具组合连通段 1993.242043.24155.6mm 钻 头+121mm 强 磁 旋 转 短 节+121mm 中 速 可 调 泥 浆 马 达(1.83)+121mm 回 压 凡 尔+650MWD 短 节1.8m+121mm 无 磁 钻 铤325m+121mm 空 隙 短 节+121mm 电 池 短 节+96mm 无磁加重钻杆230m+88.9mm 钻杆。连通段钻具组合27第3章 钻井工程设计3.4钻井液钻井液性能表开钻次序垂深m常规性能 流变参数密度g/cm3马氏漏斗粘度T(S)API 滤失量ml泥饼KmmPH 值含沙量%塑性粘度mPas动切力Pa静切力(Pa)一开 055 1.1-1.2 70120 5-10 0.5-1 8-8.5-0.1-0.5 15-20 2.5-9 0.5-4二开直井 55360 1.071.17 4585 3.0 1.0 8.510 0.5 1015 35 1-3二开造斜及调整段360822 1.071.17 4585 3.0 1.0 8.510 0.5 1015 35 2-4三开及各分支井段8222043.24 1.001.05 清水钻井(粘度1517)28第3章 钻井工程设计3.5钻头设计推荐钻头的参数表开次钻头类型尺寸(mm)推荐型号钻压(kN)转速(r/min)适用地层一开牙轮钻头311.1 HA537 50-105 40-110低抗压强度、高可钻性的软地层,如页岩、粘土、砂岩、砾岩等二开PDC 215.9 R516 20-50 69-190适用于硬至致密地层,高抗压强度无研磨性的地层,如粉砂、砂岩、灰岩、白云岩等三开PDC 155.6 R516 20-50 69-19029第4章 完井工程设计4.1井口装置各次开钻井口装置及试压要求开钻次序 名称 型号试压要求井口试压MPa试压时间min允许压降MPa二开单闸板防喷器 FZ35-14 1410 0.7环型防喷器 FHZ54-14 9.8钻井四通 FS35-14-压井防喷节流管汇 YG-14.JG-14 与防喷器联试套管头 TG133/851/2-14 悬挂套管30第4章 完井工程设计二开、三开钻井口装置 防喷节流管汇示意图压井管汇示意图31第4章 完井工程设计4.2固井设计4.2.1套管柱设计套管柱设计数据表井段套管尺寸(mm)段长(m)钢级壁厚(mm)重量(kg/m)抗拉(kN)抗挤(MPa)抗内压(MPa)扣型实际抗拉系数实际抗挤系数实际抗内压系数1 244.5 055 J55 8.94 53.7 2509 13.9 24.3 STC 7.6 1.7 3.522 177.8 55-822 C75 9.17 29.76 1655 41.6 474.5 LTC 1.64 2.31 4.2732第4章 完井工程设计4.2.3注水泥设计(1)水平井和洞穴直井的表层套管固井,水泥浆返至地面(采用内管注水泥法)(2)洞穴直井的二开固井封固煤层段钻穿煤层底界以下60m,下入生产套管,在煤层段下入玻璃钢套管隔离煤层,固井,水泥浆返至至地面,侯凝后用钻头通井循环后,用套管段铣工具将玻璃钢套管磨铣掉,然后在煤层造洞穴。(3)洞穴直井水泥设计参数与第一章中的Z1直井设计相近,这里不在重复。(4)水平井二开下入套管至煤层顶部,注水泥反至地面,采用管外注水泥法。33第4章 完井工程设计4.2.4水泥浆性能开次井段(m)密度(g/cm3)水灰比 流动度(cm)失水量(ml)自由含水量(ml)稠化时间(h)抗压强度 环空返速一开 0-55 1.87 0.45 2217.2MPa 0.5m/s二开0-150 1.55-229.5MPa 0.5m/s150-8221.87 0.45 2217.2MPa 0.5m/s34第4章 完井工程设计4.2.5水泥浆配方类型 配方低密度 嘉华G 级水泥+6%微硅+13%漂珠+2.5%TG 降失水剂+2%早强剂+0.3%消泡剂+现场水常规密度 嘉华G 级水泥+2%TG 降失水剂+0.3%消泡剂+现场水注水泥设计表35第4章 完井工程设计水泥浆配方表井眼尺寸(mm)套管外径(mm)井段(m)钻井液密度(g/cm3)水泥浆上返深度(m)水泥浆密度(g/cm3)水泥型号注水泥量(m3)固井方式311.1 244.5 055 1.1 0 1.87 G 级 1.5 内管法215.9 177.80-150 1.0301.55 G 级 12 150-822 1.00 1.87 G 级 15.2 管外注水泥36第4章 完井工程设计4.3Z3-H完井设计4.3.1完井方法Z3-H 直 井 采 用 洞 穴 完 井 方 法,二 开 在 煤 层 段 下 入139.7mm 玻 璃 钢 套 管,注 水 泥 封 固至 地 面。完 井 时 下 如 专 用 套 管 锻 铣 工 具 在 煤 层 段 锻 铣 玻 璃 钢 套 管,然 后 在 煤 层 扩 孔 造穴。造 穴 结 束,向 直 井 投 入 压 裂 砂,投 入 量 高 于 洞 穴 顶 面,之 后 在 砂 面 上 注 入 水 泥 塞,高 度 在 砂 面 上50m,水 平 井 与 洞 穴 井 连 通 并 分 段 压 裂 后,钻 开 直 井 内 水 泥 塞 住 进 行 投产。4.3.2造穴采用的钻具组合喷 射 式 扩 孔 造 穴 器(500m)+88.9mm 钻 杆+方 钻 杆;钻 压 为0KN,转 速 为43r/min,排 量16L/S.37第4章 完井工程设计4.4Z3-S完井设计4.4.21完井方式选择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完井多采用裸眼完井,裸眼完井有利于增加煤层气的产量,本井也采用裸眼完井。在多分支井完井后,要在多分支井直井段打入水泥塞,防止煤层气泄露。4.4.2完井等级根 据 分 支 井TAML 分 级 体 系,本 设 计 采 用 的 是 一 级 完 井,即 主 井 眼 和 多 分 支 井 眼 都 是 裸 眼,分 支 处 无 支撑侧向穿越长度变量控制是受限的,完井作业不对各产层分隔,也不能对层间进行任何处理。4.4.3施工过程实 际 施 工 过 程 中 分 支 井 眼 钻 井 顺 序 是 由 主 水 平 井 眼 尾 端 往 回 方 向 按 设 计 逐 个 钻 成。主 要 工 艺 步 骤 包 括:钻 完 主 水 平 井 眼 后,调 整 钻 井 液 性 能,充 分 循 环,确 保 水 平 井 段 井 眼 清 洁;起 钻,下 入 带“LWD+泥 浆 马 达+PDC 钻 头”的 导 向 钻 具 组 合,侧 钻 出 一 个 水 平 分 支 井 眼;钻 完 第 一 个 分 支 井 眼 后,充 分 循 环,上 提 钻 头 至 下一个侧钻点,钻第二分支井眼;用相同的方法依次钻完各分支井眼。38第4章 完井工程设计4.5完井结构示意图Z-4H 完井结构Z-4S完井结构39第5章 进度计划及成本预算5.1钻完井进度计划序号 施工作业项目计划天数(d)累计天数(d)1一开311.1mm 钻头钻进0-55、下套管、固井、侯凝、装井口、试压0.5 0.52 二开215.9mm 钻头钻进55-360m 10 11.5二开215.9mm 钻头钻进360-822m回填至造斜点20 213 测井、下套管,固井、侯凝;装井口、试压 7 50.54 三开155.6mm 钻头钻进822-2043.24m 25 265 完钻测井 2 106 下尾管完井管柱完井 12 307 洞穴井钻井 8 98 完钻测井 2 310 修井 5 1040第5章 进度计划及成本预算5.2钻完井成本预算项目计量单位预算金额项目计量单位预算金额一、探区临时工程 元 80万 四、测井工程 元 20万二、钻前准备工程 元 60万 1、气测住井 元/d 4.5万三、钻井工程 元 1000万 2、中途测井 元/井次 1.5万(一)材料 元 800万 3、完井电测 元/口井 30万1、钻头 元 28万 4、井壁取心 元/口井 7万2、钻井液 元 300万 五、固井工程 元 150万3、钻具 元 10万 1、套管 元 80万4、柴油 元 250万 2、水泥 元 20万5、机油 元 10万 3、固井费 元 40万6、其他材料 元 60万 4、埋砂 元 3万(二)工资及附加工资 元 54万 六、施工管理费 元 20万(三)折旧 元 30万 1、大队管理费 元 6万(四)其他直接费 元 30万 2、钻井公司管理费 元 6万1、运输费 元 10万 3、上级管理费 元 8万2、水电费 元 1万 七、试气工程 元 15万3、保温费 元 1万 4、设备维修费 元 20万 总成本 元 3474万5、钻具管理费 元 15万 单位综合成本 元/m 58456、风险费 元 10万 7、其他费用 元 7万 41参考文献1 唐海,周开吉,陈冀嵋编.石油工程设计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12 周全兴.钻采工具手册(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3 周全兴.钻采工具手册(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4 陈平主编.钻井与完井工程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55 赵金洲,张桂林.钻井工程技术手册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5.6 韩志勇.定向钻井设计与计算M.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7.7 赵金洲,张桂林主编.钻井工程技术手册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58 陈庭根,管志川,刘希圣.钻井工程理论与技术M.北京:石油大学出版社,20009 丁保刚,王忠福.固井技术基础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10 李克向主编.钻井手册(甲方)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011 刘崇建,黄柏宗,徐同台,等.油气井注水泥理论与应用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12 金明权.复杂结构井完井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博士论文,2006.13 万仁溥主编.现代完井工程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14 鄢捷年.钻井液工艺学M.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2001.15 杨陆武.中国煤层气水平井开发的理论与实践C.2006 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2942参考文献16 高 德 利,鲜 保 安.煤 层 气 多 分 支 井 身 结 构 设 计 模 型 研 究J.石 油 学 报.2007,28(6):11411630.17 何 应 付 等.煤 层 气 藏 水 平 井 渗 流 规 律 与 压 力 动 态 分 析J.煤 田 地 质 与 勘 探.2007,35(1):414531.18 黄 洪 春,申 瑞 臣,王 玺.利 用 多 分 支 水 平 井 开 发 煤 层 气 技 术 探 讨C.中 国 煤 炭 学 会,中国石油学会21世纪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与展望学术会议,2002:13514232.19 严 绪 朝,郝 鸿 毅.国 外 煤 层 气 的 开 发 利 用 状 况 及 其 技 术 水 平J.石 油 科 技 论 坛,2007,(6):243033.21 张 续 贤,王 伟,张 宏 伟.水 平 对 接 连 通 井 采 卤 技 术 在 平 顶 山 盐 田 的 应 用J.中 国 井 矿盐,2008,39:202234.22 石 智 军,董 书 宁.澳 大 利 亚 煤 层 气 开 发 现 状J.煤 炭 科 学 技 术,2008,36(5):212235.23 黄 勇,姜 军.U 型 水 平 连 通 井 在 河 东 煤 田 柳 林 地 区 煤 层 气 开 发 的 适 应 性 分 析J.中 国煤炭地质(增刊1),2009,21:323636.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